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的说课稿_第1页
虞美人的说课稿_第2页
虞美人的说课稿_第3页
虞美人的说课稿_第4页
虞美人的说课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虞美人的说课稿篇一:虞美人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您们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虞美人。下面,我将从教学目标的分析与定位、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思路、教学过程的安排与意图及教学后反思等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一、教学目标的分析与定位。(一) 教材分析:虞美人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心灵的歌吟”中的第一篇。本单元是词单元,总的教学目的是了解词的流派及其特点,在反复诵读中,运用联想和想象,探究诗词的意境。词从唐朝后期开始兴起,虞美人正是五代著名词人,南唐后主李煜的绝命之作。李煜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他的词在艺术结构和语言方面的成就影响了包括范

2、仲淹、柳永、苏轼、李清照等在内的许多宋代词人。这首词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写得凄凉悲婉,深刻地表达了李煜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是进行诗词诵读教学很好的例子,而且这首词篇幅短小,有古诗新唱,易于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为学生很好地诵读本单元推荐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高职学生在诗词鉴赏学习中往往存在两大问题:首先是学生的历史知识和文学常识积累不足,鉴赏时往往脱离作者及其时代背景,不能挖掘出原作的历史文化内涵。其次是学生普遍缺乏鉴赏兴趣,因而只能停留于表面的东西,无法深入地分析和理解优点:该班学生班级凝聚力加强,比较活跃,与教师的互动性较好,动手能力较强。(三)教学目标分析根据江苏省五年制

3、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单元提示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回顾词的发展,了解作者,积累文学常识;对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进行分析,领悟词的意境,理解词中所蕴含的作者情感;培养学生词的鉴赏能力和知识搜集整合能力。2、过程与方法:了解作者,联系时代特点及作者的当时的经历、情感走进文本;反复诵读,进行整体感知,体会作者情感。3、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珍惜时光,珍惜拥有,使学生能正确对待人生挫折,培养他们乐观、积极、向上的健康情感。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诗词的学习兴趣。(四)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词的表达技巧,感受诗人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提

4、高诗词鉴赏能力。教学难点:意象象征意义的分析,领会作者创设意境、抒发情感的手法和风格二、教学设计的理念和思路1、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独特感受和情感体验。2、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说教法和学法。(一)说教法。鉴于学生的学习现状,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欣赏兴趣,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本课的教学中主要运用了情境教学法、诵读法、讨论、分析、探究法。(二)说学法。学生对本课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培养鉴赏兴趣、丰富鉴赏技巧的过程。首先,学生让感受音乐情境,体会作者情感其次,通过了解作者进入文本第三、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进一步感悟该词意境。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

5、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三、说教学过程的安排与意图本课的教学时间安排为一课时(40分钟),主要由导入新课、走进作者、 感受词情、体会词意、归纳小结、巩固练习这六部分组成。(一)导入新课(5分钟)1、播放邓丽君虞美人MTV导入。设计意图:词最初是歌唱文学,现在的学生平时也很喜欢唱歌,以歌的形式引入能更好地让学生融入诗情,为下面赏析打下良好情感基础2、介绍词、“虞美人”词牌的由来设计意图:故事是最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霸王别姬又是学生所熟悉的,这样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把握住词的情感基调,引起学生对作者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启发学生思考李煜用虞美人作

6、词牌的用意-奠定凄凉悲婉的感情基调。(二)走进作者(3分钟)知人论世是诗歌鉴赏的重要环节,李煜的身份和经历又是中国古代诗人中独有的,因此了解李煜是鉴赏本词的关键。此环节我是请学生分组提前预习后自己制作好了介绍材料,走上讲台由学生组代表向大家介绍,介绍形式可用多媒体或卡片等。设计意图: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检查预习情况,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搜集整合资料的能力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三)感受词情(7分钟)1、应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用音像效果营造气氛,把学生带入特定情境,开始自由朗读。2、听示范朗读录音,使学生进一步感悟词情。3、学生齐读设计意图:创设音乐情境有利于情感体验,先自读后听读能使学

