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万吨工程塑料项目结构专业设计统一规定_第1页
50万吨工程塑料项目结构专业设计统一规定_第2页
50万吨工程塑料项目结构专业设计统一规定_第3页
50万吨工程塑料项目结构专业设计统一规定_第4页
50万吨工程塑料项目结构专业设计统一规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项目名称:内蒙古中煤蒙大新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年产 50 万吨工程塑料项目 . 装置名称: 工程设计综合资质甲级证书编号:a111001011文件号 11zmmd01-0000-jg-spc-0001 页数 16 c 详细设计方振吴胜发陈建伟 修改说 明编制校核审核审定项目经理 日期 结构专业工程设计统一规定结构专业工程设计统一规定 11zmmd01-0000-jg-spc-0001 结构专业工程设计统一规定 第 1 页 共 16 页 1 1 总则.2 2 设计依据 .3 3 自然条件.3 4 一般设计规定.7 5 结构专业主要采用的标准和规范.13 6 结构专业采用的标准图集.16 11zmm

2、d01-0000-jg-spc-0001 结构专业工程设计统一规定 第 2 页 共 16 页 2 1.总则 1.1 目的 (1)为统一结构专业在工程设计中的设计原则、设计标准、基础数据、内容深度, 并为进一步的设计深入提供条件,更好的指导各承包商的工程技术工作,保证设计质 量,特制定本规定。 (2)详细设计深度应符合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石油化工装置详细工程设计内容规 定(shsg-033-2008)要求。 1.2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内蒙古蒙大新能源化工基地开发有限公司年产 50 万吨工程塑料项 目的所有装置、公用工程、公共设施、储运系统等单元的所有建、构筑物的结构专业 设计,且为详细设计的依

3、据。本工程的各装置设计院均应执行本规定。 本规定若有不完善之处,可参照执行相关的国家、行业及装置设计院内部的标准、 规范和规定,同时本规定将不断加以补充、完善和修改。 本规定执行过程中,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各装置设计院有义务提出修改或补充的建 议,经业主批准、总体院确认后生效: (1) 完善或修订某条款时; (2) 执行标准、规范产生矛盾时; (3) 遇特殊情况不能执行某条款时。 当行业设计院必须采取行业标准、规范或习惯做法时需经总体院确认,不与本规 定发生矛盾时方可使用。 1.3 结构专业设计范围 各装置的设计范围,基本以界区红线为界,各装置界区内为装置院设计范围,各 装置界区之间及公用工程等为

4、总体院设计范围,此外, (1)对于连续性的构筑物 管廊、桥架等:各装置单元界区内的设计范围为至界区红线或红线外第一排柱 (梁或桁架跨越红线的情况)。装置单元界区处的阀门操作平台随管廊界定。 11zmmd01-0000-jg-spc-0001 结构专业工程设计统一规定 第 3 页 共 16 页 3 电缆、排水、暖气沟等:各装置区内的设计范围为出界区红线外一米。 (2)对于位于装置区外的装置主项,应属于装置区内的设计范围。业主或合同有特 殊要求的不受此限制。 (3)所有与总体发生联系的各装置的建、构筑物,应为总体设计提供对接条件。 (4)对于装置栈桥单元与其它关联单元的工作界面原则上应为装置栈桥单

5、元与关联 单元框架的连接处。在连接处,连接栈桥所需的在上述各关联单元装置框架上设置的 结构构件(牛腿、栈桥支撑粱、埋件等)应为各关联单元装置设计单位工作范围(由 装置栈桥单元设计院提供相关的荷载条件和要求)。业主或合同有特殊要求的不受此 限制。 2. 设计依据 2.1 根据内蒙古中煤蒙大新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年产 50 万吨工程塑料项目招标文件; 2.2 基础设计文件; 2.3 各主项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报告; 2.4 试桩报告: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试验报告、酸碱罐区强夯试验区试验报 告、综合仓库强夯试验区试验报告。主导专业及相关专业提供的设计条件; 2.5 国家现行的规范、规程、行业标准、地方标准

