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思想内容 优质课件_第1页
鉴赏诗歌思想内容 优质课件_第2页
鉴赏诗歌思想内容 优质课件_第3页
鉴赏诗歌思想内容 优质课件_第4页
鉴赏诗歌思想内容 优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诗歌的思想内容 诗言志,歌咏言诗言志,歌咏言 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景语皆情语 诗以咏志,言为心声诗以咏志,言为心声 “ 志”即情,指志向、抱负、愿望、情感等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 巧。 分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评价作者 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E级) 考纲对诗歌鉴赏的要求 按题材的不同,可将古诗词 分为以下几种: 咏史怀古诗 别离贬谪诗 爱情闺怨诗 思乡怀人诗 咏物抒怀诗 边塞征戍诗 山水田园诗 谈禅说理诗 古代诗歌常见古代诗歌常见思想情感 忧国忧民之感慨 国破家亡之痛楚 游子逐客之凄凉 征夫思妇之幽怨 怀才不遇之寂寞 报国无门之激愤 建功立业之豪迈 自由悠闲之恬淡 秀美山河之热爱

2、 亲情友情之真挚 归耕隐居之闲适 黑暗官场之厌恶 贬官谪居之遗恨 离别惜别之相思 时光易逝之感慨 察物观象之哲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问:这两首诗从题材的选取上有何共同特点? 运用了哪些共同的意象?都表达了什么样的的思 想感情? 节日寒夜,漂泊他乡(羁旅),思念故乡 驿馆,孤寂的夜,寒灯,节日(冬至,除夕) 这两首诗都借助特定的意象,表达出漂泊 在外的羁旅之苦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除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 故乡今夜思千里

3、, 霜鬓明朝又一年。 (2005年全国卷二)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借助行人、长安、流水、鹧鸪等 意象表达了对中原未能收复的憾恨心情以 及自己抗金复国的决心和壮志难酬的苦闷。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 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 深闻鹧鸪。 注 郁孤台:在今江西赣州市西南。清江: 这里指赣江。行人:被金兵骚扰流离失所的人。 长安:此借指汴京(今开封市)。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2007年山东卷 出关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 旆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 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关,指居

4、庸关 旆(pi):旌旗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如何表达的? 诗中描写了出关所见景色,抒写了出征土卒怀 土恋乡的感情。“马后桃花”,意谓关内正当春 天,温暖美好;“马前雪”,是说关外犹是冬日, 严寒可怖。因而,无心在征途上逗留的士卒,在 临出关的刹那,却不禁犹豫了起来,不自觉地回 过头来再看一眼关内的景色。马前和马后形成鲜 明的对比,在对比中暗含思乡的情感。 鉴赏古诗词的思想内容的方法:鉴赏古诗词的思想内容的方法: 1.审视标题 2.关注作者和注释 3.关注意象 4.关注关键字句 思乡之 愁 怀人之 愁 方法迁移: 分析下面两首诗的思想内容 长相思 白居易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5、,月明人倚 楼。 村行 王禹偁(chng )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提问方式: 1. 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 本诗的主旨是什么? 答题步骤: 1. 准确指出抒发了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2. 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分析 答题示例 南乡子 王安石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 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楼更上楼。往事悠悠君 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注】此诗为王安石晚年谪居金陵(现南京),任江 宁知府时所作。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昔盛今衰,物是人非之

6、感。 王安石的南乡子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步骤一) (步骤二) 词的上片古今对比金陵自古以来便是帝王之都, 到处是一片繁华和郁郁葱葱,而今四百年过去了, 一切都如梦般烟消云散,只留下一座座古墓荒丘。 词下片的尾句借景抒情。往事悠悠而去,只有窗 外那见证过历史沧桑变迁的长江依旧向流去。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主旨是什么?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遭到贬谪的友人的思念 和关切。(步骤一) 诗歌的首句借助漫天飞舞漂泊不定的杨花写出春 光消逝的萧条景象和子规凄厉哀怨的叫声渲染环 境气氛的黯淡,表达出

