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部分(第五版)习题答案._第1页
宏观部分(第五版)习题答案._第2页
宏观部分(第五版)习题答案._第3页
宏观部分(第五版)习题答案._第4页
宏观部分(第五版)习题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I目录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1.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6.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1.2.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1.9.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2.9.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3.4.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4.0.第十九章、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 .4.6.第二十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5.0.第二十一章、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5.5.第二十二章、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 .6.2.II第二十三章、西方经济学与中国 .6.8.1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

2、合理 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1)、研究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 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 用问题。(3)、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 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 )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 (产出 )的决定展开的。(4)、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 分析方法。两者之间的联系主

3、要表现在:(1)、相互补充。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为此,既要实现资 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 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 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 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 活动从微观看是

4、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例如,在经济生活中, 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 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 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 可以增加家庭财富, 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 社会需求就会降低, 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2.举例说明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区别不是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而是根据产品是否进 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解答: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一件产品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不能根据产品的 物质属性来加以区别, 而只能根据产

5、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这一点来加以区别。 例如, 我们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判断面粉和面包究竟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看起来, 面粉一定是中间产品,面包一定是最终产品。其实不然。如果面粉为面包厂所购买,则面 粉是中间产品,如果面粉为家庭主妇所购买,则是最终产品。同样,如果面包由面包商店 2卖给消费者,则此面包是最终产品,但如果面包由生产厂出售给面包商店,则它还属于中 间产品。3.举例说明经济中流量和存量的联系和区别,财富和收入是流量还是存量? 解答:存量指某一时点上存在的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其大小没有时间维度;而流量 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其大小有时间维度;但是二者也有联

6、系,流 量来自存量,又归于存量,存量由流量累积而成。拿财富与收入来说,财富是存量,收入 是流量。4.为什么人们从公司债券中得到的利息应计入 GDP ,而从政府公债中得到的利息不计 入 GDP ?解答:购买公司债券实际上是借钱给公司用,公司将从人们手中借到的钱用作生产经 营,比方说购买机器设备,这样这笔钱就提供了生产性服务,可被认为创造了价值,因而 公司债券的利息可看作是资本这一要素提供生产性服务的报酬或收入,因此要计入 GDP 可是政府的公债利息被看作是转移支付,因为政府借的债不一定用于生产经营,而往往是 用于弥补财政赤字。政府公债利息常常被看作是用从纳税人身上取得的收入来加以支付 的,因而习

7、惯上被看作是转移支付。5.为什么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从个人来说可算是投资,但在经济学上不算是投资? 解答: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即建造新厂房、购买新机 器设备等行为,而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 动。人们购买债券或股票,是一种产权转移活动,因而不属于经济学意义的投资活动,也 不能计入 GDP 。公司从人们手里取得了出售债券或股票的货币资金再去购买厂房或机器设 备,才算投资活动。6.为什么政府给公务员发工资要计入 GDP ,而给灾区或困难人群发的救济金不计入 GDP?解答:政府给公务员发工资要计入 GDP 是因为公务员提供了为社会工作的服

8、务,政 府给他们的工资就是购买他们的服务,因此属于政府购买,而政府给灾区或困难人群发的 救济金不计入 GDP ,并不是因为灾区或困难人群提供了服务,创造了收入,相反,是因为 他们发生了经济困难,丧失了生活来源才给予其救济的,因此这部分救济金属于政府转移 支付。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 (包括社会保险税 )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手 中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生。所以政府转 移支付和政府购买虽都属政府支出,但前者不计入 GDP 而后者计入 GDP 。7.为什么企业向政府缴纳的间接税 (如营业税 )也计入 GDP? 解答:间接税虽由出售产品的厂商缴纳,但

9、它是加到产品价格上作为产品价格的构成 部分由购买者负担的。间接税虽然不形成要素所有者收入,而是政府的收入,但毕竟是购 买商品的家庭或厂商的支出, 因此,为了使支出法计得的 GDP 和收入法计得的 GDP 相一 致,必须把间接税加到收入方面计入 GDP。举例说,某人购买一件上衣支出 100美元, 这100美元以支出形式计入 GDP。实际上,若这件上衣价格中含有 5美元的营业税和3 3美元的折旧,则作为要素收入的只有 92 美元。因而,从收入法计算 GDP 时,应把这 5 美 元和 3 美元一起加到 92 美元中作为收入计入 GDP。8.下列项目是否计入 GDP ,为什么?(1)、政府转移支付;

