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7/f0de7f15-accd-43cc-95b9-badada9f6864/f0de7f15-accd-43cc-95b9-badada9f68641.gif)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7/f0de7f15-accd-43cc-95b9-badada9f6864/f0de7f15-accd-43cc-95b9-badada9f68642.gif)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7/f0de7f15-accd-43cc-95b9-badada9f6864/f0de7f15-accd-43cc-95b9-badada9f68643.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名县政务服务中心与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综合楼建设综 合 布 线 系统设计方案目录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 1.综合布线系统概述错. 误 ! 未定义书签系统设计原则实用性 4灵活性 4经济性 4统一性 4兼容性 4开放性 4可靠性 5先进性 5系统设计标准 5.1. IEEE 802.3 局域网标准; 5.2. EIA/TIA 568 工业及国际商务建筑布线标准;5.3. EIA-569 民用建筑通信通道和空间标准; 5.4. EIA-606 民用建筑通信管理标准; 5.5. ISO/IEC 11801 标准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5.6. EM55022/ ClassB 级/DDINVDE0878EM
2、电磁干扰标准; 57. EIA/TIA 568B-2 工业及国际商务建筑布线标准; 5.8.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1-2007; 59.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 50314-2006 ; 5.10.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11-2007 ; 5.11. 计算机场地技术要求 GB2887; 5.12. 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 GB9361-88 ; 5.13.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7-94 ; 5.14. 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原则 GB7405-87; 5.15.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YD/T926-1997; 5.16. 民用建筑电气
3、设计规范 JGJ/T1692; 5.17.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与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72:95)。 6.四系统安装与验收规范 6.1. 室内电话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DJ8-85; 6.2. 建筑与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和验收规范(CECS89:97); 63. 中国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32.82; 6.4. 市内电信网光纤数字传输系统工程设计暂行技术规定(YDJ13-88) ; 65.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 (GBJ42-81) ; 6.:总规范; 6.:综合布线用电缆、光缆技术要求; 6.。 6.五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6.1. 工作区子系统 6.
4、2. 水平子系统 6.3. 垂直子系统 6.4. 管理子系统 6.5. 设备间子系统 6.六网络综合布线规划预算 2.1综合布线系统概述本项目综合布线系统具体内容包括网络布线、信息点安装及相应管线、桥架设计。所有信息 点根据实际情况采用 86 型的信息面板, 楼宇的数据传输介质采用 24AWG 线规的超六类非屏蔽双 绞线。线槽按不同容量选用相应规格的PVC线槽和金属桥架。我们经过充分考虑本项目的环境、运行方式和可能采用的网络结构,结合以往的工程经验, 提出本设计方案。考虑到该项目的重要性和未来扩展性我们认为该布线系统应该是一个标准化、模块化、 系统化、高度灵活的智能型布线网络。二系统设计原则本
