季氏将伐颛臾(1)-副本_第1页
季氏将伐颛臾(1)-副本_第2页
季氏将伐颛臾(1)-副本_第3页
季氏将伐颛臾(1)-副本_第4页
季氏将伐颛臾(1)-副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998年年1月,世界月,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发表宣巴黎集会,发表宣言言:“人类要在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必须回头2500年,年,去吸取孔子的智去吸取孔子的智慧。慧。”关于孔子关于孔子名丘名丘,字仲字仲 尼尼,春秋末期鲁春秋末期鲁国人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政治家、教育家,世界十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大文化名人之一。(公元前(公元前551前前479)论语论语的地位:的地位:“四书四书”之之一。一。 四书:四书:论语论语孟子孟子大学大学中庸中庸 五经:五经:诗诗书书礼

2、礼射射春秋春秋 论语论语是记录时期思想是记录时期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所以它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所以它是是 体,凡篇,为体,凡篇,为家思想的经典著作。北宋时,朱熹家思想的经典著作。北宋时,朱熹将将大学大学 、中庸中庸、 论论语语、 孟子孟子编在一起,称为编在一起,称为“”。春秋春秋语录语录儒儒四书四书论:纂辑论:纂辑zunjzunj,应读,应读lnln; ;语:言谈。语:言谈。孔子的思想孔子的思想思想上,思想上,以以“仁仁”为核心为核心, ,崇礼反法;崇礼反法;政治上,政治上,提倡仁义忠恕提倡仁义忠恕, ,以德治国;以德治国;生活上生活上,主张,主张“温良恭俭让温良恭俭让”;教育上教

3、育上, ,开创私学开创私学, ,有教无类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因材施教。 儒家六艺 礼(礼仪)、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数(计算) 颜回,(前521前481年):曹姓,颜氏,名回。春秋末鲁国(今山东宁阳县)人。字子渊,亦颜渊, 孔子最得意弟子。雍也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背景简介背景简介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逐渐强大,把持鲁国朝政把持鲁国朝政,其,其中,季孙氏势力最大。中,季孙氏势力最

4、大。他要他要讨伐颛臾的原因讨伐颛臾的原因有二:其一贪其土地,有二:其一贪其土地,其二是担心颛臾对自己不利。其二是担心颛臾对自己不利。当时当时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且都参与,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也就是在这时候,二人了出征前的筹划。也就是在这时候,二人把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和两位弟子的对话。力伐争利力伐争利文德治国文德治国文中涉及了几个人物?文中涉及了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解题:解题:季氏季氏?颛臾颛臾?关键词语是:关键词语是:将伐将伐将将:说明尚未实现,可以劝阻。:

5、说明尚未实现,可以劝阻。伐:伐:攻打,明目张胆攻打,明目张胆 。 “季氏伐颛臾季氏伐颛臾” ?正义的事。正义的事。 论论语语 ( ) 颛臾颛臾 ( ) 社社稷稷 ( ) 虎虎兕兕 ( ) 出于出于柙柙( ) 焉用彼焉用彼相相矣矣( ) 干干戈戈 ( ) 冉冉有有 ( ) 椟椟 ( ) 正音:请你读读准正音:请你读读准 论论语(语(ln) 颛臾颛臾(zhuny) 社社稷稷(j) 虎虎兕兕(s) 出于出于柙柙(xi) 焉用彼焉用彼相相矣(矣(xing) 干干戈戈(g) 冉冉有(有( rn ) 椟椟( d )正音:请你读读准正音:请你读读准课文第一段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冉有故意将讨伐轻描淡写,说成“有

