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失落的原因及对策分析摘要根据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要求,结合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现状。本文从评价标准、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的权威、对学生疑问处理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学生问题意识失落的原因。探索了传授思维方法、善待提问行为、进行提问训练、尝试角色转换等对策。关键词 化学教学;问题意识;失落;对策问题意识从认知心理上讲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产生一种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问题意识使人的注意力具有明显的指向性和选择性,对问题进行有目的的思维。对学生具有显著的激励功能,只有当学生的个体活动感到自己需要问“是什么”、“为
2、什么”、“怎么样”的时候,思维才算真正启动,才会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问题是思维的开始,问题意识又是人类生而有之的,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新课程标准下的学习方式是发现学习,它更加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标准强调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景、进行问题探索、培养问题意识是学生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是在一些公开观摩课或学校的日常的一些课堂教学中,往往课堂气氛活跃,精彩,媒体的使用创设了更为良好的课堂氛围,但很少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课堂上向教师提出问题、看法,即使有问题也是做不出的习题。渐
3、渐地,学生的问题意识转化为“问习题”。面对这样的教学现状,为什么学生往日强烈的问题意识,随着年龄的增加和受学校教育的时间的增长、个人知识的增多而失落了呢?问题意识失落的原因与分析1 评价标准谈化了问题意识虽然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改革评价标准,体现评价主体的客观性、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的全面性,但从现实的教学评价中,衡量教育成功的主流标准还是,比较单一,以书面的笔试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其他的一些诸如:学生的探究、合作、交流、问题意识等的评价,只是作为一种点缀,淡化了问题意识的评价和培养。同时由于主流评价标准的单一性及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导致学生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学生的问题意识越来越淡化,学
4、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2 传统的教学方式催眠了问题意识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但是现在一些优质课观摩活动,虽然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良好,再加上媒体的使用,使得课堂气氛精彩纷呈,但教师的“问”与学生的“答”,都在教师的课堂设计中,大多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与答的教学模式,即使有学生提出问题也是一些围绕教师课堂设计中的一些点缀。很难得看见有学生在课堂上向老师提问、质疑或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师重视的是研究如何设计问题,来启发学生回答,而忽视了培养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催眠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所以有些公开课、观摩课,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在作秀,最根本的
5、原因是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缺少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识与理念。在课堂上,学什么内容是老师事先安排好的,怎样学习是老师备课设计的,学习过程是教师控制的,还有课堂的时空、纪律等各种各样的限制,这些都使学生的思维和意识失去了一种自由的状态,学生的问题意识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3 教师的权威窒息了问题意识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所形成的“师道尊严”的意识,在中国老百姓心目中根深蒂固。家长每天在对孩子所说有话最多的一句是“在学校里要听老师的话”,潜移默化地在学生心目中形成了教师的权威,再加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学校或教师自身赋与的权力更提高了教师的权威性。学生之所以敢于质疑父母而信奉老师,是因为老师在孩子
6、心中比父母具有更大权威。孩子对事物的判断并没有从事物本身去分析,而是服从了权威。那么在学习上,学生心中长期有太大的权威驻守,会使他们敢于质疑的问题意识失去存在的土壤。4 对学生疑问处理不当扼杀了问题意识学生大胆地提出了问题,由于课堂上各种因素的限制,教师暂时不可能帮他解决,则往往以各种方式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提问行为成了没有意义的行为,学生产生问题的动机和提问行为一再受到挫伤,那么学生再次生发新的疑问的心理动力也就会逐步减弱。学生问题意识与能力的调查通过对学生“提问能力”与“问题意识”现状问卷调查,发现主要有这些原因:(1)不敢问。这主要是一些学业水平一般的学生,怕提的问题太简单,别人说自己水平
7、低,怕说错了被人讥笑,怕老师说自己插“嘴”。(2)不知道如何问: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识较淡薄,学生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长期接受一问一答式教学,淡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受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往往对孩子说:不懂要多问老师,所以学生的意识中,只是到不会做习题时才问老师,缺乏提问能力,没形成提问习惯,同时提问的思维较为狭窄。(3)没机会问:由于受考试评价制度的影响及传统的评价方式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忙于传授教学所必需的知识,学生忙于“听课”,同时学校的评价制度也制约了教师对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与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淡化,课堂上教师较少设计安排提问时间。等等一
8、些现象与问题,渐渐使学生缺失了“问题意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对策分析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要重要”发现问题是主动学习的起点,所以作为现代化的教师要改变学生的现状,培养他们的提出问题的意识。教师要改变学生的现状,培养他们提出问题的意识。学生在学习或思维的过程中,应该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产生疑问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是对书本知识理解的过程。教师有义务让学生的疑问不自觉的提出来。我在教学中常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同时为学生提出问创造条件。1 传授思维方法1.1 授以思路,让学生的思维更富条理性学生的语言表达要有条理,首先思维要有条理性,即思路要清晰。要使学生的思路清晰