5、项目的网络建设应本着高性能、高稳定性、高可靠性、可扩展性与经济适用的原则。为达到项目网络建设的目标要求,在综合布线方案设计构建中,应坚持以下布线原则:实用性 实施后的布线系统,将能够在现在和将来适应技术的发展,并且实现数据通信、 语音通信、图像通信。灵活性 布线系统能够满足灵活应用的要求,遵循结构化布线的标准,适应不同拓扑结构的网络,在不改变布线系统情况下,就可以进行设备的移动、更新和升级。即 任一信息点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终端。经济性 在满足应用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造价。综合布线过程是对各种网络线缆统一规划、统一安装施工过程,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布线、重复施工,节约了
6、线材。由于采用综合布线系统,单位避免了重复设置信息机构和重复建设信息网络,从整体上讲节省了投资,避免了大量的重复建设,提高了网络效益。综合布线系统采用标准化的设计, 统一安装施工, 使整个系统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便于集中管理维护,并减少日后的维护费用。统一性 整个建筑的信息网络建设基于一个统一的网络管理中心的模式,不同系统不同网络及不同类型的网络之间的连接完全兼容。兼容性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施可以满足多种系统中的性能。开放性 综合布线系统中使用开放式系统结构,符合国际上流行的标准。系统对国际上所有着名厂商的产品都应是开放的,可以将不同厂家的不同传输介质和不同设备 集成在本系统内。可靠性 采用高
7、品质的材料和组合压接方式构成一套高标准信息通道,所有线材、器件均通过UL、CAS及ISO论证。在设计时应符合最新的综合布线标准,如ISO/IEC11801、EN50173第二版和 TIA/EIA 568-B 接线标准,GB/T 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除符合以上综合布线系统的标准规范外,还应符合在防火、接地、计算机场站地等方面的国家现行的相关强制性或推荐性标准规范的规定。每条信息通道都采用专用测试仪校核线路各种电气性能,以保证质量。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全部采用星形物理拓扑结构,点到点的连接,任何一条线路故障都不影响其他线路的运行,同时也为线路维护和故障 抢修提供
8、极大的方便,从而保证了系统的可靠运行。先进性 综合布线应用极富弹性的布线概念,技术先进,适当超前。综合布线是预布线,在进行布线系统的规划设计时刻适度超前, 采用先进的概念、 技术、 方法和设备, 做到既能反映当前水平,又有较大发展潜力适应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的发展。三系统设计标准1. IEEE 802.3 局域网标准;2. EIA/TIA 568 工业及国际商务建筑布线标准;3. EIA-569 民用建筑通信通道和空间标准;4. EIA-606 民用建筑通信管理标准;5. ISO/IEC 11801 标准建筑电气设计规范;6. EM55022/ ClassB 级/DDINVDE0878EM电磁
9、干扰标准;7. EIA/TIA 568B-2 工业及国际商务建筑布线标准;8.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1-20079.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 50314-2006 ;10.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11-2007 ;11.计算机场地技术要求GB2887;12.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9361-88 ;1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94 ;14.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原则GB7405-87 ;15.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YD/T926-1997;1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17.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与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