6、事”,第三段又振振有词地提出讨伐的理由,可见他是赞同这场战争的。孔子的态度,理由孔子坚决反对讨伐,对二人当面斥责。 冉求,恐怕该责备你吧? 先王以为东蒙 主, 且在邦域之中矣, 是社稷之臣也不可伐不必伐不当伐孔子旗帜鲜明地反对,义正词严地斥责攻伐颛臾。孔子旗帜鲜明地反对,义正词严地斥责攻伐颛臾。理由有三:理由有三: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先王所封,不可伐;先王所封,不可伐;且在邦域之中矣且在邦域之中矣邦域之中,不必伐;邦域之中,不必伐;是社稷之臣也是社稷之臣也社稷之臣,不当伐社稷之臣,不当伐课文第二段课文第二段课文第二段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问题推测问题推测

7、孔子是怎么样责备冉有的?孔子是怎么样责备冉有的?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焉用彼相矣?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冉求推卸责任说:“那都是长官的意思,我和子路都是不同意的, 可有什么办法呢?在宪问篇里,孔子曾经说过“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那么,现在他说的意思就是“在其位,谋其政”了。 见到主人有危险而不知尽忠, 眼睁睁地看着他往火坑里跳,往山崖下掉却袖手旁观,这难道是 正确的态度?何况,老虎兕牛出了笼子,龟甲美玉毁在了匣中,这是什么人的过错呢? 管理者的失职管理者的失职危,不稳定;颠,跌倒持

8、,扶持扶,搀扶课文第三段课文第三段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 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 以来之。既来之,则安 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 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 之内也。” 孔子是怎么样责备冉有的?孔子是怎么样责备冉有的? 君子疾夫舍曰君子疾夫舍曰“欲之欲之”而必为之辞。而必为之辞。 品德高尚的人最痛恨那些避而不谈品德高尚的人最痛恨那些避而不谈“想要想要这么做这么

9、做”却一定要找出这种借口的做法。却一定要找出这种借口的做法。 夫:代词,那,句中位置。夫:代词,那,句中位置。 今今夫夫颛臾颛臾:夫,放在句中,那,代词。:夫,放在句中,那,代词。 夫夫如是如是:夫,放在句首,发语词。:夫,放在句首,发语词。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后代形成成语萧墙之内也:后代形成成语“祸祸起萧墙起萧墙”。 责责无乃尔是过与无乃尔是过与先王以为东蒙先王以为东蒙 主主不可伐不可伐且在邦域之中矣且在邦域之中矣不必伐不必伐是社稷之臣也是社稷之臣也不当伐不当伐驳驳引用名言引用名言设比喻设比喻斥斥君子品质君子品质政治主张政治主张揭穿阴谋揭穿阴

10、谋晓晓之之以以礼礼晓之以晓之以理理晓之以晓之以德德季氏将有事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于颛臾。吾二臣者皆吾二臣者皆不欲也。不欲也。今不取,后世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必为子孙忧。冉冉 有有文章一共写了孔子与冉有三次对话。孔子格言君子之淡如水,小人之甘如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xn ,远之则怨。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欲速则不达。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四海之内皆兄弟。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后生可畏

11、。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朽木不可雕也。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为先。()()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学相长也。 。翻译下列短文季氏将伐颛臾季氏将伐颛臾文言文知识整理文言文知识整理1特殊词

12、义特殊词义(1)何以伐何以伐为为 (语气词,表反问语气词,表反问)(2)是是社稷之臣也社稷之臣也 (指示代词,这指示代词,这)(3)盖盖均无贫均无贫 (句首发语词句首发语词)(4)则则修修文德以来之文德以来之 (整治整治)2词类活用词类活用(1)使动用法。使动用法。 既既来来之,则之,则安安之之(使使来、使来、使安定安定)则修文德以则修文德以来来之之/远人不服而不能远人不服而不能来来也也(使使来来)(2) 名词作动词。名词作动词。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辞(托辞,找借口托辞,找借口)一、文言实词一、文言实词 1而而(1)连词,表转折。连词,表转折。 危而不持,颠危而

