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区商务服务和基础性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1页
杨浦区商务服务和基础性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2页
杨浦区商务服务和基础性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3页
杨浦区商务服务和基础性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4页
杨浦区商务服务和基础性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杨浦区商务服务和基础性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为加快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在新起点上谋求新发展,夯实新一轮产业大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上海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上海商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杨浦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规划纲要等规划,结合杨浦区实际,制定杨浦区商务服务和基础性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本规划界定的商务服务和基础性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符合杨浦区总体发展目标和上海城市发展战略,是关联度高、带动性强、就业容量大、投入产出效益好,能充分体现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具有地域特色和较

2、大发展潜力的产业。结合杨浦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商务服务业主要是通过商务办公设施为商务活动提供服务的产业,以信息服务业、金融业、专业服务业等为核心;基础性服务业主要是通过商业设施为消费活动提供服务的产业,以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生活服务业等为核心。(鉴于教育服务业及旅游业的特殊性和独立性,本规划不予涉及。)一、“十一五”杨浦区商务服务和基础性服务业发展回顾(一)“十一五”商务服务和基础性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情况及特点“十一五”期间,杨浦围绕“知识杨浦”的发展定位,按照“三区融合、联动发展”核心理念,努力克服金融危机影响,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商务服务和基础性服务业不断壮大并占

3、据主导地位,竞争能力逐步增强。1、基础性服务业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杨浦区积极扩大内需,不断优化消费环境,基础性服务业的发展也迈入了新阶段。2010年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增加值达96.3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1.84倍,“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23.2%(未扣除物价因素)。2010年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占区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26.1%,比2005年提高了5.1个百分点。2010年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完成区级地方税收7.2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0.7倍,“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0.9%。2010年杨浦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39.5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79.3%,“十一五”期

4、间年均增长12.4%,年均增速位列全市中心城区(浦东新区除外)第二。另外,五角场市级商业中心对全区基础性服务业带动和引领作用日益显现,2010年五角场限额以上商业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7.4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5.7倍,“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速达46.1%。图1-1 “十一五”期间上海市中心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比较*数据来源:上海市统计局;该比较不包括浦东新区。2、商务服务业亮点凸显“十一五”期间,全区商务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成为拉动经济的重要力量,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越来越大。2010年,商务服务业增加值达72.3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2.2倍;“十一五”期间年均增

5、速达26.5%(未扣除物价因素);2010年,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19.6%,比2005年提高了5.8个百分点。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十一五”期间杨浦区商务服务业发展的新亮点。“十一五”期间,杨浦区商务楼宇建设加快。至“十一五”末,杨浦区商务楼宇面积已达400.9万平方米,拥有73幢商务楼宇,其中有百联又一城、万达商业广场等示范楼。另外,杨浦区大力引进国际总部落户杨浦,总部经济渐具雏形户,带动了杨浦创新要素的集聚和产业能级的提升。其中,重要的企业总部有:西门子、德国大陆、emc、甲骨文等知名跨国企业的区域总部、研发中心、销售和营运中心,以及中建、淮南矿业等央企

6、国企的地区总部,文通等民营企业总部。3、布局特色逐步形成“十一五”期间,杨浦区重点产业区建设稳步推进,初步形成了区域特色鲜明的五大功能区。五角场城市副中心集聚效应明显,商业商务区初显形象,创智天地初具规模。杨浦滨江发展带进入规划开发建设阶段,重大项目全力推进,综合环境有所改善。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十一五”期间的总产出始终保持年均两位数的增长,2009年被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认定为国家级环同济研发设计服务特色产业基地,2010年总产出达150亿元。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建设开端良好,知名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相继落户。新江湾城国际社区高起点开发成效显著,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逐步到位。表1-1 “十一五”重

7、点地区功能载体建成情况重点地区“十一五”期间建成(万平方米)“十一五”末面积比“十五”末增长重 点 载 体五角场城市副中心79.65.7倍创智天地一期、万达广场、百联又一城杨浦滨江发展带39.52.4倍世博水门、上海国际时尚中心环同济知识经济圈39.51.2倍上海国际设计中心、同济联合广场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20.911倍贵人大厦、五环大厦、众合金融大厦、荣广商务中心、海上海及西门子华东地区总部新江湾城国际社区7.0极限运动中心、文化中心4.创新能力加快提升新技术、新业态发展势头良好,集群态势明显,商务服务业与基础性服务业的重点产业素质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批发零售业方面,传统业态稳

