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鈾的苗种生产技术-畜牧渔业论文_第1页
鬼鈾的苗种生产技术-畜牧渔业论文_第2页
鬼鈾的苗种生产技术-畜牧渔业论文_第3页
鬼鈾的苗种生产技术-畜牧渔业论文_第4页
鬼鈾的苗种生产技术-畜牧渔业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鬼鈾的苗种生产技术-畜牧渔业论文鬼鈾的苗种生产技术 殷蕊1,殷禄阁1,宫春光2 (1. 河北省海洋与水产科学研究院,河北 秦皇岛 066200;2. 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河北 秦皇岛066000) 鬼鲉(Inimicus japonicus)俗称老虎鱼、海蝎子,属硬骨鱼纲、鲉形目、毒鲉科、鬼鲉属,近海暖温性底层肉食性鱼类。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日本千叶县、新泻县以南的日本南部,琉球、朝鲜,在我国台湾海域、南海、东海、黄海及渤海都有分布。喜栖于有石砾或岩礁底质的浅海中。鬼鲉体型怪异,体色会随环境而变化。在近岸浅水区多为深褐色,并带有红黑色或红色斑纹。在浅海藻类中生活的多为红色或紫色。鬼鲉的头棘和

2、背、腹鳍棘基部有毒腺,若被刺异常疼痛1。鬼鲉肉质鲜美细嫩,在药用上有清凉解毒的功效。据中国药用动物志“鬼鲉其肉甘、咸、平,入肝,肾二经。可滋补肝肾,治肾虚、腰痛、慢性肝炎。”另外鬼鲉较易保活运输,为高档食用鱼类。因此研究开发鬼鲉苗种生产技术,不仅可以弥补天然苗种不足,还可增加新的养殖品种,提高养殖经济效益,也为今后资源增殖放流打下良好基础。 日本人是最早开始鬼鲉人工繁殖的国家,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到本世纪初苗种生产技术已臻于完善。我国从事鬼鲉苗种的生产研究很少,中科院海洋所也只是为了搞清胶州湾浮性鱼卵及仔稚鱼的发育,于19631964年及1979年在青岛胶州湾内采得鱼卵,通过在实验室进行孵

3、化和仔鱼培育,对各阶段形态进行描述1。福建省闵东水产研究所2003年进行鬼鲉的苗种生产研究,培育出2 cm鬼鲉11万余尾2。 本文概述我国及日本鬼鲉的苗种生产技术现状,为今后进一步研究鬼鲉苗种生产提供参考。 1亲鱼的培育 1.1天然亲鱼的培育 鬼鲉的产卵季节一般为4-6月份。此时可从市场购进活力好、无外伤、可供采卵采精用的性成熟的天然野生亲鱼3,按10 kg/m2放在容量3 000 L左右的小型水池(槽)中饲养。开始这种天然亲鱼的饲养死亡率很高,主要死因为捕捞时擦伤和寄生虫病。这一时期采取提高换水率(每天20个循环以上),定期倒换池。天然亲鱼的饲养最困难的是亲鱼长期不摄食,培育亲鱼所用饵料一般

4、用湿型颗粒饵料(竹荚鱼:糠虾:亲鱼用湿粉饵料334,作成直径1 cm,长23 cm 颗粒状)。这要比用生鲜饵料玉筯鱼等更容易粘结维生素类等营养物质。但由于鬼鲉不喜欢摄食不活动饵料,所以投喂湿型配合饵料也存在问题,另外,尽管湿型配合饵料沉降慢,但仍有不少饵料流失。为减少流失,就需要遵循一天投喂多次,每次少投的原则。 1.2人工养成亲鱼的培育 将人工生产的鬼鲉苗种培育成亲鱼,首先需要考虑到以后的采卵规模,最少要从人工苗种中选择300尾以上稚鱼开始培育。为了更有效地投饵,开始培育时可使用1 000 L的小型水池(槽),以后随着生长改为3 000 L以上的水池(槽)。在全程培育期间使用市售配合饵料,根

5、据摄饵状况可随时增减。在12-4月低水温期也要维持水温在10 以上。从苗种生产大约用近4年时间可培育到全长210 mm以上,平均体重230 g以上方可作为采卵用亲鱼。生长如此缓慢的主要原因是在培育期间不能充分摄饵,这就需要对饵料的种类和投饵方法进行研究4。 2采卵 采卵应在该鱼的自然繁殖季节(鬼鲉4月中旬-6月下旬),方式一般有三种:一是对刚捕上来的野生亲鱼,轻轻挤压腹部即有精液和卵子流出的,要立即进行人工授精以获取受精卵;二是在那些尚不能立即采卵的野生亲鱼中挑选出健康、活力好的个体,雌雄比例按11.52放入池中,暂养一天或几天后注射激素进行催产,实施人工授精;三是将天然亲鱼或人工苗种培育的亲