7、生进行自我比较,提高学生朗读能力,更好把握词情。(四)体会词意(17分钟)这一环节主要采取教师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具体方法:由感受词情部分引导学生总体把握该词的整体基调。提出问题:找出词中概括李煜心情的词(愁)。后由愁引出问题:有哪些愁?如何写愁?等设计意图:以分组讨论探究的形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这几个问题既交代了本词鉴赏的思路,也组成了本课板书的主要框架。 问题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且是不变的自然规律,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结合板书,引导学生联系特定时代背景和作者身份前后的变化,挖掘“愁”的深层内涵问题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什么?“往

8、事”内容很多,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鼓励发表自我理解问题3、“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字体现的是什么情绪?结合板书,抓住关键词,揣摩诗人情感,学生可拓展思考,为什么说“又” 问题4、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联系学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吗?引导学生与以前所学诗歌联系(李白、苏轼),更好体会意象含义拓展:古诗词中经常运用的意象的含义问题5、“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中体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改”的只是“朱颜”吗?词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结合板书,引导学生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深入历史讨论探究:体现了物是人非的凄凉。词人在此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来表现。问题6、“问君能有几多愁,

9、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如何来品味这句千古流传的名句?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学生讨论后总结,引导学生联系以前所学所知。 (周星驰:我对你的崇拜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李白、李清照、晏殊等)(五)归纳小结(3分钟)这首虞美人充满了悲恨凄楚的感_彩,其感情之深厚、强烈,如滔滔江水。一个处在刀俎之上的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李煜这种纯真感情的全心倾注,大概就是王国维说的出于“赤子之心”的“天真之词”吧,以致他为此付出了生命。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这首词就是这样的不朽之作。(六)巩固练习(5分钟)完成学习指导用

10、书相关练习1、2设计意图:趁热打铁,使学生能更好巩固基础知识(七)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虞美人 李煜何时了 又东风 应犹在(宇宙永恒不变)物是 (实)(景)对 比知多少 不堪回首 朱颜改(人生短暂无常)人非 (虚)(情)几多愁 一江春水(永恒短暂)比喻,变抽象为形象(八)教学反思虞美人以前的教法多以教师为主,以朗读、讲解、分析为重,学生兴趣不大。这节课我比较注重学生的主动性,由学生喜欢的音乐入手,学生的兴趣很快就被提起,后作者生平从搜集资料到制作介绍都由学生自己完成,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锻炼学生搜集、整合资料的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使学生能更好的结合背景进入词的意境,体会诗人感情。

11、篇二:虞美人说课稿.doc开场白: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说课的篇目是虞美人。一、 说教材虞美人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二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第四篇课文,属于自主赏析的课文。虞美人是第4篇课文词七首的第一首,它是五代著名词人,南唐后主李煜的绝命之作。李煜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他的词在艺术结构和语言方面的成就影响了包括范仲淹、柳永、苏轼、李清照等在内的许多宋代词人。作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李煜的词感情浓厚,缠绵绯恻。李煜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恨之类。亡国后,孤寂悲凉的处

12、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成就很高,虞美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这是李煜的绝命词,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深切怀念。这首词采用白描手法,以自己的心境去观照事物、想像事物,这样,词中的意象就在“情”的贯穿下,构成了自然流畅、和谐完整的意境。二、说教学目的:1、知识技能目标:体悟词的意境和情感。领会作者创建意境,抒发感情的独特风格。2、能力培养目标: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主要掌握“知人论世”这种诗词鉴赏法。 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分析、综合的能力。3、科学品质目标:教育学生珍惜时光,珍惜拥有,培养他们乐观、积极、向上的健康情感。4、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体悟词的意境和情感,领会

