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知识扫描_第1页
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知识扫描_第2页
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知识扫描_第3页
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知识扫描_第4页
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知识扫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知识扫描第一章 行星地球一、宇宙中的地球1、宇宙: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恒星和星云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平时用肉眼看到的最多的天体是恒星。 天体系统: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从低级到高级,分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总星系。(星座不是天体系统。)具有物质性(天体)、运动性、层次性。 地月系: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地月平均距离为38.4万千米。 太阳系:日地平均距离为1.5亿千米(1天文单位)。 太阳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太阳是太阳系中心天体的根本原因。) 太阳系八大行星:水星、金星(距地球最近)、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

2、王星。 八大行星分类: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巨行星: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火星与木星之间有小行星带。八大行星逆时针绕日公转;哈雷彗星顺时针绕日公转,运动周期为76年。 银河系:银河系的直径为10万光年。(1光年 94605亿千米) 是目前人类所知道的最高一级天体系统,也是目前我们能够观测到的宇宙部分。2、太阳系中的地球:地球的普通性:方向具有同向性。 轨道面具有共面性。 轨道形状具有近圆形。 结构、质量、体积和平均密度等普通。 地球的特殊性:有生命存在和发展。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外部:太阳提供稳定的光和热(恒星角度)。 安全的行星际空间(行星角度)。 内部:

3、适宜的温度(适中的日地距离)。 适宜的大气(适中的质量和体积)。 液态水(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促进了海洋的形成)。 半球划分:东西两半球的划分: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 南北两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以北的为北半球,以南的为南半球。 东西经的判断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能量来源 核聚变。 对地球的影响:是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因素。 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能源。 提供光和热,维持地表温度。 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越大,单位面积内得到的太阳辐射量越大。) 天气与气候。

4、地形与地势。在我国,四川盆地太阳辐射量最小,青藏高原太阳辐射量最大。太阳年辐射量由低纬到高纬递减。 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最主要因素:太阳高度角。 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纬度高低。(纬度越低,辐射越强。) 天气状况。(阴天,辐射弱。) 海拔高低。(海拔越高,辐射越强。) 日照长短。(时间越长,辐射越强。)2、太阳活动:太阳大气的三层:日冕: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只有在日全食时或用特制的日冕仪才能看到。 色球:于光球外部,只有在日全食时或用特殊的望远镜才能看到。 光球:使用肉眼可以观测到的太阳表面,地球上接收到的太眼光基本上都是光球发射出来的。 从光球层到日冕,温度越来越高,亮度越来越小,厚度越来越

5、大。 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于光球层,温度比周围低。黑子会影响降水,降水量与黑子的活动周期一致。 是黑子的大小与多少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活动周期为11年。 耀斑:于色球层,又叫色球爆发,是太阳大气高度集中的能量释放过程。 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活动周期为11年。 耀斑随黑子的变化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整体性。 此外,还有日珥(于色球层,喷出红色火焰)、太阳风暴(于日冕,高能带电粒子流,运动速度很高)。 对地球的影响: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使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在极地地区出现极光。 影响气候(温度和降水)。 出现一些自然灾害。太阳活动的影响:地震、水旱、生物的形成、煤

6、石油的形成。地球内部的作用: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大气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高层大气(电离层)。三、地球的运动(结合图)1、自传:绕地球转,自北向南,南顺北逆。 周期:1恒星日转360,1恒星日 = 23时56分4秒,为真正周期。 1太阳日转36059,1太阳日 = 24小时,为人类实用周期。 速度:角速度为4分钟转1,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由纬线长度决定),南北纬60的线速度约为赤道的一半,极点无线速度和角速度(因为在地轴上)。 意义:昼夜交替。 地方时。 地转偏向力,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偏转(南左北右)。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证明地球自转。2、公转:绕太阳转,轨道为黄道面(

7、椭圆),自西向东,南顺北逆。 周期:1恒星年转360,1恒星年 = 365天6时9分10秒。 1回归年,1回归年 = 365天5时48分46秒。 速度:近日点快(1月初),远日点慢(7月初)。线速度约30千米/秒。 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季节更替、五带划分。3、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黄赤交角:原因:地球的公转和自转。 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之间的夹角,叫黄赤交角。目前的黄赤交角是2326。 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 太阳直射的范围:最北到达北纬2326,最南到达南纬2326。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往返运动。周期为1回归年。 南北

