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语言和语法特点》_第1页
《诗歌的语言和语法特点》_第2页
《诗歌的语言和语法特点》_第3页
《诗歌的语言和语法特点》_第4页
《诗歌的语言和语法特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诗歌的语言和语法特点 (一)第一章比较简单,为节省时间,我讲得快些。 文学是形象艺术中的语言艺术,而诗歌则是语言艺术的 尖端,是最精粹的语言艺术。诗歌首先必须具有形象性,但 同时还必须具有语言的音乐性和语法结构的技巧性。这是诗 歌有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显著特点。没有丰富的形象和充沛 的感情,固然不成其为诗歌;但是如果缺乏和谐的韵律与精 练的语言,同样也不成其为诗歌。 我国的古典诗歌很多 在语言上经过千锤百炼,不少诗歌在语法上有所突破。丰富 的形象和充沛的感情 ,因此,了解古典诗歌语言和语法方面的 一些基本特点,不仅对理解、欣赏古典诗歌有所帮助,而且 对借鉴古代诗歌语言、提高现代新诗的创作技巧,也

2、有其积 极意义。(重点之处我复制过去) 下面就从语言和语法两个方面做一点简要的介绍。第一节、 语言特点:古诗的语言不同于散文的语言,这看来是个一般常识范 围的问题。 固然, 阅读古典诗歌的时候, 这个问题并不突出; 可是,初学者一提笔写起诗歌(特别是学写旧体诗词)来, 这个问题就显得突出了。因此有着重提一下的必要。诗歌,要求用最经济最恰当的字句,描绘最动人的景物书写最充沛的情感,写出来既饱含诗意,读起来更富有诗味, 既唱得来,又记得住。这就要求诗歌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 言。最早的诗歌,由于当时无所谓韵文、散文之分,因而有的就出现一些散文式的语言,或者就是用散文式的语 言记录下来的。例如相传帝尧

3、时期的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这首歌 谣读来似乎也押韵,但用韵并不严格。尽管如此,它毕竟还 是诗。诗歌要有诗歌的语言,它具有自身显著的特点。诗歌的语言大致可归纳为: 第一、诗歌要讲究声韵,格律诗更要讲究平仄韵律。第二、语言要求高度精炼、形象、准确。第三、句子成分可以作适当省略。有时省去主语,有时省去谓语或其他成分。第四、词序有时可以适当颠倒。甚至句子成分也可以倒置。 格律诗形成以后,这些特点愈趋明显,要求也更加严格。而 这些也正是诗歌语言与散文语言明显差别之处。了解这些差 别很有必要,一方面,读古诗就不至于以对待散文的目光的 目光去看待,另外一面写新诗就

4、不致于写成分行排列的散 文。下面一章我详细的说一下:二、锻字和炼句:诗贵精炼,古今皆然,中外如此。这是诗歌这一文学体 裁本身特点所决定的。所谓精炼,简言之一是谋篇要精,二是字句要炼。 谋篇要精 字句要炼。古今中外的诗人和诗论家没有不注重诗歌语言精练 的。我国晋代文论家陆机在论述文章的谋篇时曾经这样说 过。罄澄心以凝思,妙众虑而为言;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这说的是写文章必须以最简约的语言文字,容纳最丰富的内 容。罄:用尽。澄心:真挚,无杂念。以:来。凝思:认真思考。 妙众虑而为言:把典型的,大家都感觉出来的。作为自己写 作的题材。挫,集中到。为文尚且如此,作诗更是这样。 至于炼字,被列宁

5、称赞过得马雅可夫斯基有一个极精当的比 喻颇足发人深省。他说:“诗歌的写作一一如同镭的开采一 样。开采一克镭,需要终年劳动。为了把一个字用得恰当, 就需要几千吨的语言矿藏。”我国伟大诗人杜甫“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有的诗人发出“二字三年 得,一吟双泪流”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感慨。这 些感慨或有些过分,但毕竟是经验之谈,道出了古代诗人用 功之勤,构思之苦。南宋词人姜夔说过,作诗“始于意格,成于句字”。这话是很有道理的。因为精妙的选材, 独特的构思,独到的手法,在铸成篇章时还得落实到语言文 字上。这就要求诗人从丰富的语言矿藏中提炼出最纯粹的诗 歌语言来煅句成篇。注意: 独特的

