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规划说明书_第1页
村镇规划说明书_第2页
村镇规划说明书_第3页
村镇规划说明书_第4页
村镇规划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村西北临枫孤溪,接镇区,诸永高速公路从村西经过,东南靠下段村,东北离孤山村公里。由于汤氏居此山岙,取名。村庄现状用地约公顷,居住户数489 户,1934 人。1)村在大山西侧山岙中,村西北枫孤溪中有三块沙洲,溪流成多股叉道,溪边是冲积地。2)村北低南高,西低东高,地形高差起落比较大,高差达20 米。3)气候温暖湿润,年均气温,年雨量 1698 毫米,日照充足,雨量充沛。4)夏季多偏南风,冬季多偏北风。坝长 280 米,渠道长公里, 左渠道至村处于县中部低山丘陵水土保持林经济林区,常见森林植被是以马尾松群系为代表的暖第 1 章 村庄概况1、位置、面积和人口2、自然条件3、资源条件1)土地资源村里

2、保护农田较多,建设用地较少。2)水资源楠溪江支流枫孤溪常年流水,是村里主要过境水。沙门地下水库即引水工程, 渠首拦水堰位于枫孤溪, 村,灌溉 300 亩;右渠道和下加兰水库输水渠道连网。3)森林资源性针叶林及长绿针阔混交林、常绿落叶阔叶林,如楠溪江滩林。盛产油桐、板栗、红柿、茶叶、 水果以及杉、松、竹、樟、泡桐等多种经济林和用材林。4)旅游资源枫孤溪是国家级楠溪江风景名胜区组成部分,以清弯秀美的溪流为主体,其特色是水秀、岩奇、 村古,山水风光与田园情趣相融,是供游览观光、休养度假、科研考察的理想胜地。4、社会经济条件1)丰富的劳力资源,良好的耕作与传统而发展的多基础性产业。2)主要种植水稻、小

3、麦、玉米、豆类,尤以小麦为著。3)村有板栗、杨梅、西瓜基地。5、建设条件1)用地:本村多山地,发展建设用地很少。2)用水:本村地处水资源较丰富地区,枫孤溪流经本村,为村庄取水水源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且枫孤溪水体质量基本符合国家类地面水质量标准。3)电力:村电力由区域供电,生产、生活能源能够得到保证。4)对外交通:枫一珍路从村中通过,是本村的对外交通的主要道路。第 2 章 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庄在规划建设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道路系统现状存在问题(1)、现有的道路网系统尚未完善,各级道路普遍偏窄。现状对外交通道路仅为6 米,村内小巷狭窄弯曲,消防车无法进入。除过境路硬化外,村内其他道路均为泥土

4、路。(2)、村内道路衔接不通畅,断头路较多。(3)、道路附属设施不够齐全,无停车场,车辆在村中乱停乱靠。2、住宅建筑存在的问题(1)、居民住房布局较散乱,住宅间用地难以利用,浪费现象较严重。( 2)、房屋为较旧的砖混结构,一般为23 层,有的为 4 层,日照通风条件不良,质量较差。( 3)、乱搭乱建辅助用房的现象较为严重,且由于家庭饲养家禽家畜, 造成环境脏乱, 道路狭窄不通畅,卫生状况差。4)、居住服务配套、道路交通和消防安全均不符合要求 3、公共设施用地现状存在的问题(1)、村内的小学规模太小,教学设施不完善,发展受限制。(2)、村内缺少幼儿园,学前教育受到影响。(3)村内无村委会和老年人

5、活动中心。(4)、村内商业点店铺店面凌乱,没形成好的商业环境和商业气息。(4)村的影剧院周围没有人流导散场地。4、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1)村内排水一般为暗沟,不成系统,污水无处理设施。(2)村中乱拉电线的现象较重,存在火灾隐患。5、环境卫生存在的问题(1)生活垃圾缺乏管理,闲置空地内和排水明沟垃圾较多,严重影响了村镇的环境卫生质量。(2)居民家庭为露天厕所或简易厕所,卫生条件差。6、景观环境质量(1)建筑无特色,街景呆板、单调,缺少山乡风貌。( 2)绿地率低,缺少公共绿地和公共活动空间。(3)河流岸线不规整,绿化较差,垃圾较多。(4)青山“白化”现象已显现。(5)村内“裸”房子居多,严重影响村

