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于量化现象的分析洞悉战略措施的成效基于组织机构代码数据的广东省 2010 年度动态统计分析时间: 2011-10-13 浏览次数: 49 字体:【大 中 小】作者: 熊勇 徐剑 李天明 王娟 赵细康组织机构代码数据库涵盖了所有的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社会团 体等各类组织机构的基础信息,属当前最全面、及时、权威的数据资源 之一。对其进行开发利用和挖掘分析, 可以为各级政府了解组织机构发 展动态、 研判经济发展形势、 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参 考,同时也有助于实现自身信息资源的再增值。 本文立足于 2009和 2010 年广东省组织机构代码数据的分析, 从区域划分、 机构类型、经济类
2、型、 经济行业四个角度分析广东省发展现状, 以期为现阶段广东各级地方政 府制定合理有效的决策服务, 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开展管理、 投资、 生产、贸易等活动提供数据支持。一、引言一个地区组织机构数量的变化情况, 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该地区内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本报告立足于 2009和 2010年广东省组织机构代码 1 数据的分析,从省内组织机构的区域划分、机构类型、经济类型以 及产业行业结构等四个方面的量化现象,分析得出:两大战略(“双转移”、“调结构”)成效凸显,两大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组织结构改 革)成就突出,两大体系(新型组织结构体系、现代产业体系)格局初现。二、总体情况1.总量全国居
3、首截至2011年2月11日,广东省累计赋码3,408,220家2,占全 国12.29% (27,734,559家),机构总量位居全国第一,相比全国其他 省市优势明显(图1所示)。机构赋码总量排名前五位的省市占全国比重情况2广东组织机构数量增长快速广东组织机构数量增长快速。 表1所示,截至 2010年12月 31日, 广东组织机构代码数据有效库存量为 2,460,719 家,同比增长 11.31%; 2010 年度,广东新增组织机构 341,341 家,同比增长 25.69%。2009 年度新 增量 271,5632010年底有效库存量2,460,719表 1 2009-2010 年广东省组织机
4、构数量情况 单位:家2009 年底有效库2010年度新存量增量2,210,728341,341三、区域划分本部分按照广东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所发布的 关于 广东区域协调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的提议,将广东 21 个地市划分为 “珠三角”、“沿海欠发达地区”和“山区”三个板块。其中,“珠三 角”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中山、佛山、惠州、东莞、江门、肇庆等 九个市,“沿海欠发达地区”包括汕头、汕尾、阳江、湛江、茂名、潮 州、揭阳等七市, “山区”包括韶关、 河源、梅州、清远和云浮等五市。 各地市组织结构数量情况见附录 1,图2为 2010年底组织机构有效库存 量占比。豐:i iirii a i
5、ia a i iXii i i.i i am.aiTBmm-;幾-!H:!si BK 絲鑒Bi BilHl! Jlisgi!图2 2010年底广东省各地市组织机构有效库存量占比1. 珠三角地区优势明显,中山、惠州、东莞增幅最快从组织机构数量上看,珠三角地区占据绝对优势,分别高出其他两 个地区近十倍左右,且发展势头良好,见表2。珠三角地区组织机构2010 年底有效库存量2,078,237家(前五位依次为:广州 600,167家,深圳 559,601,东莞265,195家,佛山217,554家),占全省总量的84.46%。表2 2009-2010年三大区域组织机构数量情况单位:家2009年度201
6、0年度新增量新增量珠三角沿海欠发达地区山区236,243296,2292009年底库存量1,861,7962010年底库存量2,078,237213741394627121226,063246,74517991122,869135,737从2010年度新增机构数量增长率3的高低把珠三角九市分为三个层次,见图3:第一层次为中山、惠州、东莞,增长率依次为39.28%、36.34%、36.16%(远高于珠三角地区的平均增幅 25.39%);第二层次为珠海、深圳、广州,增长率依次为 28.92%、26.81%、19.仃;第三层次为肇庆、江门、佛山,增长率依次为15.07%、11.66%、11.14%。
7、r*9丄梆b*j 1*4 ejj ajs图3珠三角2010年度新增量同比增幅2 粤东西北发展提速,清远独占鳌头粤东西北组织机构发展提速,新增速度快于珠三角。沿海欠发达地 区和山区2010年度新增量同比增幅分别为 26.89%和29.00%,分别高出 珠三角的1.50和3.61个百分点。如图4所示,沿海欠发达七市的组织机构增长较为均衡,2010年度 新增量的增长率都超过了 14%山区五市中,清远优势明显,梅州有待 提速。清远2010年度新增组织机构数量同比增长高达71.48%,在全省21个地市中增长最快,这与清远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情况基本相似 1。 梅州2010年度新增组织机构数量同比增幅只有
