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与事故处理实训报告_第1页
应急救援与事故处理实训报告_第2页
应急救援与事故处理实训报告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应急救援与事故处理实训报告、尸 、-前言实训地点 :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平安科技大楼实训时间 :2021年 7月 6日-2021 年7月 10日指导老师 :刘克辉、敬小非、廖浩、刘晋、敬小非实训安排 :7.月6 日上午:发动:要求、安排 全体老师A1077月6 日下午:借阅文献资料7月7 日上午:高级心肺复苏与创伤模拟人现场救护黄进K2067月7 日下午:伤口包扎刘克辉K3267月8 日上午:现场灭火廖浩室外7月8 日下午: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刘晋K8137月9 日上午: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刘晋K8137月9 日下午:消防软梯 全体老师平安工程学院实验7月10 日上午:演练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敬小非K328

2、7月10 日下午:整理资料上交实习报告全体老师平安工程学院实验室一实训要求及目的1 了解高心肺复苏、伤口包扎、现场灭火、消防软梯、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根本原理和作用;2. 掌握止血包扎、 心脏复苏的操作方法及空气呼吸器、 消防灭火器、 消防软梯的使用方法 方法;3. 通过实训能掌握根本的应急救援的最初的救援措施和方法二实训意义1. 通过学习了解止血包扎、心脏复苏、空呼器、消防软梯消防灭火的重要性。2. 通过对止血包扎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现场急救的根底知识。3. 通过训练操作,学生能够独立进行止血包扎、心脏复苏、消防软梯的逃生。4. 通过设置合理的消防实训教学环节让学生增加对应急救援的感性认识、

3、 增强课堂消化能 力三实训工程 高级心肺复苏与创伤模拟人现场救护、伤口包扎、现场灭火、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消防 软梯 、演练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主体一高级心肺复苏与创伤模拟人现场救护 实验目的和实验内容要求:1、了解高级心肺复苏与呼吸模拟人的用途;2、掌握高级心肺复苏与呼吸模拟人的使用方法,3、学会高级心肺复苏与呼吸模拟人的检查和维护。 实验原理及方法:心肺复苏,国际代称 CPR。在生活中,健康人由于心脏骤停如触电、溺水、高空作 业事故、交通事故、旅游意外、心脏疾病、心肌堵塞、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所造成的 心脏骤停 ,而必须采取胸外按压、人工口鼻呼吸、心内注射、气道放开等抢救过程。使 病人最短时间内

4、得救。在抢救过程中胸外按压位置,按压强度是否正确,人工呼吸吹入 的吹气量是否足够等标准动作是否正确,是抢救病人是否成功的关健。因此,在系列抢 救过程中,必须要掌握心肺复苏技术。模拟胸外按压、人工呼吸、心内注射、颈动脉模 拟搏动、瞳孔由一只散大与一只缩小的比拟认识,到达掌握操作训练心肺复苏术的根本 要求。对操作正确与否,有光电信号显示、数码显示等功能,它是训练抢救人员进行心 肺急救技术训练的理想的模拟机。 。实验方法及步骤:1、检查意识:喊话或轻摇患者,确定有无意识;2、大声呼救:一旦病人昏迷,立即大声呼救;3、放平身体:身体仰卧、平直,清理口鼻中异物;4、开放气道:仰头抬颈法,或仰头举颏法;

5、心得体会:之前在电视上看到的一些心肺复苏与人工呼吸都是错误的,并不是用手在胸上按压 几下而已,或者用嘴对着伤者吹吹气而已。这个看似简单的操作其实也有很多注意点和 细节要求。心肺,作为人体中至关重要的局部,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今天,我们便在学校上 了一节生动有趣的心肺复苏课。课上,老是显示给我们讲了关于心肺复苏术的几个关键时间,让我们明白了抢救时 间的紧迫性。然后告诉了我们在国外与在国内对于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当我们看到全世 界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也只有百分之四时,苍白的数据实在是令我们触目惊心。接下来便是教授我们如何进行心肺复苏。校医老师显示给我们详细地介绍了以便动 作要领及考前须知。然后再请同学进