10、(2) 、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 (3) 、购买普通股票; (4) 、购买一 块地产。解答:(1)、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 GDP,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 社会保险税 )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手中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生。例如,政府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并不是因为残疾人创造了 收入;相反,是因为他丧失了创造收入的能力从而失去了生活来源才给予其救济的。(2)、购买用过的卡车不计入 G D P ,因为卡车生产时已经计入 GDP 了,当然买卖这辆 卡车的交易手续费是计入 GDP 的。、买卖股票的价值不计入 GDP,例如我买卖了一万元某股票,这仅是财

11、产权的转 移,并不是价值的生产。(4)、购买一块地产也只是财产权的转移,因而也不计入 GDP。9.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 GDP、NDP、Nl、PI和DPI这五个总量中哪个总量 有影响?为什么?解答:社会保险税实质上是企业和职工为得到社会保障而支付的保险金,它由政府有 关部门(一般是社会保险局 )按一定比率以税收的形式征收。社会保险税是从国民收入中扣 除的,因此,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影响 GDP、NDP和NI,但影响个人收入PI。社会保 险税增加会减少个人收入,从而也从某种意义上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然而,应当认为 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直接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因为一旦个人收入确定以后,只有

12、个人 所得税的变动才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 DPI。10.如果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对 GDP 总和会有什么影响 (假定两国产出不变 )? 解答:无影响。11.假设某国某年发生了以下活动:(a) 银矿公司支付7.5万美元工资给矿工开采了 50千克银卖给一银器制造商,售价 10万美元;(b)银器制造商支付5万美元工资给工人 加工一批项链卖给消费者,售价 40万美元。(1)、用最终产品生产法计算 GDP。(2)、每个生产阶段生产了多少价值?用增值法计算GDP。(3)、在生产活动中赚得的工资和利润各共为多少?用收入法计算GDP。解答:(1)、项链为最终产品,价值40万美元。(2)、开矿阶段生产10万

13、美元,银器制造阶段生产30万美元,即40万美元10万 美元=30万美元,两个阶段共增值40万美元。4(3)、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工资共计7.5+ 5 = 12.5(万美兀)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利润共计(10 7.5) + (30 5) = 27.5(万美元)用收入法计得的GDP为12.5+ 27.5 = 40(万美元)可见,用最终产品法、增值法和收入法计得的GDP是相同的。12. 一经济社会生产三种产品:书本、面包和菜豆。它们在1998年和1999年的产量 和价格如下表所示,试求:1998 年1999 年数量价格数量价格书本10010美元11010美元面包(条)2001美元2001.5美元菜豆(千

14、克)5000.5美元4501美元(1)、1998 年名义 GDP ;(2)、1999 年名义 GDP ;(3)、以1998年为基期,1998年和1999年的实际GDP是多少,这两年实际GDP 变化多少百分比?、以1999年为基期,1998年和1999年的实际GDP是多少,这两年实际 GDP 变化多少百分比?(5)、“ GDP的变化取决于我们用哪一年的价格作衡量实际GDP的基期的价格。”这句话对否?(6)、用1998年作为基期,计算1998年和1999年的GDP折算指数。解答:、1998 年名义 GDP = 100 X 10 + 200 X 5D X 0.5 牡450(美元)。(2)、1999

15、年名义 GDP = 110 X 10 + 200 X 1.5 + 4501850(疾元)。(3)、以1998年为基期,1998年实际GDP = 1450美元,1999年实际GDP = 110 X 10+ 200 X1+ 450 X 0.5= 1525(美元),这两年实际 GDP 变化百分比=(1525 1450)/14505.17%。、以1999 年为基期,1999 年实际 GDP = 1850(美元),1998 年的实际 GDP = 100 X 10 + 200 X 1.5 + 500 X81哄美元),这两年实际 GDP变化百分比=(1850 1800)/18002.78%.5、GDP的变化

16、由两个因素造成:一是所生产的物品和劳务数量的变动,二是物品 和劳务价格的变动。“的变化取决于我们以哪一年的价格作衡量实际GDP的基期的价格”这句话只说出了后一个因素,所以是不完整的。(6)、用1998年作为基期,1998年GDP折算指数=名义 GDP/实际GDP = 1450/1450=100%,1999 年 GDP 折算指数=1850/1525 = 121.3% 。13.假定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单位: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4800总投资800净投资300消费3000政府购买960政府预算盈余30试计算:(1)、国内生产净值;(2)、净出口; (3)、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4)、

17、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储蓄。解答:(1)、国内生产净值二国内生产总值一资本消耗补偿,而资本消耗补偿即折旧等 于总投资减净投资后的余额,即500 = 800 300,因此国内生产净值=4800 500 =4300(亿美元)。(2)、从 GDP = C+ I + G + NX 中可知 NX = GDP C I G,因此,净出口 NX = 4800 3000 800 960 = 40(亿美元)。(3)、用BS代表政府预算盈余,T代表净税收即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则 有 BS= T G,从而有 T = BS+ G = 30 + 960 = 990(亿美元)。(4)、个人可支配收入本来是个