13、不持,颠而而不扶不扶/君子疾夫舍曰欲之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而必为必为辞辞/远人不服远人不服而而不能来也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邦分崩离析而而不能守也不能守也/而而谋动干戈于邦内谋动干戈于邦内(2) 连词,表并列。连词,表并列。 固固而而近于费近于费/不患寡不患寡而而患不均患不均/而而在萧墙之内也在萧墙之内也 2之之 (1)助词,的。助词,的。 是社稷是社稷之之臣也臣也/是谁是谁之之过与过与/吾恐季孙吾恐季孙之之忧忧/而在萧墙而在萧墙之之内也内也(2) 代词。代词。 夫子欲夫子欲之之(它它)/ 既来既来之之,则安,则安之之(代远人代远人)二、文言虚词二、文言虚词3且且 (1) 连词,而且,并且。连词,

14、而且,并且。 且在邦域之中矣且在邦域之中矣(2) 连词,况且。连词,况且。 且尔言过矣且尔言过矣4为为(1) 动词,成为。动词,成为。 后世必为子孙忧后世必为子孙忧(2) 语气词,表反问。语气词,表反问。 何以伐为何以伐为5也也(1) 句末语气词,表判断。句末语气词,表判断。 是社稷之臣也是社稷之臣也(2) 句中语气词。句中语气词。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丘也闻有国有家者(3) 句末语气词。句末语气词。 今由与求也今由与求也6以以(1) 介词,用。介词,用。 何以伐为何以伐为(2) 连词,表目的,相当于连词,表目的,相当于“以便以便”。 则修文德则修文德以来之以来之7于于(1) 介词,对。介词,对。

15、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季氏将有事于颛臾(2) 介词,从。介词,从。 虎兕出于押虎兕出于押(3) 介词,在。介词,在。 龟玉毁于椟中龟玉毁于椟中1判断句判断句 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是社稷之臣也(语气词语气词“也也”,表判断,表判断)2疑问句疑问句 (1)求!无乃尔是过与求!无乃尔是过与 (疑问语气词疑问语气词“与与”,表疑问,表疑问)(2)何以伐为何以伐为 (疑问代词疑问代词“何何”与句末语气词与句末语气词“为为”,表反问,表反问)(3)是谁之过与是谁之过与 (疑问代词疑问代词“谁谁”与疑问语气词与疑问语气词“与与”,表

16、疑问,表疑问)三、文言句式三、文言句式3省略句省略句(1)昔者先王以昔者先王以(之之)为东蒙主为东蒙主(省动词宾语省动词宾语“之之”,即颛臾,即颛臾)(2)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国君国君)则修文德以来之则修文德以来之(省去主语省去主语“国君国君”)(3)(国君国君)既来之,则安之既来之,则安之(省去主语省去主语“国君国君”)(4)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之之)也也(省去宾语省去宾语“之之”)4倒装句倒装句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于颛臾有事,于颛臾有事,介宾短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2)何以伐为何以伐为 (以

17、何伐为,宾语前置以何伐为,宾语前置)(3)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于柙出,介词宾语后置;于椟中毁,于柙出,介词宾语后置;于椟中毁,介宾短语介宾短语后置后置)(4)而谋动干戈于邦内而谋动干戈于邦内(于邦内谋动干戈,于邦内谋动干戈,介宾短介宾短语后置语后置)与与“君子疾夫舍曰君子疾夫舍曰欲之欲之而必为之辞而必为之辞”中中“疾疾”意思相同的是(意思相同的是( ) nA、积劳成疾、积劳成疾 nB、痛心疾首、痛心疾首 nC、疾风劲草、疾风劲草 nD、疾恶如仇、疾恶如仇 E、曾不能疾走、曾不能疾走 n与“是谁之过与?”中“过”用法和意义相同的是( ) nA、无乃尔是过与 nB、闻过则喜 nC、过故人庄 n D、过犹不及n与“无乃尔是过与”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nA、唯才是举 nB、唯利是图 nC、何以伐为? nD、是地利不如人和n与与“冉有、季路见于孔子冉有、季路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