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煤矿储量核实报.05.26_第1页
XX煤矿储量核实报.05.26_第2页
XX煤矿储量核实报.05.26_第3页
XX煤矿储量核实报.05.26_第4页
XX煤矿储量核实报.05.2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xx省xx县xx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xx县xx煤矿2011年5月 xx省xx县xx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提交单位:xx县xx煤矿法人代表:勘查单位: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大队法人代表:项目负责:编制人员:审 核 人:提交时间: 目 录第一章 前 言1第一节 项目由来及工作目的和任务1第二节 矿区概况1第三节 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5第四节 以往地质工作概况6第五节 矿山开采情况7第六节 本次工作情况9第二章 矿区地质及矿床特征11第一节 矿区地质11第二节 矿床特征15第三节 其它有益矿产22第三章矿床开采技术条件22第一节 核实工作概况22第二节 矿区水文地质23第三节 工程地质32

2、第四节 环境地质38第五节 小结及建议44第四章 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及质量评述46第一节 核实工作方法46第二节 资源资源储量核实工程质量评述47第五章 资源储量核实50第一节 资源储量估算的工业指标及执行标准50第二节 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及程序51第三节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及依据51第四节 资源储量估算参数52第五节 资源储量估算块段的圈定原则53第六节 资源储量类别的确定54第七节 资源储量核实估算结果56第八节 本次核实结果与往年核实报告的对比57第六章 矿床技术经济概略评价58第一节 矿山基本建设和投资59第二节 企业经济评价(财务评价)60第三节 动态经济评价63第七章 结 语64第一节

3、资源资源储量核实工作总体评价64第二节 矿山开采经济效果分析65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65一、附图目录图号顺序号图 名比例尺0101xx省xx县xx煤矿地形地质及矿区范围图1:20000202xx省xx县xx煤矿煤系地层综合柱状图1:2000303xx省xx县xx煤矿a-a勘探线地质剖面图1:20000304xx省xx县xx煤矿b-b勘探线地质剖面图1:20000305xx省xx县xx煤矿c-c勘探线地质剖面图1:20000406xx省xx县xx煤矿c3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平面图1:20000407xx省xx县xx煤矿c5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平面图1:20000508xx省xx县x

4、x煤矿采掘工程平面图1:20000609xx省xx县xx煤矿涌水量估算图1:2000二、附表目录1、xx煤矿地表工程点测量成果表2、xx煤矿c3煤层综合成果表3、xx煤矿c5煤层综合成果表4、xx煤矿c3煤层资源储量估算表5、xx煤矿c5煤层资源储量估算表6、本次工作各煤层资源量汇总表三、附件目录1、地质勘查资格证书2、xx省xx县xx煤矿采矿许可证(副本复印件)3、xx省xx县xx煤矿矿井瓦斯等级鉴定证书、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及煤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复印件)4、关于xx省xx县xx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昭市国土资矿储备字200760号)5、xx省xx县xx煤矿储量核实报

5、告初审意见6、xx省xx县xx煤矿储量核实报告编制委托书7、xx省xx县xx煤矿储量核实报告编制承诺书摘 要xx煤矿位于云南省xx县城北东60方向,平距约23km处。矿区面积1.31km2,开采控制标高1260620m,由8个拐点圈定而成。地理坐标:东经10423051042409;北纬281049281113。2011年05月,业主委托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大队对xx煤矿做资源储量核实工作。项目组于2011年05月22日进入矿区开展工作,2011年05月23日完成野外勘查工作。本次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共投入资金10.00万元,均由业主自筹。通过本次勘查工作,取得如下成果:1、查明了矿区

6、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宣威组(p2x),含煤线及煤层,自上而下依次编号为c1、c2、c3、c4、c5。其中, c3和c5煤层为矿区内较为稳定的可采煤层;其余煤层均为局部可采或不可采煤层。可采煤层c3平均煤厚0.82m,c5煤层平均煤厚1.10m,不可采煤层单煤厚0.000.60m。宣威组煤层累积厚度3.13m,煤系地层含煤系数约为2。2、基本确定了矿井构造复杂程度为简单类型,煤层属较稳定型,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属以裂隙含水层充水为主的水文地质简单类型、工程地质为以软硬相间层状岩类为主的中等类型、环境地质及其它开采技术条件为简单偏中等类型,较为全面地评价了矿山开采技术条件。3、基本查明矿区各主采煤层的

