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长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_第1页
西安市长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_第2页
西安市长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_第3页
西安市长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_第4页
西安市长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西安市长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西安市长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西安市长安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一一年一月 目 录 一、长安区一、长安区“十二五十二五”经济与社会发展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基础 .1 (一)基本区情分析.1 1、区位优势明显.1 2、文化底蕴深厚.2 3、科教资源丰富.2 4、生态环境宜人.2 5、经济增长强劲.3 (二) “十一五”发展回顾.3 1、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综合实力显著增强.4 2、基础设施扎实推进,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6 3、城乡环境不断改善,生态质量持续提升.7 4、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大幅改善.8 5、改革创新力度加

2、大,招商引资成效显著.9 (三) “十一五”启示.9 1、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不停滞.9 2、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10 3、必须始终坚持项目带动不放松.10 4、必须始终坚持改善民生不停顿.10 5必须始终坚持转变方式不懈怠.11 二、长安区二、长安区“十二五十二五”发展环境发展环境 .11 (一)国际背景.11 (二)国内背景.12 1、我国仍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12 2、科学发展成为时代主题.12 3、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成为主线.13 4、保障和改善民生成为转变发展方式的抓手.13 5、统筹城乡和促进协调发展的力度将不断加强.13 6、内需潜力将获释放.14 (三)重大

3、机遇.14 1、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带来的新机遇.14 2、关天经济区建设和发展的新机遇.15 3、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新机遇.15 4、西安市创建“创新型”城市的新机遇.15 (四)面临挑战.16 1、可持续增长压力增大.16 2、资源配置整合任务艰巨.16 3、城市建管工作繁重.16 4、统筹城乡任重道远.17 三、指导思想、发展原则与发展目标三、指导思想、发展原则与发展目标 .17 (一)指导思想.17 (二)发展原则.18 1、坚持加快发展.18 2、坚持追赶发展.18 3、坚持跨越发展.18 4、坚持和谐发展.19 5、坚持绿色发展.19 (三)发展目标.19 1、战略目标.19 2、

4、 “十二五”总体目标.20 3、 “十二五”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20 四、空间布局与发展思路四、空间布局与发展思路 .23 (一)空间布局.23 1、加快完善“四横六纵”的城市路网体系.24 2、加快构建“四大板块”发展格局.24 3、积极培育五大主导产业.26 4、着力打造六大核心增长极.27 (二)产业发展总体思路.30 1. 以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统领,全力打造现代农业.30 2、以优势产业集聚为主线,全力打造现代工业.31 3、以大西安南融为契机,加速发展服务业.31 五、五、 “十二五十二五”主要工作任务主要工作任务 .35 (一)加速板块推进,建设活力长安.35 1、发展城市

5、经济,建设城南国际新区.35 2、支持共建区发展,主动承接产业辐射.36 3、 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建设城乡统筹示范区.37 4、 整合旅游资源,建设秦岭北麓生态旅游区.38 (二)加快城乡统筹,建设和谐长安.39 1、大力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39 2、大力推进城乡建设管理一体化.40 3、大力推进城乡产业一体化.42 4、大力推进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42 5、大力推进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43 (三)坚持项目带动,建设财富长安.44 1、积极谋划重大项目.44 2、加强招商引资工作.46 3、着力改善投资环境.47 (四)坚持生态优先,建设山水长安.47 1、加强秦岭北麓森林资源保护与建设.47

6、 2、加强水资源保护与综合治理.47 3、深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48 4、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48 5、做好节能减排工作.49 (五)改善社会民生,建设乐居长安.49 1、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49 2、 加快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51 3、 加快发展文化体育事业.52 4、加强科技及信息化工作.52 5、做好人口和计生工作.53 6、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53 7、 加强公共安全.54 (六)深化改革开放,建设国际长安.55 1、加快创新管理体制,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55 2、不断深化改革,促进民营经济发展.55 3、优化人才结构,创新人才机制.56 4、扩大对外开放,打造国际长安.56 六、

7、六、 “十二五十二五”规划保障措施规划保障措施 .57 七、希望被上级采纳的政策建议七、希望被上级采纳的政策建议 .59 “十二五”时期是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 国内外新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编制“十二五”规 划,对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长安区“十二五”经济与社会发展基础 (一)基本区情分析(一)基本区情分析 我区地处西安市主城区南部,全区总面积 1578 平方公 里,常住人口 103 万,辖 20 个街道办事处、5 个乡、24 个 城市社区、671 个行政村。西有沣渭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 发区,东有航

