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谈谈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对教师提出的要求。1)认识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人力资源,又称劳动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劳 动能力的人口总和。人力资源包括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等方面。其中,人 才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人力资源多寡的重要指标。人力资源的数量指具有劳动 能力的人口数量,其质量指经济活动人口具有的体质、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水 平。(2)了解我国人力资源的现状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国 民素质全面提高。 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 1982年的 5.3 年,提高到 2009年的 9.5 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 2000年的
2、10年提高到 2009年 的 12.4 年,均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前列。我国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从业人数达到 9830万人,规模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已经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 史性转变。但是,我国人力资源现状不容乐观。首先,表面数量多,实际数量 少,造成人力资源供给不足。虽然人口有 13 亿,但合格人才却远远不够。( 3)认识我国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面对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广大教师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的 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 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 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
3、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 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 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教育投入不足,教 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得到完全落实。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强烈的 期盼,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心声。(4)认识强国必先强教的伟大战略教育强则国家强,这是近现代以来后进国家追赶先进国家的历史经验。历 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实现 “世界追赶 ”,首先要实现人力资本的优先发展,要把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这既是我国发展的基本国策, 也是教育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实现这一转化,我们具备 非常充分的客观条
4、件: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我国人口结构已经进入成年型, 即以成年人为主的人口构成,人均负担供养人口数量最少;由于经济的发展, 个人、家庭的消费比例更多地倾向于教育,这是教育发展的最佳时机。因此, 新时期的教育之爱,应该表现在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办高质量的教育, 真正承担起增生人力资本的历史重任。( 5)认识教育承担的历史责任当今时代,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 竞争。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必须根据现代化建设的全 局性、战略性进行教育创新。进行教育创新,关键是通过深化改革,不断健全 和完善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教育体制。要扫除制约教育发展
5、的 体制性障碍,努力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益,优化教育结构,扩大教育资源。进一步转变政府管理教育的职能和模式,增强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的能力。推动教育体系的创新,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学习需要的学习型社会,满足人 民群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推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加强各级各类 教育的衔接和沟通。进行教育创新,根本的目的是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 教育质量。要改革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吸纳当代自然 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建立符合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规律、激发受教 育者创造性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努力 创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