6、国家标准图、地方标准图行业 标准图。 3.自然条件 3.1 最冷月平均气温(1 月):-10.9 3.2 最低日平均温度:-31.2 3.3 基本风压 0.50 kn/m2; 3.4 基本雪压 0.35 kn/m2; 3.5 标准冻土深度 1.40m; 3.6 抗震设计:(待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做出后最终确定)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 11zmmd01-0000-jg-spc-0001 结构专业工程设计统一规定 第 4 页 共 16 页 4 为 6 度,相应于设防烈度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0.05g, 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 场地土的类型为 ii 类。设计特征周期 0.35s。 3.7 工程地质

7、拟建场地属于天然荒漠草场,形成于第三系末、第四系初。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 北侧沙丘较多,地面高程一般为1282.311294.73m。场地范围内没有发现土洞、塌 陷、地裂缝等不良地质作用,建筑场地抗震地段类别属于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建 筑场地类别为类。不考虑场地土的地震液化问题。场地地基属不均匀地基。 建设场地岩土特征分层情况及各层土的物理力学参数见下表: 综合地质柱状图 层 号 时 代 成 因 岩 土 名 称 层 厚(m) 层底深度 (m) 层底标高 (m) 岩性特征分布范围 0 q4ml素填土 1.502.80 1.502.80 1285.261 288.46 褐黄色,主要成分为细砂,

8、见少量建筑垃圾,稍密, 稍湿。回填时间约3 年。 主要分布 于场地西 侧和北侧 q4 eol 细 砂 0.707.50 0.707.50 1283.72 1288.72 褐黄色,含云母,主要成 分为石英、长石,分选差, 土质较均匀,稍密-中密, 稍湿-湿。表层3050cm 见植物根。 局部分布 q4 all 中细砂 4.5017.00 4.5019.50 1268.82 1281.42 黄褐灰色,含云母,主 要成分为石英、长石,分 选一般, 中密-密实,湿饱和。 大部 分区域表层30cm 见植物 根。 整个场地 11zmmd01-0000-jg-spc-0001 结构专业工程设计统一规定 第

9、5 页 共 16 页 5 k1 全风化 砂 岩 0.404.00 5.6022.00 1266.321 280.71 灰绿色,全风化,主要矿 物成 分为石英、长石,原岩结 构基 本可辨,岩心破碎,呈碎 块状, 岩芯采取率5070%。 整个场地 强风化 砂 岩 3.40 15.00 15.50 24.80 1261.06 1274.70 灰黄黄绿色,强风化, 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 石,砂质结构,层状构造, 节理裂隙强烈发育,岩芯 呈柱状、碎块状,锤击易 断,岩芯采取率 6085%,rqd=2045%。 整个场地 中风化 砂 岩 9.50 20.30 33.00 38.10 1245.02 12

10、56.02 青灰色,中风化,主要矿 物成分为石英、长石,砂 质结构,层状构造,节理 裂隙发育,岩芯呈柱状, 少量碎块状,见少量砾石, 岩芯采取率65 90%,rqd=5075%。 整个场地 微风化 砂 岩 最大揭露厚度7.50 米最 大揭露深度42.50 米 灰浅灰色,微风化,主 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 砂质结构,层状构造,节 理裂隙稍发育,岩芯完整, 呈长柱状,见少量砾石, 锤击清脆,岩芯采取率 7595%, rqd=7590%。 整个场地 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及压缩模量建议值: 层 号 岩土名称 细 砂 中细砂 全风化砂岩 11zmmd01-0000-jg-spc-0001 结构专业工程设

11、计统一规定 第 6 页 共 16 页 6 fak(kpa) 110140 150180 220260 es1-2(mpa) 4.06.0 5.07.5 7.09.0 层 号 岩土名称 强风化砂岩 中风化砂岩 微风化砂岩 fak(kpa) 300350 400440 10001200 es1-2(mpa) 4.06.0 5.07.5 7.09.0 该装置第 0 层素填土分布于大部分场地,回填时间较短,呈松散状态,承载力 较低,压缩性高;第层细砂为第四系风积形成的细砂,主要位于原场地沙丘开挖整 平地带,呈稍密状态,但该层分布不均,厚度较小;第1 层粉细砂为第四系风积形 成的褐黄色细砂和冲湖积形成的

