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应同学们的要求,将串讲的120道题发布,本来想减轻同学们的负担,就重点发布了80道,想不到有些同学们的意见挺大,心情可以理解,怕复习不到。 祝大家好好复习E 1 关于骨髓的功能描述错误的是 A 是多能造血干细胞(HSC)增殖场所 B 是HSC分化为粒细胞的场所 C 是成人的造血器官 D 是B淋巴细胞成熟的场所 E 是T淋巴细胞成熟的场所A 2 多数补体灭活温度及时间是 A 5630分 B 42小时 C -301天 D 3730分 E 室温30分B 3 促使辅助性T细胞分化为Th1细胞的细胞因子有 A IL-1 B IL-2 C IL-4 D IL-10 E CCR5B 4 病毒感染诱导的CTL
2、将杀伤 A 同一宿主体内感染任何病毒的靶细胞 B 表达与CTL的MHCI类分子相同且感染同种病毒的靶细胞 C 表达与CTL的MHC类分子相同且感染同种病毒的靶细胞 D 表达与CTL的MHCI类分子相同且感染不同种病毒的靶细胞 E 表达与CTL的MHC类分子相同且感染不同病毒的靶细胞C 5 型超敏反应的启动因素是 A 细胞因子 B 免疫球蛋白 C 免疫复合物 D 单核吞噬细胞 E 淋巴毒素D 6 关于ADCC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 IgM可介导ADCC B M不具有ADCC C CTL可通过ADCC杀伤靶细胞 D ADCC的杀伤作用是非特异性的 E ADCC需要补体参与D 7 动物来源
3、的破伤风抗毒素对人而言是 A 半抗原 B 抗体 C 抗原 D 既是抗原又是抗体 E 超抗原B 8 ABO血型抗原属于 A 自身抗原 B 同种异型抗原 C 超抗原 D 独特型抗原 E 异嗜性抗原E 9 体液免疫,初次免疫应答的潜伏期大约为 A 25天 B 36天 C 02天 D 45天 E 710天E 10 表达HLA-类分子密度最高的细胞是: A 巨噬细胞 B 树突状细胞 C 肝细胞 D 肾细胞 E 淋巴细胞A 11 必须与蛋白质载体结合才具有免疫原性的是: A 半抗原 B 免疫佐剂 C 变应原 D 耐受原 E 超抗原A 12 CTL细胞杀伤靶细胞: A 受MHC-类分子限制 B 受MHC-类
4、分子限制 C CD3 D 不受MHC分子限制 E CTLA-4E 13 补体参与的生物学作用是 A 中和毒素作用 B ADCC作用 C 沉淀作用 D 低渗溶解红细胞 E 特异性抗体介导细菌溶解A 14 TI抗原激发B细胞产生的抗体类型为 A IgM B IgD C IgE D IgG E IgAC 15 刺激红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为 A GM-CSF B G-CSF C EPO D M-CSF E TPOD 16 B细胞成为抗原提呈细胞主要是由于 A 具有吞噬能力 B 分泌大量IL-2的能力 C 在骨髓中发育成熟 D 表达MHC类抗原 E 在肠道淋巴样组织中大量存在A 17 病毒持续感染 A 生
5、理性免疫防御功能低下 B 生理性免疫稳定 C 免疫监视功能失调 D 免疫稳定功能失调 E 免疫防御作用过高E 18 半抗原是指 A 既能触发细胞免疫应答,又能触发体液免疫应答 B 大多数为蛋白质 C 可刺激机体产生轻度的免疫应答 D 有免疫原性,无抗原性的物质 E 有抗原性,无免疫原性的物质B 19 巨球蛋白是指: A IgA B IgM C IgG D IgD E IgEA 20 刺激造血干细胞分化增殖的细胞因子是 A SCF B IFN- C TNF D IL-8 E IL-12E 21 TDAg: A 在胸腺中产生 B 可直接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 C 不能诱导产生免疫记忆 D 只能诱导产生
6、IgM类抗体 E 能引起细胞免疫应答和(或)体液免疫应答D 22 TI抗原: A 细菌外毒素 B 有免疫原性,无免疫反应性 C 可诱导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D 由于无免疫记忆,故无再次免疫应答 E 需要抗原提呈细胞加工处理后才能引起免疫应答B 23 NK淋巴细胞在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为 A 1015 B 510 C 515 D 1020 E 1520B 24 既能结合补体又能与葡萄球菌蛋白A(SPA)结合的Ig是 A IgM B IgG C IgA D IgE E IgDA 25 HLA类基因编码的产物是 A MHC类分子的链 B MHC类分子的链 C MHC类分子的链 D MHC类分子的链 E