7、对友人远谪的深切同情。 诗歌的第三句则突发奇想,因为明月可分照两地, 所以要借明月来寄托自己的情思,从而表达出对 友人的思念和关切。(步骤二) 答题示例 按题材的不同,可将古诗词 分为以下几种: 咏史怀古诗 别离贬谪诗 爱情闺怨诗 思乡怀人诗 咏物抒怀诗 边塞征戍诗 山水田园诗 谈禅说理诗 2.注意送别诗中的一些特殊意象与作法。 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 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 更重离别。唐宋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有长亭、 南浦、灞桥、杨柳、美酒等。 3.留心贬谪诗词中的序或注释 要注意这些提示信息,联系时 代背景和写作背景来整体把握全诗 的思想内容。 一、怀古咏史诗 所谓“怀

8、古”,是指登临游览,触景生情, 由于历史遗迹的诱发,而抒发感慨:而咏史却 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特定的人和事, 而陈述自己的独到见地。怀古之作长于情景交 融,咏史之作长于议论精辟。 (一)、弄清史实 对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 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些历史知识。一定 要读好注解。 (二)、要体会意图 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 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慨的媒介。 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亭,从历史上的孙 权、刘裕抗击北方劲敌,联想到南宋小 朝廷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自己报国 无门。 三:把握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 喟叹古今朝代兴亡变化,感叹昔盛今衰、 物是人非。 借古讽今,批

9、判现实。 仰慕古人成就,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 业的心情或功业无成的感慨。 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发表自己 的见解,归纳历史规律等。 题乌江亭 杜 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叠题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主卷土来? 杜诗认为项羽还可能卷土重来的原因是什么? 王 诗认为项羽不可能卷土重来的根据是什么? 杜诗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不灰心, 重整旗鼓,再争取胜利也是可能的。 王诗却认为项羽已经众叛亲离,丧尽人心, 江东子弟不可能再为他卖力了。 二、别离贬谪诗二、别离贬谪诗 1.把握别离贬谪诗的思想内容把握别离

10、贬谪诗的思想内容 别离诗别离诗在思想内容上常表现以下几方面: 表达离愁别绪、伤感。 表达深情厚谊,多赞美、留恋。 表达诗人豁达的胸襟和豪放的气度。 表达自己的志向。 ? 贬谪诗在思想内容上常表现以下几方 面: ? 流露遭贬后郁闷、惆怅、失意的情感。 ? 表达遭贬后仍不忘为国效力、关注黎 民,但又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矛盾心理。 ? 表现寄情山水,以求解脱的心态。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谢 亭 送 别 许 浑 劳歌注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劳歌”:本指在劳劳亭(是一个著名的送别之 地)送客时唱的歌,后来遂成为送别歌的代称。 诗中“红叶青山水急流”描

11、写了一种怎样的景 色?与全诗的感情基调是否和谐?请对这一手法 对表现思想内容的好处作简要评析 【答案】 第二句写友人乘舟出发后所见江上景 色。时值深秋,两岸青山,霜林尽染,满目红叶 丹枫,映衬着一江碧绿的秋水,显得色彩格外鲜 艳。这里是借美好的秋色反衬别离之悲,以乐景 写哀情,使诗歌更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1.把握爱情怨女诗的思想内容 (1)描写男女之间深厚的情感,歌颂真 挚爱情。 (2)表达闺中生活的孤独寂寞或对丈夫、 家人的思念。 (3)对虚度光阴、青春易逝的哀怨,对 自由自在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 (4)因被丈夫冷落、抛弃之后的怨情, 或借此表示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 三、爱情闺怨诗三、爱情闺

12、怨诗 ? 2.2.注意怨女诗中的比喻与象征意义。注意怨女诗中的比喻与象征意义。 ? 在怨女诗中,一些诗歌中女性意 象淡化,政治性较为突出。主要通过 男女的恋爱关系比喻君臣关系。具体 分为两种:一是直接用男女之依恋表 达诗人对君王的依恋,希望被君王重 用;二是用男女失恋,女子被抛弃来 喻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瑶 瑟 怨 温庭筠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 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冰簟:凉席之美称。潇湘:两个水名,在今湖南 省。 批注说:“通篇布景,只梦不成三字露怨意 。”请你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通过写景来 表现思想内容的 。 【答案】全诗用