8、天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一区多制的独特格 局。 1 1、区位优势明显、区位优势明显 我区是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南部主城区,东临蓝田,南 靠宁陕,西接户县,北连雁塔,距西安市中心钟楼仅 8.7 公里,区位优势非常明显。随着地铁 2 号线、西部大道、 南横线、子午大道等城区干线道路的贯通和三个共建区的 加快发展,长安将成为交通最便捷、生活最方便、功能最 齐全、腹地最广阔的西安大都市新板块,成为未来国际、 国内资源进入西安的重要集聚地,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2 2、文化底蕴深厚、文化底蕴深厚 我区是周、秦、汉、唐等 13 个王朝的京畿之地,地上 地下遗存众多,名胜古迹遍布, 672 处文物遗址中,有国 家级

9、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 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 处, 原始社会遗迹 8 处。以兴教寺、华严寺、香积寺、净业寺 等为代表的佛教祖庭文化更是源远流长。深厚的历史文化 底蕴为长安厚积薄发、加快发展蓄积了巨大的动力。 3 3、科教资源丰富、科教资源丰富 我区驻区高校 32 所,师生 31 万人,是全省高等教育 资源最集中的区域;有航天第六研究院、206 所、504 所、 应用光学研究所等 10 余所国家重点研究机构及国家重点实 验室,加之各高校内设科研机构 100 家以上,众多的包括 院士、学科带头人在内的各类中高层专家学者和现代化管 理人才汇聚,堪与北京海淀相比肩。丰富的科教资源、卓 越的人才资

10、源为长安实现跨越发展增添了无穷的活力。 4 4、生态环境宜人、生态环境宜人 我区生态环境优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宜, 日照充足,水体、大气、土壤、植被等环境要素均符合国 家一级环境标准,是西安市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有 24 个峪口和翠华山等 10 大自然景观;“八水绕长安”中的 沣、滈、潏、浐、 五大河流皆源于长安;具有发展绿色 产业的最佳生态环境条件。 5 5、经济增长强劲、经济增长强劲 撤县建区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驶入快车道,城乡 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综合实力连续三 年进入全市优秀行列。2010 年,生产总值、财政一般预算 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

11、全市排名前三; 已进入 2010 年中国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行列,跃居 “中国全面小康成长型百佳县(市) ”行列,发展势头强劲。 (二)(二) “十一五十一五”发展回顾发展回顾 “十一五”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 区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 工作部署,加快实施新长安战略和“四强”新区建设,经 济社会快速发展,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 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 居民收入均实现了翻番, “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经济社会发 展主要目标全面实现。可以说, “十一五”时期是改革开放 以来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

12、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 1 1、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十一五”末,全区生产总值达到 274 亿元,是 2005 年的 2.96 倍,年均增长 16%,较“十五”的 13.3%提 高了 2.7 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 13.2 亿元, 是 2005 年的 4.2 倍,年均增长 34.4%,较“十五”的 22.5%提 高了 11.9 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 302 亿元, 是 2005 年的 4.7 倍,年均增长 38.5%,较 “十五”的 68.5%下降了 30 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 89.24 亿元,是

13、2005 年的 2.6 倍,年均增长 19.9%,较“十五” 的 18.7%提高了 1.2 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五”末 的 16.746.137.2 调整到“十一五”末的 8.250.141.7,经济结构日趋优化。我区近三年连续获 市综合考评优秀区(县)称号,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111.64 136.43 173.61 227.09 274 16.9 18.6 18.9 15.8 20.66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20062007200820092010 0 5 10 15 20 25 gdp(亿元)增速% 图图1-11-1 长安区长安区“十一五十一五”期间

14、期间gdpgdp与增速变化情况与增速变化情况 3.93 5.38 6.77 9.51 13.2 26.6 38.1 51 40.5 36.66 0 2 4 6 8 10 12 14 20062007200820092010 0 10 20 30 40 50 60 地方财政收入(亿元)增速% 图图 1-21-2 长安区长安区“十一五十一五”地方财政收入趋势表地方财政收入趋势表 86.84 125.4 169.98 226.41 302 38.2 44.4 35.5 33.233.4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20062007200820092010 0 5 10

15、15 20 25 30 35 40 45 50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速% 图图1-31-3 长安区长安区“十一五十一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变化情况期间固定资产投资变化情况 图图 1-41-4 长安区长安区“十五十五”末和末和“十一五十一五”末产业结构对比图末产业结构对比图 2 2、基础设施扎实推进,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基础设施扎实推进,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交通方面交通方面,完成了19.44公里的雁引公路、8.45公里的 鱼斗公路建设;建成半引路、大杨路、杜王路等“千亿元 工程” ;对169公里县乡道路实施了超龄油路改造,基本形 成五横十纵的现代交通网络,内外通达性趋于良好。公用公用 设施