7、C2、C4、TNFC 26 型超敏反应引起炎症性反应和组织损伤的重要特征是 A 巨噬细胞浸润 B 淋巴细胞浸润 C 中性粒细胞浸润 D 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E 嗜碱性粒细胞浸润A 27 发生超敏反应的原因是 A 特异性免度应答过程中效应T、B细胞激发的反应过强 B 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效应T、B细胞激发的反应过弱 C 非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的效应过强 D 非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的效应过弱 E 以上都不正确E 28 CTL细胞活化时,参与传递活化信号的细胞表面分子是 A MHC类分子 B CD8 C MHC类分子 D CD4 E CD3C 29 B细胞在抗原刺激及Th细胞的辅助下,增殖活化为 A
8、杀伤性细胞 B 吞噬细胞 C 浆细胞 D 辅助性细胞 E 细胞毒性细胞B 30 切除胸腺的新生动物的淋巴结中缺乏何种细胞? A 巨噬细胞 B T淋巴细胞 C 粒细胞 D B淋巴细胞 E 干细胞A 31 除B细胞和Th细胞外,与抗体产生有关的细胞还有 A 巨噬细胞 B 嗜酸性粒细胞 C 嗜碱性粒细胞 D 肥大细胞 E NK细胞A 32 成熟的淋巴细胞定居的部位在: A 外周免疫器官 B 淋巴结 C 骨髓 D 胸腺 E 法氏囊D 33 参与攻膜复合物的形成 A B因子 B C4 C C2 D C6 E D因子C 34 合成分泌片的细胞是 A B细胞 B 浆细胞 C 上皮细胞 D T细胞 E 巨噬细
9、胞C 35 下列哪项不是型干扰素的生物学活性? A 抑制病毒的复制 B 抑制细胞增生 C 增强NK细胞的活性 D 促进MHC类分子表达 E 促进MHC类分子表达D 36 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机体易发生 A 超敏反应 B 移植排斥反应 C 自身免疫病 D 肿瘤 E 免疫缺陷病A 37 NK细胞主要存在于 A 血液和淋巴样组织,特别是脾脏 B 血液和淋巴样组织,特别是肝脏 C 血液和淋巴样组织,特别是肾脏 D 血液和淋巴样组织,特别是肌肉 E 血液和淋巴样组织,特别是皮下B 38 补体旁路途径激活中P因子的作用是 A 激活剂 B 稳定C3转化酶 C 趋化因子 D 增强灭活C3b E 过敏毒素E 3
10、9 T细胞主要位于外周淋巴组织中的: A 淋巴小结 B 脾小结 C 脾脏红髓 D 胸腺皮质 E 脾脏中央小动脉周围淋巴鞘D 40 TCR识别 A 天然抗原 B 游离的线性抗原肽 C 2微球蛋白 D 结合在MHC槽里的线性抗原肽 E 与MHC结合的脂类和糖酯类抗原C 41 维持B细胞记忆的细胞是 A 巨噬细胞 B T细胞 C 长寿浆细胞 D NK细胞 E APCB 42 Jenner发明牛疫苗预防天花是在 A 17世纪末 B 18世纪末 C 19世纪末 D 17世纪 E 18世纪初A 43 人体再次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是: A 外周免疫器官 B 淋巴结 C 骨髓 D 胸腺 E 法氏囊C 44
11、MHC分子参与细胞分化过程正确的是 A 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淋巴干细胞 B 淋巴干细胞分化为前T细胞 C 前T细胞分化为成熟T细胞 D 成熟T细胞分化为记忆T细胞 E 淋巴干细胞分化为B细胞A 45 MHC分子与抗原肽结合的部位在 A 多态性区 B 非多态性区 C 跨膜区 D 胞浆区 E 胞膜外区A 46 既参与固有性免疫应答又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成分有 A 巨噬细胞 B B细胞 C T细胞 D 中性粒细胞 E 浆细胞A 47 关于HLA类抗原的正确叙述是 A 编码基因是DR、DQ、DP B 分子结构是链和2m链 C 肽结合域是1区2区 D 分布于静止T细胞表面 E 识别和提呈内源性抗原肽D 48
