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市星火产业带发展总体规划及实施方案自贡市星火产业_第1页
自贡市星火产业带发展总体规划及实施方案自贡市星火产业_第2页
自贡市星火产业带发展总体规划及实施方案自贡市星火产业_第3页
自贡市星火产业带发展总体规划及实施方案自贡市星火产业_第4页
自贡市星火产业带发展总体规划及实施方案自贡市星火产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自贡市星火产业带 发展总体规划及实施方案 2006 年 6 月 16 日 前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 科学发展观,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并实际推动农村经 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根据国家星火产业带 发展总体规划及实施方案,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自贡 市星火产业带发展总体规划及实施方案,从而更好地发挥 星火科技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的产业支撑,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一、规划及实施方案摘要 自贡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星火产业带建设工作,加 强领导,健全机构,把星火产业带建设作为全市主导战略。 在建设过程中

2、将加大政策扶持,建立政府引导、市场和业主 运作、全社会参与的星火产业带投入机制。加强科技服务, 加强星火培训,促进农村实用技术的集成推广,开展信息化 服务,进行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为星火产业带建设 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并引导星火产业带建设采取“公司 基地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发展模式,按照发展产业 链、建设基地、壮大产业龙头,进行产业科技支撑的思路, 重点建设绿色、无公害畜禽产业带,绿色、无公害特色水果 产业带,名优水产产业带,形成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程 度较高的优势农产品星火产业带,努力培育自贡市农业新的 经济增长点。 到 2010 年全市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加 300 元 以上,星火

3、产业带示范基地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加 500 元以 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 50% 以上。 新品种、新技术覆 盖率达到 95% 以上。 二、基本概况 自贡市地处川南丘陵地区,处于四川南部中心区域,东 邻泸州市,西连乐山市、南接宜宾市、北靠内江市,自贡与 其周边地市在人才、科技、产业、资源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互 补性,在西部开发中具有区域拉动优势。自贡市属中亚热带 温湿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 17.8 C,年降水量930 1028mm ,年均日照 1212.5 小时,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无霜期长。 幅员面积 4372.6 平方公里, 土地面积 656 万亩, 辖两县四区、 96 个乡镇、 1465

4、 个村,农村人口 247.02 万 人。 2005 年,实现农业增加值 56.66 亿元,占生产总值的 20.6% ,农民人均纯收入 3188 元。 农业技术、信息及农产品市场体系有一定基础。有农业 科技人员 2953 人,其中高级(含高级)以上人员 140 人, 中级 763 人。有农业科研机构 1 所,农业教育机构有中等专 业学校及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各 1 所。通过实施农业信息化 “乡 乡通”工程,全市各乡镇已实现了互联网全线贯通,农民通 过互联网获取农业科技的最新知识以及农产品的市场供求 信息,改变了传统的种田观念。农业标准化体系开始建设。 建成了以川南农产品批发市场及城乡集贸市场为主的初

5、级 市场网络。 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特色和潜力的产品产业主要有:以 水稻为主的粮食, 以生猪、 黑山羊、 肉兔、 奶牛为主的畜禽, 以茶叶、水果、蔬菜、花卉、蚕桑为主的园艺,以笋竹、中 药材为主的林特产,以及稻田养鱼、特种水产、休闲渔业。 养殖业中,生猪为优势产品,年出栏 236.9 万头,占畜 牧业产值的 50%, 肉制品加工重点企业有 5 户,其中国家级 龙头企业 1 户,有 3 户企业 2005 年产值超过 3 亿元,华润 肉食品公司“居华”牌分割肉 2005 年直接出口创汇 950 万 美元, 居全省同行业首位 ,肉制品加工产业链已基本形成; 自 贡市 2001 年启动自贡市黑山羊品种选