6、行尝试。在同学们的踊跃参与中,以及可过得很快。这次的心肺复苏术课其实对于我们意义非凡:让我们在枯燥的学习过程中更注重于 自身身体的保护,而且在一些必要的时候也方便进行对他人的救治。同时也是我们专业 必须要掌握的根底。在日常生活中,一些意外也是不可回避的。学会一些抢救技术也是 十分必要的,以免耽误最正确的抢救时间。 心肺复苏术新的理论第一步是先进行胸外按压, 第二步是开放气道,第三步是人工呼吸,按压深度是不低于 5 厘米,按压的频率每分钟 不低于 100次,按压与呼吸比是 30;2,不管双人和单人都是一样的,共做 5 个轮回,检 查生命体征有无恢复如没有,继续实行按压,直到有效指征出现为止。总结

7、:相信自己,你可以华佗在世。相信自己,你可以让人心动。相信自己,你可以吹出仙气。相信自己,你可以抗衡命运。二伤口包扎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1 、了解外伤救护的四项根本技术。2 、掌握止血包扎的操作方法。实验要求1 、通过学习了解止血包扎的重要性。2 、通过对止血包扎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现场急救的根底知识。3 、通过训练操作,学生能够独立进行止血包实验内容出血可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二种: 外出血体表可见到。血管破裂后,血液经皮肤损伤处流出体外。 内出血体表见不到。血液由破裂的血管流入组织、脏器或体腔内。 包扎考前须知:1上止血带时,皮肤与止血带之间不能直接接触,应加垫敷料、布垫或 将止血带上在衣裤外

8、面,以免损伤皮肤。2上止血带要松紧适宜,以能止住血为度。扎松了不能止血,扎得过紧 容易损伤皮肤、神经、组织,引起肢体坏死。3上止血带时间过长,容易引起肢体坏死。因此,止血带上好后,要记 录上止血带的时间,并每隔 40-50 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 1-3 分钟。为防止止 血带放松后大量出血,放松期间应在伤口处加压止血。4运送伤者时,上止血带处要有明显标志,不要用衣物等遮盖伤口,以 阻碍观察,并用标签注明上止血带的时间和放松止血带的时间。包扎 常用的包扎材料有绷带、三角巾、四头带及其它临时代用品如干净的毛帕、毛巾、衣 物、腰带、领带等。绷带包扎一般用于支持受伤的肢体和关节,固定敷料或夹板和加压

9、止血等。三角巾包扎主要用于包扎、悬吊受伤肢体,固定敷料,固定骨折等。 包扎考前须知:1缠绕绷带的方向应是从内向外,由下至上,从远端至近端。开始和结束时均要重复 缠绕一圈以固定。 打结、扣针固定应在伤口的上部,肢体的外侧。2包扎时应注意松紧度。不可过紧或过松,以不阻碍血液循环为宜。3包扎肢体时不得遮盖手指或脚趾尖,以便观察血液循环情况。4检查远端脉搏跳动,触摸手脚有否发凉等。 三角巾包扎法:三角巾全巾:三角巾全幅翻开,可用于包扎或悬吊上肢; 三角巾宽带:将三角巾顶角折向底边,然后再对折一次。可用于下肢骨折固 定或加固上肢悬吊等;三角巾窄带:将三角巾宽带再对折一次。可用于足、踝部的“ 8 字固定等

10、。 心得体会:有了根本的护理知识后 , 在处理一些问题时就不会手忙脚乱了 , 就能及时的处理一些 突发的受伤事故 , 并用妥善的方法解决问题 .从今天的学习中 ,我充分的认识到 ,作为平安工程专业的我们要学习东西很多 , 要掌握的 技能也很多 , 我们应该继续加倍地努力。今后,我们要多翻阅这些自救自护方法,做到防患于未然,掌握一些本领后,即使 遇到紧急情况,也能镇静处理,尽量帮助减少伤害。总结:快、轻、准、稳。先止血,后包扎。先救命,后救伤。三现场灭火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1 、了解灭火器用途及使用场所。2 、掌握火灾现场灭火器操作方法。实验要求1 、通过学习了解灭火器的重要性。2 、通过实验使学

