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课题一: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方案)_第1页
六年级数学课题一: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方案)_第2页
六年级数学课题一: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方案)_第3页
六年级数学课题一: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方案)_第4页
六年级数学课题一: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年级数学课题一: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Mathematics is a tool subject, it is the basis for learning other subjects, and it is also asubject that improves peoples judgment, analysis, and comprehension abilities(数学 教案)学校:年级:教师:教案设讣/精品文档/文字可改教学文本 I DOCUMENT TEMPLATE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六年级数学课题一: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方案)教材简介:数学是一

2、种工具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同时还是提高人的 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的学科,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六年级数 学科目,学习本教材的学生可以提高自身技能,本文档是按照教材进行修订编 写,可以放心的进行教材使用。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3-54页上面的内容,练习十二的第16 题。教学目的:1. 使学生在已学过的减法知识的基础上,概括出减法的意义, 减法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2.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减法的意义教学难点: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一、教学减法的意义1 减法的意义教师:我们在前三年已经学过减法的计算方法,现在来学习一

3、些有关减法的规律性知识,首先学会减法的意义。教师出示第53页上面的题:(1)一班有男生24人,女生有19人。24+19二43(人)全班共有多少人?加数+加数二和(2) 一班有43人,其中男生24人,43 + 24二19 (人)女生有多少人?和-加数二加数(3) 一班有43人,其屮女生19人。43 -19二2 4 (人)男生有多少人?和-加数二加数先做第(1)题,让学生自己分析数量关系,进行解答,然后提问:“这道题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谁能说岀加法算式屮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回答后,教师在第(1)题的右边板书出加法算式,并在算第3页教学文本 I DOCUMENT TEMPLATE教学文本 I

4、DOCUMENT TEMPLATE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式下面写出“加数”、“加数”、“和”(如右上)。接着学生解答第(2)、(3)题,然后回答:“与第(1)题比较,第(2)、(3)题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用什么方法计算? ”引导学生说出第(1)题是已知男生和女生人数,求全班人数用 加法,第(2)、(3)题是已知全班学生人数和男生或女生人数,反 过来求女生或男生人数,都用减法计算。教师板书出第(2)、(3) 题的减法算式(如右上)。然后教师提问:“如果撇开题里讲的具体的事,每道题各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启发学生说出:第(1)题是已知两个加数,求它们的和,用加 法;第(2)、(3)题都是已

5、知和与其屮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 用减法。学生回答后,教师在第(2)、(3)题的算式下面注出“和”、“加 数”、“加数”(如右上。)然后启发学生想:根据第(2)、(3)题的算式与第(1)题的算式的联系,你能说第7页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一说减法是什么样的运算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减法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屮的 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让学生看书上第54页,读一读书的结语。然后提问:“在减去的已知数叫做什么? ”(被减数。)“要减去的已知加数叫做什么? ”(减数。)“要求的末知加数叫做什么? ”(差。)教师说明:在减法,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去的已知加数叫 做减数,求出的未知加数叫

6、做差。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逆”就是 相反的意思,“逆运算”就是相反的运算。我们可以通过上面的例子 来理解。第(1)题用加法计算,第(2)、(3)题都用减法计算,第(2)、(3)题与第(1)题比较,第(1)题的问题在第(2)、(3)题中变成了已知条件,第(1)题中的其中一个已知条件在第(2)、(3)题屮变成问题。也就是说,减法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与加法屮 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正好相反,在加法屮已知的,在减法中变成了未 知的,在加法屮未知的,在减法屮变成了已知的。所以减法是与加教学文本 I DOCUMENT TEMPLATE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法相反的运算,通常叫做“逆运算”。2. 练习(1)做第5

7、4页上的“做一做”。要让学生根据减法的意义说明各题的得数是怎么得来的。发现 问题及时纠正。(2)做练习十二的第1题。要让学生应用减法的意义说明各题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在语言 的叙述上,尽量紧扣减法的意义,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概念说理的能 力。如第(1)题,可以启发学生说出:因为已知小明和小绅的邮票 张数的和,又知道小明的邮票张数,要求小强的邮票张数,就是已 知和(小明和小强的邮票张数的和)与一个加数(小明的邮票张数), 求另一个加数(小绅的邮票张数),所以用减法法算。二、教学0在减法中的特性提问:“在加法中关于0的运算有几种情况? ”(两种)“谁能举例说明? ”(7+0二7, 0+0=0O)教学文本

8、 I DOCUMENT TEMPLATE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根据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那么减法屮关于0的运算有哪几 种情况? ”引导学生写出下面三种情况:70二 7, 77=0, 00=0然后引导学生归纳:“我们先来看第一种情况:7-0-7,那么8-0等于几? 9-0呢?任意一个数减去0得多少?用一句话说就是。”“再来看第二、三种情况:7-7=0, 0-0=0,任意一个数减去它自己等于多少?也就是当被减数时,差怎样? ”最后,概括成两条:1. 一个减法去0,还得原数;2.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三、教学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2.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你

9、们还记得吗?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谁能说出加法各部分间的最基本的关系是什么? ”“知道和与其屮一个加数,如何求另一个加数?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出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2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提问:减法屮各部分间的最基本关系是什么?知道被减数和减数,怎样求差?知道被减数和差,怎样求减数? i知道减数和差,怎样求被减数? i学生边回答教师边进行归纳,整理出下面的关系式:3. 完成练习十二的第2、3题。这两道题,既可以根据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说明,也可以用减 法的意义说明。例如,第2题,根据2100690二1405写出一道加法算 式和一道减法算式。既可以把2100、695 1405分别看作被减

10、数、 减数、差,运用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来做,又可以把它们分别看作 和、加数、加数,运用减法的意义来完成。第9页教学文本 I DOCUMENT TEMPLATE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4. 力口、减法各部分间关系的应用。教师:我们学过了这些关系,可以对加、减法的计算进行验算。(1) 加法的验算。教师板书:1 2 3 4验算:20792079+ 845845123420791234845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验算方法进行验算,并回答用加法验算加 法的方法的方法应用的是什么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然后提问:“还可以怎样验算? ”(用减法验算加法。)让学生板演(如上 右)o“应用的是什么知识? ”(加法屮各部

11、分间的关系:和个 加数二另一个加数。)向学生说明:因为加数有两个(845, 1234),验算时用和(2079) 减去哪一个加数都可以,因而用减法验算加法可以任选一个加数作 减数来进行验算。(2) 减法的验算。教学文本 I DOCUMENT TEMPLATE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教师板书:1 2 3 4验算:2 4 7 1 2 3 4 987 + 987 2472471234987让学生计算,并用学过的知识进行验算。教师板书出验算的竖 式(如上右),让学生说一说每种验算方法应用了什么知识。然后教师指出:验算减法,可以用减法中各部分间的关系。用 算出的差和减数相加,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或者从被减数里减去 算出的差,看是不是等于减数,都可以用来验算减法。四、巩固练习完成练习十二的第56题。1. 第5题,笔算时要求计算正确,并注意迅速;用珠算验算时, 要提醒学生注意定好个位,验算的方法有些题可以由教师适当指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