8、步发展的同时,新型业态异军突起。以东方购物为代表的新型无店铺零售企业,利用媒体平台及电信网络,成为杨浦区批发零售业的一个亮点,2010年实现销售额41.95亿元,比上年增长62.23%,被评为“上海市流通领域电子商务示范企业”。信息服务业方面,“上海市云计算创新基地”在杨浦区建立,形成了以“技术创新、金融创新、人才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为支撑的云计算产业创新体系。金融业方面,金融机构加快集聚,各要素市场云集。美国硅谷银行中国代表处落户杨浦,同时杨浦区与美国硅谷银行合作设立了2.4亿引导基金母基金;此外,还引进了联合国南南全球技术产权交易所、南南全球环境能源交易所等。(二)“十一五”商务服务和基础

9、性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一方面,杨浦区区内外吸引购买力不足,消费市场需要进一步挖掘。2010年杨浦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虽高达16.5%,但人均社零额为中心城区最低。另一方面,商务楼宇开发中存在较多问题,制约了商务功能及商务服务业的发展。尽管杨浦区房地产投资结构逐步优化,功能性房地产的比重不断增加,但楼宇品质有待提升,楼宇布局不尽合理,楼宇配套仍需完善。未来在做好商务楼宇的增量建设中,进一步优化功能性房地产结构,提高楼宇的使用效率,提升楼宇品质,将是发展杨浦区商务服务业的重点。二、“十二五”杨浦区商务服务和基础性服务业发展环境分析(一)商务服务和基础性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机遇1、良好的宏

10、观经济环境。从国际看,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产业转移的大趋势没有改变,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为杨浦转型发展带来新机遇。从国内看,“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着力实施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建立长效机制,释放消费潜力,着力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国家相应政策的引导,将为杨浦区商务服务和基础性服务业,特别是商业和消费服务业的发展带来持续的发展动力。从本市看,“十二五”期间上海将坚持“转型发展、创新驱动”的发展主线,坚持“三、二、一”的产业发展方针,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发展服务业,着力提升现代服务业能级和水平,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并将按照区位和能级优化调整

11、城市cbd的布局分工,着力推进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这将为杨浦区提升商务服务和基础性服务业能级创造良好的机会。2、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准,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而世博会的召开和高铁建设的推进成为助推长三角一体化的强力引擎,使长三角地区城市之间的联动效应更加明显,促进商贸服务业市场网络的形成和机制制度的衔接。上海中环线杨浦段建成通车,军工路越江隧道完工,杨浦区成为上海中心城区连接“长三角”,特别是苏中、苏北地区的重要门户,具有服务和辐射长三角的综合优势,提升了杨浦区的商务服务和基础性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创造了未来发展的新机遇。3、创新功能全面深化。

12、杨浦区作为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也是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十二五”期间杨浦区将继续坚持“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核心理念,不断增强城区知识创新活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股权激励、人才集聚、财政金融扶持和政府管理模式创新,加强协调,形成合力聚焦突破,打造“四地四区”,即知识创新策源地与新兴产业引领区、创新创业集聚地与服务经济先行区、高端人才汇聚地与高教改革试验区、先进文化弘扬地与品质生活示范区。创新发展作为杨浦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总纲领,引领了商务服务和基础性服务业发展的新方向,扩大了发展空间,提供了持续动力。4、城市建设不断提升。近年来杨浦区的城市建

