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电力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基本礼仪规范_第1页
某电力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基本礼仪规范_第2页
某电力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基本礼仪规范_第3页
某电力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基本礼仪规范_第4页
某电力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基本礼仪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xx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基本礼仪规范xx管理咨询(中国)有限公司2010年3月xx电力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基本礼仪规范目 录一、【仪表篇】11、着装12、仪容1二、【交往篇】21、电话22、名片33、握手44、介绍45、交谈56、接待57、拜访6三、【人际篇】71、上级对下属72、同事与同事73、下属对上级7四、【礼仪篇】81、会议82、宴请83、赠答94、乘车95、电梯96、食堂用餐10五【例外管理条例】10i广州恒运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基本礼仪规范 一、【仪表篇】1、着装行政办公区 上班时间须穿着端庄、得体、大方。 女士上班以套装为宜,不能穿吊带裙、超短裙、短裤、低领、无袖、露背、露脐、露

2、腰装。 男士上班需穿着有领的上衣、长裤,不能穿短裤、背心。穿着衬衣时,衬衣下端应束进西裤。 正确佩带工作证或规定证章,并保持工作证或证章的整洁。 鞋要保持清洁,不得穿拖鞋上班。 公司接待时的着装规范要求:参加公司会议及大型活动时,需按公司要求着司服。 领带常见结法及佩戴礼仪:常见结法1 平结:最常用的领结打法之一,可以用于各种材质的领带。 2 双环结 :年轻员工可选用此种结法,该领结完成的特色就是第一圈会稍露出于第二圈之外,无需刻意遮盖。 3 温莎结 :温莎结适合用于宽领型的衬衫,该领结应多往横向发展。此种结法不适用于材质过厚的领带,领结也勿打得过大。4 双交叉结:正式活动场合可选用此种结法,

3、适用于素色且丝质领带。佩戴礼仪1 商务场所一般需要佩戴真丝或羊毛材质的领带。2 领带应以蓝色/灰色/黑色/棕色/红色等单色领带为主,(在正式场合佩戴的领带颜色不要多于三种)。3 商务谈判、主持、演讲等场合应佩戴无图案或斜纹领带。4 初次见面或见长辈、上级时最好佩戴圆点或方格领带。5 参加酒会、宴会、舞会时佩戴可不规则领带。6 领带打好后,标准的长度以箭头到皮带扣处为宜,过长过短都不合适。 西装着装礼仪及洗涤保养:着装礼仪1 购买回来的西装一定要记得拆除左衣袖上的商标及其他标志。2 西装着装色彩搭配应遵守“三色原则”(即身上的颜色一般不宜超过三种,包括 西装、衬衫,领带、鞋袜在内。最好选择深色西

4、装、白色衬衫和黑色鞋袜,袜子跟皮鞋颜色应类似,至少是深色)。3 要注意保持西装外形的平整洁净 ,要定期干洗,穿着前熨平整。4 西装的标准穿法是西装里面直接穿着衬衫,而衬衫之内不穿棉纺或毛织的背心、内衣。如果在冬季时实在寒冷难忍,也只宜穿上一件薄型“v”领的单色羊毛衫或羊绒毛衫。5 在正式场合,无论如何也不能卷起西装裤管,或者挽起西装上衣的衣袖,避免给 人以粗俗的感觉。6 西装钮扣的扣法:单排双粒扣,扣上面一颗;单排三粒扣,扣上面两颗或中间一颗;单排多粒扣,扣上面三颗或扣中间一颗;双排扣,适合身体健硕者,一般要全扣上;7 在重要场合,在大庭广众面前站立时,一般西装上衣的钮扣应系上,以示郑重;就座

5、之后,西装上衣的钮扣可解开,以防其“扭曲”走样。洗涤保养1 西装洗涤:最好34个月干洗一次。若穿的时间很短,表面又没有很多灰尘,可垫上湿毛巾用熨斗轻熨;可用刷子轻轻刷去尘土,有时西服沾上其他的纤维或较不容易除去的尘埃,可以用胶带纸加以吸附。2 西装保养:最好穿一天挂一天或穿几天用蒸气熨斗烫一下,不要穿着西装躺卧,尽量不要在西装袋内放过重的东西。久穿的西装(尤其是光面面料),在肘和膝易产生亮光,可准备半盆清水,并往水中滴上几滴醋,把毛巾蘸湿后,用毛巾按一个方向擦几下,便可除去亮光。3 西装存放:若长时间不穿的话,可在确定整洁后,挂放于干燥、避光的场所,并做防虫处理。在衣柜内,最好置些专挂西装的衣

