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传热综合实验_第1页
化工传热综合实验_第2页
化工传热综合实验_第3页
化工传热综合实验_第4页
化工传热综合实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化工传热综合实验装置说明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实训室2016. 11一、实验目的:1. 通过对空气一水蒸气简单套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掌握对流传热系数:i的测定方法,加深对其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理解。2. 通过对管程内部插有螺旋线圈的空气一水蒸气强化套管换热器的实验研 究,掌握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方法,加深对其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理解。3. 学会并应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关联式Nu=ARePr04中常数A、m的值。4. 由实验数据及关联式Nu=AR?Pr0.4计算出Nu、Nu,求出强化比Nu/Ns,力卩 深理解强化传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式。二、实验内容:1. 测定5-6组不同流速下简单套管换热

2、器的对流传热系数 :i o2. 测定5-6组不同流速下强化套管换热器的对流传热系数 :i o3. 对:“的实验数据进行线性回归,确定关联式Nu=ARePr0.4中常数A、m的数 值。4. 通过关联式Nu=ARePr0.4计算出Nu Nu,并确定传热强化比Nu/Nit。三、实验原理:1. 普通套管换热器传热系数测定及准数关联式的确定:(1)对流传热系数二的测定:对流传热系数冷可以根据牛顿冷却定律,通过实验来测定。因为:i 1,而且它的值越大,强化效 果越好。需要说明的是,如果评判强化方式的真正效果和经济效益, 则必须考虑 阻力因素,阻力系数随着换热系数的增加而增加, 从而导致换热性能的降低和能

3、耗的增加,只有强化比较高,且阻力系数较小的强化方式,才是最佳的强化方法。四、实验装置的基本情况:1. 实验装置流程示意图(如图二所示):IDu2Ey1JHHH1.s b | i i ii - in 111, * i .ii a i ll ! illL i ii! .in in in III I . 11 * i ill . .i 11 . i n is* ll i , .ii a i II I /2r(204F=L16图二传热综合实验装置流程图1-光滑管空气进口阀;2-光滑管空气进口温度;3-光滑管蒸汽出口; 4-光滑套管 换热器;5-光滑管空气出口温度;6-强化管空气进口阀;7-强化管空气进

4、口温度;8-强化管蒸汽出口; 9-内插有螺旋线圈的强化套管换热器;10-光滑套管蒸汽进 口阀;12-孔板流量计;13-强化套管蒸汽进口阀;14-空气旁路调节阀;15-旋涡 气泵;16-储水罐17-液位计;18-蒸汽发生器;19-排水阀;20-散热器;其中2, 5, 7,11,12为测试点2. 实验设备主要技术参数(如表一所示):表一实验装置结构参数实验内管内径d ( mm20.00实验内管外径do( mm22.0实验外管内径D(mm50实验外管外径D (mr)i57.0测量段(紫铜内管)长度 l( m1.20强化内管内插物丝径h(mm1(螺旋线圈)尺寸节距H( mn)40孔板流量计孔流系数及孔

5、径Co=O.65、do =0.017 m旋涡气泵XGB-12 型加热釜操作电压w 200 伏操作电流w 10安3. 实验装置面板图(如图三所示):光滑管空2入温应r)2- 比幣讶空气出口汨度)3- 强忧管空气入口温度心4- 强比晋空气出口温度(V)图三传热过程综合实验面板图五、实验操作步骤:1. 实验前的检查准备 向水箱16中加水至液位计上端。 检查空气流量旁路调节阀14是否全开(应全开)。 检查蒸气管支路各控制阀10、13和空气支路控制阀1、6是否已打开(应 保证有一路是开启状态),保证蒸汽和空气管线畅通。 合上电源总闸,设定加热电压,启动电加热器开关,开始加热。加热系统处于完好状态。2.

6、开始实验 合上电源总开关。打开加热开关,设定加热电压(不得大于200V),直至有 水蒸气冒出,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始终保持换热器蒸汽放空口 3或8处有水蒸气冒 出,经过风冷散热器20将水蒸气冷凝下来,并流回到水箱17中循环使用。加热电压的设定:按一下加热电压控制仪表的| 键,在仪表的SV显示窗中 右下方出现一闪烁的小点,每按一次 w键,小点便向左移动一位,小点在哪个位 子上就可以利用2口键调节相应位子的数值,调好后在不按动仪表上任何按键 的情况下30秒后仪表自动确认,并按所设定的数值应用。 合上面板上风机开关启动风机并用旁路调节阀 14来调节空气的流量,在 一定的流量下稳定35分钟后分别测量空气的

7、流量,空气进、出口的温度,由温 度巡检仪测量(1-光滑管空气入口温度;2-光滑管空气出口温度;3-粗糙管空气 入口温度;4-粗糙管空气出口温度),换热器内管壁面的温度由温度巡检仪 (上- 光滑管壁面温度;下-粗糙管壁面温度)测得。然后,在改变流量稳定后分别测量 空气的流量,空气进,出口的温度,壁面温度后继续实验。 实验结束后,依次关闭加热、风机和总电源。一切复原。六、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前将加热器内的水要加到指定位置,防止电热器干烧损坏电器。特别 是每次实验结束后,进行下次实验之前,一定检查水位,及时补充。2. 计算机数据采集和过程控制实验时应严格按照计算机使用规程操作计算 机采集数据和控