7、煤质情况,确定煤类为无烟煤三号(wy03),并指出了煤的工业用途及利用方向。4、估算了xx煤矿矿权范围内资源储量,矿区范围累计尚有保有资源储量324万吨,其中122b类68万吨;333类256万吨;另有预测的334?类67万吨。122b/(122b+333)为21%。第一章 前 言第一节 项目由来及工作目的和任务xx县xx煤矿属私营企业,于2000年建矿,2002年正式投产,于2004年9月取得云南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于2008年3月延续采矿许可证,证号为:5300000830147。有效期自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有效期为伍年)。xx煤矿为进行6万t/a扩建到9万t/a,委

8、托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大队对xx煤矿做资源储量核实工作。本次资源储量核实工作的范围为采矿许可证划定的矿区范围,总面积1.31km2。其任务是在分析矿区以往地质资料及野外勘查工作的基础上,对矿山生产现状进行调查,基本查明矿区煤层的层数、层位、厚度、结构、岩性组合和地质构造特征。基本查明矿区可采煤层的煤类、煤质特征和工艺性能;基本查明矿山开采技术条件;估算各可采煤层相应类别的储量。第二节 矿区概况xx煤矿位于云南省 县城北东60方向,平距约23km处。行政区划隶属xx县 乡所辖。矿区地理坐标(54坐标系统极值):东经10423051042409;北纬281049281113。矿区有简易

9、公路与g040国道(xx至四川省筠连)交通干线公路相连,距四川 县城约12km,距xx县城约45km,至昭通城区运距160km,至昆明公路里程650km,内(江)昆(明)铁路从xx县城通过,交通尚属方便。(见图1-2-1)矿山采矿权人为xx县xx煤矿,煤矿范围呈不规则多边形,属兴隆矿区东南部一小矿,西边0.2km为开家湾煤矿,东边1km为华家沟煤矿,矿界清楚,无矿权交叉重叠现象。北西南东走向约2089m,北东南西倾向宽约113882m,矿区面积1.31km2,开采控制标高1260620m,由8个拐点圈定而成(详见表1-1和图1-2-2)。表1-1 xx煤矿采矿权范围拐点坐标表拐点编号直角坐标(

10、m)开采深度(m)矿区面积(km2)纵坐标(x)横坐标(y)矿13118110.0035442000.0012606201.31矿23118000.0035442000.00矿33117859.0035440376.00矿43118016.0035439854.00矿53118847.0035440044.00矿63118613.0035441280.00矿73118240.0035441313.00矿83118311.0035441620.00沙坝煤矿图1-2-1 矿区交通位置图沙坝煤矿 第三节 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一、自然地理矿区属构造剥蚀中山地貌类型,地形切割较大;总体地势中间高、南北低,

11、地势走向与地层走向基本接近。最高点位于矿区西南部的峰顶海拔1360.1m,最低点位于矿区拐点1北侧约200m处,海拔745.9m,最大相对高差614.2m。矿区位于金沙江水系支流南广河流域水文地质单元内,矿区内地表水体不发育,无河流,仅发育季节性沟溪,其流量多受季节性降雨控制,雨季流量较大;旱季水量极小或处于干涸状态。矿区地处云南高原滇东北高中山区,属中亚热带高原湿润季风气候。据xx县气象局提供的气象资料,多年最高气温41.8,最低气温-2.5,年平均气温17。每年69月为雨季,降雨量集中,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8.3%。年最高降雨量1560mm,最低降雨量860mm,年平均降雨量1226.2mm

12、。最近10年日最大降雨量199.2mm,月最大降雨量435.4mm。年平均蒸发量为1083.5mm。年平均无霜期328天,年日照841.71170.9小时,年平均日照965.7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81,较同纬度地区偏少。全年以西北风为主,风向频率31%,最大风速 17m/s,平均风速11m/s。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该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第一组。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xx县自1935年2006年曾发生3次较强地震,震级分别是6.0级、7.

