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考点技法一遍过考点1 鉴赏古代诗歌中的形象一、人物形象阅读下面这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唐叔良溪居张羽高斋每到思无穷,门巷玲珑野望通。片雨隔村犹夕照,疏林映水已秋风。 药囊诗卷闲行后,香灺灯光静坐中。为问只今江海上,如君无事几人同?【注】灺(xi):灯烛灰,此指香灰。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解析】概括古诗人物形象,可以分为四步:分析人物类别。古典诗歌中的人物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诗人形象,一类是诗歌中的主人公形象。回答问题首先把握准确题目要求概括、赏析的是哪一类人物形象。这道题中的人物形象,是诗歌中的主人公形象,即诗人书写的唐叔良的形象。把握诗歌内容。概括
2、人物形象,要注重把握诗歌描写的具体内容,比如这首诗 ,描写了唐叔良居住的地方的景色,表现了环境的幽静。分析人物描写。人物描写的相关内容体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这首诗中,描写了唐叔良“药囊诗卷”“闲行”“静坐”等,体现了其闲适的状态。概括形象特征。注重把握诗歌中具体描写的内容。这首诗,通过描写溪居的环境、唐叔良的做法等塑造了一位与世无争的隐士形象等。回答问题时,先总括,后分析。即先写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类属,然后分析这些内容在诗歌中的具体表现。【答案】这首诗塑造了在溪上野居的闲散淡泊的世外隐士的形象。首联通过唐叔良精致、开阔的居所来反映其隐士的身份,颔联居中所望之景反映主人疏懒、淡泊的心境,颈联写唐
3、氏行医济世、诗书自遣的隐居生活,尾联赞唐氏与世无争高洁的情操,表达自己的仰慕之情。【诗歌鉴赏】诗歌为唐叔良溪上野居作。首联写溪居,“高斋”谓高人居住的地方,这个地方虽然有门、小巷,但玲珑剔透、精致小巧,能够看到四野风情。颔联,写望中所见,溪居上滞留片雨,遥看邻村有夕阳余晖;溪上风起,让人顿悟秋节已到。表现了诗人疏懒、淡泊的心态。颈联,由景写人,唐叔良背负药囊、漫持诗卷、焚香燃灯、兀兀独坐,体现了唐叔良的无聊和所思。尾联,回答上联的问题,写唐叔良的无事、静坐,表现了唐叔良的闲适恬淡的情感。诗中的“犹”“已”“后”很见功力:“犹”,可见前村、后村都有夕阳,只有溪居没有;“已”,惊悟之意,见疏林间掩
4、映秋水,乃悟秋日已到、树木凋零;“后”,将前面的“闲行”,又归结到“行”后的溪居上,紧扣题意。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出塞(其二)王昌龄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请简要分析诗歌刻画的主人公形象。【解析】注重分析诗句中有关将军的描写,比如第一句对将军战马的描写、第二句对将军英勇的描写、第三句对城头击鼓的描写以及第四句对将军金刀的描写等,都体现了将军的壮志豪情英勇神武的形象。【答案】诗中刻画了一位威武自信、浴血沙场、豪情盈怀、不畏牺牲、英勇善战的将军形象。全诗不着一语直写人物,而是通过玉鞍战马、带血战刀的侧面描写及城头战鼓、月下沙场的烘托渲染来刻画将军
5、的形象。【诗歌鉴赏】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做。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诗歌描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刚刚结束时的情景。枣红马刚刚装上用白玉装饰的马鞍,战士就骑着它出发了。战斗结束的时候天已经很晚,战场上只留下寒冷的月光。城头上催战的鼓声仍在旷野上回荡,刀鞘里的钢刀血迹还没有干。诗人寥寥数笔,就把将士们的英雄气概,胜利者的骄傲神态,生动地描绘了出来。赏析诗歌人物形象方法高考对古典诗歌有关人物形象的考查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概括诗中人物形象特征。赏析诗中人物形象。分析人
6、物形象在诗歌中的作用。赏析诗中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等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等。考查方式一般是主观题,除了对人物形象的概括外,题目也往往会涉及到对写作手法方面的考查。回答问题,注重思考四个方面的内容:1.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就是把握诗人所处的时代环境和个人处境。所谓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季节的特征,即诗歌内容反映的自然特征,分析诗人选取的景物、事物、人物、场面等;一是作者生活的时代特征,比如战乱时期,诗人反映的社会一般会涉及动乱给百姓带来的灾难、诗人对战争的态度以及诗人对战争的选择等。所谓处境指诗人写诗时的生活状态,是春风得意、加官进爵的时期还是因犯颜直谏遭贬的时期等。诗人所处的环境、处境直接
