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起“问题心理学生”自信的风帆_第1页
扬起“问题心理学生”自信的风帆_第2页
扬起“问题心理学生”自信的风帆_第3页
扬起“问题心理学生”自信的风帆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扬起“问题心理学生”自信的风帆 “问题心理学生”是校园中的特殊群体, 他们的主要特点 是:或自卑、失望、厌学、贪玩;或脾气暴躁,与同学不和;或 狂妄傲慢;或自我封闭;或自暴自弃他们的教育问题一直是 困扰学校教育的难题。 “问题行为”是比较严重的不良行为,它是指不能遵守公认 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 的行为。这样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及时矫正, 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 其实,从心理学的观点来讲,“问题心理学生”的问题行为 和其他任何行为产生的机制一样, 是对客观刺激的反应并指向某 一目标。由于行为是唯一可以表现人的思想心理的可观对象,因 此,我们可以通

2、过对“问题心理学生”的问题行为的研究来认识 学生,进而通过心理疏导,达到矫正学生问题行为的目的。 一、尊重理解,让师爱架起沟通心灵的桥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情感的投入是“教师技巧的全部奥 秘”。师爱是架起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当然,这种爱并非是 无原则的宠爱。这种“爱”是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尊重、 信任、理解、关心、爱护、宽容、期待以及尽责任的美好感情。 这种情感是一个好老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几年来,我时时对 自己说,不管是在什么情况下遇到怎样的挫折, 面对多么顽皮的 学生,都不能使自己与学生对立,因为学生是人,他们有正常人 的思维和感情。“问题学生”平时表现出的冷漠, 对事情的无所 谓

3、,只是一种假象,其实他们内心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们的重 视和信任,感情上更渴望得到尊重和理解。因此,我以民主、平 等的态度对“问题心理学生”进行耐心的辅导,既要“动之以 情”,又要“晓之以理”。许多“问题心理学生”的“问题行 为”就是在这种充满师爱和耐心感化的环境中实现的。 例如:本班的女生王某,由于生活在“组合家庭”中,父母 无文化,教育方法粗暴简单,缺少关爱,因此,精神萎靡不振, 不合群,作业马虎,成绩差,产生了极度自卑的心理。针对这种 情况,我一方面进行家访,联系家长,要求他们改变粗暴的教育 方式,多给孩子关爱;另一方面,我主动亲近她,给她更多的关 心,让其他同学主动和她一起作业、玩耍。

4、在生活上关心她,学 习上帮助她“开小灶”,处处像母亲一样呵护她。渐渐地,她的 成绩上来了,人也变得活泼开朗了,再也不是一只孤独的、自卑 的“小鸟”了。 几年来,我深深地体会到对于有问题行为的学生,我们一定 要尊重、理解他们,用满腔的爱唤醒他们,用爱填补他们心灵的 鸿沟,打通情感的障碍,才能从心灵深处真正矫正学生的问题行 为。 二、体验成功,扬起“问题心理学生”自信的风帆 对于老师提出的学习、行为方面的各种要求,学生会有不同 的反应,有的学生顺利地达到了教师的要求,频频成功;而有的 学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则连遭挫折,面临失败的威胁。挫折使 学生紧张、厌烦,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使他们失去自信,不能

5、 自拔。因此,我在平时有意识地为有问题行为的学生创造成功的 机会,并给予适当、适时的鼓励、表扬,使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做生活、学习的主人,达到自觉矫正问题行为的目的。 本班的女生车某,因为三岁时意外受伤,造成腿脚残疾,走 路不太方便,常受到同学们的取笑,所以,她学习态度消极,不 愿意接触同学,不参加集体活动,课堂从不发言,很自卑、自闭。 我发现她比较爱好绘画,有一定的基础。因此,我请美术老师吸 收她到美术兴趣小组,精心指导该生学画。经过她的努力,车林 的绘画水平大为提高,在全镇“六一”书画展评中,她的画我 的梦想得了全镇一等奖。她终于找回了自信。平时,她还主动 为班级的黑板报画插图,为参加演

6、出的同学搭配服装、化妆等。 心理负担解除后,进一步的促进了学习,她的学习成绩也一跃进 入了班级前列。 三、改造自我意识,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一切矫正行为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免疫力”的提高而起 作用,我们在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时, 要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 自我形象,确定自我奋斗的目标,唤起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从而,促进学生对自己问题行为的反省,提高学生自我控制和自 我协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与是非辨别能力。 本班的学生孙某,常出没“网吧”和“电子游戏厅”, 有时 甚至通宵不回家,家长软硬兼施,但没有效果。在他转入我班后, 我了解了情况,于是,我和他促膝谈心,和他一起分析他痴迷电 子游戏机的原因,通过查资料、看事例,让他看到电子游戏机给 孩子学业及其他方面造成的危害,我还找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法等法律、法规文件,与他一起学习、讨论,帮助他提高认识。 同时,我还采取“兴趣调控法”,将其注意力转移。终于,他不 再迷恋电子游戏机了,将精力放在学习和其他有益的兴趣上,形 成了良性循环。用他父母的话来说“我家的儿子一年长了八岁 啦!” 学生的问题行为从广义上讲是普遍存在的,是学生正常发展 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伴随物,是有因可查的,是有规可寻的,因此, 是可以矫正的。当然,这需要教师充满爱心的细致、 耐心的工作。 一个挚爱学生的教师,能处处关心、爱护学生,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