6、育工作,列入四川 省各地黑山羊性能测定及遗传性能研究项目,目前“自贡 黑山羊” 已通过品种审定, 自贡黑山羊年出栏 154 万只 ,“贡 洋”牌自贡黑山羊在省内外具有一定品牌效应,市场开发潜 力大;小家禽养殖已有一定规模,肉兔出栏居全省第二位, 年出栏 2012 万只,兔肉产量 1.2469 万吨,现价产值 13240 万元,占牧业现价总值的 5.14% 。年出栏鸡 1169 万只,鸭 1411.4 万只,鹅 332 万只。 园艺作物发展上,自贡市全境被四川省列为柑桔商品生 产发展重点区域。荣县形成 10 万亩椪柑集中发展产区,椪 柑注册商标为“荣州”牌,规模居全国第三、全省第一,是 全省首批

7、命名的唯一一个优质椪柑商品生产基地县。富顺县 被列为全国甜橙发展重点县。龙都早香柚成为我市唯一具有 知识产权的水果品种,注册商标为“龙都”牌。我市所产锦 橙、脐橙、新津蜜桔、龙都早香柚均多次荣获国家级优质果 品奖。据 2005 年底业务部门统计, 全市水果面积 30.5 万亩, 产量 11.6 万吨,产值近 2 亿元。 渔业发展上,我市风光水热条件十分适宜渔业的发展, 全市有自然分布的各种鱼类近百种、 经济鱼类近 65 种,2005 年全市生产水产品 37625 吨,比“九五”期增长 58.4% , 水产业总产值 3.73 亿元,占大农业比重的 4.6% 。名特优养 殖基地近几年发展了 300

8、0 多亩, 主要养殖鳜鱼、 丁鱼岁、鲶 鱼等。并在龙头企业、水产协会的引领下,渔业实现了从小 到大的转变,渔业经济总量位居全省中游。 三、产业带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 “十五”期间,通过国家、省级“星火计划”项目在自 贡市的实施及辐射作用,促进了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但同时 也暴露出了以下问题:一是农产品基地规模化、集约化、标 准化程度低。基地建设布局分散,具有一定产业规模和物流 规模的产品较少,发展水平低与结构趋同并存;二是龙头企 业竞争力和带动力弱。依托于高校、科研院所和星火龙头企 业的星火技术开发和产业化服务平台还不完善,企业技术创 新能力差,精深加工层次不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低,自主品 牌少,抗

9、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都比较弱;三是星火产业 带的科技支撑不明显。星火产业带的区域创新能力较弱,先 进适用技术推广渠道不畅。加之农村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不 健全,星火培训体系建设不完善, 影响了星火产业带的发展。 四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村人多地少,经营规模太小,农 村劳动者整体素质较低,经营手段和经营方式落后。而农民 专业合作组织规模小、实力弱,不能有效地组织农民进入市 场。 因此,在自贡市开展星火产业带建设,更好地发挥星火 科技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从而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 营,是十分有必要的。这将为科学技术大规模进入农村与农 村经济密切结合发挥先导作用,同时也能引导开发具有区域 资源优势的

10、主导产品,形成规模,带动企业和相关产业发展, 实行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这是自贡市委、市政府 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的基础环节,也是自贡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推进现代化 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自贡市将抓住新机遇,应对新挑战, 实现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推 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农村规模经济发展,把先进 适用的技术引向农村,引导农民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农村经 济,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对培养 农村实用技术和管理人才,提高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推动 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加速传统农业向 现代农业的转变,

11、增加农民收入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四、产业带建设的基础条件 “十五”期间,通过 13 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及省 级“星火计划” 项目的实施及辐射, 自贡市四川龙都茶业 (集 团)有限公司、美乐香辣酱有限公司列为国家级星火示范企 业,另有 3 个企业列为省级星火示范企业,建成国家级农业 龙头企业 1 个、省级农业龙头企业 3 个,建成两个国家级星 火培训学校。拥有了“自贡黑山羊” ,再生稻,辣椒新品种 等一批自主创新成果,并初步形成了连接富顺、沿滩、荣县 的星火产业带,培育出了华润肉食品有限公司、自贡市六顺 养殖开发有限公司、荣成实业公司等农产品加工明星企业, 有力地促进了自贡市农业产业化、

