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幼儿园教师怎样上好一节课一.一、一节好课也是有标准的同样一节课,幼师们组织的方式却五花八门,你说你上得好,我说我上 得好,大家都在说自己上得好,究竟,什么样的课才称得上是一节好课 呢?以下为你逐一道来,希望幼师们能给幼儿一个真实、自然、简单的 课堂。(一)从教师方面1、教态亲切、自然、大方,语言生动简练、适中、不啰嗦,并注意与 幼儿进行沟通与交流。2、多运用并恰当运用表扬和鼓励;加强对幼儿的常规管理。3、加强对幼儿的常规管理,不放纵幼儿的不良行为,并及时、巧妙地 进行制止。4、课前进行充分地准备。 把握幼儿的年龄特征 熟悉教材和教案; 熟悉教材和教案,把握教学重难点 充分准备教学具; 充分准备
2、教学具,制作实用的教具。(二)从幼儿方面一节好课,离不开幼儿园在课堂上的表现。因此幼儿园教师要调动幼儿 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动起来,都能参与进来,不要 有等待的现象,这样的课才称得上是一节好课。(三)从课堂设计方面一节好课,常常依赖于课堂活动设计。活动设计得新颖、独特、有趣,符合幼儿年龄特征,是上好课的前提。因此,幼师们在设计活动课时, 要注意以下几点:1、活动课的主次要分明,一般分为开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三 大部分,并合理分配各部分时间,把握重点,注意目标达成度。2、导入新颖,能够吸引幼儿的目光,抓住孩子的心理特点及年龄特点。 可采用直接、间接、情景表演、图片导入、实物
3、或谜语等等与课程有关 的导入方式进行导入。但时间要把握在 2 分钟以内,因为我们的主要目 的为接下来的课程做准备。3、目标明确,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及接受能力。4、教学过程,各环节联系紧密,语言连贯,流程清晰。符合教学的大 纲要求。5、有游戏的环节。幼儿园的课程多数是借助游戏的形式来实现的教学 目标,因此,游戏一定是为辅助教学内容而准备的,我们要为目标而游 戏,不是为游戏而游戏。 可以通过游戏或分组游戏的方式检测孩子掌握 的程度,从而了解孩子的接受能力, 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进行个别辅导。6、把握好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小班幼儿一般是10-15 分钟,中班幼儿一般 20-25分钟,大班和学前班
4、孩子是 30 分钟左右。把握好孩 子的最佳接受状态,也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7、上好一节幼儿园活动课,还要借助一些相关的教具,由于孩子的接 受能力和认知特点的局限性, 就需要我们老师在生活实际中, 搜集与课 程有关的材料作为教具,来帮助幼儿理解,从而加深孩子的印象。此外,幼儿园课堂组织,要紧凑,不拖沓;教学活动注意面向全体、因 材施教;教学要有主线,要一气呵成。上好课,还要做好以下几点: 好的课堂设计是一节好课的前提。 在教学过程中, 常常看到有些教师作 秀,或者安排了很多内容,导致教学任务没有完成,或者走马观花由于幼师们过于做作,影响了课的质量。在课堂设计方面,幼师们除了 要考虑课堂教学思路要
5、清晰外,还要做好以下几点:1、少一点“堆砌型”,多一点 “放射型”“放射型”的课是指一节课围 绕一个点展开,各环节的设置都是为这个重点服务的。如:和时间赛跑 教学点:体验时间的长短,发现时间的价值和自身的努力有关系。 环节一:早上7点和 8点之间你做了哪些事? (洗脸、刷牙、去幼儿园、 锻炼,感知一下时间与做事情之间的联系, 为下面的活动做下铺垫) 环节二: 一分钟里面插雪花片。先是无意识地插 这时幼儿自身处于 一种自然状态,还没有把自身的努力放进去;然后比较谁插得多与少, 有意识地加快速度插雪花片,这次有自身的努力,插得多了,可时间还 是一分钟。(通过这个前后两次插雪花片的比较让幼儿体验时间
6、的价值 和自身努力的关系) 环节三:创设活动情景:一分钟抛接球、一分钟抛接沙包、一分钟把呼 啦圈从脚套到头,并记录。(体验:抓紧时间一分钟里也能做很多事) 环节四:讨论:平时我们应该怎样抓紧时间? 这个活动围绕一个重点展开教学,教学过程设计得自然、流畅,环环相 扣、水到渠成。“堆砌型”的课是指一节课内容太多,有些相关的内容全部凑合在一起, 重点较多,容量较大。例如:中班蔬菜第一环节:分组起名,讲规则。第二环节: 认识蔬菜 (10 种左右) ,多数是以猜谜语的方式导入然后看 图片的。第三环节:游戏 “找蔬菜 ”,按图片上的蔬菜去找真的蔬菜,然后对应放 在图片上。第四环节:蔬菜分类,把找来的蔬菜排