13、1级和5.1级。矿区属较稳定区,地震对区内山体稳定性影响不大。二、经济概况矿区附近居民以汉族为主,主要从事山区农业生产。种植玉米、水稻、马铃薯等农作物;经济作物以蔬菜及烤烟为主。区内煤炭资源蕴藏较为丰富,劳动力充裕;工矿企业以采煤为主,其次为种植、养殖业。第四节 以往地质工作概况1、19561959年西南煤田勘探局地质六队作过长宁xx1:10万路线地质填图,并提交有煤田预查报告。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期,云南省地质局滇东北地质队、云南省地质局第二区测队、四川省地质局石油勘探处103地质队、贵州省108地质队、四川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普查队等先后在xx县地区进行过区域地质调查,并提交有1:20万筠连

14、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2、19831985年,云南省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十三分队作过1:1万兴隆场煤矿区、井田地质普查。并提交了云南省xx县兴隆场煤矿区、井田普查地质报告,该报告提交c+d级储量4765万吨,其中c级储量2501万吨,d级储量2264万吨。3、2002年7月一九八煤田地质队对本矿区作了地质简测,提交了云南省xx县兴隆乡xx煤矿小矿地质简测说明书,估算了煤矿c级储量14万吨,d级储量217万吨,合计231万吨。4、2007年4月,云南省地质矿业有限公司编制过xx省xx县xx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报告已通过昭通市国土资源局以昭通国土资矿储备字200760号备案),截止2006年12月底

15、,xx煤矿矿区内有资源量为368.00万吨,其中, 122b类:48.00万吨、333类:234.00万吨、334?类:86.00万吨。累计采空消耗资源量为0.41万吨。以上不同程度的地质工作,给本次工作提供了参考资料。第五节 矿山开采情况一、煤矿开采历史及基本情况xx煤矿为私营企业,于2000年建矿,2002年正式投产,于2004年9月取得云南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5300000410290),有效期限到2007年9月,矿区范围由18号拐点圈闭,面积1.31m2,开采深度+1260+620m,xx县xx煤矿于2008年3月延续采矿许可证(采矿许可证号为:530000083014

16、7),生产规模6万t/a。xx县xx煤矿主井口、风井口坐标如下:主井口坐标:x= 3118158.229, y= 35441866.111, h=796.06 ,=309,=0风井口坐标:x= 3118103.403, y= 35441704.479, h=834.54,=66,=25矿井开拓方式为平硐开拓,矿区现有开拓系统由主平硐和回风平硐组成。主平硐井口位于矿区东南部。主平硐担负进料、运煤、排矸、运送人员、进风及排水任务,回风平硐则用作回风,两者之间以平巷相连,形成配套系统,目前标高到800m。通风系统:通风方式为机械抽出式,使用4-72-16b型离心式风机抽出通风,同时又安装了一台kz-

17、no.10型地面抽出防爆轴流式备用通风机。掘进工作面采用jbt-60型局部扇风机供风。xx煤矿的运输方式为人力推车运输。矿车型号为mf0.75-6型翻斗式矿车,每人每次推一个矿车。运煤系统:原煤自采煤工作面自溜集中运输巷装矿车人力推车地面储煤场筛分、拣矸装汽车外运。材料运输系统:地面材料装车人力推车至采区车场人力运至回采工作面及掘进工作面。掘进矸石:掘进工作面人工装矸人力推车至采区车场主平硐矸石排放场卸载。供电系统: 煤矿用电由xx县电力公司10kv电网提供,并自备一台功率为50kw的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本矿专门盖建了配电房,实行统一供配电。井下采用380v单回路供电,线路整齐规范,主要

18、用于井下运输和照明用电。区内煤炭开采历史悠久,老窑较多,多为村民私挖乱采的浅井,一般沿煤层走向或倾向掘进,以平硐掘进为主,开采的规模不大,为季节性开采,硐深多在40m以内,一般2040m,除部分老窑被利用延伸为现在的生产矿井外,其它现已关闭。二、矿井类型、产品方案、采煤方法、顶底板及支护情况矿井为半裸露式矿区,煤层倾角3038,煤层薄,顶板岩层厚,只适宜采用地下开采,矿井类型为平硐开拓;矿井所产原煤用途广,当地销路好,未建洗煤厂,加之原煤硫分较低,直接燃烧对环境污染小,产品方案为直销原煤。目前开采c3、c5煤层。采煤方法采用走向长壁式采煤法,一次采全厚。采煤工艺为:湿式煤电钻打眼,压炮松动爆破