6、袈,以令西装保持原来的形状。在办公室里,不能把西装放在椅背上,应该挂起,或者平放着。生产区 上班时间,员工必须穿着公司统一制作的工服。按照生产区域及工种的职业健康要求,统一着装。 服装要保持整洁、完好、协调、无污渍,扣子齐全,不漏扣、错扣。 任何人进入生产现场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做好安全措施。 禁止穿拖鞋、凉鞋、背心、短裤、裙子或衣冠不整者进入厂区。2、仪容行政办公区 上班要保持良好的仪容仪表,做到整洁、端庄、自然,体现健康、有朝气的精神面貌。 男女员工头发要梳理整齐,发色自然,发型大方。男员工发长不盖耳、不遮领、不留大鬓角、胡须、不染发、不剃光头。女员工前发不遮眼。 员工要面容整洁,提倡女员工

7、化淡妆,打扮适度,不得浓妆艳抹,避免使用味浓的化妆品。 员工上班时除劳动保护等工作需要外,不得戴墨镜。首饰需佩戴得体,数量适宜。 注意个人卫生,指甲要保持短而干净,不得蓄长指甲,不得涂有色指甲油。 待人接物,彬彬有礼,微笑服务,热情周到,谈吐得当,举止文明。生产人员 上班前严禁喝酒,要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 女员工发辫过长者必须扎紧、固定,并盘入安全帽中。 生产区不能急速跑动,不串岗闲谈、嬉闹喧哗。 工作时,不得带耳环、戒指等影响安全生产的首饰。二、【交往篇】1、电话 办公电话铃应设置为最小铃声,不使用免提拨号;会议中,手机应设置成振动。 在电话响三声之内接听,迟接要表示歉意。 打、接电话要问好

8、并确认是否打错:“您好,请问是吗?”或“您好,xx”。 电话交流时要微笑,声音清晰、亲切,用语礼貌,不能懒散,不可闲聊,不谈工作之外的事。 对方要找的人不在时说:“对不起,不在,请问我可以帮您吗?”要转告另一位接听电话时说:“请稍等,马上来/正为您转给”。在无法转接时,应告知对方拨打另一个正确号码(如当时无正确号码,应稍后查证后告知对方)。让对方稍等之后要说:“对不起,让您久等了”。 打电话应选择在上班的合适时间。一般打工作电话最好在3到5分钟为宜。 做好电话记录,记录完毕要经过对方确认,并及时做出有效处理。 重要的信息一定要重述相互确认,不清楚的信息一定要请求对方重述。 按照惯例,应由主叫方

9、先挂断电话。但如果对方是领导、女士或长者,应等对方先挂电话。挂断电话时要小心轻放。 在公务场合使用移动电话时,宜将铃声调为振动,以免惊动他人。 在车上、餐桌旁、电梯间等地方通话,尽量控制音量,以免干扰别人。 拨打或接听移动电话时,应到不妨碍他人的场所。如若信号不良或通信中断,可先挂电话,以免影响他人。 使用移动电话要注意安全,不得在驾驶汽车或禁用移动电话的场所使用。如乘坐飞机、加油站等,以免发生事故。2、名片名片的准备 名片不要和钱包、笔记本等放在一起,原则上应该使用名片夹。 名片可放在上衣口袋,但不可放在裤兜里。 要保持名片或名片夹的清洁、平整。 如果职务、地址、电话等信息发生变化,应及时更

10、换名片。索取名片 首先递送名片。 递送同时讲“能否有幸交换一下名片?”。 对于长辈或高职务者,“希望以后多指教,请问如何联系?”。 “如何与你联系?”。 递送名片 由下级或访问方先递名片,如是介绍时,应由先被介绍方递名片。 递送名片先职务高后职务低,由近而远,圆桌上按顺时针方向开始。 起身站立,使用双手或者右手,自己和名片都正面对着对方递送,同时应说 “请多关照”、“请多指教”之类的寒暄语。接受名片 起身站立,面带微笑,目视对方,双手捧接,使用谦虚的寒暄语。 接收的名片不可来回摆弄,不可在上面作标记或写字。 认真地看一下内容,轻声念出对方名字和职务,遇到难认字应坦诚询问。互换名片 应用右手拿着

