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井车辆安全管理制度_第1页
入井车辆安全管理制度_第2页
入井车辆安全管理制度_第3页
入井车辆安全管理制度_第4页
入井车辆安全管理制度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矿筹备 200931 号 入井车辆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落实好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的安全生产方针, 规范车辆管理和保证车辆入井秩序,确保安全生产,特制定入井 车辆安全管理制度。 一、 入井车辆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 、 入井车辆驾驶员必须取得交管部门颁发的驾驶执照和矿 安监部门颁发的上岗证,工作服、安全帽、矿用胶 靴穿戴整齐,佩戴自救器和矿灯,随身携带驾驶证 及上岗证,车内配备 4kg 干粉灭火器一台,安全警 示三角架两个,经检身员检查合格后,方可驾车。 2 、 所有司机驾车入井到井口必须停车接受检查,并自觉下 车登记,填写清楚行车路线、工作事由、服务单位、 入井时间。 3、入井车

2、辆准驾人员在驾驶前,必须将上述两证复印件交 安监部门备案并经安全培训合格后方可驾驶车辆。 4、入井只限柴油机车,严禁汽油机车辆入井,入井车辆电 路完好,严禁有明接头,每辆车必须有长度不小于 4m 的 接地线。 5、所有入井车辆须挂有经安监部门统一编号的牌照和贴有 前后反光标志。 6、驾驶员开车前必须履行规定,对车辆进行自检,尤其重 点检查刹车、车灯、方向、喇叭等,有一项不合格时不得 出车。 7 、入井载人车辆护栏完好且高度不低于 1m 或箱式封闭, 载货车辆必须保持车厢完好。 8、入井车辆驾驶员必须熟悉高头窑煤矿井下运输系统和避 灾路线。 9、凡运送设备入井的车辆,必须出示设备的防爆合格证,

3、经检身人员登记后方可入井;装载货物的车辆,载物高度 不得超过车辆驾驶室,宽度不得超过车厢;载物长度,前 部不得超过车厢,后部不超过厢尾 2m ,(拉运管路必须 用专用车辆或专用支架, 主车与挂车连接必须安全可靠) , 超长物料尾部悬挂反光警示牌。拉运散装材料和砖车者, 必须有防止洒落的安全措施。 10 、运送火工品车辆必须在车厢内铺设胶皮等软质垫层,并 在车厢前后各挂一块危险标志的反光警示牌。运送火工 品车辆必须在非上、下班时间内运送,且专车专用不得 在途中停留。严禁用翻斗车、自行车、拖拉机运送火工 品。其他未尽事宜,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破物 品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严格执行。 11 、运送电

4、焊机、氧气瓶、乙炔罐凭电气焊措施入井,运送 氧气和乙炔时,瓶体必须有减震胶圈,并固定在车上, 以免瓶体滚动撞击。 12 、所有升井车辆的司机必须在井口停车接受检查和登记, 凡运输设备和材料升井者, 必须填写清楚回收物件名称和 数量,否则以偷盗论处。 13 、检身员必须对每一出入井车辆的车厢及驾驶室进行检 查,并做好登记工作。 14 、严禁高污染车辆入井。 、 辅运车辆井下行车必须做到: (一) 井下会车规定: 1、副斜井筒会车: 在副斜井筒会车, 两车不小于 50m 的距离减速变光,下行车辆要在水泥硬化路面停车 让行上行车辆,停车让行车辆必须关闭大灯。 2、平巷会车:有调车硐室或联络巷的巷道,

5、靠调车 硐室或联络巷一侧的车辆停车让行;无调车硐室或 联络巷的巷道,靠管路电缆一侧的车辆停车让行。 (二) 井下停车规定: 1 、 当驾驶员离开驾驶室时,必须熄灯并挂档,拉紧 驻车制动器,关闭车灯,关好车门。车辆必须在联 巷或不影响其他车辆正常运行的位置。 2 、 当车辆在行车巷道内停放时,必须靠右停放,且 打开危险警示闪光灯。当因故障车辆在巷道内需检 修时, 还需在车辆前后不小于 30m 距离放置安全警 示三角架。 3、其他地点停车时,要选择顶板完整、支护到位、 视线清楚、远离电缆设备、无淤泥积水的联巷停车, 并且不影响其他车辆行驶和调头。 三) 井下行车规定: 1 、 井下行车速度不得超过

6、限速指示牌规定的时速, 无限速标志巷道车速不得超过 20km/h ,车辆在交 叉口及拐弯前 10m 处减速鸣笛、变换灯光, 车速不 得超过 5km/h ,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行驶。 2、井下车辆同向行驶时,车距不得小于30m 。 . 3、入井后严禁使用车内收录机,点烟器不许入井。 4、人员乘车时,必须听从司机指挥。司机必须在乘 车人员坐稳、下车人员离开车体 1m 外,确认安全 后,方可鸣笛开车。否则,造成事故由司机全部负 责。载人车辆行驶中,乘车人不得将头、手、臂等 部位伸出车厢或护栏外:不得站立,不得扒、蹬、 跳车:也不得与司机谈话或用矿灯照司机的眼睛。 5、乘车人所带长柄工具,不得超出车厢外

7、缘,严禁 人货混装。 6 、 车辆载重不得超过该车核定最大荷载质量和最多 乘坐人数。双排座五十铃车厢可乘坐 8 人,驾驶室 可坐 5 人(包括司机):农用车车厢可坐 14 人,驾 驶室 3 人(包括司机)。 7 、 车辆在行驶中,必须注意交叉路口的标志,过风 门后及时关闭好风门。 8 、 车辆必须在距栏杆 5m 处靠边停车,等待车辆调 度人员的命令,严禁车辆抢道占路。 9 、 严禁在单向行驶道巷道逆行。 三、 特种车辆及设备管理 1 、特种搬运车辆运行同样执行辅运车辆井下行车规 定,当超宽车辆运行或需逆行时, 要在路线经巷道入 口处设警告标志或设专人指挥, 其他车辆必须无条件 避让(急救车辆除外)。 2 、特种车辆(包括运输大型部件)运行时必须制定专 门安全措施。 并必须绑扎牢固方可运输。 吊装及安设 设备时必须有人作业,有人监护联络。 3、履带式设备搬迁爬行时,电源电缆必须贴巷帮放置 或巷帮吊挂,线径和连接必须符合安全和防爆要求。 4、履带式设备搬迁爬行时,砼路面必须设保护垫(一 般用废胶带),防止损坏路面。 5、履带式设备搬迁爬行车辆通行时,必须在巷道入口 处设指示标志,并设专人警戒。 6、装载机、挖机、多功能车上只准乘坐司机一人。 四、在井口检身房日常检查之外,安监部要不定期对入井车 辆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查,对存在不安全隐患的车辆要停 运,经修理完好后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