12、含植物根系、腐植质的灰色粉细砂,场地内均有分布, 呈松散稍密状态,承载力低,压缩性高,因此第 0 层素填土、第层细砂、第1 层粉细砂不经处理均不宜直接作为建(构)筑物基础持力层。 钻孔灌注桩初步设计参数: 层号 桩侧阻力特 值 qsia(kpa) 2025354040507080809090100 桩端阻力特 征值 qpa (kpa) 70010 00 15001 800 25002 800 3.8 腐蚀性评价 场地地下水类型为孔隙潜水。主要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还有部分地表水灌溉如 渗透补给;排泄方式主要以蒸发、补给深部承压水和人工开采。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 为01米,高程为1281.61128

13、8.70 米。 地下水类型属“cl-hco3so42- na+mg2+”型水。场地环境类别为类,综合 判定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在干湿交替的环 境下具微腐蚀性,在长期浸水环境下具微腐蚀性。 11zmmd01-0000-jg-spc-0001 结构专业工程设计统一规定 第 7 页 共 16 页 7 场地内第层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 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微腐蚀性。 4.一般设计规定 4.1结构设计基准期和使用年限 结构设计基准期为 50 年,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应按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 准(gb 50068-2001)第 1.0.

14、5 条的规定采用,一般建、构筑物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 50 年(规范另有规定者除外) 。 4.2计量单位 除非特殊注明,本项目结构设计计量单位应采用国际单位制(s.i.) ,规定如下: 长度: m, mm 面积: m2 2,mm2 2 体积: m3 3 质量: kg,t 力、重力: n, kn 强度、应力: kpa=kn/m2 2 ,mpa=n/mm2 2 温度: 角度: 时间: h,s 4.3设计文件 设计图纸表示应简明清楚,图面布置应合理。设计文件的内容应满足石油化工 装置详细工程设计内容规定 (shsg 053-2011)要求。 4.4材料选用 4.4.1普通钢筋 (1)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宜

15、采用 hrb400e 钢筋,也可采用 hpb300、hrb335e 钢筋。 (2)箍筋宜采用 hrb400、hpb300、hrb335 钢筋。 4.4.2预应力钢筋 预应力筋宜采用预应力钢丝、钢绞线和预应力螺纹钢筋。 11zmmd01-0000-jg-spc-0001 结构专业工程设计统一规定 第 8 页 共 16 页 8 4.4.3钢筋的连接要求 (1)钢筋的连接可采用绑扎搭接、机械连接或焊接。机械连接接头和焊接接头的类 型和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受力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在 同一根钢筋上宜少设或不设接头。 (2)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杆件(如桁架和拱的拉杆)的纵向受力钢筋

16、不得采用绑 扎搭接接头。另外当受拉钢筋的直径 d25mm 及受压钢筋的直径 d28mm 时不宜采用 绑扎搭接接头。 (3)机械连接套筒的保护层厚度宜满足有关钢筋最小保护层厚度的要求。机械连接 套筒的横向净间距不宜小于 25mm,套筒处箍筋的间距仍应满足相应的构造要求。 (4)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接头和机械连接接头宜相互错开,焊接接 头应相互错开。 (5)各种接头的连接区段长度、同一连接区段内钢筋接头面积的百分率、接头位置 等应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以及其他相 关行业标准规范的要求。 (6)焊接及连接材料应与主体材料力学性能相适应,并应符合有关现行

17、国家标准的 规定。机械连接和焊接连接应符合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以及钢筋焊接及 验收规程的有关规定。 4.4.4型钢及钢板材质 除相关规范要求及特殊情况或标准图集有明确规定外结构用钢均采用 q235b、q345b,需进行疲劳验算的构件应根据使用环境计算确定,其质量应分别符合 gb/t700 和 gb/t1591 的规定。 4.4.5钢平台铺板 平台铺板采用钢格板或花纹钢板,以钢格板为主。 钢格栅板:采用 g255/30/100g 型或 g325/30/100g 型(用于非封闭式平台) 。 复合型钢格栅板:3mm 厚花纹钢板与 g255/40/1005g 型组合或 3mm 厚花纹钢板与 g32