11、自己的名片,用左手接对方的名片后,用双手托住。 在会议室如遇到多数人相互交换名片时,可按对方座次或职务排列名片。保管名片 收到的名片不能落在地上,不能忘记带走,应将名片放入名片夹妥善保管。 及时按名字拼音字母、姓名笔画、部门分类管理名片。3、握手 神态:眼神要专注、热情、友好、自然,面带笑意,不东张西望。 姿势:起立、主动靠拢,距离为1米左右,上身稍向前倾,两足立正,伸出右手,相握后呈直角。 力度:稍许用力,不能握痛对方。 时间:3秒以内,摇晃两三下。 先后:长辈与晚辈之间,长辈伸出手后,晚辈才能伸手相握;上下级之间,上级伸手后,下级才能接握;主人与客人之间,主人宜主动伸手;男女之间,女方伸手

12、后,男方才能伸手相握,如果男方为长者,则遵照前面所说的方法。 多人握手时,注意不要交叉握手,不宜隔着中间的人握手。 在人较多的聚会场所,可只与主人和熟人握手,向其他人点头致意即可。 4、介绍自我介绍 与人初次见面,应及时简要地向对方作自我介绍。 可请对双方熟悉的朋友引见,或直截了当进行自我介绍。 准确地自报家门并说明目的。内容三要素:我是谁,在哪里工作,从事什么职业。介绍他人 介绍之前,先向双方打招呼,避免感到突然。 遵循“尊者优先了解情况”的原则:把地位低者介绍给地位高者;把年轻者介绍给长者;把客人介绍给主人;把男士介绍给女士;把迟到者介绍给早到者;把个人介绍给团体。 介绍时,应将被介绍人的

13、姓名、职位、单位、职称等介绍清楚。如:“某某经理,这位是某某公司某某部经理某某先生”。 介绍集体时,介绍双方的时候,先卑后尊;介绍其中一方,先尊后卑。 介绍时应站立,手心向上,五指并拢,指向被介绍者。 讲话要清楚、明确,称呼应尊重他人。被介绍 介绍完毕后,被介绍者应热情地向对方致意。 当男士被介绍给女士时,男士应主动问好。 被介绍者应始终注意自己的礼仪:微笑,向对方致意。5、交谈 公务交谈时,“您”、“请”、“劳驾”、“谢谢”等文明用语要不离口。 面对面交谈时,宜注视对方表达专注。 交谈双方应保持11.5米距离。 在倾听谈话时,不轻易打断对方。如遇到不明白的地方,等对方讲完一个意思再插话,要使

14、用文明用语“请允许我打断一下”,“请让我问个问题,好吗?”等。 当还没倾听完或没听明白对方谈话的意思时,不要轻易对对方的话下断言。 众人一起时,不宜三两人之间使用地方方言,这样会造成尴尬和猜疑。 6、接待准备 时间:必须预留充足的准备时间,并严守约定的时间。 地点:根据来宾的重要性以及业务的性质,安排适合的接待地点,如:办公室、办公室门口、会议室、公司门口、火车站、机场、其他适当的地点,并进行适当的布置。 仪态:仪容仪表和言行举止要符合基本的礼仪规范,适合接待工作的开展。 文件:与此次接待相关的文件务必提前准备,初次见面还必须准备好名片。 其他:必须准备好茶、水等适当的饮料,有的还需要准备好水

15、果和鲜花。如需派车迎接务必提前安排,如有必要也应及早安排好来宾的食宿问题。 迎接 语言:正确地称呼来宾,并使用您好!、早上好!、欢迎光临、有失远迎等适当的礼貌语言。 动作:遵循握手、介绍、名片礼仪。 入座:根据会谈场所的特点,遵循座位的尊卑规则,安排适当的座位。并奉上适当的饮料,可以礼貌地询问来宾对饮料的要求。 其他:派车迎接或在公司之外迎接的,都要遵循相应的语言、动作规范;做好其他必要的细节。会谈 双方会谈通常使用长方形或椭圆形桌子,会谈桌上应摆放座位卡,以便对号入座。 双边会谈,宾主相对而坐,以会场正门为准,客人面对会场正门,主人背对会场正门。 控制好会谈的流程和进度。 送客 根据来宾的重