13、设进展明显,区内交通条件已明显优化,区内轨道交通线已经拓展到4号线、8号线、10号线三线并行态势,通过地铁沿线的地铁站建设,可以带动地铁站周边地区的发展,带动杨浦区的“地铁经济”。杨浦区内投资环境逐渐趋优,房地产开发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内部环境的不断改善为提升商务服务和基础性服务业提供坚强后盾。同时,随着杨浦区城市建设的完善,特别是国际化居住社区的建设和商务区建设的推进,将有利于引入高端消费群体,拉动商务服务和基础性服务业整体能级的提升。5、民生事业持续改善。到“十二五”末期,杨浦区还将是上海市中心城区中常住人口数量最多的区之一,庞大的消费规模为商务服务和基础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14、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各项民生事业积极推进,各类保障措施认真落实,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性住房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区域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将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倾向,拉动消费增长。(二)商务服务和基础性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十二五”杨浦区商务服务和基础性服务业的发展也存在不少挑战。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全球经济增速减缓,国内外经济未来发展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周边虹口、闸北、宝山、浦东等区域“十二五”新开发的商务、商业载体众多,杨浦区面临的竞争压力较大。如何满足“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的建设要求,为创新型服务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提升政府管理水平,解决服务业行业标准缺乏、企业

15、融资难、高端人才和龙头企业缺乏等问题,从而提升服务业能级、扩大市场规模、提高产业影响力是杨浦区服务业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三、“十二五”杨浦区商务服务和基础性服务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一)“十二五”商务服务和基础性服务业发展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建设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为发展主线,按照上海市服务业、商业“十二五”规划要求,将加快发展商务服务和基础性服务业作为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升杨浦区城市服务功能的关键举措,准确把握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长三角联动发展、上海市加快形成服务经济等战略机遇,以

16、创新驱动、先行先试为抓手,推动商务服务业跨越式发展,以繁荣繁华、便民利民核心,促进基础性服务业平稳快速发展。(二)“十二五”商务服务和基础性服务业发展原则1、坚持创新驱动原则。坚持创新步伐,着力提升商务服务和基础性服务业的现代化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加快确立以创新驱动为主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促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商学研相结合的商务服务和基础性服务业创新体系。大力推动理论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营销创新、技术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创新,实现杨浦商务服务和基础性服务业创新中的转型发展。2、坚持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原则。从规划理念、设计、功能、设施以及配套服务等方面体现一切为人服务的

17、根本宗旨,力求规划编制和实施的人本化。同时追求社会功能、城市文化等方面的内在和谐,平衡区域生态、生活、生产综合环境,实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3、坚持统筹发展与集聚发展原则。推动商务服务和基础性服务业科学发展,促进产业联动、内外融合,实现综合性与专业性、高端化与大众化、国际的与民族的等多元因素统筹和谐发展,大力推进农商联动、商旅联动、工商联动、银商联动、内外贸联动,实现商业发展与城市建设、产业升级、消费增长相同步。充分关注产业联动和功能集聚发展,通过商业与商务相集聚,商业与文化、生态等相融合,形成规模集聚效应,进一步提高地域总体吸纳和辐射能力,促进城市综合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

18、效发展。4、坚持繁荣繁华与便民利民原则。注重城区内部的功能分工和合理布局,划分若干等级商业,提供不同范围和服务功能,体现不同土地级差和不同互补功能,形成完善的商业网络,既体现城市繁荣繁华的形象,又体现便民利民的本质,为居民购物和消费提供便利。(三)“十二五”商务服务和基础性服务业发展目标围绕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体目标,依托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的良好契机,结合杨浦区“四地四区”的发展定位,发挥杨浦区独特的区位交通、产业基础、发展空间和科技人文等综合优势,坚持搞活流通和扩大消费相结合,坚持提升重点和培育新兴相结合,坚持完善布局和拓展空间相结合,以重大功能性项目为抓手,加

19、快推进商务商业设施建设,加快对内对外开放,进一步集聚和引进一批高能级、创新型的知名企业、知名品牌和总部机构,形成层次分明、主体多元、功能集成、布局合理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实现杨浦区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区域经济可持续竞争力不断提升。“十二五”期间,商务服务和基础性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以上,在2015年末达到385亿元以上,力争达到400亿元(按2010年168.6亿元计算,含商务服务、批发零售、住宿餐饮)。1、基础性服务业发展目标以实现区域战略目标、提升城区服务功能、提高城区综合竞争力为主线,以市场化、现代化、创新性为引领,加快完善由市级商业中心、区级商业中心、社区商业、特色商业