9、,首先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条理性,要能够让学生摸准思路,能够让学生沿着几个连续性的问题把思维引向深处。设计问题要有梯度,不能出得太大、太空、太繁。其次,教师要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路子。比如,“为什么”的问题,一般是先考虑原因,后考虑结果;“哪几方面”、“哪几点”的问题,一般先要一方面一方面地考虑,然后考虑哪一方面先说,哪一方面后说,怎么连起来说。另外,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组织语言,并要提示学生不要急于抢答。最后,教师要消除学生的心里障碍,要鼓励学生敢于说,然后达到善于说的境界。1.2 由表及里,让学生的思维更富深刻性认识事物深刻与否,在于思维的深浅程度。学生认识事物往往只
10、看表面,不善于由现象去抓本质。 如在演示实验室制ch2=ch2气体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常规现象外,还应让学生注意反应体系的溶液颜色变黑了这一事实,为此一系列探究性的追问即可展开:为什么变黑?黑色的物质是谁?因其而存在哪些副反应?如何证明这副反应的存在?制得的ch2=ch2气体如何净化?经常如此训练,必能让学生的思维更富深刻性。1.3 架设桥梁,让学生的思维更富完整性学生回答问题,往往是直接从问题通向答案,而缺少问题到答案之间的分析过程。教师要善于引导、教会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过程。如在分析na2o2与h2o的反应中注意把握生成h2o2这一中间环节,则co2与na2o2的反应需要h2o的参与也顺
11、理成章;分析了al与naoh溶液的反应中注意把握al先与h2o发生置换反应这一中间环节,则这个反应真正的氧化剂是谁也一目了然。1.4 求异质疑,让学生的思维更富独创性学生回答问题,往往人云亦云,随声附和,缺少主见。如果教师不积极引导再思,而是一锤定音,那将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形成传统刻板式的一问一答。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既要肯定,又要引导多方面地去考虑问题。当学生回答后,可追问学生,你对这个问题还有什么不同的见解?要鼓励学生敢于否定对方的意见,摆出自己独特的意见,造成互相争辩的气氛。2 善待提问行为学生在一种专制的、高度紧张的环境中谈培养其问题意识,哪是不可想象的。思考、设问需要有其自由的空间。故
12、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做到:2.1 积极提倡独立思考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敢于思考、独立思考。欢迎学生质疑,欢迎学生发表与教材不同的见解,欢迎学生发表与教师不同的见解,欢迎学生发表与答案不同的见解。2.2 充分体谅学生的“幼稚、无知”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稚嫩、浅显的问题不必大惊小怪,应教导学生充分认识到在学习过程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才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2.3 充分肯定、激励学生的提问行为教师在教学中要热情肯定每一个学生的提问行为,用欣赏、赞美的眼光和口气去激励他们的提问行为。因为每一个问题的背后都有着一颗渴望探究未知世界的心灵。3 进行提问训练学生问题意识的失落不仅
13、与学生的情感、知识基础、学习环境有关,还与学生的提问技巧缺乏有关。故教师还应重视学生提问技巧的训练。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可以:3.1 问原因每看到一种现象,看到一种事物,均可以生疑提问,问一问产生这些现象(事物)的原因是什么?一般说来,事物发展总是有因有果,因果是互相联系的。 寻找到原因,就为解决问题(结果)提供了前提条件。如:干燥的cl2为什么没有漂白作用?热的碱液洗涤效果为什么比较好?钢笔在使用另一种墨水时为什么需要洗干净?用海边井水洗衣服为什么不容易洗干净?等等。3.2 问结果由于因果是紧密相联的,所以,问原因之后,自然也可以问结果。换而言之,在思考问题,认识事物时,要养成一种思维习惯,即想
14、一想“这样作,会导致什么新的结果呢?”在思考时,尽量不要受旧的事物结果的束缚,要敢于提出新的看法。甚至有时看起来是荒诞的看法,也可能会导致新的有价值的结果。 3.3 问规律因果有联系,是因为事物有规律所决定的。找到这种联系,就找到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所以,通过问规律,就会获得有价值成果来。3.4 问发展世界总要前进的,事物也总是在发展。所以,在思考问题时,可以运用上述技巧,设想某些事物的发展前景或趋势。这样,也有可能导致产生新观念、新想法、新理论。 4 尝试角色转换面对新课程,面对教学现状,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
15、“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成为学生在学习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4.1 组织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在学习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个体、同桌之间、学习互助小组等在学习过程中、交流中都会有争辩、有“火花”,这些都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源泉。这就要求教师去组织、协调、开发。4.2 指导者 学生在对一定的学习内容进行探索的时候可能会碰到一些问题,出现信息缺乏的情况,这时候学生主动向教师寻求信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指导的内容
16、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更主要的是指导学生主动探索,形成认知冲突,激起学生提出问题的动机。当问题情景创设好后,教师还应指导学生明确问题要达到的目标和策略,以免学生在思考过程中不着边际、胡思乱想。 4.3 参与者 教师与学生建立了良好融洽的关系,了解了学生的需要、学习特点、兴趣、个性爱好等,则因材施教就可以得到保证;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提问题的环境优化了,学生的畏难情绪也打消了,教师就可以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进行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当然学生问题意识失落的问题也可以得到圆满的解决。当然,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也不是光靠某个老师的努力就能独立完成,因为现代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场攻坚战,需要老师的团结、协作、共同努力,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成都师范学院《教具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DB11-T 1932-2021 接种单位等级划分 常规接种
- 树枝修剪机市场环境与对策分析
- 电指甲锉市场环境与对策分析
- 救生毯相关项目建议书
- 牵线木偶相关项目实施方案
- 电打字机项目评价分析报告
- 成都锦城学院《汉英笔译》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成都锦城学院《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制作新年贺卡-插入图片和文本框教案 浙教版
- (市政)施工质量保证措施(管线、排水、道路等)方案
- 高分子物理电子教案
- 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心力衰竭PPT1
- 压疮指南解读
- GPS测量控制点复核
- 第1课 电脑中的信息是如何表示的(教案)-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新世纪版2018)
- 2023年学校实验室安全检查自查报告
- GB/T 4436-1995铝及铝合金管材外形尺寸及允许偏差
- GB/T 12008.3-2009塑料聚醚多元醇第3部分:羟值的测定
- 10M锁100MHz锁相频率源
- 中小学道德与法治高级教师职称评审答辩题目与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