16、方面设施方面,至2010年底,累计可敷设天然气管道60余公里, 新增用户5.8万余户;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基本完成,城区广 电通讯网络建设、公交站点(站棚)改造、公厕新改扩建力 度进一步加大;建成日处理5万吨长安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工 程,使城区90%以上污水得到处理;建设了城市热力公司, 公用设施水平大幅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方面城市基础设施方面,累计投资 12.5亿元,完成了西部大道、东仪路长安段、电子正街长 安段、长安西街商业街504段道路、南长安街和西长安街立 面提升改造、长安西街、建材街等工程任务。城区主干道 已达78公里,排水管网总长99公里,绿化覆盖率达到 37.4%、人均公共绿地8.34平

17、方米,燃气入户率达到83%, 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8.79平方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各项指 标均提前达到或超过“十一五”规划目标,基本达到了绿 化、亮化、美化的效果;城市建成区面积由“十五”末 12.8平方公里扩展到28平方公里。小城镇建设方面小城镇建设方面,积极 推进郭杜、滦镇、太乙宫镇等省市级重点镇建设,加快 “关中百镇”建设,累计投入资金4.7亿元,修筑道路53公 里,铺设排水管网41.3公里,安装路灯726盏,增加绿化 6.5万平方米,小城镇建成面积达10.2平方公里,人口聚集 约50万人以上,小城镇从事二、三产业人员比重达到 76.4%;小城镇建设的突飞猛进,有效地促进了城乡统筹工 作,

18、为我区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 础。通过“十一五”努力,我区交通更加便捷,设施更加 完善,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 3 3、城乡环境不断改善,生态质量持续提升、城乡环境不断改善,生态质量持续提升 五年来,我区大力实施了园林绿化配套工程,完成了 西长安街和南环路河改造工程、韦郭大道及关中环线长安 段绿化带工程,新建了创新广场、步行街、柳青广场、金 长安广场等游乐休憩广场;完成了西部大道、韦斗路、竹 园路、东仪路长安段、电子正街长安段等新建道路的绿化 工程;环村林带建设稳步推进;初步形成了点、线、面相 衔接的城市绿地系统。秦岭北麓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沣河 等重点流域生态

19、治理成效明显,城乡绿化覆盖率持续提高, 森林覆盖率达到 33.98%。 “十一五”期间,完成了大峪库区 等 46 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辖区内 4 条主要河流的水质 均保持类标准;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99.95%;城市空气 质量良好天数达到 290 天;全区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预计五 年累计下降 25%以上,cod、so2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 8%。 4 4、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大幅改善、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大幅改善 五年来,我区积极实施教育优先战略。“十一五”末, 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全区 gdp 比重达 2.23%,共创建“教 育强乡镇”18 个,省级示范幼儿园 2 所,省级标准

20、化高中 6 所,省级重点职校 1 所,省级示范农技校 7 所,市级素质 教育优秀学校 3 所,新建标准化寄宿制小学 7 所,完成了 20 所学校的灾后加固工程,投资 2 亿元建成长安二中,近 三年来为高校输送学生近 1.5 万人。教育现代化水平和教 师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与“十五”末相比,教育基 础设施更加完善,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荣获“全国推进义 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区” 、全省“两基工作先进区”和“高 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区”称号。人口自然增长率 持续稳定在 7.0以内,人口素质明显提高。医疗卫生和医 保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区医疗机构从 2005 年 726 个增加到 2010 年 7

21、48 个,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3 个。全区新型农 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达到 77.5 万人,参合率达到 94.4%, 荣获陕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先进区,城镇医疗 保险参保率达 96.88%。实现了村级卫生服务和社区卫生服 务全覆盖,基本实现了人人享有基本卫生服务的目标。就 业规模持续扩大,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人员 55609 人,城镇 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 4.5%以内。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 扩大,养老、失业、工伤等保险参保人数持续增加,全区 新农保参保率达 93%。“十一五”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达到 19557 元,年均增长 19.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7389 元,年均增

22、长 15.6%,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5 5、改革创新力度加大,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改革创新力度加大,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五年来,政府机构改革深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分类 实施,实施了绩效工资制度;金融体制改革成效显著,设 立了 1 家小额贷款公司;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土地承 包经营权流转有序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招 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突破,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达到 6268 万美元;重点项目建设快速推进,五年累计实施重点建设 项目 443 个,完成总投资 285 亿元,极大地推动了长安经 济加快发展。 (三)(三) “十一五十一五”启示启示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启示我们

23、: 1 1、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不停滞、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不停滞 “十一五”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区委、区政府不断解 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汲取国内外先进管理理念,不断 突破传统思维模式,教育广大干部群众提高自身素质,以 新观念谋划发展,以新思路引领发展,以新措施推动发展, 激发了百万长安人民加快发展的动力与活力。 2 2、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 “十一五”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区委、区政府认真践 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坚持科学发 展、加快发展、跨越发展不动摇,不断提高抓机遇、解难 题、促发展、惠民生的能力,这是我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 又快发展最根本的