16、要性,采取适当的送客措施。 基本语言:“欢迎下次再来”、“合作愉快”、“再见”等。 基本动作:送客时应主动与客人握手送别,并送到办公室门口或公司门口。 其他:如有必要,派车送客,安排食宿,代购车、船、飞机票,做好其他送客细节。7、拜访 选择合适的拜访时间,应避开对方工作繁忙或举行重大活动的时间。 访问前应与对方预约时间、地点并明确拜访目的。 一般提前5分钟到达约定的访问地点,不得迟到。 到访问单位前台时,应先自我介绍“我是同先生预约过的xx,能否通知一下先生”等。 如需等候访问人时,应听从访问单位接待人员的安排。 若直接进入办公室,应先轻声叩门三下,得到允许方可进入。 看见被访问人后,应起立问

17、候,初次见面的应递上名片。 随身公文包不宜放在别人办公桌和会客室的桌子上,应该放在自己脚边。 访问单位上司中途到场,应主动起立问候(递上名片),会谈重新开始。 会谈尽可能在预约时间内结束。 告辞时,要与被访问人打招呼道别。三、【人际篇】1、上级对下属 以身作则,模范示人。 凡事公平对待,处事一视同仁。 体谅爱护下属,真心诚意的向每一位协助您完成工作的下属表示感谢。 和下属进行交流时,要恰当运用语言、语调和语速,多运用鼓励与赞美的语言,避免冷漠与指责。 下属错误及时追究,出成绩时应及时鼓励。 时时教育下属,给予指导。鼓励下属发挥专长,帮助下属成长。 尊重下属意见,细心聆听员工汇报,并采纳其合理建

18、议。 不同意下属意见时,应说明理由,鼓励员工提出创造性建议。 2、同事与同事 关心同事,热情帮助有需要的同事。 同事的不足,最好当面诚恳地指出,不背后说人长短。 同事指出自己的不足之处,虚心接受改正。 坦诚表达个人的意见与建议,对事不对人。 尊重个人的民族习俗、信仰等,不在办公室里打听和议论同事的隐私。 尊重他人,肯定、赞扬他人的长处和业绩,鼓励营造和睦的工作氛围。 同事之间多用敬语,接受他人帮助时真诚地说声“谢谢”,对他人造成不便时诚恳地说声“对不起”。3、下属对上级 尊重领导,真心诚意地对领导的指导与培养表示感谢。 遇见上级时主动点头示意或问好,对领导态度坦率、诚恳。 称呼领导时应在姓的后

19、边加上职务或职务简称,不直呼领导姓名。 到领导办公室应叩门三下,经同意方可进入;进入领导办公室后,得到示意后方可坐下。与领导交谈保持轻松自然。 细心聆听领导的工作指导,尊重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向领导汇报工作,语言要条理清晰。 迅速处理领导分配的工作,并及时汇报工作进度。 积极主动地配合领导的工作,成为领导的好帮手。 协助上级掌握最充分的信息以便做出正确决策是下属的一项责任,对上级不隐瞒、不欺骗,发现问题要及时、准确汇报。 与领导看法不一,执行时应以领导指示为准。四、【礼仪篇】1、会议 严格遵守会议时间,会议开始前5分钟应进入会场,不迟到、不早退,按秩序就座。 会议开始时,将通讯工具关机或调至无

20、声状态。 保持会场安静,不宜交头接耳,不要随意走动。 会议进行期间不会客。 不得随意打断他人的发言,确需发言应先征得会议主持人同意。 以得体恰当的方式对会议做出反应,适时鼓掌表达自己的赞赏和认同。鼓掌的要求:初级:拍掌7次,热烈; 中级:拍掌2714次,较为热烈; 高级:拍掌3721次,长时间,热烈鼓掌。 宣布散会后方可退场,退场时应井然有序,礼让来宾先行。 2、宴请 出席宴会,按请柬规定的时间准时出席。 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再请长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最后自己坐在离门最近处的座位上,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 宴会排位的礼仪:中餐排位礼仪1 在宴会上,倘若所设餐桌不止一桌,则有必要正式排列桌次