7、队,分成瓜类、菜类、豆类、萝第五环节:蔬菜可以怎么吃?介绍蔬菜的营养。(时间很长, 每个环节都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点来组织活动, 可以 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开展, 这样每个点都能深入地了解与学习了:各种各 样的蔬菜、蔬菜的分类、好吃的蔬菜) 前不久,也看到过类似的一节课:第一环节:树叶的名称(芭蕉叶、银杏叶 ) 第二环节:感知树叶的不同(形状、大小、颜色、气味等) 第三环节:游戏树叶找朋友(找相同特征进行分类) 第四环节:树叶的作用(做药 )第五环节:树叶粘贴画。这其中, 几乎每个环节都可以作为一个完整的教学点来组织教学, 容量 之大与没必要的堆砌使得幼儿产生了思维的疲劳, 活动时间的过多延长
8、幼儿早已集中不了注意力去听了, 教师好的出发点未必收到好的教学效 果。2、少想一点“怎么教”,多想一点 “怎么学”。 如果老师在上课时老想着 “怎么教 ”,那就会只想着教案, 只顾着赶环节, 而忽视了课堂中现场幼儿学习时的一种动态的表现, 老想着“怎么教 ”的 老师不愿意出现 “节外生枝 ”的现象,甚至恼火幼儿与自己不合拍、不配 合。例如:新教师随堂课中班音乐拍手唱歌笑呵呵 设计的教学流程是:问好练声 完整听录音歌曲 教师清唱示范 随音乐节奏朗读歌词 逐句教唱 完整清唱歌曲 介绍新 的唱法(领唱) 自编动作围成圆圈表演唱。 当教师逐句教唱时,有几个幼儿情不自禁站了起来,边唱边做动作(这 首歌曲
9、表演性很强,易唱易做动作)这时,老师也看到了,她让幼儿坐 了下来,因为她设计的动作表演在最后一个环节呢,幼儿坐了下来,继 续一句一句地跟学,按原定计划一环一环地进行着 例 2:小班可爱的兔子思考几个现象:20 人左右上课,只提供一只小兔给观察;喂兔子环节: 教师发给每人一根青菜或一个胡萝卜,每个幼儿拿一样东 西去喂小兔子,让幼儿去观察兔子喜欢吃什么。幼儿座位:坐在教室中间的一块垫子上,面积很小,幼儿挤得很紧。回 答问题时要站起来,每次活动都要再爬起来。分析:教师更多的是考虑 “怎么教 ”,考虑这个教的过程怎么一步一步往 下进行,如果她更多考虑到幼儿的学,就会想到:1、材料提供得不够会引起秩序的
10、混乱,有很多幼儿都不能就近观察, 只能在边上推来挤去。2、那么多东西喂一只小兔子太不科学,结果也是失真的(吃得下吗)3、幼儿爬起来回答问题、去观察兔子、去喂兔子都比较费力,而且人 为的挤来挤去使得幼儿注意力转移,不利于良好学习常规的形成。注重“如何教 ”,忽视 “如何学”的课的特点:环节分明,但较为生硬、机 械。3、多一些真实,少一些作秀。 每上一节课之前,我们都得做一定的准备,包括物质的准备、知识经验 的准备等,但这准备不能过度。几年前,有阵风刮得挺盛的:公开上的 课或比赛课内容事先让幼儿知道, 有的甚至练得非常熟练, 到正式上课 时变成了排练后的演出。最近去乡镇听课, 发现还是存在这样的现
11、象, 试教时用自己班上的孩子。 当时我问那老师: “你正式上课是用自己班上的孩子吗? ”她回答说: “是 的 ”。我又问:“那你试教时为什么不用别的班的孩子? ”她说:“不熟悉, 怕管不住。 ”我就纳闷:管不住孩子,课堂中出现缺憾或者失控有利用 孩子作假、演戏重要吗?因为在我看来, 虚假的课堂欺骗的问题是很严 重的,虽然我能理解这些老师的心情,怕上砸了,自己也曾有过类似的 想法例如:有趣的树叶 老师问:你知道哪些树叶?幼儿一个接一个说出许多许多,很多我 都不知道。当老师问:树叶有哪些作用?幼儿: 琵琶叶可以做药、银杏树叶可以 课后我了解到,这节课光是试教就已经三遍, 老师丝毫没有意识到这样 做
12、是不明智的教学行为, 豪不隐瞒地告诉我, 每次试教都是本班的孩子。 更别说别的准备工作了。 (在此我只对这种现象加以分析, 不针对老师, 其实老师也是很想把工作做好才有这样的行为的)当时我对那老师说: “其实孩子说出那么多树叶的名称和作用是不正常的,说不上才是正常 的情况。 ”为了弥补幼儿表现出的无所不知的不正常情况,我设计了一 张调查表,让那老师发给幼儿带回家, 是让孩子和自己父母共同去查树 叶作用的资料,如果经过调查能说出树叶的作用那也算是正常情况了。 当然,此乃下策,顺序颠倒了。 虚假的课堂有一个特点:幼儿非常熟悉活动,非常配合老师,过程进行 比较顺利,但是幼儿的眼中看不到生动、看不到兴