8、回归线之间,一年直射2次;南北回归线之上,一年直射1次;别处无直射。4、昼夜交替:成因:内因:地球自转,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外因:太阳光照射。 周期:1太阳日(24小时)。 晨昏圈:是过球心的大圆,垂直于太阳光线,平分赤道。把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 晨昏线的判读: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晨东为昼,西为夜;昏东为夜,西为昼。(晨昏线的判断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 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晨线日出于东,昏线日落于西,此时太阳高度角皆为0。 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

9、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5、地方时:成因:地球的自转。 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每隔1差4分钟)。 每个时区所跨的经度 = 15 时区数 7.5

10、。 北京时间以东八区(120E地方时)为标准时间。 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理论上),不通过陆地(实际)。 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叫做“国际日界线”。新的一天从此开始。地方时为0时(或24时的经线)是另一条日期变更线。若国际日界线与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重合,则全球为一个日期,其他时间地球上有两个日期。地球上新的一天为地方时为0时向东到180经线(国际日界线)的范围,从地方时为0时向西到180经线(国际日界线)的范围则是昨天。 推算:已知经度算时区:纬度15 = 时区(若7.5,所得整数 +1为时区号数;若7.5,所得整数即为时区号数 )。 已知两地所在时区算时

11、差:异区相加,同区相减。 已知某地时区算另一地区时:所求区时 = 已知区时 时差。按“东加西减”的原则。(同为东时区,时区数越大,时间数值越大;同为西时区,时区数越大,时间数值越小。) 东比西早。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步骤:求时区经度差,再求相差时区数。(差一个时区就差1个小时。) 例题:飞机从东八区,于18时起飞,经12小时到西五区,求此时西五区的时间。 解答:方法一、5 + 12 = 17(时);方法二、8 + 5 = 13(时) 18 + 12 13 = 17(时)6、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偏转:成因:地球的自转,产生地转

12、偏向力。 南左北右,赤道不转(行进中的偏转)。 应用:气旋(反)、漩涡、洋流、河流、风向等。7、昼夜长短的变化:成因:地球的公转,黄赤交角的存在。 南极圈、北极圈的极昼、极夜现象。 在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 推算:昼长时数 = 昼弧度数 (15时) = 日落时间 日出时间 = (日落时间 正午12时)2 = (正午12时 日落时间)2 = 24小时 夜长时数。 夜长时数 = 夜弧度数 (15时) = 24小时 昼长时数。8、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成因:地球的公转,黄赤交角的存在。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半球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回归线

13、及其以北地区达到最大,太阳辐射最强;南半球各纬度达到最小,太阳辐射最弱。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半球向南、北两侧递减,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达到最大,太阳辐射最强;北半球各纬度达到最小,太阳辐射最弱。 在春分日和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半球太阳辐射强度相当。应用:确定地方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日影最短,地方时为12时。) 确定房屋的朝向。(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 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正午太阳高度越高,日影越长,且日影背向太阳。) 计算楼距。(纬度越低的地区楼距越小。) 计算热水器的安装角度。 推算:H = 90(H为正午太阳高度;为当地地理纬度,

14、永远取正值;为直射点的纬度,夏正东负。) 例题:已知北京(3954N):冬至日:H = 903954(2326)=2640; 夏至日:H = 903954 2326=7332。 H = 90 纬度差 (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 例题:已知北纬30:冬至日:H = 90(30 2326)=8326;夏至日:H = 90(30 2326)=3634。9、季节更替:成因:地球的公转。 天文四季:春:2、3、4月。夏:5、6、7月。秋:8、9、10月。冬:11、12、1月。 天文四季中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是夏季。 气候四季:春:3、4、5月。夏:6、7、8月。秋:9、10、11月。冬

