筏板混凝土浇筑方案设计_第1页
筏板混凝土浇筑方案设计_第2页
筏板混凝土浇筑方案设计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标准文档新郑市宏基王朝樱花园2#楼筏板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郑州宏浩建筑安装有限公司年月日文案大全筏板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新郑市宏基王朝樱花园 2#楼位于新郑市郑新路与中兴路交叉口,由郑州市宏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开发。 由郑州宏浩建筑安装有限公司承建, 监理单位为新郑市建设工程监理公司。 本工程地上 18 层,地下 1 层,剪力墙结构。基础为 CFG复合地基上筏板基础。本工程地下室筏板混凝土标号为 C30,抗渗等级为 P6,1100mm厚,采用商品混凝土,汽车泵浇筑 , 按泵送商品混凝土施工规范和有关强制性要求的技术措施来组织施工。二施工准备工作2.1 材料准备序号

2、材料名称单 位数 量备注1塑料薄膜21000养护用m2.2 机具准备2.2.1因甲方提供的施工用电电压难以满足地泵施工要求,故选用一台 47 米汽车泵。2.2.3其他相关机具如下:序号机械名称单 位数 量备注1软轴振动器台41.1KW2碘钨灯盏61KW3塔吊台165KW4电焊机台2直流5手提锯木机台4/12.3 人员备配及管理事先请业主组织联系与交通、 城管、环境保护部门的协调,解决大型混凝土罐车在市区的通行问题和夜间不停歇施工的噪音问题。请商品混凝土公司有关人员先行进场, 商讨混凝土供料及汽车泵等配合问题。召开技术交底会议, 提出具体生产技术要求, 布置下达各工序项目施工的工作任务与职责,

3、让每位管理人员明确自己的工作内容,确保施工按质按量完成。安排好劳力配备和施工机具、材料的需要量计划和配置。劳力供应要保证24 小时连续作业并保证工人合理的休息时间,机具配置应能随进度机动灵活移位,现场材料配备应能满足突发情况(如停电、供料暂停等)时的现场暂时运转。拟定主要劳动力需要量如下:序工种计划需要白天(人)晚上(人)(人)号混凝土工30151512木工4223钢 筋 工4224电工2115(塔吊、机械)操作工4226养护422三、施工布署本工程属于大体积混凝土, 浇筑将采用汽车泵, 按从西往东的顺序浇筑混凝土。先浇筑电梯井、集水坑部分,该部分浇筑分成三个阶2段:首先,先均匀浇筑到积水坑筏

4、板顶面;其次待其初凝前再从电梯井四周均匀分层浇筑至电梯井基础筏板顶面;最后待其初凝前连同集水坑、电梯井侧壁板墙一起浇筑至筏板顶。混凝土浇筑采用斜面分层的布料方法,即“一个坡度、分层浇筑、循序渐进、一次到顶” ,配 4 台插入式振动器。四、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1. 施工流程商品混凝土申请浇筑前准备混凝土输送浇筑测温并养护。2. 施工顺序混凝土连续浇筑,如因突发情况必须间歇的, 间歇时间尽量缩短,并在下层前期混凝土初凝之前能继续浇筑。3. 砼施工工艺(1)浇筑方式、商品混凝土到场后, 应同监理用塌落度桶复测塌落度是否符合要求。、采用沿筏板长边方向, 从1 轴开始向东浇筑 C30P6混凝土至膨胀加强带

5、,然后再从东轴线开始向西浇筑 C30P6混凝土至膨胀加强带,然后换成 C35P6混凝土依次浇筑外墙梯坎, 完毕后换成 C35P6微膨胀混凝土开始浇筑膨胀加强带。采用“阶梯斜面分层,薄层浇筑,循环整体推进”的方法进行。、为减缓升温过快,利用浇筑面散热,每次浇筑的厚度约为350mm,斜面分层按 1:6 斜面考虑。3、在各层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采用“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及时振捣,一次到顶”的方法,在保证筏板的连续浇筑。避免出现施工冷缝的前提下, 尽可能增大了混凝土的散热面, 有利于早期混凝土水化热的散发。、防止集水坑及电梯井模板上浮措施:用 48 钢管放在模板上口,钢管间距 800mm,然后在钢管上铺

6、一层 4080mm方木,在方木上放塔吊标准节, 集水坑放一个塔吊标准节, 电梯井放两个塔吊标准节。、砼自由下落高度应控制在2m之内。(2)振捣工艺应备有足够的振动棒 ( 不少于 4 台) 进行振捣。在斜面下层砼未初凝时进行上一层砼的浇捣, 振动棒分上中下三个层次。 采用循序推进,一次到顶。振捣方向为:下层垂直于浇筑方向自下而上, 上层振捣自上而下。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可避免漏振,振捣时快插、慢拨,插点形式为行列式,移动间距不大于400500m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一层砼面50mm,以消除两层间接缝。振捣时间宜为1530 秒。(3) 砼表面处理混凝土在浇筑后

