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86818711875I1工厂制 城市化法国大革命英国议会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自由主义共产党宣言珍妮机 改良蒸汽机蒸汽机车明治维新巴黎公社法国1875年宪法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专题三 近代世界文明史 第二讲自由资本主义时清朝 编写人:罗有锋审核人:1765178218071814184818591861【阶段特征】1、 经济:18世纪下半叶,英国市场的扩大促进了技术的革新,引发了工业革命。18世纪末工业革命 开始向西欧和美洲的一些国家扩展,工业文明时代到来。同时,资本主义列强加紧对外侵略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 政治:随着工业文明的扩展,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不断扩展和完善。1832年
2、英国进行议会改革、 俄日的改革、德国统一及君主立宪制、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等。3、思想: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诞生,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对“理性王国”和工 业革命后的失望和不满,催生了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文艺思潮。4、科学方面:进化论兴起。【知识整合】一、经济领域(一) 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中期)1、背景:较早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并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社会稳定。圈地运动提供了劳动力;殖民贸易和掠夺提供了资金。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18世纪中期,英国海外市场日益扩大。2、概况:(1) 开始标志:最先开始于棉纺织业,1765年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3、是工业革命开始标志;(2) 影响最深远的成就:英国工程师瓦特改进的“万能蒸汽机”,大大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美国采用通用部件标准化生产,有利于机械的普及。(3) 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A 1807年美国的富尔顿发明了汽轮,对加强洲际之间的联系起到了重要作 用;B. 1814年英国的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铁路的出现加快了工业革命的进程,人类进入“铁 路时代”。(4) 扩展:19世纪开始向欧美大陆扩散,铁路业和纺织业成为两个领先的部门;工业革命中出现的 新兴行业主要有:棉纺织业、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5) 完成标志:19世纪中期,机器制造业的机器化标
4、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3、工业革命的影响(1) 对世界:世界格局:使东方开始从属于西方,资产阶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英国成为世 界霸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 对欧美资本主义国家: 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和铁路时代,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 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取代手工工场,成为工业生产主要的组织形式。 文明进程:推动了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迈进,工业超过农业占主体。 城乡结构:城市化进程加快。 社会结构: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且矛盾日益尖锐,引发社会主义工人 运动的潮流。 政治状况:引起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推动民主化进程。(史实:俄国:18
5、61年农奴制改革;日本:1868年明治维新;美国:18611865年南北战争,巩固联邦统治;德国: 1871年统一,颁布宪法, 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法国: 1875年宪法确立共和制。) 思想文化:促进科学发展,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成为三大进步潮流。 生活及环境:生活日益丰富,但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影响可持续发展。(3 )对亚非拉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造成其贫穷落后,引起民族解放潮流。 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社会进步。二、政治领域(一)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1、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光荣革命后,土地贵族和金融寡头(商业资产
6、阶级)通过控制议会而掌握国家政权;到19世纪初,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分享权力。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是英国议会史的一次重大改革:取消衰败选区,增加新兴工业城市的议席。降低选民的财产和 身份要求,扩大选民范围。新兴资产阶级参与到政权中来,有利于资本主义工业的迅速发展。19世纪中期,责任内阁制确立下来,英国议会制进一步完善。2、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 )原因: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沉重打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克里米亚战争惨败,推动了俄国农奴制改革。(2) 内容:颁布“二一九法令”;实行政治体制、司法、军事、
7、教育的改革。(3 )评价:农奴在法律上获得自由,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促使了圭寸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渡转变;但是改革不彻底性,具有 掠夺性和欺骗性。3、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1 )背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和发展;幕府的腐朽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佩里叩关使日本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2) 政治前提:倒幕运动推翻幕府统治,成立明治政府,为明治维新奠定基础。(3) 内容:废藩置县;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建立新军队(4) 影响:实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建立现代化
8、军队,军事实力不断加强,走上了侵略压迫其它国家的道路。4、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871年)(1) 德意志国家的统一 过程:18641870年,在普鲁士领导下通过三次王朝战争(1864年普丹战争、1866年普奥战争、1870年普法战争),完成民族统一。 意义:结束了德意志的分裂割据状态,为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2)遏制了法国和奥地利,德国成为新兴强国,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 局限:保留了专制主义、军国主义传统,成为欧洲最具有侵略性的国家。(2) 德意志帝国宪法:德国为联邦制国家;帝国元首为德意志皇帝,拥有任命帝国宰相和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签署和公布法律,统率军队等巨大权力;宰
9、相为内阁首脑,对皇帝负责而不向议会负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联邦议会由加入帝国的各邦代表组成,拥 有巨大权力,帝国议会由选举产生,不能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没有任何行政监督权。(3)特点: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皇帝和首相真正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行政机构控制了立法机构,立法机构权力有限)5、法国共和制的最终确立(1875年)(1)背景:法国工业革命的发展。普法战争法国战败,1870年9月4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诞生。 共和派的国防政府对外接受割地赔款,对内镇压巴黎公社。君主派内迁,共和派以一票优势确立 共和制政体。(2)内容:行政权力归
10、于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生, 在参议院赞同下有权解散众议院。立法权归参议院和众议院,众议院可以提出并通过法案,议员由 普选产生,参议院议员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 律之权。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尚未届满的众议院。(3)影响: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是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宪法中规定总统和参议 院的权力很大,这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二)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和工人运动的发展1马克思主义诞生: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力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日益暴露。 欧洲爆发三大工人运动,迫切需要
11、科学理论的指导。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2、巴黎公社(1871年):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设民主制度的一次尝试;19世纪70年代,不论是生产力水平还是无产阶级的政治威信,都还未达到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三、思想文化领域:(一)思想:1自由主义经济思想(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亚当斯密1776年出版国富论。 2、社会主义思潮。(二)科技:1生物进化论:1859年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标志生物进化论诞生,其核心内容是物竞天择、适 者生存。进化论挑战封建神学、开创了生物学发展的新时代;对欧洲思想界和
12、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 国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2、蒸汽机的发明: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三)文艺:1文学:(1)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工业革命的扩展、法国大革命的进行;对“理性 王国”深感失望。特点是反对崇尚理性,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想象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2)现实主义(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早期):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欧美资本主义国家 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特点实关注社会问题,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批判社会的罪恶。2、美术:(1)浪漫主义(19世纪30年代前后):人们对“理性王国”深感失望。特点是注重表现人的感情, 运用鲜
13、明色彩和奔放的笔法,强调画面整体的完整和统一,强调色彩的作用,画面丰富多彩。代表作 品,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2)现实主义(19世纪中期及以后):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社会矛盾日趋尖锐。特点是注重表现社会现实。代表作品,米勒播种者拾穗者;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疑难解析】1. 近代化的概念: 近代化(同时也是现代化的含义 modernization ):是指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变迁 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近代化以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演进为纵向发展 主线,包括政治上的法治化、民主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经济上的工业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自然经济到市场化、农村到城市等内容;思想文化上由由神 到人、由迷信到科学(理性),由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社会生活的近代化指由宗教社会到世俗社会, 由等级到平等。近代化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原发型,指的是西欧,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 变;一种是传导型,大多数国家都是,主要不是内部因素积聚,而是受西方近代化冲击,是回应与学 习。2. 多元史观认识工业革命的影响(1) 从整体史观来看,两次工业革命中新型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明为世界联系的加强提供了物质条件, 推动了整体世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