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设计与统计方法(第三讲)_第1页
研究设计与统计方法(第三讲)_第2页
研究设计与统计方法(第三讲)_第3页
研究设计与统计方法(第三讲)_第4页
研究设计与统计方法(第三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探索性研究的目的 (1)(在进行更为全面的研究之前检验其可行性)nSasaki(2000)关于日本EFL学习者英语写作过程的研究n内容:(1)不同写作能力的学习者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各自行为和思维的特点及异同;(2)过程写作法教学对写作初学者写作技巧的影响。n目的:“应被视为采用大样本证实性研究之前的一种尝试 ”( should be considered a precursor to a more confirmatory study with a larger sample size )(Sasaki,2000:264) 探索性研究的目的 (2)(检验研究方法和手段是否恰当 )nSchmitt

2、(1998)的研究内容:二语词汇“深度”知识的习得以及词汇知识运用能力的发展路径。n半开放式的访谈,由四个步骤组成,每个步骤分别测量一种词汇知识:拼写、同义词、词类、词义(接受性和产出性)。研究课题的具体程度 (1)(1)“the case study is concerned with four children acquiring English in a mainstream first-grade classroom”(Willett,1995:477) (2)“describe the acquisition of individual words by measuring the

3、development of 4 types of word knowledge ” (Schmitt,1998:287)研究课题的具体程度 (2)(3i)“It examined writing behaviours of three types of writers (professional, and more- and less-skilled student writers) with similar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backgrounds, both cross-linguistically and longitudinally (over 6 m

4、onths), using multiple data sources collected through a less disruptive method than the think-aloud technique”(Sasaki, 2000:263)(3ii) “The results of these product-oriented studies have their own importance, but the question of how these results came about still remains”(Sasaki, 2000:264) “The prese

5、nt study is an attempt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although in a rather exploratory manner”(ibid) 参与者观察(1)(participant observation) 定义:将自己整个人迁移到一种想象的,富于情感的经历,在其中研究者学会生活在一个新的世界并竭力了解这个世界: (the transfer of the whole person into an imaginative and emotional experience in which the fieldworker learned to li

6、ve and understand the new world.) 参与者观察(2)(participant observation)好处:(1)研究者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创造出 自然 环境下无法产生的情况,从而 来检验某个假设。(2)研究者不会使自己的行为过分显眼, 因而减少对受试的影响,从而使受试 不会做出与自然环境下不同的行为。 样本代表性问题(1)抽样并不在研究者的控制之中,实际上许多时候研 究者连样本都不挑。 (2)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是:所调查 的受试在多大程度上代表总体的特点。(如从英专 学生身上获得的结果不能外推到一般的大学生上)(3)在自然观察和个案观察这类低控

7、制控制研究中讨论 调查结果的适用范围时要非常谨慎,如果要讨论的 话,就必须先说明样本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了所要推 广的总体。 环境的抽样思考:如果你想了解学生课堂举手发言的 情况与他们口语之间的关系,在进 行课堂观察时应注意哪些方面?季节(各种气温条件下)时间(不仅上午一、二节,而且三、四 节,夏天下午第一节)科目(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课程)数据分析(1) Willett(1995)只是将有关4名儿童的原始数据分为两类:向成人学习时的行为和话语和向朋友学习时的行为和话语。通过对两类数据的分析,作者认为,是儿童所在班级独特的社会文化生态形成了他们使用交际惯用语和交际策略的行为模式,而他们的社会关系、社

8、会身份和思想意识又是在运用这些交际惯用语和交际策略过程中建立起来的。 数据分析(2) Schmitt(1998)也是通过对受试的词汇知识进行分类来分析数据的,不过分类是以词汇“深度”知识分类系统为依据在收集数据之前就确定的,因此,获得数据之后的分析是以计算每类知识的答对数或答对率进行的。 数据分析(3)Sasaki(2000)分析数据的方法表面上有两种,一种采用统计手段,另一种是通常的先分类后计算频数和频率。统计分析是针对受试的作文分数的,但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这些分数实际上也是在分类的基础上获得的,因为作者是根据作文5个方面(内容、文章结构、词汇、语言运用和技术性细节)的质量来打分的。 数据

9、分析(4) Schmitt(1998)在获得调查数据之前根据自己的直觉认为词汇“深度”知识至少会部分地沿着一个固定的层级发展。但是,在分析数据的时候,他并没有受这一(隐蔽的)假设影响而着意去寻找那些对自己有利的证据,而是全面、客观地描述了受试词汇“深度”知识的各个方面,最后得出没有发现词汇“深度”知识沿固定层级发展的结论。 数据解释 (1) Willett(1995) (1)对4名儿童在每一次小组活动中互相之间的语言交流进行了 完整的录音 (2)重点笔录了他们所在班级日常教学活动,以及整个学校和学 校所在社区的日常活动 (3)经常通过与受试交谈来了解他们对课内发生的事情的看法 (4)收集他们在

