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文指导·一波三折述情节_第1页
【原创】作文指导·一波三折述情节_第2页
【原创】作文指导·一波三折述情节_第3页
【原创】作文指导·一波三折述情节_第4页
【原创】作文指导·一波三折述情节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作文指导一波三折述情节(一)三维目标:1、 找出文中有波折的情节;2、体会记叙文叙事时波澜起伏的效果;3、结合具体作文片段运用悬念法使情节有波折。(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悬念法的写作技巧。难点:灵活运用兴波澜的写作技巧。(三)教学道具:幻灯片(四)学法指导:联想比较、自主探究(五)教学时数:一课时(六)教学步骤:一、导入清代才子纪晓岚曾为一位王翰林的太夫人写祝寿词,写了“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儿孙个个都是贼,偷得蟠桃献至亲”四句,每写一句都间隔一段时间,使当时现场出现截然不同的氛围。第一句举座皆惊,第二句使局面缓和下来,大家一致喝彩,第三句一度使满堂宾客惊怒起来,第四句又让全场

2、拍手叫好。如果我把这首诗改一改:“这个婆娘美如花,九天仙女下凡尘,儿孙个个都孝顺,偷得蟠桃献至亲。”只一味夸奖,这效果与之前哪个好?答案很明显。 一首跌宕生姿,波澜起伏的诗,吊足了宾客的胃口。这就是起伏、波澜的魅力二、写作有新法 最近大家周记本里记录了学校足球场上的热闹场面,给了我惊喜。请拿出“分发材料”例1绿茵场上的精彩瞬间(由生齐声朗读)例1:那一短促的哨声响起,比赛开始了。随着对方球员的率先进攻,我心里不由得紧张起来,就在对方的左脚抬起来时,我身体不由得瑟缩起来,可那一粒球已往我方门框飞去了,忽然,一道黑影在眼前闪过。“天!队长”队长截住了球,“万幸啊!”队长一个人控球直冲到对方门下,只

3、见他一脚抬起,那一粒球又再次飞了出去,会进吗?只见那一抹黑白相间在空中滑出了一道优美的弧线,眼看就要飞入门框可却狠狠地砸在了球柱上,慢慢地“走”出了边界。他一丝不语,我看出了他的不甘。这段文字是菲鑫同学的作品,除了细腻的动作刻画外,球赛的过程也写得有波澜起伏,调动起大家的胃口,这就是利用事件本身的曲折写出波澜。但是生活中大多数的事情都是平淡的、平常的,特别是现下大家所熟悉的事情,所以导致不少同学写记叙文,习惯平铺直叙,情节也就风平浪静。这样的直线型的文章分值并不高,究其原因就是文章让阅卷老师一览无余,看到开头就猜测出了结局,无法产生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其实这种不讨好的模式是可以改进的

4、,我们今天的这堂作文课就来学学怎样让平淡的情节写的跟球赛一样,充满着未知数,情节一波三折,引人眼球。课前让大家思考了让情节一波三折的方法,有结论了吗?(请同学回答)其实要使情节兴起波澜,生出变化方法很多,咱们之前有接触过的在文章前面“集中火力”将人物的缺点进行放大和“曝光”, 让读者给人物 “差评”,再通过一件或几件事,逐步让读者对人物产生好感,继而刮目相待,给“好评”对,抑扬结合。这一技巧之前咱们已学习过,本课不再拓展。 今天,我又要重点地教大家一种容易掌握的方法悬念法。2、介绍悬念法:悬念法又称关子,设悬念也叫卖关子。我们可以在文章的标题、开头或中间设置悬念。当然,前文有设悬念,后文就要探

