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年北京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古文分类汇编学易语文学校班级姓名16考生须知1 .本试卷共1道大题,46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 .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姓名和考号。3 .所有试题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 .答题卡上,选择题用 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5 .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卡和试卷一并交回。一、阅读理解。(共14小题,共100分)(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共3小题,共6分)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
2、耳,无案 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 随后鲜有闻。莲之爱,同子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2分)下列选项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加粗字的意思都 相同的一项是()A.自李唐来/自始至终谈笑有鸿儒/鸿鹄之志B.中通外直/政通人和可以调素琴/素不相识C.亭亭净植/亭台楼阁花之隐逸者/闭情逸致D.宜乎众矣/事不宜迟陶后鲜有闻/
3、鲜为人知2 .(2 分 )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甲】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翻译:这是一间简陋的居室,但居室里的兰花气味芬芳。理解:刘禹锡认为判断居室简陋与否的标准在于居室主人的品德是否高尚。B. 【乙】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翻译: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理解:周敦颐唯独喜爱莲花,主要原因在于莲花洁身自爱、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可贵精神。C. 【丙】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翻译: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理解周敦颐认为,喜爱莲花的人不像喜爱牡丹的人那么多,也不像喜爱菊
4、花的人那么少。3 .(2 分 )下面的【链接材料】中说“人之所宝者异也”。结合上面两篇短文,说说刘禹锡、周敦颐和子罕“所宝者 ”分别是什么。【链接材料】宋人有得玉者,献诸司城子罕 ,子罕不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室,故敢献之。”子罕曰: “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与我者,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故宋国之长者曰:“人之所宝者异也。”今以百金与搏黍 以示儿子 ,儿子必取搏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与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子罕之所宝者至矣。( 节选自刘向新序)注: 司城子罕 乐喜,子姓,乐氏,字子罕,是春秋时期宋国的卿。 搏黍 黄鹂 (
5、 黄莺 ) 的别名。 儿子 婴儿。( 二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共5 小题,共10 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 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 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
6、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4 .(2 分 )解释句中加粗字的意思。 致 书以观: 走 送之: 5 .(2 分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主人日再食6 .(2分)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以中右乐/7 .(2分)阅读第一段, 余因得遍观群书”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8 .(2分)阅读第二段,概括作者所说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的内容。(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共3小题,共6分)【材料一】余幼时即嗜
7、学。家贫,无从 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 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 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 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饿裂而不 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 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 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
8、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 右备容臭,炸然若神人;余则细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 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材料二】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9 .(2分)下列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无从致书以观非宁静无以致远B.以衾拥覆拥叠衣炉火C.无鲜肥滋味之享陶后鲜有闻D.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皆以美于徐公 10.(2分)联系语境,对句子翻译及理解都正确的一项是(A.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翻译:抄写完毕,跑着把书送还给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理解: “走 ”“ 稍 ”两词写
9、出了作者对还书时间的严格遵守,后文交代的成效也说明他深谙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蕴含的道理。B.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翻译:大概心中有值得快乐的事,不知道自己吃的穿的不如别人。理解:作者就如“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的唐代诗人刘禹锡一样,追求精神的愉悦,而不是物质的享受。C.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翻译:层云生起,使心胸震荡;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理解:这两句写诗人细望之景,他此时的心情和杜牧泊秦淮中“烟笼寒水月笼沙 ”抒发的一致。11 .(2 分 ) 结合上面的古诗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概括说说你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进取精神 ”内涵的理解。【材料】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10、。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屈平属 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 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王怒而疏屈平。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选自史记) 左徒:楚国官名,职位仅次于令尹。下文“大夫 ”也为楚国官名。 宪令:国家的重要法令。属:zh u,写作。伐:自夸。( 四 ) 阅读爱莲说回答下列问题(共3 小题,共6 分)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