18、人收入减去个人所得税后的余额,本题条件中没有说明间接税、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等因素,因此,可从国民生产净值中直接得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即 Yd = NNP T= 4300 990 = 3310(亿美元)。(5)、个人储蓄 S=Yd C = 3310 3000 = 310(亿美元)。1 4.假定国内生产总值是 5000 ,个人可支配收入是 4100 ,政府预算赤字是 200,消 费是 3800 ,贸易赤字是 100( 单位都是亿元 )。试计算: (1 ) 、储蓄; (2) 、投资; (3) 、政府支出。解答:、用S代表储蓄(即私人储蓄Sp),用Yd代表个人可支配收入,则S= Yd C =4100

19、3800 = 300(亿元)、用I代表投资,用Sp、Sg、Sr分别代表私人、政府和国外部门的储蓄,则 Sg = T G= 6BS,在这里,T代表政府税收收入,G代表政府支出,BS代表预算盈余,在本题中, Sg = BS= 200 oSr表示外国部门的储蓄,即外国的出口减去进口,对本国来说,贝U是进口减出口,在 本题中为 100,因此投资为1= Sp + Sg+ Sr= 300 + ( 200) + 100 = 200(亿元)(3)、从GDP = C+ I+ G+ (X M)中可知,政府支出G = 5000 3800 200 ( 100) = 1100(亿元)15. 储蓄投资恒等式为什么不意味着

20、计划的储蓄恒等于计划的投资? 解答: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存在的储蓄投资恒等式完全是根据储蓄和投资的定义 得出的。根据定义,国内生产总值总等于消费加投资,国民总收入则等于消费加储蓄,国 内生产总值又总等于国民总收入,这样才有了储蓄恒等于投资的关系。这种恒等关系就是 两部门经济的总供给(C+ S)和总需求(C+ I)的恒等关系。只要遵循储蓄和投资的这些定义, 储蓄和投资就一定相等,而不管经济是否充分就业或存在通货膨胀,即是否均衡。但这一 恒等式并不意味着人们意愿的或者说事前计划的储蓄总会等于企业想要的投资。在实际经 济生活中,储蓄和投资的主体及动机都不一样, 这就会引起计划投资和计划储蓄的不一致,

21、 形成总需求和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经济扩张和收缩。分析宏观经济均衡时所讲的投资要等 于储蓄,是指只有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时,才能形成经济的均衡状态。这和国民收入核 算中实际发生的投资总等于实际发生的储蓄这种恒等关系并不是一回事。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之时。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B.实际消费加实际投资等于产出值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D.总投资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解答: C2.当消费函数为 c= a+ by(a0,0b1) ,这表明,平均消费倾向 ()o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B.小于边际消费倾向;C.等于边际消费倾向;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解答:A3

22、.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3,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这将导致均衡收入 GDP增加()。A. 20亿元;B. 60亿元;C. 180亿元;D. 200亿元。7解答:D4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解答:当处于均衡产出水平时,计划存货投资一般不为零,而非计划存货投资必然为零。这是因为计划存货投资是计划投资的一部分,而均衡产出就是等于消费加计划投资的 产出,因此计划存货不一定是零。计划存货增加时,存货投资就大于零;计划存货减少时, 存货投资就小于零。需要指出的是,存货是存量,存货投资是流量,存货投资是指存货的 变动。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存货投资是计划投资的一部分,它

23、不一定是零,但是非计 划存货投资一定是零,如果非计划存货投资不是零,那就不是均衡产出了。比方说,企业 错误估计了形势,超出市场需要而多生产了产品,就造成了非计划存货投资。5.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 ?解答:消费倾向就是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又称消费函数。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考察,一是考察消费支出变动量和收入变动量的关系,这就是边际消Acde费倾向(可以用公式MPC =或MPC = 表示),二是考察一定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量和Aydye该收入量的关系,这就是平均消费倾向(可以用公式APC二一表示)。边际消费倾向总大于零yAc而小于1,因为一般说来,消费

24、者增加收入后,既不会不增加消费即MPC二 二0,也不Ay会把增加的收入全用于增加消费,一般情况是一部分用于增加消费,另一部分用于增加储Ac AsAcAsAs蓄,即Ay = Ac + As,因此,+一 = 1,所以,二1。只要不等于1或0,就Ay AyAyAyAyAc有0v v 1。可是,平均消费倾向就不一定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当人们收入很低甚至Ay是零时,也必须消费,哪怕借钱也要消费,这时,平均消费倾向就会大于1。6.什么是凯恩斯定律,凯恩斯定律提出的社会经济背景是什么?解答:所谓凯恩斯定律是指,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都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 应的供给量,就是说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

