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乡村旅游发展问题分析研究正文_第1页
浅析乡村旅游发展问题分析研究正文_第2页
浅析乡村旅游发展问题分析研究正文_第3页
浅析乡村旅游发展问题分析研究正文_第4页
浅析乡村旅游发展问题分析研究正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摘要 在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下,乡村旅游作为农村经济中的“无烟工业”,是农村经济中的低碳产业,发展持续升温。乡村旅游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出现很多问题,迫切需要理论的指导。本文在对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基础上,结合浙江省的乡村旅游发展进行实证研究,对其发展现状,包括发展历程、特点、发展规律进行深入剖析,并利用SWOT方法进行系统分析,明确其发展的促进因素与制约因素,从而提出乡村旅游发展的战略指导与具体的对策建议。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导论,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研究目标、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乡村旅游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章为乡村旅游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对乡村旅游概念进行界

2、定,介绍了乡村旅游己有的成功发展模式,对乡村旅游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为乡村旅游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三章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研究,对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发展特点、发展规律、乡村旅游资源分布状况进行系统分析。第四章为乡村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通过系统分析明确乡村旅游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外部存在的机遇与威胁,找出乡村旅游发展的促进因素与制约因素,促进因素即SWOT分析中的优势与机遇,制约因素即SWOT分析中的劣势与威胁。第五章为乡村旅游发展的战略指导与对策建议,对乡村旅游发展提出战略指导,针对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最后为论文的结论部分,对研究做出结论的总结。 关键词:乡村,

3、旅游,发展,问题,研究; Abstract In the low-carbon econom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the rural tourism is in the rural economy of smokeless industry, is the rural economy of the low carbon industry, development continued warming. Rural tourism to flourish at the same time, also appeared many problems,

4、 needs the theoretical guidance. Based on 1 / 7 the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on the basis of the research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combine the Liaoning province countryside tourism development of empirical researc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ts development, including the devel

5、opment course, characteristics, development law carries on the thorough analysis, and uses the SWOT method to carry on the system analysis, the factor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and restrict factors, so as to put forward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strategy guidance and suggestions. The thesis is di

6、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introducing the background, significance, research object, research methods, technical route, rural tourism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definition of the concept of rural tourism and rural tourism based on the t

7、heory, concept definition, describes the rural tourism has some successful development mode of rural tourism, the theory analysis, provid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research of rural tourism.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of rural tourism research, on the status of rural t

8、ourism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development law, rural tourism resource distribution system analysis. The fourth chapter for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s SWOT analysi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ystem of rural tourism, clear their own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external opportunitie

9、s and threats, find out rural tourism factor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and restrict factors, contributing factor that SWOT analysis of the advantages and opportunities, restricting factors that SWOT analysis of inferiority and threat. The fifth chapter is the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strategy gu

10、idance and suggestions on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ic guid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exist to restrict an element,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 proposal. Finally is the conclusion of the study, make a conclusion summary. Key words: Village, tourism, develo

11、pment, problem, research。 2 / 7 目录 摘要1 Abstract1 目录2 引言3 一、乡村旅游的内容与特点4 1.1、乡村旅游的内容4 1.2、乡村旅游的特点5 二、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5 2.1、法国的“欢迎再临农场”模式5 2.2、美国政府主导模式6 2.3、云南“旅游小镇”模式6 2.4、成都“农家乐”模式7 三、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运行系统分析8 3.1、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运行体系8 3.2、乡村旅游系统的结构8 3.3、旅游客源市场系统9 3.4、旅游目的地系统9 3.5、旅游出行系统10 四、环境支持10 4.1、区域生态环境10 4.2、区域经济环

12、境11 4.3、社会文化环境11 4.4、政治法律环境12 五、问题分析12 5.1、乡村旅游创新能力不足12 5.2、乡村旅游人力资源匾乏12 5.3、乡村旅游区域联动乏力13 5.4、文化底蕴缺乏深层次挖掘13 5.5、旅游景区后续建设不足,资源闲置浪费13 5.6、乡村旅游产业链条短,与其他产业缺乏联动13 5.7、产品工程单一,未能实现差异互补14 六、经营战略14 6.1、发展特色资源,深化特色经营14 6.2、集中培育优势资源,实现专业化发展14 6.3、发展创意乡村旅游,将创意转变为经济效益15 6.4、深化多方位的融资渠道,保证景区建设持续跟进15 结论16 3 / 7 参考文