6、的良好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 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激发学习成长的主动性,实现全面发展。2、举例说明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 质教育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 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 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提出 以人为本,就是要回答什么最重要,什么最根本,什么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以 人为本,就是说,与制度、规定相比,人最重要,最值得关注。对于广大中小 学教师来说,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就要关注学生
7、主体,就要以学定教,就要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是一种以教师为主 体,学生被动地接受的 “灌输式 ”、“听话式”的教育。因此,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 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所谓主体性是指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 来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确立主体性,必须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首 先,师生在人格上要互敬互爱。尊师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关于师生关系的一种描述,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因为这是 单向的要求,师生之间应该互相尊敬,互相爱护。其次,师生在教学中要民主 平等。常言道, “尊其师,则信其道 ”。师生之间的互敬互爱体现在教学中就是 可以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8、给学生快乐友爱的享受,充分发扬 教学民主,积极营造一种以真诚、热爱、理解为特征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能自 由表达,自由参与,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存在和价值。另外,教师还可通过表 扬、激励等培养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其主体意识。教育要以人为本,学生 的成长和进步才是教育的本质和核心。3、举例说明教师如何将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 1)教师要树立新的学生课业负担观。教师的课业设计应立足于学生实 际,结构要优化,课业内容要注重学科联系,把握好数量限度、时间跨度和难 易程度。笔答式作业要注重巩固基础,课堂作业应注重新知,课外作业注重知识的 拓展性、启发性、综合性、趣味性,克服重复练习、无效练习、惩罚练习
9、和粗 制滥造练习的现象。中小学生的课业量更要把握好 “度”,严禁把增加作业量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只有把握好作业时间和量这个 “度”,才有利于学生身 心健康。( 2)教师要建构多元评价机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改变过去单一 的、版面的评价手段,建立多元评价体系,采用自评、他评、互评相结合。自 我评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并且消除由他人评价引起的极度焦虑。适度的焦虑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过度焦虑则不 利于学生的学习,且过度焦虑易产生心理障碍,自评能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没有外部评价的教学是不真实的,必须通过他人的评价才能看到优劣,才 能对优劣作出判断。组织合理的评价,可
10、以给批判性和独创性的思维树立必要 的合适的标准,必须把自评、他评、互评结合起来。当学生对自己分数不满意 时,可要求自考,直到满意为止,这样有利于学生弥补不足,最终达到掌握知 识的目的,能减轻学生因考试焦虑而产生的心理压力。4. 你觉得在教育教学中实现教育公平可行吗?谈谈你的对策。第一,要树立 “教育公平 ”的观念。教师要实现教学公平,必须具有正确的 学生观、教学观和评价观。今天的教师已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输者,而更 多的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教师要实现这种转变,首要的前提就是教 育观念的转变,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学生观的转变。正确的学生观的要义是尊重 学生,要把学生当成一个具有完整生命意义
11、的 “人”来对待。我们要尊重学生的 独立性,人天生就具有差异性,因此,我们要容忍学生的差异存在,并将其作 为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来考虑,做到因材施教。第二,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的作 用。现在的教学已不是 “满堂灌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自 学、互动、交流、探讨中学知识。第三,要在大班额集体教学的环境下,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都是具 体的人,都是有个性的人,就像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 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尊重孩子就要尊重他们的个性。现实的问题是,我们仍在实行班级授课制,而且班额较大,这是促使 “教育不公平现象 ”产生的
12、客观原因之一。试想,面对几十个孩子甚至上百个孩子,我们的教师该有多大的 “神 力”才能实现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差异和发展呢 ! 但是,教师也不是完 全的无能为力,也不能因此就放弃对学生个性的关注。我们的老师们在实践中 创造了很多集体教学条件下关注个体的好经验、好方法。比如,组织小组教 学,就是关注个性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充分开发学生资源的一个好 策略。改变形式僵化的排位方式,实行座位轮换或实行 “小组圆桌 ”式排座,也 能实现学生在教室这个 “学习场 ”中有公平的机会,是解决由于空间位置占有的 不同而产生的教育不公平现象的有效途径。第四,在教学行为中追求 “教育公平 ”。教师在