12、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进 程。 一是农产品生产基地初具规模。 初步形成生猪、 黑山羊、 优质椪柑、名优水产等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现有名特优 养殖基地 3000 多亩,水果 30 万亩,年出栏生猪 236.9 万 头,年出栏自贡黑山羊 154 万只,家禽现价产值 61865 万 元。 二是农业龙头企业发展逐步壮大。 全市规模以上龙头企 业 40 家,销售收入 25.9 亿元,比 2000 年增长了近 4 倍。 生猪产加销产业链规模最大,自贡市华润肉食品有限公司、 自贡市新星源食品有限公司、四川省吉泰龙食品有限责任公 司 3 家肉类加工企业年屠宰加工能力为 150 万头,其中华润 肉食品公司“居华”

13、牌分割肉直接出口创汇 950 万美元,居 全省同行业首位。自贡市黑山羊主要分布于富顺、荣县高、 中丘陵区,自贡市六顺养殖开发有限公司销往广州、深圳等 沿海市场,产品供不应求, “自贡黑山羊”品种选育已获成 功。自贡市龙格实业有限公司等名优水产品企业、荣县顺达 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等优质水果果品企业、自贡市绿源 养殖公司等禽业养殖企业初具规模。 三是农产品市场进一步完善。 市场主体的素质逐渐提 高,企业及农户按市场规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能力逐步增 强。农产品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农贸市场达 207 处, 年交易额 20.6 亿元。川南农产品批发市场已经成为具有一 定规模的农产品物流中心和农产

14、品产销信息传播中心。 四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建立。 首先,产销中介组 织发展较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逐步走上外延与内涵同步发 展的路子,目前已有专合组织 260 家、农村经纪人近 3000 个,专业大户近 3 万户;其次,通过实施农业信息化“乡乡 通”工程,全市各乡镇已实现了互联网全线贯通;再次,通 过农业科技示范,开展科技兴村示范村建设,以科技项目为 载体,引进业主,规模开发,科技培训与科技示范结合,辐 射效果加大,探索出了农民依靠科技增收的示范经验,农民 增收效果明显;最后,农业科技园区初见成效。近年来启动 了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重点支持发展了具有独特品牌的 生猪、优质水果、自贡黑山羊

15、、名优水产等科技示范,初步 形成了几个集新品种、新技术为一体的展示基地。 同时,生猪、自贡黑山羊、水产、水果、禽业等良繁体 系初步建成。农业产业化经营环境不断优化,为进一步快速 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五、产业带建设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 会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按照“全 面规划、总体布局、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的思路,全面落 实科学发展观,以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发展、建设社 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建设优势农产品星 火产业带为基础,加速农业和农村科技成果转化,以培育农 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为突

16、破口,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方式的根本转变,大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促进现代农 业的发展 二)发展目标 重点建设绿色、无公害畜禽产业带,绿色、无公害特色 水果产业带,名优水产产业带,形成产业化、标准化、品牌 化程度较高的优势农产品星火产业带,依托自身优势,努力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到 2010 年,实现以下目标: 1、全市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加 300 元以上,星火产业 带示范基地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加 业增收占 40% 以上。 2、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 术覆盖率达 95% 以上。 3、全市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500 元以上。 其中第一产 50% 以上。新品种、新技 6% ;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 7

17、.5% ,其中特色优势农产品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70% 以上, 加工转化率达到 60% 以上;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出口创汇额超 过 6000 万美元 4、形成一批竞争力强、带动面广、与主导产业配套的 带动主体。建成 10 个年销售收入 1000 万元以上的龙头企 业,其中 1 亿元以上 2 个,5 亿元以上 1 个; 新形成 100 个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1000 人的农村经纪人队伍、 2 万户 生产经营大户;农产品市场体系同步发展。农户参加星火产 业化组织比例达到 50% 以上。 5、农产品品牌有大提高。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食品 类产品基本达到无公害标准, 力争 40% 以上通过绿色食品认

