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道”引“铺”,另辟蹊径_第1页
抓“道”引“铺”,另辟蹊径_第2页
抓“道”引“铺”,另辟蹊径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 】抓“道”引“铺” ,另辟蹊径抓“道”引“铺” ,另辟蹊径暮江吟教学片段及点评周治平老师讲古诗暮江吟时,别开生面,妙趣横生。他 以读促思,以画激趣,以讲释疑,形式多样,方法新颖,勇 于创新,令人耳目一新。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地学习 和想象之中,教学任务轻松愉快地完成了,给人留下了难忘 的印象,现实录如下,并予以点评。师:请同学们朗读古诗暮江吟中的“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把读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共同磋商。 生:平时我们描写太阳常常用“一轮” ,这首诗里为什么用 “一道”呢? 师:(用红粉笔在“道”字下面划了一个大问号)是呀,为 什么不用“一轮残阳” ,而用“一道残阳”

2、呢?难道是伟大 诗人白居易用词不当吗?请大家各抒己见。 生:大概因为夕阳是残缺的,所以用“道”吧! 师:既然夕阳一半下山,一半没下山,为什么不用“半轮” 残阳呢?(生笑) 师:“道”作为量词时,常和哪些词搭配呢?(老师降低坡 度,从“道”字入手,要求学生组词。 )【精品文档 】生:一道难题,一道关口。生:一道山,一道水生:一道光线。师:同学们自由读一遍古诗“一道残阳铺水中” ,然后结合 语言环境想一想, “铺”在水中的到底是什么?(要求学生 边读边思索。)(老师在“铺”字下面划了一个圈,然后画了一幅简图,图 中用红粉笔写了“铺”字。 )生:(读文,看图,异口同声地)原来铺在江面上的是残阳 的光

3、,而不是残阳本身。师:对,夕阳的余晖从地平线上一道道地射过来,几乎与江 面平行,就像一床巨大的彩色地毯,铺天盖地,蔚为壮观。 诗人用一个“铺”字就把这意境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生:原来铺在江面上的并不是夕阳,而是夕阳所发出的光, 所以描写夕阳的光应该用“道” ,而不应该用“轮” 。 生:因为铺在水中的并不是指残阳, 而是指残阳所发出的光。 师:古诗中, 由于受格律和字数的限制, 常常会省掉一些字。 如张继的 枫桥夜泊 中有一句:“江枫渔火对愁眠” ,应为: “江枫渔火对愁眠人” ,这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应为“一精品文档 】道残阳光铺水中” ,但因受格律诗每句七字的局限,所以只 能将“愁眠人”省

4、写成“愁眠” ,“残阳光”省写成“残阳” 生:(恍然大悟)哦! 师:请同学们再巩固性地读一读。 师:请同学们用比较法把“铺”换成:盖、射、映、照,各 读一遍,体会一下,感觉怎样? 生:(读)这个“铺”字用得妙极了。换成别的字就不 够味,差多了。 生:这个“铺”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使人读后顿感大气 磅礴,不同凡响。 生:用这个“铺”字,把静态动化,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 大自然的奇观。 师:下句“半江瑟瑟半江红”谁来解释一下呢? 生:夕阳照在江面上, 把江水分成一半是绿色, 一半是红色 师:这是多么美丽的奇观,那么,江面为什么会呈现出半边 绿,半边红呢? 生:也许是因为夕阳的光被树木遮住了,江堤

5、挡住了。 生:可能是夕阳接近地平线,江面只有半边照得见阳光吧。 师:不少资料上正如同学们讲的一样, 但客观事实并非如此。 一次,我从庐山下来在九江侯船,信步长江边,碰巧见到了 这一番景象。 (画简图)精品文档 】我站在 A 点,在我目光和阳光相接触的视域内, (即 ABC) 呈红色;而另一部分(即 ACD)反而成绿色。这纯粹是眼 睛在捉弄人,并非是夕阳忽然间把江水染成了红、绿两色。 夕阳可没那么大的神通! 生:(笑,好奇地听着) 师:我站在江边,眼看着夕阳西下的美景,此时此刻,感慨 万千,便脱口吟出了: “好一个半江瑟瑟半江红! ”并且马上 联想到白居易的另一首忆江南中“日出江花红似火”的 诗

6、句,说:“难道日落江花不也同样是红似火吗?”面对残 阳如血,江水尽染,浮光跃金的画面,我仿佛像诗人白居易 那样,陶醉在大自然之中,久久地凝视江面,觉得天地间浑 然一体,红绿相间,动静结合,色彩明丽,巧夺天工,妙不 可言。不信,请同学们在农历九月初三时,趁落日的余晖, 到汉江边去亲身体验一下诗人白居易的所见所感,你就会明 白的。到时候别忘了把观察的结果告诉我。 生:(跃跃欲试,有的点头,有的鼓掌。 ) 点评:看了周治平老师所做的课后,受益非浅。再三回味, 难忘之处有三: 一是以读促思。表面上看去似乎是教者信手在“道”字下打 了个问号,在“铺”字下划了个圈,其实是他为了以读促思【精品文档 】而精心

7、设计的。让学生从读中发现问题,抓住“道”字引出 “铺”字。他不逗圈子,单刀直入,指导学生朗读,自由读, 比较读, 读懂读通。 做到了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一气呵成, 如行云流水,不留痕迹。学生边读边思,如醉如痴,最后入 情入景,恍然大悟,道理尽知。二是以画激趣。教者不唯书,不拘泥于“教参”和资料上的 原文去照葫芦画瓢,而是唯实,运用简笔画,用自己在九江 信步目睹来的“第一手材料” ,来说明“半江瑟瑟半江红” 的实况和成因,颇有见地。简笔画勾勒出来的场面使学生如 临其境,一看便知。至于是“教参”等资料上的正确,还是 老师的观察结果正确,教者不妄加评论,强加于人,而是把 这个“球”踢给学生,布置学生走出校门,投身大自然的怀 抱,到附近的汉江边实地考察,体验诗人白居易的思想感情 之后再给老师汇报。三是以讲释疑。眼下不少人忌讳一个“讲”字,在谈“讲” 色变时,他不避讳,不害怕,该讲则讲,慷慨陈词,大胆地 将自己所见所感, 绘声绘色地讲给学生听, 增长学生的见识。 告诉学生不要盲从, 要独立思考, 勇于创新。 教者口若悬河, 妙语连珠, 风趣幽默, 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使学生疑虑顿释。 “厚积而薄发” ,如果不是教者平时的刻苦自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