25、和收入的变动,直到供求相等,而 不会引起价格变动。这条定律提出的背景是,凯恩斯写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 时,面对的是 1929 1933 年西方世界的经济大萧条,工人大批失业,资源大量闲置。在 这种情况下,社会总需求增加时,只会使闲置的资源得到利用从而使生产增加,而不会使 资源价格上升,从而产品成本和价格大体上能保持不变。这条凯恩斯定律被认为适用于短 期分析。在短期中,价格不易变动,社会需求变动时,企业首先是考虑调整产量而不是变 动价格。87.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都属于政府支出,为什么计算构成国民收入的总需求时只 计进政府购买而不包括政府转移支付,即为什么y = c + i + g +

26、(x m)而不是y = c+ i + gtr (x m) ?解答:政府增加转移支付,虽然对总需求也有影响,但这种影响是通过增加人们的可 支配收入进而增加消费支出实现的。如果把转移支付也计入总需求,就会形成总需求计算 中的重复计算。例如,政府增加 10 亿元的转移支付,假定边际消费倾向为 0.8 ,则会使消 费增加 8 亿元。在此,首轮总需求增加是 8 亿元,而不是 18 亿元。但是如果把 10 亿元 转移支付也看作是增加的总需求,那么就是重复计算,即一次是 10 亿元,一次是 8 亿元。8.为什么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给贫者将提高总收入水 平?解答:他们的理由是,富者的

27、消费倾向较低,储蓄倾向较高,而贫者的消费倾向较高 (因为贫者收入低,为维持基本生活水平,他们的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重必然大于富者),因而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给贫者,可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倾向,从而提高整个社会 的总消费支出水平,于是总产出或者说总收入水平就会随之提高。9.为什么政府 (购买)支出乘数的绝对值大于政府税收乘数和政府转移支付乘数的绝对 值?解答:政府 (购买)支出直接影响总支出,两者的变化是同方向的。总支出的变化量数 倍于政府购买的变化量,这个倍数就是政府购买乘数。但是税收并不直接影响总支出,它 通过改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来影响消费支出,再影响总支出。税收的变化与总支出的变化 是反

28、方向的。当税收增加 (税率上升或税收基数增加 )时,人们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消费 减少,总支出也减少。总支出的减少量数倍于税收的增加量,反之亦然。这个倍数就是税 收乘数。由于税收并不直接影响总支出,而是要通过改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来影响消费支 出,再影响总支出,因此税收乘数绝对值小于政府购买支出的绝对值。例如增加 10 亿元 政府购买, 一开始就能增加 10 亿元总需求, 但是减税 10 亿元,会使人们可支配收入增加 10 亿元,如果边际消费倾向是 0.8 ,则一开始增加的消费需求只有 8 亿元,这样政府购买 支出的乘数绝对值就必然大于税收乘数的绝对值。政府转移支付对总支出的影响方式类似于税收,

29、也是间接影响总支出,也是通过改变 人们的可支配收入来影响消费支出及总支出;并且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和税收乘数的绝对值 是一样大的。但与税收不同的是,政府转移支付是与政府购买总支出同方向变化的,但政 府转移支付乘数小于政府购买乘数。10.平衡预算乘数作用的机理是什么?解答: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以相同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 收支变动的比率。在理论上,平衡预算乘数等于1。也就是说政府增加一元钱开支同时增9加一元钱税收,会使国民收入增加一元钱,原因在于政府的购买支出乘数大于税收乘数。 如果用公式说明,就是At =Ag(假定转移支付tr不变),而收入的变化是由总支出变化决定 的,即 Ay

30、 = Ac + Ai + Ag,假定投资不变,即 Ai = 0,贝U Ay = Ac + Ag,而 Ac = BAd= B( Ay At),因此,有 Ay = B( Ay At) + Ag % Ay Ag) + Ag(因为 At = Ag),移项得到 Ay(1Ay 1 %Ag= Ag(1 %),可见,=1,即平衡预算乘数(用kb表示)kb = = 1。Ag 1 %Ay这一结论也可以通过将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和税收乘数直接相加而得:kg + kt =1阳t)+ = 11 阳t) 1 阳t)11.为什么有了对外贸易之后,封闭经济中的一些乘数会变小些?1解答:在封闭经济中,投资和政府支出增加,国民收入增

31、加的倍数是而有了对外1 B1贸易后这一倍数变成了(B和m分别表示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进口倾向),显然乘1 %+ m数变小了,这主要是由于增加的收入的一部分现在要用到购买进口商品上去了。12.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这三者对总需求的影响方式有何区别?解答:总需求由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支出和净出口四部分组成。税收并不直接影响总需求,它通过改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影响消费支出,再影 响总需求。税收的变化与总需求的变化是反方向的。当税收增加(税率上升或税收基数增加) 时,导致人们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消费减少,总需求也减少。总需求的减少量数倍于税 收的增加量,反之亦然。这个倍数就是税收乘数。政府