20、街区构成的基础性服务业布局体系,加强市场流通功能塑造和贸易服务平台建设,促进新兴业态、知名品牌、先进理念和技术集聚。更好地服务于城区功能完善和提升,促进城市繁荣繁华;更好地服务于市民生活品质提高,保障民生,扩大消费,促进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十二五”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以上,在2015年末达到480亿元以上,力争实现500亿元。2、商务服务业发展目标围绕形成以科教创新为特色、服务经济为核心的新型产业体系,加快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的战略性调整,以五大功能区建设为依托,以“智能、低碳、生态”的新型现代化商务楼宇开发为重点,带动存量商务楼宇改造提升,进一步提高楼宇品质、优化楼宇布局、完

21、善配套服务,按照“两个优先”发展方针,重点引进发展科技金融、信息服务、专业服务及总部经济。到2015年,税收超亿元楼宇达到10幢左右。四、“十二五”杨浦区商务服务和基础性服务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在“两片、一线、一带”的城区总体空间布局指导下,坚持“聚焦重点、落实功能、突出特色”的原则,依托区域优势,提升产业发展能级,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着力提升商务服务业和基础性服务业,规划引导及建设形成“一带拓展、两心辐射、三区并举、多点支撑”的空间发展格局。“一带”是指滨江发展带;“两心”是指五角场市级商业中心、控江路地区商业中心;“三区”是指以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为代表的科技园区、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新江湾城国际

22、社区;“多点”是指社区商业、特色商业街。(一)一带拓展滨江发展带“十二五”期间,坚持历史保护与功能开发并重,继续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沿江公共开放空间建设,积极探索杨树浦路两侧功能形态协调发展、符合规划定位的开发新机制,打造以创新创意、科技商务、观光休闲、会展论坛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服务业功能带。特别是要实现滨江核心区和协调区的联动发展。加快推进复兴岛以西地区的开发建设。推动以九棉创意经济城等重大项目为代表的黄浦江北岸创新创意产业基地建设,以沿江公共活动带为轴线,利用黄浦江岸线资源和临江便利的交通优势,以渔人码头、杨浦区1街坊地块整体开发为抓手,加快推进复兴岛以西地区的开发建

23、设,使之成为服务经济集聚地和科技、知识、历史和文化的集中展示地。重点推进杨浦大桥近代工业遗址广场建设,建设滨江岸线公共绿地,塑造杨树浦路“近代工业第一街”沿线的整体城市新形象。探索核心区北延伸段产业升级改造新机制。依托高校的教育研发创新的特色优势,促进科技成果的孵化、转化及产业化,支持军工路沿线具有发展前景的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改造、转型升级和转移结合开发,推动滨江北延伸段由传统工业制造区向工业现代设计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转型。(二)二心辐射五角场市级商业中心、控江路地区商业中心1、拓展提升五角场市级商业中心“十二五”期间,五角场市级商业中心将按照上海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市级副中心目标,以重大功能性

24、项目为抓手,聚焦资源、提升能级,重点发展商贸服务、休闲娱乐、金融服务、商务办公等现代服务业,合理控制商务商业比重,建设成为科教特色明显、商业商务发达、交通配套完善的上海东北部最大的商业商贸中心。依托核心载体,做厚南部商贸服务。首先,加快推动核心载体建设和提升,加大商业功能调整和品牌引进,进一步扩大主要大型商业网点的集聚和辐射优势。其次,重点发展核心载体周边特色商业街,加快特色商业集聚,培育发展餐饮、鞋帽、电子等特色商业街区,每两年重点改造或打造一条特色商业街,扩大集聚区内圈的辐射力。第三,提升服务功能,充分利用轨交联通契机,发挥其枢纽辐射功能,重点发展配套的专业服务,推进高档酒店、娱乐场所、公

