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研究报告:中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及教育对策唐山市丰润区七树庄中学 谷小军 一、研究项目的背景:计算机互联网作为开放式信息传播和交流工具,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互联网上获取知识的方便、快捷、全面的特点,给中学生求知带来极大的方便。但由于其开放性和兼容性,网络不可避免地又会产生一些负面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道德失范在所难免,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积极面对,正确引导,科学管理,切实加强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提高网络环境下德育工作的实效. 二、研究项目的目标: 1、了解网络对中学生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增强对网络的认识,让学生懂得怎样正确使用网络。 2、针对中学生上网过程中出现的道德问题,全面分析了
2、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使存在这种问题的中学生都能得到正确的疏导。三、调查研究过程报告第一、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表现1言行不检点、价值观念模糊。由于缺少约束,网上不文明言行随处可见。一些学生认为:“网络是自由的天地,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偶尔在网上说说粗话没什么大不了的”,甚至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毫无顾忌”2散布垃圾信息、传播色情信息、进行网上欺诈。有的同学在网上滥发垃圾邮件,出入各聊天室,用毫无意义的字符或垃圾信息干扰他人的交流。更甚者公然在网上散布下流淫秽、封建迷信、反动的信息。一些中学生利用网络隐蔽性的特点,还在各种聊天室、留言板、及时通讯工具上或散布谣言,制造事端,或
3、设置陷阱,骗取钱财。3痴迷网络游戏、深陷网恋难以自拔。许多学生痴迷网络游戏,导致上课不能集中精力听课,甚至逃课、逃学,有的甚至厌学、辍学。除了玩网络游戏,上网聊天交友也是中学生们所热衷的事情,现在一些学生认为上网谈恋爱是一种时髦,甚至上网找情人,给一些居心不良的网友诈骗钱财和拐骗少女提供了可乘之机。4双重人格畸形发展。在角色位置的调查中,部分学生存在双重人格的倾向。他们可能忘却自己的身份,也同样感受不到对方作为真实人的存在,他们的行为因为可以摆脱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的制约,而表现出对他人不负责任、为所欲为,甚至认为在符号掩护下的犯罪也不过是敲打键盘、点击鼠标而已,对给社会造成危害程度的
4、认识还远远不够。5.侵犯知识产权,进行网络犯罪。一些中学生大段抄袭或者剽窃他人的作品,在网络上以自己的名义发表、传播;还有一些人,为了证明自己技术高超,充当“黑客”,利用一些工具窃取他人帐号、密码,损害他人利益。事例和统计数据表明,中学生普遍未能协调好网络与现实的关系,网络的道德问题现象依然很严重。第二、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成因1网络文化的特殊性对中学生的道德成长环境构成挑战。 网络的开放性对于自我监控能力不强、极富好奇心的中学生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而开放性所带来的有害信息的泛滥,是中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环境因素;其隐蔽性、无约束性和虚拟性,则可能导致中学生道德失范,引发人格分裂。而传统道德规范已
5、不能适应网络社会的发展。2中学生的身心特点是引发网络道德失范的重要根源。中学时期既是人生最重要的发展时期,也是一个十分脆弱和危险的时期。他们精力充沛,争强好胜而又经不起挫折,容易产生困惑,需要宣泄;他们追求刺激,标新立异却无力承担后果,容易离经叛道,做出越轨的行为。3升学压力下精神生活的贫乏。文化教育的内容陈旧枯燥,更新缓慢,学校心理环境单调压抑,竞争激烈,不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交流空间,但旺盛的求知欲,潜在的成就感,以及对成人社会的好奇和早日融入的渴望,使得他们无法承受单调乏味的现状。而对网络以其快捷、多变、丰富、直观、开放、自由、隐蔽等充满魅力的优势亮相不久,就牢牢地吸引住中学生。 4学校传
6、统道德教育的局限性。学校传统的道德教育主要是灌输一些道德规范,解决学生表面上的“遵守”、“服从”问题。使学生并未真正形成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基本道德品质,更未能把这种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内在道德要求。面对网络信息时代的来临,学校对网络道德的研究与教育明显滞后。因此,一旦学校的围墙再也无法阻隔电子信号的传播时,网络道德教育显得是如此苍白,甚至是空白。5社会保护责任的缺失与真空。作为成人世界代表的父母、教师和相关人员,应该对孩子触网进行保护,这是我们对少年儿童的基本职责。而事实上,我们对孩子的上网保护并不乐观,甚至出现了责任的缺失和真空状态。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促使并未形成良好道德观念的、充满好奇
7、的和为了摆脱压力,寻求宣泄的中学生,走进没有国界、没有约束的网络世界。当这种在虚拟世界中的思想和行为模式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会对学生的整个思维产生控制,作用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行为,产生不良的后果。因此,网络道德问题会对中学生产生巨大的危害。第三、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一)充分发挥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中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在学校中对中学生施加德育影响仍然是一种直接有效的途径。马克思指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就是说,网络道德作为人的思想的一种反映,它同样可以通过我们对校园环境这一客观存在的制约来影响中学生的意识。(1)转变德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网络环境
8、所要求的道德,是一种以“慎独”为特征的自律性的道德,即在个人独处之际,没有任何的外在监督和控制,也能遵从道德规范,恪守道德准则。只有上升到道德习惯和道德信念的高层次上的自律性道德,才能有效地规范个体的网络行为。网络时代, 教师应该突破“空洞而无实效的说教方式”,积极探索“学生自主学习、思考,自学讨论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道德教育模式,实现“授鱼”向“授渔”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在缺少监督的网络环境下,自觉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2)以人为本,提高青少年的道德选择能力。教育者自身要积极提高对网络的认识,正确、客观、科学的看待网络,才能在德育工作中大胆的渗透网络德育观念,并付诸实践。作为班主任我做了一