10、计规范(CECS72:95) 。四系统安装与验收规范1. 室内电话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DJ8-85;2. 建筑与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和验收规范 (CECS89:97) ;3. 中国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82;4. 市内电信网光纤数字传输系统工程设计暂行技术规定 (YDJ13-88) ;5.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 (GBJ42-81) ;6. :总规范;7. :综合布线用电缆、光缆技术要求;8. 。五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根据综合布线系统模块化的设计思想,本项目的综合布线系统组成如下:1. 工作区子系统2. 水平子系统3. 垂直子系统4. 管理子系统5. 设备间子系统1.1 工
11、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是由工作区子系统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跳线组成。它包括信息插座、 信息模块、网卡和连接所需的跳线,并在终端设备和输入/ 输出( I/0 )之间搭接。工作区采用超五类信息出口遵循 TIA 568B 的连线标准。每一出口都可以连接计算机、电话机、打印机、传真 机、数字摄像机等办公设备。在工作区子系统中, 信息点根据网络要求采用超五类非屏蔽 RJ45 信息模块, 该模块自带内嵌 式防尘盖,铜缆和光纤跳线均配置原厂产品。RJ45信息模块使用I/O型号为T586B (如下图),信息插座配有明显的、可方便更换的、永久的标识,以区分数据、语音插座的实际用途。这 样的标识为电话、
12、电脑图标, 既可防止电脑插头误插入电话插座后由于电话振铃信号烧毁电脑的 恶性事件的发生。工作区子系统的施工方案:地面金V管线槽工作区的部分信息出口安装在墙面上或者工位上,所采用的信息面板的下沿距地面300mm每一信息出口的附近应安装120V强电插座,以便信息设备的使用。为了防止强电电源的电磁干扰,按照ISO 11801的规定,信息出口距120AV强电插座的距离不能小于 200mmRJ45模块端接时应严格遵守厂家安装规范,线对绞距打开得越小越好,以确保获得最佳的近端与远端串扰。1.2水平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由配线间到工作区子系统的线缆组成。根据本项目网络的要求,数据和语音系统均采用4对超五类非屏蔽双
13、绞线,且信道带宽达到100MHz各项电器传输指标不低于国家规定的超五类标准和IEC国际标准。水平子系统是将干线子系统经楼层配线间的管理区连接并延伸到工作区的信息插座部分线缆。由于它具有永久的特性,所以,总的原则要考虑发展和冗余。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工程近期和远期的终端设备要求;每层需要安装的信息插座的数量及其位置;终端将来可能产生移动、修改和重新安排的预测情况等因素。部分功能区域另外需单独布置无线网络线缆至各楼层配线间,经配线架与专用交换机相连。设计中水平线缆的最长长度不大于90米(在水平布线要求的90米范围内),且保证了小于10米的机械长度用于分配给工作区电缆、接插软线、跳线和设备电缆。水平线
14、缆符合IEC323.1 CMR阻燃标准,水平线缆长度的计算按如下公式:C=0.55 (F+N +6 x n (m)式中:C每个楼层的用线量F最远的信息插座(10)离配线间的距离N最近的信息插座(10)离配线间的距离n 为每层楼的信息插座(10)的数量本工程管线采用PVC线槽铺设,管线本身已具有很高的阻燃级别,因此本方案选用CM级阻燃线缆。支持10BASE-T 16Mbps 100BASE-T 1000BASE-T ATM155Mbp及更高传输速率的数据网 络的应用和话音通讯系统(模拟、数字、多功能和ISDN语音系统)的应用。水平线缆的敷设根据现场情况采用地面敷设或吊顶敷设的方式,即在地面埋设带
15、盖板和分隔 的金属线槽或在走廊的吊顶内安装带盖板和分隔的金属线槽,线槽的一端在各层的配电间,另一 端在最远的信息点附近。水平支管采用20mm 25mn和32mnm勺金属管或PVC线管、PVC线槽,每一根管槽内根据管径最多可穿 4根、6根、9根4对非屏蔽双绞线缆,所有金属管槽均应做好接 地处理。综合布线的线缆使用单独的线槽,不能同其他强电线缆、有线电视线缆共用同一管槽。1.3垂直子系统垂直干线系统主要用于实现主机房与各管理子系统间的连接。垂直子系统的施工方法垂直线缆直接铺设于弱电竖井内,为减少电磁干扰,防止线缆松散,主干线槽采用带盖板的、有横档可绑缚电缆的金属线槽。线槽的填充率控制在50%以内,
16、以便将来少量扩容时使用。牵引线缆依然遵守水平线缆铺设的步骤。1.4 管理子系统 根据本项目各楼分配线间分别负责管理该层的信息点。在管理子系统中根据信息点的分布情 况在配线间内均设有 19 英寸机柜。所有话音配线架、数据和光纤配线架安装在机柜内,同时机 柜内还留有一定的空间以便安装计算机网络设备。 对数据主干系统的管理采用机柜安装的光纤配 线架。所有光、铜跳线全部采用原厂低烟无卤护套跳线,配置数量按照终端点位的数量配置,长 度 2 米。对水平数据的主干采用五类快接式(RJ45)配线架,配线架应配有理线器和彩色标识。配线架为 24 口集成结构的快捷式结构,不使用单模块组合式配线架。每个端口要求均带