12、 T淋巴细胞识别超抗原 A 受MHC-类分子限制 B 受MHC-类分子限制 C CD3 D 不受MHC分子限制 E CTLA-4B 49 免疫监视功能是指机体 A 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功能 B 杀伤、清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 C 识别和排除异物的功能 D 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细胞的功能 E 防止寄生虫感染的过程E 50 IFN- A 裂解靶细胞 B 促进T细胞克隆扩增的主要细胞因子是 C 诱导初始T细胞分化为TH2 D 表达于活化T细胞表面,与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有关 E 与活化M有关 C 51 接种人痘预防天花的发明者是 A 英国人 B 法国人 C 中国人 D 荷兰人 E 日本人B 52 B细胞活
13、化辅助受体包括 A BCR复合体 B CD19/CD21/CD81/CD225 C 协同刺激分子 D C3d受体 E BCR识别特异性抗原B 53 型超敏反应是由哪类抗体介导的 A IgG B IgE C IgA D IgD E IgMC 54 寄生虫感染时 滴度明显升高 A IgM B IgG C IgE D IgA E IgDD 55 关于IgG下述错误的是 A IgG是血清中的主要Ig B IgG含糖量少于其他Ig C IgG可通过胎盘 D IgG半衰期最短 E 大多数抗菌抗体为IgGC 56 补体系统的可溶性调节因子是 A B因子 B D因子 C I因子 D MCP E 衰变加速因子D
14、 57 参与外源性支气管哮喘最重要的反应素是IgE,可通过抑制哪一种细胞因子达到降低IgE的目的 A IL-1 B IL-2 C IL-3 D IL-4 E IL-6C 58 IFN-主要由下列哪种细胞产生? A LAK细胞 B 巨噬细胞 C NK细胞 D 成纤维细胞 E B淋巴细胞B 59 HLA类基因区可编码的因子是 A IFN B TNF C TGF- D IL-2 E EPOE 60 1937年制成界面电泳仪,并开始用于蛋白质的研究的学者是 A Ehrlich(德国) B Metchnikov(俄国) C Behring(冯贝林,德国) D Landsteiner(澳地利,美,1868
15、1943) E Tiselius(瑞典)C 61 无胸腺小鼠体内缺乏 ? A 成熟树突状细胞 B 成熟B细胞 C 成熟T细胞 D 成熟单核细胞 E 成熟粒细胞D 62 T细胞CD4分子识别MHC类分子的位点是 A 1区 B 2区 C 1区 D 2区 E 链C 63 Arthus反应属于 A 型超敏反应 B 型超敏反应 C 型超敏反应 D 型超敏反应 E 非超敏反应B 64 产生IL-2的细胞是 A 巨噬细胞 B T细胞 C B细胞 D 肥大细胞 E NK细胞C 65 A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导致的风湿性心脏病原因是 A 隐蔽性抗原的释放 B Th与Ts细胞调节异常 C 分子模拟作用 D 决定簇扩展
16、 E 自身抗原被修饰C 66 TD-Ag与TI-Ag的本质区别在于 A 是否在胸腺组织中反应 B 是否诱导抗体产生 C 在刺激B细胞发生体液免疫时,是否需要Th的参与 D 是否是完全抗原 E 是否具有特异性C 67 关于Ig正确的叙述是 A 同种红细胞凝集素为IgG B 分泌型IgA一般为五聚体 C IgM类抗体合成障碍的患者易发生菌血症 D IgM类抗体能通过胎盘 E IgD的Fc段容易同肥大细胞结合D 68 APC上的B7的配体是 A CD2 B CD4 C CD8 D CD28 E CD16A 69 人类B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A 骨髓 B 腔上囊 C 脾脏 D 胸腺 E 淋巴结A
17、 70 补体经典激活途径中的C3转化酶是 A 活化的C4b2a B 活化的C4b2b C 活化的C4a2b D 活化的C2b4a E 活化的C2a4aD 71 补体经典激活途径的依次顺序是 A C123456789 B C12456789 C C145236789 D C142356789 E C124356789D 72 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功能称为 A 免疫监视 B 免疫自稳 C 免疫耐受 D 免疫防御 E 免疫识别C 73 非经典HLA-I类基因位于: A TAP座位 B HLA-DR座位 C HLA-E座位 D HLA-A座位 E Bf座位C 74 克隆选择学说提出于 A 1975