7、, 在其表面初步按标高用刮尺刮平, 在初凝前用木抹板打磨,待混凝土收水后, 再二次用木抹板搓平, 闭合收水裂缝,然后覆盖塑料薄膜养护。(4) 、质量控制由秦志杰、张建、耿超负责,安全由苏卫斌、靳4东东负责。4. 混凝土养护在已浇筑好的混凝土表面初凝前铺上塑料薄膜,12h 后浇水养护。每两小时洒水养护一次。5混凝土的测温本工程混凝土的测温采用在筏板中每100 左右布置一组直径20 铁管(长度分别为800mm,500mm,200mm)用以筏板下、中、上部混凝土的测温。 筏板混凝土浇筑完成2 个小时后开始进行测温, 测温时用温度计进行上、中、下部的测温,并对测得的温度比较,当测得局部内外温差大于25

8、时及时洒水养护或覆盖塑料薄膜等措施减少温差。五、混凝土试块的留置在混凝土开始浇筑前 ( 开盘鉴定时 ) 必须有项目部实验人员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块, 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 作为评定混凝土强度等3级依据的标准养护试块, 必须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每 200m 的混凝土各留同养、 标养不少于一组, 试块拆模后必须送入标养室进行养护。六、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6.1 温度监测步骤和控制目标每天 24 小时不间断监测,固定两个测温人员。每天测得的温度记录上报项目部认真分析。6.2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与养护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与养护主要是保证混凝土的内部最高温度与表面温度之间的温差不超过25,

9、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5之间的温差不超过25,本工程的大体积混凝土根据计算主要是采用外蓄内降的方法来进行温度的控制与养护。混凝土表面采用塑料薄膜覆盖,浇水养护,从而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少于25且降温速度应满足温控指标的要求。测温点应布置在预计内部温度最高或温差最大处,散热最快、降温速度较快的地方也应设测温点,上点距混凝土表面下 200mm 处,中间点在混凝土厚度的一半处, 下点在混凝土底面以上 100mm处。七、技术质量管理保证措施7.1 商品混凝土供应站应严格按配合比组织施工。7.2 现场泵送保证措施: 现场泵送应保证连续浇筑, 供应站应处理好发车间隙和路上交通、畅通,派现场调度现场调控。

10、7.3 根据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 为防止出现施工冷缝, 必须保证混凝土供应的连续性,做到混凝土供应速度应大于混凝土初凝速度,保证两层混凝土间不出现施工冷缝。7.4 保证有足够的劳力储备, 浇筑时配备 2 个泥水班组, 四个班次轮流施工。 24 小时不间断施工,同时钢筋,木工等班组也应有相应人员配合。钢筋工每班2 人,木工每班 2 人。7.5 混凝土浇筑前应对已完成的钢筋、模板工作面进行全面清理检查,并作好技术质量复核,隐蔽验收记录,交接班记录。7.6 项目部对所有管理人员, 操作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针对施工方法、操作规程以及根据本工程特点提出操作要领。7.7 现场严格控制混凝土塌落度, 通过进

11、行塌落度测试, 将测试结果及时报告值班负责人,并与供应站联系,随时调整水灰比。7.8若因意外混凝土运输能力下降, 则立刻减慢混凝土浇筑速度,以控制两层混凝土的浇捣间隙不大于初凝时间,同时保证汽车泵的输送能力。7.9混凝土振捣过程中,按施工方案布设振插点;严格控制振6动棒移动的距离( 400500mm),插入深度,振捣时间(15S30S),避免各浇筑带交接处的漏振。7.10施工应注意防止混凝土过振,使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7.11按施工规范要求, 由专职试验员制作现场混凝土试块,并做好试验记录。7.12严格控制混凝土结构上层钢筋保护层厚度,禁止踩筋。7.13为控制混凝土表面收缩裂缝, 在刚振捣完毕的混凝土面层上采取二次抹压工艺。7.14严格根据测量结果,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小于且等于25C;当温差过大时,及时采取控温措施。八、大体积混凝土表面产生收缩裂缝的质量通病。8.1 加强施工中的温度控制加强测温和温度监测与管理,随时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25C。及时据测温结果, 调整保温及养护措施, 做好混凝土的保温保湿养护,缓缓降温,夏季注意避免暴晒,上覆塑料薄膜。延缓降温时间和速度, 充分发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