32、购买支出直接影响总需求,两者的变化是同方向的。总需求的变化量也数倍于政 府购买的变化量,这个倍数就是政府购买乘数。政府转移支付对总需求的影响方式类似于税收,是间接影响总需求,也是通过改变人 们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影响消费支出及总需求。并且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和税收乘数的绝对 值是一样大的。但与税收不同的是,政府转移支付与政府购买总支出是同方向变化的,但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小于政府购买乘数。上述三个变量(税收、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都是政府可以控制的变量,控制这些 变量的政策称为财政政策。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来调控经济运行。例如,增加1美元的政府支出,一开始就使总需求增加1美元,因为政府购买直接是10

33、对最终产品的需求。可是增加1美元的转移支付和减少1美元的税收,只是使人们可支配 收入增加1美元,若边际消费倾向是0.8,则消费支出只增加0.8美元,这0.8美元才是 增加1美元转移支付和减税1美元对最终产品需求的第一轮增加,这一区别使政府转移支付乘数与税收乘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使政府购买乘数的绝对值大于政府转移支付 乘数和税收乘数的绝对值。13.假设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 100 + 0.8yd,投资i = 50,政府购买性支出g = 200, 政府转移支付tr = 62.5,税收t = 250(单位均为10亿美元)。(1)、求均衡收入。(2)、试求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

34、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y=c + i + g + nx = c+ 250c = 100 + 0.8yd解答:、由方程组d、yd = y_t + tr = y_ 250 十 62.5可解得y = 1000(亿美元),故均衡收入水平为1000亿美元。(2)、直接根据三部门经济中有关乘数的公式,得到乘数值:1 1投资乘数:ki= 51 B 1 0.8政府支出乘数:kg = 5(与投资乘数相等)B0.8税收乘数:kt =一 =一=一 41 一 B 1 0.8B 0.8转移支付乘数: ktr = 41 一 B 1 0.8平衡预算乘数等于政府支出(购买)乘数和税收乘数之和,即kb = kg + kt =

35、 5 + ( 4) = 114.在上题中,假定该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200,试问:(1)、增加政府购买;(2)、减少税收;(3)、以同一数额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以便预算平衡)实现 充分就业,各需多少数额?解答:本题显然要用到各种乘数。原来均衡收入为1000 ,现在需要达到1200 ,则缺 口 Ay = 200。y 200增加政府购买 g = 40。kg 5200 20011投资乘数净出口余额:(2)减少税收t = 50。|kt|4(3)从平衡预算乘数等于1可知,同时增加政府购买200和税收200就能实现充分就 业。15.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c = 30 + 0.8y d,净

36、税收即总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后 的金额tn = 50,投资i = 60,政府购买性支出g = 50,净出口即出口减进口以后的余额为 nx = 50 0.05y。求:、均衡收入;(2)、在均衡收入水平上净出口余额;(3)、投资乘数;(4)、投资从60增至70时的均衡收入和净出口余额;(5)、当净出口从nx = 50 0.05y变为nx = 40 0.05y时的均衡收入和净出口余额。 解答:、可支配收入:yd = y tn = y 50消费:c= 30 + 0.8(y 50) = 30 + 0.8y 40 = 0.8y 10均衡收入:y = c + i + g + nx = 0.8y 10 + 6

37、0 + 50 + 50 0.05y=0.75y + 150150解得y = 600,即均衡收入为600。0.25、净出口余额:nx = 50 0.05y = 50 0.05 X 6002101k i = 4。1 0.8 + 0.05、投资从60增加到70时,有y = c + i + g + nx=0.8y 10 + 70 + 50 + 50 0.05y = 0.75y + 160 160解得y = 640,即均衡收入为640。0.25净出口余额:nx = 50 0.05y = 50 0.05 X 6405& 32 = 18(5)、净出口函数从 nx = 50 0.05y变为nx = 40 0.

