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_第1页
2018年中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_第2页
2018年中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_第3页
2018年中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_第4页
2018年中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8年中考语文 考试说明解读 03 02 01 2018中考语文考试说明 2018考试说明修改介绍 2018考试应对 2018中考语文考试说明 01 符合语文学科本质,稳中求进 体现“一点四面”和“四个考出来” 进一步助推“深综改”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文化 加强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综合考查 考查方向 ? 考查核心素养,实现多种综合。 ? 关注学科联系,全面考查能力。 ? 加强整体设计,注重板块勾连。 ? 注重思维品质,考查创新能力。 考查特点 ? 突显试卷立意,精选命题素材。 ? 联系现实生活,设置整体情境。 ? 体现学科特点,注重语言实践。 ? 推进名著阅读,加强正面引导。

2、 2018考试说明修改介绍 02 调整“试卷分数” “试卷内容及分数 分配”和“试卷题 型及分数分配”, 优化试卷结构。 1 具体修订的内容 基础运用 约15分 古诗文阅读 约18分 6+10+2 名著阅读 约5分 现代文阅读 约22分 写作 40分 调整“试卷分数” “试卷内容及分数 分配”和“试卷题 型及分数分配”, 优化试卷结构。 1 具体修订的内容 满分 100分 时间 150分钟 选择题 15分 填空、简答题 45分 写作 40分 加大阅读的力度, 关注学生阅读的理 解、感受和体验。 2 具体修订的内容 (1)加强古代诗歌阅读,明确古代 诗歌阅读的要求。 (2)丰富名著阅读的题型,关

3、注学 生阅读整本书的感受。 (3)加强现代文阅读,注重学科阅 读的思维过程。 注重基础知识、 基本能力的考查。 3 具体修订的内容 调整写作版块内容, 注重考查学生读写 结合等综合能力的 发展。 4 减少现代文文章样 例和文言文阅读规 定篇目,减轻学生 课业负担。 5 2018考试应对 03 论语前4篇思想内容整合 君子 仁 忠 信 学 道 孝 孝 1. 什么是“孝”? 2. 如何做到“孝”? 3. 为什么要提倡“孝”?“孝”于个人 乃至社会有什么作用意义? 4.论语中的“孝”,和鲁迅在朝花 夕拾二十四孝图中所写的“孝”,内 涵、态度上有什么不同? 论语:什么是“孝”? 1.2 有子曰:“其为

4、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 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 之本与!”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可谓孝矣。” 论语告诉我们可以如何做到“孝”? 4.18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4.1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20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同1.1

5、1) 4.2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论语: “孝孝”有什么作用?有什么作用? 1.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2.21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 !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 圣贤们是如何践行“孝”的? 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 (礼记) 孔子少孤,不知其墓,殡于五父之衢。人之见之者,皆以 为藏也。其慎也,盖殡也。问于邹曼父之母,然后得合葬 于防。 (礼记檀弓) 【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 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 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

6、 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君子 什么是君子? 君子和普通人有什么不同? 【2.12】子曰:“君子不器。” 什么是“器”? 为什么君子不能或不应该“器”? 君子应该成为什么样才对呢? 君子:德重于才 【2.12】子曰:“君子不器。” 【4.10】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 也,义之与比。” 君子:不愠不争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 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7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 。其争也君子。” 君子:安贫乐道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

7、而慎於言,就有 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49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 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 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君子:行重于言 2.13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4.24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君子:义重于利 2.14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25 子曰:“德不孤,必

8、有邻。” 4.11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 4.16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12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君子:夫子如是 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 ?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2.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 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24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 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儒家“五常”:

9、仁 义 礼 智 信 孔子提出“仁、义、礼”; 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 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 1. 什么是“仁”? 2. 为什么要“仁”? 3. 怎样才能做到“仁”? 仁 仁:君子内涵,学文前提,以孝为本 1. 什么是什么是“仁仁”? 【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 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 者,其为仁之本与!”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 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2. 为什么要为什么要“仁仁”? 【3.3】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4.

10、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4.6】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 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 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仁:近礼乐,爱与恶,崇高满足 3. 怎样做到怎样做到“仁仁”? 【1.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4.1】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 ,知者利仁。” 【4.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

11、也。君子去仁,恶 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仁:言行举止,心态志向,物质追求 识人知仁 2.10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 ?人焉廋哉?” 2.9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 足以发,回也不愚。” 4.7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4.26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4.23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1.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 学则不固。主 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 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 信乎?传不习乎?” 3.19

12、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 子对曰:“君使臣以 礼,臣事君以忠。” 4.15 子曰:“参乎!吾 道一以贯之。”曾子曰: “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 :“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矣。” 忠 1.13 有子曰:“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 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 2.22 子曰:“人而无 信,不知其可也。大车 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信 正确认识和选择学习内容 3.16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2.16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

13、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11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1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传不习乎?” 学 积极广泛地向他人学习 4.1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学诗:告诸往而知来者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 诗云:如切如 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 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举一反三) 3.8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14、何谓 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 商也!始可与言 诗已矣。” (举一反三) 2.2 子曰:“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3.20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学乐:孔子的音乐推荐 3.23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 ;从之一,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3.25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 “尽美矣,未尽善也。” 4.15 子曰:“参(shn)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 “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4.8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一以贯之(成语):用一个根