13、作者创建意境,抒发感情的独特风格;教学难点:是培养鉴赏能力。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1、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以激发兴趣法,问题导引法,讨论分析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围绕中心议题发表各自的意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议,激发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健康情感。(解说:首先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反复吟哦诵读,在读的过程中质疑、思考、品析、鉴赏;最后在教师适当的点拨下,在集体的热烈讨论中,理解作者的感情,得到新的认识。 )2、采用电教平台,幻灯片等电教手段,扩大教学容量。在实际教学中,采用电教平台,幻灯片等电教手段既丰富了教学手段,扩大了教学容量,又吸引了学生

14、注意,激发学习热情,同时通过直接感知,促进了学生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直观性原则。四、学法指导。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的指导,采用了主体思维法、小组讨论法及反馈练习法。(解说: 在指导过程中,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根据一系列紧扣教学的问题,使学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并在课文赏析后完成课后问题进行巩固,使学生从感知到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会学,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引入新课:先以简短的导语带出,然后放课件。(解说:课件是以邓丽

15、君演唱的虞美人开始的。用歌导入新课,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既符合了词“合乐而歌”的特点,让学生体会到词的音韵美,又通过幽怨的音乐氛围,让学生初步领悟到本词的感情基调,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基础。)2、复习词的知识。包括词的简介(定义、特点、分类),词的流派和诗词的欣赏艺术(知人论世法,由表及里法、含英咀华法,择善而取法,朗诵吟哦法)。(解说:让学生对所学过的词的常识作一个总体上的回忆,对后面的学习有一个指导的作用。)3、向学生展示学习目的。(解说: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抓住学习的重点,使教和学都有的放矢。)(二)讲授新课。1、整体感悟。介绍作者与作品。(解说:是为知人论世,对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

16、有所了解,作为对诗词理解的基础。)诗词诵读。a学习课文先从诵读开始。先请一位同学来朗读这首词,其他同学在听读过程中,要注意比较,然后评析谁朗读得更好。b评价朗读。(读出幽怨、悲伤、无奈、悔恨的味道。 )提示:入情入境的读,一定要把握整体的感情和局部的重音。 整体:感情低沉凄楚、曲折迂回。语速舒缓、语调低沉。局部:何时、多少、又、不堪、应犹、只是、几多、一江月明中向东流c学生朗读,试背。d再请学生配乐朗读。e教师示范,加入朗读比赛。f评议师生朗读优劣,齐读。(解说:朗读是诗歌学习最有效,最简单的技巧,“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所以在诗歌教学中一定要舍得花时间去读。)2、分析作品。学生先听读该词,然

17、后围绕几个问题进行讨论、分析,进而解决问题。(解说:在轻柔的琵琶语的伴奏下,让学生闭目倾听课文的诵读,进行想象,想象场景,想象意境,想象词人的心情。为赏析、挖掘词的深层涵义打下情感基础。)分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发表意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问题用幻灯片上显示如下:A、“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开文自问,写的是眼前景物。“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但因作者降宋后,过着囚犯般的生活,他对人生已然绝望,所以见了春花秋月的无尽无休,反觉厌烦,奇语劈空而下,问得出奇,却在情理之中。“春花秋月”是永恒不变的事物,不会休,不会了,而人的生活,命运却时时在改变。时光流逝,往事随风,自

18、然之永恒与人生之无常的对比下,生发的是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哀叹。(解说:引导学生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感情的外化的道理。)B讨论:“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明确】学生讨论的直接结果可能是锦衣玉食、后宫佳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荣等等,更可引导他们从精神层面上思考,诸如欢乐、尊严、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等等。只要自圆其说即可。 (解说:进一步挖掘词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用两点论思考问题。)篇三:虞美人说课稿一、 说教材本单元为古代诗歌鉴赏单元,单元教学目标“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即声情并茂地吟咏、诵

19、读诗歌,在古典诗歌的音乐美的熏陶中,深刻理解作品的情感。虞美人这首词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写得凄凉悲婉,深刻地表达了李煜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是进行诗歌诵读教学很好的例子,而且这首词篇幅短小,有古诗新唱,易于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为学生很好地诵读其他作品打下良好的基 础。二、 说教学目标虞美人为古代诗词鉴赏单元的最后一课,也是唯一的一首词,属于教读课文,鉴于教学大纲对本课提出的“因声求气,吟咏词韵,仔细揣摩词人所抒发的亡国之痛和悲愁情怀,体会词中的对比手法的运用的要求”,我将此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点:(一)知识目标:1.了解南唐后主李煜的生平、词牌、及写作背景还有文体知识2. 抓关键词语,体悟语