38、05y时,均衡收入为:y = c + i+ g + nx = 0.8y 10 + 60 + 50 + 40 0.05y = 0.75y + 140140解得y = 560,即均衡收入为560。0.25nx = 40 0.05y = 40 0.05 X 5604& 28 = 12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1.自发投资支出增加 10 亿美元,会使 IS() 。A.右移10亿美元;B.左移10亿美元;12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解答:C2.如果净税收增加 10 亿美元,会使 IS( ) 。A.右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B.左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

39、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解答: B3.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 ( ) 。A.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B.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C.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D.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解答: A4.假定货币需求为L = ky hr,货币供给增加10亿美元而其他条件不变,则会使LM() 。A.右移10亿美元;B.右移k乘以10亿美元;C.右移10亿美元除以k(即10 - k) ;D.右移k除以10亿美元(即k - 10)。解答: C5.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 IS 曲线右上方、 LM 曲线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

40、 ( )。A.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B.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C.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D.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解答: A6.怎样理解 IS LM 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解答:凯恩斯理论的核心是有效需求原理,认为国民收入决定于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原理的支柱又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以及心理上的流动偏好这三个心 理规律的作用。这三个心理规律涉及四个变量: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货币需求 和货币供给。在这里,凯恩斯通过利率把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联系了起来,打破了新古典 学派把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分开的两分法,认为货币

41、不是中性的,货币市场上的均衡利率 会影响投资和收入,而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和利率,这就是产品市场 和货币市场的相互联系和作用。但凯恩斯本人并没有用一种模型把上述四个变量联系在一 起。汉森、希克斯这两位经济学家则用is LM模型把这四个变量放在一起,构成一个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国民收入与利率的理论框架,从而使凯恩斯的 有效需求理论得到了较为完善的表述。不仅如此,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即财政政策和货 13币政策的分析,也是围绕IS LM模型而展开的,因此可以说,IS LM模型是凯恩斯主 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7.在IS和LM两条曲线相交时所形成的均衡收入是否就是充分

42、就业的国民收入?为什么?解答: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的收入不一定就是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这是因为IS和LM曲线都只是表示产品市场上供求相等和货币市场上供求相等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因 此,两条曲线的交点所形成的收入和利率也只表示两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的利率和收入, 它并没有说明这种收入一定是充分就业的收入。当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严重不足时,即使 利率甚低,企业投资意愿也较差,也会使较低的收入和较低的利率相结合达到产品市场的 均衡,即IS曲线离坐标图形上的原点 0较近,当这样的IS和LM曲线相交时,交点上的 均衡收入往往就是非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8.如果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没有同时达到均衡而市场又往往能使其

43、走向同时均衡或者 说一般均衡,为什么还要政府干预经济生活?解答: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非均衡尽管通过市场的作用可以达到同时均衡,但不一 定能达到充分就业收入水平上的同时均衡,因此,还需要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 干预经济生活,使经济达到物价平稳的充分就业状态。9.一个预期长期实际利率是 3%的厂商正在考虑一个投资项目清单,每个项目都需要花费100万美元,这些项目在回收期长短和回收数量上不同,第一个项目将在两年内回收120万美元;第二个项目将在三年内回收 125万美元;第三个项目将在四年内回收 130 万美元。哪个项目值得投资?如果利率是 5%,答案有变化吗?(假定价格稳定。)120解答:第一

44、个项目两年内回收120万美元,实际利率是3%,其现值是齐113.11( 美元),大于100万美元,故值得投资。141251251.07 3 1.225万美元1301301.074 1.31199.18(万美)元。125同理可计得第二个项目回收值的现值是 齐114.39(万美元大于100万美元,也 值得投资130第三个项目回收值的现值为 1莎115.50(万美元大于100万美元,也值得投资如果利率是5%,则上面三个项目回收值的现值分别是:120125130- 108.84( 万美元 -107.98( 万美元-106.95( 万美元因此,也1.0521.0531.054都值得投资。10.假定每年通

45、胀率是4%,上题中回收的资金以当时的名义美元计算,这些项目仍然值得投资吗?解答:如果预期通胀率是4%,则120万美元、125万美元和130万美元的现值分别 是:120/1.04 2 110.95( 万美元125/1.04 3 111.12( 万美元130/1.04 4 111.12( 万美元再以3%的利率折成现值,分别为:110.95/1.03 2 104.58( 万美元111.12/1.03 3 101.69(万美元111.12/1.03 4 98.73( 万美元从上述结果可知,当年通胀率为4%,利率是3%时,第一、第二个项目仍可投资,而 第三个项目不值得投资。同样的结果也可以用另一种方法得

46、到:由于年通胀率为4%,实际利率为3%,因此名120 120义利率约为7%,这样,三个项目回收值的现值分别为:2104.81( 万美元1.072 1.14511. (1)、若投资函数为i = 100(亿美元)一5r,找出利率为4%、5%、6%、7%时的 投资量;(2)、若储蓄为S= 40(亿美元)+ 0.25y,找出与上述投资相均衡的收入水平;(3)、求IS曲线并作出图形。解答:、若投资函数为i = 100(亿美元)一5r,则当r = 4时,i = 100 5 X 4 00(亿 美元);当 ro5 时,io 100 5 X 5 75(亿美元);当 r = 6 时,i = 100 5 X 6 7

