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乐府运动PPT学习教案_第1页
新乐府运动PPT学习教案_第2页
新乐府运动PPT学习教案_第3页
新乐府运动PPT学习教案_第4页
新乐府运动PPT学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 新乐府运动新乐府运动 第一节第一节 新乐府运动新乐府运动 一、什么叫新乐府? 二、什么叫新乐府运动 三、新乐府运动产生的社会原因 四、新乐府运动形成的历史过程 五、新乐府运动的理论纲领 六、新乐府运动的历史意义 第1页/共22页 一、什么叫新乐府什么叫新乐府? 新乐府是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他的精 神是继承和发展汉乐府以来及建安诗人的现实 主义传统。 有三个特点: A、用新题;B、写时事;C、不入乐。 第2页/共22页 二、什么叫新乐府运动:什么叫新乐府运动: 唐代贞元、元和年间,以白居易为首 的一派诗人,从爱国、忧时,同情人民的 立场出发,大写以讽喻、以新题乐府为形 式的诗歌,

2、一时之间蔚成风气,形成高潮 ,这就是文学史上著名的新乐府运动。新 乐府运动是一场现实主义的诗歌运动。 贞元(785-805); 元和(806-820) 第3页/共22页 三、新乐府运动产生的社会原因:新乐府运动产生的社会原因: 社会一度中兴,政治相对开明,皇帝 欢迎纳谏。唐宪宗元和年间下决心平定藩 镇,因此不断出兵,十年内不收征役,因 此称为元和中兴。而且李纯喜欢听不同的 意见,即善于纳谏,这样,白居易入朝廷 任翰林学士。 第4页/共22页 四、新乐府运动形成的历史过程新乐府运动形成的历史过程: 杜甫元结、顾况张籍、李神、王建、元稹 即2名先驱者 继承 张王乐府 参加者:白居易皮日休、杜荀鹤(

3、继承者) 第5页/共22页 五、新乐府运动的理论纲领新乐府运动的理论纲领: 以白居易现实主义诗歌理论为纲领 ,与之九书是一篇最全面、较强有 力地宣传现实主义到现实的纲领宣言。 第6页/共22页 理论纲领:理论纲领: 1、诗歌必须为政治服务,必须负起 “补阙时政”“泄导人性”的政治使 命。 2、诗歌必须如实地反映社会生活, 大胆地干预生活。 3、强调风、雅、比、兴、反对形式 主义诗风。 4、强调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主张形 式为内容服务。 第7页/共22页 1、诗歌必须为政治服务,必须负起“补阙时 政”“泄导人性”的政治使命。 这是白居易诗论的核心,立脚点,认为“文章 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4、这是旗帜鲜 明的口号。 第8页/共22页 “为君、为臣、为民、为事、为物而作 ,不为文而作也”即写文章要有的放矢, 要联系当时的现实来写。它的中心是认为 诗歌要为政治服务,实际上五点中重要的 是“为民而作”。敢于反映人民疾苦,唤 起统治阶级的注意,从而达到改良的政治 目的。有诗云:“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 知”将诗歌与人民生活密切结合,是白居 易诗论的核心。他的诗论及创作实践是暴 露社会黑暗而不是粉饰太平。 第9页/共22页 2、诗歌必须如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大胆地 干预生活,包括三方面: A、为民请命,抒写民病 B、批判现实,揭露黑暗 C、提出问题,反映危机 白居易认为要使诗歌达到“泄导人情 ”

5、的目的,讽喻于诗歌中,借用现实主义 创作方法。 这是诗论的进步之处,侧重点在于暴 露和批判。 第10页/共22页 3、强调风、雅、比、兴、反对形式主义诗风 白居易从现实主义诗论出发,在与之 九书中全面评价古代诗歌发展,标举风、 雅、比、兴,强调诗歌应如诗经一样要 有风、雅、比、兴。白居易最推崇杜甫,可 以说杜甫的巨大思想、艺术价值是在白居易 之后,才开始被人们认识的,当然主要是 三吏三别之类诗作。并说明要学杜甫 就学他批判现实的精神。发展了现实主义理 论。 第11页/共22页 4、强调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主张形式 为内容服务 白居易诗句: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 认为诗歌语言要通俗统一,音节和谐