17、有彩色标识 和文字标识。 可以安装后线缆管理器。 性能满足或超过 TIA/EIA568B.2-1 关于连接器的技术要求。 楼层配线间采用超五类快接式( RJ45)配线架,配线架应配有理线器和彩色标识。配线架为24口集成结构的快捷式结构, 不使用单模块组合式配线架。 每个端口要求均带有彩色标识和文字标 识。可以安装后线缆管理器。性能满足或超过 TIA/EIA568B.2-1 关于连接器的技术要求。光配线架采用SC型连接头。管理子系统的施工要求:充分利用各层配电间的有利条件, 安装 19 英寸的标准机柜, 机柜内配备线缆管理器。 网络设 备、机柜需做接地处理。每个管理间根据信息点数的不同配置数量不
18、等的24 口模块化RJ45配线架和IDC模块配线架,并使用 1U 高的封闭型理线器进行跳线管理。由于信息点数量众多,且所支持的终端种类不同, 因此需配备色标管理系统。管理子系统的施工要求:充分利用各层配电间的有利条件, 安装 19 英寸的标准机柜, 机柜内配备线缆管理器。 网络设 备、机柜需做接地处理。1.5 设备间子系统 设备间,是每栋建筑物的数据的汇集点。主干数据光缆、双绞线缆均汇集此处。主机房内的 主要布线产品为语音配线架、数据配线架、光纤配线架及其附属设备。程控交换机房内放置程控 交换机、布线的语音配线设备及其附属设备。对机房的要求如下:1.室温应保持在18C至27C之间,相对湿度保持
19、在 30 55%2保持室内无尘或少尘,通风良好,亮度至少达 150LX;3安装合适的消防系统;4使用防火门,至少能耐火 1 小时的防火墙和阻燃漆;5提供合适的门锁,至少要有一扇窗口留作安全出口;6尽量远离存放危险物品的场所和电磁干扰源 ( 如发射机和电动机 ) ; 7设备间的地板负重能力至少应为 500kg/ 平方米。8根据综合布线系统的要求,在设备间安装 2 米高的标准机柜。9综合布线系统中典型的接线间,其可以走进人的最小安全尺寸是120X150cm标准的天花板高度为240cm,门的大小至少为高2.1宽1M向外开。在主、分配线间,最好有供放置设备的 设备柜,其大小可按设备的尺寸而定,一般采用
20、木质或玻璃材料制成。在设备间尽量将设备柜放 在靠近竖井的位置,在柜子上方应装有通风口用于设备通风。10.在配线间内应至少留有二个为本系统专用的,符合一般办公室照明要求的 220V电压,电流10A单相三极电源插座。如果需要在配线间内放置网络设备, 则还应根据接线间内放置设备的 供电需求,配有另外的带 4个AC双排插座的20A专用线路。此线路不应与其他大型设备并联, 并且最好先连接到 UPS以确保对设备的供电及电源的质量。2 综合布线系统的安装施工2.1 安装档案1. 信息插座和配线架安装位置的确定在工程实施之前应对需要安装的信息插座和配线架安装的位置进行非常准确的确定,在建筑 物设计图上使用平面
21、直角坐标定义其安装位置。2. 线缆标记当安装水平线缆时,要做好线缆的标记,以利于记录配线架上各个 RJ45插孔的安装连接情况。3. 工作区信息插座与配线间上插座的对应连接位置记录 上述的图表除为文档保存之外,应该在相关的配线架中也保存一份,以便随时查用。2.2 安装施工五类、六类系统的安装AN/NZS?3080 TIA?或ISO?的6类规范中并没有详细列出任何新的安装方法。几年前为5类布线规定的安装方法也适用于 6类布线。其差别在于,由于 6类具有非常严格的性能标准,因此 其对安装质量要求更高。 6 类布线中的任何安装错误或捷径, 都有可能会导致测试勉强合格 /不合 格。与大多数负责的制造商一
22、样,本公司强烈建议严格遵守布线标准文件中规定的安装方法及我 们随产品提供的建议作法。本公司多年来一直规定,认证安装商必须采用优质的安装方法,因为 产品和安装会对布线系统的整体质量产生同样的影响。在安装过程中严格遵守以下要求:线缆拉伸张力牵引时,不超过6类缆线的拉伸张力(100N)。张力过大会使电缆中的线对绞距变形,严重 影响电缆抑制噪音(NEXT FEXT?)?的能力,及严重影响电缆的结构化回波损耗,这会改变电缆的 阻抗,损害整体回波损耗性能。此外,这可能会导致线对散开,会损坏导线。线缆弯曲半径 虽然线缆中有十字骨架,但也要避免过度弯曲,因为这会改变缆中线对的绞距。如果弯曲过度,线对可能会散开
23、,导致阻抗不匹配及不可接受的回波损耗性能。另外,这可能会改变电缆内部 4?个线对绞距之间的关系, 进而导致噪声抑制问题。 因此安装后弯曲半径不得低于线缆直径的 8?倍,尤其是配线架内的理线。因为大量的线缆引入配线架,为保持布线整洁,可能会导致某些 电缆压得过紧、弯曲过度。在四川省环境检测中心弱电工程中,我们将严格要求进线管道的最小 弯曲半径在 100 毫米左右。线缆压缩 避免使线缆扎带过紧而压缩线缆。线缆过紧会使其内部的绞线变形,影响其性能,一般会使 回波损耗更明显地处于不合格状态。 扎线带的足够强度能够支撑成捆线缆即可。保证在使用扎线 把缆捆在一起时,没有出现任何线缆护套变形的情况。我们建议
24、使用3M的尼龙扎带。这种扎带不会压缩或损坏电缆,同时它们拆除起来也更加简 便。这样,可以简便地在成捆电缆中增加更多的电缆。线缆重量3M Volition 23? 号线规的 (或直径为 0.6? 毫米)6 类电缆的重量大约是五类电缆的两倍。一 米长的 24?条6类电缆的重量接近 1.0?公斤,而相同数量的五类或超五类电缆的重量仅 0.6?公斤 在使用悬挂线支撑电缆时,必须考虑线缆重量。建议每个悬挂线支撑点每捆最多支撑24?条缆。线缆打结 在从卷轴上拉出线缆时,要避免打结。如果打结严重,应该视为线缆损坏,必须更换。成捆线缆中的线缆数量 在任意数量的电缆以很长的平行长度捆在一起时, 具有相同绞距的成