18、证。培育四川省著名商标和四川省名牌产品各 5 个以上,争 取实现全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零的突破 。 六、产业带建设内容和重点 培育星火产业带,形成产业链条,扶强做大现有国家、 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形成区域特色鲜明的农产品加工企 业群,以区域突破带动星火产业带的发展。到 2010 年形成 规模化、集约化的绿色、无公害畜禽产业带,绿色、无公害 特色水果产业带,名优水产产业带。 1、绿色、无公害畜禽产业带 (1 )绿色、无公害川猪产业基地 生猪产业链。建设一批县乡制种场与扩繁场,大力推 进生猪换种工程,推进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积极开 发生猪精深加工,推进区域型龙头企业建设和发展。 基地建

19、设。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开展畜牧生产小区建 设,积极推进无公害优质生猪出口基地建设,相对集中、适 度规模地发展生猪养殖。 “三杂”面达到 85% ,其中洋“三 杂”达 50% 。 产业龙头。做大做强自贡市华润肉食品有限公司、自 贡市新星源食品有限公司、四川省吉泰龙食品有限责任公 司,引导建立行业协会或营销加工企业集团。依托龙头企业 带动规模养殖, 打造川猪品牌。 到 2010 年,年出栏生猪 300 万头,加工外销 250 万头,加工产值 20 亿元,出口创汇 5000 万美元。 生猪产业科技支撑。积极扶持富民、多利、祥福等种 源企业,建设一批县乡制种场与扩繁场,大力推进生猪换种 工程,推进规模

20、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同时开展疫病防治 体系建设、标准化生产监控体系建设。实施皮革加工,血红 素深加工项目,实施“果 -蔬(草) - 畜-沼”种养殖结合的高 效绿色农业模式。推广“六位一体”养猪模式。推广种草养 畜,进行优质牧草的适应性试验种植, 大力推广 DLY 等优质 肉猪的生产,不断扩大生猪三元杂交面。 (2)绿色、无公害自贡黑山羊产业基地 自贡黑山羊产业链。继续培育六顺养殖等流通企业, 大力支持加工龙头企业建设,加速建设黑山羊原种场和一批 县乡扩繁场,加快发展基础母羊规模养殖户。到 2010 年, 年出栏山羊 200 万只,加工外销 50 万只,加工、销售收入 1 亿元。 基地建设。山

21、羊出栏达到 220 万只,其中本地黑山羊 出栏 200 万只,年出栏 50 只以上规模养殖户达到 6000 户。 产业龙头。培育壮大以自贡市六顺养殖开发有限公司、 自贡市大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自贡绿康牧业开发公司为主 的产销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规模养殖,引导建立 加工企业。建设产地批发市场 2 个,年交易额 1 亿元。打造 “贡洋”牌自贡黑山羊品牌。 自贡黑山羊产业科技支撑。 加快自贡黑山羊品种选育, 建设存栏 200 只以上规范种羊场 10 个,推行能繁母羊规模 养殖和群选群育。集成推广自贡黑山羊舍饲、离地饲养和补 饲技术、种草和贮草养羊技术、驱虫和羊病综合防治技术及 适度规模养羊技

22、术。形成一套提高自贡黑山羊繁殖性能的综 合配套技术。 (3)绿色、无公害禽业养殖基地 禽业产业链。扶持以绿源养殖为重点的蛋鸡生产龙头 企业,大力培育肉兔加工龙头企业, 建设一批禽兔养殖小区。 到 2010 年,全市禽蛋总产达到 5.6 万吨,肉兔出栏 2800 万只,白鹅出栏 500 万只。 基地建设。建设蛋鸡养殖基地,肉兔养殖基地,白鹅 养殖基地,同时,建成蛋鸡、肉兔、白鹅养殖小区各 5 个。 产业龙头。扶持以绿源养殖为重点的蛋鸡生产龙头企 业,大力培育肉兔加工龙头企业,带动规模养殖。 禽业科技支撑。加强新技术引进,集成推广优质、特 色地方小家禽品种,加快更新产品结构。全面实施无公害小 家禽

