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病理学林学课件_第1页
森林病理学林学课件_第2页
森林病理学林学课件_第3页
森林病理学林学课件_第4页
森林病理学林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第二章第二章 林木病害的概念林木病害的概念林木病理学实际上研究的是寄主植物、病原物与林木病理学实际上研究的是寄主植物、病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环境之间的关系寄主寄主植物植物环境环境病原物病原物21.植物病害: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植物病害: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环境的不适宜或生物的侵染,使植于环境的不适宜或生物的侵染,使植物生长发育受到显著的影响,植物在物生长发育受到显著的影响,植物在局部或整体出现不正常特征,严重的局部或整体出现不正常特征,严重的会导致死亡,引起人类经济损失的现会导致死亡,引起人类经济损失的现象称植物病害象称植物病害3没有造成经济损失的不称为病害4 茭白是黑粉菌侵染而形

2、成的茭白是黑粉菌侵染而形成的 美丽的郁金香杂色花是病毒侵染所致美丽的郁金香杂色花是病毒侵染所致 韭黄是遮光栽培所致韭黄是遮光栽培所致 兰花的菌根是兰科植物与菌根真菌共生兰花的菌根是兰科植物与菌根真菌共生的结果的结果 它们不但没有经济损失,而且提高了经它们不但没有经济损失,而且提高了经济价值,故不属病害范畴济价值,故不属病害范畴5 植物病害是根据植物外观的异常与正常相植物病害是根据植物外观的异常与正常相对而言的对而言的, ,健康相当于正常,病态相当于健康相当于正常,病态相当于异常异常, ,是一个是一个相对病害与绝对病害的概念相对病害与绝对病害的概念 植物病害与机械损伤不同。植物病害有一植物病害与

3、机械损伤不同。植物病害有一个生理病变过程,而机械损伤是瞬间发生个生理病变过程,而机械损伤是瞬间发生 植物病害必须具有经济损失观点植物病害必须具有经济损失观点62.病原:引起病害的最直接原因病原:引起病害的最直接原因 国槐溃疡病在干旱的条件下产生,病斑国槐溃疡病在干旱的条件下产生,病斑是病原菌引起的,病原菌才是病原是病原菌引起的,病原菌才是病原 但单纯的环境也能引起,如低温引起樟但单纯的环境也能引起,如低温引起樟树的梢枯,低温就是病因树的梢枯,低温就是病因3.寄主寄主:被病原生物所危害的植物称寄主被病原生物所危害的植物称寄主74.侵染性病害的实质:侵染性病害的实质: 凡是生物引起的病害称侵染性病

4、害凡是生物引起的病害称侵染性病害 非生物引起的病害称非侵染性病害非生物引起的病害称非侵染性病害 植物和病原物在环境条件影响下,二植物和病原物在环境条件影响下,二者相互斗争,最终形成寄主者相互斗争,最终形成寄主病原物病原物复合体的一系列变化过程(致病基因复合体的一系列变化过程(致病基因和感病基因)和感病基因) 例如:有一种禾白粉菌寄生在小麦上,例如:有一种禾白粉菌寄生在小麦上,25oC对禾白粉菌无利,对小麦有利,对禾白粉菌无利,对小麦有利,于是无法侵染,于是无法侵染,20oC时则相反时则相反8非侵染性病原:非侵染性病原:温度过高、过低,土壤水分过多、过温度过高、过低,土壤水分过多、过少,其中,某

5、种元素过多、过少,土少,其中,某种元素过多、过少,土壤空气,植物体表面有有毒物质等壤空气,植物体表面有有毒物质等9 侵染性病原:侵染性病原: 真菌真菌80 细菌,细菌,200多种多种 病毒,病毒,209种种 植原体植原体,60多种,有细胞膜,无核,有多种,有细胞膜,无核,有壁,只能着生在植物细胞内,对四环壁,只能着生在植物细胞内,对四环素敏感素敏感10 类立克次氏体:类立克次氏体:4种,种,RLO,有细胞膜,有细胞膜,无核,无壁,着生在植物的导管中,对无核,无壁,着生在植物的导管中,对青霉素敏感青霉素敏感 类病毒:类病毒:5种,只有核酸,无蛋白质外鞘种,只有核酸,无蛋白质外鞘 寄生性种子植物:

6、寄生性种子植物:12科,科,2500种种 线虫:上千种线虫:上千种 螨类:引起的症状和病害引起的相似螨类:引起的症状和病害引起的相似 藻类藻类:锈藻引起锈藻引起11 生理病变生理病变 (1)酶活性的变化:(某些酶活性上升,)酶活性的变化:(某些酶活性上升,某些酶活性下降),如植物生了根瘤,某些酶活性下降),如植物生了根瘤,过氧化氢酶增加到过氧化氢酶增加到160,氧化酶,氧化酶130,出现了原来植物体中没有的络氨酸酶,出现了原来植物体中没有的络氨酸酶,多酚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酶的活性也多酚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酶的活性也会上升,抗锈病小麦品种会上升,抗锈病小麦品种IAA氧化酶的活氧化酶的活性就会下

7、降,稻瘟病细胞色素氧化酶也性就会下降,稻瘟病细胞色素氧化酶也会下降会下降12 (2)呼吸作用的变化)呼吸作用的变化 一般呼吸上升,在产生孢子时达到一般呼吸上升,在产生孢子时达到最高值,然后下降最高值,然后下降 如泡桐丛枝病(如泡桐丛枝病(MLO),氧的吸收),氧的吸收量增加量增加2030,CO2增加增加3040,有的可能达到,有的可能达到10倍,营养物质倍,营养物质的集中,酶的区域性破坏(酶相互的集中,酶的区域性破坏(酶相互接触就能产生能量)接触就能产生能量)13 (3)营养代谢的反常)营养代谢的反常 A光合作用:感病后形成叶绿素减光合作用:感病后形成叶绿素减少,分解叶绿素增加,没有正常时少,

8、分解叶绿素增加,没有正常时的动态平衡。如泡桐丛枝病,初期的动态平衡。如泡桐丛枝病,初期光合作用增加,随后降到比正常的光合作用增加,随后降到比正常的低几倍低几倍 B干重下降干重下降 C淀粉含量:初期,开始在病斑周淀粉含量:初期,开始在病斑周围集中,最后减少,随着植物抗病围集中,最后减少,随着植物抗病能力减弱,对病原物来讲有利能力减弱,对病原物来讲有利14 (4)水分平衡失调:植物出现的病状叶)水分平衡失调:植物出现的病状叶片枯萎,产生原因:片枯萎,产生原因: 根部吸水受到破坏根部吸水受到破坏 细菌把输导系统阻塞细菌把输导系统阻塞 植物产生粘胶、脂胶,自己堵塞植物产生粘胶、脂胶,自己堵塞 植物分泌

9、激素,使气孔开放,散失水分植物分泌激素,使气孔开放,散失水分 ATP不能形成,呼吸加强,体温增高不能形成,呼吸加强,体温增高 保水的蜡层结构受到破坏保水的蜡层结构受到破坏 寄生在叶表面寄生在叶表面,扩大了植物体的蒸腾率扩大了植物体的蒸腾率 生理病变的结果细胞死亡,出现解剖结生理病变的结果细胞死亡,出现解剖结构的病变构的病变15 促进性病变:细胞增多,体积增大,促进性病变:细胞增多,体积增大,如枣疯病(如枣疯病(MLO)油茶果肿病)油茶果肿病 抑制性病变:细胞缩小,数量减少,抑制性病变:细胞缩小,数量减少,如水稻矮小,两种病变不能绝对分开如水稻矮小,两种病变不能绝对分开 分解性病变:细胞分泌果胶

10、酶分解性病变:细胞分泌果胶酶 组织补偿反应:组织补偿反应:16 组织结构病变在外观上表现的不正常组织结构病变在外观上表现的不正常特征叫症状(病植物在形态上表现的特征叫症状(病植物在形态上表现的不正常特征称为症状)不正常特征称为症状) 症状包括病症、病状症状包括病症、病状 病状:植物病变,植物所表现出的不病状:植物病变,植物所表现出的不正常现象,黄叶正常现象,黄叶,畸形等畸形等 病症:用肉眼或扩大镜可以看到的病病症:用肉眼或扩大镜可以看到的病原菌的营养体或繁殖体原菌的营养体或繁殖体17 变色:花叶(病毒)黄化(缺素症,变色:花叶(病毒)黄化(缺素症,病毒、植原体)病毒、植原体) 坏死:腐烂、溃疡