13、奋、好奇、投入,因 为他们已经没了挑战,适度的挑战才会有真实的兴趣与愉悦, 现在他们 就如同熟悉工作流程的工人在机械地重复完成一项熟练的任务。 真实的课堂,才是最美丽的!我们要记住一点:我们上课不是给别人看 的,不是取悦于谁的,而是带着孩子们一起演绎一段发展的故事,是为 自己和孩子在上课的。4、少一点华丽,多一点平实。老师们回忆一下, 你外出听的课、 看的录象课, 有多少节感觉是朴素的、 实用的、 常态下的课?许多课堂都披着华丽的外衣,这些华丽的外衣底 下暴露的是刻意包装的痕迹。有的课情景表演、课件、动手制作、游戏、录象等热闹繁华,什么手段 都用,全副武装。例:体育课过河当中跳小河的三个环节是
14、这样设计的:第一次自由跳小河(绳子有宽有窄)问:你是用什么方法跳过去的? 第二次活动:下雨,小河变宽了,提高了难度,运用方法跳过去。 第三次:河里来了鄂鱼(老师坐在河中做鄂鱼)对面田里有害虫(海洋 球),小青蛙依次跳过河捉到害虫,从鄂鱼身上跳回,将害虫放在指定 的筐里。放松环节:小青蛙去小河里游一游,用绳子做波浪的动作等等。 结束:全体青蛙一起抬着绳子高高兴兴地回了家。象这样的课,你听了、看了回去就能上了。材料准备简单,过程层层递 进、清晰明了。说实话,平时我们没有很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制作、准备过多的教学具, 有时也没有那个必要。就地取材、一物多用等是我们要多去考虑的,但 也要避免走入误区:认为
15、东西越少越好。那也不对。关键是材料少了, 环节设计巧妙了,幼儿的发展更好了。当然,象科学探索活动还是要为 幼儿提供足够的探索材料的。5、少一点控制,多一点自主。我这里所说的控制是指权威下的不利于幼儿发展的限制。常见的控制有以下几类: 1、范例的控制。一年前,听一新教师上美术课,是中班的绘画船, 她准备了一幅范画, 一边让幼儿观察范画一边提问:大轮船由几部分组 成的?(船身、船舱)船身、船舱是什么形状的?船上还有哪些东西? (红旗、烟囱、窗户)结果画出来的船都是一模一样的,好象全世界的 船就这一种。2、语言的控制。我们上课时经常会听到 “你又不对了 ”、“又错了 ”“你不能”。有次我去听另一位新
16、教师的兴趣班的美术课,她一会停下说:“坐端正 ”、一会拿起铃鼓让幼儿跟着她拍手,来组织纪律。因为她刚本 科毕业,组织语言不是很形象化不生动,幼儿不怎么要听。所以她只能 采取这种方式来维持秩序。3、其他控制:蔬菜一课由于时间拖长了,幼儿到后来明显坐不住 了,那老师就拿着蔬菜的图片,一会走到这个面前说: “蔬菜请你坐坐 好”,一会到那个面前说: “蔬菜不喜欢你了 ”。表面上似乎是情景性的 维持秩序,但确实是一种变相的权威镇压式的控制,类似这样的还有很 多。这样的控制是束缚幼儿的无形的绳索,是不提倡的。 这使我想起一个寓言:有一天农夫牵着驴子走到悬崖边,农夫怕驴子跌 下去,用绳子牵着它靠近一点,驴子
17、坚决不肯,越牵它越向外挣扎,最 后跌下了深谷。给我们一个启示: 为什么要用绳子把驴子牵过来?为什么不用一把青草 把驴子唤过来呢? 有时为了良好的意愿,往往采取强制的措施,效果却不容乐观。 希望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都能有 “吸引驴子的青草 ”,以活动本身来吸 引幼儿的主动参与。让幼儿形成自主学习的策略可以尝试以下几点:1、提供适宜的环境,让幼儿学会自主选择。教室里的区域活动,幼儿 为什么那么喜欢?因为他是自己根据兴趣选择进哪个区;进了区域,可 以用教师提供的材料自主探索;在同一区域里,还可以和其他幼儿自主 交流。集体教学中我们也要经常创设这样的环境。2、提供充分的机会,让幼儿学会自主探索。课堂中
18、,我们要提供充分 的机会,给予幼儿适度的挑战,让幼儿自主去探索,幼儿会乐此不疲, 我们则要关注幼儿的思维轨迹,从中了解与分析幼儿的学习方法。 并非 科学课可以这样,其他课同样如此。当我整理那些做中学课的照片时, 就发现每张照片上的孩子都在开心地笑着动手, 这个发现让我觉得很多 的忙碌是值得的。3、创造必要的条件,让幼儿学会自主表达。表达的形式很多:绘画、 动作、语言等。这里就不多说了。6、少一点模仿,多一点个性。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自我, 要善于分析自己:我的强项是什么?我的 专长是什么?我是善于创设情景呢还是善于语言的循循诱导?然后进 行有针对性的学习锻炼,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教学个性
