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中常见固定句式(格式)集锦_第1页
古汉语中常见固定句式(格式)集锦_第2页
古汉语中常见固定句式(格式)集锦_第3页
古汉语中常见固定句式(格式)集锦_第4页
古汉语中常见固定句式(格式)集锦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 文档古汉语中常见固定句式(格式)集锦1 1无以,由动词“无和介词“以”组成,可译为“没有用来”、“无法”。例如: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劝学2 2 有以,译为“有用来的办法”。例如: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荆轲刺王 ;项王未有以应。 鸿门宴3 3何以,即“以何”之倒装。表示疑问。可译作“用什么办法”、“有什么”、“为什么”。表反问,译为“怎么会或怎么能”例如:何以言之 ? ?赤壁之战何以战 ? ?刿论战此沛公左司马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4 4有所,译为“有的”。(人、物、事)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鸿门宴故患有所不避也。 鱼我所欲也5 5无所,译为“

2、没有的”。(人、物、事)几无所逃死。 指南录 后序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鸿门宴6 6安所,疑问代词“安”只能和“所”组合,表处所。可译作“什么地方”。如不定,将军安所归乎?三国志 ? ?荀彧传7 7何所,即“所何”,疑问代词前置。是“所者何为”的移位和压缩。可译作“ 的(人、物、事)干什么用”。卖炭得钱何所营?卖炭翁& &无从、无以,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例如: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送东阳马生序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劝学9.9.何如、如何、奈何、若何,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例如: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Word 文档取吾城,不予我璧,奈何 ? ?

3、廉颇蔺相如列传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 ? ?赤壁之战奈何取之尽锱珠,用之如泥沙 ? ?阿房宫赋使归就戮于,以逞寡君之志,若何 ? ?殽之战10.10.如何,译为“对怎么办”。例如:如太行、王屋何 ? ?愚公移山1111 .奈何,译成“把怎么办”。例如:三老不来还,奈之何 ? ?西门豹治邺1212.是故,是以,以是,以故,译为“因此,所以”。例如: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师说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师表苦为河伯娶妇,以故贫。 西门豹治邺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送东阳马生序1313所以,译为“用来的”,“的原因,”“的方法

4、”。例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此世所以不传也。 石钟山记吾知所以拒子矣。 墨子1414.不亦 乎,译为“不是 吧”。例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以此为政,不亦惑乎 ? ?察今1515 .何 为,译为“还要 干什么”。例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 ?鸿门宴1616 .庸 乎,译为“难道 吗”。例如: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师说1717 .其 乎,表示(诘问)或(揣度),译为“难道 吗?或“大概 吧”。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1818得无乎,得无耶,译为“恐怕吧”或“莫非吧”。

5、如:Word 文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楼记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 ?促织日饮食得无衰乎?触龙说太后1919无乃乎,译为“恐怕吧”,表示委婉的反诘语气。如: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殽之战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20.20.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译为“说的就是啊!”、“大概说的 就是吧”。例如:诗日:“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之谓乎”左传 ? ?隐公元年 。(诗经上说:“孝子 的 孝是没有穷尽的,永远把它给予你们。”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秋水“桃不言,下自成蹊”,其将军之谓也。 广列传21.21.孰与,

6、与孰,译为“跟比较,哪一个”。例如: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22.22. 与其孰若,表示选择关系,译为“哪里比得上”。例如: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婉贞23.23. 然则,译为“既然如此,那么”。例如: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楼记24.24. 有者,译为“有个的人”。例如: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促织25.25. 唯是,由副词“唯”和助词“是”组成。“唯”限制动作行为的围,“是”标志宾 语前置。可译为“只 。例如:唯命是听促织 :唯余马首是瞻! 婉贞2626何以为,由疑问代词“何”、介词“以”和动词“为”组成。“何以”即“以何的倒置。“何以

7、为等于介词结构加动宾词组“为何”。可译作“用(要)做什么”。Word 文档例如:敌未灭,何以家为 ? ?宋史 ? ?岳飞列传2727何之有,疑问代词“何”同它所修饰的中心词共同作“有”的宾语。为了强调宾语,把“何”提前。 “何有”之间嵌入结构助词“之”作“何”提前的标志。表示反诘。 可译作“有什么呢”。例如:宋何罪之有 ? ?( 墨子? ?非攻 )28.28.何有于,表反诘,可译作“对于来说,又有什么呢”。有时可理解为“何 之有”,但它中间的词语被省略,译时应补出。例如: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 ?述而 )29.29.非则,表示选择。可译作“不是就是”。例如:“非死

8、则徙尔。” ( 捕蛇者说 )30.30.其其,表示选择。可泽作“是还是 。例如: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 ?(愈马说 )其然乎 ? ?其不然乎 ? ?祭十二郎文31.31.且且,由两个连词“且 ”组成。表示并列关系,有时候前一个“且”字可略。可译作“一面一面 “、“又又”、“边边”等。例如: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日此鹳鹤也。 (轼石钟山记 )32.32.亦亦,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也也”。例如:亦不以城予,亦终不予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33.33.尚况或犹况,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尚且何况”。例如: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廉颇蔺相如列传 困兽犹斗,况相国乎?左传 * *

9、宣公十二年3434非惟抑亦或非徒而又,非徒亦,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不但而且 .。例如: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隆中对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孟子 * * 公丑上 非徒性异人也,亦形势然也。 汉书 * * 贾谊传35.35.而况,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何况”。例如: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子兵法 * * 计算36.36. “非则”或“不则”,Word 文档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不是就是”。例如:非死,则徙耳。 捕蛇者说不出于西,则出于北。 教战守策37.37. 宁将,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宁愿还是”。例如: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楚辞 * * 卜居38

10、.38. (如)则,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就”。例如:如不能守以终丧,则遂取以来。 祭十二郎文39.39. 然则,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虽然这样,但是”。例如: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众贵之者,以上(君主)用之故也。论贵粟疏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 我理当自杀,但是(我还是)暗暗地忍辱前行。 指南录 后序40.40. 何 哉,译为“为什么要 呢”,表反问。例如: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谏太宗十思疏41.41. 直耳,译为“只是罢了”。例如: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国也42.42. 或或,译为“有的人有的人”,例如: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寡人之于国也43.43. 与其宁其,译为“与其不如”,表选择。例如:与其杀斯(是)人,宁其得此国也。 勾践灭吴44.44. 此所谓,译为“这就是所说的”;此之谓,译为“这才叫做”,表判 断。例如: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 * 滕文公下45.45. 不用关联词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