18、年 B 1965年 C 1957年 D 1947年 E 1927年B 75 成熟的B淋巴细胞表面表达: A MHC-III类分子 B MHC-类分子 C HLA-R D HLA-A座位 E Bf座位D 76 决定Ig类别的抗原决定簇存在于Ig分子的 A 轻链恒定区 B 轻链可变区 C 重链铰链区 D 重链恒定区 E 重链可变区A 77 B细胞识别的决定簇通常是 A 功能性决定簇 B 隐蔽性决定簇 C 连续性决定簇 D 顺序决定簇 E 线性决定簇B 78 体内最大的外周淋巴器官是 A 淋巴结 B 脾 C 集合淋巴结 D 阑尾 E 扁桃体A 79 型超敏反应新合成的生物介质是 A 前列腺素D2(P
19、GD2) B 组胺 C 肝素 D 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CF) E 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NCF)E 80 编码补体成分的基因位于: A TAP座位 B HLA-DR座位 C HLA-E座位 D HLA-A座位 E Bf座位B 81 可清除突变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免疫功能是 A 免疫防御功能 B 免疫监视功能 C 免疫稳定功能 D 抗感染作用 E 吞噬功能C 82 HLA-类分子的抗原结合槽位于 A 1和1结构域之间 B 2和2结构域之间 C 1和2结构域之间 D 1和2m结构域之间 E 1和2结构域之间B 83 对人而言,HLA分子属于: A 异种抗原 B 同种异型抗原 C 异嗜性抗原 D
20、肿瘤相关抗原 E 超抗原C 84 HLA类分子主要表达于 A T细胞表面 B 红细胞表面 C APC表面 D 肝细胞表面 E 神经细胞表面E 85 补体系统中D因子的功能是 A 使C3b灭活 B 作为C5转化酶的基质 C 过敏毒素 D 趋化因子 E 将C3bB裂解为活化的C3bBb和BaA 86 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发生免疫应答的部位在: A 外周免疫器官 B 淋巴结 C 骨髓 D 胸腺 E 法氏囊A 87 后天获得针对某种病原微生物或抗原的免疫功能属于 A 特异性免疫应答 B 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C 固有免疫应答 D 免疫稳定功能 E 天然免疫应答B 88 能诱导补体经典途径活化的
21、抗体是 A IgG4 B IgM C IgA D IgD E IgEC 89 关于HLA类分子的正确叙述是 A 2条多肽链均为MHC编码 B 人类的MHC类分子包括HLA-DR、HLA-DQ、HLA-DP C 主要存在于抗原提呈细胞的表面,调控体内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 D 较少分布于各种有核细胞表面 E HLA类分子由第六染色体短臂上HLA复合体编码E 90 发现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规律的学者是 A Cantor B Claman C Warner D ChaseE: E TonegawaC 91 CTL细胞与靶细胞相互作用 A 受MHC类分子限制,不具有抗原特异性 B 受MHC类分子限制,不
22、具有抗原特异性 C 受MHC类分子限制,具有抗原特异性 D 受MHC类分子限制,具有抗原特异性 E 受MHC类分子和MHC类分子限制,具有抗原特异性B 92 NK细胞通过ADCC作用杀伤靶细胞需要 A 补体 B 抗体 C 细胞因子 D MHC分子 E TCRE 93 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是指 A 只是T淋巴细胞 B 只是B淋巴细胞 C NK细胞 D T淋巴细胞和NK细胞 E 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D 94 补体旁路激活途径中的C5转化酶是 A 活化的C3b4b B C4b2b C 活化的C3bBb D C3bnBb E 活化的C4bnBbD 95 MHC限制性是指 A 抗原与抗体结合受自身MHC