21、。排列桌次的具体讲究有三:面对门口,以右为上、以远为上、居中为上。2 中餐宴会上席次安排的具体应遵循以下原则:面门居中位置为主位;主左宾右分两侧而坐,或主宾双方交错而坐;越近首席,位次越高;同等距离,右高左低。西餐排位礼仪1 桌次高低以离主桌位置远近而定,右高左低。2 同一桌上,席位高低以离主人的座位远近而定。同时男女穿插安排,以女主人的座位为准,主宾坐在女主人的右上方,主宾夫人坐在男主人的右上方。3 礼宾次序是排定座位的主要依据,同时也要考虑客人之间的关系,适当照顾一些特殊情况。 当主人和主宾致辞时,暂停进食,注意倾听。当主人和主宾向大家祝酒时,所有的宾客都应起立举杯。 在宴会上,无论是主人

22、还是宾客都应与同桌的人做愉快的交谈,特别是左右邻座。 进餐时,先请客人、长者动筷子。若是做客,则等到主人宣布开始时再动筷。 主人亲自敬酒后,客人应当回敬主人。 不要在宴会尚未结束时就中途退席。如遇特殊情况应事先打好招呼。离开时悄悄向主人告辞,不要惊动其他客人。 3、赠答 公务馈赠应选择价格适中、做工精美、富有纪念意义并精心包装的礼品。 选择礼品应考虑接受礼品者的身份、兴趣、爱好。 馈赠礼品应在办公地点或交往地点当面递交。 赠送时应对礼品做一些简短的介绍,说明礼品的寓意,并表示良好的祝愿。 接受礼品时,要从容大方,用双手接过来,同时表示感谢。 按照中国人收礼的习俗,不宜当着送礼人的面打开礼品并作

23、评价;若按照西方礼仪则应当面打开,欣赏并感谢。 对于有可能影响公务的礼品,要坚决拒收,最好当场拒收,但应讲究方式、方法,依礼行事。4、乘车 选座位遵循卑尊原则,以右为尊,并尊重上宾的选择。 作为陪同人员,应为客人打开右侧后门,用手挡住车门上框,提醒客人小心,等客人坐好后再关车门,自己从左侧后门上车,切不能先于客人上车。 安排座位的礼仪:座位的尊卑次序一般是右为上、左为下、后为上、前为下,即后排右座为上,其次是后排中座、后排左座,最后是前排右座。 如果是自己驾车,则前排右座是首席;如果是和上司(长辈)同乘一辆车,座位就由上司(长辈)决定,等大家都坐定后再任选个空位坐下,不要随便坐后排右座。 如果

24、是接待客人,就应该请客人坐在后排右座,自己坐在前排右座。 下车的礼仪:抵达目的地后,陪同人员应该首先下车,以便为客人打开车门,开门是用手挡住车门上框,协助客人下车。 乘车时要注意安全,坐好扶稳,系好安全带,勿将头手伸出车外;文明礼让,勿大声交谈,将手机调成振动;爱护车内设施,自觉保持车厢清洁,不向车外扔东西。5、电梯日常使用 等候时应站立在电梯两旁,方便电梯内的人出来;上电梯时要遵循先来后到的原则。 电梯内如果有人,男士、晚辈、下属应让女士、长辈、上司和老弱病残者先进入电梯;电梯里如果没有人,男士、晚辈或下属可先进入电梯按住开门按钮。 操作按键是晚辈或下属的工作,所以同一电梯里辈份最低的人应站在此处。愈靠内侧,是愈最尊贵的位置;较靠电梯门口处,则为第二顺位。 如果电梯门即将关上,但还有人没进来,先进入电梯的人应帮助他人将开门键按住,等后面的人进来。 当电梯关门时,不要扒门,或是强行挤入。在电梯人数超载时,不要心存侥幸,非进去不可,应耐心等待下一趟电梯。 进入电梯后,应正面朝向电梯口,以免造成面对面的尴尬。 需要按按钮但又够不着时,可请离按钮近的人帮忙并表示感谢。 电梯里不要大声讲话,不丢垃圾,严禁吸烟。 出电梯时,公司员工应为客人或男士为女士、老人、小孩按住自动门。客户来访 引导客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