7、影响到诗人的思想感情,会决定诗人选取的景物特征,也会决定诗歌刻画的形象特征。2.把握手法。关注诗歌描写人物的具体手法,比如动作、神态、心理以及白描手法、细节描写和侧面描写等。概括人物的形象特征,就可以从肖像入手,结合人物状貌、神情态度,并联系人物的身份、遭遇、动作等,分析其个性特征、心理特点;也可以从细节入手,分析人物的动作细节等,从人物的动作中把握人物性格;也可以从心理描写入手,分析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心境、情感,进而把握人物个性。 3.关注意象。注重诗歌体现出的具体时间、地点以及周围的景色等,以此理解诗中人物的形象特征。比如,梅兰竹菊多表现高洁,秋风大雁多表现悲凉,春去秋来多表现闲愁,残垣断
8、壁多表现忧思,萋萋芳草多表现荒凉,杜鹃啼鸣多表现哀愁,圆月高悬多表现思乡,折柳赠送多表现惜别,芭蕉梧桐多表现凄凉,羌笛胡笳多表现哀愁,倚楼凭栏多表现思人;无枝可栖的飞鸟多表现居无定所、思念家乡,奔流不息的流水多表现韶光易逝、青春不再,荒凉破败的遗址多表现昔盛今衰、壮志难酬,捣衣砧声多表现思念边关、乞求平安等等。4.明确要素。概括人物形象,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形象的类别,即属于哪类人;一是形象特点,即诗歌中人物体现的性格特征等。书写答案时,要注重把诗歌中的形象化描写转化为平实的语言,即把对人物的描写内容转换为性格、志向、情趣等方面的内容。二、景物形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寻南溪常山道人
9、隐居刘长卿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1)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解析】解答赏析古诗景物形象题目,注重两个方面:分析景物,体现景物体现的意义。细致分析诗歌描写的相关内容,体会景物本身的特点。比如这首诗,前三联描写诗人到常山道人家去的路途上见到的景色,其中“莓苔”“履痕”“静渚”“闲门”体现了常山道人居住的地方偏僻、幽静。尾联,抒发诗人情感。分析诗人情感,把握景物蕴含的情调。诗人如此描写常山道人生活的环境,主要表现出对这种环境的喜爱之情,而诗人喜爱的原因在于环境的幽静、偏僻等。【答案】幽静
10、。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芳草当门。白云、静渚、春草、闲门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2)全诗围绕哪个字描写景物的?请结合诗歌做简要分析。【解析】注重分析景物的特点和景物描写的角度,比如“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景物描写着眼于看到的,而结合题目可以看出,是扣住“寻”来写的。【答案】围绕着题目的“寻”字描写景物。“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突出了一个“寻”字。颔联写由顺其路而始入其居境,“春草闭闲门”意味寻人不遇。后四句继写一路景观,“随山到水源”就是随山寻水源,而寻水源也就是寻道士,也紧扣一个“寻”字。【诗歌鉴赏】全诗围绕着题目的“寻”字,逐渐展开。首联,突出“寻”字,顺着莓苔履痕一路寻
11、来。颔联,写由顺其路而始入其居境。两句写景平列,用意侧重“闭门”寻人不遇。“白云依静渚”为远望,“春草闭闲门”是近看。白云、芳草、静渚、闲门,充满静穆淡逸的氛围。后两联继写一路景观:颈联,看松寻源是不遇而再寻,随山转折,缘山道探寻水源。道士不在寓所,因此这寻水源,也就是寻道士,“随”字简洁,山道纡绕,峰回路转,随山探源,缘水经山。“过”字,把阵雨带来的清新宜人的气息、物色,轻松自然地托显出来。尾联,诗人从摇曳的野花静静的观照中,领略到恬静的清趣,溶化于心灵深处是一种体察宁静,荡涤心胸的内省喜悦,自在恬然的心境与清幽静谧的物象交融为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晓
12、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注】 吴松:即吴淞,江名。开头两句描写了怎么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解析】回答描写的意象和营造的氛围,注重把握意象的特点和表达的情感等。首联两句,写拂晓时分,诗人乘坐的船已经起航,此时秋风萧瑟,黄叶飘零。结合颔联的具体内容可以知道,此时诗人客居他乡。由此可以感知首联营造了凄冷、萧瑟的氛围。【答案】描写了秋日清晨乘舟赶路时,江南水乡秋雨霏霏、风声萧萧、落叶漫天飞舞的景色,营造了凄冷、萧条、伤感的氛围。【诗歌鉴赏】诗中的“天寒”“叶飘”“雁声急”“岁晚”“霜月”诸语,点明季节已是晚秋。前三联描写了