8、3.31%,在全省21个地 市中增长最慢,这可能与其突出“生态”和“客家”特色的经济发展战 略有关。图 4 粤东西北 2010 年度新增量同比增幅3小结珠三角地区组织机构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反映了省委省政府实施“双转移”战略未出现产业转移“空巢化”现象,“换鸟”成效凸显; 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和劳动力的转出,带动了粤东西北的发展,“转入” 成效亦凸显。 在组织机构数量上, 珠三角地区的优势明显且在短时间内 很难改变,但沿海欠发达地区和山区的组织机构数量增长已提速, 各地 趋于协调发展。四、机构类型组织机构按机构类型分为企业、个体、事业单位、机关、社团、民办非企业、工会以及其他机构,不同机构类型的机构
9、数量情况见表3。表 3 2009-2010年不同组织机构类型机构数量情况单位:家机构人|/事业其丿、民办个类型企业单位社团 机关 它机构非企业体 工会2009年度新增10111634曰150,8441030 756 8904105,744 1640量2009年底有效 库存量1,267,9975848915523 29770 118,32913863689,516 172412010年度新增8361660曰189,8651217 832 8209137,114 1608量201015481760,179 18894年底有效 1,445,06958810 16533 30386 115,367库存
10、量1. 事业单位和机关让渡空间事业单位和机关等具有政府性质的机构数量比重在减少, 2010年底 有效库存量为89196家(事业单位58810家,机关30386家),占比3.62%, 比上年底比重减少0.37个百分点;同时,新增量也在减少, 2010年度 新增组织机构1668家(事业单位836家,机关832家),同比减少5.60%, 见图5。4 4*图5不同机构类型2010年度新增量同比增幅2. 企业和个体组织占主体企业和个体等市场组织机构数量占主体, 比重在提高, 2010 年底有 效库存量 2,205,248 家(企业组织 1,445,069 家,个体组织 760,179 家), 占比 89
11、.62%,比上年底比重增加 1.07 个百分点; 同时,新增量在增加, 2010 年度新增组织机构 326,979 家(企业组织 189,865 家,个体组织 137,114 家),同比增幅 27.43%,见图 5。3第三部门稳步发展民办非企业、 社团及工会 4 等第三部门规模逐渐壮大, 国内占优, 与西方差距尚大。 2010年底有效库存量 50908家,同比增加 4281 家, 增幅为 9.18%;2010 年度新增 4485家,同比增加 181 家,增幅 4.21%, 见图 5。每万人(常住人口)拥有的第三部门机构量 5 ,从 2009 年的 4.84 增长到 2010 年的 4.92 ,
12、相比于中国第三部门观察报告 ( 2011) 中所披露的数据 6 ,广东省第三部门的发展状况优于国内平均水平, 与西方差距尚大。4小结30 多年的改革开放, 使得国家组织向公共部门回归, 这在一方面表 现为国家组织逐渐从微观经济生活的直接组织者和承办者角色退出, 并 向市场部门让渡经济组织空间; 另一方面表现为国家组织逐步从微观社 会生活的直接组织者和承办者的角色退出,并向社会组织让渡组织空间。这显著地改变了广东的经济社会组织结构体系,原来几乎只有国家 组织的格局逐渐裂变形成国家组织、市场组织和社会组织(第三部门) 三个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新型组织结构体系, 这也是广东乃至我国 现代化过程的重
13、要组成部分。 单从机构数量上看, 企业和个体等市场组 织占主体,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从掌握资源和控制力方面来看, 政府组织仍然强于市场组织, 第三部门的力量最弱。 改革社会管理体制, 转变政府职能,为企业及个体等市场组织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培育和 发展社会组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要方向 7 。五、经济类型表 4 2009-2010 年不同机构类型机构数量情况 单位:家经济 国 集 私 个 类型 有经济 体经济 营经济 体经济2009 年度新增 量2009 年底有效 库存量2010 年度新增 量2010 年底有效 库存量4202 5962 21082 106254154115
14、131731 2020247085783592 4242 14741 137650154756133381 175622778477股外港、其联营份制经商投资 澳、台投资1 1 - 丿、它经济经济济经济经济它经济24119925173933029073189381269131335742779408412164779187742251022318361003589 3188878002103168组织机构按经济类型分为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 济、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以及其他 经济等九种经济类型,不同经济类型的组织机构数量情况见表4。1.公有经济组织数