23、养殖生产技术标准。大力支持资金技术密集度高的产业 化项目,培育高新科技型禽产品加工业。促进龙头企业与大 专院校、科研院所和生产基地建立稳定的协作关系,鼓励龙 头企业加强对规模化禽业基地农户的培训,提高禽产品标准 化和无公害化生产水平。 2、绿色、无公害特色水果产业带 绿色、无公害特色水果产业链。建立富顺县柑桔良种 苗木繁育基地等水果苗木繁育基地,在规模产区培育批发市 场和种植、营销龙头企业,加强商品化处理和品牌开发。实 行发展和改造并重,优化品种结构,集中建设标准化、规模 化绿色、无公害特色水果生产基地。到 2010 年全市水果面 积达到 40 万亩,总产 16 万吨,其中加工、外销 10 万

24、吨, 实现销售收入 3 亿元。 基地建设。重点建设: 以自荣路为重点的宽皮柑桔 (椪 柑、杂柑、柚类)产业基地,到 2010 年新建柑桔基地 5 万 亩,达到 15 万亩, 总产 12 万吨;以富牛路为重点的沱江流 域优质甜橙产业基地,到 2010 年,新建甜橙基地 5 万亩, 达到 8 万亩,总产 4 万吨;以沿滩区金银湖为重点的,优质 早熟梨、枇杷为主要品种的伏季水果基地,到 2010 年面积 达到 2 万亩,总产 1 万吨。 同时开展 15 个中心示范片建设, 面积 2 万亩以上,积极推进绿色、无公害特色水果生产基地 建设。 产业龙头。壮大荣县顺达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 自贡云峰农业有

25、限公司、 自贡阳光农业有限公司等 8 个龙头 企业,扶持引导 18 个水果协会,依托“荣州”牌椪柑、 “龙 都”牌龙都早香柚等品牌,到 2010 年,加工、外销绿色、 无公害水果 10 万吨,实现销售收入 3 亿元。 产业科技支撑。建立水果苗木繁育基地,选择适合自 贡气候土壤条件、市场畅销的优良品种,优化品种结构,研 究示范推广配方施肥、保花保果与疏花疏果、套袋、病虫草 害综合防治技术等无公害优质早结丰产综合配套技术,推进 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基地建设,推行综合配套利用的循环经 济发展模式。 3、名优水产产业带 名优水产产业链。以全省最大的苗种基地富顺棬 坝村苗种繁育基地为基础,以鱼种站和水产协

26、会为依托,培 育良种繁育点和苗种生产大户 30 处,形成梯级良繁体系; 开展无公害生产基地建设,建设无公害水产品生产示范基地 和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 培育发展龙头企业, 力争组建 1-2 个水产品加工厂,加快销售网络的培育并兴建专卖店、批发 中心等,形成产供销一体化。到 2010 年,生产水产品 6 万 吨,平均每年增长 10% ,水产业总产值达 11 亿元,龙头企 业产值达 1 亿元。 基地建设。依托荣县、富顺县,开发越溪河和沱江流 域名特优水产养殖。在引进推广养殖鳜鱼、丁 鱼岁、鲶鱼等 基础上,以鳜鱼、中华倒刺鱼巴、南方鲇、观赏鱼等名优品 种为主攻方向,开展名优水产养殖 2 万亩,年生产

27、名优水产 品 1 万吨,产值 1.5 亿元,引进试养推广名优品种 10 个, 注册特种品牌 2 个。 产业龙头。以市重点龙头企业龙雨、阳光农业为依托, 实现我市水产品深加工;加快自贡市越川特种水产生态渔 场、龙格实业有限公司等名优水产品企业销售网络的培育; 以马堰滩观赏鱼养殖场、丽珠实业有限公司、国树鱼庄等水 产企业为重点,实现产业升级。到 2010 年,全市龙头企业 产值达 1 亿元。 产业科技支撑。抓好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形成集技术 普及、信息传播和生产服务于一体的水产技术推广网络,开 展自贡市水产科技示范园建设,促成新技术、新品种的集成 示范;建设苗种繁育体系,形成梯级良繁体系,为全市大面