13、献17 引言 我国的乡村旅游是在发达国家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下、国内旅游市场需求的驱动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倡导下发展起来的,最初以大城市周边的“农家乐”、“村寨游”形式出现。随着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加速,功能不断增加,体系日趋完善,正向着集观光、娱乐、康体、度假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形式转变。乡村旅游发展有着深刻的政策背景。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历来受到政府重视与大力提倡。早在1998年,国家旅游局便把“华夏城乡游”定为旅游主题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2006年国家旅游局提出了“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的中国乡村旅游年宣传口号,2007年提出“中国和谐城乡游”,对乡村旅游

14、进行大力提倡,形成了一个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大环境,使乡村旅游持续升温。2009年,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要对乡村旅游加大扶持力度,国家的倡导与重视,把乡村旅游的发展推向高潮。 乡村旅游是农村经济响应低碳经济的有力举措。随着当今世界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气候变暖问题严重,经济发展与气候、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对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实现经济发展,又要兼顾环境保护,特别是2009年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协议的签订,我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一45%,这一承诺一经宣布,对我国经

15、济的发展方式提出更高要求,也全面掀开了着我国低碳经济时代的序幕。在此时代背景下,我国一些绿色产业将更加受到青睐与重视。乡村旅游作为新时代的“朝阳产业”,在发展低碳经济时代将迎来更加良好的发展机遇。 4 / 7 一、乡村旅游的内容与特点 1.1、乡村旅游的内容 乡村具有与城市不同的自然风光与生态环境。乡村的秀美山川、森林湖泊、田园风光都有独特的魅力令人回归自然、放松身心。加上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气候、地理环境差异显著,即使是同一省份,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也各有千秋。观赏乡村自然景观及生态资源,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内容之一。乡村民俗文化历史古迹。乡村的民俗文化与历史古迹,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内容。我国有许多少数

16、民族村寨,这些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生活方式、衣着服饰、婚嫁习俗、生活习惯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吸引着城市居民欣赏体验。我国乡村蕴含了大量的历史古迹,如浙江的辽滨古城等,这些历史遗迹参观也是一项乡村旅游内容。乡村农事体验。乡村的耕作方式、农田栽种、果木采摘、秋季收割以及乡村的传统食物加工方式如粮谷加工、磨豆腐等蕴藏丰富劳动知识、体验性强,趣味横生,这些乡村的农事劳作体验也是乡村旅游的一大魅力所在。 1.2、乡村旅游的特点 乡村旅游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乡村旅游的吸引物、活动工程等方方面面都体现了浓郁的乡土气息。乡村旅游的开展区域是在乡村,其田园风光、农事劳作、民俗文化、观光采摘、闲娱乐方式都是以“乡村性

17、”为基础的,浓郁的乡土气息正式吸引游客的最大特点。乡村旅游具有很强的季节性。目前乡村旅游赖以发展的乡村生态资源、农业资源等都有很强的季节性,如农事体验、观光采摘等受季节影响性很大。但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受季节的限制正逐渐减弱,利用季节性导致的多样性,跟随季节变化发展季节性乡村旅游工程正持续升温。乡村旅游具有很强的体验性。乡村旅游工程具有很强的体验性,瓜果采摘、休闲垂钓、登山、徒步以及农家乐等,是以游客的娱乐休闲放松为目的的,参与性与体验性极强,游客能在其中得到很大乐趣。乡村旅游具有准入门槛低、经济收益高的特点。乡村旅游准入门槛低,具有资源特色的乡村都可进行乡村旅游的经营,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

18、。农户利用农忙的闲暇时间即可进行5 / 7 灵活经营,进行较少投资,尤以农家乐等小型工程为例,利用乡村旅游资源在自家农舍即可进行,促进农民增收效果明显。 二、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 2.1、法国的“欢迎再临农场”模式 法国的乡村旅游始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的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紧密结合。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游客不断增加,规模扩大,急需进行规范化的管理。1988年,由法国农业经营者工会联盟、国家青年农民中心、法国农会与互助联盟等组织共同合作,建立了名为“欢迎再临农场”的乡村旅游发展组织,该组织对乡村旅游工程进行规划,形成了三个大类,分别是美食品尝、休闲与住宿,开展了九个系列活动,分别是客栈、点心品尝、农产品、骑马、教案、探索、暂住、狩猎、露营农场,为有效进行宣传,法国政府每年专门组织两天“欢迎再临农场“博览会并编制手册,对加入到该组织中的农场进行详细描述与宣传,游客可从手册上了解到提供服务的农场详细信息。 2.2、美国政府主导模式 美国的乡村旅游是伴随着高度城市化发展起来的,发展乡村旅游是解决乡村经济衰落的重要出路,因此,政府一直十分重视乡村旅游,因此其发展更多的是一种基于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美国的政府主导模式,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建立法律与政策保障,对乡村旅游的卫生安全进行了详细规定,规定提供乡村旅游的农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