24、保证。 3 3、必须始终坚持项目带动不放松、必须始终坚持项目带动不放松 “十一五”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区委、区政府一切从 实际出发,抓住优势、突出社会民生,紧紧围绕基础设施 建设、房地产、商贸服务等重点产业领域,加强调查研究 策划大项目,加大招商力度推介大项目,优化投资环境吸 引大项目,真抓实干建设大项目,使重大项目建设的辐射 带动效应较“十五”更加显现,为区域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提供了强有力的项目支撑。 4 4、必须始终坚持改善民生不停顿、必须始终坚持改善民生不停顿 “十一五”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区委、区政府始终坚 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社会公共服务为基本出发点和 落脚点,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

25、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 果由人民共享的思想路线。多措并举,以解决民生为根本, 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最大限 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需求。 5 5必须始终坚持转变方式不懈怠必须始终坚持转变方式不懈怠 “十一五”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区委、区政府大胆创 新发展模式,促进了城乡二元体制向城乡一体化发展转变、 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变、生产主导型向服务主导型 转变、投资贡献为主向内需贡献为主转变的“四大转变” 。 保持了经济增长方式由单一依靠投资拉动向投资、消费双 轮驱动促发展的转型,进一步做大做强经济总量,不断提 高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1

26、)经济总量依然偏小,发展 方式粗放,建设经济强区任重而道远;(2)经济结构不尽 合理,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力度还需加大; (3)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依然突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步伐还 需进一步加快;(4)城乡基础设施、医疗卫生、社会保障 等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完善,改善民生方面的工作还需不断 加强;(5)优势资源的整合还不到位,把资源优势转化为 经济优势的努力还需加大。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十二五” 期间予以解决。 二、长安区“十二五”发展环境 (一)国际背景(一)国际背景 “十二五”时期,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 展。全球经济会在缓慢曲折中复苏,后金融危机的影响在 某些领域持续存在一段时

27、间,世界经济结构进入调整期, 世界经济治理机制进入变革期,新兴市场国家力量步入上 升期, 创新和产业转型处于孕育期,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 趋复杂。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仍在发展,世界各主 要大国普遍重视通过经济可持续发展谋求综合国力竞争优 势,必然更加期待发展与深化对华经贸合作;跨国投资与 并购仍会在波浪中前行,产业转移仍在寻求最佳配置地, 中国可望更有效地利用外部资源、资金、技术与市场,促 进“十二五”规划各项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国内背景(二)国内背景 1 1、我国仍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仍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没有因为国际金融危机而

28、 改变,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时代潮流,工业化、城镇 化进程将快速推进,国内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有望保持强 劲增长态势。我国将抓住战略机遇,以提高发展的质量为 核心,进一步加快发展,稳步实施“十二五”规划,全面 推进小康社会建设。 2 2、科学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科学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以科学发展为主 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加快转变 发展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无污染的现代产业成 为大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转变,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 着力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不断提高发展质量。 3 3、加快转变

29、发展方式成为主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成为主线 “十二五”时期,支撑经济发展的条件正在发生变化, 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要求迫切,同时有利于自主 创新的条件正在形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成为全国 人民的共识。国家将切实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大 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推动发展向 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4 4、保障和改善民生成为转变发展方式的抓手、保障和改善民生成为转变发展方式的抓手 “十二五”时期,民生状况是否得到保障和改善,将 成为衡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效大小的根本标准。以保障 和改善民生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就要求各

30、地在发展中必须把发展民生事业作为重点,更 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建设和谐社 会。 5 5、统筹城乡和促进协调发展的力度将不断加强、统筹城乡和促进协调发展的力度将不断加强 以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宗旨,国家将加快发 展现代农业,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 革,完善农村发展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强农村社 会事业发展,统筹城乡和促进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力度将 不断加强,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及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6 6、内需潜力将获释放、内需潜力将获释放 “十二五”时期,国家将以扩大内需为首要任务,着 力破解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和机制障碍,进一步实施系列 刺激国内需求的

31、政策措施。国内巨大的消费需求潜力将得 到有效释放,特别是城镇化过程中将产生巨大的基础设施 建设消费和新城市居民、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为我国经济 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持续的内生动力。 (三)重大机遇(三)重大机遇 “十二五”时期,我区主要面临“四大机遇四大机遇” 。 1 1、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带来的新机遇、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带来的新机遇 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 “坚持把深入实施 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优先位置,给予 特殊政策的支持” 。国家已经出台了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系 列政策,对我区实施追赶战略、谋求跨越发展提供了重大 机遇。 2 2、关天经济区建设和发展的新机遇、关天经济区建设