13、由盘门到枫桥的一路景色,兼及诗人自己的心情。天刚破晓,船又启航。头天傍晚下了一场大雨,这一天清晨依旧是秋雨霏霏,兼以风声萧萧,江南水乡便满天飘舞着木叶。深秋天寒,时时听到空中大雁,鸣声惶急,向着南方飞去而无留意。诗人不由得又低头思量自己,为了排遣乡思,诗人便留心观看船的四周,听到水鸟们“啾啾”鸣叫着随在后面,看到鱼儿们聚游在船的两侧。不知不觉间,夜已来临,尾联,写夜宿枫桥。诗人一见到枫桥,嘱咐船家将船系在桥下,决定这天晚上夜宿于此处,以一抒幽思。赏析诗歌景物形象方法高考对古典诗歌景物形象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概括景物特征。赏析景物形象。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等。回答这类问题,要注重下列四个方面
14、:1.借助意象感知意境。抒情诗十分注重借助景物来表达情感,把握景物特征,要注重理解诗歌使用的意象、体味营造的意境。比如诗歌描写芳草萋萋、断壁残垣,要体会这些意象营造的是悲凉气氛;诗歌描写夜月高悬、孤舟流水,要体会意象营造的孤寂意境等。如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描写了“莓苔”“履痕”“静渚”“春草”“松色”“溪花”等,这些意象,营造了一种幽静的意境特征。2.借助想象感知情境。诗歌的简洁特征决定了诗歌在语言上会留下空白。阅读诗歌就要通过个人的情感体验补充诗歌的留白,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和诗句之外的内容的整体理解,把握景象形象的特征。比如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中的“莓苔见履痕”,意思是诗人看到了路上的苔藓上留有
15、鞋印,但通过想象可以知道,莓苔上有鞋印,可以知道这条路上行人少。3.借助手法感知形象。从写作手法的角度看,诗歌多通过体现描写对象的动静、古今、虚实,使用比喻、夸张、拟人,借助铺垫、烘托、照应、过渡等塑造形象,概括景物形象特征就可以通过分析具体的写作手法进行。比如,可以通过景物本身的形、声、色,动景与静景的搭配,高低远近的写景层次以及景物给人的视觉、听觉和嗅觉感受入手,把握景物形象特征。4.借助景物感知情感。诗歌对景物的描写体现着诗人的情感,对诗歌形象的理解和分析,要分清物象、事象和意象,比如通过把握诗歌中描写的山色湖光、大漠平沙、田园瀚海等,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三、事物形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
16、后回答问题。燕郑谷年去年来来去忙,春寒烟暝渡潇湘。低飞绿岸和梅雨,乱入红楼拣杏梁。闲几砚中窥水浅,落花径里得泥香。千言万语无人会,又逐流莺过短墙。诗歌的题目是“燕”,但诗篇中没有一个“燕”字,请简要分析诗句是如何照应题目“燕”的。【解析】回答问题,注重把握诗句是从哪些角度、方面描写燕子的。比如尾联,诗句没有直接出现燕子的词语,但从“无人会”可以看出燕子的寂寞,从“逐流莺”看出燕子的飞翔等。【答案】诗歌题为“燕”,但全诗没有一字提及“燕”字,而燕子的踪迹、形象、情态等无处不在。它低飞绿岸、穿透梅雨、择梁而居、隔窗窥几、衔啄香泥、呢喃细语、冲过短墙与黄莺嬉戏等情景无不历历在目。【诗歌鉴赏】首联,交
17、待燕子年年造访的活动规律,“忙”写出了燕子的辛劳特性,“春寒烟暝渡潇湘”则为燕子绝不负约春归北方的赞誉。颔联,交代燕子的游踪,既有梅雨季节低飞绿岸的远景,又有你燕子翻飞在红楼杏梁的近景。颈联,细写燕子落入几案窥探砚池之水深浅几何,以及飞落花丛小径品尝泥土芳香的顽皮,模拟的惟妙惟肖,顿使读者感悟到燕子也有一种体察人情的闲情逸致。尾联,写燕子游春争俏的习性。莺歌燕舞的春天,似乎黄莺的歌声最为诱人,燕子既不甘寂寞更不甘落后,追逐流莺翻越短墙的矫捷身影,使全诗饱含哲理蕴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海榴温庭筠海榴开似火,先解报春风。叶乱裁笺绿,花宜插鬓红。蜡珠攒作蒂,缃彩剪成丛。郑驿多归思,相期
18、一笑同。诗歌前六句是如何描写海榴的?【解析】解答这类题目,注重分析具体的诗句体现的事物特点。比如首联,“火”描写了海榴花的颜色;颈联,描写花蒂、花蕊的颜色等;分析三联的具体内容,可以看出,六句话从整体开始描写,然后分别描写海榴的其它内容等。【答案】诗歌首联,描写海榴花盛开的景象,花朵鲜艳、花簇紧密,像一团火一样;颔联,描写了海榴的叶子与花的颜色,突出了海榴话的绚烂和妖娆。颈联,描写花蒂的状态和花蕊的颜色等。前六句,诗人先全貌后局部,由大到小,由外及里,突出了海榴的整体形象。【诗歌鉴赏】海榴是石榴的一种,果小不能食用,主要用于观赏。首联,描写海榴花盛开的景象,其花朵红艳、光彩照人,远远望去如一团