13、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时会 有意无意地做出对学生 “不公平 ”的举动,如习惯性地把回答问题的机会留给喜 欢表达的学生,把关注的目光始终投在离自己所处位置较近的区域内的学生, 对自己欣赏的学生赞赏有加,等等。我们不经意间的 “不公平 ”举动,可能会影 响某些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对教师的态度,甚至是对整个人生的态度。而这种 结果显然是与基础教育的初衷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背道而驰的。在课堂教 学中,教育公平是相对的。作为教师,我们应尽量克服意识形态中存在的偏 见,时刻提醒自己 “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 ”,并对自己以往 “不公平 ”的教学行为 作出适当调整,使其努力接近 “教育公平 ”。5、你认为应
14、如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一根据学生的情感体验及教学相关内容,设计与之相关的有趣味性的、 容易激发学生好奇心的情景场面。二适当增加教学内容的意外性,超出学生的生活经验、出乎他们的意料 的教学内容或利用认识冲突,与学生的经验、态度不一致、相冲突的内容引起 他们的好奇心。三适当地增加复杂性,进行思维的延伸,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四适 当地增加问题的开放性,问题答案的开放性、多元性有助于激发学生好奇心和 探究动机。五给予充分的探究时间,由好奇心激发的探究活动总是需要一定的时 间,如果教师已成功地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那么就要给予他们充分的探究时 间,力争由他们自己找到答案。六不要过分注重结果,由好奇心激发的
15、探究活动弥足珍贵,它比让学生 记忆知识、练习技能更重要。七适当运用奖赏。6、举例说明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一,教学要尊重学生的经验,特别是生活经验。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 是教学活动的起点,要让学生从生活体验出发,体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然后 又应用于生活的道理。第二,教学中不仅要动脑,还要动手,多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 “实践出真 知”,实践更有利于创新。所以,我们要开创一切条件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例 如,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查阅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主人公的情 感体验等,以小组分享并交流讨论来获得自己的第一情感体验,然后教师再进 行适当的补充,与学生更进一步的进行情感交流。而不是把学
16、生的思考活动局 限在规定的时间内,使学生不得不走上死记硬背的道路。 ”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 到,学生的憧憬、幻想和希望,是志趣、科学理想形成和发展的极好时期,我 们应该鼓励学生自我展现,自我评价,重视他们的自主能动性。7、你认为应如何加强 xx 建设(1)加强师德建设,我认为首先要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学校要定时组织教 师参与学习国家最新的教育方针理念,始终做到师德为范。( 2)爱岗敬业,尽 职尽责。自己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传承党的教育事业,始终坚持、一如既往, 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3).不迁怒于学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情绪也会感染学生的情绪。教师心情愉快、热情饱 满地
17、面对学生,学生就能轻松愉快地上课。相反,如果教师郁郁寡欢,那学生 也会无精打采。教育是心灵、人格的塑造。情感、情绪、情操发挥着决定性的 作用。快乐地当教师,这不仅是一种正确的人生态度,更是一种崇高的职业追 求。把教育当成一种美学,于淡泊中体会愉悦。如此一来,教师就能收获快 乐,学生同样也能收获快乐。(4)不体罚,守住教师职业的底线体罚是 “教师职业道德底线 ”,是“高压线”,触摸不得。触摸了,就可能受到 行政甚至法律的制裁。教师应该对其有 “躲之犹恐不及 ”的警觉。在学生没有认 识错误的时候,体罚只能增加其逆反心理,还会挫伤其自尊和自信。教师要坚 决拒绝体罚。不体罚,不等于不惩罚。没有惩罚的教
18、育也不是完整的教育。人 性的弱点就是不能百分之百地自觉,更不能百分之百地 “先觉 ”,总有做不到, 想不到的地方,因此,都要接受应有的惩罚。而且,能否正确对待挫折,正确 对待惩罚,是一个人是否坚强的表现。应该适当地开展挫折教育,教会学生主 动面对惩罚。( 5)不搞有偿补课,遵守教师的职业操守教师应该自觉抵制有偿家教。极少数教师身上存在 “该讲的内容上课不讲, 而是放到课后有偿家教的时候讲 ”的情况,甚至有极个别教师利用职务之便,组 织学生进行有偿家教,以谋取私利。这样的行为违背了教育的宗旨,也影响了 教师的职业形象。8、谈谈你对 “教师培训既是义务,又是福利,既是前行的加油站,又是整 装的训练
19、场 ”的理解。(1)新时期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总要求 教育部提出的新时期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总体要求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 纲要,围绕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紧扣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的战略目标,以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提升培训质量为主 线,以农村教师为重点,开展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努力构建开放灵活的教师 终身学习体系,加大教师培训支持力度,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为基本实现教育 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供师资保障。要按照 “统筹规划、改革创新、按需 施训、注重实效 ”的原则,完善培训制度,统筹城乡教师培训,创新培训模式机 制,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全员培训与骨干研修相结合,远