6、的视觉环境。第 3 章 整治规划总纲1、规划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建立和谐社会为指导,坚持城乡统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综合整 治,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优化人居环境、改善投资环境,创建文明村庄。2、整治规划原则因地制宜、实事求是,防止大拆大建;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分步推进;全县村庄整治共分5 年时间实施,先行试点,逐步推开立足当前、适度超前,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节约用地、保护环境,处理好建设需要与资源保护的关系; 因借自然、承传文脉,融自然景观、传统风貌与现代文明为一体。3、规划依据( 1)国标:村镇规划标准 , 1994( 2)浙江省建设厅: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规划编制技

7、术导则, 2003( 3)温州市:市委办公室关于开展“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的实施意见 (温委办 200339 号)( 4)温州市:全市村庄整治实施标准 (温委办 200360 号)( 5)温州市:村庄整治规划编制指导意见 (讨论搞) .2004( 6)县规划设计院: 县县域村庄布点规划 (初稿) .20044、发展规模(1)、人口规模根据本村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采用综合分析法,确定村规划人口为 2043 人。(2)、用地规模村庄现状用地约公顷。 现状人均建设用地平方米。 近期整治规划用地公顷, 规划人均建设用地平 方米。5、规划范围整治规划区面积为公顷,其中村庄建设用地公顷。6、规划

8、的期限2005-2010 年第 4 章 总体布局1规划结构根据村自然地形及现状用地条件,其规划结构为:两片、一心、一带。两片:遵循旧村原有格局,形成南、北两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居住片区心: 公共活动中心。 以新建的办公楼、 幼儿园等公共建筑为中心, 配以绿地、 新建的亲水平台、古树、小桥,形成全村的公共活动和服务中心 一带:沿溪景观带2住宅用地布局全村分为老村居住组团和珍下组团。 老村组团位于南侧; 珍下组团位于珍下路, 以中心公共绿地为界线。居民住宅按以多户联建为主设计,一般分为 23 层。3公共设施布局布局(1)村的办公综合楼、幼儿园位于广场路的西侧,规划用地面积分别为954m2、 18

9、27m2。(2)村小学位于,规划用地面积。(3)商业建筑分布于珍下路两侧。( 4)卫生院位于珍四路南侧,规划用地面积为350m2。第 5 章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1、给水工程规划(1)用水量预测农村人均日用水量为 200 升,则 2042 人用水量为吨 ? 日。( 2)水源:扩建高位水池(由专业部门设计),并经过净化处理达到标准后供水。(3)管网布置: 给水管网采用网状埋设, 干管 DN200从高水位出来沿沿溪路内侧埋设, 其余 DN150 给水管也成网状埋设,以服务各片区。供水管网成环网布置。2、排水工程规划(1)排水体制 本村排水采用雨污分流体制。2)雨水排放 雨水规划根据就近排放的原则,各片

10、区由雨水管收集后就近排入溪流或水沟。(3)排污规划污水量预测污水量以总用水量的 85%计,则日产生污水量为 348 吨 ? 日。排污设施和管网本村排污规划分近远期实施, 近期采用地埋式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 污水经过处理净化达到标准 后就近排入各溪流或水沟。远期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设置小型污水处理厂,统一净化处理。 本村排污管网的埋设遵循分片就近原则,布置DN400 管道分片收集,就近排入简易水处理装置。3、供电规划( 1)负荷预测本村规划采用户均负荷法预测用电负荷指标取4kw/ 户。总户数为 584 户,由此估算用电负荷2336KW。(2)供电设施本村由区域电网供电,规划安排配电箱一处,位于村