19、火一样。颔联,着重写海榴的叶子与花的颜色,“裁笺绿”,是指裁剪成绿色的小纸条,形容绵密交错的海榴花叶;“插鬓红”,比喻海榴的花色,好像插在女人云鬓的红花一样鲜艳。突出了海榴花的绚烂多彩、分为妖娆。颈联,上句写花蒂的形状像蜡烛滴下的珠子聚集在而成,“缃彩”,用浅黄色的丝绸比喻花蕊的颜色、形象。这样诗人先全貌后局部,由大到小,由外及里描写,突出海榴的整体形象。尾联,“郑驿”,泛指旅馆;“相期”,相互期望。诗人为生计常年在外奔波,观赏海榴可以排解暂时的冷寂心情,但又不能完全充实精神的空虚。赏析古诗物象特征的方法古典诗歌的咏物诗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物喻人、形神兼似的咏物诗;一类是描摹形象、只求形似的的咏
20、物诗。咏物诗除运用托物言志手法外,还兼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比兴、联想和想象等修辞,达到亦物亦人、形神兼备的佳境。解答咏物诗中物象的特点题目,要关注三个方面:1.分析物象特征,体会内在品格。古人说写咏物诗要做到“不即不离”,就是说既不停留在事物的表面,又要切合所咏之物的特点。所以赏析物象特征,可以先把握所咏之物在形态、声音、色泽、环境等方面的特征,然后分析运用了哪些手法来揭示所咏之物特征的,最后分析作者借所咏之物抒发的思想情感。2.联系诗人处境,揣摩所托之情。由于作者的经历遭际、情趣爱好以至对事物观察的角度、认识的深浅不同,同一事物,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表达出不同的感情来。3.分析表达技巧
21、,把握诗人情感。咏物诗托物言志,在整体构思上经常用到借物言志、寄情于物、借物喻人、拟人、比喻、双关、烘托、比兴等修辞手法,来表达诗人的追求或情感。赏析物象时,可以通过把握诗歌使用的手法,来体会诗人的情感等。考点2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一、诗眼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宫词薛逢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宫人扫御床。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解析】“诗眼”是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即一句或一首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词(字眼)”(有时是传达主旨的关键词、关键句)。这
22、首诗表述的是抒情主人公宫女的悲凉情感。诗歌首联写宫女楼中打扮,盼望君王到来;颔联,写宫中的清冷和宫女的寂寞;颈联,写宫女依旧梳妆打扮,多次换衣服以期望君王到来;尾联,写宫女偷窥方向,自己的希望有一次落空。有次可以看出,全诗的诗眼是“望”,即表现了宫女的看,也表现了宫女的期望等。【答案】这首诗的诗眼是“望”字。整首诗由“望”字起笔,写环境的凄冷、时间的漫长,这是“望”的起因,也是望而不来的结果;接着写“还对镜”“更添香”的精心妆扮,是为了“望”到君王时所作的精心准备;最后写窥看后发现君王不会来了,大失所望,与颈联形成了巨大的落差。全诗由盼望到失望,写尽了宫中诸多女子在渺茫的盼望中,孤寂、凄冷地消
23、磨了自己的一生时光。【诗歌鉴赏】首联,点明人物身份和全诗主旨,宫妃们在宫楼一大早就着意梳妆打扮,像盼望神仙降临一样企首翘望着君王的恩幸。颔联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渲染,烘托望幸之人内心的清冷、寂寞。“冷”字,既写出铜质门环之冰凉,又显出深宫紧闭之冷寂,映衬出宫妃心情的凄冷。“长”字,通过宫妃对漏壶中没完没了的滴水声的独特感受,刻画出她昼长难耐的孤寂无聊的心境。颈联,通过宫妃的着意装饰打扮,进一步刻画她百无聊赖的心理。罢梳复又对镜,换衣重又添香,不过是心情烦乱无聊和想望之极的写照。末联写宫妃“望”极而怨的心情,不过这种怨恨表达得极其曲折隐晦 “遥窥”二字,表现了妃子复杂微妙的心理。这首诗对人物心理状态
24、的描写极其细腻、逼真,生动地反映了宫妃们的空虚、寂寞、苦闷、伤怨的精神生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使青夷军入居庸(其一)高适匹马行将久,征途去转难。不知边地别,只讶客衣单。溪冷泉声苦,山空木叶干。莫言关塞极,云雪尚漫漫。【注】青夷军:唐代戍边军队名称。天宝九载春,四十七岁的高适以封丘尉送兵往青夷军。此诗是当年冬天返回途中入居庸关时所作。本诗的诗眼是什么?全诗围绕诗眼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请具体分析。【解析】确定诗歌的诗眼,注重把握诗歌的整体内容。这首诗,感慨羁旅行役的艰难和边塞的寒冷。首联,写漫长的路途的艰难;颔联,写边塞的寒冷;颈联,通过泉水、树叶来写边地的寒冷。尾联,写行役结束。