20、言,理清思路,熟读课文。(二)能力目标:1.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 体悟词的意境,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2.词的艺术特点及结构(三)情感目标: 知人论世,理解词作所表达出来的词人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教学重点 1 准确把握词人所要表达的情感2学习对比、虚实结合等表现手法的运用教学难点体悟词的结构之妙,理解词作的词眼,掌握词的艺术特色 说教学时数 一个课时三、 说教学方法虞美人的教学是古诗词鉴赏的唯一一首词,选择的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词,李煜的词作流传至今的不过三四十首,但其人却获得了“一代词人”的美誉,这正是由于他的词作能融情景为一体,着意刻画一幅幅美的意境,具有高度的美感,因此对以后词的教

21、学有着领导和师范的作用。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鉴赏的方法。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为: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朗读,问答,讨论,情景导入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的能力。朗读法(诵读是学生体会诗意、品赏意境的重要方法,是诗词教学的必经之路。)问答法讨论法 (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学生的间的团结合作精神。启发诱导、开展课堂讨论、整合研究性学习成果。)情境导入法四、说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词最初是歌唱的文学,为了进一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以更好地置身诗境。我设计用课件播放邓丽君演唱的虞美人,让学生体会本词的音韵美,在幽怨的音乐氛围中,通过联想和想象,更好地置身诗境,为下面的赏析

22、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五、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 运用多媒体,展示几张美丽的虞美人的图片。让同学猜猜这是什么花?生:虞美人(如果不知道就告诉同学这是虞美人)师:对,这就是虞美人。南唐后主曾经以它为词牌名,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词,后人给这首词普上了曲,一直流传至今。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下歌坛皇后邓丽君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初步感受一下这首词的基调。(五分钟)师:同学们觉得这首词的基调是什么样的?生:哀怨、沉郁、凄凉师:对不对呢?咱们先来读一读课文,一起去解读它?(展示图片是为了大多数学生没见过虞美人,可化抽象为具体,集中同学们的注意力,同时为下面讲词牌名作铺垫;听歌,是通过让学生体会本词的音韵美,在幽

23、怨的音乐氛围中,通过联想和想象,更好地置身诗境,为下面的赏析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二)诵读课文1.朗读指导字音: 砌(q)犹(yu)堪(kn)韵脚: 了、少、风、中、在、改、愁、流押韵规律:(特点)两句一换韵,两平两仄读出感情:(感情基调)低沉、凄凉(重点词语)何时、多少、又、不堪、应、只是、几多2.请两位同学朗读,然后大家评议好坏及原因。(注:感情基调-低沉、凄凉;声调的起伏变化,高低强弱,节奏快慢)3.教师范读(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4.学生齐读(本词

24、是唐宋词中的名篇,文章理解的难度不大,可以以诵读为指导,结合赏析词义要旨,领会意境和艺术特点。并且在诵读中学生能更加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三)介绍词牌名,词,作者,生平、作品的写作背景 (学生掌握文学常识,同时在了解作者及其生平和写作背景上,有助于学生对该词的理解和情感把握。让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结合背景、作者去看文章,体会词人心中的情感。)(四)逐句赏析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春天的花和秋夜的月什么时候才能完了? (它们勾起那难忘的)往事,不知有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小楼昨夜又吹进东风(提醒我又过了一年),不忍回望那(依旧)被明月照耀下的故国江山。上片写春花秋

