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重庆邮电大学研究生堂下考试答卷2015-2016学年第 1 学期考试科目通信系统与网络仿真姓 名年 级学 号 专 业通信与信息工程 2015 年 12 月 10 日 OPNET包交换有线网络建模与仿真实现 一实验目的1. 学习并掌握包交换网络的基本结构。 2.学习并掌握构建拥有子网的包交换网络。 3. 学习并掌握包交换网络外围节点及中心节点的建模方法。 4. 学习并理解外围节点及中心节点中进程的含义。 5. 学习并掌握链路的建模方法 6. 学习并掌握数据包的格式 7. 学习并掌握配置参数收集统计量运行和调试程序并分析结果的能力。二实验过程1.创建一个基本包交换网络 1.1创建新的包格式 在新建
2、中创建一个数据包模块,定义名字为dest_address,大小为2。 1.2 创建链路模型 打开包格式编辑器,选择全双工方式,在链路转发包格式中选择自定义 的包数据速率选择9600,取消链路的纠错功能,选择链路无干扰模式并选择计算点对点的传输时延。 1.3 创建中心交换节点模型 创建节点交换模型需要定义节点模型和进程模型两步 1.3.1定义节点模型 中心交换节点模型由4对收/发信机以及一个中心处理机组成,然后使用数据 包流连接相应的模块,为每个收发信机设置与链路相同的数据速率9600,并选择自定义的数据包。 1.3.2 定义进程模型 中心节点进程模块将接收到的包按照目的地址转交给正确的发信机,
3、然后通过发信机将包发送目的节点,中心节点进程模块通过包流与发信机和收信机相连,因为每个包到达都出发中心节点进程的一次中断,中心节点进程接收到中断后从休眠状态激活执行代码处理包 (1)单击创建状态按钮,然后将光标移到编辑窗口中,单击鼠标左键,放置一个状态,然后单击鼠标右键,命名该状态为idle。 (2)建立状态转移: (3)在转移线上单击鼠标右键,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Edit Attributes,然后将转移的condition 属性改为PK_ARRVL,并且将executive 属性改为route_pk()。 (4)接下来你需要定义PK_ARRVL 条件的宏单击编辑头块按钮,输入定义宏PK_AR
4、RVL 的代码(5)为idle 状态创建一个指向自身的转移线。(6)在转移线上单击鼠标右键,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Edit Attributes,然后将转移的condition 属性改为default,右击鼠标关闭对话框(7)接下来你需要编写条件执行代码route_pk(),单击编辑函数块按钮 (8)更改进程的属性:从Interfaces 菜单中选择Process Interfaces,把begsim intrpt 属性的初识值改为enabled。接下来,你需要编译模块:(9)单击编译进程模型按钮。 (10)需要将编译好的进程模型指定给节点模型:从Windows 下拉菜单中选择Node Edito
5、rs,然后找到_pksw_hub。这时节点模型编辑器被激活,在hub 进程上单击鼠标右键,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Edit Attributes,将process model的属性值改为pksw_hub_proc,保存节点模型1.4 创建外围节点 1.4.1定义外围节点模型 当周边节点生成一个包时,它必须给这个包指定一个目的地址,然后将它发往中心节点。如果周边节点接收到一个包时,它必须计算该包的端对端延时。因此周边节点必须包括一个业务生成模块、一个进程模块和一对点对点收发信机来完成这些任务。(1)按下列方向建立包流:rcvproc;procxmt;srcproc。(2)在src 模块上单击鼠标右键,
6、从弹出地菜单中选择Edit Attribute。(3)在属性表中,选中左边一栏的Packet Interarrival Time(这时该属性变成蓝色),然后单击Promote 按钮。(4)单击Packet Format 属性对应的右边Value 栏,将它更改为pksw_format。(5)参考图,确定你的设置正确,然后单击OK 关闭属性对话框。(6)接下来你需要定义收发机模型属性:(7)在其中一个收信机或收发信机模块上单击鼠标右键,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EditAttributes。(8)单击channel 属性右边的value 栏,在弹出的信道属性表中将data rate 设置为9600.(9)