11、北边入口处。4、电讯规划村内增设 4 处公用电话,设置在路旁边居住中心区附近、卫生院、小学等公建处。第 6 章 重点整治规划1、总体整治思路据对村现状的调查及基础资料分析, 从现代化要求出发, 推动村庄在物质、 文化和社会等方 面的可持续发展;结合村内部的地形,以“投资少,见效快”的整治手段,从点到面,抓好重点 地块的整治,搞好环境卫生和基础设施建设。 充分发挥该村自然环境优势,立足现状, 降低实施 启动的难度,调动村民参与整治的积极性。整治规划从 3 方面着手:( 1)分析现有存在问题,改变村庄脏乱差环境面貌、提高村民的生活环境质量。2)调查村落社区空间,了解当地的习俗民情和社会组织状况,引

12、导社区合理、健康、渐进和持续发展 (3)关注村落历史文化遗产,探索其在现在化过程中生存和延续的可能性和措施。融合。住宅建筑日照间距在,住宅层数以整治的内容主要为:道路及基础设施的建设, 用地布局整治,村庄的环境整治, 珍下路的建筑立 面改造、绿化布置,村庄北侧及西侧的拆迁安置建设等。2、道路的整治( 1)整治原则村级道路以通畅为原则, 适当考虑街景要求, 采取自由式的布局形式, 根据现状条件街道 道路采用环式。理顺村庄内部主要道路, 拆除妨碍道路通畅的建筑物、 构筑物, 村内主要道路及入户路全部硬 化。(2)整治措施本规划旧村道路以改造拓宽为主。 将道路分为三级, 村内主要道路次要道路步行路,

13、 具体 规划措施如下: 拓宽村内主要道路珍下路,路幅宽 10 米。 在村中心修建一条 7 米宽的道路;形成完整道路体系。 保留现状已成形的宅间路和宅前道场,再将步行道理通、理顺,配置绿化带,形成村中步行 小路。结合村内地形,地势高差太大的部分道路可建成梯步形式。 在村内主要道路设置路灯。3、住宅建筑整治根据房屋建筑质量,分为拆除建筑、整治建筑和保留建筑。(1)、依据功能分区的要求,住宅用地整治要因地制宜,拆除危房、简易房、露天粪坑和简易厕 所及一些影响村容村貌的农村附属用房,对布局不合理或影响景观及道路畅通的建筑也予以拆 除。拆除后重建的住宅平面排列仍采用行列式布置为主,这样可节约用地,减少难

14、利用地。( 2)、对于一些环境较差、 质量一般的建筑予以整治, 远期遵循住户意愿在规划指导下进行更新。(3)保留富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和质量较好的建筑。( 4)、新建住宅形式主要采用多户联建的独立式小康型住宅,将本地民居建筑特色与现代建筑相2 3 层为主,新建建筑造型要求楠溪江传统民居形设置亭、台、花架、置水、叠水等园林,进一步丰富了村庄的空间景观。植物种植上,选用楠式。为适应不同村民的要求,住宅户型有单(双)间式,单元套间式及别墅式等,沿街住宅底层 设计为店面,其它住宅底层设计架空层,方便村民存储农具及饲养畜禽,住宅内配备卫生设施。适当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村民居住质量。4、公共设施建筑整治(

15、1)文化科技用地在珍下路拐角处建一所村办公楼兼老人活动中心,内部配置文化娱乐设施,丰富村民的文化生 活,占地 m2 ;( 2)教育机构用地小学用地:对原小学进行适当的扩建,占地m2。学生就近入学。规划在广场路西侧设幼儿园一所,规模 3 个班,学生数 45 人,占地面积为 1827 m2 。(3)商业集贸设施用地按照相对集中原则逐步把商业网点建在珍下路的两侧, 形成一条小型的商业街, 作为村民购买物 品的主要场所。 在小城镇商业网点规划中, 不过分强求城镇商业功能分区, 对商业业态的组合不 求全求大, 而应按照“在同质中求取特色、 现代中兼容传统”的规划思路, 以体现村镇的繁荣风 貌。对商业街立