19、。所以模 仿并非是自身专业成长的捷径,借鉴 +反思才是聪明之举。远离作秀,褪去华丽的外衣,走出堆砌、模仿的误区,我们的教学要返朴归真、寻找一份有缺憾的真实,寻找富有生命力的平实。7、少一点 “拿来主义 ”,多一点 “为我所用 ”。一些教材、一些现成的教案、教学材料等等这些都只是载体,是我们参 考的文本,它更多的是提供给我们一些指向、一些理念、一些内容的文 本资料。它都一律只提供同样的一份,显而易见,这些只能参考,在参 考的基础上做适当的调整。 就比如给你一块料子,你就把它用来做衣 服,不管大小穿在身上,肯定有人大有人小,但是如果大家把这段料子 合理剪裁,量身定衣,那就肯定大家都合适了。教材就是
20、这段料子。拿 我们现在用的教材分析一下。除了整合课程外, 现在还渗透国学的教育, 我们在引进这些东西的时候, 也要根据我们这里的具体情况做一些调整,不能死搬硬套。吸取其中的 精髓、抓住一些灵动的东西,为我所用才是关键,不能刻板地模仿它的 形式。二、这些课堂小细节不可忽视评价一节好课,看教学任务完成情况,看课堂的活跃程度,这是毋庸置 疑的。但也许你上课时的一个小动作,或者你的一个疏忽,都可能会让 你的活动课大打折扣,无缘优质课。因此,幼师们要注意全面把关,对 课堂小细节也要引起足够重视,以免因小失大。(一)教师的课堂礼仪1、让自己的眼神成为叩开孩子心灵的钥匙。 关怀:加强目光巡视,消除 “教学死
21、角 ”,让每个幼儿都感觉你在注意他 /她 赞许:幼儿课堂表现好,要用赞许的目光肯定他 /她。 制止:用目光给予信号,防止幼儿分散注意力,或嬉笑打闹。 鼓励:提问和课堂讨论时,对不同的情形采取不同的目光交流,对有进 步的幼儿要以资鼓励。批评:幼儿不遵守课堂纪律,交头接耳,幼师要用眼神批评。 温馨提示:在运用眼神交流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目光要亲切、自然、坦诚。 注视时间要适当。 注视的位置要得体。 注视的方向要合宜。2、把握对幼儿的称呼: 对幼儿称呼时我们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要真诚地叫响每个孩子的名字。( 2)不要叫孩子的绰号,但可以叫昵称。(3)忘记幼儿姓名时的补救方法。3、注意自己的言
22、行举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老师有些姿势无形中会拉大与孩子间的距离,如: 胸、指手指、拉孩子的衣服、瞪眼睛、又手叉腰、背手 (二)认真对待每个集体活动1、教学内容的选择:生活化的教学题材,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 性和主动性。2、教育目标的制定:目标的制定要让孩子跳一跳摘果子。不用跳就能 摸到的太浅,孩子不感兴趣。跳了跳还是摸不着, 孩子也不会太感兴趣, 或兴趣不能持久。3、手段方法的运用要恰到好处。(1)如何设计教学活动中的提问?*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有启发性。*提问题要有适时性。*提问必须遵循本班幼儿的认知规律面向全体幼儿。 *问题必须要围绕教学中的关键。*教师的语言要有吸引力,利用眼神与幼儿进
23、行交流,能激发幼儿的兴 趣。*对幼儿的回答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肯定。(2)教师课堂语言的组织。*用甜美的语调给幼儿上课 在教学中要有慈母般温柔的表情、 声调, 就能有效地激发起幼儿的内心体验,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 知识。教师要焕发童心,进入角色,用亲切、自然的表情和语言让幼儿 感受天真烂漫之情。语调上要注意舒缓有致,语气上要注意柔和。*要注意上课时使用的导语 巧妙自然、神秘的导语,会让幼儿在教 师的引领下自然融入到教材之中,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 力求逻辑性,克服随意化 教师在使用语言时必须使其内容符合事 物的客观规律, 必须根据思维的逻辑准确运用概念, 避免前后矛盾的话。 例如,有的