7、单击packet formats 栏,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Supports All Packet Formats”和“Supports Unformatted Packets”复选框,关掉所有默认支持的格式,然后找到pksw_format 包格式,将它属性改为supported。单击OK 关闭对话框。(10)重复(7)(8)(9)操作到所有的收发信机。(11)接下来你需要定义节点模型的界面属性:Interfaces 菜单中选择Node Interfaces出现节点界面对话框,找到支持的节点类型属性表,除了fixed 外的节点类型对应的Supported 属性设置为no,表明该节点只能作为固定
8、节点。(12)重新定义包间隔的命名,点击Node Interfaces 对话框中选择Rename/Merge按钮。(13)在Unmodified Attributes 栏中找到要更名的属性src.Packet Interarrival Time,然后单击按钮。(14)在Promotion Name 文本栏中中输入新的名字source interarrival time,如图所示。(15)接下来为source interarrival time 属性指定预定值:在Node Interfaces 对话框中,选择新命名的source interarrival time 属性,这时左边的Edit Pr
9、operties 按钮被激活,单击它,这时出现Attribute:source interarrival time 对话框,在Symbol Map 表中,将所有Symbol 对应的Status 变为suppress。(16)在Node interface中除了source interarrival time 外的所有属性的Status 改为hidden。1.4.2定义外围节点进程模型:(1)从File 菜单中选择New,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Process Model,单击OK 按钮。(2)改变状态的属性:在第一个状态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 Set name 将其改名为init,并且选
10、择Make State Unforced 使其变为强制的(forced),这时状态颜色变为绿色。将第二个状态更名为 idle。(保持它为红色的非强制unforced 状态),如图所示。(3)按下图所示定义状态(4)接下来,需要定义状态变量和临时变量,单击编辑状态变量工具按钮在状态变量对话框中输入以下内容,如图所示(5)创建一个全局统计探针收集包的端对端延时结果:在进程模型的Interfaces 菜单中选择Declare Global Statistics(申明全局统计量),将Stat Name 属性命名为ETE Delay。在探针描述文本栏中输入Calculates ETE delay by
11、subtracting packet creation time from current simulation time,从File 菜单中选择Save 保存描述文件。1.5创建网络模型(1)从OPNET Modeler 主窗口中的File 菜单中选择New.,从下拉列表中选择Project,(2)首先需要创建一个对象模板,它包含你需要用到的模块,单击打开对象模板工具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配置模板按钮Configure Palette,在Configure Palette 对话框中,单击Clear 按钮,(3)单击Node Models 按钮找到pksw_hub 和pksw_node 节
12、点模型并单击右边的Status 栏使其变为included。然后单击OK。(4)在Configure Palette 对话框中,单击Link Models 按钮。(5)找到pksw_link 并包括include 该链路模型。单击OK。(6)在Configure Palette 对话框中,单击OK 按钮,将模板命名为pksw_palette,(7) 在项目编辑窗口中放置一个subnet 模型并命名为pksw1,双击这个子网模块进入它的内部,放置四个周边节点对象pksw_node,放置一个中心节点对象pksw_hub,并将该节点命名为hub,单击模板中的链路对象pksw_link,依次(node
13、_0,node_1,node_2,node_3)连接四个周边和hub 节点,1.5 收集统计量并分析结果选择要收集的结果:(1)在工程窗口的空白处(任意位置)单击鼠标右键,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ChooseIndividual DES Statistics。(2)打开Global Statistics 列表,选中ETE Delay(3)在node_0 与hub 间的链路上单击鼠标右键,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Choose IndividualDES Statistics。(4) 打开point-to-point 列表,选中上行和下行链路利用率1.6 配置仿真(1) 从DES菜单中选择Configure