25、共停车等配套设施建设,优化公共绿地等环境。构筑一个商业品牌集聚、配套设施完备、商业功能成熟、生态环境优美、人流充足、商业诚信体系健全的“科教创新服务中心”和“中高档商业消费中心”。依托文化资源,做强中央社区休闲服务。发挥大学校区、科技创新园区和公共社区的集聚优势,争取建设成为新兴零售业态集聚地、科技商务拓展地、综合休闲服务地。其中,新兴零售业态集聚地,包括服饰、文化、休闲类品牌旗舰店、专业店群等,高品质社区商业和休闲文化业;科技商务拓展地,包括科技创新产业的中转地,相关联的信息服务业、现代设计、专业服务业等;综合休闲服务地,包括文化主题商店、旅游服务中心、星级酒店、经济型旅馆,及休闲、餐饮、娱

26、乐配套设施。基本建成北部创智天地。加快创智天地二期、三期等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整合科教、人文资源,集聚高端要素,推动创智天地广场、创智坊、科技园的内涵深化和功能提升,打造上海市云计算创新基地,推进云计算创新应用产业联盟。2、优化提升控江路地区商业中心的服务功能“十二五”期间,规划以轨道交通站点为依托形成“多节点、纵深式、条块结合”的空间布局模式,以新建现代商业集聚区为龙头,串联中间条状商业街。完善江浦路及打虎山路站点商业商务区及杨浦大剧院公共文化活动中心地块布局,强调各大地块之间功能互补、布局呼应、交通联动。立足轨交8号线辐射的江浦路和打虎山路交通条件,结合旭辉商业广场、紫荆广场等重点项目

27、的开发,整合现有的购物、餐饮、娱乐、健身休闲等商业资源,提升服务功能,优化服务结构,以满足周边居民不断提升的生活消费需求,打造集商务办公、社区购物、大中型餐饮娱乐等三位一体的轨道交通商业商务区。同时,围绕大剧院,两侧扩建文化设计中心、艺术展览馆、健身中心、创意工作室、人文书店以及配套的中高档餐厅、休闲娱乐、便利服务等设施,满足居民公共活动、文化教育、休闲娱乐等公共活动需求。(三)三区并举以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为代表的科技园区、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新江湾城国际社区1、以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为代表的科技园区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导向,依托高校的学科优势,以产学研一体化为主要抓手,加快推进以环同济知识经济圈

28、为代表的科技园区的品牌打造和能级提升,进一步发挥其区域知识经济增长极的作用。一是推动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发展。加快推动现代设计业、国际工程咨询服务业、节能环保业和高端培训业等产业创新集群的培育和壮大;二是加快科技园区功能提升,促进科技园区特色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2、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依托西门子、大陆集团等世界知名企业,进一步引进跨国公司和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地区总部、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形成高端资源、创新主体集聚发展的良好格局,使之成为联动浦东、对接长三角和全国、面向国际的总部研发集聚区。推动基础性服务业尤其是文化娱乐、健身休闲、餐饮购物等业态发展,进一步优化商务环境,打造国内外高素质人才工作生

29、活休闲的理想栖息地和高档商务休闲区。3、新江湾城国际社区坚持高端发展原则,将“国际化、智能化、生态化”理念渗透到整个产业发展过程中。新江湾城南部打造现代商业商务区,加快高端商务楼宇建设,结合高星级酒店、剧院、时尚商业发展,与五角场功能区形成联动发展态势。西北部凸显国际科技产业园功能,充分利用复旦大学等高校的学科和人才优势,着力打造研发服务业和总部经济基地。中部提升国际化社区品质。着力发展业态领先、安全便捷、个性多元、服务完善的基础性服务业,营造国际品质的宜居社区。(四)多点支撑社区商业、特色商业街1、社区商业按照社区商业发展规划的要求,加强社区整治,推动“国家级示范社区商业中心”及“上海市示范

30、社区商业中心”建设,积极推进社区购物中心、社区电子商业网络、连锁商业网点、标准化菜场、便民工程项目等建设,建立完善的社区商业服务体系。“十二五”期间,按照功能集聚优化的原则,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完善社区商业的服务功能,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多样的生活需求,构筑便民、利民、惠民的社区商业体系。完善社区商业建设规划。通过规划引导新建社区商业中心,以上海市中心城单元规划确定的社区中心为基础,注重社区商业中心与社区事务中心、社区卫生中心和社区文化中心相结合,形成“四中心”合一的社区商业生活中心。积极开展“社区商业示范社区”建设与评选工作,发挥示范社区商业的引导作用。推进主副食品商业网点建设。抓好标准化菜市场