25、通过对整首诗的把握,可以看出,诗歌主要围绕“难”来写的,其诗眼就是“难”字。回答问题时,先写出诗眼,然后通过对诗歌的分析,概括诗歌是如何围绕“难”来写的即可。【答案】“难”。孤独之难(或“孤独”)。诗人去、回边塞,匹马独行了很长时间,孤单寂寞,前路漫漫,孤单寂寞。行路之难(或“旅途艰难”)。景象荒寒,关塞高险,大雪纷飞,行路艰难,一路行来艰苦困乏。【诗歌鉴赏】首联,写独自行走了很久,在漫长的征途中去时十分艰难,此时回来也十分艰难。“去”,指前往清夷军送兵;“转”,即回,返入居庸关。这一联先从行役写起,“匹马”表明孤独;“行将久”,暗示路途遥远、人困马乏。“难”,不仅指山路的坎坷崎岖,也包含边地
26、冰雪严寒之苦,为中间二联写边塞寒冷,作了巧妙的过渡。中间两联,突出表现居庸关一带的寒冷气候。颔联,写人对气候的感觉,字面上没有“寒”字,而读来已觉寒气逼人。颈联是写因为气候寒冷,泉水流动的声音也显得悲苦,山上的树叶已经干落,十分空旷。尾联,写行役结束以及对过关以后的景象和寒冷的描写,也蕴涵着征路漫长的意思。这一联与首联呼应,全诗从写行役开始,继而描写边塞,最后又以写行役结束,形成一种回环的结构。把握结构,确定诗眼高考对“诗眼”的考查有三个角度:找出诗眼,分析诗眼的作用以及回答诗歌是如何围绕诗眼行文的等。解答有关“诗眼”的题目,注重五个方面:1.关注诗题把握诗眼。有些诗歌的题目本身具有提示全诗中
27、心的作用,所以可以通过对题目的分析,找到诗歌的诗眼。比如陆游的书愤,开头两句回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形象。三、四两句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五、六句是写现在,由于投降派把持朝政,使诗人的豪情壮志付诸东流。只好徒自抒发岁月蹉跎,壮志未酬而鬓发先斑的感慨。最后两句诗人表明自己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干一番报国大业。这首诗以“愤”为意脉,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第三、四句尤其写得大气磅礴,笔力雄健,是广为传诵的名句。因此标题上的 “愤”即为诗眼。2.分析词性把握诗眼。动词。注重分析诗句中有多重含意的动词。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挂”字化动为静,描绘出遥看瀑布飞泻时的景象
28、,像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形容词。注重分析诗句中有多重意思的形容词。比如“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孤”字写出了环境的孤苦、人的孤苦等。词类活用现象。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写出了春风的重要作用,表现了诗人对春天到了的极度喜悦之情。3.赏析修辞把握诗眼。从修辞的角度分析,诗眼多使用比拟、夸张、通感等手法。比如王维过香积寺“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咽、冷”运用了拟人、通感的修辞,使诗歌更生动,绘写出了山中寂寥的景象,衬写出了作者本身禅寂的心境。4.理解情感把握诗眼。有的“诗眼”直抒情意,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
29、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有的“诗眼”传情达意则委婉含蓄,如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满川风雨看潮生”传神画出了一幅雨水与潮水齐飞,春水共长天一色的喧腾动荡的“夜雨图”。5.赏析意境把握诗眼。有的“诗眼”描绘出一幅美妙动人、启人遐想的生活画面;或情景交融,情韵深邃;或虚实相生,相得益彰。如梅尧臣鲁山山行的颈联“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写空旷寂静的山林,熊在爬树,鹿在饮水,构成了一幅鲜活动人的画面。这画面是动的,诗意却是静的。二、炼字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春日吴锡畴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一窗草逆濂溪老,五亩园私涑水翁。无赋招魂成独啸,且排春句答春