20、程培训 与集中培训相结合,脱产进修与校本研修相结合,境内培训和境外研修相结 合,非学历培训与学历提升相结合,促进中小学教师培训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取 得新突破。(2)新时期中小学教师培训的任务 新时期中小学教师培训的任务是:紧紧围绕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心任 务,开展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总 体目标是:以实施 “国培计划 ”为抓手,推动各地通过多种有效途径,有目的、 有计划地对全体中小学教师进行分类、分层、分岗培训。今后五年,对全国 1000多万教师进行每人不少于 360 学时的全员培训;支持 100 万名骨干教师进 行国家级培训;选派 1 万名优秀骨干教师进行
21、海外研修培训;组织 200万名教 师进行学历提升;采取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促进中小学名 师和教育家的培养,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3)有了这些良好的培训机会,我们的自身素质将得到不断的提升,这是 多大的福利呀!我们就犹如加油站。在储备了大量的油后,才能帮助造福更多 的人,更好的奉献于自己的事业,就这样不断的前行,不断的整训,相信我们 的实力会越来越强大。9、为什么说合作与交流是放大个体研究成果、保障校本研修可持续发展的 关键措施?一是校本研修不能是教师个人的分散研究。校本的行动研究具有分散、个 案的特点。一个人的一个教育叙事,可能只是一个个别的经验,一
22、个教师的案 例研究只能涉及到一个小小的教育行动。这样的研究优势是扎根于教育实践, 弊病是研究过于细小。有人把这样的研究称作 “草根研究 ”是不无道理的。合作 交流,研究成果共享,就能克服这样的研究的细小弊端。教师群体的教育叙事 就可能涉及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教师群体的行动研究就可能构成一个庞大的 课题。教师的群体行动研究则可以使个体的研究成果积累起来,积沙成塔,积 腋成裘,使研究成果得以放大。而且,经常坚持群体研究,可以造就一个合作 学习、合作研究的氛围、气势,使学校的每一个人都参与到研究中来,使每个 人的智慧都汇入集体的洪流。总之,合作能使研究深入发展,持续发展,能使 研究成果得以放大,能使
23、研究逐渐成为日常生活,造就一个学校的研究文化。二是校本研修也不能局限于校内。从宏观层面看,校内的教师合作还不足 以克服校本研修分散、个案的弊端。一个学校的教师人数不多,总体水平有 限,如果把研究局限在校内,就会产生 “萝卜炖萝卜还是一锅萝卜 ”的局面,校 本研修也不会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用区域性联合教研克服这样的弊端。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把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把校和校的隔阂打通了。我们 完全可以把校本研修活动放置到网上,开展区域性联合教研,或者把校本研修 做到全国去,做到海外去。这样的 “校本 ”,既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又有开阔的 研究视野,它对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建设的意义是难以估量的。三是专业
24、引领。专业引领是校本研修的高级形式。校本研修不能只局限于 个体研究,局限于行动研究,局限于本园的研究。校本研修不能 “坐井观天 ”, 更不能“坐井研究井 ”。开阔教师眼界,拓展教师思维,提高教师研究水平的有 效方法之一就是专业引领。一是骨干教师引领。专业引领的第一种方式是骨干引领,也就是骨干教师 对全体教师的带动。二是专家引领。专家是指对中小学教育教学有专门研究和 深刻实践的人员,包括教研人员、科研人员和师范院校的教师。三是专业理论 引领。专业理论引领,是指教师在研究的过程中主动学习教育、课程、教学理 论,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 “被引领 ”的过程。值得指出的是,以上三种引领方式并不是孤立的,它们往往综合在一起使 用。不能简单地分类,更不能机械地应用。10、举例说明教师如何适应教育信息化的要求。(1).要加强自身信息化能力的培养,提高信息素养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呼唤现代化的教师,现代化的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信息 素养。教师的信息素养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应该具备较为充分的信息科学、信 息技术相关知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灯光音响租赁服务合同
- 2024年度股权转让合同标的及合同属性8篇
- 大学实验室共建协议2024年度
- 4s店汽车销售合同范文 2篇
- 二零二四版铁路建设中隧道爆破施工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房地产经纪与销售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棉花机械采摘专利使用权转让合同
- 2024年度大数据分析合作保密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影视制作合同标的及制作周期与费用
- 合伙承包工工程合同范本
- 中学生校园食品安全教育
- 冬季七防知识培训
- 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
- 2024城市公共服务智能垃圾分类系统建设合同
- 2024-2030年中国海上风力发电行业发展状况及投资策略规划分析报告
- 保安人员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 2023年质量员(土建质量专业管理实务)题库含答案(巩固)
- 国开(浙江)2024年秋《中国建筑史(本)》形考作业1-4答案
- 生态文明-撑起美丽中国梦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4新能源光伏电站运行规程和检修规程
- 中国2030年能源电力行业发展规划研究及2060年展望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