6、构思, 独到的手法 ,用这种语言写成的诗就能达到 “诵 之如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观之明霞散绮,讲之独茧抽 丝”的神妙境界。如行云流水,是说流畅。听之金声玉振: 朗朗上口。观之明霞散绮:千变万化的美的享受。独茧抽丝 指含义深刻、绵长。在我国古典诗歌浩瀚的海洋里在语言艺 术上放射出璀璨光芒的例子颇不少见,就写景来说,柳宗元 的江雪可算是突出的一例。 这首五言古绝只用了 寥寥二十字既写了千山、万径、又写了江、雪、垂钓翁,甚 至还点出了老翁的穿戴;整个诗歌给人开拓出一片辽阔苍 茫,漫天皆白的境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则以二十字融 情景于一炉。(白日依山尽 )作者以雄健概括的笔力, 勾画 出登临骋目所见

7、的壮阔景象;既写了依依衔山的白日,又写 了一泻千里的黄河。 不仅如此, 作者还宕开一笔, 縁意造境, 融境入意,用“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二句,使全诗意 境更加升华一步,给人以无穷的想象。登高思远,胸臆顿开 使人联想到千里万里更为广阔、更为高远的境界。 毛 泽东的诗词更是以极其凝练的篇幅,囊括宇内,包举世界。 七律长征以简短的五十六字历历如绘地将红军二万五千 里长征画卷呈现在读者眼前。 仅仅一百一十四字的 沁园春 . 雪,就写了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既有壮观的写景, 又有豪迈的抒情; 借景抒情, 融情入景, 远超历代咏雪之作。以上是就诗歌的谋篇而言。谋篇就是立意:至于锻句,古典诗词也有很多

8、地方可供我们 借鉴。脍炙人口的杜甫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简明而有力的两句诗,犹如利剑一般戳穿了封建“盛世”虚 幻的帷幕剥开了封建社会贫富尖锐对立的血淋淋的现实。封 建社会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 “一入少陵诗, 便觉惊心魄”(赵 翼瓯北诗话 ),使人不能不惊叹诗人构思之深, 运笔之妙。 宋代诗人晏殊的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后人评为“意致缠绵,语调谐婉” ,的确写出了作者当时那 种缠绵悱恻的心境。也许作者曾经为此二句呕心沥血,因之 特别珍视,以致一入于诗,再溶于词。刘禹锡的富于哲理的 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在写个人沉滞 遭遇的同时表现了生机勃勃

9、、昂扬向上的憧憬,反映了新陈 代谢的规律是不可抗拒的。 象这一类写眼前景“而有弦 外音,味外味,使人神远”的诗句,并不是诗人毫不经意, 信手拈来的,而恰恰是经过千锤百炼、反复推敲的结果。是 诗人在语言艺术上高度成熟的标志。弦外音,味外味,使人 神远 ,锻句当然离不开炼字。炼字: 古典诗词,往往某一诗句中一字之差,便是败笔,使全篇为 之减色;而一字之切,却可以使全篇大为生色。 切,准确。所谓“石韫玉而山暉,水怀珠而川媚” ,说的就 是这个道理。唐代诗人贾岛的“推敲”,早已成为炼字的佳话。为了说明 古代诗人炼字的甘苦,不妨旧话重提:贾岛到京师考举人, 有一天,骑在驴上偶然想起一个句子:“鸟宿池边树

10、,僧敲月下门。”开始用“推”字,后来又改成“敲”字,到底用 哪个字确定不下来,于是在驴背上念叨不止,还时时用手做“推”和“敲”的姿势,这时韩愈正好经过,贾岛问韩愈用 哪个字好。韩愈想了一会说,我看还是用“敲”字好。从此 以后,人们就把斟酌字句称之为“推敲”。石韫玉而山暉;石头因含玉而生辉 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古代诗人炼字的又一 突出范例。据说仅仅为了这个“绿”字作者就煞费苦心,把 原稿改了十多次。原稿最初写的是“春风又到江南岸”,觉得“到”字太一般化,于是改为“过”字;“过”字淡而无味,又改为“入”字;“入”字不响,又改为“满”字;仍 不惬意最后才定为“绿”字。“春风又绿江南岸