25、月勾起怀旧之情,亡国之恨。“春花秋月”只是诸多诱因中最撩拨人情思的,只要昔日南唐宫廷的那些“往事”不能忘怀,随便什么都可使人触景生情。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雕饰的栏杆和白玉台阶(的南唐宫殿)应该还在, 只是宫女的容颜在没有原来红润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若要问我(到底)有多少愁怨? 正像一江(绵绵不绝的)春水滚滚向东奔流。下片由怀想转为直抒胸臆。结句形象的比喻,写尽了“愁”的深重,“愁”的难以遏制,“愁”的无可奈何。他多么想冲击奔突,脱离樊笼,但他不能。篇四:虞美人说课稿开场白: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说课的篇目是虞美人一、 说教材虞美人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26、高二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第四篇课文,属于自主赏析的课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包括三个单元古代诗歌欣赏,共30首诗歌;三个单元古代散文欣赏,共18篇散文所以,这册选修教材的学习有利于夯实高中生古代诗文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文言文阅读能力以及审美能力本册书每个单元课文都分为三部分:赏析示例、自主赏析和推荐作品本单元为古代诗歌鉴赏单元,单元教学目标“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即声情并茂地吟咏、诵读诗歌,在古典诗歌的音乐美的熏陶中,深刻理解作品的情感虞美人这首词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写得凄凉悲婉,深刻地表达了李煜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是进行诗歌诵读教学很好的例子,而且这首

27、词篇幅短小,有古诗新唱,易于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为学生很好地诵读本单元推荐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二、说教学目标关于古代诗歌教学,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要求:1、培养和激发学生阅读古代诗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2、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3、学习鉴赏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提倡个性化体验4、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这些要求,我确

28、定本课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李煜其人其作2、提高学生诵读和吟唱诗歌的能力;3、通过分析意象,体会意境,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歌曲创设氛围,引导学生进入情境。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教育学生珍惜时光,珍惜拥有,培养他们乐观、积极、向上的健康情感2、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学习兴趣考虑到大纲对古代诗歌教学的要求以及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我确定教学重点:1、李煜其人其作;2、提高学生诵读和吟唱诗歌的能力;教学难点:1、通过分析意象,体会意境,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探究能力三、说教法1、诵读教学法诵读

29、是古代诗歌教学中关键性的一环,声情并茂的吟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的情境2、情境教学法教师播放FLASH歌曲,邓丽君演唱的虞美人,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去想象李煜由君王沦为阶下囚的亡国之痛,故国之思,激发学生兴趣,符合教育学直观性原则3、探究法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在教学中,我给学生提供探究的舞台,让学生在词中找出“李煜为何而愁”,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进行个性化解读四、说学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即课前诵读诗歌,参照注释理解诗歌大意;合作探究分为4个小组,诵读、吟唱、书写、鉴赏,尽可能让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长处,这样有利于树立学生

30、的自信心,也有利于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五、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听一听(3)上课伊始,请同学们欣赏FLASH歌曲,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也正体现了词和乐而唱的特点欣赏过歌曲,老师想问大家两个问题:同学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歌词的作者是谁?学生回答后,老师及时表扬这就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绝命词虞美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二)诵读吟唱 读一读,唱一唱(9分)听了邓丽君演唱的虞美人后,1、指导诵读,把握好词的感情基调:凄凉悲婉2、给2分钟时间学生自读3、然后请2名同学朗读,力求声情并茂,点评以鼓励和表扬为主4、播放FLASH歌曲,大家学唱,然后请一名唱歌好的同学演唱(吟唱环节的设计主要是根据高中生大多喜欢

31、唱歌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唱歌带动背诵,寓教于乐)(三)书法展示写一写语文教学要培养大家听说读写的能力,写不仅指写作,也包括书法请同学们推选班级中书法好的同学到黑板板书虞美人这首词,竖写,更具美感(设计意图: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激发语文学习兴趣同时,也给其他同学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四)知人论世 说一说1、老师先简介词牌虞美人来历:楚汉相争,西楚霸王兵败乌江,听四面楚歌,发出感慨: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自知难以突出重围,便劝虞姬另寻生路虞姬执意追随,拔剑自刎,香销玉殒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了一种鲜红的花,后人把这种花称作“