32、和发展的新机遇 我区作为西安市主城区的重要新功能板块,是“关中 天水经济区”的核心区,亦是打造“全国内陆型经济开 发开放战略高地、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全国先进 制造业重要基地、全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基地、彰显华 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的重要承载平台。 “十二五”期间, 随着关天经济区建设步伐的逐步加快,必将强力推动我区 城市建设、产业聚集、城乡统筹等加快发展。 3 3、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新机遇、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新机遇 西安将加速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 施建设、产业布局优化调整、城乡统筹发展进程。长安作 为大都市南融的纵深腹地,必将更多地承接城市功能辐射, 使长安的

33、城乡建设、产业培育、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4 4、西安市创建、西安市创建“创新型创新型”城市的新机遇城市的新机遇 2010 年,西安市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将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 度,激发区域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为我区充分利用丰富 的科教资源,加快统筹科教资源示范,建设创新型城市新 区提供重大创新发展机遇。 (四)面临挑战(四)面临挑战 “十二五”期间,我区面临的挑战主要有: 1 1、可持续增长压力增大、可持续增长压力增大 我区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受到后金融危机及国家宏观 调控政策的影响,土地、环境约束日益刚性化,区域经济 运行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经

34、济可持续增长的压力增大。 2 2、资源配置整合任务艰巨、资源配置整合任务艰巨 长安既有秦岭北麓优质的生态旅游资源,又有众多的 宗教文化资源;既有 32 所高校 30 多万人口的科教资源, 又有三个开发区丰富的产业资源,但这些资源对区内发展 的带动辐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十二五”期间,对生 态旅游、宗教文化、科教资源等进行有效配置整合的任务 十分艰巨。 3 3、城市建管工作繁重、城市建管工作繁重 我区虽已纳入西安市主城区,但与大都市主城区要求 还有较大差距,城市建设与管理水平尚不适应作为主城区 的要求。 “十二五”时期,按照国际化大都市标准进行城市 建设、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工作任务将十分繁

35、重。 4 4、统筹城乡任重道远、统筹城乡任重道远 我区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农业人口占全区总人口 80%以上;农村区域占总区域面积 80%以上,山区面积接近 一半。城乡基础设施差距明显,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并未发生根本改变,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任务仍很艰巨。 “十二五”期间,我区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 同在,必须紧紧抓住重大机遇,着力克服各种困难,充分 挖掘自身优势,全力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指导思想、发展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高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

36、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 式为主线,以实施追赶战略、谋求跨越发展、建设“四强 新区”为目标,按照三产强区、项目带动、板块推进、生 态优先的总体要求,加速建设城南国际新区、合作共建区、 统筹城乡示范区、秦岭北麓生态优先区“四大板块” ,加快 推进城市化进程,着力构建城市骨架,着力聚集优势产业, 着力优化生态环境,着力统筹城乡发展,努力把长安建设 成为经济繁荣、生态宜人、朝气蓬勃、文明和谐的国际化 大都市新型城区。 (二)发展原则(二)发展原则 未来五年,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新机遇,必须坚持 “四项原则” ,奋力开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1 1、坚持加快发展、坚持加快发展 紧紧扭住发展这

37、个第一要务,切实增强不进则退、慢 进也是退的忧患意识,把加快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不断强化加快发展的各项举措,竭力做到能快则快、能超 则超;在加快发展中破解各种难题,在加快发展中优化结 构,在加快发展中增强实力,在加快发展中实现突破,努 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2 2、坚持追赶发展、坚持追赶发展 充分认识到长安与国际化大都市的差距,牢固树立争 先意识,以兄弟城区为追赶目标,把后发优势转化为发展 动力,切实做到在抢抓机遇上先于原有主城区,在工作标 准上高于原有主城区,在发展速度上快于原有主城区,奋 发作为,全力赶超,努力缩小差距,不断增强发展竞争力, 使长安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进程中处

38、于领先地位。 3 3、坚持跨越发展、坚持跨越发展 把跨越发展作为“十二五”工作的主要策略,用世界 眼光审视长安发展,站在全市、全省、全国的高度谋划长 安发展,采取超常规的举措推动长安发展。大投入完善基 础设施,大手笔策划实施项目,大魄力推进改革开放,大 力度统筹城乡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跨越。 4 4、坚持和谐发展、坚持和谐发展 把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着 力促进城乡发展相协调、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改革发 展与稳定相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相协调,不断取得 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成效,使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民生,使 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安康。 5 5、坚持绿色发展、坚持