11、”充满生机,使整个诗篇都“活”起来了。鲁迅不仅文风犀利,诗风也颇为卓绝。鲁迅的诗歌看似平易,其实字斟句酌 同样是倾注了作者的无限心血的。内容且不说,就是在锻句 炼字方面,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据说他后来写入为了忘 却的纪念一文中的那首著名的七律(“惯于长夜过春时”), 就曾经四易其稿,几乎是每字都有所改动。例如这首诗的头一句末三字“过春时”,原来写的是“度春时”,据许广平说:“这一句的推敲是经过相当考虑的。”至于颈联的修 改,则更是注入了作者当时全部愤激之情。这一联第二稿还 是“眼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边觅小诗”,到第四稿也就是原来是“金沙浪拍悬崖暖”(也就是写入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的时候,“眼看

12、”改为“忍看”、“刀边”改为“刀丛”了。这两字之改,把诗 的意境更升华了: “眼看”态度未免消极,“忍看”则饱含着 诗人对反动派的暴行无限愤激之情;“刀边”固然反映了当时险恶的环境,“刀丛”则进一步揭露了当时四面潜伏杀机 的非人间的惨象。仅从这些修改,我们就可以看到鲁迅对遣 词造意严谨到何等程度。同里钱秀才叫季重,喜欢填词。但 他好喝酒耍性子,有不可一世的感觉。他有三个儿子,过分 溺爱,不让他们念书。饭后就带领他们嬉戏,唯恐不当他们的意。曾经写了一个帖子贴在柱子上说:“酒酣或化庄生蝶,饭饱甘为孺子牛”真是一个狂人。可以看出“饭饱 甘为孺子牛”,在季重的笔下不过是吃饱了饭之后无聊的嬉 戏。可是一

13、到鲁迅笔下,仅仅改换了两个字,就赋予无限新 意,正象郭沫若所指出的,“起了质的变化”毛泽东的诗词可谓字字珠玑,光彩四溢。陈毅称赞说“妙语拈来着 眼高”,确非虚语。现在就已经知道的某些诗句的修改也可 以看出其运用语言艺术达到何等高深的造诣。下面仅举数例 作为学习参考:在七律长征中,颈联的起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后来改“浪”字为“水”字, 改“悬”字为“云”字。 “云崖”自然比“悬崖”更高更险。 在七律送瘟神二首中,第二首颔联“红雨随心翻作浪, 春风着意化为桥” ,初稿是 “红雨无心翻作浪,春风有意化 为桥”“无”和“有”构成对仗,无论从意境从字面看,已 经是够工整的了,但是作者并不以此为满足,最

14、后还把“无 心”改为“随心” ,把“有意”改为“着意” 。这一改,全诗 就更加生动、 形象, 更富于诗意了。 在七律登庐山 中,首联对句“跃上葱茏四百旋”初稿却是“跃上葱茏四百 盘”“盘”和“悬”在平水韵中固然分属不同韵部(盘 属于上平声“十四寒” ,“边、悬、天、烟、田”属于下平声 “一先”),但是从诗歌用字的准确性、生动性和“诗味”来 看,以“旋”字代替“悬”字确实要优胜得多。在这里也使 我们看出作者用韵是何等的严格。在沁园春 .雪这首词中,上片“原驰蜡象”一句中的“蜡”原来写作“腊” 字。“腊象”看来似乎有点费解,但是改作“蜡象” ,不仅跟 上句“山舞银蛇”中的“银蛇”构成极为工整的对仗

15、( 沁 园春词这两句要求对仗, “银”和“蜡”都象征白色) ,而 且形象、生动、更便于理解。 象这样的例子在毛泽东诗词中是很多的。 学习古典诗 歌的锻句炼字,在提高鉴赏能力的同时,还应当从中得到借 鉴,以提高当代诗歌创作的水平。 无论谋篇也好, 锻句也好, 炼字也好,贵在以最精炼、最准确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思想感 情,而不是为了争奇斗胜。贵在以最精炼、最准确的语言表 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关于这点, 前人早已有所揭明。 如赵翼就曾经说过:“所 谓炼者,不在乎奇险诘曲,惊人耳目,而在乎言简意深一语 胜人千百。此真炼也。 ”如果不注意“真炼” ,一味追求字面 的奇险, 其结果很可能适得其反。 古代诗人不乏这样的例子。 清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