28、 积养殖提供苗种;大力推广健康养殖技术,以天然水域为重 点推广生态养殖,有效解决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发展无公 害水产品基地,引进试养推广名优品种 10 个,逐步建立水 产品质量安全保证体系、抓好行业病害防治、环境监测和质 量监督,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 七、产业带建设区域及布局 1、绿色、无公害畜禽产业带 (1)绿色、无公害川猪产业基地 重点乡镇。主要布局在沿滩区瓦市、永安、富全、联 络、黄市、刘山、九洪、邓关、王井、沿滩,荣县旭阳、度 佳、正紫、过水、乐德、望佳、双石、鼎新、观山、来牟、 长山,富顺县富世、互助、狮市、骑龙、代寺、童寺、宝庆、 万寿、琵琶、龙万,大安区牛佛、何市、三多寨、永嘉、

29、新 店,自井区仲权、舒坪、荣边,贡井区龙潭等 40 个乡镇 (2)绿色、无公害自贡黑山羊产业基地 重点乡镇。主要布局在富顺县永年、板桥、富和、福 善、李桥、彭庙、兜山、安溪、狮市、骑龙、代寺、古佛、 童寺、龙万,荣县东兴、墨林、旭阳、双古、长山、铁厂、 保华、度佳、雷音、古佳、河口、乐德、古文,大安区牛佛、 回龙,贡井区五宝等 30 个乡镇。 (3)绿色、无公害禽业养殖基地 重点乡镇。建设以荣县望佳,沿滩区永安、富权,大 安区大山铺等乡镇为重点的蛋鸡养殖基地;以荣县望佳、贡 井区成佳、富顺县万寿等乡镇为重点的肉兔养殖基地;以富 顺县骑龙、怀德、兜山等乡镇为重点的白鹅养殖基地。 2、绿色、无公害

30、特色水果产业带 1)以自荣路为重点的宽皮柑桔(椪柑、杂柑、柚类) 产业基地。 重点乡镇。包括荣县留佳、正紫、古佳、新桥、望佳、 双石,贡井区成佳、章佳、白庙、建设,自流井区农团、荣 边等乡镇。 (2)以富牛路为重点的沱江流域优质甜橙产业基地。 重点乡镇。包括富顺县东湖、富世、互助、狮市、骑 龙,沿滩区瓦市、仙市,大安区牛佛、回龙、庙坝等乡镇。 (3)以沿滩区金银湖为重点的,优质早熟梨、枇杷为 主要品种的伏季水果基地。 重点乡镇。包括荣县新桥镇、度佳镇,沿滩区刘山乡, 富顺县琵琶镇,等乡镇。 3、名优水产产业带 重点乡镇。包括自流井区舒平镇;贡井区艾叶镇;大 安区和平乡、大山铺镇;沿滩区黄市镇、

31、永安镇;荣县新桥 镇、长山镇、留佳镇;富顺富市镇、骑龙乡共 11 个乡镇 八、产业带建设实施步骤及进度安排 1、绿色、无公害畜禽产业带 (1 )绿色、无公害川猪产业基地 2006-2007 年建设计划。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建 500 头洋“三杂”原种猪良繁场 4 个,新建和完善 20 个规范化 生猪品改站,生产用 LY (YL)母猪达10万头以上,“三杂” 面达到 70% ,其中洋“三杂”达 30% ;疫病防治体系建设: 保证猪瘟防疫密度常年保持在 90% 以上,发病死亡率控制在 5%以下;标准化生产监控体系建设: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 检测中心,制订无公害生猪生产标准 ;建设基地示范区 12 个,

32、带动面上 12 个重点乡镇发展洋“二杂”母猪规模养 殖大户 8000 户。年出栏生猪 250 万头,龙头企业年屠宰加 工能力达到 200 万头,销售收入 15 亿元以上,出口创汇 3500 万美元以上。 2008-2010 年建设计划。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建 500 头洋“三杂”原种猪良繁场 8 个,新建和完善 32 个规范化 生猪品改站,生产用 LY (YL)母猪达18万头以上,“三杂” 面达到 85% ,其中洋“三杂”达 50% ;疫病防治体系建设: 保证猪瘟防疫密度常年保持在 98% 以上,发病死亡率控制在 3% 以下;标准化生产监控体系建设: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 检测中心,制订无公害生猪生