15、本性的事理贯 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 道 中考说明: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文言文整合 整合思路 立论 立论 立论 驳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鱼我所欲也 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鱼我所欲也 读 人和 人才 人性 用人 人性 人才造就 人才选拔 人和 整合思路 做法 孟子所说的“本心”是指什么内容? 人性 人才造就 人才选拔 人和 鱼我所欲也 人性“义” 非贤者 人皆有之,独贤者能勿丧耳 贤者 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为苟得 所恶有甚于死者 故患有所不辟 乞人宁死 不受蹴来之食 行道之人宁死 不受呼来之食 舍生 取义 所欲莫甚于生者 凡可得生者何不用 所恶莫

16、甚于死者 凡可辟患者何不为 不辨 礼义 万钟而受之 为宫室之美为之, 为妻妾之奉为之, 为所识穷乏者得我为之 有是心 失其本心 能勿丧 舍鱼 取熊掌 喻 观点 正 反 正 反 向 今 例 岳阳楼记 陈涉世家 两章 例题: 鱼我所欲也选文中的“本心”是指 _ 。(3 分) (2019呼和浩特)( 2019江苏镇江) 答案:本来就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1分,答“义”也可以 ) “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代什么? (2019赤峰)(2019北京) 答案:(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 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 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孟子认为,造就人才要有

17、哪些因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人才造就 人性 人才选拔 人和 人才造就 客观外因 主观内因 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困于心衡于 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 声而后喻 人恒过 然后能改 舜等六 人事例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国家治理 内因 外因 (入则无) 法家拂士 (出则无) 敌国外患 国恒亡 思 想 身 体 行 为 论 据 正 反 分层论述 论点 曹刿 邹忌 出师表 送东阳马生序 祖逖 例题: 就“国”而言,“死于安乐”中的“安乐”指的是_。(3 分) (2009年北京) 生于安乐,死于安乐文中的“法家拂士”具体是指出师 表第一段中的 _。 (20

18、19年淄博) 齐鲁长勺之战,鲁国如果没有曹刿这样的贤士就不会取胜,这 个事例恰恰证明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_, _ , _”。(3分) (2019年绥化) 王安石认为,“孟尝君”们应该选拔具有什么才 能的人,才算是“能得士”? 读孟尝君传 人才选拔 人性 人才造就 人和 世人 王安石 孟尝君 鸡鸣狗盗之雄 士 鸡鸣狗盗 赖其力 可以(之) 能得士 岂足以言得士 以故归之 之出其门 士之所以不至也 以脱于虎豹之秦 南面而制秦 擅齐之强,得一士焉 得 士 选拔 人才 敌 论 点 敌 论 据 驳论点 驳论据 我论点 我论据 曹刿论战 邹忌讽齐王纳谏 出师表 例题: 在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肉食者

19、鄙,未能远谋”。 而以王安石的标准来看,鲁庄公称得上是一位“能得士” 的国君吗? 对于国家和战争 ,“人和”有什么重要性?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人和 人性 人才造就 人才选拔 人和 应战 委而去之 环而攻之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 失道 寡助 亲戚畔之 多助 天下顺之 域民 固国 威天下 君子不战战必胜矣 治国 论点 论据 结论 正 反 曹刿论战 出师表 邹忌讽齐王纳谏 曹刿论战(正) 陈涉世家(反) 例题: 陈涉世家中,陈胜、吴广以一支九百人的农民队伍起 义,竟动摇了曾统一六国的秦朝天下。他们揭竿而起的举 动,引起各地纷纷响应,直至最后推翻秦朝统治。这段历 史事件的根本原因,用孟子

20、的一个观点来概括,正是 “_ ,_ ”。 古诗阅读 1. 诗歌题材分类整合 (1)送别、贬谪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思乡、怀人诗:次北固山下夜雨寄北 (3)闺怨诗:望江南 梳洗罢(非必背) (4)咏物、抒怀诗:登幽州台歌观沧海行路难黄鹤楼望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登飞来峰过零丁洋 (5)边塞诗:使至塞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山水、田园诗:饮酒钱塘湖春行游山西村 (7)怀古、咏史诗:泊秦淮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行路难 杜甫:望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江城子 密州出猎 辛弃疾:南乡子 何处望神州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

21、以寄之 2. 同一作家的作品 “诗圣” 杜甫 (712-770) 杜甫:望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同一作家的作品整合之杜甫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望岳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 748年,杜甫37岁。他已多次上诗大臣韦济,请求 对方向朝廷举荐自己,希望“致君尧舜上,再使风 俗淳。”然而终不得。 751年,杜甫40岁。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 安应试,杜甫参加。作赋,玄宗奇之,命待制集贤 院。后遭奸臣宰相李林甫进谗言,未能有所用。 756年,杜甫45岁。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到妻儿所在 的奉先县避难。听闻肃宗(唐玄宗之子)在灵武即 位,杜甫留下妻儿,只身奔赴肃宗的行宫。途中为 贼所得,遂至长安,困居于此。 春望 写下春望后不久( 757年四月),杜甫自长安逃出,前往 肃宗所在地。五月,杜甫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