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7.N简析篆刻创作与教学的阶段性_第1页
997.N简析篆刻创作与教学的阶段性_第2页
997.N简析篆刻创作与教学的阶段性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简析篆刻创作与教学的阶段性 【摘 要】篆刻兼容了中国绘画、书法、雕刻等诸多艺术形式的审美特征,积淀着中国古代哲学、美学、艺术、文学等方面内涵,作品中的设计布局、组合排列的手法无不体现着传统的阴阳平衡、和谐统一思想。笔者试从以下四方面论述:篆刻技艺的阶段性、继承与创造的阶段性、篆刻教学的阶段性、造诣境界的阶段性。【关键词】篆刻创作 阶段性 技与艺 继承创造 造诣境界 篆刻是我国优秀传统艺术之一,它和书法、绘画、雕刻一样,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天地虽小、气象万千,是它的特殊艺术价值。近十年我致力于篆刻学习创作,上下求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现把自己对篆刻创作、教学阶段性的认识情况论述一下:一、篆刻技

2、艺的阶段性篆刻艺术中的技艺表现为篆刻艺术的三要素,即篆法、章法和刀法的统一。三者之间章法是艺的表现,篆法是基础,刀法是手段,目的是为了篆刻作品的艺术表现。篆刻必须先篆后刻,它与刻实用印章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写”的,讲究章法,而后者是“描”的,不大计较章法。篆法就是将古文字特定结构及其点画特征,运用于印章的内容。在创作中,识篆、写篆,对章法和刀法的影响举足轻重,也是篆刻艺术风格形成的基础。章法,在绘画中称为“经营位置”,篆刻术语叫“分朱布白”,是对印文间架的安排和处理印面结构的艺术手法。篆刻大师吴昌硕认为在章法上最能体现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相生的关系。他说:“刻印犹如造房,何处开门,何处启

3、窗,应当作恰当布署。”在印面上产生各种不同的“气窗”之类的空白,使印得以灵动。另外,印面字有大小、疏密、松紧、断连等结构。篆刻用刀技巧首要是善书,“知书者会意”。要注重刀法的运用,善从笔意中得刀意,则能心领神会,做到笔中有刀、刀中有笔、刀笔相融、互为作用。在创作中,有的说篆法是最为重要,有的说刀法是篆刻创作成败的关键,有的说章法是一印的统帅,应是首要。仁者智者,各执一词,那么究竟哪个重要呢?我以为,论重要,这是与时间条件、因人因地相对而言的。假使一个篆刻爱好者,当他处在初学阶段,那么篆法是重要的,因为这是创作的基础。创作一方印章,在设计阶段,首要的是章法;当这方印章已设计完稿,进入动刀阶段,决

4、定成败的就是刀法了。因为篆法、刀法和章法都是篆刻创作中对立着的各个矛盾方面,要判断这些矛盾中哪是主要方面,要看时间、地点、条件而定,这就是技艺阶段论。只有抓住主要矛盾,其他问题才能迎刃而解。二、继承与创造的阶段性创作中,我们必须明确继承与创造的阶段性。篆刻创作的一般规律,总是先有继承后有创造,这是不同的两个阶段。其中继承又可分两个阶段,既低级的继承与高级的继承。低级的继承是指初学的人,他们只是模仿古人或前人的作品,创作是将来的事情;高级的继承是指针对篆刻创作具有相当水平的人,他们已在创造但又仍在继承,把二者融在一起。正因为继承有高级和低级之分,而人们的主观创作条件又有不同,所以往往一般初学者模

5、糊了观念,以为不花功夫先去继承,一样能够达到创作的目的,效仿着摘取别人的某一特色,嫁接到自己的作品中,还以为这是“创造”的捷径。这种先天不足的“创造”,结果是捉襟见肘,到头来仍要来一个“补课”继承。他们的症结所在,就是不明确继承与创新有阶段性。殊不知别人的创造是继承的结果,是一种水到渠成。那种不明确继承与创造有阶段性的人,往往对怎样继承也不明白。继承传统需要有一个理解、消化的过程。例如战国古玺的文字为什么总是参差不齐的?汉印的文字为什么总是平方正直的?必须有一个由彼及此、由表入里的理解,然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汲取进来,加以消化,变为创造。前面所说高级继承的人,他们就是有了理解和消化,所以能在