30、工。【注】吴锡畴:南宋末年诗人,死后第三年南宋灭亡。濂溪老:即周敦颐,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生。涑水翁:指司马光,陕州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简要赏析颈联中“逆”“私”二字的精妙之处。【解析】赏析诗句中的“炼字”,注重三个方面:意思,词语在诗句中的具体意思。内容,词语描述的画面、营造的氛围或表达的情感。效果,词语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的效果。颈联写了两个人物,周敦颐、司马光,都是喜爱田园生活的人,“逆”的意思是迎接、“私”的意思是偏爱,两个字都表现了田园对两个人的喜爱之情,由此可以看出二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答案】“逆”是迎接的意思,“私”是偏爱的意思。颈联使用拟人手法,赋予绿草田园
31、以人性、人情,写出它们对其主人的亲昵之状,曲折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诗歌鉴赏】首联,直抒胸臆,感叹韶光易逝,体现了伤春、忧国的郁闷惆怅之情。颔联,写诗人在春景中所见所感,既写出了梅雨季节身体不适的感受,又写出了伤时的精神状态,把生理和心理上萎靡困顿,哀怨忧愁表现得神形兼似。颈联,作者轻轻荡开其幽情,以草木娱己。联中“逆”“私”二字用得极为精到。逆,迎接之意。私,当“偏爱”解释。这两句用拟人的手法,赋予绿草田园以人性人情,写出它们对其主人公的亲昵之状,曲折而深切地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尾联,以超脱现实的闲适态度来排解幽情。“幽情”是全诗的主脑,起承转合、凝聚开化,
32、均以此为中心,诗情画意、主体客体融而为一,造语新颖,在艺术上颇具特色。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听筝柳中庸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你认为颈联中哪两个字使用精巧,找出来并简要赏析。【解析】寻找炼字的内容,注重把握诗句中的什么词语最能够表现描写的景物特征或表现诗人的情感。可以结合全诗把握诗句的意思,然后从诗句中找出相关词语。颔联,主要通过想象的手法,写诗人听筝的感受:上句,写孤独的人;下句,写孤独的人面对空楼。由此可以看出炼字的是“独”“空”。赏析炼字,可以从意思、内容、效果等角度分析。“
33、独”是孤独的意思,描写了诗人独坐的状态;“空”,表现了诗人无所依靠的状态。诗歌通过这两个词语,表现了诗人的浓郁的思念之情。【答案】“独”突出了孑然枯坐、愁对孤灯的形象,“空”表现离人远行、无所依从的情景;这两个字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气愤,极写了人物内心的忧郁和思念。【诗歌鉴赏】首联,写听筝的感受,表现诗人感时伤别、无限悲怨之情。颔联,诗人巧妙地把弦上发出的乐声同大自然的景物融为一体,顿时使悲怨的乐声,转化为鲜明生动的形象。那柳条摇荡、柳絮追逐、落英缤纷、杜鹃绕啼的暮春情景,仿佛呈现于读者的眼前;春风、杨柳、花、鸟,情怀毕露,更加渲染出一片伤春惜别之情。颈联,写人世的悲欢,更加真切感人。“独”
34、“空”两字,尤使画面显得分外凄清,增加了盼子思夫、离愁别恨的分量。“愁灯影”“思月明”,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尾联,联系自己的悲苦。这首描写筝声的诗,着眼点不在表现弹奏者精湛的技艺,而是借筝声传达心声,抒发感时伤别之情。诗中重点写“声”,却又不直接写“声”,而是着力刻画各种必然发出“悲怨声”的形象,唤起读者的联想。不同角度,赏析炼字古典诗歌对炼字炼词类的考查主要要求找出诗句中的炼字炼词,分析炼字炼词使用的手法、描述的画面、刻画的人物或营造的意境以及体现的诗人情感等。解答这类问题,一般要思考三个方面:1.把握炼字的规律。古典诗歌的炼字有着本身的规律,一般注意四个方面:从词性上看,炼字以动词和形容词
35、居多。从位置上看,炼字多分布在律诗的颔联和颈联中。五言诗句中第二、三、五字为炼字,特别是五言律诗句中第三字。七言诗句中第二、五、七字为炼字,特别是七言诗句中第二、五字。从修辞上看,所炼字词常常是诗句中运用了通感、比拟、夸张、比喻等修辞的字。从形式上看,叠音词也是一类重要炼字,因为这些字词往往是表现作者深沉思想或优美景物的字词。2.理解词语的用法。赏析炼字,首先要分析词语的词性,比如炼动词可以使形象更加准确鲜明、动态感强,炼形容词可以增强描写对象的色彩感和画面感,炼副词能够强调描写对象的范围和程度,炼数量词能够使描写对象更加精确、隽永等。同时,要注重分析词语的活用现象和被动等:词类活用现象方面的