33、产标准 ;建设基地示范区 20 个,建设万头猪场 5 个,发展洋“二杂”母猪规模养殖 大户 3320 户,带动面上 20 个重点乡镇发展洋“二杂”母 猪规模养殖大户 10000 户。年出栏生猪 300 万头,加工外 销 250 万头,加工产值 20 亿元,出口创汇 5000 万美元。 (2)绿色、无公害自贡黑山羊产业基地 2006-2007 年建设计划。培育自贡黑山羊高繁群体, 在高繁群内自贡黑山羊产羔率初产提高 2 个百分点(达到 187% ),经产母羊提高 3 个百分点(达到 217% );形成一 套提高自贡黑山羊繁殖性能的综合配套技术,并初步推广应 用,使自贡黑山羊平均产产羔率提高 1

34、个百分点(达到 207% )。建设基地示范区 5 个,集散市场 2 个,发展存栏 200 只以上规范种羊场 6 个、规模养殖大户 800 户,带动面 上 20 个重点乡镇发展能繁母羊规模养殖大户 5000 户。继 续培育六顺养殖等流通企业,培育加工龙头企业建设,打造 贡洋”牌自贡黑山羊品牌。到 2007 年,年出栏山羊 180 万只,加工外销 40 万只,加工、销售收入 8000 万元 2008-2010 年建设计划。培育自贡黑山羊高繁群体, 在高繁群内自贡黑山羊产羔率初产提高 3 个百分点(达到 188% ),经产母羊提高 4 个百分点(达到 218% );形成一 套提高自贡黑山羊繁殖性能的

35、综合配套技术,使自贡黑山羊 平均产产羔率提高 2 个百分点(达到 208% )。建设基地示 范区 8 个,集散市场 4 个,发展存栏 200 只以上规范种羊场 10 个、规模养殖大户 1000 户,带动面上 20 个重点乡镇发 展能繁母羊规模养殖大户 10000 户。建成加工企业 1 个, 形成“贡洋”牌自贡黑山羊品牌。到 2010 年,年出栏山羊 200 万只,加工外销 50 万只,加工、销售收入 1 亿元。 (3)绿色、无公害禽业养殖基地 2006-2007 年建设计划。引进推广新技术 6 项,推广 优质、特色地方小家禽品种 12 个,建设蛋鸡养殖基地,肉 兔养殖基地,白鹅养殖基地,同时建

36、成蛋鸡、肉兔、白鹅养 殖小区各 3 个。支持资金技术密集度高的产业化项目 3 个, 对规模化禽业基地农户的培训 20 场次以上,提高禽产品标 准化和无公害化生产水平。培育肉兔加工龙头企业。全市禽 蛋总产达到 4.8 万吨,肉兔出栏 2200 万只,白鹅出栏 440 万只。 2008-2010 年建设计划。引进推广新技术 8 项,推广 优质、特色地方小家禽品种 16 个,建成蛋鸡养殖基地,肉 兔养殖基地,白鹅养殖基地,同时建成蛋鸡、肉兔、白鹅养 殖小区各 5 个。支持资金技术密集度高的产业化项目 4 个, 对规模化禽业基地农户的培训 30 场次以上,全面实施无公 害小家禽养殖生产技术标准。建成肉

37、兔加工龙头企业 1 个。 全市禽蛋总产达到 5.6 万吨,肉兔出栏 2800 万只,白鹅出 栏 500 万只。 2、绿色、无公害特色水果产业带 2006-2007 年建设计划。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建 设以富顺县柑桔良种苗木繁育基地为重点的水果苗木繁育 基地 300 亩,建设以椪柑为主的优质宽皮柑桔良种繁育园 200 亩,建立优质伏季水果良种繁育园 100 亩;通过高换、 新植等方式改良普通甜橙、中晚熟蜜柑、杂柚等劣质品种, 主要发展“中岩早”早熟椪柑、 不知火”杂柑、 “新世纪” 脐橙、“二十一世纪”脐橙、 “塔罗科血橙新系” 、“圆黄梨”、 “黄金梨”等新品种;新建和规范完善基地中心示范示

