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优秀生的教育误区范文_第1页
走出优秀生的教育误区范文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走出优秀生的教育误区 郭顺玉 提到对待学习的心理虐待,一般人就会想起成绩差的孩子,似乎只有他们才是被教师批评、威胁、嘲笑的对象。优秀生则是教师的宠儿,家长的骄子,与心理虐待无缘。然而,学业优秀的学生真的没有受到过心理虐待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优秀生同差生一样受到了心理虐待,只不过这种虐待更加隐蔽罢了。对优秀生的心理虐待表现为两种方式:一、“一白遮百丑”优秀生没有缺点。因为优秀生学习成绩好而对其身上存在的缺点视而不见,听之任之;对其所犯的错误包庇原谅,不闻不问,导致这些学生在品德和心理方面产生问题,如,滋生骄、娇二气,瞧不起同学,妄自尊大,自以为是,骄傲自满,沾沾自喜,自恃聪明,抗挫能力差,人际

2、关系紧张等。更为糟糕的是,由于教师的这种态度,使这些潜在的心理问题被掩盖起来,长期得不到矫正,为他们全面健康的发展埋下隐患,造成深远的、无法弥补的负面影响。二、奉行完美优秀生不能有缺点。对优秀学生奉行完美主义的教育,要求优秀学生各方面都优秀,不允许他们有任何闪失。一旦有所闪失,师长们则谆谆教导,以防患于未然,使这些学生自信心受挫。如何走出这种教育误区?首先,要还优秀生以“孩子”的本来面目。优秀生也是孩子,成绩好不代表心理健康。同那些成绩差的学生一样,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也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也需要老师的关爱与帮助。任何漠视、忽视优秀生身心发展的行为都是不可原谅的。教师应把每一个优秀生都看做

3、是普通的孩子,“教书”与“育人”并重,既重视优秀生的学业成绩,又重视他们品德与心理上的健康成长;既做他们学业上的良师,又为他们的身心发展护航。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用完美主义要求学生,不允许优秀生有缺点、犯错误是违反少年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久而久之,只会徒增学生的心理负担,酿成心理上的疾病。其次,要充分认识优秀生在学生群体中的特殊性,优秀生不同于一般的孩子。由于他们学习成绩的优秀,使这些孩子长期生活在一个充满正面评价的环境中。他们认知兴趣浓厚,求知欲旺盛,注意力集中,记忆力强,思维敏捷,善于理解,有独创性;勤奋,有进取心,具有排除困难,坚持到底的意志品质;活泼开朗,组织能力强等。这些孩子由于表现突出,得到老师的宠爱和同学的羡慕与尊敬,使他们在班集体中有很强的优越感。同时因为这种过分的重视和额外关注又使他们往往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容易形成自负、自私、脆弱等不良性格,这与学业成绩差的学生有很大的不同。教师要充分认识他们在学生群体中的这种特殊性,并根据其特殊性采取相应措施给他们以切实的帮助。总之,对学业优秀的学生,既要把他们看做是普通的孩子,防止因学习成绩优秀而忽视对其心理的辅导,又要认识这些孩子心理上的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