15、:12、1、2月。 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 我国传统四季:以立春(2月4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来划分四季。 欧美传统四季: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四季的起点。 10、 五带:五带的名称和范围: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限。 反映了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地区到高纬地区递减的规律。 四、地球的圈层结构1、内部:地壳:从地表到莫霍界面。 由岩石组成。 大陆厚,海洋薄。 莫霍界面。 地幔:从莫霍界面到古登堡界面。 分上地幔、下地幔。 上部存在软流层,是岩浆发源地。 地壳与上地幔顶部合称岩石圈。地震波介质速度纵波固、液、气体较快横波固体较慢 古登堡

16、界面。 地核:古登堡界面到核心。 主要由铁、镍组成。 分外核与内核。 外核为熔融状态,内核为固态金属球。 划分依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的速度变化。 地震波的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做不连续面。2、外部:大气圈(氮、氧)。 水圈(连续但不规则)。 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它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 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

17、,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26。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时间相差1小时,每1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

18、角 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o-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一、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结合图)1、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能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过程:太阳短波辐射:太阳辐射能传播过程中,少量被大气反射或吸收,大量达到地面,并被地面反射和吸收。 地面长波辐射: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 大气热传导:近地面大气吸收了地面的辐射后,又以对流、传导等方式层层上传热量。 辐射热交换是大气增温的最重要的方式。地面是近地

19、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大气逆辐射(大气热力):大气增温时也向外辐射热量,大气辐射中向下的部分因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故称。 作用: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反射、吸收、散射);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意义:大气的受热过程影响着大气的热状况、温度分布和变化,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态。 气压:大气压强,气压大小等于单位面积上空气柱的重量。海拔越高,空气柱越短,空气密度越小,故气压越低。 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具有选

20、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 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对地面的保温效应: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截留热量而增温,由于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差,但是对于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气吸收。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种,方向朝向地面,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2、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成因:能量来源为太阳辐射,地面的冷热不均(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同,造成温差)是根本原因。 作用:大气中热

21、量和水汽的运输,以及各种天气变化,都通过大气运动实现。 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为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 冷热不均 大气的垂直运动 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 水平气压梯度力 大气水平运动 热力环流。 图解:高压上凸,低压下凹,从高压到低压。 举例:陆地和海洋之间:白天,陆地温高而气压低,海上温低而气压高,吹海风,有降温作用。夜间,陆地温低而气压高,海上温高而气压低,吹陆风,有增温作用。由于白天海风、夜间陆风,使海滨气温日差较小。 城市和郊区之间。 山顶与峡谷之间:白天,山顶温高而气压低,峡谷温低而气压高,吹谷风。 夜间,山顶温低而气压高,峡谷温高而气压低,吹山风。 气流与

22、天气:下沉气流易出现晴朗天气。高压晴朗干燥。 上升气流易出现阴雨天气。低压阴雨湿润。3、大气的水平运动:水平气压梯度力: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空气的上升和下沉,使同一水平面出现气压差,促使大气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叫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三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到低压;力越大,风越大。 地转偏向力:垂直于风向;不影响风速。 摩擦力:与风向相反;力越大,风速越小。 二风:高空大气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风向平行于等压线。 近地面大气的风:受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影响。 风向斜交于等压线。图解:等压线

23、的疏密程度反映了气压梯度的大小。4、全球性的大气环流:三圈环流: 在地表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南北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夏季向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热力环流。季风环流:东亚: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风向:冬季:西北风(亚洲大陆)。 夏季:东南风(太平洋)。南亚、东南亚: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风向:冬季:东北风(亚洲大陆)。 夏季:西南风(印度洋)。 二、气压带和风带(结合图)1、形成:大气环流: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4、反映了大气运动长时期的平均状态。 假设:地球不自转,地表均匀,只有单圈环流(热力环流)。 实际:地球自转,地表均匀,有三圈环流。 三圈环流:030低纬环流:热力环流,副热带高气压带(干热)信风带(干燥)赤道低气压带(湿热)。 3060中纬环流:动力环流,副热带高气压带(干热)西风带(温湿)副极地低气压带(温湿)。 6090高纬环流: 热力环流,极地高气压带(干冷)东风带(干冷)副极地低气压带(温湿)。 影响原因:输送热量和水分。 干湿状况:各气压带的干湿状况:低压湿,高压干。 各风带的风向及干湿状况:信风一般较干,西风较湿。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夏季北移,冬季南移。2、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