11、,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2 .(2 分 ) 下列选项中加粗词语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A. 中 通 外直政 通 人和博古 通 今B. 香远 益 清益 慕圣贤之道老当 益 壮C. 濯 清 涟而不妖清 风徐来冰 清 玉洁D. 可 远 观而不可亵玩焉未能 远 谋好高骛 远13 .(2 分 ) 翻译文中三处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正确的一
12、项是 ) A. 【甲】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翻译:只有晋代的陶渊明爱菊花。自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很喜爱牡丹。理解:陶渊明爱菊,自唐朝以来人们非常喜爱牡丹,作者喜爱的与他们不同。B. 【乙】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翻译: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土;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理解:把菊花、牡丹、莲比作不同的人,看似写花,实则写人,暗写自己如君子。C.【丙】菊之爱,随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翻译: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人就很多了!理解
13、:表明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隐逸于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 体现了他逍遥避世的人生追求。14 .(2分)自古以来,我国有许多如莲的君子。阅读下面两则【链接材料】,结合爱 莲说,分析材料中人物的品质。【链接材料一】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日:子非三闾大夫?何故而至此? ”屈原日: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 渔父日: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 人皆醉,何不具食甫血而啜其酶 ?何故怀理握瑜而自令见肢为? ”屈原日:吾闻之,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
14、 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蟆乎!”(节选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链接材料二】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厘山,使为 书招张世杰。天祥日: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 ”索之固,乃书所 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厘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日: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法然出涕,日: 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 死而二其心乎。”(节选目宋史文天祥传) 注:放放逐。W (bu)其糟而啜其酶(1 )意思是效法时俗,随波逐流。察察洁净的样子。
15、这汶污浊的样子。温蟆(hud)昏版 弘范元 初大将。张世杰宋朝抗元爱国名将。固坚决。(五)阅读核舟记回答下列问题(共 3小题,共6分)核舟记明有奇巧人日王叔远,甲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 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着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 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稼之。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乙】东 坡现右
16、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 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训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 挂念珠倚之一一珠可历历数也。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 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 声然。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 夭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 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 初平山人”,其色丹。丙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奢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 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
17、狭 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15 .(2分)下列选项中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加粗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组是A.罔不因势/因地制宜 B.曾不盈寸/热泪盈眶 C.苏黄不属/桑竹之属 D.矫首昂视/矫正错误尝贻余核/卧薪尝胆 两膝相比/比邻而居 水波不兴/百废俱兴 修狭为之/修缮一新16 .(2分)依据上下文,对文中三处画线语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甲】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 各具形态。理解:王叔远能在一寸长的木头上,就着宫室、器皿、人物、鸟兽、木石的形状, 刻出各种生动的样子。这样的技艺令人惊叹。B.【乙】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
18、,各隐卷底衣褶中。理解:通过写苏东坡与黄鲁直坐在一起的情态,尤其是写隐藏在手卷下方衣褶子 里紧靠的两膝,突出了两人非常亲密的友谊。C.【丙】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奢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 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理解:总得算来,核舟上雕刻五个人、八扇窗、楫、炉等事物,是为了突出说明 王叔远擅长雕刻的事物很多。17 .(2分)中国民间艺人技艺高超精湛。请你根据上文和下面的两则【链接材料】,概括说一说王叔远、黄履庄、乐工的精湛技艺是如何体现的。【链接材料一】黄子履庄,少聪颖,尤喜出新意,作诸技巧。作木狗,置门侧,卷卧如常,唯 人入户,触机则立吠不止。吠之声与真无
19、二,虽黠者不能辨其为真与伪也。作木鸟, 置竹笼中,能自跳舞飞鸣,鸣如画眉,凄越可听。 所作之奇俱如此,不能悉载。(节选自虞初新志黄履庄传)注:黄子履庄:即黄履庄,清代顺治、康熙年间人。机:机关。【链接材料二】一乐工能刻木为舟。大可二寸,篷桅橹舵咸具,二人对酌于中,壶觞 但钉满案, 一人挽篷索,一人握橹,一人运舵,皆有机能动,置之水中,能随风而行,略无欹侧 。一舟必需白金一两,好事者竟趋焉。(节选自刻木巧匠)注:壶觞:酒器。但钉(d du d ng):供陈设的食品。欹(q ):斜。(六)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共3小题,共6分)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