16、面进行恰当的整治,创造环境优美的商业环境。5、环境卫生整治(1)、在村内新增一个公厕,位于广场路西侧。(2)、在村西北边设置一处垃圾中转站。推广垃圾的分类收集,除塑料包装物和无机废弃物外, 其余生活垃圾投入蚯蚓处理垃圾池。建议引进中华蚯蚓,养殖蚯蚓为石蛙、鱼类作饲料,蚓粪又 是最好的有机肥料。沿主要道路每隔 150 米设一个垃圾箱,在村内设垃圾收集点。6、村庄绿化村庄绿化应点、线、面相结合,使村庄绿化与周围山体,农田融为一体。( 1)、点式绿化点式绿化指集中的公共绿地。规划在村中心设置 1 处公共绿地,总面积 510m2。公共绿地,相宜溪江乡土树种,种植模式采用乔木+灌木 +花卉 +草坪,进一

17、步丰富空间( 2)、线式绿化 村庄内道路两侧及河岸线都进行大量绿化,采用乔木+灌木的种种模式。植物种植以乡土树种为主。( 3)、面式绿化 居民住宅前屋后均进行绿化,同时结合公共绿地和道路河岸两侧的绿化,形成有机体系。7、河道整治枫孤溪从村边经过, 是村的滨江景观轴线。 村内现状河道边堆满了垃圾, 河道两边缺少 必要的安全设施及垃圾存放点, 河边缺少绿化小品。 为了提高村里的品位和形象, 把河道整治作 为本次整治的重点之一。整治河道的措施:(1)枫孤溪采用 10 年一遇的防洪标准。(2)清除河道垃圾,修筑护岸,疏浚底泥,两岸绿化。(3)河道整治突出生态功能、景观功能、使用功能,注重绿化、美化、亮

18、化、休憩等功能的综 合体现,力争河道整治与环境相结合,河道整治与景观相结合, 河道整治与村民生活相结合, 强 调人与水之间的有机融合。(4)严禁侵占河道盖房。8、山体整治 (1)、按照“谁绿化、谁所有,谁投入、谁收益”的方针,开展山体整治复绿和保护,走多元化 整治之路; 按照“谁破坏、 谁治理”的原则进行督促整治, 对无证非法开采行为一定要采取严厉 措施,坚决制止,确保山体生态环境良性循环。(2)、在视觉范围内的山体应加强管理,防止青山“白化“。(3)修筑挡土墙,防止山体滑坡。9、重点地段整治1)广场路段地块:此地块位于村东北角,珍下路拐角处。现状为空地;本地块位于村中心,沟通新村和古村,现状

19、场地堆满了垃圾, 垃圾的存在影响村的环境和卫生质量, 考虑到该地块处于村的重 要位置,为此整治规划场地的临时建筑, 清理溪流内的垃圾, 结合地形, 建成村的休闲娱乐中心, 美化村的环境提升村的品位和形象。(2)珍下东路中段:此整治地段位于河道边, 此河道贯穿村东西南北, 是村里的景观轴线, 现状河道内堆满了垃 圾,河道两边缺少必要的安全设施及垃圾存放点, 河边缺少绿化小品, 为提高村里的品位和形象, 把河道整治作为本次整治的重点。(3)珍下路北侧河道:此次整治为河道绿化景观的改造及配置, 整治地块位于河道边, 此河道是村的入口, 是也村 里的景观轴线, 河边缺少绿化小品, 为提高村里的品位和形象, 把河道整治作为本次整治的亮点。第7章 造价估算及附表村庄整治资金以村民自筹为主,以政府补助和村集体资金为辅。村庄的整治造价主要包括市政管线、市政交通、市政绿化、 公建设施等。 其造价根据县近年定额并作适当调整后进行估算。一、市政部分 项目 单价 数量 总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