11、生掌握火灾现场灭火器操作方法。实验内容1、使用时,应将手提灭火器的提把或肩扛灭火器带到火场。2、在距燃烧处 5 米左右,放下灭火器,先拔出保险销,一手握住开启把,另一手握在喷 射软管前端的喷嘴处。如灭火器无喷射软管,可一手握住开启压把,另一手扶住灭火器 底部的底圈局部。3、先将喷嘴对准燃烧处,用力握紧开启压把,使灭火器喷射。当被扑救可燃烧液体呈现 流淌状燃烧时,使用者应对准火焰根部由近而远并左右扫射,向前快速推进,直至火焰 全部扑灭。如果可燃液体在容器中燃烧,应对准火焰左右晃动扫射,当火焰被赶出容器 时,喷射流跟着火焰扫射,直至把火焰全部扑灭。但应注意不能将喷流直接喷射在燃烧 液面上,防止灭火

12、剂的冲力将可燃液体冲出容器而扩大火势,造成灭火困难。如果扑救 可燃性固体物质的初起火灾时,那么将喷流对准燃烧最猛烈处喷射,当火焰被扑灭后,应 及时采取措施,不让其复燃。心得体会:这次消防演练更加熟练了灭火器的使用操作标准, 提供了只用应对突发问题的能力, 如果发现火灾,我们不仅会使用灭火器,还要知道消防应急知识:首先,也是重中之重的就是,当碰到火灾时不能慌张,要有秩序的排列出去,不能 拥挤,否那么后果不堪设想。其实,这听起来并不难可要想真的做到处险不惊、临危不乱 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这需要我们了解和熟悉我们经常或临时所处建筑物的消防平安环 境,尤其是要掌握好确定的逃生出口、路线和方法,还有平安

13、出口、灭火器的位置。 ? 其次就是一旦听到火灾警报或意识到自己可能被烟火包围,千万不要迟疑,要立即 跑出房间,但切忌慌张、乱跑,要冷静地探时着火方位,确定风向,并在火势未蔓延前, 朝逆风方向快速离开火灾区域,切不可延误逃生良机。 ?最后还有起火时,如果楼道被封死,应该立即关闭房门和室内通风孔,防止进烟, 随后用湿毛巾堵住鼻口,防止吸入热烟和有毒气体,并将向上的衣服浇湿,以免引火烧 身,如果楼道中只有烟没有火,可在头上套一个较大的透明塑料袋防止烟气刺激眼睛和 吸入呼吸道,并采用弯腰低姿势逃离火区。总结:不要慌张,莫失逃生良机。弯腰低姿,背离流风方向。湿堵湿身,阻隔毒烟热火。四消防软梯实验目的及实

14、验内容1 、了解消防软梯用途及使用场所。2 、掌握消防软梯操作方法。实验要求1 、通过实验了解消防软梯。2 、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消防软梯使用方法。实验内容1、消防软梯是用于救援和逃离火灾现场被困人员的移动式软梯, 可收藏在包装袋内, 在楼房建筑物发生火灾或意外事故时,楼梯通道被封闭的危急情况下,是进行逃生用的 有效工具。2、消防软梯主梯长 10 米,重量小于 10千克,荷载 1000 千克,每节梯登荷载 150 干克,最多可载 8 人。3、使用消防软梯时, 根据楼层高度和实际需要选择主梯或加挂副梯。 将窗户翻开后, 把挂钩安放在窗台上,同时要把两只平安钩挂在附近牢固的物体上,然后将软梯向窗外

15、垂放,即可使用。心得体会:通过爬消防软梯,让这次的实训充满了乐趣和挑战。更清晰刻骨地让同学们体会到 消防工作的不容易,以及我们专业的特点,细心、勇敢、公正、负责。 总结:做好每一步,你可以勇闯天涯。 心系每一人,你可以成就英雄。五演练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实验目的和实验内容要求1、了解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用途;2、掌握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使用方法,3、学会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检查和维护。实验原理及方法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是一种自给开放式空气呼吸器,主要适用于消防、化工、船舶、石油、 冶炼、厂矿、实验室等处,使消防员或抢险救护人员能够在充满浓烟、毒气、蒸汽或缺 氧的恶劣环境下平安地进行灭火、抢险救灾和救护工作