39、绿色发展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以建设环境友 好型社会为目标,以建设“山水长安”为抓手,加强土地 资源、水资源的保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秦岭北 麓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发展目标(三)发展目标 1 1、战略目标、战略目标 以城市核心商业区、重点城镇商业街、环山休闲 商业带、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建设为支撑,努力把我区打 造成为商业流通网络健全的西安现代商贸物流新区。西安现代商贸物流新区。 以三个共建区为依托,以长安产业园(航天)和 长安通讯产业园(高新)建设为支撑,努力把我区打造成 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新

40、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新区。 以绿色蔬菜基地、绿色瓜果基地、现代畜牧业养 殖基地、环山果林带、苗木花卉基地建设为支撑,努力把 我区建设成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以秦岭北麓生态观光、旅游、休闲、商贸、农家 乐建设为支撑,努力把秦岭北麓建设成为西安国际化大都西安国际化大都 市的后花园。市的后花园。 2 2、 “十二五十二五”总体目标总体目标 “十二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通 过五年的努力,实现经济总量大扩张、经济结构大优化、经济总量大扩张、经济结构大优化、 城乡环境大提升、社会民生大改善城乡环境大提升、社会民生大改善,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新 型城区构架基本成型。 3 3

41、、 “十二五十二五”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我区主要经济指标实现“3“3 个翻番个翻番”: 即生产总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等 3 项指 标较“十一五”末实现翻番,分别达到 570 亿元、30 亿元、 40000 元和 14000 元,如图所示。 313 366 427 494 570 14 14.514.5 13.513.5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20112012201320142015 13 13.2 13.4 13.6 13.8 14 14.2 14.4 14.6 gdp(亿元)增速% 图图 3-13-1

42、长安区长安区“十二五十二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 15.6 18 21 25 30 18 1919 1717 0 5 10 15 20 25 30 35 20112012201320142015 16 16.5 17 17.5 18 18.5 19 19.5 地方财政收入(亿元)增速% 图图 3-23-2 “十二五十二五”财政收入增长预测财政收入增长预测 7389 19557 14000 40000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35000 40000 2010年2015年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 图图 3-

43、33-3 城乡居民收入对比图城乡居民收入对比图 一是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一是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14% 以上,2015 年达到 570 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 长 20%以上,2015 年达到 730 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 入年均增长 18%以上,2015 年达到 30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 售总额年均增长 16%,2015 年达到 190 亿元;规模以上工 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18%,2015 年达到 240 亿元;实际利用 内资每年安排 40 亿元,五年累计 200 亿元以上;实际利用 外资在“十一五”末的基础上,逐年递增 200 万美元,五 年累计 1100

44、0 万美元以上;经济综合实力稳居全市前列。 二是经济结构得到新提升二是经济结构得到新提升。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 到 2015 年非公有制经济占 gdp 比重达到 50%以上。第三产 业比重持续提高,到 2015 年第三产业占 gdp 比重达到 50% 以上;三次产业占 gdp 比重由“十一五”末 8.250.141.7 调整为 64450 左右。 三是社会民生达到新水平三是社会民生达到新水平。规范并加快发展学前教育, 巩固提升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教育,人均受教育 年限达到 9.5 年以上。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 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城市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5以下。 城市人均可

45、支配收人、农民人均纯收人持续增加,到 2015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比 2010 年翻 一番以上,分别达到 40000 元和 14000 元。 四是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四是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万元 gdp 能耗五年持续降低 13%,cod 和 so2排放量持续下 降,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及农村固体垃圾 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 “十二五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期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序号指标名称单位2015 年年均增长(%) 1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57014 2 人均生产总值美元 7000 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19016

46、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73020 5 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3018 6 第三产业占 gdp 比重 %50 7 非公有制经济占 gdp 比重 %50 8 常住人口万人 140 9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4000015.5 10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1400016 11 五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万人 10 12 城镇登记失业率 4.5 1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 %95 14 万元 gdp 综合能耗五年累计下降 %13 15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 %10 16 森林覆盖率 %40 17 城市绿地率 %30 18 污水处理率 %95 19 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100 四、空间布局与发展思路 (一

47、)空间布局(一)空间布局 空间布局总体思路:空间布局总体思路:“十二五”时期,积极顺应西安 国际化大都市快速南融的发展趋势,主动承接大都市功能 辐射,按照“北进南拓、东西融合、中部提升”的空间架 构,以“四横六纵”的城市路网体系拉大城市骨架,科学 划分“四大板块”发展功能区,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加快 培育五大主导产业,着力打造六大核心增长极,经过五年 努力,基本形成空间布局合理、产业发展强劲、城乡协调 共进的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新型城区发展格局。 1 1、加快完善、加快完善“四横六纵四横六纵”的城市路网体系的城市路网体系 积极配合市级交通部门,尽快启动南横线长安段道路 工程,争取在“十二五”前两年建