14、/Run Discrete Event simulation(2)将随机种子Seed 设置为21,仿真时间设为1000 seconds(2) 给source interarrival time 属性赋值:单击Object Attributes按钮,在attribute中 选择pksw1 source interarrival time 添加间隔时间,这里我们设置成4,40(3) (1)单击执行仿真按钮。(4)仿真完毕后关闭仿真消息对话框,并且关闭仿真配置编辑器。2 实验改进2.1增加baseline节点模型(1) 点击面板上的Scenarios中的Duplicate scenario 选项,复
15、制baseline的场景,然后命名场景为baseline1。(2) 双击hub节点,进入其内部,然后复制收发信机,添加两对收发信机。(3) 单击对象面板,添加节点到subnet中,依次连接节点到hub节点。(4) 按照1.5,1.6所示收集统计量及配置仿真。2.2增加子网模型(1) 点击面板上的Scenarios中的Duplicate scenario 选项,复制baseline的场景,然后命名场景为dual_subnet。(2) 如下图配置hub节点;(3)增加一个一字节的数据包。(4) 修改hub进程中的init,function block,sv。(5) 修改节点模型中的idle的fun
16、ction(6) 修改包的间隔时间为80,8(7) 复制pksw1为pksw2,右击pksw2在属性中修改user id为2。(8) 运行仿真。2.3增加子网节点模型(1) 点击面板上的Scenarios中的Duplicate scenario 选项,复制baseline的场景,然后命名场景为dual_subnet1。(2) 双击hub节点,进入其内部,然后复制收发信机,添加两对收发信机。(3) 单击对象面板,添加节点到subnet中,依次连接节点到hub节点。(4) 增加子网内部的节点(5)运行仿真3. 仿真结果的分析(1) baseline的仿真,蓝线是包间隔时间为4s,红线是包间隔时间4
17、0s,由仿真图像可知,间隔时间越长,其链路的利用率越低。(2)选择ETE delay,蓝线是发包间隔时间为4s,红色为40s,可以看出二者延迟的平均时间差别不大。(3) 由baseline和baseline1的间隔时间为4s的链路利用率比较来看,当间隔时间为4s时,节点为6的模型的链路利用率大于节点为4的链路利用率。(4) 由baseline和baseline1的间隔时间为4s的延迟时间来看,蓝线为4节点的模型,红线为6节点的模型,节点为6的延迟时间明显大于节点为4的模型的延迟时间,节点的多少对延迟的时间是有一定的影响。(5)由baseline和dual_subnet的链路利用率来看,两个子网的线路利用率低于一个子网的线路利用率,两个子网的可能会造成拥塞。(6)由baseline和dual_subnet的延迟来看,红线是两个子网的延迟平均时间,明显高于一个子网的延迟时间。(7)由dual_subnet和dual_subnet1的链路利用率来看,节点为6的线路利用率高于线路为4的线路利用率。(8)由dual_subnet和dual_su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沼气吸附分离法提纯生物甲烷的试验研究
- 学前教育成长赛道发展路径
- 初中多读书主题班会课件
- 海底隧道健康监测系统与技术
- 小学教育学核心特征
- 健康宣教指导评估体系构建
- 初中地球的运动说课课件
- 初中友谊班会课件
- 初中劳动说课课件
- Sitagliptin-d6-MK-0431-d-sub-6-sub-生命科学试剂-MCE
- 宁波大学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汇编-征求意见稿
- 处方管理办法培训演示
- 外研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Unit 1-6 课文知识点语法填空(含答案)
- 施耐德ATS48软启动器使用手册
- 兴隆百货集团企业文化
- 人防领域专项审计发现的问题及建议
- 殡葬技能人才队伍职业化建设实施状况与发展规划
- YY/T 1533-2017全自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
- GB/T 9444-2019铸钢铸铁件磁粉检测
- GB/T 24015-2003环境管理现场和组织的环境评价(EASO)
- GB/T 20786-2015橡胶履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