19、或手镐落煤;人工装车,平巷采用人力矿车运输;采用机械通风,自然排水;回采工作面采用坑木支柱支护,采空区采用生产中产生的废、矸石充填或顶板自然垮落进行处理。根据实地对煤矿巷道调查及观测情况资料,煤矿主采c3、c5煤层,底板一般容易发生1020cm底鼓现象,煤层顶板稳固性较好,多为一般支护,局部为少量支护,个别地段不需支护。矿井由于煤层薄,开采及支护简单,总体上岩巷和石门多为少量支护,个别地段不需支护。煤巷和软弱岩巷多为一般支护及加密支护,局部为少量支护,支护材料以木支架为主,局部冒顶及软弱岩煤层,采用水泥、砂浆、石料砌碹支护。三、矿井开采范围、采空区及占有资源储量1、本矿井开采时间不长,开采范围

20、、采空区范围较小。报告c3、c5煤层2层煤占有资源总量404万吨(包括界外333类储量7万吨),累计采空损失量6万吨,界内保有资源储量324万吨。其中122b类资源量68万吨,333类资源量为256万吨,另有334?类预测资源量67万吨。2、2007年4月,云南省地质矿业有限公司编制过xx省xx县xx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报告已通过昭通市国土资源局以昭通国土资矿储备字200760号备案),截止2006年12月底,xx煤矿矿区内保有资源量368万吨,其中122b类48万吨、333类234万吨、334?类86万吨。累计采空消耗资源量为0.41万吨。第六节 本次工作情况我公司接受xx煤矿资源储量核实

21、工作的任务后,项目组于2011年05月22日进入矿区工作,2011年05月23日结束野外工作,完成工作量详见表12。经本次资源储量核实工作,矿区内煤层、煤质、资源储量、地质构造和开采技术条件等地质因素已达到查明或基本查明,较好地完成了资源资源储量核实工作的各项地质任务。本次核实工作共投入费用10.0万元,全为企业自筹资金。表1-2 本次资源资源储量核实完成的工作量统计表 工作项目单位有效工作量1/2000地形地质图修侧km21.6数码照相处18老巷调查了解km0.9井巷工程测量km1.5煤层厚度观测点个221:2000综合柱状图幅11:2000勘探线地质剖面图幅31:2000资源储量估算图幅2

22、1:2000采掘工程平面图幅1涌水量预算图幅1本次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取得了如下成果:1、已基本查明矿区可采煤层的层位、层数、厚度、结构、分布范围及采空范围。2、已基本查明矿区可采煤层的煤类、煤质特征和工艺性能。3、基本查明了矿区内含、隔水层的岩性、层数、厚度、空间分布,基本查明了地表水与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及水力联系;查明了矿区内生产矿井易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及井巷围岩的工程地质特征;查明了矿区地表现状地质灾害,煤矿的开采对矿区地表的影响因素。4、基本查明矿区主含煤段的工程地质岩组,并对矿区可采煤层顶底板及矿床围岩的工程地质特征作了初步评价。确定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属以层状岩类为主的中等类型。5、确

23、定矿区属低瓦斯矿井,煤尘无爆炸性,煤层自燃倾向性分类均属类不易自燃,属地温正常区;确定矿区地质环境质量属中等类型。6、本次报告矿区范围累计尚有保有资源储量324万吨。其中122b类68万吨、333类256万吨,另有预测资源储量334?类67万吨;还获矿界平面界内,开采标高以外储量7万吨。保有资源储量中,122b占21%,333占79%。 7、本次核实工作对核定的煤矿资源进行了概略经济评价。第二章 矿区地质及矿床特征第一节 矿区地质一、区域地层简概矿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扬子准地台滇东台褶带滇东北台褶束之东南部。区域出露地层由老至新主要有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峨眉山玄武岩组(p2) ;二叠系

24、上统宣威组(p2x)、卡以头组(t1k);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及第四系坡残积层(q)。各地层分布、岩性特征见表2-1。二、区域构造本矿区位于川黔东西向构造体系之xx威信构造带,构造形迹以褶皱为主,断裂少见。褶皱两翼多不对称,一般北翼陡,南翼缓,轴面向北倾斜。背斜一般短而紧密,向斜则长而宽展。断裂总体表现为数量少且规模小,走向呈东西和北西南东向,断层延伸长度20km左右,在断裂、褶皱形成的同时,岩体中也形成了不同规模的节理裂隙。在工作区附近主要构造为罗场向斜和米滩子背斜(图3-1)。三、矿区地层xx煤矿出露地层由老至新主要有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2) 、宣威组(p2x)、三叠系下统