31、工程、早餐示范工程、家政服务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明确菜市场对保障城市安全和市民生活的重要性,探索和推进菜市场包括产权属性在内的长效管理机制。2011年-2015年,预计新建菜市场10家(含净菜超市),规划取消4家菜市场,新建大型综合超市6家,到2015年末,形成以58家菜市场(含净菜超市)为主体、以13家大型综合超市为辅助,若干精品超市、菜店菜点等为补充的主副食品零售商业网络,广泛地满足居民日常食品消费需求。提高社区商业品牌化连锁化经营水平。积极鼓励有规模、有实力、有经验的大型商业企业集团、中华老字号等品牌连锁经营企业进入社区,积极参与大型居住社区建设基地的商业网点建设开发和经营管理。鼓

32、励有实力的企业采取收购、兼并、特许加盟等多种形式整合分散的社区商业资源。鼓励社区居民尤其是大学生自主创业,开设加盟连锁企业的商业服务网点。积极推进惠民数字社区服务建设。2、特色商业街实现传承城市历史文化和发扬特色发展相结合,注重商业与文化、旅游相结合,满足特色消费需求。加强对历史保护建筑的功能开发,把杨浦区的历史建筑、地域风貌、商业文化和人文精神有机地融入特色商业街区中,提升城市品位,优化城市环境,促进产业发展。注重特色商业街在行业、业态、商品和服务、营销、其他配套设施等各方面的特色性,强化街区内企业民间自律管理。重点引导建设创意文化、旅游休闲、服饰和餐饮休闲等符合现代消费趋势的商业特色街。鼓

33、励设置与商业街特色相关的专业店、专卖店;适度设置为该商业街配套服务的服务业;限制设置与该商业街特点无关的业态和业种。对具有传统工业文化特色的历史资源、滨江自然景观资源的商业街,要保护、开发其文化价值,促进传统特色与时尚消费的协调。(五)“十二五”重点产业载体项目根据发展重点和空间布局的要求,2011-2015年期间,杨浦区将重点规划开展以下载体的工程建设。表4-1“十二五”重点产业载体项目所属重点区域序号项目名称主要功能滨江发展带1全球创意经济城商业办公、公共绿地2上海国际时尚中心(十七棉)时尚创意类的商办、餐饮、展览3渔人码头商务、餐饮、旅游交易服务、文化博览4二、三街坊项目商业办公、居住五

34、角场市级商业中心5创智天地商办项目商务办公6合生国际广场商务办公7五角丰达商务广场二期商业办公8财富广场二期商业办公控江路地区商业中心9旭辉商业广场商业10紫荆广场商业办公11君欣时代广场商业办公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12宝地商贸广场商业办公1322、23、31街坊项目商务办公14昆明路640号总部办公楼项目(鞋钉厂地块)商务办公以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为代表科技园区15国际设计一场创意设计类商务办公、展览16智方总部大楼商务办公17耐莱斯国际商务办公楼商务办公新江湾城国际社区18新江湾城f区项目(铁狮门)商业办公、居住19新江湾城国际大学科技园教育科研20汉斯(商办)c5商业办公21创智天地相关地块

35、商业办公五、“十二五”杨浦区商务服务和基础性服务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一)规模和质量并举,推动重点基础性服务业协调发展加大商业结构调整力度,突出创新、融合和开放发展,加快引进国内外先进业态、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零售业、批发业、餐饮业、生活服务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1、围绕扩大消费,提升发展零售业贯彻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方针,认真实施国家和上海市拉动内需,扩大消费的政策措施,推进惠民消费,积极培育和扩大各类热点消费市场,拓展网上消费、信用消费、循环消费等新兴消费模式,以节庆假日为重点,整合资源,开发形式多样的促进消费活动,扩大节庆消费,并加强消费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优化消费环境,保障消费安全。扩大开