15、量比重减少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等公有经济组织机构数量比重在减少,2010年底有效库存量为288,137家(国有经济154,756家,集体经济133,381 家),占比11.71%,同比减少1.22个百分点,见图6;同时,新增量 也在减少,2010年度新增组织机构7834家(国有经济3592家,集体经 济4242家),同比减少 22.92%,见图7。图6 2009-2010年底不同经济类型有效库存量占比2. 股份制经济和个体经济组织占主体个体和股份制经济组织机构数量占多数,比重在提高,2010年底有效库存量1,782,066家(个体经济778,477家,股份制经济1,003,589 家),占比72
16、.42%,同比增加3.61个百分点,见图6;同时,新增量 在增加,2010年度新增组织机构302,429家(个体经济137,650家,股 份制经济164,779家),同比增加33.71%,见图7。图7不同经济类型2010年度新增量同比增幅3. 境外经济组织地位弱化港澳台和外商等境外经济投资的组织机构类型数量增长较快,在总量中的占比有所下降,地位有所弱化。境外经济投资组织机构2010年 度新增 6102 家,比上年度新增量多 21.05%,见图 7 所示;2010 年底有 效库存量 109,890 家,占比 4.47%,同比减少 0.31 个百分点,见图 6。4小结从数量上看, 主要服从市场机制
17、调节的个体和股份制经济组织已构 成广东经济社会组织的主体部分,在所有组织机构中其活跃程度最高, 突出主导地位的公有制经济组织主要注重质的提高而非量的增多, 一定 程度上反映了广东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体系建设方 面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境外经济组织数量及比重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反 映了广东依然是境外经济选择投资的理想地之一, 但是投资环境在发生 变化。六、经济行业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 GB/T 4754-2002 ),将组织机 构分为 20 个不同行业和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不同行业组织机构数 量情况见附录 2,图 8 为不同行业的组织机构 2010年底有效库存量占比。144*首
18、见何島黑鼻肚琢UH 产 liIBM命聊.X*糅金m设Mni. *0.4MH貝期鸟再扌厚倩丿金黑菱JI输世於翦芷 厂 W* dir巾霍乐ik m护邮”,cum或.椁.ft. ft 甩 w话息侔确 号帕紙秤比 UJKI.3OT应兀O.MW1A7K图8不同行业的组织机构2010年底有效库存量占比1.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广东三大产业组织机构数量占比结构逐步优化。截至2010年底,广东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组织机构有效库存量分别为25,304家、652,599家和1,782,816家,三次产业组织机构有效库存量比例从上年底的 0.98:27.21:71.81 优化为:1.03:26.52:72.45
19、,见图9S1*利唳:弐处上促IBe.旣梅出詁比打占&丄心补llLlfe注弋:严业丽仲亂杓*舞咸枷占J此图9 2009-2010年底三大产业组织机构有效库存量占比2.制造业“引擎”强劲,第二产业快速增长从年度新增机构数量来看,虽然第二产业中的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采矿业2010年度新增机构量同比分别减少 26.33%和11.88%,但是在制造业“引擎”的强劲带动下(制造业2010年度新增量同比增长23.64%),第二产业2010年度新增组织机构量增长率长依 然高达21.64%,见图10图10第二产业2010年度新增机构数量同比增幅3. 服务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在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中,属于
20、典型传统服务业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简称为交仓邮业)以及住宿和餐饮业机构数量保持稳定增长, 比重有所降低。交仓邮业、住宿和餐饮业2010年度新增组织机构13718 家,同比增长18.35%; 2010年底有效库存量100,695家,占第三产业 组织机构量的5.64%,比上年底比重减少0.01个百分点。属于典型现代 服务业8的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 质勘查业的组织机构数量增速较快,比重不断提高。上述现代服务业 2010年度新增组织机构40862家,同比增长26.52%; 2010年底有效库 存量293,881家,占第三产业组织机构量的16.48%,比上年底比重增加