32、虞美人”后人钦佩美人虞姬节烈可嘉,创制词曲启发学生李煜用虞美人作词牌的用意奠定凄凉悲婉的感情基调2、请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简介李煜,老师补充,并出示李煜小档案姓名李煜 性别男 生辰937年七月初七 忌日978年七月初七 国籍南唐 职业国君 词人 信仰佛教 特长通晓音律,善诗文,能书画(知人论世是鉴赏的重要环节,而用个人档案的形式介绍李煜,新颖易于记忆,激发学生兴趣)(五)置身诗境 想一想请学生闭上双眼,张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现在时光隧道已经启动,回到了一千多年前的南唐你就是李煜,故事开始了:一个细雨蒙蒙的早晨,一座金壁辉煌的宫殿,一个面容苍白的君主佛,他拜过了契丹,他也求过了 眼看着亡国被俘的命运

33、是逃不掉了,在这花园般美丽的古都金陵即将沉陷于敌国的铁蹄之下,这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风流天子,缓缓地站起身来,脱去穿在身上15年之久的龙袍,肉袒负荆,出城跪降一路呜咽,北上东京,过着被囚禁的生活,朝夕以泪洗面在他41岁生日的那天晚上,面对着一弯残月,他慢慢回转身来,眺望南方千里河山,失落的泪水滑落在他的手臂上,多年郁积的愁绪喷薄而发,吟唱出最为绝望的悲歌宋太宗闻之大怒,一杯毒酒,结束了年轻君主的生命亡国之君李煜外貌、衣着、神态表情如何呢?大屏幕出示影视剧中的李煜:眉宇间忧郁的眼神 剧中李煜的身份发生了巨变:由帝王而沦为阶下囚,内心承受太多的恶痛苦面对这种天上人间的变化,心中的苦闷

34、无处宣泄,只能寄情于诗词歌赋中,于是凄怨哀婉的虞美人诞生了(六)问题探究 议一议1、请找出词中概括李煜内心感受的一个词?愁 (抓住诗眼,整体把握)2、春花秋月是美景,李煜为什么要追问“何时了”?点拨:从李煜的身份变化入手,由君王变成了阶下囚,美景对他而言已经没有意义一年一度的春花如期开放,一岁又一岁的高悬碧空的明月,只不过意味着他囚徒生活的 无限延续罢了明月依旧,美景写哀情可见李煜因被囚禁,失去自由而愁(板书)( 缘景明情,诗歌鉴赏由意象入手,进而把握情感)3、词中两次提到月亮意象,用意何在?月亮思念 李煜用月亮来 寄托自己对故国的眷恋4、往事指什么?帝王生活:锦衣玉食,后宫佳丽三千九五之尊,

35、威风八面,掌握生杀予夺大权回忆往事,李煜失去的不仅仅是自由,还有他做皇帝的尊严5、只是朱颜改,改字好在哪里?改,改变的意思 改变的不只是朱颜,还有一国之君的地位,由尊容显贵到忍辱蒙羞的心情 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的眷恋,怀恋故国的繁华热闹,慨叹现处境的无限悲凉(鼓励学生个性化解读,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6、最后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好处?设问 比喻 故国之思,亡国之痛 绵绵不绝 愁之深、多、长7、宋太宗听到这首词后大怒,赐了毒酒,结束了李煜年轻的生命那些词句触怒了宋太宗?1何时了 2故国 3朱颜改(体会词中李煜的愁之深,恨之深)(七) 布置作业1、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虞美人这首词改写成优美的散文2、熟练诵读,准确默写虞美人六、说板书虞美人李煜身份:君王阶下囚意象:月 美景反衬哀情情感:愁 故国之思,亡国之痛设计意图 突出诗眼愁,突出李煜身份的变化,这是诗歌鉴赏中的知人论世环节板书醒目,便于学生提纲挈领地把握诗歌主旨这是教学重点分析意象,体会情感,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强调难点。篇五:虞美人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虞美人,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