6、婉转 ,认为在与新乐府诗时要开门见山,要求 反映社会的,要符合实际,因为真实是艺 术的生命。因此他的诗歌语言较通俗,诗 意清楚,这对扫除形式主义诗风有很大的 作用。 第12页/共22页 六、新乐府运动的历史意义新乐府运动的历史意义 新乐府运动不是朝廷用行政命令推行起 来的,而是进步人士从“救济人病”“裨补 时阙”的大目标出发,自觉地开展起来的, 这场运动把我国从诗经开始的现实主义 诗歌传统推向一个新的高峰,促成了唐代诗 歌的第二次高潮。大大丰富了中唐诗歌的内 容,使一度冷落的唐代诗坛重新出现白花争 艳,异彩纷呈的局面。同时对后代诗歌现实 主义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第13页/共22页 第二节第二

7、节 新乐府运动的先驱者和参加者新乐府运动的先驱者和参加者 一、元结和顾况一、元结和顾况 二、张籍和王建张籍和王建 三、李三、李 绅绅 四、元四、元 稹稹 第14页/共22页 一、元结和顾况一、元结和顾况: 元结(719-772)河南人。天宝六年与杜甫一起到长安应试未及第,天宝十二年中进士,“安史之乱”爆发,带领家乡人民起来反抗叛军。本性耿直,上书朝廷,指责贪官污吏,揭露人民疾苦,不善巴结以求官职,曾要求大官们赶快辞职,好让他上台,他对人民疾苦相当同情,范文澜的通史对他评价极高。 诗歌的代表作是新乐府十二首写于天宝十年,盛唐时期,基本上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主义精神,其中贫妇词借贫妇之口控诉封建

8、官吏,表现妇人苦痛。 元结曾编有一本箧中集,收入了沈千运等人一些反映现实的诗作。杜甫也非常推崇元结。 第15页/共22页 顾况(727-815) 进士出身,曾在朝廷当秘书郎,晚年贬官上饶,隐居茅山,他也有同情人民之心。代表作是上古之化解亡列传十三章,反映人民疾苦,基本上是四言诗。继承诗经四言诗传统,诗经过后,只有曹操的四言诗写得较好,而顾况这些诗思想上可以,艺术上都是基本无文,被人传诵的是囝,总的来说,顾况诗成就不高,新乐府诗数量不如元结多,反映现实也不够到位,深刻,因此他二人不能掀起一场新乐府运动。 第16页/共22页 二、张籍和王建张籍和王建 张籍,安徽人,出身寒微,中过进士,但官职低,且

9、又有病,晚年贫病交加,然而诗歌却很少写个人穷愁,更多地表现人民疾苦。白居易称他“风雅比兴外,未尝暮空文”,继承了现实主义传统,张乐府诗现存80首,古体、新体各占一半。同情人民疾苦是张的乐府的主题,如野老歌古宫乐等从不同角度反映社会现实,揭露社会不平等,是韩愈、白居易的好朋友。白居易非常钦佩张籍的乐府诗,专写一首诗歌颂他,高度评价张的乐府诗。王安石也高度评价张的乐府诗:题张司业诗中有“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也可以说是对白居易乐府诗的评价。张用创作实践强有力地支持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 第17页/共22页 王 建 出身寒门,一生潦倒,诗歌内容与风格近似张籍,合称为张王乐府,代表作水夫瑶

10、田夫行宫词一百首。写宫女的生活,表现对宫女生活同情,诗用七言绝句的形式。 如:宫人斜(墓地) 未央墙西春草路,宫人斜里红妆墓。一边裁出一边来,更衣不减寻常数。 从此可以看出诗人以同情的笔墨反映宫女痛苦, 二人诗语言朴素,感情真挚,善用七言古诗,用创作实践支持了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 第18页/共22页 三、李三、李 绅绅 元稹和白居易的朋友曾与新题乐府二十首,元稹看后写了和诗十二首,白居易看了二人又创作新乐府五十首。李绅写诗虽早,可惜却失传,是新乐府诗的杰作,诗中内含丰富,语言通俗,概括有力,能真实反映人们的被剥削的生活,揭露苦难根由,感染力强。 悯农二首: 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田海无闲田,

11、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第19页/共22页 四、元四、元 稹稹 字微之,排行九,是白居易至死不渝的朋友,世称元白,十五岁时明经及第,写得传颂他,宫中人称他为“元才子”。他人品不太好。早年疾恶如仇,后来官意越做越大,一说他勾结宦官,一说他因诗名大而做官,年轻时与白居易齐名,称“元白”。他的诗配成乐曲在宫中传诵,在新乐府运动中地位仅次于白居易,代表作是连昌宫词可与长恨歌并称,是长篇叙事诗,借宫中一老人回忆而写出“安史之乱”根源,揭露统治阶级的,具有讽刺意义,描写细致,还有一首行宫写得较好,诗很简单,但内容十分丰富。 第20页/共22页 行宫: 廖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以白发宫女在行宫的寂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