48、成通车,与西部大道、 韦郭大道、环山公路一起形成四条东西横向交通主干道路。 加快长安大道建设,确保在 2011 年内打通大都市南北中轴 线;加强与航天基地协调,启动建设雁南路向南延伸工程, 力争用 23 年时间连接到环山公路,与西太公路、西沣公 路、子午大道、雁引公路一起形成六条南北纵向交通主干 道路,构筑起覆盖全区、畅通快捷的城市主干交通网络体 系。 2 2、加快构建、加快构建“四大板块四大板块”发展格局发展格局 根据我区各区域不同的资源条件、比较优势和发展阶 段性特征,坚持按照立足基础、发挥优势、板块推进、协 调发展的思路,分别进行功能定位,着力打造“四大板块” 。 通过五年的努力,逐步形

49、成错位发展、协调发展、加快发 展的新格局。 城南国际新区城南国际新区(东至长安路、西至西沣路、北至西部 大道、南至南横线以南 2 公里的区域范围)以推进城 市化为重点,加快提升城市建设与管理水平,着力打造率 先发展的国际化大都市新型城区。 合作共建区合作共建区(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航天科技产业开 发区、沣渭新区在长安境内区域)以优势互补、共建 共赢为重点,全力支持“三个开发区”建设,着力打造错 位发展的合作共建区。 统筹城乡示范区统筹城乡示范区(南横线以南至秦岭北麓坡脚之间区 域)以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带动,以小城镇建 设为支撑,以新农村建设为基础,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 标,努力消除城乡差

50、距,着力打造农村与城市协调发展的 统筹城乡示范区。 秦岭北麓生态优先区秦岭北麓生态优先区(秦岭北麓坡脚以南区域): 以秦岭北麓保护开发为重点,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做好生态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着力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 优先区。 图图 4-14-1 板块经济示意图板块经济示意图 3 3、积极培育五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五大主导产业 把握全市产业发展大趋势,立足长安产业发展基础,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 加快积极培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商贸服 务业、科教文化产业、休闲旅游产业和现代农业五大主导 产业。做大做强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经济 发展的内生动

51、力。通过五年努力,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 理、强劲增长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基本建立起一、二产业 为基础、第三产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有力促进区域经济 快速发展。 4 4、着力打造六大核心增长极、着力打造六大核心增长极 按照科学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带动全局的思 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重点,率先推 动四大板块的核心区建设,集中力量打造长安新城、常宁 新区、长安通讯产业园、航天长安产业园、国家现代农业 示范区、秦岭北麓休闲旅游带等六大核心增长极,辐射带 动全区加快发展。 增长极一:长安新城核心增长极。增长极一:长安新城核心增长极。以加速对接西安原 有主城区为目标,在西到西沣路、东到长

52、安路、南至韦郭 路、北至西部大道总面积 11.5 平方公里区域内,按照建设 大都市标准,率先实施综合开发。运用经营城市理念,采 取市场化手段,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强力推进城中村改造, 积极聚集发展一批有品牌、上规模的商贸、房地产等服务 业项目。将这一区域打造成设施完善、环境优美、产业繁 荣的城市建设先行区,大幅提升城市形象,有力支撑城市 经济发展,带动我区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十二五”期间, 力争完成一期(西部大道至老韦斗路之间)5.3 平方公里的 综合开发,达到主城区标准,实现与大都市的全面融合。 增长极二:常宁新区核心增长极。增长极二:常宁新区核心增长极。以潏河、滈河综合 治理为带动,高起

53、点实施常宁新区开发建设,着力打造常 宁新区增长极。从潏河城市段综合治理入手,按照“高起 点规划、大规模改造、建设大景观、带动大发展”的思路, 借鉴浐灞生态区运作模式,把潏河打造成景色优美、生态 良好的城市景观河,带动常宁新区开发建设,吸引国内外 知名大企业集团投资,实施高层次、大规模的商贸、房地 产项目。争取到“十二五”末,把常宁新区打造成环境优 美、宜居宜业的生态城市新区,使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 城市发展实力明显增强。 增长极三:航天长安产业园核心增长极。增长极三:航天长安产业园核心增长极。加强与航天 科技产业开发区的合作,结合开发区扩区,在雁引路两侧 规划建设面积为 13.2 平方公里的长

54、安产业园,全面对接开 发区的基础配套设施,主动承接其产业辐射带动,大力发 展通讯设备、太阳能光伏新材料、航天民用等配套产业, 按照“一年起好步、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的思路, 到“十二五”末,在园区建成一批技术含量高、税收贡献 大、市场前景好的科技企业,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带 动全区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增长极四:长安通讯产业园核心增长极。增长极四:长安通讯产业园核心增长极。坚持“优势 互补、共建共赢”的发展理念,加强与高新区的合作,加 快 7 平方公里的长安通讯产业园共建步伐。积极发展电子 通讯、软件开发及相关信息技术等产业,加速推进高新技 术产业向园区聚集,构建以中兴通讯为龙头的高新技术