20、丹。予独 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要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 随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甲】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乙】苔痕 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丙】无丝 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8 .(2分)下列选项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加粗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A.中通外直/理直气壮 香远益清/冰清玉洁B.亭亭净植/窗明
21、几净斯是陋室/逝者如斯C.有仙则名/莫名其妙 鸿儒白丁/真相大白D.素琴金经/素不相识 何陋之有/孤陋寡闻 19.(2分)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 项是(A.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翻译: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有很多人了。理解:很多人喜爱牡丹,它不像菊花不易被人发现,也不像莲花花香清淡,牡丹 花香浓郁,价值高,是人人都喜爱的富贵之花。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翻译:苔痕碧绿,长上台阶;草色青葱,映入帘中。理解:写陋室内外之景,将外景引入室内,为陋室增添了勃勃生机,洋溢一片盎 然春意。映衬出陋室的闲雅、清幽与别致。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翻译:没有世
22、俗的音乐扰乱心境,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神伤身。理解:作者非常厌恶官场上、宴会上的嘈杂的音乐,喜爱陋室中安适、悠闲的生 活,于是抛弃繁杂的公务,安享陋室中没有喧嚣的生活。20 .(2分)请你根据上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概括说明三位作者分别表达了怎样的 思想感情。【链接材料】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 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虚受者。(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共3小题,共6分)【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
23、颓,沉鳞竟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 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修(欧阳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 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 而深藏;中有清泉,瀚然 而仰出 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 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 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 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 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24、。遂书以名其亭焉(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有删节)W1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 嵌盘曲,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洞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之上,则宜逸民退土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选自元结右溪记)注:窈然深幽的样子。瀚(w eng)然水势盛大的样子。掇(du4 拾取。破(q)嵌盘屈(这些石头)有的倾斜嵌叠,有的盘曲回旋。敲,倾斜。俾(b )使。21 .(2分)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粗字的
25、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四时俱备关怀备至B.五色交辉君子之交C.夕阳欲颓断壁颓垣D.沉鳞竞跃千帆竞发22.(2分)翻译【甲】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 的一项是()A.高峰入云,清流见底翻译: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理解:这两句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用笔洗练,寥寥八字,就写出了仰观俯 察两种视角,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境界清新。B.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翻译:清晨的薄雾将要歇息的时候,传来猿、鸟乱七八糟的鸣叫声。 理解:通过描写林间清晨的生物活动,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C.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翻译: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
26、,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理解:作者虽然向往和谢灵运这样的林泉高士结交,但他也无法欣赏景物中的乐 趣,因而颇有遗憾之意。23 .(2 分 ) “山水 ”是中国文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大多外显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但景语多相似,情语大不同:【甲】文通过对“山川之美 ”的描写,既表达了,更表现了 ;【乙】文则突出表现了作者 的思想;【丙】文借助描述一条小溪,隐晦表达之意。( 八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共5 小题,共10 分)【甲】送东阳马生序宋濂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
27、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28、乙】与友人书顾炎武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 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 ,犹当博学审 问,古人与稽 ,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 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 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注】 孤陋 片面、浅陋。 资 盘缠。 审 详细。 稽 探究、考察。 庶几 差不多。 子羔、原宪 孔子的弟子。24 .(2分)下面语句加粗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余幼时即嗜学独学无友学而不思则罔鹦鹉学舌B.无车马之资走送之公将鼓之甘之如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谈虎色变静以修身持之以恒C.