25、卡以头组(t1k)、飞仙关组(t1f)、第四系坡残积层(q)。现简述如下:(1)二叠系上统峨嵋山玄武岩组(p2)表2-1 区域地层简表界系统组段代号厚 度( m )岩性特征分布范围新生界第四系q05紫灰色、褐灰色粘土,可塑状态。不均匀的混杂较多泥岩、砂岩碎石、角砾等,粒径一般230mm,含量15%中生界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300紫红、灰紫色厚至中厚层状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泥岩及钙质细砂岩为主,夹薄层状泥质灰岩;与下伏卡以头组呈整合接触主要分布于工作区中北部的大部分地区卡以头组t1k45灰绿色中厚层状泥质粉砂岩夹浅灰色中厚层状粉砂岩,风化后呈褐黄色;与下伏宣威组煤系地层呈整合接触主要分布

26、于工作区中部古生界二叠系上统宣威组p2x130属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主要由浅灰色至黑色薄至中厚层状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细砂岩夹薄层菱铁岩、钙质细砂岩及煤层组成,顶部为浅黄绿色薄至中厚层状粉砂岩夹密集薄层菱铁岩。含薄层煤及煤线依次自上而下编号c1c14,主要可采煤层为c3 、c5,属薄煤层。与上覆卡以头组呈整合接触,与下伏峨眉山玄武岩组呈假整合接触主要分布于工作区中南部玄武岩组p2150灰黑、深灰、墨绿色致密块状、气孔状、杏仁状玄武岩,柱状节理发育,顶部常见薄层状凝灰岩。与下伏茅口组呈假整合接触主要分布于工作区南部外围下统茅口组p1m100灰深灰色厚层状粉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夹泥灰岩及虎斑

27、状灰岩图3-1 区域构造纲要图条带状出露于矿区南侧边缘,岩性为深灰、灰黑、墨绿色玄武岩,具气孔状、杏仁状构造,顶部常见薄层状凝灰岩。厚度大于150.00m。与下伏茅口组假整合接触。(2)二叠系上统宣威组(p2x)条带状出露于矿区南部,为一套陆相碎屑岩含煤沉积。一般厚度133.10169.00m,平均厚度148.70m。由细砂岩、粉砂岩、泥岩及粉砂质泥岩组成,据岩性组合特征及含煤情况可划分为两个岩性段:一段(p2x1):一般厚度93.20110.50m,平均厚度100.36m。由灰绿、灰深灰色薄中厚层状泥岩、粉砂质泥岩夹粉砂岩、细砂岩组成。局部含菱铁矿结核,底部可见厚2.007.00m的灰白色铝

28、土质泥岩。含不可采薄煤24层。与下伏峨嵋山玄武岩组假整合接触。二段(p2x2):为主要含煤段。一般厚度39.9058.50m,平均厚度48.34m。由灰色细砂岩、粉砂岩、泥岩组成。含煤56层,除c3及c5为矿区内较稳定的可采煤层外,其余均为局部可采或不可采之薄煤层。(3)三叠系下统卡以头组(t1k)条带状出露于矿区中部,岩性主要为灰绿色中厚层状泥质粉砂岩夹浅灰色粉砂岩,局部粉砂岩中含菱铁质包裹体,风化后呈“柱状”和“眼球状”。一般厚度38.2049.70m,平均厚度45.80m。与下伏宣威组整合接触。(4)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大面积分布于矿区北部,为紫红、灰紫色中厚层状粉砂质泥岩、粉砂

29、岩夹细砂岩、泥岩及薄层状泥质灰岩。一般厚度320.00404.30m,平均厚度371.40m。与下伏卡以头组整合接触。据岩性组合特征及含煤情况可划分为三个岩性段:一段(t1f1):一般厚度98.20120.70m,平均厚度115.10m。顶部为一层25m厚的紫红色泥岩,见蠕虫状痕迹化石;中部紫红色中厚层状的粉砂岩、细砂岩为主, 局部夹少量泥岩;下部为紫红色中厚层状的粉砂质、泥岩,呈互层状;底部为厚约23m的灰绿色中厚层状粉砂岩,岩石节理发育,风化后层面或节理面呈“串珠”状,特征明显,是与卡以头组(t1k)分界的标志层。二段(t1f2):一般厚度128.20170.20m,平均厚度145.80m