36、炼字,就能够多角度体现描写对象的特征,比如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这个词语一方面要表现形容词体现的对象特征,同时也表现出描写对象的动态美等;被动句式中的炼字,能够更好地体现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这个词语既能够表达主体的特征,同时也能够表现客体的特征等。3.把握景物体现特点。赏析炼字要先理解词义,然后把握词语多角度理解体现出来的景物的特征。比如“寒山常带斜阳色”中的“常”字,意思是“经常、常常”,强调的是寒山具有夕阳颜色的频度很高,即寒山经常是落日的颜色。4.体味景物情理志趣。结合诗歌内容深入理解炼字的意思,体会诗人赋予描绘对象的情趣、情感和诗意等。比如“新月偏明落叶时”一句,诗人认为新月偏偏在落叶的时候
37、特别明亮,一个“偏”字体现了诗人对新月的责怪情绪,诗人认为这是新月有意为之的事情,真实地表现了诗人的情绪。三、诗句含意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江上阻风宋琬睡起无聊倚舵楼,瞿塘西望路悠悠。长江巨浪征人泪,一夜西风共白头。【注】宋琬:在顺治、康熙年间,因被人诬告曾两次下狱,释放后长期赋闲。康熙十一年,年近花甲的宋琬又被起任四川按察使,这首诗就是赴任途中所作。1.请简要分析“瞿塘西望路悠悠”一句所蕴含的深层含义。【解析】赏析语句的深层含义注重三个方面:诗句使用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效果,特别要把握语句的修辞手法和修辞手法体现的效果。诗句描写的景物特征、营造的氛围或者体现的时令季节特点等。诗句表达的
38、情感。“瞿塘西望路悠悠”,结合诗人生活的处境可以看出,这句话在表达的意思上有两个角度:一是路途的遥远漫长,一是诗人仕途的漫长等。由此可见,这是双关的修辞等。【答案】一语双关,明写过了瞿塘峡这险要之处,西行之路还十分漫长,实写未来的仕宦之路,正如这瞿塘峡水路一样险恶而漫长。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奇妙之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解析】把握诗句的妙处,要从修辞手法、描写对象特征、表达的诗人情感等三个方面切入。“长江巨浪征人泪,一夜西风共白头”,从修辞角度分析,是拟人、夸张;内容上,描写了诗人的眼泪和白发。结合诗人处境,可以看出,诗人的眼泪、白发是因为对当局的恐怖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造成的。【答案】比喻、
39、拟人、夸张。第三句写征人的眼泪竟如长江水一样滚滚不绝,第四句写长江也和诗人一样为西风所阻而愁白了头发。两句诗抒发了诗人在高压统治之下惊惧惶恐、愤懑悲凉的思想感情,突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羁旅生活的厌倦。【诗歌鉴赏】前两句直抒胸臆,“无聊”直接点明此时的心情,“倚舵楼”是他此时精神无所寄托的真实写照。诗人一语双关,表面写瞿塘峡的险要景观,实际是指自己的仕宦之路的险恶漫长:自己无故被人诬告下狱,而今再次踏上仕途,诗人不禁一阵惊惧惶恐。后两句运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的修辞手法。第三句以巨浪比喻征人泪,同时妙用夸张;第四句以浪花比喻白发,把长江拟人化。诗人远离家乡,想到家中的妻儿,不禁潸然泪下。本诗用语奇丽
40、,比喻清新,委婉含蓄;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路悠悠、征人泪、巨浪、西风、白头这些意象渲染了凄清悲凉的气氛,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在高压统治之下惊惧惶恐、愤懑悲凉的思想感情。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行香子 过七里滩苏轼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注释】七里滩,又名严陵滩,即当年严光垂钓处。严陵,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同学,不受高官,垂钓于风光秀丽的富春江七里滩。简要赏析“鱼翻藻鉴,鹭点烟汀”句。【解析】回答问题,注
41、重思考三个方面:诗句使用的手法、诗句描写的对象的特点和诗句体现的诗人情感。因为“七里摊”是隐士严子陵当年生活的地方,所以诗歌主要表现的是诗人闲适恬淡的思想,而诗句“鱼翻藻鉴,鹭点烟汀”是描写七里摊的诗句,从手法的角度分析,诗句是动静结合;从内容分析,描写了鱼儿的畅游、鹭的栖息;从思想情感的角度分析,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看淡功名利禄的思想等。【答案】诗句描写了鱼儿在明镜似的水面畅游,白鹭在烟波浩淼的沙滩栖息的图景;炼字精美。“翻”写出了游鱼的自在闲适,“鉴”描写出了水面的平静清澈,“点”描摹沙洲朦胧背景下白鹭的素洁淡雅;与上句描写水面的平静相呼应,动静结合;写水中有鱼,汀上有鹭,点面结合,