29、未尝稍降辞色巧言令任D.以十有足乐者 可以一战25.(2分)下面论语语录中,填入【乙】文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A.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C.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D.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26 .(2分)大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请你从句中选出能够表现作者成年之后求学艰辛的语句并翻译27 .(2分)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请你从 两句中选一句警醒自己并写出选择的理由28 .(2分)请你用上 不但而且
30、这组关联词,写出从【甲】【乙】两段文字中获 得的为学” (九)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共3小题,共6分)【材料一】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 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材料二】四弟来信甚详,其发愤自励之志,溢于行间;然必欲找馆出外,此何意也?不过 谓家塾离家太近,容易耽搁不如出外较净耳。然出外从师,则无甚耽搁,若出外读书, 其耽搁更甚于家塾矣。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 皆可读书。苟
31、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 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节选自曾国藩与诸弟书)【材料三】夫战,始如处女,及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节选自孙武孙子 九地有删改)29 .(2分)下列句子中的 去”与 意与日去”中的 去”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山蜀之上南海不知几千里也。B.去向怀歹,忧谗畏讥。c.M死月儿,杀二虫。D.我从玄年辞帝京。30.(2分)对文中三处画线语句的翻译及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甲】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翻译:除了内心恬淡以外,没有什么不可以拿来明确志向的,除了摒除杂念和干 扰以外,没什么不可以拿来达到远
32、大目标的。理解:强调 淡泊“宁静”对于确立并实现人生理想的重要性。B.【乙】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翻译: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理解:这句话间接说明 淡泊“宁价”的重要性。C.【丙】悲守穷庐,将复何及!翻译:只能悲哀地坐守着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那时又怎么能赶得上君子呢!(或译成: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理解:诸葛亮谆谆教导儿子,要想成为济世之才,一定要珍惜时间,不这样后悔 就来不及了。31.(2分)三段文字都谈到 重点。【材料三】静”的重要性,但又各有侧重,请分别概括出每则材料的侧(十)阅读曹刿论战回答下列问题(共 3小题,共6分)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33、。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问焉?刿曰:IA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 ”公曰:衣食所安,弗 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懦,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必以信。对曰:【B】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 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Q公将鼓之。刿曰: 朱可。”齐人三鼓。刿曰: 可 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 朱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遂 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 失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冉而衰,三而竭。彼竭我 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
34、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32.(2分)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粗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齐师伐我直木必伐B.衣被所安安之若兼C. 一鼓作气吟诗作赋D.望其旗靡所向披靡 33.(2分)翻译文中三处划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部正确的一 项是()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翻译: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够做长远谋划。理解:当大官的人容易轻视敌人,不能深谋远虑。B.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翻译:这点小小的诚信,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降福给您的。理解:曹刿认为,像 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不敢虚报数目”这样的事并不能 使神灵信任,神灵不会因此保佑鲁国打胜仗。C.公将鼓之。刿曰:
35、朱可。”翻译: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 还不行。”理解:曹刿因为担心敌人的伏兵,所以在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时阻止了他。34 .(2分)民为贵,社稷次之”是孟子的一句名言,孟子认为得民心者得天下。联系上 文,结合链接材料,说一说鲁庄公、隋文帝、汉高祖在这方面是如何做的。【链接材料一】(沛公)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 凡吾 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秦人大喜,争持牛羊洒食献飨 军士。沛 公又让不受,曰: 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史记高祖本纪有删改)【链接材料二】(高祖)乘舆四出,路逢上表者,则驻马亲自临问。尝遇关中
36、 饥,遣左右视百 姓所食。有得豆屑杂糠而奏之者,上流涕以示群臣,深自咎责,为之撤膳不御酒肉者 殆落一禁(隋书高祖纪有删改)【注释】沛公:指刘邦。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 沛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飨(xi Tg):用酒食招待客人,泛指请人受用。高祖:即隋文帝(541604年),名杨坚,北周隋王,后废北周静帝而自立,建立 隋朝。关中:地名,即今陕西省。 泰(qj :通 期”,满一个月。(一I一)阅读诫子书回答下列问题(共 3小题,共6分)诫子书诸曷凫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 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
37、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35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俭以养德属予作文以记之B.淫慢则不能励精淫雨霏霏C.年与时驰公将驰之D.意与日去醉翁之意不在洒 36.(2分)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静以修身翻译:以冷静来修养身心。理解:文章开篇以君子之行”这种高标准的道德规范要求其子,接着写本句,指 出静”是修身养德的基础。B.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翻译: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理解:此句明确