13、冰簟、银床、碧空、明月、 轻云、南雁、潇湘,以至于月光笼罩下的玉 楼这些景物组成一组凄凉的秋夜图来表现女 子别离的悲怨之情。 1、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 2、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挚爱与思念。 3、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 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4、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多在边 塞诗中涉及。 四、思乡怀人诗四、思乡怀人诗 山山 中中 王 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南宋沈义父又在乐府指迷中说:“结句须要 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结合 全诗和前人的评论,简要分析这首诗抒发的思想 感情及其情、景结合的

14、艺术。 【答案】这首诗主要是抒发了诗人旅愁思归的思想 情感。诗的一、二句抒情,三四句写景,以秋风萧瑟、黄 叶飘零的景象,来表现诗人的旅愁思乡之情。同时,把 “山山黄叶飞”这样一个纯景色描写的句子安排在篇末, 在写法上又是以景结情,使全诗含意隽永、耐人寻味。 .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 咏物诗,写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 征,追求贴切逼真,不但要形似,而且要神 似。 读此种诗,还要了解诗人所咏之物与诗人 的关系怎样,诗人对物的观点态度是什么,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情 感和揭示的人生感悟。 五、咏物抒怀诗五、咏物抒怀诗 . .把握咏物抒怀诗的思想内容和所寄托的感 情。 (1)表达不愿媚俗

15、、不愿同流合污,坚持 个性、保持清白的高尚情操。 (2)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 (3)表现自己的某种人生感悟、生活哲理。 (4)陶渊明咏菊,抒写自己悠闲舒适、不 慕富贵的心境;陆游咏梅,表明自己不媚于俗、 坚守正义的气节。 3.把握特殊意象,体会象征意义 如松、竹、梅、荷、芳草、精卫等。 .注意时代背景特征。 边塞征戍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鉴赏时应首 先把握时代的特征,然后推敲作品中蕴涵的不同 的思想感情。盛唐时期的边塞诗其基调是豪迈、 爽朗、一往无前。到了中、晚唐,国势渐衰,虽 然诗人也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悲壮惋伤的 成分多了起来。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 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

16、,国难当头,在边塞征战 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为报国无门 的愤懑。 六、边塞征戍诗六、边塞征戍诗 .把握边塞征戍诗人的思想内容感情特点 表现如下: 描写边塞苍茫雄奇的自然风光,体现边塞 风光的自然之美。 表现战士们奋勇杀敌、建功立业、积极进 取的思想内容。 揭露战争的激烈残酷和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反映征人思念家乡、厌倦战争、渴望团圆和安 宁生活的思想。 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而又无可奈何的 郁闷之情。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上曲 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 道 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向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 好。 注:萧关:古关塞名。幽并客:

17、指幽州、 并州武勇之人。紫骝:骏马名。 诗中作者写了两种人,分别表示“褒”与“ 贬”的不同态度。从诗中找出这种人,并简要分 析诗人对他们的态度。 【答案】诗中写了“幽并客”和“游侠儿”两种 人。诗人对前者的慷慨豪迈、保卫祖国的精神持 赞扬态度;而对后者只是停留在向人夸耀骏马, 而并没有捐躯赴难、为国牺牲持批评态度。 1.把握山水田园诗的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 通过描写壮美山河,自然风光,表现自然之 美,表达热爱生活、自然或祖国山河的激情。 通过对山水田园生活的描写,表达淡泊名利, 追求闲适、恬淡的隐居生活,厌恶和鄙视黑暗 社会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景物描写和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对自 身处境的感叹 七

18、、山水田园诗七、山水田园诗 2.2.分析山水田园诗写景的特色分析山水田园诗写景的特色 其主要特点是“一切景语皆情语”,诗 人很少单纯的写景叙事,而一定融入了作者 的主观感情,情与景是紧密相连的。因此, 在分析其中的景物描写时应注意作者选取了 什么景物,有什么特征,渲染了 何种气氛或 传达了何种感情,情景之间的关系如何等问 题。 、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1)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 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 (2)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 形、绘声、绘色。如“乱石穿空, ” (3)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 合;以动衬静;明暗对比;粗笔勾勒和细部描 绘相结合(“千山鸟飞绝,” ) 兰溪棹歌注 戴 叔 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棹歌:渔民的船歌。 这首诗的一、二两句,写出了兰溪山水的什么 特点?这首诗从头到尾似乎没有描写人,你感受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