38、范片 9 个,面积 12000 亩,带动面上 10 个重点乡镇 9000 农户, 按照无公害优质水果标准化技术进行生产, 优质果率 70% 以 上,产量达到 14 万吨,龙头企业加工、外销 8 万吨,实现 销售收入 2.5 亿元。 2008-2010 年建设计划。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以富顺 县柑桔良种苗木繁育基地为重点的水果苗木繁育基地达到 500 亩以上,以椪柑为主的优质宽皮柑桔良种繁育园达到 400 亩,优质伏季水果良种繁育园达到 200 亩;普通甜橙、 中晚熟蜜柑、杂柚等劣质品种全部改良,发展的“中岩早” 早熟椪柑、“不知火”杂柑、 “新世纪”脐橙、 “二十一世纪” 脐橙、“塔罗科血橙新系

39、” 、“圆黄梨” 、“黄金梨”等新品种 规模化,品种改良和新品种推广进一步深化;基地中心示范 示范片达到 15 个,面积 20000 亩,带动面上 22 个重点乡 镇 15000 农户,全市水果面积达到 40 万亩,按照绿色、无 公害优质水果标准化技术进行生产, 优质果率 85% 以上, 产 量达到 16 万吨,龙头企业加工、 外销 10 万吨, 实现销售收 入 3 亿元。 3、名优水产产业带 2006-2007 年建设计划。发展苗种繁育基地 1500 余 亩,年生产苗种 7 亿尾,培育良种繁育点和苗种生产大户 25 处;开展名优水产养殖 1.5 万亩,年生产名优水产品 0.75 万吨,产值

40、1.1 亿元,全市龙头企业产值达 0.8 亿元,组建 1 个水产品加工厂;抓好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组建自贡市水 产科技示范园 1 个,引进试养推广名优品种 7 个,注册特种 品牌 1 个,申报认定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 6 万亩,认证产 品 8 个,增加 1 个水产品批发市场。 2008-2010 年建设计划。发展苗种繁育基地 2000 余 亩,年生产苗种 9 亿尾,培育良种繁育点和苗种生产大户 30 处;开展名优水产养殖 2 万亩,年生产名优水产品 1 万吨, 产值 1.5 亿元,全市龙头企业产值达 1 亿元,水产品加工厂 达到 2 个;自贡市水产科技示范园集成示范作用显现,集技 术普及、信息传

41、播和生产服务于一体的水产技术推广网络基 本形成, 引进试养推广名优品种 10 个, 注册特种品牌 2 个, 申报认定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 8 万亩以上,认证产品 10 个,新增加的水产品批发市场达到 3 个,水产品流通体系趋 于完善。 九、产业带建设的预期经济和社会效益 到 2010 年,绿色、无公害川猪产业基地年出栏生猪 300 万头,加工外销 250 万头,加工产值 20 亿元,出口创汇 5000 万美元。产业带将带动生产环节纯收入可达到 5.89 亿元, 新增纯收入 1.84 亿元;绿色、无公害自贡黑山羊产业基地 年出栏山羊 200 万只,加工外销 50 万只,加工、销售收入 1 亿元;

42、 绿色、 无公害禽业养殖基地禽蛋总产达到 5.6 万吨, 肉兔出栏 2800 万只,白鹅出栏 500 万只;绿色、无公害特 色水果产业带水果面积达到 40 万亩, 总产 16 万吨,其中加 工、外销 10 万吨,实现销售收入 3 亿元;名优水产产业带 水产水产品总产达到 6 万吨,水产业总产值达 11 亿元,渔 业销售收入 7 亿元以上,龙头企业产值达 1 亿元。 星火产业带建设完成成后,畜牧业成为支柱产业,全市 经济作物比重将提高 6 个百分点。 示范基地生产环节可实现 产值 52.85 亿元,纯收入 24.99 亿元,新增纯收入 9.71 亿 元。全市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可增加 300 元以上, 示范基地农 民年人均纯收入可增加 500 元以上。全市产业科技含量显著 提高,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农业科技进步 贡献率将达到 50% 以上,新品种、新技术覆盖率 95% 以上。 各级财政增收,将有效带动县域经济和周边区域经济发展。 星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