47、0(亿美元);当 r = 7 时,i = 100 5 x 7 65(亿美元)。15(2)、若储蓄为S= 40(亿美元)+ 0.25y,根据均衡条件i = s, 即卩100 5r = 40 + 0.25y,解得y= 560 20r,根据的已知条件计算y,当r = 4时,y= 480(亿美元);当 r = 5时,y= 460(亿美元);当r= 6时,y = 440(亿美元);当r = 7时,y = 420(亿美元)。(3)、IS曲线如图14 1所示。图 14 112.假定:(a)、消费函数为c = 50 + 0.8y,投资函数为i = 100(亿美元)一5r ; (b)、 消费函数为c = 50

48、+ 0.8y,投资函数为i = 100(亿美元)10r ; (c)、消费函数为c = 50 + 0.75y,投资函数为i = 100(亿美元)10r。(1)、求(a)、(b)、(c)的 IS 曲线;(2)、比较(a)和(b),说明投资对利率更敏感时,IS曲线的斜率发生什么变化;(3)、比较(b)和(c),说明边际消费倾向变动时,IS曲线斜率发生什么变化。解答:、根据y = c+ s,得到s=y c = y (50 + 0.8y) = 50 + 0.2y,再根据均衡 条件i = s,可得100 5r = 50 + 0.2y,解得(a)的IS曲线为y = 750 25r;同理可解得 (b)的 IS

49、 曲线为 y = 750 50r,(c)的 IS 曲线为 y = 600 40r。、比较(a)和(b),我们可以发现(b)的投资函数中的投资对利率更敏感,表现在IS曲线上就是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变小,即IS曲线更平坦一些。(3)、比较(b)和(c),当边际消费倾向变小(从0.8变为0.75)时,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 变大了,即(c)的IS曲线更陡峭一些。13.假定货币需求为L = 0.2y 5r。(1)、画出利率为10%、8%和6%而收入为800亿美元、900亿美元和1000亿美 元时的货币需求曲线;(2)、若名义货币供给量为150亿美元,价格水平P = 1,找出货币需求与供给相均衡 的收入与

50、利率;、画出LM曲线,并说明什么是LM曲线;16(4)、若货币供给为200亿美元,再画一条LM曲线,这条LM曲线与相比,有何 不同?(5)、对于(4)中这条LM曲线,若r = 10, y = 1100亿美元,货币需求与供给是否均 衡?若不均衡利率会怎样变动?解答:、由于货币需求为L= 0.2y 5r,所以当r= 10,y为800亿美元、900亿 美元和1000亿美元时的货币需求量分别为110亿美元、130亿美元和150亿美元;同理, 当r= 8 ,y为800亿美元、900亿美元和1000亿美元时的货币需求量分别为120亿美元、 140亿美元和160亿美元;当r= 6, y为800亿美元、900

51、亿美元和1000亿美元时的货 币需求量分别为130亿美元、150亿美元和170亿美元。如图14 2所示。图 14 2(2)、货币需求与供给相均衡即 L = Ms,由 L= 0.2y 5r,Ms= m = M/P = 150/1 = 150, 联立这两个方程得0.2y 5r = 150 ,即卩y = 750 + 25r可见,货币需求和供给均衡时的收入和利率为y = 1000 , r = 10y = 950 , r = 8y = 900 , r = 6、LM曲线是从货币的投机需求与利率的关系、 货币的交易需求和谨慎需求(即预防 需求)与收入的关系以及货币需求与供给相等的关系中推导出来的。 满足货币

52、市场均衡条件 的收入y和利率r的关系的图形被称为LM曲线。也就是说,LM曲线上的任一点都代表 一定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货币需求与供给都是相等的,亦即货币市场是均衡的根据的 尸750 + 25r,就可以得到LM曲线,如图14 3所示17、货币供给为200美元,则LM曲线为0.2y 5r = 200,即y = 1000 + 25r。这条LM曲线与:3)中得到的这条LM曲线相比,平行向右移动了 250个单位。(5)、对于中这条LM曲线,若r= 10,y= 1100亿美元,则货币需求L= 0.2y 5r =0.2 X 1100 5 X 200 50 = 170(亿美元),而货币供给Ms

53、= 200(亿美元),由于货币 需求小于货币供给,所以利率会下降,直到实现新的平衡。14.假定名义货币供给量用M表示,价格水平用P表示,实际货币需求用L二ky hr 表示。(1)、求LM曲线的代数表达式,找出LM曲线的斜率的表达式。(2)、找出 k = 0.20,h = 10 ; k = 0.20,h = 20 ; k = 0.10,h = 10 时 LM 的斜率的 值。(3)、当k变小时,LM斜率如何变化;h增加时,LM斜率如何变化,并说明变化原 因。、若k = 0.20,h = 0,LM曲线形状如何?解答:(1)、LM曲线表示实际货币需求等于实际货币供给即货币市场均衡时的收入与MM利率组合