11、、斑点。腐烂只坏死:腐烂、溃疡、斑点。腐烂只发生在枝干上,速度快;溃疡会出发生在枝干上,速度快;溃疡会出现愈伤组织,腐烂不容易形成,斑现愈伤组织,腐烂不容易形成,斑点只在叶片上点只在叶片上 畸形:瘿瘤,丛枝,变形,疮痂畸形:瘿瘤,丛枝,变形,疮痂(在叶果表面细胞增生,木栓化出(在叶果表面细胞增生,木栓化出现小突起)现小突起) 枯萎:输导组织上枯萎:输导组织上18 流脂流胶:针叶树流脂,阔叶树流脂流胶:针叶树流脂,阔叶树流胶流胶 粉霉:白粉病,煤污病粉霉:白粉病,煤污病 蕈菌:在枝干上形成的大型子实蕈菌:在枝干上形成的大型子实体体 注意:典型症状(一种病有几种注意:典型症状(一种病有几种症状),

12、同一种症状由不同的病症状),同一种症状由不同的病因引起因引起1920 按主要病原分:研究共同规病按主要病原分:研究共同规病 依寄主分:应用方便依寄主分:应用方便 寄主受病部位和器官分类:叶部病害等寄主受病部位和器官分类:叶部病害等 传播方式:土传病害、昆虫、种苗传播传播方式:土传病害、昆虫、种苗传播 按寄主发育阶段:苗期病害、枝干病害按寄主发育阶段:苗期病害、枝干病害21 在一定的时间内侵染性病害连续发生在一定的时间内侵染性病害连续发生的过程(从前一个生长季节到下一个的过程(从前一个生长季节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 后一种主要在农业上的说法。包括病后一种主要在农

13、业上的说法。包括病原物的越冬场所,传播媒介,初次侵原物的越冬场所,传播媒介,初次侵染和再次侵染染和再次侵染22病原在落叶松上越冬病原在落叶松上越冬 第二年产生第二年产生子囊孢子子囊孢子 随风吹到针叶上,随风吹到针叶上, 提提早落叶(早落叶(8月,正常的是月,正常的是9-10月才落月才落叶)叶) 在叶片上产生子囊孢子,但在叶片上产生子囊孢子,但不侵染不侵染23菌丝在叶片上越冬菌丝在叶片上越冬 产生孢子能产生孢子能不断地危害叶片不断地危害叶片 一年要侵染许一年要侵染许多次多次 24 病原要在哪里越冬病原要在哪里越冬 孢子怎样传播到叶片上孢子怎样传播到叶片上 产生病斑后是否还产生孢子再次侵染产生病斑

14、后是否还产生孢子再次侵染 这些都是侵染循环包括的内容这些都是侵染循环包括的内容 落叶松是不能进行再次侵染的落叶松是不能进行再次侵染的25 从有性孢子经过一系列的生长发育过程,从有性孢子经过一系列的生长发育过程,再形成有性孢子,叫生活史再形成有性孢子,叫生活史 两者不同,一个是指病害连续发生的过两者不同,一个是指病害连续发生的过程,是寄主和病原的复合体,生活史是程,是寄主和病原的复合体,生活史是指病原本身指病原本身26 生活史不同,侵染循环可相同,油生活史不同,侵染循环可相同,油桐叶斑病和桃缩叶病,生活史相同,桐叶斑病和桃缩叶病,生活史相同,但侵染循环不同,虽然是两个概念,但侵染循环不同,虽然是

15、两个概念,但毕竞是密切联系的,侵染循环贯但毕竞是密切联系的,侵染循环贯穿在生活史中,生活史在侵染循环穿在生活史中,生活史在侵染循环中完成中完成27 环境条件不适宜才越冬,只能在环境条件不适宜才越冬,只能在越冬的时候防治越冬的时候防治 是否有再次侵染,防治方法就不是否有再次侵染,防治方法就不同,一个病害的侵染循环必须搞同,一个病害的侵染循环必须搞清才能防治清才能防治28 初次侵染:越冬后病原物的侵染初次侵染:越冬后病原物的侵染(生长季节开始的第一次侵染)(生长季节开始的第一次侵染) 再次侵染:初次侵染引起植物发再次侵染:初次侵染引起植物发病,以后的一系列侵染病,以后的一系列侵染29 病植物在形态上表现的不正常的特病植物在形态上表现的不正常的特征称为症状,对某些侵染性病害来征称为症状,对某些侵染性病害来说,症状包括寄主植物的病变特征说,症状包括寄主植物的病变特征和病原物在寄主病部产生的繁殖器和病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