36、放消费市场,积极引进具备独特品牌价值、商业经营实力和先进营运模式的国内外知名品牌零售企业。积极吸引国内外知名零售企业将投资中心、创意中心、增值服务中心、总代理商经销商等总部机构设在杨浦。鼓励发展以互联网、信息化为基础的无店铺销售、网上购物、电视购物、电话购物、邮购、个人配送业务等新兴业态,鼓励实体店与虚拟店业态组合式发展。适应消费需求个性化、专业化、精品化、体验化的新趋势,引导零售业态进一步向细分化、差异化、特色化发展。2、依托交易市场,加快发展批发业推进大商业、大市场、大流通建设,推动传统的交易市场形态向现代专业贸易中心转型,推动单一的商品交易服务向服务平台专业化、服务内容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37、加快形成服务长三角、辐射全国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和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推动单纯的有形市场向产业融合、有形无形市场并重转变,推动市域市场向区域市场、国家市场转变。重点培育两大商品交易市场,一是以大柏树为核心的钢材交易市场,以第一钢市、华东钢市等重点企业为依托,鼓励应用电子交易、电子物流、电子结算等新型交易方式,拓展贸易的种类与模式,开展期货及套期保值业务与交易,增加交易数量,并向其它有色金属品种扩展,使大柏树地区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黑色金属及有色金属的重要交易地与结算地。二是以国际水产中心为主的冻产品批发市场,在以冻产品为主的同时,逐步拓展综合性食品批发功能,优化冷链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集信息服务、现

38、代流通、加工生产、储藏调节和出口促进为一体的农产品交易中心。拓展新的产品及技术市场,依托五角场镇原有的汽车4s店群为基础,打造上海浦西东北部地区的重要汽车交易中心与服务中心。3、积极注重民生,完善发展生活服务业以便民利民为基本出发点,积极引进知名餐饮品牌企业落户杨浦,注重提供体验环境、文化、历史和更具创造性的服务。充分发挥品牌企业的引领作用,推进餐饮标准化、产业化发展,促进餐饮企业品牌化、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和中式餐饮的连锁化经营。推进餐饮设施合理布局,提供丰富多样的餐饮场所、形态和设施,提高商务就餐、居民就餐和旅游就餐的便捷、安全程度。大力推进大众化理发、沐浴、维修、婚庆、洗染、废旧物资回收等

39、安居便民型服务业发展,增强商业生活服务功能。鼓励体育健身、休闲娱乐、文化演艺等多元化生活服务业的发展,支持服务细分、服务创新和特色经营,满足市民个性化的服务消费需求。结合智慧城区建设要求,推进惠民数字社区建设,鼓励生活服务业企业开展连锁经营,品牌化、数字化经营。完善家政服务网络平台,拓展社区家政服务功能,着力发展现代家庭服务业。4、推动商业创新,增强商业综合竞争力加快商业模式创新,推进网络销售、商品目录销售、电视媒体销售、通讯销售等无店铺销售发展,大力发展设计展销、特许经营、品牌代理、直接采购或买断产品的自营购销等新兴流通方式。推动商业科技进步,利用新一代移动通信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普及,提升商

40、业创新的技术含量,增强商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加强商业管理创新,提高管理水平,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自主品牌、较强核心竞争力、主业突出的商业企业主体。坚持商业营销创新,适应体验、定制的消费发展趋势,引导企业积极开展体验营销、定制营销,为消费者创造体验消费的内容和环境,营造新鲜的、有特色的、有吸引力的消费氛围。加强商业联动创新,积极推进农商联动、工商联动、银商联手,深化商业与文化创新、科技研发的融合,实现联动共赢发展。(二)提升层次和能级,促进重点商务服务业优先发展创新发展方式、体制机制,推动新产业、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加速发展,重点发展信息服务、科技金融、专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推动培育壮大产业新主体,拓展产

41、业发展新空间,提升整体竞争力。1、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以互联网和软件产业为重点,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努力实现在云计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突破发展,力争“十二五”期间,成为国内领先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中心。一是大力发展云计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区域内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的学科优势和行业优势,发挥上海市云计算创新基地的作用,推动智能电网、物联网、节能环保等核心技术研发和应用。二是做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加快培育和引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骨干企业,重点支持新兴媒体、数字化增值服务等新型业态,打造创智天地、复旦软件园等信息服务业产业基地品牌。2、加强发展科技金融服务业围绕把杨浦建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

