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电影艺术的诗性追求_第1页
西方电影艺术的诗性追求_第2页
西方电影艺术的诗性追求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西方电影艺术的诗性追求 西方电影艺术的诗性追求摘要 西方电影艺术的诗性追求品质,渊源于古希腊以来的西方文化艺术精神,承接并宏扬了对人类自身生命品质的思考。西方优秀电影作品的诗性追求,体现于对争取自由与尊严的不屈不挠体现于对正义与邪恶的执着思考;体现于对人类生命的敬畏与对灵魂的超越。关键词西方电影诗性追求自由尊严 正义邪恶 生命灵魂www.lwlm.com西方电影从1895年12月28日诞生,至今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西方电影艺术承接了渊源于古希腊以来的西方文化艺术精神,从中汲取了诸多的精神养料,其中一个贯穿了西方电影优秀作品的一个重要品质就是对诗性的追求。对诗性的追求,在西方文化艺术的历史

2、长河中始终激荡,逐渐凝聚成为西方艺术精神的宝贵文化遗产,长久而且正继续的陶冶着人们的心灵。希腊古典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启蒙运动时期,现代与后现代时期各个时期,这种孜孜追求的诗性精神始终都是西方艺术精神的内核,西方艺术中各个门类,建筑、雕塑、戏剧、文学、音乐、绘画无不承继并宏扬着诗性精神,西方电影虽然是诞生较晚的一门艺术,但同样浸染了西方艺术精神。在西方,早在古希腊,先贤哲人就已经开始用质朴的眼光观察世界,由衷的赞美自己身体蕴涵的力和美,并热情的歌颂人本身。虽然中世纪的艺术精神一度被神学笼罩,但是“人”这个精神主题却没有从此失落,反而在文艺复兴运动唤醒人们对人性的崇尚以后,越加的光辉灿烂,因为西

3、方艺术开始不仅关注人的外在,而且更加注重人内心的精神世界。从那时起,尊重人成为人们最强烈的呼唤与意识,而且,这种尊重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价值”的尊重,这已经触及到了人最本质的存在。德国哲学家康德就认为,人有一个身体,属于现象界,受制于自然规律,是不自由的,但是人又是一种精神性存在,是人的更本质的存在,属于本质界,由此他高扬了一面人类精神存在的旗帜,那就是“人是目的”,人不能变成手段而把自己的精神性存在丢掉,仅仅去满足于物质性却失去了生命的意义,失去了灵魂。西方艺术的这种诗性追求精神,引导着人们去寻找比“活着”更重要的意义,一个比生命本身更高的价值。西方艺术精神中这种追求诗性的精神延续到了西方

4、电影艺术中,这种追求生命品质、寻找灵魂超越的诗性追求,使得人们从中获得了真正的精神启迪和心灵提升,而且体现出来的那种对自由与尊严,对正义与邪恶,对生命的敬畏,对灵魂的思考将持续于人类生存的始终。西方电影艺术发展至今,我们会发现,只有那些坚持了对生命和灵魂进行扣问和思考的电影作品,才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它们正是凭借着蕴涵的那种执着的诗性追求精神而屹立于世界优秀电影之林,成为人类精神世界永远珍藏的一笔丰厚宝藏。对诗性的追求,来源于人对于自身生命品质的思考,这必然的体现于对争取自由与尊严的不屈不挠。优秀电影brave heart(勇敢的心)把公元十三世纪的苏格兰人民大起义争取民族自由与尊严的这一重大

5、历史事件搬上银幕,赢得了史诗巨片的称号。影片中苏格兰风笛特有的悠扬与欢快,苍凉与悲伤,浪漫与哀愁为烘托酝酿电影主题发挥巨大的作用。华莱士就义的段落,令观众无不为交织其中的那份对自由与尊严的追求而动容,当刽子手逼迫华莱士放下尊严放弃斗争开口求饶时,反复出现圆号单调而低缓的旋律,营造出十分压抑沉闷的气氛,华莱士那承受着巨大痛苦的身躯在这种气氛中却孕育着一股惊人的力量。乐队不断丰富配器并加入推波助澜的和声,随着华莱士竭尽全力的那声怒吼“freedom!”,自由与尊严的主题伴随着荡气回肠的弦乐回响起来,不断升华而震撼了电影内外的观众。此时的背景音乐换作了一组女声合唱,仿佛来自天堂的幸福咏叹,在这组咏叹