25、捆电缆中不同电缆的线对电容耦合 (如蓝线对到蓝线对 ),会导致串扰明显提高。消除这一串扰不利影响的最佳方式是最大限度地降低长并行线缆的长度, 以伪随机方式安装成捆电缆, 避免为了整齐美观而以 “梳状” 捆扎。而且要遵守相应的线缆在线槽内摆放的规范(如下图)线对散开在线缆端接点, 应使每个线对的绞距尽可能靠近 IDC 卡刀,以实现尽可能好的传输通路。 IDC?上线对散开过大将会损害六类布线系统的NEXT FEXT和回波损耗性能。RJ45的安装:使用专用剥线刀将线缆剥开 30mm延护套根部剪去十字芯,注意不要伤及线对散开线对将芯线捋直,并按 568B 色谱排列整齐将芯线剪齐对照色谱将芯线穿过色码盘
26、,色码盘要尽量靠近芯线根部折弯芯线后,剪去多余部分将色码盘安装到RJ45底座上合拢尾翼直至听到“咔的一响检查线序是否正确性 , 线缆的外护套应尽可能地接近模块并且芯线没有相互交叉超五类系统的安装方式与 3.2.1 6类系统的安装方式相同。光纤系统的安装光缆的安装与铜缆略有不同,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光缆转弯由于光缆很细,其转弯半径也相对较小,一般水平光缆为6mm,垂直光缆为缆径的10倍,但转弯容易对光纤造成永久性损伤。因此要求每经过两个90度弯必须设一过线盒。2、光缆牵引3 、通断测试正是因为光纤易断, 所以在布放完光缆后应及时使用可见光源对其进行通断测试, 发现损坏 的光缆必须马上更
27、换。确认光缆完好无损后,应立即封闭走线槽、过线盒和信息插座底盒,避免 被其他工人误伤。4、盘纤及预留在光纤配线架内预留 2 米,信息插座底盒内预留 1 米长的光缆。 这部分光缆需剥去护套露出 900um 的子管, 但由于很细, 因此需要更加小心的盘留。 要求松散盘纤, 且弯曲半径大于 25mm5、光纤端接光纤的端接分为熔接和现场手工端接。 前者采用专用设备熔接机,通过电极放电使两根光 纤融合。后者采用磨接,具体工序如下:VF45端接过程将光纤剥露后插入 VF45 夹持器 光纤从陶瓷芯中心伸出 将抛光盘水平向左拉出,切割光纤 左右水平移动抛光盘,研磨 10 个来回 清洁研磨表面 用放大镜观看研磨
28、效果 接受 中心的光晕说明整条光纤完好 不接受 安装上盖 合拢底盖 插上尾套 检查光纤是否在 V 型槽中部配线管理的标记与识别(1) RCP配线模块的标记 为了完善这一工作, Volition 综合布线系统采用了占用一个模块位置的模块式横向标签托 架,以便标出该模块属于哪个区域或哪个办公室。( 2)连接标记为了在安装中识别连接,建议在电缆和跳线的两端以及对应点插座进行识别标记。 每根电缆都要有一个标签或一个识别套; 跳线电缆根据其长度一端或两端做记号或在每一端都带有一个不同颜色的识别标签托 架,以方便辨别;信息面板有一个正反两面(电话、电脑)都可用的标签。2.3 综合布线系统测试检验布线系统全
29、部安装完毕后,安装商使用认可的布线测试仪器进行测试,并提交测试报告。测试通过后,系统开始试运行。认可的测试仪器有:美国FLUKE公司的DTX18O0 DTX120QDSP4000PL DSP41O0 DSP43O0 OMNISCANNE以及 OMNISCANNER II系列。双绞线系统的测试1. 信道链路测试信道链路是指从管理区设备端到工作区终端之间的链路。测试仪表连接为主仪表在配线间一侧,副表在工作区一侧,分别通过原厂 6类跳线与对应的RJ45插座相连接。2. 永久链路测试 永久链路是指管理区配线架端到工作区信息插座之间的链路,不包含跳线。连接方法为主仪表在配线间一侧,副表在工作区一侧,分别
30、通过原仪表厂商链路接口适配器线与对应的RJ45插座相连接。测试范围a)双绞线系统的连接正确性测试,衰减测试,近端串扰测试b)光缆系统中光纤衰减的测试。双绞线系统的测试a) 连接正确性测试双绞线系统中,水平子系统的4对非屏蔽双绞线(UTP的连接都是按标准来进行的,在配线 架一端都按以下方式来连接。第一对:蓝色蓝白第二对:橙色橙白第三对:绿色绿白第四对:棕色棕白信息插座的连接, 则是按几种标准来实现的, 即 4对双绞线可按 EIA/TIA 568A、EIA/TIA568B 、 USO(等标准实现连接。本工程中我们将采用T568B连接方式。b) 衰减测试 衰减是由于线缆阻抗( R、 L、( )的原因
31、而导致信号变弱。测试条件:对三类、超五类线及相关产品实现从1.0MHZ-100MHZ勺测试。温度为20C -30C ;信息点到配线室距离不超过90米。测试方法:被测线路一端接仪器;另一段接Loopback ;仪器的显示器上将显示测试结果或结论,一般显示通过或不通过。测试结果:测试结果应符合 EIA/TIA568B 标准。c)近端串扰(NEXT测试 近端串扰本身对终接点(跳线架、信息插座)处的非双绞金属介质很敏感,同时,对粗劣的 安装也非常敏感。例如在终接点处的不绞的线长度至多不能超过13mm对超五类线而言),或25mm(对四类线而言)等。因此,对 NEXT的测试相当重要。NEXT( dB)=
32、201og10 Vn/Vi测试条件:对三类、超五类线及相关产品实现从1.0MHZ- 100MHZ的测试测试温度为20C 测试结果:测试结果应符合 EIA/TIA568B 标准。光纤系统的测试 光纤系统的测试步骤与铜缆明显不同。在测试前必须先对仪表进行归零校准。由于光源和光 功率计在使用过程中均会产生参数漂移,因此建议每隔一段时间(视仪表状况而定,或遵从仪表 厂商建议)就要进行一次校准。校准后方可进行常规测试。由于光缆系统的实施过程中,涉及到光缆的铺设,光缆的弯曲半径,光纤的熔接,跳线,更 由于设计方法及物理布线结构的不同,导致两网络设备间的光纤路径上光信号的传输衰减有很大 不同。光纤系统、光纤