18、5/40/1005g 型组合(用于封闭式平台) 。 花纹钢板:用于小型设备平台或其它专业有特殊要求的部位。 4.4.6螺栓 (1)普通螺栓性能等级分为 4.6 级、4.8 级(c 级)和 5.6 级(a、b 级) 。 (2)锚栓采用未经冷加工的 q235b、q345b 钢(主体专业有特殊要求者除外) 。 (3)高强度螺栓采用摩擦型高强度螺栓,性能等级为 10.9 级,连接处构件接触面处 理方法为喷砂(丸)或喷砂(丸)后生赤锈。 4.4.7焊条 11zmmd01-0000-jg-spc-0001 结构专业工程设计统一规定 第 9 页 共 16 页 9 采用 e43、e50 型焊条。 4.4.8钢

19、结构防腐涂料 采用耐化工大气腐蚀型的防腐涂料。 4.4.9钢结构防火涂料 室内采用薄型防火涂料,室外采用无机型并适用于烃类火灾的厚型防火涂料。 4.4.10 混凝土强度等级 (1)混凝土垫层 c15 (2)毛石混凝土 c20 (3)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基础梁 c30 (4)室外现浇钢筋混凝土设备基础(室内) c30(c25) (5)室外现浇混凝土设备基础 (室内) c30(c25) (6)室外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柱 (室内) c30(c25) (7)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抗渗等级p6) c30 (8)凡规范、标准及标准图集中对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抗渗等级有明确规定的按规范、 标准及图集规定执行。

20、(9)二次浇灌层及螺栓孔灌注材料均采用水泥基灌浆料。 4.4.11 砌体材料 (1)小型混凝土砌块强度等级: mu10 (2)填充墙(外墙)用混凝土砌块强度等级: mu5 (3)填充墙(内墙)用混凝土砌块强度等级: mu3.5 (4)石材强度等级: mu40 (5)普通砂浆强度等级: m5 (6)混凝土砌块砌筑砂浆强度等级: mb5 4.5荷载 4.5.1永久荷载的取值 按照相关规范及标准确定或按有关专业条件。 4.5.2可变荷载的取值 (1)平台活荷载:按照相关规范及标准确定或按相关专业条件。 (2)设备检修荷载:按照相关规范及标准确定。 (3)室外地面荷载:汽车通行地面,按实际情况确定;

21、堆积重物地面,按实际情况确定; 无特殊荷载地面,按 5kn/m2 2 11zmmd01-0000-jg-spc-0001 结构专业工程设计统一规定 第 10 页 共 16 页 10 (4) 风荷载 00.50 kn/m2 2,地面粗糙度 b 类; (5) 雪荷载 s00.35 kn/m2 2,准永久值系数分区为 ii 区; 4.5.3地震作用 (1)抗震设防烈度:6 度,设计基本加速度值为 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2)抗震设防分类:一般建、构筑物按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 2008、 石油化工建(构)筑物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453-2008 进行分类。 4.6

22、地基与基础 4.6.1地基形式 地基及基础设计应以拟建场地岩土工程地质详勘报告为依据,综合考虑结构类型、 施工条件、使用要求等因素,以确定适当的地基基础设计方案。 (1)天然地基 对上部结构荷载不大且对地基变形要求不高的轻型建(构)筑物,在非填方区可 直接采用第层细砂作为天然地基基础持力层;在填方区须采取必要的地基处理措施 (分层碾压或强夯) ,确保建(构)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2)复合地基 对于单位荷重较大,对沉降和不均匀沉降要求一般的建(构)筑物,当天然地基 承载力及变形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用强夯法或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进行处理。 (3)桩基础 对装置及系统内的重型、高耸以及对沉降控制要

23、求严格的建、构筑物可根据具体 地质条件及其对地基的要求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处理。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建议桩径 500mm。推荐桩长及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参见试桩报告,根据报告中所提各土层 实际贡献的极限侧阻和端阻值计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4.6.2基础形式 (1)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排架、刚架结构基础:应优先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独立基 础,仅当地质条件较差或较复杂, 或者使用上有特殊要求, 采用独立基础不能满足设 计要求时, 方可考虑采用联合基础、柱下条形基础、筏基础等,必要时采用桩基。 (2)砌体结构:采用混凝土条形基础。 (3)设备构架基础:现浇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或筏型基础,必要时采用桩基