6、中,华莱士嘴角挂着一丝微笑,与妻子双目凝视死生诀别,那份蔑视死亡的从容与安详,令观众潸然泪下。刽子手的斧头缓缓砍下,电影画面中,一条沾满英雄鲜血的手绢仿佛从蔚蓝的天际飘落而下,一颗英雄的心就此停止跳动,一个悲烈的壮士就此结束生命,但天地为主动容,英雄的灵魂活着,自由之剑高悬。华莱士已经成为苏格兰追求自由与尊严的民族精神象征,他永远活在苏格兰人民的心中,也将活在电影brave heart的观众心中,因为电影已把自由与尊严的种子,栽种到了电影观众的心中。西方电影艺术对诗性的追求,充分表达了生命对自由的渴望,对尊严的执着,同时必然的萌发对正义与邪恶的思考。因为要追求自由,就必须分清正义与邪恶,只有保

7、证了正义,保证了人类这个最大的利益,才能够从根本上保障自由的实现,否则邪恶之下何谈人性!何谈自由!何谈尊严!相信看过schindlers list(辛德勒的名单)的观众,都绝不会忘记那么几个画面,其一是德军夜里屠杀犹太人时,在一个房屋里的居然有今德国军官在悠闲弹奏巴赫的一首钢琴曲,这轻快激扬的钢琴声与外面凄惨的叫声,血腥的屠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二是最后辛德勒因为埋怨自己没有用车子等贵重物品换取更多人的生命,因而惨痛的哭了出来,他的悲嚎震撼着人心,事实上,辛德勒拯救的犹太人已经超过1200人了。其三是在辛勒德的墓碑前,每个被他救过的人都拿着小石块放到墓碑上,这墓碑上的一块块石头,其实就是一条条

8、活生生的从纳粹魔爪被救出来的鲜活生命。对于人性中正义与邪恶的思考,电影采用了一个很分明的态度,它用黑白与彩色的对比手法来表现德国纳粹邪恶时代和战后的和平生活,纳粹时代的黑白画面阴森恐怖,把纳粹对人性的极至摧残表现得阴郁而毛骨悚然,而战后的和平年代则在鲜花、阳光、多彩的画面中充满欢乐与幸福的氛围:西方电影艺术对正义与邪恶的思考正是在电影画面的营造与情节的刻画中,逐步的渗入到观众的灵魂深处去。西方电影艺术对于自由与尊严的思考,对于正义与邪恶的思考,其实源于西方艺术精神那种对人生命的敬畏与对灵魂的思考。在西方传统中,如何对待生命与灵魂,关系着自由的实现,正义的伸张,而生命的美好与灵魂的超越也反映在自

9、由与正义上。西方的世界里,生命从来就是独立而平等的,拥有享受自由、追求美好的权利。西方艺术对于生命的敬畏,正是实现诗性追求与灵魂超越的途径,西方电影艺术在这一点上实践着对诗性的追求。上文中brave heart、schindlers list是如此,其他的西方优秀电影也是如此,拯救大兵瑞恩中,在战斗间隙士兵眉飞色舞沉浸于对母亲与家庭的回忆,但突然神情暗淡下来,这一个细节一方面体现了战争对人们美好生活的无情破坏,一方面也表现出了人类生命在战争中被深深摧残的无奈。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在炮火纷飞下找寻一个士兵让他回家去陪伴母亲的故事,其实,电影深层意义上的拯救的并不是只这个名叫瑞恩的士兵,而是人类被战争所摧毁的所有生命与整个人性。正是基于西方电影艺术对生命与灵魂思考的认识,我们也很容易联想到西方优秀影片代表之一飞越疯人院的结尾,印第安人砸破窗户逃出那个令人窒息的精神病院,无疑象征着生命的解放,人性的回归,灵魂的回归,与他一起飞出牢笼的还有主人公麦克默菲渴望自由的灵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