30、。以紫灰色、褐灰色,中厚厚层状粉砂岩、泥岩为主,泥岩呈薄中厚层状,顶部夹钙质砂岩和薄中厚层状泥灰岩。三段(t1f3):一般厚度93.60113.40m,平均厚度110.50m。岩性主要为浅紫红色薄层状泥岩与中厚层状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呈互层出现,泥岩稍多。具水平层理或微波状层理,泥岩风化后呈“串珠”状。(5)第四系坡残积层(qdl+el)零星分布于矿区内的缓坡及沟谷地带。为残坡积及冲洪积之粘土、砂质粘土及砂砾石堆积,厚约0.005.00m。与下伏各地层均呈不整合接触关系。四、矿区地质构造xx煤矿位于米滩子背斜北翼、罗场向斜南翼东段,地层走向nwwsee,倾向nne,倾角3038,为一单斜构造。

31、矿区范围内无次级褶皱,未见断距大于5m的断裂。矿区地质构造复杂程度为简单类型。 五、岩浆活动本次工作,通过地面实地填图修测,矿区内岩浆活动仅为发生于华力西期的基性火山喷发、喷溢所形成的分布于矿区西南部的峨嵋山玄武岩组之玄武岩、火山碎屑岩。矿区变质作用不明显。第二节 矿床特征一、煤 层(一)含煤地层区内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宣威组(p2x),已查明宣威组(p2x)含煤层(煤线)2层,局部见c4煤层具可采点以外,其它基本不含可采煤层。宣威组(p2x)含煤层(煤线)24层,含全区可采煤层两层c3、c5。其它煤层不可采。(二)含煤性区内宣威组(p2x)地层为一套陆相碎屑岩含煤沉积。含煤线及煤层,自上而下

32、依次编号为c1、c2、c3、c4、c5。其中, c3和c5煤层为矿区内较为稳定的可采煤层;其余煤层均为局部可采或不可采煤层。可采煤层c3平均煤厚0.82m,c5煤层平均煤厚1.10m,不可采煤层单煤厚0.000.60m。宣威组煤层累积厚度3.13m,煤系地层含煤系数约为2。根据岩性、岩相等特征,可划分为二个岩性段。一段(p2x1):又称含矿段,一般厚度93.20110.50m,平均厚度100.34m。由灰绿、灰深灰色薄中厚层状泥岩、粉砂质泥岩夹粉砂岩、细砂岩组成。局部含菱铁矿结核,底部可见厚2.007.00m的灰白色铝土质泥岩。含不可采薄煤4层。与下伏峨嵋山玄武岩组假整合接触。二段(p2x2)

33、:为主要含煤段。一般厚度39.9058.50m,平均厚度48.36m。由灰色细砂岩、粉砂岩、泥岩组成。含煤56层,除c3及c5为矿区内较稳定的可采煤层外,其余均为局部可采或不可采之薄煤层。煤层累积厚度3.13m,含煤系数为6.4;可采煤层累积厚度1.92m,可采含煤系数为4.0。(三)煤层对比1、对比方法矿井含煤岩系为二叠系上统陆相含煤建造,岩性变化大,特征不明显,给对比工作带来一定难度,但矿井地质构造简单、地层层序较为正常,为岩、煤层结构形态对比和各种标志层的组合对比提供了宏观的对比基础,可较大提高岩煤层对比的可靠程度。本次工作中的岩煤层对比工作,以岩相旋迴分析方法为基础进行对比,并经煤岩、

34、煤质等验证,能够彼此对应,对比工作遵循从整体到局部,以宏观到微观,先易后难的原则,重点做好可采煤层的对比工作,在综合利用多种对比手段的基础上,优选出主要标志特征,组成对比标志层,用以直接对比煤层及含煤段层位。具体采用岩性、岩相、煤层、煤质、煤层顶底板、煤岩层层间距及煤岩层组合规律等特征进行综合对比(详见附图:岩煤层对比图)。2、煤岩层组合特征二叠系上统宣威组上段为矿井主要含煤段,岩性为灰色细砂岩、粉砂岩、泥岩组成。含煤56层,除c3及c5为矿区内较稳定的可采煤层外,其余均为局部可采或不可采之薄煤层。两煤层层间距6.1025.48m,一般15.79m,层位较稳定,是煤层对比的依据之一。3、标志层