10、课堂上制作的手工物品 (5)了解他们的考试成绩和其它档案纪录 (6)广泛地采访了教师和学生家长正是通过这种长期全面细致的观察和记录,作者才得以解释为什么在这个特定的班级里女生与男生在社会关系、社会身份和思想意识的建立上会经历如此不同的过程。数据解释 (2)Schmitt(1998):描述完受试的学习行为特点之后并没有再进一步猜测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到对二语词汇“深度”知识的习得 。Sasaki(2000) :在描写了学习者写作行为和三个变量(外语水平、写作策略训练、写作策略的运用)与写作质量和速度之间的互动关系之后则没有进一步对这些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进行探讨。 理论在探索性研究中的意义(1) W

11、illett(1995)在研究中采用的是一个称为“语言社会化”(language socialization)的理论。该理论认为,语言学习是一个融入所处的社会文化团体,成为其中一员的过程。这意味着要考察学习者外语能力的发展光把注意力集中在语言本身是不够的,还必须关注社交过程、相关的社会环境(班级、学校、甚至学校所在的社区)、学习者与他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学习者本人对这些关系的看法等其它相关因素。从所收集数据的种类中不难发现,研究者正是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上确定观察对象的。 理论在探索性研究中的意义(2) Schmitt(1998)也是在一定的理论框架内来确定研究对象的。他所采用的理论实际上是一个词

12、汇“深度”知识的分类体系。该理论认为,真正掌握一个单词意味着要具备与该词相关的8类知识,同时,每一类知识还包含“接受”(receptive)和“产出”(productive)两个方面。因此,要真正了解词汇“深度”知识是如何发展的,最理想的办法就是考察学习者对所有8类知识的掌握。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作者最后从中挑选了4类作为调查对象。 探索性研究的局限(1)(1)代表性差:低控制力度研究所回答的问题通常只是 与某个群体或某个个人,所以所做的结论只适用于 那些得到直接研究的个体,并不适用于更大的群 体。(2)可重复性差。产生这一局限的原因正是低控制力度 研究的优点,即它的灵活性。由于研究者对受试

13、的 行为基本不做任何控制,因此很难重复这类研究。 如要使这类研究有重复性,研究者就必须十分清楚 地描写其研究过程的所有细节。 探索性研究的局限(2)(3)事后的谬误(Ex Post Facto Fallacy) n行为具有侵略性的儿童看很多电视,因此,看太多电视会导致儿童的侵略行为。n口语好的学生经常在课堂上发言,因此,经常在课堂上发言会使口语变好。n外语好的人通常是从小就开始学,因此,从小就学外语以后外语就一定好。n(用外语写文章的人中)研究文章写得好的人写作通常都很好,因此,写作好导致研究文章写得好。 探索性研究的局限(3) 观察者的局限:这一局限主要产生于研究者在观察中对调查对象产生的(

14、微妙的)影响。(在接触受试时,研究者往往无法控制对其的许多影响,如当受试的回答合自己的心意时的微笑,点头;对不满意的回答所做出的皱眉,等等。) 描述性研究的目的(1)(另辟蹊径,Lyster & Ranta 1997)n相关研究: (1) 准实验(quasi-experimental)手段调查教师纠误对学生语言水n 平的影响,n (2) 观察并分析教师在课堂内的纠误行为(包括内容,方式和数n 量)以及学生对教师纠正的回应。n (3) 研究绝大多数是在沉浸式强化训练课程中进行的。n相关研究的不足:(1)缺乏不难理解的输出语言。n (2) 对语言本身的讲解不够,无法使学生注意到某些相关n 的语言特

15、征。n原因: 教师如果有误不纠,学生建立语言形式与功能之间联系的机会就会减n 少;而如果 有误必纠,则又得冒中断课堂交际之险。n解决方法:必须寻找那些既能使学生注意到语言形式又不中断师生交际的纠n 误方式,即 “形式协同”(negotiation of form)描述性研究的目的(2)(扩大范围,Cheng, Horwitz & Schallert,1999)相关研究的不足:(1)如何判断二语写作焦虑和外语课堂焦虑之间的关系 仍然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2)研究外语课堂焦虑的调查工具(FLCAS)很有可能 测量不到学习者在运用口语之外的其它语言技能时 的焦虑,也无法被用来探索焦虑与总体语言成就之