8、制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3. 开始加热时,加热电压控制在(160V)左右为宜。4. 加热约十分钟后,可提前启动鼓风机,保证实验开始时空气入口温度11C ) 比较稳定,可节省实验时间。5. 必须保证蒸汽上升管线的畅通。即在给蒸汽加热釜电压之前,两蒸汽支路 控制阀之一必须全开。转换支路时,应先开启需要的支路阀门,再关闭另一侧阀 门,且开启和关闭控制阀门时动作要缓慢, 防止管线骤然截断使蒸汽压力过大而 突然喷出。6. 保证空气管线畅通,即在接通风机电源之前,两个空气支路控制阀之一和旁路调节阀必须全开。转换支路时,应先关闭风机电源然后再开启或关闭控制阀。7. 注意电源线的相线、零线、地线不能接错。

9、七、实验数据记录及数据处理过程举例:1.实验数据的计算过程简介(以光滑管第一组数据为例)。孔板流量计压差.:P =0.9Kpa 壁面温度Tw =99.4 C。进口温度ti =14.4 C 出口温度t2 =63.5 C 传热管内径di (mm及流通断面积F (m2):di = 20.0( mm ), = 0.0200 ( m);F = n (di2) /4= 3.142 X (0.0200) 2/4 = 0.0003142( m 2).传热管有效长度L( m)及传热面积Si(m2) : L = 1.200 (m )i = n L di = 3.142 X 1.200 X 0.0200 = 0.0

10、75394(m). 传热管测量段上空气平均物性常数的确定 先算出测量段上空气的定性温度t ( C)为简化计算,取t值为空气进口温度ti( C)及出口温度t2( C )的平均值:即14.4 63.52=38.95 (C)2据此查得:测量段上空气的平均密度p= 1.23 (Kg/m 3);测量段上空气的平均比热Cp = 1005 (J / Kg - K);测量段上空气的平均导热系数入=0.0274 (VmK);测量段上空气的平均粘度卩=1.91 X ( Pa s); 传热管测量段上空气的平均普兰特准数的0.4次方为:Pr0.4 = 0.86 空气流过测量段上平均体积 V( m3/h )的计算:孔板

11、流量计体积流量:Vt1二c。A 2P 1耳12f2汇0910003=0.65*3.14*0.017 2*3600/4*、=13.97 ( nVh )V1.23传热管内平均体积流量Vm:Vm273 tX273 t= 13.97 273 38.95=i5.i6(帚/h )273 + 14.4 平均流速 um:um 二Vm/F 3600 =15.16/(0.0003142 3600)=13.4 (m/s) 冷热流体间的平均温度差 tm ( C)的计算:测得tw= 99.4( C )山)+(t2 ):tm=tw- 乙=99.4-38.95= 60.45(C) 其他项计算:V X p x Cpt 汉 A

12、t )传热速率(W) Q-360015.16 1.14 1005 (63.5-14.4)237( W3600:i=Q/,tm Si = 237/(60.45 0.07539)= 52(W/mC)测量段上空气的平均流速:u = 12.98 (m/s)传热准数Nudj / - 52 0.0200/0.0274 二 38雷诺准数 Re 二 di u / 二 0.0200 12.98 1.14/0.0000191 =15571 作图、回归得到准数关联式 Nu二A Re m Pr0.4中的系数。Nu =0.0185Re0.8022 Pr4 重复步骤(1) - (8),处理强化管的实验数据。作图回归得到准

13、数关联式Nu 二 BRem 中的系数。Nu 二 0.0309Re0.7884 Pr0.4表二、实验装置1数据记录及整理表(普通管换热器)No.1234567流量(Kpa) 1t1(C)3p t1(Kg/m3)t2(C)Tw( C)tm (C)3p tm(kg/m )入 tmx 100Cp tm卩tmx 100000 “)丁 tmC)3Vti (m /h)V(m3/h)u(m/s)qc(W)2 a i (W/m C)ReNuNu/(Pr0.4)表三、实验装置1数据记录及整理表(强化管换热器)No.1234567流量(Kpa)t1(C)3p t1 (Kg/m )t2(C)Tw( C)tm (C)3

14、p tm(kg/m )入 tmx 100Cp tm卩tmx 100000 t(C) tm( C)3Vt1(m /h)V(m3/h)u(m/s)qc(W)ai(W/m2C)ReNu0 4Nu/(Pr)图四传热实验装置实验准数关联图表四、实验装置2数据记录及整理表(普通管换热器)No.1234567流量(Kpa):W)3P ti (Kg/m )t2(C)TwC)tmC)3P tm(kg/m )入 tmx 100Cp tm卩tmx 100000 t( C) tm( C)3Vti (m3/h)3V(m /h)u(m/s)qc(W):a i (W/m2C)ReNu0 4Nu/(Pr .)表五、实验装置2数据记录及整理表(强化管换热器)1000100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