35、特征根据矿井岩性、岩相及煤层组合等特征,共确定5个综合标志层。、标志层1(b1):为煤系顶部,卡以头组(t1k)底部岩层,厚约1015m,岩性为灰绿色粉砂质泥岩,含钙质团块。以较丰富的小个体瓣鳃类及舌形贝动物化石为独有特征。岩性单一,层位稳定,岩性、颜色与煤系地层有明显区别,易于识别。是判定进入煤系的标志。 、标志层2(b2):为c1煤层及其顶板粉砂岩。c1煤层多呈块状,或磷片状,又俗称为“炮炭”;虽达不到可采厚度,但因煤质较好,灰分和硫分均较低,硬度较大,老百姓认为此层煤最“耐烧”。而c1煤层顶板为一套厚约15m的中厚层状粉砂岩,特征也相当明显。向下即进入煤层富集地段,每隔710m出现编号煤

36、层。走向上易追索识别,特征明显,标志清楚,地表及井下容易识别。 、标志层3(b3):为c3煤层及其顶板。c3煤层为块煤,呈灰黑铅灰色,性较脆,内生裂隙不发育,块状及层状构造,参差状、贝壳状断口。一般厚度1.051.12m,平均1.10m。直接顶板为灰色中厚层状粉砂质泥岩,伪顶为条带状含菱铁质粉砂岩,节理较发育,与泥岩软弱层相间,特征明显,井上下均易识别。、标志层4(b4):为c5煤层及其顶底板。c5煤层为灰黑色、半暗淡型块煤,结构简单,一般厚度0.800.85m,平均0.82m。局部出现不稳定泥岩夹矸,厚度35cm。顶板为一套厚12m灰色细砂岩,节理裂隙不发育,质坚硬、岩石完整度好,特征明显,

37、可区别于其它煤层。 、标志层5(b5):煤系底部多为灰色泥岩,中厚层状,上部层面见暗灰黑色及暗灰绿色矿物斑点或鲕粒。底部常为灰白色铝土质泥岩。煤系地层基底常见35m左右的紫红色、灰白色等杂色的薄层状凝灰岩,与基底玄武岩地层呈假整合接触,这些标志是识别煤系地层与下伏玄武岩地层分界的良好标志。通过以上多方面特征的综合对比,对比方法正确,依据充分,岩煤层对比较为可靠。(四)可采煤层矿井煤层编号从上至下有:c1、c2、c3、c4、c5煤层共5层,其中c3、c5煤层共2层为全区可采煤层,现简述如下(见表2-2):c3煤层:位于宣威组二段中部,下距c4煤层510m,距c5煤层6.1025.48m,为矿区内

38、主要可采煤层。煤层结构简单,一般不含夹矸;厚度1.051.12m,平均1.10m,平均倾角32。顶板为灰黄色中厚层状粉砂岩,一般厚2.6013.10m,底板为灰色泥岩或粉砂质泥岩,一般厚1.52m。在直接顶板与煤层间常有厚约0.030.05m的薄层状炭质泥岩伪顶,属较稳定煤层。c5煤层:位于宣威组二段下部,上距c4煤层2.8010.79m,距c3煤层6.1025.48m,为矿区内主要可采煤层。煤层结构简单,厚度0.800.85m,平均0.82m。局部出现厚35cm不稳定泥岩夹矸,顶板为灰色中厚层状细砂岩、粉砂岩,一般厚12m。在直接顶板与煤层间常有厚约0.010.02m的薄层状炭质泥岩伪顶。底

39、板为粉砂质泥岩、泥岩,亦属较稳定的薄煤层。综上所述,根据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煤层稳定程度类型划分依据,结合矿区可采煤层厚度变化情况、结构复杂程度、对比可靠程度、煤质和可采情况,评价矿井煤层稳定程度属较稳定型煤层。 表2-2 煤层情况一览表 煤层编号煤层厚度(m)结构煤层间距(m)煤层厚度变化特征可采程度稳定程度c3简单不明显全区可采较稳定c5简单不明显全区可采较稳定二、煤质根据生产地质报告中反应的资料,本矿所采煤层煤质情况如下:(一)煤宏观物理性质区内c3、c5煤层均呈灰黑铅灰色,粉状、粒状和碎块状,性较脆,内生裂隙不发育。似均一状、线理状结构,局部透镜状结构,块