24、。 (4)管架基础:现浇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必要时采用联合基础。 (5)塔基础:现浇钢筋混凝土圆筒式、圆柱式或构架式基础,必要时采用桩基。 (6)炉基础:现浇钢筋混凝土筏型基础,必要时采用桩基。 11zmmd01-0000-jg-spc-0001 结构专业工程设计统一规定 第 11 页 共 16 页 11 (7)换热器及卧式容器基础:现浇钢筋混凝土支墩式或支架式基础。 (8)泵及小型设备基础:现浇混凝土基础,必要时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基础。 (9)压缩机基础:现浇钢筋混凝土大块式或构架式基础。必要时采用桩基。 (10)钢储罐基础:现浇钢筋混凝土环墙式基础。 (11)火炬塔架基础采用桩基。 4.6.

25、3基础埋置深度 根据建、构筑物的类型、地基上部荷载情况、地质条件、结合工程地质、气候、 相邻建构筑物影响等情况,按照规范的有关要求确定。 4.6.4沉降观测要求 (1)重要的建、构筑物应沿其纵横轴线设置沉降观测点。 (2)沉降观测点的设置:按照相关规范规定执行。 (3)沉降观测的时间要求土建施工完毕,设备安装前;设备安装后;试车前后;投 产后 12 年一次。对需要充水试验的塔、罐基础,还应对充水前、充水过程中、充 水稳压阶段、放水后等全过程进行沉降观测。未尽事宜应同时参见建筑变形测量规 程的相关规定。 4.6.5一般建、构筑物基础不宜置于回填土上,但对于一些小型设备(如小型泵、 容器等) ,小

26、管架,堆载地坪等,可置于经过分层夯实的回填土上。回填土的处理应 按以下要求进行: 1) 回填土前必须将淤泥、腐殖土、有机物、杂填土登清除干净; 2) 选择最佳含水量的粘性土分层回填并夯实,分层厚度应200 毫米; 3) 夯实后土的土干密度16kn/m3 3,压实系数(土的控制干密度与土的最大干密度 之比值)0.96。 4.7主要建、构筑物设计原则及结构方案 4.7.1设计原则 (1)设计必须遵守国家现行的规范要求和行业规定,标准图尽量采用国家标准 图,行业标准图,地方标准图,也可采用设计公司标准图。 (2)设计应从工程具体情况出发,合理选用材料,积极慎重采用新技术、新材 料,并充分利用地方材料

27、,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 (3)结构设计应满足工艺生产的防火、防爆、防震、防振、防腐蚀等要求。 (4)设计中应选择合理的结构体系,厂房结构应力求简洁整齐。结构方案应适 应地区特点,便于施工。 4.7.2建(构)筑物结构方案 11zmmd01-0000-jg-spc-0001 结构专业工程设计统一规定 第 12 页 共 16 页 12 (1)一般的多层或单层房屋,包括厂前区办公楼、维修站、消防站、化验楼、 汽车库等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2)压缩机厂房、仓库、泵房等单层大跨度厂房可采用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 构;多层厂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3)总变、配电间、变电站

28、、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控制室、机柜间采用钢筋 混凝土结构,并按抗爆设计。 (4)装置设备框架、管架与操作平台采用钢结构,重量特别大的设备框架、工 艺有特殊要求或腐蚀性严重的框架亦可根据需要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5)厂区主干道一侧的主管廊管架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分支管廊管架采用钢 结构。 (6)火车装车台及系统管架宜采用钢结构,配套系统的其他构筑物可采用钢结 构或混凝土结构。 (7)钢柱宜优先采用热轧 h 型钢;钢结构操作平台板原则上采用镀锌钢格栅板; 当工艺有特殊要求时采用复合钢格栅板或花纹钢板。 (8)池类结构一般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顶盖也可为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 (9)管沟及电缆