33、链路的衰减,应符合下表的规定:3 综合布线系统选型开放式布线系统SYSTIMAX(原朗讯科技企业网络集团)是综合布线系统的发明者和倡导者,1983由贝尔实验室第一个推出综合布线系统概念;并于1985首先推出SYSTIMAX SCS端对端结构化布线系统;1988年由 Lucent 首先推介 1 1 0型连接管理系统, 后成为工业标准的蓝本; 1990 年首创享有专利 的10612061高性能UTP双绞线线缆,并成为五类线缆的标准;1992年底首先推出智能大厦综合 布线系统 (IBS) 及开放办公环境布线解决方案 (Open-Office Solutions) ;1993年首次推出 High-5
34、系列支持100Mb/s的TP-PMD应用的布线系统;1994年5月首先实现超五类线缆传输622Mb/s ATM应用;1996年初首先推出支持 622Mb/s ATM应用的PowerSUM端对端产品系列;1997年首家推出 传统圆形六类布线系统支持千兆比以太网和1.2Gb/s ATM应用端对端的GigaSPEEl?产品系列,1998年首家推出LC小型光纤连接器接头,其接入衰耗小于O.1dB,目前是世界性能最佳且发货量最大的光纤连接接头器件,2000年世界第一家推出新型增强型 50 口 m多模光纤系统,是全球首 先的可支持10G(万兆)网络的多模光纤系统 LazrSPEED该产品成为ISO新标准中
35、OM3光缆的 蓝本; 2001 年又全球首推性能最佳的电子自动配线管理系统 iPatch 及其网络管理系统,又一次 带动世界布线的脚步向前发展;随着2002年TIA和ISO正式颁布六类标准,COMMSCO公罰推出了第三代GigaSPEED系统一XL系列,再加上其无线网络连接系统CajunWave,成为当今世界唯一一家提供“结构化网联解决方案”的布线厂家。SYSTIMAXS一个于1992年将综合布线系统引入中国,同年在北京办事处设立环球专用系统 部并开始朗讯科技综合布线系统的推广工作, 在市场推广过程中朗讯科技始终中国的邮电部, 建 设部,电子部及各大设计院保持着密切的往来与合作,协助各大部委先
36、后制定出民用建筑电气 设计规范详解手册 ,北京市建筑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 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等,为中国的智能楼宇的标准化,信息化,宽带化,数字化作出了自己不懈的努力!SYSTIMAX综合布线系统由于技术领先,质量可靠及服务周到,因此深受广大客户爱戴和拥 护。SYSTIMA)布线系统在全球拥有超过 50 %的市场占有率,其不但拥有如杜邦(Dupont),惠普(Hewlett-Packard),福特(Ford),英国航空(British Airways) ,英特尔(Intel) , BP石油,纽 约证券交易所(NY Stock-Exchange) , BBC电台,P&G宝洁,安力(Am
37、way),摩托罗拉(Motorola), 喜来登酒店(Sheraton-Hotel),飞利浦(Philips),康柏(Compaq)及费城国际机场(Philadelphia Airport) 等一系列国际客户。而且还拥有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邮电部,民政部,铁道部, 交通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信局,上海证券大厦,深圳证券交易所,深圳电力局,厦门机场, 福州机场,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等国内一系列重点用户。综合布线系统主要优点可靠性SYSTIMAX系统采用高品质的标准材料,并采用组合压接方式构成一套高标准信息通道,所 有器件均通过UL、CSF及 ATM标准组织认证,信息通道都要采用专用测试仪器校核
38、线路阻抗及衰 减率以保证其电气性能,布线系统全部采用物理星形拓扑结构,点到点端接,任何一条线路故障 均不影响其它线路的运行; 同时为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故障检修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从而保障了网 络系统可靠运行。各系统采用相同传输介质,因而可互为备用,提高了备用冗余。实用性SYSTIMAX是 一套全开放式的布线系统,它具有全系列的适配器,可以将不同厂商网络设备及不同传输介质的主机系统全部转换成同一非屏蔽双绞线(UTP),通过双绞线可传输话音、数据、图像、视频信号、楼宇自控及门禁系统信号等等;采用多模光纤可远程高速传输数据及高清晰度 图像信号,可支持目前所有数据及话音设备厂商的网络系统。开放性开放式的