6、鱼进行人工培育,培育成熟后自然产卵、受精。据观察5月中旬雄性的鬼鲉亲鱼随着培育水槽(池)中水温上升到15 ,在日落时其体色会成灰白色,并出现追逐雌性亲鱼的行动,这时应将亲鱼从小型水槽(池)移到采卵池中。到6月上旬,在培育水温19 的情况下,亲鱼开始产卵,持续至8月末,产卵高峰是在水温2123 5,所以有时也采取升温措施来集中采卵。由于在产卵期,1尾雌性亲鱼会有数尾体色发生变化的雄鱼追逐,所以采卵用水槽中雌雄比例应在12。为了不防碍亲鱼的产卵行动,产卵池(槽)应在25 m2以上,密度为5尾/m2。鬼鲉卵是分离浮性卵,所以可采用溢流法来收集,收集卵用的集卵网箱要用较柔软的筛绢网制成。为防止卵和网箱

7、网之间相互摩擦,要在短时间内将卵收起,放到小型水槽内静置分离。下沉卵大部分是受冲击、摩擦而形成的死卵和过熟卵,可用虹吸法吸出下沉卵。从上浮卵取样来测量卵径和计算受精率。一般天然亲鱼产卵的受精率很高,其卵径也在1.21.4 mm。产卵初期其卵径较大,末期较小。产卵量的计数通常用重量法,但在进行苗种生产时使用上浮卵计数,往往用不伤卵的容量法,根椐容量比求出受精卵量。每批次的天然亲鱼产卵量、受精率、孵化率和畸形率相差很大,这往往是由于在收集卵时在集卵网箱内摩擦和搬运不当造成的,尤其是受精卵处于耐受物理冲击最弱阶段,更易遭受损伤,今后仍需要研究出更好的采卵方法。 由人工苗种培育成的亲鱼在产卵期所获得的

8、上浮卵(受精卵)明显比天然亲鱼少,这是因为参与产卵的雌性亲鱼数量少,另外,据检验,由人工苗种培育的亲鱼雌性卵巢内未被吸收的卵块在高达75%,而天然雌亲鱼卵巢内未被吸收的卵块为21%,这也是人工苗种培育的亲鱼采卵不顺利的原因5。 3浮游仔鱼的培育从受精卵到浮游仔鱼 3.1受精卵的收集和孵化 鬼鲉受精卵的孵化密度一般按照1万2万粒/m3,充气孵化。孵化水温在20 时需60 h,水温在23 时需48 h可孵化出仔鱼。孵化用水的盐度高于30.7,受精卵呈浮性,低于30.7受精卵会下沉,从而影响孵化率。刚孵化出的仔鱼全长在3 mm左右,到能活泼游动需4 d时间,这段时间仔鱼易粘浮在水面上而死亡,可将食用

9、油泼洒在培育水体表面形成薄薄的油膜,使仔鱼不能露出水面。 3.2饵料的种类和投饵方法 已开始游泳的仔鱼靠自身的卵黄营养来维持生存和生长,到卵黄完全被吸收,体长长到4 mm左右开始摄饵。饵料系列如表1所示。用轮虫、卤虫无节幼体等生物饵料和配合饵料,根据仔稚鱼的生长、发育依次投喂。 开口饵料为轮虫,一般情况下培育水体中轮虫密度为5个轮虫/mL,但目前人工培养的轮虫大小在0.2 mm左右,个体较小,鬼鲉仔鱼不大喜食。如果只投喂轮虫的话,到10日龄,由于仔鱼摄食量不足会导致死亡增加,所以在进行鬼鲉苗种生产时要较早开始投喂卤虫无节幼体和配合饵料。配合饵料的粒径应在0.30.8 mm,由于鬼鲉仔鱼的口裂较

10、大,而且喜含稍大些的饵料,所以要边观察仔鱼的摄食状态边随时调整饵料的颗粒大小。粒径大的饵料沉降速度较快,不但会造成饵料流失而且也易造成水质恶化,可适当增加投喂次数。刚开口后不久的仔鱼并不能摄食个体较大的卤虫无节幼体,需投喂由巴西、越南及中国产的卤虫卵孵化出的0.4 mm左右的卤虫无节幼体。当仔鱼全长至6 mm时可投喂由北美产的卤虫卵孵化出的卤虫无节幼体(大小在0.6 mm左右)。采取这样的投喂方法,25 d左右仔鱼全长便可达到12 mm,当发现仔鱼体色呈现与亲鱼相同的褐色时,仔鱼开始从浮游生活转入营底栖生活6。 4营底栖生活(着底期)仔鱼的培育 鬼鲉仔鱼长到全长超过10 mm会从浮游生活转入营