5、究、解释悬念。这样就能激发出读者那种“为人物命运而紧张,期待了解故事发展的心理”,进而引起读者强烈的寻根问底的兴趣。在小说中这种手法极为常见。例:水浒传中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后开始逃亡,慌不择路时来到代州雁门县,看到众人围着看榜,挨满在十字路口,鲁提辖也上前探听消息。这时,背后来一人,大喊张大哥,你如何在这里?就强抱着他离开了人群,横拖倒拽将去,正当我们为鲁提辖担心时,故事戛然而止了,用一句 “毕竟扯住鲁提辖的是谁?且听下回分解”。这一悬念诱使着我们只能往下回去寻找答案,原来是(由学生集体回答金老汉)三、悬念有妙处(悬念法太能吸引人了,可要学会用悬念法,还得先懂得找出悬念,感受悬念的妙处。请大

6、家迅速浏览分发的材料的例220美金的价值,找出其间共有几处悬念?另外,猜一猜结尾处作者要如何设置“儿子”对爸爸质疑的解答,以便来表现孩子对父爱渴望的主题。)(由生朗读)例2:20美金的价值一天,爸爸下班回到家已经很晚了,他很累也有点烦,他发现五岁的儿子靠在门旁正等着他。 “爸,我可以问您一个问题吗?”“什么问题?”“爸,你一小时可以赚多少钱?” “这与你无关,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父亲生气地说。“我只是想知道,请告诉我,你一小时赚多少钱?”小孩哀求到。(1、五岁的儿子为什么会等在门口问爸爸一小时可以赚多少钱?) “假如你一定要知道的话,我一小时赚20美金。” “哦”,小孩低下了头,接着又说,“

7、爸,可以借我10美金吗?”父亲发怒了:“如果你只是要借钱去买毫无意义的玩具的话,给我回到你的房间并*。好好想想为什么你会那么自私。我每天长时间辛苦工作着,没时间和你玩小孩子的游戏。”(2、在得知爸爸一小时赚20美金后为什么要向爸爸借10美金?)小孩安静地回到自己的房间并关上门。父亲坐下来还生气。后来,他平静下来了。开始想他可能对孩子太凶了-或许孩子真的很想买什么东西,再说他平时很少要过钱。父亲走进小孩的房:你睡了吗,孩子?爸,还没,我还醒着。小孩回答。“我刚刚可能对你太凶了,”父亲说,“我将今天的气都爆发出来了-这是你要的 10美金。”“爸,谢谢你。”小孩欢叫着从枕头下拿出一些被弄皱的钞票,慢

8、慢地数着。(3、当爸爸给他10美金以后,儿子叫着从枕头下拿出一些被弄皱的钞票,慢慢地数着,他想干什么?)“为什么你已经有钱了还要?”父亲不解地问。“因为这之前不够,但我现在足够了。”小孩回答,“爸,我现在有20美金了,我可以向你买一个小时的时间吗?明天请早一点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小结:悬念的妙处,在于能激发读者的思考,强烈地吸引着读者,激发出读者的阅读兴趣。(由生齐声朗读)四、设悬有技巧设置悬念的具体方法也有许多,这节课先介绍三种大家容易掌握的方法:咱们刚学过的课文朱自清的背影“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有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文中作者用最难忘怀的是父亲的“背影”,别开生面的开篇

9、,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绵绵情思,而后才在文中细腻地描写了父亲的“背影”。这篇课文开篇作者抒发感情的方式很轻易地就激发起了我们阅读的兴致,会让我们带着疑问去接着阅读并探究:到底“父亲什么样的背影让我难忘?” 这是什么手法?倒叙法(由学生集体回答,并由此引出倒叙法)倒叙法。即利用突出事件结果的手段设置悬念,使读者急于探究导致这种结果的事件的起因及发展过程。我们课本第一单元里还有一课也用上这种手法,请找一找。季羡林的永久的悔中开头处写到“要讲后悔的事,那是俯拾皆是。要选其中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的悔,也就是永久的悔,那也是唾手可得,因为它片刻也没有离开过我的心。”文中作者用沉重的语调表达了一份永远的牵