9、些尝试:将中学生上网聊天、网络游戏、网络浏览、交网友等现象作为话题,让学生在交流甚至争论中确立正确的、积极的、健康的网络行为意识,进而还书面明确了不偷号、不乱闯禁区、不破坏他人系统、不发表反动、低级下流的言论、不传播有害信息等班级自己的网络行为道德准则。(3)加强引导,树立榜样。大胆利用学校中的多种宣传媒介诸如校园广播站、校报校刊、宣传栏、主题班会等进行网络德育宣传。通过这些校园特有的教育渠道,推行网上行为准则,规范网上行为,使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上网观念,文明上网,自觉抵制网络的不良影响。树立优秀网络青年学习典型,使之“见贤思齐”、“改过迁善”,主动进行道德修养,主动净化自己灵魂,进一步促进青年
10、形成优秀品质。(4)重视心理,形成健全的网络人格 。教师要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说明网络道德缺失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并使其懂得学会控制和有节制;学会与人交流自己的成功体验与感受。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心理生活为中心,促进“网络人”的人格现代化。具备现代“网络人格”的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差距,正确对待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的区别;能在发生心理冲突时做出合理的判断与选择,并采取立志的应对策略;能在网上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并形成健康、健全的网络心理人格。(二)切实抓好家庭网络道德教育这一重要环节。“对人的一生影响最大的教育来自他的家庭。”有教育专家指出:“所有问题孩子(
11、包括存在网络问题的孩子)都与家庭教育不当有关。” 只有家长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孩子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1)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提高对网络的认识。其实很多问题的产生都是因为家长的思想远远落后于孩子,缺乏平等的沟通又常常自以为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一个从来没有上过网的家长教育孩子如何上网,这种教育会是多么无力,孩子又怎么会服气。(2)家长对待孩子要宽容,做孩子的好朋友。允许孩子犯错,允许他们犯同样的错,切身的教训才是最好的老师。家长一定要学会站在十几岁的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充分衡量孩子的真正需求,并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中学生的年龄正是人类作为动物要求独
12、立的本性最迫切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的家长,仍然按照习惯采取简单或粗暴的教育方式,是不可能有结果的。偶尔跟孩子一起上上网,交流一下心得,沟通会变得很简单。(3)家长应该在尊重孩子前提下监督孩子浏览网上的内容。中学生毕竟还没有成熟,他们的自制力较差。如果家长一旦发现孩子阅读了不利于其健康成长的信息就应对孩子进行耐心的批评教育总之,中学生是道德素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希望得到的诸如尊重,关注,理解,欣赏,赞美,宽容甚至是虚荣等心理成熟的“副产品”,如果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那么网络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于是问题就会产生了。作为家长,能够给予孩子的其实能够更多。(三)网络道德的构建过程中,还需要社会的积
13、极参与。构建网络文明不仅是学校家庭的事,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网络道德作为人的思想的一种反映,它的形成根源也在于社会。因此,要想塑造人的网络道德,必须全面理解客观外界对人的深刻影响,净化网络空间,形成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和网络行为,让互联网为教育服务、为促进社会进步服务,是人们共同的心声。具体宜做到以下几点:1. 有关职能部门要健全网络相关法律、法规,依法治网。2.要规范网络经营,研发屏蔽不健康内容的技术,各网站要加强行业自律。坚决取缔“黑网吧”,执法机关应加强打击力度。3动员社会力量建设未成年人网站,占领网络宣传阵地。 要建设一批健康、文明、科学,对未成年人起正确导向作用且富有吸引力的网站,同
14、时,大力组织开发具有我国文化特色、主题积极、内容健康而又情节生动的学习软件和游戏产品,是占领网络这个思想教育阵地的主要方法。4. 利用大众传播媒体做好宣传,逐步形成文明上网的社会舆论氛围,为青少年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第四、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实践此次教育实践从2009年开始实施。1、我们对全校学生进行拉网式调查,结合班主任对各班学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有88%的中学生有上网经历,61%的中学生经常上网,其中还有些同学迷恋于网络之中,沉迷网游的有32人,有网恋经历的有29人,认为在网络中“不用顾忌什么,反正对方也不认识我”的大有人在。2、以主题班会的形式整体进行疏导,研究人员深入班级了解学生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心里咨询辅导,对其加强网络德育教育。还利用校园广播站,宣传栏,和校报,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上网观念。3、在解决了大部分问题之后用个别交流的形式,引导他们学会自我管理,自我心理调试,并形成健康,健全的网络心理人格。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效果非常显著,整个学校中因上网而上课睡觉的不见了,迷恋于网恋而不能自拔的消失了,只有个别同学回家时依然上网,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图书室管理员工作计划
- 临沂大学《大学物理Ⅰ(上)》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 新学期小班幼儿园老师个人工作计划
- XX年办公室主任工作计划
- 幼儿园中班个人工作计划表
- 有关综合实践教学计划范文汇编
- 2024年9月小学五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范文
- 公司2024销售季度工作计划表
- -学年第一学期数学工作室工作计划
- Resume(简历英文版)
- 网络舆情监控登记表
- 氧气管道安装施工方案
- 背景调查授权书(共3页)
- 高考复习之——诗词鉴赏-景与情关系
- 乘电梯的安全PPT课件
- 玻璃池窑结构PPT
- 《身边的好人好事》PPT课件.ppt
- 线路工程线路参数测试施工方案
- 就餐券模板饭票模板
- 非连续性文本在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运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