16、 间的关系。(3)有关二语写作焦虑的研究大都集中在美国,采用的 调查工具均为改编于母语写作焦虑问卷的二语写作 焦虑测试(SLWAT);此外,受试的语言文化背景 也各不相同,异质性高,既不利于全面考察二语习 作焦虑的本质,也无法判断该问卷的适用性。 描述性研究的目的(2)(扩大范围,Cheng, Horwitz & Schallert,1999)改进措施:(1)选择了外语课堂焦虑与二语写作焦虑之间的关系作 为研究对象。(2)在采用现有的调查工具(即FLCAS和SLWAT)的同 时,还调查了它们分别与口语成就和写作成就之间 的关系。(3)将研究地点定在台湾四所大学的外语课堂,并选择 语言文化背景完

17、全相同的受试 英语专业的大学 生。描述性研究问题的特征(1)(全面描述)Lyster & Ranta(1997)的研究问题:(1)What are the different types of corrective feedback and their distribution in communicatively oriented classrooms?(2)What is the distribution of uptake following different types of corrective feedback?(3)What combinations of corrective

18、 feedback and learner uptake constitute the negotiation of form?描述性研究问题的特征(2)(相关)Cheng, Horwitz & Schallert(1999)考察三对关系:(1)外语课堂焦虑与二语写作焦虑之间在 概念上的关系(2)外语课堂焦虑与外语口语成就之间的 关系(3)二语写作焦虑与二语写作成就之间的 关系 描述性研究问题的特征(3)(差异)Harley, Howard & Hart(1995) 研究课题:到达二语环境年龄(age of arrival)上的差异对学习者在句子理解过程中对韵律提示(prosodic cues

19、)或对句法提示(syntactic cues)偏爱的影响 假设:“Our hypotheses are that the younger arrivals will pay greater attention to prosodic cues than the later ones, and that the older learners will be more likely than the younger ones to attend to syntactic cues.”(p.48)描述性研究的调查工具(1)(研究者的自我限制)Lyster & Ranta(1997)(1)在课堂观察阶

20、段,采用Spada & Frhlich(1995) COLT(Communicative Orientation to Language Teaching)编码表的A部分(2)在数据分析阶段,综合了COLT编码表B部分的分类 和Doughty(1994a,1994b)分析微调反馈(fine- tuning feedback)时使用的分类,在所收集数据的 基础上发展出一个外语课堂教师纠误顺序分析模 式。 描述性研究的调查工具(2)(对受试行为的限制)Harley, Howard & Hart(1995)(1)为了调查不同年龄的受试对句子结构中的 韵律提示或句法提示的注意程度(研究假 设的一部分)

21、,参考了Read和Schreiber(1982) 用于调查母语句子处理的测验,并在此基础上设计 了“竞争提示”的任务(competing cues task)。(2)为了检验年幼学习者是否较年长学习者对二语中那 些由韵律决定的意义区别更为敏感(研究假设的另 一部分),专门设计了一项“对立重音”任务 (contrasting stress task)。 描述性研究的数据分析(1)(定性分析)Lyster & Ranta(1997)(1)对师生之间话轮转换(turn-taking)进行分类。(2)纪录下的话轮转换先被分为6类,之后教师对学生 错误的反馈再被细分成6类(回答Q1)。(3)学生对教师各

22、类反馈是否作出反应(uptake)的情 况被进一步分成3类,并计算了各类的频数和频 率(回答Q2)。(4)通过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计算了引发学生反应的各类 教师反馈的频数和频率(回答Q3)。 描述性研究的数据分析(2)(统计分析)Cheng, Horwitz & Schallert(1999)(1)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外语课堂焦虑和二语写作 焦虑这两个构念分别进行了分析,找出它们各 自包含的因素。(2)设计方案属于相关对比,选择相关分析法。(3)为了分别考察两种不同焦虑的总体及各自的 组成成分对口语和写作两种英语成就的预测能 力的大小,采用逐级多元回归分析。 描述性研究的解释(1)Lyster & R

23、anta(1997)(1)虽然“隐性纠误”(recast)这种方法在70% 的情况下得不到学生的回应,但4个受试 (均为外语教师)中只有一人较其它三人更 少使用这一手法。(2)该教师对学生错误的反馈大部分(70%) 都得到了回应,而相比之下,其它三位教 师对学生错误的反馈就没能得到那么多的 回应(分别为43%,47%和50%)。描述性研究的解释(1)Lyster & Ranta(1997)观察到的现象:(3)较少使用“隐性纠误”的这位教师所教班级学 生的外语水平在所有被观察的四个班级中 是最高的。 解释: 由于该班学生外语水平较高,才使得教师能够利用其它更能引发学生作出回应的纠误手段。 描述性研究的解释(1)(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在解释过程中的作用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在解释过程中的作用)Lyster & Ranta(1997) 在讨论学生对教师反馈给予回应是否有助于语言水平的提高时,作者一方面承认只能靠猜测和进一步深入研究才能解决该问题,但另一方面又以二语习得的信息处理模式(McLaughlin,1987)和输出假设(Swain,1985)为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