16、。是对人员的平安起保护作用的。 三、实验方法及步骤操作步骤 :1 检查束带是否穿入扣环。2 检查气瓶阀门是否关闭应处于关闭状态3 检查瓶内压力:将气瓶阀门完全翻开,观察压力表显示压力不得小于 22Mpa4 检查报警压力: 关闭气瓶阀门,轻压供气阀红色按钮慢慢排气, 观察压力表,在压力为5-6Mpa 时报警笛必须发出报警声响使用步骤:1 将气瓶底部朝向自己,两手握住两侧把手,呼吸器举过头顶,使肩带落在肩上2 往下拉装在两边肩带上的环形垫圈使空气呼吸器贴近背部.3 拉紧腰带,使其完全贴合使用者的腰部.4 插好胸带扣,5 翻开气瓶阀门6 佩戴面罩6.1 检查面罩是否有破损如侧缘面屏、阀门和束带等6.

17、2 挂好面罩颈带,使用面屏朝下,一手握住面罩束带中心,将面罩由下颚套入并贴合 面部,调整头带中心至头顶6.3 束紧面罩:首先调整顶部头带,然后调整太阳穴及下颌处头带使其适当束紧6.4 检查面罩的气密性:用掌心堵住面罩的接口并吸气,吸气,使用者感觉到面罩紧贴 脸部无法呼吸,那么说明气密性良好,如感觉面罩并未贴紧面部,应调节束带并重复实验, 直到贴紧为止6.5 接入供气阀:将供气阀连接在面罩上的接口处6.6 深吸一口气将供气阀翻开,即可进入工作场所. 6.7 停止不用时, 应先脱开供气阀, 在脱开供气阀的同时按下供气阀红色按钮, 防止空 气泄漏;然后取下面罩,松开腰带、胸带、肩带,卸下空气呼吸器,

18、小心放置于空气呼 吸器箱内,以防气瓶受撞发生破裂使用过程考前须知:1 空气呼吸器使用期间,应注意观看压力表,气瓶压力低于 6Mpa 时,报警笛开始鸣叫, 在鸣警开始时人员应尽快撤离危险区域2 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面罩或与之相连的呼吸保护装置的性能有问题, 应立即离开工作区 域3 在离开工作区域的过程中,切勿将面罩褪下4 褪下面罩时, 应用拇指向前拉开钩环, 使束带放松。在将拇指插入面罩和下颚之间,从 下颚处开始逐步脱开,在褪下面罩时,要非常谨慎,防止将附着在面罩外表的有害灰尘 和其它有害物质吸入。1.佩戴时,先将快速接头断开以防在佩戴时损坏全面罩 ,然后将背托在人体背部 空气瓶开关在下方 ,根据

19、身材调节好肩带、腰带并系紧,以合身、牢靠、舒适为宜。2把全面罩上的长系带套在脖子上,使用前全面罩置于胸前,以便随吮佩戴,然后将 快速接头接好。3将供应阀的转换开关置于关闭位置,翻开空气瓶开关。4戴好全面罩可不用系带进行 23 次深呼吸,应感觉舒畅。屏气或呼气时,供应 阀应停止供气,无“咝咝的响声。用手按压供应阀的杠杆,检查其开启或关闭是否灵 活。一切正常时,将全面罩系带收紧,收紧程度以既要保证气密又感觉舒适、无明显的 压痛为宜。5撤离现场到达平安处所后,将全面罩系带卡子松开,摘下全面罩。6关闭气瓶开关,翻开供应阀,拔开快速接头,从身上卸下呼吸器。 心得体会:通过培训,让我知道了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广泛应用于消防、化工、船舶、石油、冶金、矿山、交通等部门,是消防员或受过专业培训人员在浓烟毒气、蒸气或缺氧等环 境中,从事灭火、抢险救灾和救护工作时对其呼吸器官进行保护的高性能个人防护装备。有了这款器具,极大的减轻了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