38、了 静”与志“才”的关系。强调不坚定自己的志向、明确自己的 抱负,就无法做到淡泊宁静。C.险躁则不能治性翻译: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理解:与上句 淫慢则不能励精”一起说明 淫慢”和 险躁”的害处,从反面谈不 静”,是为了彰显静”的价值。37.(2分)诸葛亮、欧阳修、陆游的家诫文都谈及学习对个人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从上 文和下面两则【链接材料】中,可以看出:诸葛亮强调学习可以,欧阳修强调学习可以 ,陆游强调学习可以 。【链接材料一】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 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节选自欧阳修诲学说)
39、【链接材料二】后生才锐者,最易坏事。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 令熟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 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生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 后悔。(节选自陆游放翁家训)注:害妨害;妨碍。贻遗留。(一k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共3小题,共8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 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 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
40、,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 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俟其欣悦,则又诘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饿裂而不 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 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 右备容臭,炸然若神人;余则细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 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38.(2分)下列选项中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加粗字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A. 每 假 借于藏书之家/ 狐 假 虎威先达德隆
41、 望 尊 / 望 洋兴叹 B. 计 日以还 /锦囊妙 计 益 慕圣贤之道/ 开卷有 益C. 尝 趋百里外 / 卧薪 尝 胆援疑 质 理 /蕙 质 兰心D. 未尝稍降辞色 /声 色 俱厉同舍生皆 被 绮绣 /被 甲执兵39 .(3 分 ) 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A.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翻译: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理解:宋濂家境贫寒,买不起书来读,却又非常喜欢读书,人们因为同情他,大多愿意把书借给他读,宋濂就此读到了各种各样的书。这一句主要表达了宋濂对借书 给他之人的感激之情。B.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
42、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翻译:有人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理解:这一句写出宋濂求师之难。他所求的老师面对门人弟子并不和颜悦色,有时甚至会训斥学生,但为了能够继续请教,宋濂会表现得更加恭敬谨慎。C.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翻译: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理解:宋濂毫不羡慕同学物质生活的优越,而只看中在学习中获得的快乐。这一旬强调只要精神追求得到满足,物质生活条件的艰苦是微不足道的。40 .(3 分 ) 古人求学,尤重勤学苦读。请你根据上文和下面的两则【链接材料】,说说勤学苦读在宋濂、祖
43、莹、范仲淹身上分别是如何体现的。i链接材料一】祖莹,字元珍,范阳遒人也。以文学著称,官至车骑大将军。父季真,位中书侍郎、铜鹿太守,北朝人。莹年八岁能诵诗书,十二为中书学生,好学耽书,以昼夜读儿继火小,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僮仆,父母寝睡之后,燃“圣”。尤好属文,中书监高允每叹曰:“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节选自北史列传第三十五)【链接材料二】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或夜昏怠,辄 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 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
44、诵曰: “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节选自欧阳修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并序)( 一十三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共3 小题,共9 分)【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仲淹为将,号令明白,爱抚士卒,诸羌 来者,推心接之不疑,故贼亦不敢辄 犯其境。元昊请和,召拜枢密副使 。王举正懦默 不任事,谏官欧阳修等言仲淹有相材,请罢举正用仲淹,遂改参知政事 。仲
45、淹曰:“执政可由谏官而得乎?”固辞不拜,愿与韩琦出行边。命为陕西宣抚使,未行,复除 参知政事。会王伦寇淮南,州县官有不能守者,朝廷欲按诛之。仲淹曰:“平时讳言武备,寇至而专责守臣死事,可乎? ”守令皆得不诛。(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注: 羌 中国古代西部游牧民族泛称。 辄 总是,动不动就,这里指“轻易 ”。 枢密副使 官职名。 懦默 懦弱,不出声。 参知政事 官职名,相当于宰相。 除 拜官授职。41 .(3 分 )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或 异二者之为或 遇其叱咄B. 是 进亦忧天将降大任于是 人也C. 或异二者之为仲淹 为 将D. 固 辞不拜汝心之 固 ,固不可彻42 .(3 分 ) 下列对文段语句翻译和理解都正确的一项是()A.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翻译: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温州市南浦小学2022年艺术节活动方案范文
- 环保教育培养下一代绿色生活意识
- 现代教育技术助力创新教学方法的推广
- 现代办公家具中的稳固与美观并存
- 国庆节成都汉服活动方案
- 现代远程教育在海外的发展趋势分析
- 汽车行业的社交媒体广告投放策略
- 国庆节旅游宣传活动方案
- 温控技术在绿色办公楼宇的革新发展
- 现代建筑设计的情感化表达
- 电网工程设备材料信息参考价(2024年第四季度)
- 2025年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城市建设发展集团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15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江苏省扬州市蒋王小学2023~2024年五年级上学期英语期末试卷(含答案无听力原文无音频)
- 数学-湖南省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长郡二十校联盟)2024-2025学年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预热演练试题和答案
- 决胜中层:中层管理者的九项修炼-记录
- 《港珠澳大桥演讲》课件
- 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华为eNSP模拟器)整套教学课件
- GB/T 15234-1994塑料平托盘
-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生物与环境》单元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
- “20道游标卡尺题目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