54、情况。实际货币供给为 ,因此,货币市场均衡时,L=p,假定P= 1,则LM 曲线代数表达式为ky hr = M,即:M kr = +_ yh h其斜率的代数表达式为k/h。k 0.20(2)、当 k = 0.20 , h = 10 时,LM 曲线的斜率为 一=0.02h 1018k 0.20当k = 0.20 , h = 20时,LM曲线的斜率为一=0.01h 20k 0.10当k = 0.10 , h = 10时,LM曲线的斜率为一=0.01h 10k(3、)由于LM曲线的斜率为,因此当k越小时,LM曲线的斜率越小,其曲线越平h坦,当h越大时,LM曲线的斜率也越小,其曲线也越平坦。、若 k

55、= 0.2,h = 0,贝U LM 曲线为 0.2y = M,即 y = 5M此时LM曲线为一垂直于横轴y的直线,h = 0表明货币需求与利率大小无关,这正好 是LM的古典区域的情况。15.假设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两部门经济中,消费c = 100 + 0.8y,投资i = 150 6r,实际货币供给m = 150,货币需求L = 0.2y 4r(单位均为亿美元)。(1)、求IS和LM曲线;(2)、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y = c + i C = a + P y解答:(1)、先求IS曲线,联立U = e- dra+ e 1 一 B得y = a+旳+ e dr,此时IS曲线将

56、为r =y。d d100 + 1501 0.8于是由题意c= 100 + 0.8y,i = 150 6r,可得IS曲线为r=y6 62501即 r =一y,或 y = 1250 30r630y 再求LM曲线,由于货币供给 m = 150,货币需求L= 0.2y 4r,故货币市场供求均衡时得:150 = 0.2y 4r1501即 r =+ y,或 y = 750 + 20r420y 、当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IS和LM曲线相交于一点,该点上收入和利y = 1250 - 30r率可通过求解IS和LM的联立方程得到,即:y = 750 + 20r 。解得均衡利率r = 10, 均衡收入y =

57、 950(亿美元)。19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1.货币供给增加使LM右移1/k,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LM的移动量,则必须是 ()。A丄M陡峭,IS也陡峭;B丄M和IS 一样平缓;C丄M陡峭而IS平缓;D丄M平缓而IS陡峭。解答:C2.下列哪种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A丄M陡峭而IS平缓;B.LM垂直而IS陡峭;C丄M平缓而IS垂直;D.LM和IS 一样平缓。解答: C3.政府支出增加使IS右移kg -AG(kg是政府支出乘数),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IS的移动量,则必须是 () 。AIM平缓而IS陡峭;B丄M垂直而IS陡峭;C丄M和IS 一样平缓;D丄M陡峭而IS平缓。解答:

58、 A4.下列哪种情况中“挤出效应”可能很大?A.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B.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敏感。C.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D.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解答: B5.“挤出效应”发生于()。A.货币供给减少使利率提高,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B.私人部门增税,减少了私人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和支出;C政府支出增加,提高了利率,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D.政府支出减少,引起消费支出下降。解答: C6.假设LM方程为y = 500亿美元+ 25r(货币需求L = 0.20y 5r,货币供给为10

59、0 亿美元 )。、计算:1)当IS为y = 950亿美元50r(消费c = 40亿美元+ 0.8yd,投资i = 140 亿美元10r,税收t = 50亿美元,政府支出g = 50亿美元)时和2)当IS为y = 800亿美 元25r(消费c = 40亿美元+ 0.8yd,投资i = 110亿美元5r,税收t = 50亿美元,政 府支出g = 50亿美元)时的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20(2)、政府支出从50亿美元增加到80亿美元时,情况1)和情况2)中的均衡收入和利 率各为多少?(3)、说明政府支出从50亿美元增加到80亿美元时,为什么情况1)和情况2)中收入 的增加有所不同。解答:、由IS曲线

60、y = 950亿美元50r和LM曲线y = 500亿美元+ 25r联立求 解得,950 50r = 500 + 25r,解得均衡利率为r = 6,将r = 6代入y = 950 50r得均衡 收入 y = 950 50 X 6 650,将 r = 6 代入 i = 140 10r 得投资为 i = 140 10 X 6S0。同理我们可用同样方法求2):由IS曲线和LM曲线联立求解得,y = 500 + 25r = 800 25r,得均衡利率为r = 6,将r = 6代入y = 800 25r = 800 25 X 6 650,代入投资函 数得投资为 i = 110 5r = 110 5 X 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