55、产 业集群,不断提高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形成新的经济 增长极。 增长极五: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增长极。增长极五: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增长极。以建设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带 动,以发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为重点,高标准做好国家 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规划,加大政策支持和技术服务,引 导农民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设万亩有机粮食基地、 万亩设施蔬菜基地、万亩蔬菜博览园、万亩花卉基地、万 亩设施瓜菜产业带。到“十二五”末,形成区域化布局、 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开发的现代农业发展局 面,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带动农村经济加 快发展。 增长极六:秦岭北麓休

56、闲旅游带核心增长极。增长极六:秦岭北麓休闲旅游带核心增长极。充分发 挥秦岭北麓丰富的生态资源优势,按照构建大景区、发展 大旅游的思路,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吸引有实力的开发 商投资。以翠华山、南五台、嘉午台、祥峪森林公园等景 区为核心,实施高层次旅游资源整合,进行市场化、商业 化开发,打造世界闻名、全国一流的生态旅游景区。以王 莽生态园、小峪河综合治理及“九大农家”建设为重点, 在沿山地区建设“千亩荷塘、万亩桃花”观赏区,加快发 展一批农家乐示范村,推动农家乐特色化、规模化、产业 化发展。以佛教四大祖庭、八大寺院建设为抓手,高标准 规划中国佛教文化展示区,重点打造以兴教寺为代表的宗 教文化游大景

57、区。以关中民俗博物院为核心,加大民俗文 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打造传统特色文化产 业旅游基地。以秦岭野生动物园为依托,引进大型游乐项 目,发展青春时尚游,打造长安“欢乐谷” 。以东大温泉资 源综合开发为依托,高标准规划建设休闲健康旅游基地。 同时,从峪口综合治理入手,加强各峪口环境卫生保洁管 理,加大各峪口造林绿化,完善进入峪口的道路、公厕、 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重点实施好沣峪口、大峪口、小 峪口等治理,逐步将各峪口打造成生态环境优美、配套设 施完善的旅游亮点。通过五年努力,使秦岭北麓长安段成 为城市居民休闲旅游的首选目的地,使休闲旅游业成为支 撑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 (二

58、)产业发展总体思路(二)产业发展总体思路 1.1. 以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统领,全力打造现代以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统领,全力打造现代 农业农业 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重点,积极发展设施农 业、观光农业、现代畜牧业、循环农业、优质粮业和加工 销售业, “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粮食、蔬菜、畜牧三大产 业的核心示范区。 粮食产业主要以优质高产标准化集成技术,实现农机 与农艺的结合,重点建设有机粮食生产区、绿色生态粮食 生产区、有机生态农业休闲观光体验餐饮区等,以小麦、 甜玉米、五彩糯玉米等为主。 蔬菜产业主要建设好“两园两带” ,即王曲万亩蔬菜园、 灵沼万亩设施蔬菜精品园,壮大西部设施蔬菜

59、产业带,扩 大东部设施瓜菜产业带。以王曲产地市场为基础,建设创 新中心、加工中心、检测中心和蔬菜大观园、有机瓜菜精 品园。 畜牧产业主要发展生猪产业、蛋鸡产业和畜产品加工 产业,重点建设樊川现代生猪产业示范区、东部塬区现代 蛋鸡产业示范区,建设生猪屠宰加工厂和蛋产品加工厂。 2 2、以优势产业集聚为主线,全力打造现代工业、以优势产业集聚为主线,全力打造现代工业 一是全力支持共建区工业发展,主动承接西安高新技 术开发区、航天科技产业开发区和沣渭新区的辐射带动及 产业转移,在航天基地内规划建设长安产业园,发展高新 技术产业;集中打造长安通讯产业园。 二是以郭杜教育科技产业开发区为重点,积极发展总

60、部经济,吸引国际国内大中型企业、集团企业入驻。 三是放手发展非公经济,在兴隆、五星、滦镇、马王、 魏寨、砲里等乡街,建设产业发展聚集区,着力改造提升 传统机械加工、食品加工、建材加工等中小企业,加速产 业集聚,促进非公有制企业茁壮成长。 3 3、以大西安南融为契机,加速发展服务业、以大西安南融为契机,加速发展服务业 (1 1)着力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着力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 商贸业。重点打造韦郭大道、长安大道两条黄金 商业街区;在韦曲、郭杜、常宁新区、万科新城、富力城 附近建设多个特色商业街区,积极引进大型超市、大型购 物中心及品牌专卖店、连锁经营店;高标准规划西安城南 轻工市场;以陕师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