21、 0.52个百分点。4. 小结相比于省统计局发布的“转型升级路径在复苏中呈螺旋式上升” 9 ,广东组织机构数量三大产业占比却是在复苏中逐步优化,一 定程度反映了广东“调结构”战略已经为三大产业协调发展营造了良 好的环境,取得初步成效。可以预见,随着广东“调结构”等战略的全 面实施, 三大产业组织机构数量比重逐步优化,三大产业的增加值比重 也将逐步优化。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双引擎”带动, 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服务业 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彰显广东现代产业体系初现。七、主要结论1广东组织机构数量规模巨大,近年来发展快速,在全国位居首 位,而且优势明显。2珠三角地区的组织机构数量占比较大,粤东西北发展提速
22、,彰 显“双转移”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成效显现, 建设“协调型广 东”取得一定成效。 同一区域内不同地市的组织机构新增速度各异:珠 三角区域内,中山、惠州、东莞增长最快,深圳、广州次之,肇庆、江 门、佛山最慢;沿海欠发达地区各市新增速度较为协调;山区内部新增 速度差异较大,清远和梅州分别占据全省的首尾。3事业单位和机关等具有政府性质的组织机构让渡空间,企业和个体等具有市场性质的组织成为主体, 第三部门稳步发展, 转变政府职 能、改革组织结构体系取得一定成效,国家组织、市场组织和社会组织 (第三部门)三个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新型组织结构体系初现。4突出主导地位的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等公有经
23、济组织数量比重 减少,服从市场机制调节的个体和股份制经济组织已成为广东经济社会 组织的主体部分, 在所有组织机构中其活跃程度最高, 港澳台和外商等 境外经济投资的组织机构类型数量增长较快, 但比重有所下降,地位有 所弱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东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 体系建设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就。5三大产业组织机构数量结构逐步优化,彰显广东“调结构”成 效显现。制造业、服务业“双引擎”强劲带动,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服务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广东现代产业体系初现。注释:1 组织机构代码是对每个依法成立的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 会团体以及其他各种组织机构在全国范围内赋予唯一的代码标识,
24、 具有 法定性、唯一性、终身不变性、准确性、完整性、统一性等特点, 目前, 已在银行、税务、统计、公安、外汇管理、社会保障、海关、质检、法 院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2 数据来源:全国组织机构代码共享平台。3 2010 年度新增组织机构数量相比 2009年度新增数量的增幅, 下 同。4 联合国宪章第 71 条指出工会属于第三部门。5 由于数据有限,第三部门机构量仅以民办非企业、社团和工会 计。 2009 年末,广东省常住人口 9638万人,自然增长率为 7.26%,由 于 2010 年末常住人口尚未公布, 因此 2010 年末常住人口就按照在 2009 年的基础上,以 7.26 为自然增长率计算,为 10337.7 万人。6 据中国第三部门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正规版本
- 交通事故赔偿协商合同范本
- 幼儿园入园托管合同书
- 重庆新版服务合同标准范本
- 11爸爸妈妈在我心中 第1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 Fantastic animals绘本融合(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外研版(一起)英语六年级下册
- 劳动合同解除合同
- 20《蜘蛛开店》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二年级下册统编版
- 运输代理合同范文
- 戒烟保证金合同协议
- 2025年南通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深度研究
- 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末八年级生物试题
- 2025年东营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福建省厦门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英语试题(含笔试答案无听力答案、原文及音频)
- 全脊柱x线摄影技术
- 真需求-打开商业世界的万能钥匙
- 《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规范》解读培训
- 第1课 立足时代 志存高远 (课件+视频)- 【中职专用】高一思想政治《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房产1%份额买卖合同范本
- 皮带机提升机链运机功率计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