24、老师表扬幼儿时喜欢说: “今天表现最好的有某某、某某、某某”其实,一个 最”字表达的是独一无二的意思,但教师却随意地在“最好的 ”后面说出了好多个。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错误,时间一 长也会对幼儿产生影响。 因此,我们在使用语言时应谨慎, 力求逻辑性, 避免出现因随意而犯的错误。七、综上所述, 一节成功的幼儿园课要具备 7 个特点:1、教师的教态要亲切、自然、大方2、导入新颖,能够吸引幼儿的目光,抓住孩子的心理特点及年龄特点。 可采用直接、间接、情景表演、图片导入、实物或谜语等等与课程有关 的导入方式进行导课。3、目标简单明确,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及接受能力。4、教学过程中各环节联系紧密,语言连贯
25、流畅,流程清晰,符合课标 要求。5、以游戏为主。幼儿园的课多数是借助游戏的形式来实现的教学目标, 因此,游戏一定是为教学内容而准备的,我们要为目标而游戏,不是为 游戏而游戏。*教师的语言应力求人性化 尊重幼儿 孩子虽小, 但他们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 教师说话时若稍 不注意就有可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给孩子的心灵或多或少地带来一些 消极的影响。平等交流 在以往的教学中, 我们常常会说这样的话, “请做好 ”、“请 你跟我这样做 ”等等。在这里教师是作为指挥者的身份出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教师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倡导 “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即要求视幼儿
26、 为平等的合作伙伴。 因此,幼师们要经常以商量的口吻和讨论的方式指 导幼儿的活动,支持幼儿的探索。* 教师的语言应具有激励性鼓励和支持幼儿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重 要前提,当幼儿遇到问题不能正确解决,感到灰心与无望时,教师就要 帮助幼儿,用积极的语言引导幼儿去探索。如在进行科技活动时, 经常会有幼儿不敢自己动手操作, 总想依赖教师, 这时教师就可以说: “你去尝试一下,失败了也没关系呀! ”、“你试试 看”、“再想想,就能想出来了。 ”、“这件事应该难不倒你的。 ”等等这样 的语言来激励幼儿, 这些语言对即将失去信心的幼儿来说, 无疑是一种 支持性的力量,可以成为幼儿解决问题的动力,坚定完成任务的信心。 当幼儿有自己的发现和看法时,教师也应及时鼓励,不要吝啬 “嗯,真 不错”、“你真行 ”、“你的想法很特别! ”等等这样的语言,因为这些语言 能给幼儿极大的鼓舞并能激发他们进一步表现的欲望。*教师的语言应儿歌化如,小班幼儿自理能力比较差,经常将鞋子 穿反,在教幼儿穿鞋子分清左右脚时,我没有用枯燥的说教,而是告诉 幼儿: “左边的鞋是鞋爸爸,右边的鞋是鞋妈妈,爸爸和妈妈一对好朋 友,永远不吵架。”在教幼儿叠衣服时,我告诉幼儿:“扣子找扣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中建七局秋季校园招聘正式启动“七”待有你共建未来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个人经营借款合同范本
- 动车轮椅租赁合同范本
- 产品代销售合同范本
- mcn商务推广合同范本
- 借款续约合同范本
- 传媒行业培训合同范本
- 武侯卫生间补漏施工方案
- 保利地产施工合同范本
- 专利免责合同范例
-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注意说话的语气 名师教学设计】
-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
- 【2024高考万能答题模版】数学答题模板1
- DG-TJ 08-2242-2023 民用建筑外窗应用技术标准
- 专项训练-解决问题训练(专项训练) 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SHT 3060-2013 石油化工企业供电系统设计规范
- 2024年俄罗斯高空作业平台车行业应用与市场潜力评估
- 【中考真题】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 2024版年度经济法基础完整全套课件
- JT-T-445-2021汽车底盘测功机
- 体育科学:田径考试考试题(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