39、综合布线系统结构能够支持任何厂家的任意网络产品,是支持任意网络结构 (总线型,星型,树型,环型或其组合等 ) 的基础。树状星型布线结构是本布线系统支持的最基本的网 络拓扑结构之一,通过跳线可以构成不同的应用网络。灵活性 由于所有信息系统采用相同的传输介质、物理结构采用星形布线方式,因此所有信息通道 是通用的,每条信息通道可支持电话、传真、多用户终端、10Base-T工作站、令牌环站及HP9000系列,SUNSparc 及 enterprise 系列,DECAlpha , IBM AS400e, RS600Q ES9000主机及 100Base-T ,NCRHoneywellCompaq Alp
40、haJohnson-ControlNECSUN MicrosystemEthernet , 10-Base TToken Ring(16Mbps)TP-PMD(100Mbps)100Base-T, 1000Base-TMatra Communications155Mbs及622Mbs ATM甚至1000Base-T、1000Base-TX及10G应用。所有设备的开通及更改不需改变布线系统,只需增减相应的网络设备及做必要的跳线管理即可;系统组网也可灵活多样, 甚至在同一房间内可以多用户终端、 100Base-T 工作站、令牌环并存,各部门即可独立组网又可 方便地互连,为合理组织信息流提供了必要的
41、条件。先进性SYSTIMAX用极富弹性的布线概念, 采用光纤与双绞线(UTP)混合方式,极为合理地构成一套完整的布线系统。 所有布线设计均采用世界最新通讯标准,所有信息通道均按国际布线标准采用八芯配置,1071E六类双绞线缆最大速率可达到622Mbps及1.2Gbps应用,干线LazrSPEED系列新型多模50um/125um光缆,配合标准的SC型光连接器件,可提供10G万兆以太网的传输速度, 为将来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容量。 通过主干通道可同时传输多路实时多媒体信息, 同时物理星形 方式为将来发展交换式网络奠定了坚实基础。Commscope的承诺是一次布线,二十的不落后。发持的系统应用(1)
42、用户的数据处理设备:IBM System 36/38 , AS/400Hewlett Packard(HP)Siemons ControlCDCAndoverFujitsu(2) 用户数据通信网络方式:EIA-232-D , RE-422, RS-423StayLan(1Mbps-10Mbps)FDDI(100Mbps)ATM(155Mbps622Mbs)10G万兆以太网(3) 用户的话音交换系统:AvayaEricssonNortel NetworkMitelNEC(4)用户的图像传输要求:An alog Video(CCTVCATV)Digital Video数字图像Video Co nf
43、erence会议电视六类系统1.产品特点Commscope公司于2002年4月正式推出的端对端 SYSTIMAX GigaSPEED1 XL产品系列,是 第三代GigaSPEED产品,它以更科学,更优越,更精密的线对平行传输和阻抗更匹配技术,使其 UTP布线系统端对端(Point-to-Point)信道的全程衰减值,近端串音衰耗,衰减串音(ACR),抗电磁干扰EMI等指标,都大大超过 TIA/EIA 568-B ,ISO/IEC 11801国际六类标准。 GigaSPEED XL 系统应用SYSTIMAX实验室MD(模态分割建模技术),CTAT(线缆绞绕技术),CFP(连接器场 图建模技术)等
44、专利设计方法而成。 这些优势的取得,来自1071E系列UTP电缆,MGS40C系列信 息模块,PATCHMAX/1100GSS 列配线架,GS8E数 据跳线等。端对端 SYSTIMAX GigaSPEED1 XL 具有如下特点:超越标准的非凡性能当我们谈论GigaSPEED XL系统性能和六类标准关系的时候,我们并不以满足标准作为努力 的终极目标,只有不断超越,才是SYSTIMAX成功的关键。CommscopQgaSPEE给出的是保证值, 保证值是一种承诺,包含在 20年质保中,保证工程完工后测试达到的指标。比六类的标准具有 很大的性能余量,同时也符合目前最新测试标准对于回波损耗的3dB性能余
45、量的原则。GigaSPEED XL 7通道指标保证值(在100米信道长度四个连接的情况下的最差值)CommscopQgaSPEEDXL给出的产品性能参数比 (100米的情况下)比六类标准的性能余量:(给出的保证值比标准具有很大的性能余量)4次连接的通道性能6次连接的通道性能In serti on Loss5.0 %4.0 %Pr-Pr NEXT6.0 dB4.0 dBPSNEXT7.5 dB5.5 dBPr-Pr ELFEXT6.0 dB4.0 dBPSELFEXT8.0 dB6.0 dBRetur n Loss4.0 dB2.0 dB六次连接和短链路支持,彻底打破您设计上的束缚对布线系统来讲
46、,每增加一次连接,意味性能的下降;对用户来讲,每增加一次连接,意味灵活性的增加。面对更加严格的六类系统,当很多厂商仅仅在标准两次连接链路上努力的时候,我们已经可以使GigaSPEED XL在最高六次连接的情况下,满足并超过标准的要求当所有人都知道水平铜缆的链路长度限制为 100米的时候, 却常常忽略另一个限制, 两个连 接点间的最短距离应大于 15 米。而短链路情况会经常出现在用户的实际布线环境中。在短链路 情况下, 系统所印发的问题, 不论是用户, 还是厂商, 都避而不谈。 今天,我们正式承诺 GigaSPEED XL 将打破短链路的局限。最广泛和最大量的实际应用六类系统做为全球最大和最早的