6、继承的基础上去求创造,在创造的指导下再去继承。也有的人一辈子停留在继承的阶段,把继承的对象看作金科玉律,不敢越雷池一步,他们创作的作品是秦汉的复版,这是一种遗憾的作品,所谓遗憾,因为有欠缺,缺乏创造力,说到底就是对继承缺乏理解和消化。三、篆刻教学的阶段性根据本人经验,篆刻教学应有一个从初级到高级,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既要让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又要树立他们的信心。学生大都没有书法的功底,也不会写篆书,如果等他们学好篆字再学刻章显然是不现实的。初学时可以临摹刻“印”字、肖形印等,如肖形印(图画印)能使学生感受图形的概括简洁、夸张生动之美。有了成绩后,然后临摹优秀汉印,体会汉印的浑厚韵味

7、。我认为,临摹既是领悟优良传统的过程,也是熟悉、掌握各种篆刻技法的实习过程。只有多临摹、多思考、多实践,才能得之于心用之于手。边学习刻制,边学习书法,也不失为学习上较方便的一种途径。少数学生可在继承的基础上尝试创造,体会成功的乐趣。教师要全身心地投入教学,以弘扬传统艺术为己任,在教学后期可精心指导学生集印成“谱”,完成唐诗宋词、名言警句等专题创作,并找机会进行宣传、展出,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选送少数优秀学生的作品参加比赛获得荣誉,有利于篆刻教学的进一步深入,使学生的篆刻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四、造诣境界的阶段性艺术造诣总是从低级到高级,从少到多,从浅到深循阶而进

8、的。篆刻艺术造诣的阶段,通俗地说,一般是初学入门上阶成熟。其中上阶以后又可细分为“一般篆刻家”、“名家”、“大家”几个阶段。阶段的划分,“初学”和“入门”两阶段是显而易见的;“一般篆刻家”与“名家”两阶段就较难分。认识艺术造诣的阶段性,目的是使我们学得准,学得活,学得深,因为阶段的不同,追求的目标就不同,例如“初学”和“入门”阶段,总是重在不同程度的技法,因为这是基础。当“上阶”以后,应逐步地“技进于道”,则从技法到理论,又以理论来指导技法,循环上升。这里所谓理论,不是说要写大块的文章,以及文章的数量,而是指理论认识的深度和广度。技法是一种实践的感性认识阶段,理论是一种理性的认识阶段,前者的认

9、识还是初步的,肤浅的,片面的,只有理论的认识才是深刻的,全面的。如果老是停留在感性的认识,就深不下去,广不起来。有的“名家”,他的技法已到了相当纯熟的程度,但一辈子斤斤计较于技法,专从技法上求“创新”,可惜这个“创新”经不起理论的检验而以失败告终,始终跨不上“大家”的台阶。我们看“大家”的有些作品,在技法上很可以挑剔的,但意境高超,它不受技法的束缚,这也像诗词大家苏东坡所作的诗词,如果斤斤在平仄格律上去挑剔,很多地方是不合规格的,但却改易不得。 因此讲究融会贯通,不停留于技法的形式,这是一种高超的台阶。唐代孙过庭论书法说:“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这三个阶段也适用于篆刻创作的进程,具有一般的规律性。艺术造诣的境界是随着人的学习修养而向纵深发展的,其中包含了艺术个性的变化。初学“平正”与复归“平正”并不是原封的循环,而是内涵的深入,是一种艺术的积淀,是一种境界的升华。目前,有些初学篆刻的人,“分布”、“平正”没有学好,就追求“险绝”,专门采用一些奇篆,以怪取胜,说得不客气一点就是哗众取宠。有的人不喜平正,以为平淡无奇,这也只能表明他是经不起平正检验的。这两种人都是对艺术境界的阶段缺乏理解。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