25、中心: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不同季节海陆的气压分布。 1月份:在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高压(亚洲高压)分割成块状,使副极地低气压带仅保留在 海洋上。 冬季海陆上的主要气压中心:亚洲高压(大陆)、阿留申低压(太平洋)和冰岛低压(大西洋)。 7月份:在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被亚洲低压切断,使副热带高压带保留在海洋上。 夏季海陆上的主要气压中心:亚洲低压(大陆)夏威夷高压(太平洋)亚速尔高压(大西洋)。 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陆地偏少,接近均质球体,气压带基本上是呈带状分布。(北半球的陆地面积比南 半球的陆地面积大。)3、 季风:成因:东亚季风:冬季风(偏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夏季风

26、(偏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范围:我国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地。 冬季风寒冷干燥,夏季风温暖湿润,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南亚季风:冬季风(东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夏季风(西南风):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范围: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地区。 冬季风温暖干燥,夏季风高温高湿,夏季风强于东季风。 季风的影响(季风的共性特点):雨热同期,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易有旱涝灾。(应对: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赤道上的绿洲,缘于季风环流。季风区是世界上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地区。 对气候的影响:输送热量和水汽,使高低纬之间、海陆之间热量和水分得到交换。 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

27、重要因素。 4、 世界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与风带、气压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有关,而亚热带季风气候非然。三、常见天气系统(锋、气旋与反气旋)(结合图)1、锋与天气:锋:气团:垂直和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 锋面:冷气团(冷空气)和暖气团(暖空气)的交界面。锋面自地面向高空冷气团一侧倾斜。 锋线:锋面和地面相交的线,一般把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 锋受单一气团控制,分冷风、暖风和准静止锋。锋面附近常伴有一系列云、大风、降水等天气。 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风。暖气团徐徐爬升。 特点:冷锋移动速度快,降水时间短,强度大,常带来较强的风。 天气特征:过境前:单

28、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过境时:阴天、雨雪、刮风、降温。 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下降,天气晴朗。 降水的分布: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后。 举例: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大风、沙尘暴、寒潮,一场秋雨一场寒。 影响范围:我国一年四季都有,冬半年最常见。 暖风: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风。暖气团被迫抬升。 特点:暖风移动速度慢,降水时间长,强度小,多阴雨连绵,常伴随多云和降雨天气。 天气特征:过境前:单一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过境时: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好。 降水的分布: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前。 举例:一场秋雨一场寒。 影响范围:我国的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准静止锋:冷暖气团

29、势力相当,使锋面来回摆动的锋。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 三锋比较:代表符号。 降水特点。 锋面倾斜角:冷锋暖风准静止锋。 夏季午后雷阵雨,是对流雨。2、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高压脊;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低压槽。 气旋:中心气压低(中心低,四周高),南顺北逆。 特点:垂直运动上升,低空辐合,高空辐散。 天气:多阴雨天气。 举例:夏秋之交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 反气旋:中心气压高(中心高,四周低),南逆北顺。 特点:垂直运动下沉,低空辐散,高空辐合的环流系统。 天气:多晴朗、干燥天气。 举例: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秋季北方“秋高气爽”天气、冬季北方

30、的干冷天气。3、 台风: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常发生于夏季和冬季。 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的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 台风的破坏力主要由强风、暴雨和风暴潮三个因素引起的,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 台风结构图。4、 寒潮:寒潮是指冬半年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 天气特点是剧烈的降温和大风,同时伴有暴风雪和霜冻。 尤以秋季和春季危害最大。四、全球气候的形成1、气候的形成因子:太阳辐射、地面状况、大气环流、人类活动。2、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气温的分布,一般是低纬温度高,高纬温度低;山上的气温比山下低;暖流经过地区的气温比寒流经过地区高。 同一纬度地带内,由于下垫面不同,不同地