40、状及层状构造。似金属光泽,参差状、贝壳状断口。宏观煤岩类型以半亮型、光亮型及半暗型煤为主,暗淡型次之,属半暗半亮型煤。煤岩成分以暗煤为主,夹矿化丝炭、亮煤和镜煤条带。煤中矿物质有粘土、方解石、硫铁矿等。取样化验煤层视密度c3为1.65t/m3、c5为1.61t/m3。(二)煤的化学性质及工艺性能 1、工业分析、水分(mad):c3煤层的原煤水分为0.92%;浮煤水分为1.08%。c5煤层的原煤水分为0.97%;浮煤水分为0.97%。变化幅度较小。、灰分(ad):c3煤层的原煤灰分为31.63%,属高灰分煤;浮煤的灰分为13.53%。c5煤层的原煤灰分为35.44%,属高灰分煤;浮煤的灰分为17

41、.97%。浮煤灰分比原煤灰分降低50%左右,原煤的灰分高,浮煤的灰分也高,反之亦然,说明经过洗选容易降低。、挥发分(vdaf):c3煤层的原煤挥发分为8.68%,浮煤的挥发分为7.14%。c5煤层的原煤挥发分为8.92%;浮煤的挥发分为6.80%,按mt/t849-2000分级标准,均属特低挥发分煤。、固定碳(fcad):c3煤层的原煤为61.86%,浮煤为79.43%。c5煤层的原煤为58.23%,浮煤为75.71%。按gt/t561-1996分级标准,属中等固定碳煤。2、发热量 、干燥基高位发热量(qgr,d):c3煤层原煤为23.83mj/kg ;c5煤层原煤为22.23mj/kg。、干

42、燥基低位发热量(qnet,d):c3煤层原煤为22.38mj/kg;c5煤层原煤为20.82mj/kg。按原2003年分级标准,c3属中热值煤,c5属低热值煤。3、元素分析c3煤层碳含量(cdaf)为92.66%;氢含量(hdaf)为3.33%;氮含量(ndaf)为1.10%;氧加硫含量(o+s)daf为2.91%。c5煤层碳含量(cdaf)为92.45%;氢含量(hdaf)为3.40%;氮含量(ndaf)为1.11%;氧加硫含量(o+s)daf为3.04%。4、有害及微量元素、全硫(st,d):c3煤层的原煤0.29%,浮煤平均值0.47%,属特低硫煤。c5煤层的原煤1.05%,浮煤平均值1

43、.29%,属中硫煤。浮煤较之原煤硫分反而有所上升,说明硫分中以有机硫为主。、全磷(pd):原煤各煤层平均值0.007%,按gt/t562-1996分级标准,属特低磷分煤。、砷(as,d):c3煤层原煤砷含量为1ug/g,为一级含砷煤。c5煤层原煤砷含量为6ug/g,为二级含砷煤。5、煤类根据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5751-86),本区各煤层的煤类无烟煤三号(wy03)。综上所述,矿井可采煤层c3煤层属高灰、特低硫、特低挥发分、特低磷、一级含砷、较高软化温度灰、较高流动温度灰、中热值的无烟煤三号。c5煤层属高灰、中硫、特低挥发分、特低磷、二级含砷、高软化温度灰、高流动温度灰、低热值的无烟煤三号。(三)煤层顶底板及支护根据生产地质报告资料,煤矿主采c3、c5煤层,底板一般容易发生1020cm底鼓现象,煤层顶板稳固性较好,多为一般支护,局部为少量支护,个别地段不需支护。矿井由于煤层薄,开采及支护简单,总体上岩巷和石门多为少量支护,个别地段不需支护。煤巷和软弱岩巷多为一般支护及加密支护,局部为少量支护,支护材料以木支架为主,局部冒顶及软弱岩煤层,采用水泥、砂浆、石料砌碹支护。(四)原煤加工技术性能 从该区煤的物理性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