47、六类系统供应商,GigaSPEED系统已经在全球拥有了超过千万的最终用户。而这些用户的实际应用和反馈,使人们不断增强对GigaSPEED性能的了解,从而不断改进我们的产品。因此,无数用户的使用,证明了GigaSPEED系统良好的性能和可靠性。端对端SYSTIMAX GigaSPEEDT产品系列,以更科学,更优越,更精密的线对平行传输和阻 抗更匹配技术,使其 UTP布线系统端对端(Point-to-Point)信道的全程衰减值,近端串音衰耗,衰减串音比(ACR),抗电磁干扰 EMI等指标,都大大超过 TIA/EIA 568-B,ISO/IEC 11801国际标 准及PowerSum系统。其独有的
48、接插头“四角”端接匹配设计及其14项专利发明,使其能在更恶劣的安装环境下依然保持 1.2Gbps信道传输性能,多项的性能测试表明 GigaSPEEDTI系统不仅在 全程衰减值,NEXT等性能指标上远远超离其他布线系统,而且在实际应用中EMC等各项指标亦超越FTP等电缆系统。灵活的设计思路和多种产品组合? 可实现最新的区域布线模式 (Zone -Wiring) ,并且在 1 00米范围内无跳线长度限制。?由于GigaSPEEDTI的高性能指标,其允许在单根8芯线缆内同时共享二个高速数据传输, 使系统实现真正高性能的灵活性及可扩展性。? GigaSPEEDTI千兆比布线系统同时还提供多种颜色信息模
49、块可以很方便地标识出用户不 同应用,使其产品系列更齐全。且所有的产品与PowerSum系统组件完全兼容,用户投资保护更完善。?其MGS40高性能信息模块系列采用背后分隔进线端接方式,以降低NEXT的影响;前部斜角设计,实现 90度和 45度安装方式的自由转换。2. GigaSPEED XL端到端信道组成产品介绍MGS4O0言息模块系列模块化的设计的GigaSPEED言息模块令其特别适合安装在通信标准机柜或信息插座接线盒 内,设计特点包括 :?与固定的GigaSPEED水平线缆配合时,有极好的电气特性。? 灵巧吻合地连接至M系列插座面板,桌面安装盒及M1000MULTIMA机柜式配线架上。? 可
50、选选90度(垂直)或45度(斜角)安装方式,且无需特别斜口面板的专利设计。? 多种颜色选择,标签有助于快捷、准确及方便地安装。? 新设计的后侧面盖板可防止脏污,确保连接完全可靠。? 更宽的分线走道以便端按安装时更灵活,更方便。GigaSPEED线缆SYSTIMAX推出二个系列 CAT6布线系统-71及81系列71系列六类线缆-该系列使用传统的圆型电缆设计,所有技术指标均超过CAT6要求,它安装简单,占用空间小且快捷及经济,本次方案使用71系列六类线缆。? 包括1071( CMRS燃式)和2071( CMF阻燃式),以及3071 (低烟零卤素)电缆?优异的平衡性和串音衰减特性令此布线系统应用更广泛,包括诸如运行于550MHZ上能支持77个有线电视频道。? 所有电缆皆与 COMMSCO公囿的Power Sum组件完全兼容。? SYSTIMAXM好的工艺设计,使其安装快捷简易。高性能的跳线系列? SYSTIMAXGigaSPEED跳线系列包括110GS快接式跳线,GS8E终端跳线,和117GS 119GS等系列跳线,适用于可靠的数据传输且多变动的环境要求。? 经精心设计及过硬的生产流程 GigaSPEED勺各类快接跳线系列均有完美无缺的阴抗匹配性能,具有更小的反射信号及显着的传输性能改进。? 衰减指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配送车辆司机租赁服务协议
- 2025至2030年中国晶体管扩音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重污清洗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测试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水位开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手工刺绣制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壁厚卡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螺丝供给机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疏解器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年家禽养殖与农业科技研发投资合同2篇
- 慢性肾衰竭的护理课件
- 2024-2025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上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四百字作文格子稿纸(可打印编辑)
- 冷轧工程专业词汇汇编注音版
- 小升初幼升小择校毕业升学儿童简历
- 第一单元(金融知识进课堂)课件
- 新概念二册课文电子版
- 介入导管室护士述职报告(5篇)
- GB/T 37062-2018水产品感官评价指南
- 零件的工艺分析及毛坯选择
- 三笔字讲座(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