31、点的气温状况不同,其中影响比较的大是海洋和陆地。 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比较(北半球)。 3、气候类型:大陆性:气温日较差:大。气温年较差:大。最高气温月:7月。最低气温月:1月。海洋性:气温日较差:小。气温年较差:小。最高气温月:8月。最低气温月:2月。4、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状况:赤道地区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全年雨量充沛。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o之间,在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控制下,常年干旱。大陆的西岸有两种情况,以亚欧为例,地中海地区(亚热带),夏季处于副热带高压中心的边缘,气流下沉,干燥少雨,冬季由于副热带高压向南移,此地受西风带的控制,多气旋活动,湿润多雨。欧洲地区(温带),终年盛行西风

32、,各月降水量较多,而且比较均匀。大陆的东岸,以亚欧大陆为例,处于季风环流的控制下,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冷干气流的影响,降水不多,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降水较多。大陆的内部,以亚欧大陆为例,终年受大陆气团的控制,降水比较少。两极地区以辐合下沉气流为主,全年降水少。5、气候的类型。6、要10种气候类型的判断。7、判断南北半球:北半球: 6、7、8三个月气温最高。南半球:12、1、2三个月气温最高。8、判断所属温度带:最冷月均温:最冷月均温15为热带气候。最冷月气温在015为亚热带气候或者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气温在150为温带气候。最热月5为寒带气候。9、确定具体的气候类型:按降水量的年内

33、分配情况:年雨型:热带:热带雨林气候2000mm。 温带:温带海洋性气候7001000mm。 夏雨型:热带: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热带季风气候15002000mm)。 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温带大陆型气候。 冬雨型: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少雨型:热带:热带沙漠气候。 寒带:极地气候。 五、全球气候的变化1、全球气候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和干湿变化。阶段:地质时期:冷暖干湿交替,周期长短不一。 人类历史时期。 近现代时期:气候变暖,波动上升。(并非每一个地区气温都在升高。) 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人为排放温室气体的数量增加。主要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能吸收地面长波

34、辐射)。 大气污染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氟氯烃破坏臭氧层 。2、影响: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和海水热膨胀所致。) 预示积温增加,农业生长期延长,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但低纬地区干旱加剧,会导致减产。不少发展中国家处于低纬地区,其面临的问题更为严峻。 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改变地表径流。增加自然灾害的发生。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3、应对措施:使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植树种草,防止森林灾害。 减少消费,减少废气物排放,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增强人们的节能减排意识。4、大气环境问题与应对措施:全球变暖:原因:二氧化碳的增多而使气温升高。二氧化碳增多

35、的原因: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毁林。 危害:海平面上升,淹没陆地。 改变各地降水状况和干湿状况,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保护措施:提高能源的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益,采用新能源。 努力加强国际合作。 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原因:除了自然原因以外,主要是人类使用制冷设备排放的氟氯烃。 危害:危害人体健康。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 保护措施: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物质的排放,加强国际合作。 酸雨:概念:人们一般把PH值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 成因:燃烧矿物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 我国酸雨区的分布:四川盆地、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危害:河湖水酸化,土壤酸化,危害

36、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和文物古迹等。 防治措施:防治酸雨最根本的措施是减少人为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我国已经采取了发展洁净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等措施来控制酸雨。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一、自然界的水循环(结合图)1、相互联系的水体:水以气态、固态、液态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共同构成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水圈。 水循环得以完成的原因:内因:水的三态变化。 外因:太阳辐射、重力。 气态水最少但分布最广,液态水最多,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存在。 地球上的水体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海洋水是最主要的,占全球水量的96.53%。 在地球淡水中,冰川是主体。 从水的运动和更新的

37、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水体:积雪融水(淡水为主体):永久性(冰川融水):西北地区,有夏讯,12月断流,如塔里木河。 季节性:东北地区,有春讯和夏讯,如松花江、嫩江。 地下水:枯水期,地下水补给河流水;丰水期,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反例:黄河下游的“地上悬河”。具有单向性:河流水补给地下水。地下水补给稳定而持续。承压水是地下水的一种。 湖泊水:湖泊对河流有调蓄作用,使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小。丰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 大气降水:最主要,受降水量影响。 陆地水体类型:目前人类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地表水:江河水、湖泊水、冰川; 地下水:潜水、承压水 ;静态水资源:冰川、内陆湖泊、深层地下水 ;动态水资源:地表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