42、的“科技金融功能区”的发展目标,在创新平台建设、创新要素集聚、创新环境营造等方面不断加大力度,加快推进以科技金融创新为主导的城区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一是探索科技金融服务新的模式,支持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拓展针对轻资产类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殊服务。二是不断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鼓励发展风险投资资金、股权投资资金,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积极探索科技金融投贷联动的新模式,建立投贷联盟成员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良性运行机制。三是提高科技金融服务业水平,引进培育专业中介服务机构、完善服务平台,推动知识产权融资,为科技企业提供涵盖信贷、担保、投资、保险、产权交易的“融资超市”式一揽子服务。3、提升发展专业服务业加快

43、发展咨询服务、信用服务、会计税务服务、法律与仲裁服务、知识产权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科技评估咨询服务、技术产权交易服务等专业服务业,围绕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大力引进各类研发服务中介机构,有效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推进技术、人才、创业资本、信息等要素的集聚共享。一是大力吸引国内外知名专业服务机构入驻杨浦。采取鼓励政策吸引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会计、法律、咨询、评估和投资顾问等商务服务机构进驻杨浦,通过聘请专家、委托培训、资格互认等多种形式,扩大国际合作,吸收创新先进的服务理念和手段。二是培育全市、全国知名的专业服务品牌。鼓励专业服务机构以多种形式实施行业内和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开展

44、连锁经营和网络化经营。加大推进自主品牌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引导中介服务机构树立品牌意识。三是重点推进科技中介机构发展。加快构建以技术交易、技术经纪、技术咨询、技术评估、专利服务、法律咨询、风险投资咨询、成果推广和技术培训为主要内容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逐步实现科技中介服务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手段现代化、服务创业化、运行机制市场化,为科技研发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三)抓住重点领域,推进商务服务业和基础性服务业融合发展1、以载体建设为重点,实现产业互动加快大型商业设施和高端商务楼宇在重点规划的商业中心和商务区内进一步集聚发展。新建载体要源头控制,坚持高品质,实现低碳化、智能化和生态化。积极引导

45、新开发载体以“甲级写字楼”+“时尚商业”的模式进行示范性开发。改造、提升现有载体,盘活存量,改善和提高现有商业建筑和楼宇的品质,逐步完善商务发展空间和商业配套设施。逐步对楼龄较长的商业建筑和商务楼进行整体改造和配套改善。加快形成以批发、零售、餐饮、休闲娱乐、住宿、生活服务业等基础性服务业和信息服务业、创意设计产业、科技金融服务业及专业服务业等商务服务业相互支撑、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一方面要发挥基础性服务业对商务服务业的带动力。大力发展零售、餐饮、休闲娱乐等商业服务业,加快完善商业配套,优化商务发展环境,促进商务发展;通过时尚商业,吸引中高端商务集聚,进一步扩大商务规模,提升商务能级,

46、加快商务发展速度。另一方面要发挥商务服务业对基础性服务业的带动力。通过商务发展为基础性服务业带来稳定、优质的消费群体,创造新的消费增量,进一步支撑基础性服务业的发展。重点引进“商业实体”与“商务实体”集成发展的龙头商贸企业和综合流通集团。引进和培育具有供应链高度整合能力,面向内外贸两大市场、批发零售一体化运营、实体和虚拟网络协同发展的龙头商贸企业和综合流通集团,将其总部机构、营销中心、研发中心等重要商务实体和旗舰店、概念店等商业实体同时集聚于杨浦。2、以电子商务为重点,拓展产业空间围绕打造“知识杨浦”的发展目标,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商务服务和基础性服务业的普及和深化应用,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积极培育和引进新型的电子商务业态,推动新兴电子商务模式以及新增电子商务品牌的发展。拓宽电子商务服务领域,完善电子商务产业链,推进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引导和规范电子商务市场环境。培育电子商务知名品牌和骨干企业。积极引进国内外著名新型电子商务企业,并带动实体企业共同发展。以东方购物无店铺零售、第一钢市钢铁电子交易平台为依托,推进电子商务企业的品牌培育、品牌创新和品牌发展工作,发展一批具有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