10、肠挂肚的“后悔”,别具一格的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恩和怀念。也让我们一直带着到底“什么样的悔恨是永久的无法原谅的?”的疑问迅速阅读全文,以得出答案而后快,而且也使全文的叙述不再单调呆板。倒叙法文学作品中很常见,不仅是把结果提前,有时也可以把故事中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前写。如百年孤独呼啸山庄等,还有在一些通讯报道,侦探小说中极为常见。疑问法: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故意地设置一些疑问,以引起读者的深思,是形成悬念的好方法。咱们刚刚做得阅读训练里有一篇妈妈也想妈妈,它的开头这么写道:例3: 朋友的母亲,有一只檀香木首饰盒,有很多次,她都想偷偷地打开那只檀香木首饰盒,特别是夜里睡不着的时候,想到那只

11、檀香木的首饰盒,她的心就有些莫名的激动,那里面到底藏有什么宝贝?以至于母亲如此珍惜,如此爱护,如此看重?看完了文章的开头,大家肯定也会同文中的“她”一样产生一份悬念“首饰盒里到底藏了什么宝贝?”也想着“打开那只檀木首饰盒”,悬念于此,能不一口气看完全文吗。看来疑问法常在文章开篇处即开门见山摆出疑问,吸引读者去衔问叩答,大大激发出一种强烈的阅读期待感。其实除了记叙文可以用疑问法,在说明文、议论文中也常见,咱们之前写的议论文,就有同学用上了这种方法,比如说坚持,有同学就写到“坚持是通往成功的金钥匙,那么要如何做到坚持?”这么一句不仅可以吸引人,还提示着写作的思路,使得全文论证思路明晰;(还有咱们近

12、期做的说明文的阅读题中,“零高度”飞行一文中开头之处就写提出疑问“磁悬浮列车是怎样创造近乎零高度飞行的奇迹的呢?”接着作者自行解释原因。)可见,疑问法用处广泛,大家可以多考虑它。小结:倒叙法和疑问法常常用在文章的开头,而文章的中间也可以设置悬念的,下面我介绍一种适用于文中的法子。(过渡、板书)反常法。利用人的反常言行设悬念,使读者产生急于了解导致这种反常言行的原因的期待心理。喜欢三国演义的同学一定对“草船借箭”这一故事印象深刻,因为其间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竟然犯糊涂了。当众立下军令状,主动缩短时间,答应周瑜三天造出十万支箭;并莫名其妙地向鲁肃借用船只、军士、布幔、草束而不是借造箭材料、场地和技师。

13、这些都太反常了结果大家也很熟悉,诸葛亮漂亮地完成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原来他是趁着江面白雾茫茫找对岸的曹操借了十万支箭。这一情节的发展太精彩了,峰回路转,叫人看得津津有味,爱不释手。试想如果没有开始的对人物行为的不解及担忧,哪有得知结局圆满后的释然与钦佩。看来,恰当运用这种看似不合常情、违反常理而实际颇具深意的反常心理、反常行为,可以非常有力地引发读者的好奇心,激发读者的探知欲,使文章更引人入胜,更发人深思。五、学习以致用在作文心动的一刻的横线上补写出恰当的情节,使其与上下文语意一致,同时也使其情节一波三折,让作文得以升格。(分小组进行讨论,用课上所授的悬念法,每处至少得出两种答案。)六、一课有一

14、得文若看山不喜平,了解并掌握悬念法,就能使咱们的作文兴起波澜,生出变化来,可以使我们的作文平中见奇,淡中见味,从而最大限度的吸引阅卷老师的注意力。但设置悬念不能滥用,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不牵强、生硬。当然,设置悬念方法多种多样,除了上面提到的倒叙法、反常法、疑问法,还有误会法、巧合法、省略法等,在以后的作文课中我们还会接触。最后希望这节课能有抛砖引玉之效,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写作中能不断熟练自如地运用一波三折的方法,并总结出适合自己写作风格的润色技巧。七、温故以知新请以“真没想到”为题,构思整篇作文的情节,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小作文。 要求: 事件要有波澜; 情节合情合理;板书设计:一波三折述情节一、事件本身的曲折二、悬念法1、倒叙法 篇首2、疑问法3、反常法文中教学反思:作文教学是所有教学环节中的难点,审题、立意、构思、表达、手法运用学生在写作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