23、限制 B 补体激活受自身MHC控制 C IgG调理巨噬细胞杀伤靶细胞受MHC限制 D 免疫细胞间相互作用受MHC限制 E NK细胞杀伤靶细胞受自身MHC控制D 96 存在于TCR或BCR可变区的抗原决定簇 A 自身抗原 B 同种异型抗原 C 超抗原 D 独特型抗原 E 异嗜性抗原D 97 FASL A 裂解靶细胞 B 促进T细胞克隆扩增的主要细胞因子是 C 诱导初始T细胞分化为TH2 D 表达于活化T细胞表面,与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有关 E 与活化M有关B 98 补体的溶菌作用属于 A 特异性免疫应答 B 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C 固有免疫应答 D 免疫稳定功能 E 适应性免疫应答D 99 补体参与
24、的反应是 A 药物引起的过敏性休克 B 过敏性鼻炎 C 移植排斥反应 D 系统性红斑狼疮 E 血清过敏症B 100 IL-2主要有哪种细胞产生? A Tc细胞 B TH细胞 C M D B细胞 E Ts细胞 D 101 参与补体系统的三条激活途径的成分是 A C2 B B因子 C C1 D C3 E C4D 102 HLA-类基因包括 A HLAA基因座 B HLA-A、B、C基因座 C HLA-DR基因座 D HLA-DR、DP、DQ基因座 E C4、C2、Bf基因座E 103 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 A BCR复合体 B CD19/CD21/CD81/CD225 C 协同刺激分子 D C3d
25、受体 E BCR识别特异性抗原D 104 受抗原刺激后,淋巴结的皮质区见有 A 初级滤泡 B 淋巴索 C 淋巴窦 D 生发中心 E 冠状带D 105 免疫系统的组成是: A 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 B 中枢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黏膜免疫系统 C 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 D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 E 胸腺和骨髓E 106 关于IL-2的叙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A 是T细胞的自分泌生长因子 B 是B细胞的旁分泌生长因子 C 刺激NK细胞的增殖 D 刺激IFN-产生 E 促进红细胞成熟C 107 参与旁路途径中的C3转化酶合成 A H因子 B I因子 C B因子 D Ca联蛋白 E IL-2C 108 人体内各种免疫细胞的发源地为: A 外周免疫器官 B 淋巴结 C 骨髓 D 胸腺 E 法氏囊B 109 存在于同一种属不同个体之间的杭原是 A 异种型抗原 B 同种异型抗原 C 异嗜性抗原 D 共同抗原 E 独特型抗原E 110 免疫功能不包括 A 免疫防御 B 免疫监视 C 免疫稳定 D 免疫记忆 E 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A 111 Tc细胞活化所需的双信号之一是 A TCR与MHC类分子-抗原肽的复合物结合 B TCR与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证合同范本官网
- 丹巴客栈转让合同范本
- 优化合同范本
- 海南植被垂直绿化施工方案
- 劳动合同保险合同范本
- 出入口智能停车场施工方案
- 1080个常用合同范本
- 第二单元第6课《网络基础》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青岛版(2019)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
- 到家购房合同范本
- 利用资源合同范本
- 2022年山西省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 QC成果:预制扭王字块体表面缺陷控制知识分享
- 光伏强制性条文执行计划(共25页)
- 2021新《安全生产法》全面解读课件(PPT 84页)
- 企业、事业专职消防队训练内容及操作规程
- T∕CCCMHPIE 1.2-2016 植物提取物 槟榔多糖多酚
- 局域网规划设计_毕业论文
- 胫骨平台骨折(课堂PPT)
- 欧洲文化入门王精品PPT课件
- 中考复习复分解反应类型方程式书写训练题(无答案)
- 病理学课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