11、底栖生活。 4.1网箱培育 通常是从苗种生产池(槽)捞出已开始营底栖生活的仔鱼,将其放在另外一池(槽)设置的网箱中培育。其主要目的是将仔鱼培育成稚鱼(变态结束,全长长到20 mm)。可单独只用配合饵料培育。防止或减少互相残食。到变态结束时仔鱼已消耗大部分能量,有时会使生长(全长的伸展)停滞,在变态期对疾病抵抗力减弱,而且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减弱,所以这一阶段在培育管理方面要特别注意。在仔鱼能完全摄食配合饵料后,随着配合饵料投喂量的增大,其饵料流失量也在增大,而用网培育最有利的方面是能将残饵和粪便与仔稚鱼分开,可防止底质恶化及引起霉菌和寄生虫病的发生。通常是将仔鱼放入网箱后同时投喂卤虫和配合饵料

12、一周时间,随着生长只投喂配合饵料。大小不同的稚鱼在同一个水池(槽)中发生互相残食的情况会增多,引发仔鱼大小差异多因开始营底栖生活期(着底)不同步。即使同一批次仔鱼,只要将早着底和晚着底仔鱼分开培育,可缩小长到稚鱼时的大小差别。 用网箱培育的方法是在小型水池(槽)中放置1 m3正方形网箱,每个网箱放着底仔鱼的数量最多为2万尾,充气使配合饵料能均匀分散在网箱各处。饵料投喂可使用自动投饵机,每网箱日投饵量以100 g为基准,按培育仔鱼体重换算,日投饵率在20%左右。如果考虑到饵料流失而减少投喂量,那些空腹的仔鱼就会因吞食气泡而漂浮在水面上,严重时会造成死亡,所以不能简单地规定投饵次数而要尽量增加投饵

13、次数,少量多次可以提高仔鱼的生长和成活率,最好能调整投饵机不间断投喂。另外由于沉入网箱和水池底部的残饵会很快污染培育水,所以每天的流换水量要达到10个循环以上,大约每4 d要更换新的网箱和培育水池,这样可防止水质恶化,避免仔鱼因缠绕在细菌滋生的絮状物中以及体表寄生水霉而降低活力。 4.2在培育池中直接培育成稚鱼 在培育池中直接培育成稚鱼的优点是仔鱼摄食良好,饵料流失少、生长快。和使用网箱培育相比,不用增加设施(网箱),而且每天的作业量少、省力,主要问题是仔稚鱼生长快慢、个体大小的差距拉大,以及水池底质容易恶化7。 5培育达到放流规格的方法 将鬼鲉仔鱼培育到全长1550 mm,由于在培育期间水温

14、的不同,大约需23个月的时间。 5.1网箱培育 使用1 t的圆形水池(槽),放比池(槽)稍小的网箱,开始每个网箱内最多放已营底生活仔鱼1万尾,随着生长要降低培育密度。长到全长20 mm,发育到稚鱼期以后,网箱内稚鱼全长相差大的话,会发生相互残食。全长相差大致在2倍左右就会出现相互残食。此时在扩大培育设施的同时要对稚鱼进行选别,将个体大的和个体小的分开来培育。选别用直径在56 mm尼龙筛绢制的网笼。预先用少量稚鱼来确认状况,决定选别时期。 培育期的换水率开始10个循环/d,为了维持培育环境和保持水温,有时要提高到30个循环/d。由于水池(槽)较小,只要在网箱内充气即可。在高水温期和因霉菌的寄生容

15、易引起水体缺氧,每天都要注意培育池水中的溶解氧。 所用饵料为配合饵料。投喂量大致按鱼体重的3%5%,最好使用投饵机每次少量多次投喂可减少残饵,提高效率。从全长15 mm培育到全长50 mm,如果没有疾病等发生的话,其成活率可达80%。 这种网箱培育方法,可减少经常清扫池底的麻烦,而且倒换池和选别也比较容易。但容易引发霉菌等的寄生和饵料流失较多等缺点,但操作便利,目前大都用网箱培育。 5.2在培育池(槽)直接培育 由于需要清扫池(槽)底,所以培育密度一般要比用网箱培育密度低。开始大致按5 000尾/m2,当全长长到50 mm时培育密度在2 000尾/m2,同时扩大增加培育设施。在流换水率方面,高水温期和用网箱培育时相同,充气培育使池(槽)内形成循环水流,使投喂的饵料能动起来以促进稚鱼摄食,而且使残饵、粪便等集中在一处,便于池(槽)底清扫。这种在培育池(槽)直接进行培育虽然饵料的流失少,但需经常清扫池(槽)底,而且倒换池和选别作业等较为不便8。 在苗种生产场生产的鬼鲉苗种经中间培育后,可选择适合海域进行放流来增加鬼鲉资源。 参考文献: 1 沙学坤,阮洪,何桂芬.鬼鲉卵及仔、稚鱼的发育J.海洋与湖泊,1981,12(4):365-371 2 刘振勇,全汉峰.鬼鲉人工育苗技术研究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5,14(1):30-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