29、沟,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浅沟可采用素混凝土结构。 (10)集水坑(井) 、阀门井等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11)火炬塔架采用钢结构。 (12)高度大于 60 米烟囱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烟囱除外) 。 4.8其它设计规定 4.8.1钢筋保护层厚度 室内:根据环境类别按规范确定。室外:根据环境类别按规范确定。基础 50mm。 4.8.2钢结构的防腐及颜色 (1)防腐保护:钢结构防腐涂装前,先在构件表面进行清污除锈,除锈等级不 低于 st3 或 sa2 级。所有外露的钢结构除防火保护范围之外均需做防腐保护。腐蚀 环境为化工大气,腐蚀性等级为中级,防腐保护采用防腐涂料,防腐使用年限不小

30、于 5 年。钢结构防腐应符合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 中的有关规定。 (2)防腐颜色:钢结构防腐颜色应遵守石油化工设备管道钢结构表面色和标 志规定(sh3043-2003) 的有关规定: 1)与设备相连的框架、平台、梯子防腐颜色应符合以下规定 梁、柱、支撑 蓝灰色(pb08) 11zmmd01-0000-jg-spc-0001 结构专业工程设计统一规定 第 13 页 共 16 页 13 铺板、踏板 蓝灰色(钢格栅板除外) (pb08) 栏杆(含立柱) 、护栏 浅黄色(y06) 栏杆挡板 蓝灰色(pb08) 2)管架、管道支吊架刷蓝灰色(pb08) 。 3)放空管塔架、避雷

31、针和投光灯架、火炬架等应刷银色。 4.8.3结构件的防火保护 (1)钢结构的防火涂层设置范围以及耐火涂层厚度应遵守石油化工企业设计 防火规范(gb50160- 2008) 和石油化工钢结构防火保护技术规范sh3137-2003 中相关条款。 (2)室内钢结构件防火采用薄型防火涂料。室外钢结构件防火采用厚型无机并 能适用于烃类火灾的防火涂料,耐火极限不应小于 1.5 小时。 (3)钢结构件防火涂装前,先在构件表面进行清污除锈,除锈等级不低于 sa2 或 st3 级。除锈后涂装底漆,而后方可进行防火涂料的涂装,防火涂料表面涂两道面 漆保护。 4) 所有防火涂料必须经当地消防部门认可。 4.8.4钢

32、结构节点 (1)钢结构连接节点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也可采用焊接连接。 (2)梁柱节点采用刚接或铰接应与计算假定相符。 4.8.5钢结构型钢选用及制作 (1)室外钢结构工作温度为-31.2。 (2)型钢尽可能选用常用的规格。 (3)同一构架的型钢规格应尽可能简化并统一。 (4)柱应优先选用 h 型钢。 (5)梁可选普通型钢或 h 型钢,主梁及设备梁宜选 h 型钢,一般不使用组合断 面。 (6)支撑应优先选用单一型钢,槽钢,工字钢及 h 型钢。 (7)钢结构件尽量采用工厂化制作,减少现场工程量,以提高现场施工速度。 4.8.6平台、楼梯、爬梯和栏杆。 (1)平台铺板采用钢格板或花纹钢板,以钢格板为

33、主。 (2) 平台、楼梯、爬梯、栏杆的布置应满足使用要求和安全需要。 (3) 平台和走道的净高应2 米。 (4) 楼梯宽度宜取 700900mm。楼梯休息平台的宽度不应小于梯段的宽度。 (5) 楼梯坡度应45, 连续楼梯的各梯段应采用相同的坡度。 (6) 超过 9 米长的直梯, 应设中间平台, 距地面或楼面超过 3 米的直梯, 在 2.4 11zmmd01-0000-jg-spc-0001 结构专业工程设计统一规定 第 14 页 共 16 页 14 米处开始应设有安全护圈。连接直梯的栏杆开口处应设自关安全门栏。 5.结构专业采用的主要标准和规范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gb/t50001-201

34、0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gb/t50105-2010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03-201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1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20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gb50018-2002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2009 年版)gb50021-2001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 gb50040-1996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gb50046-20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8 石油化工建(构)

35、筑物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453-2008 烟囱设计规范 gb50051-2002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 热轧 h 型钢和剖分 t 型钢 gb/t11263-2010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gb50069-2002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50119-2003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50160-2008 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gb50191-2012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11zmmd01-0000-jg-spc-0001 结构专业工程设计统一规定 第 15 页 共 16 页 15 高耸结构设计规范 gb50135-2006 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gb/t50448-2008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12-20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010 年版) gb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