42、生机盎然;借景抒情,表现作者热爱自然、淡看功名的思想情趣。【诗歌鉴赏】上阕头六句描写清澈宁静的江水之美。词人用简练的笔墨,动静结合、点面兼顾地描绘出生机盎然的江面风光,体现出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接下来三句,剪接了三个不同时辰的舟行之景。既写出了船之行程,也创造出清寒凄美的意境,由此引出一股人生的况味,为下片抒写人生感慨作了铺垫。词的下阕,一二句由写江水之清明转写夹岸的奇山异景。“算当年”两句笑严光当年白白在此终老,不曾真正领略到山水佳处。“君臣”两句表达出浮生若梦的感慨。“但远山”三句写大自然的永恒。从这首词可以看出,苏轼因与朝廷掌权者意见不合,而贬谪杭州任通判期间,尽管仕途不顺,却
43、仍然生活得轻松闲适。词中那生意盎然、活泼清灵的景色中,融注着词人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哲理思考。赏析诗句含意的方法高考对赏析关键诗句的考查一般涉及赏析诗句的意蕴、赏析诗句的表达效果等,要求写出诗歌关键诗句的含意,使用的写作手法,描写的画面或刻画的人物形象、营造的氛围,以及表达的诗人情感等。赏析诗句的含意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1.把握切入角度。一般的,赏析诗句,可以从手法(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等)、内容(诗歌描写的对象特点、营造的氛围等)、结构(与题目和上下文的关系)、情感等方面切入。2.明确答题方向。解释诗句。对诗句的解释,可以先从理解诗句中的关键词语入手,从对词语的赏析中体会诗句的意蕴,然后对诗句的内
44、容进行概括,解释清楚,组织成句。比如“日暮归来雨满衣”一句,首先要把握“日暮归来”“雨满衣”等表达的意思,“日暮归来”表明友人一天都在野外,“雨湿衣”表明友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由此分析,从友人的角度,体现了友人的生活情趣;从访人的角度分析,表现了访人的执着以及对对方的深挚情感等。明确手法。从修辞的手法分析,可能有比喻、拟人、夸张、借代等;从写作手法的角度分析,有动静、虚实、古今、乐哀等的结合,也有视听结合、正侧面描写结合等,或者有渲染、烘托、铺垫、过渡等。点明效果。从描写的对象、营造的氛围、使用的手法等角度写出诗句在表达上的效果。比如王勃的蜀中九日登高:“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
45、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使用对比的手法,渲染了诗人的真挚情感,给人以强烈的感染。表明情感。通过对诗句的把握后,点明诗句表达的诗人情感。比如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中的“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四、语言特色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三堂东湖作韦庄满塘秋水碧泓澄,十亩菱花晚镜清。 景动新桥横蝃蝀,岸铺芳草睡。蟾投夜魄当湖落,岳倒秋莲入浪生。何处最添诗客兴?黄昏烟雨乱蛙声。【注】蝃蝀:彩虹。:池鹭。请简要赏析诗歌的语言特色。【解析】回答赏析语言特色题目,可以分为两步:把握诗歌内容。诗歌描写了诗人在月明星稀的夜晚,静静地游览东湖的场景,诗人用清新秀丽的笔触画出
46、了湖光山色,寄寓了诗人悠然自得的闲适情怀。体会语言特色。韦庄的律诗,多明快清新。就这首诗而言,诗人并没有使用什么典故之类的,而是通过对自然的观察,直接描写所见景色、直接抒发心中感受等。诗歌题目咏“东湖”,开篇就从“满塘秋水”着笔,直接入题。接着描写看到的景色:湖面上漂浮着十亩菱花,湖上横跨新桥、湖岸上芳草如茵,池鹭睡卧、蛙鸣声声等等,这些都明白晓畅,语言平实。同时值得一提的是诗歌使用的动词、名词、形容词等都十分生动恰切,比如“乱”,形象地描述了蛙鸣的情态等。【答案】用明白晓畅的语言遣词造句,写眼中所见和心中所感,用真切的情意打动读者。诗歌开篇直接入题,然后以湖面为中心,将湖上、岸边、天上、四近
47、的自然景物组织一起,营造活泼、优美、迷人、宁静的氛围。用词生动准确。如动词“动”“横”“铺”“投”“落”“倒”“入”“生”等,是本来静的景物有了动态,也使本来各不相干的景物相互融合,起到了纽带的作用。再如形容词“乱”,形容蛙声惟妙惟肖。还有名词“蝃蝀”“”“黄昏”“烟雨”等,读来流利自然,声韵和谐,增加了语言的音乐美。【诗歌鉴赏】此诗咏“东湖”,开篇即从“满塘秋水”落笔,直接切题。接着,作者以湖面为中心,将湖上、岸边、天上、四周的自然景物都组织在一起,汇集到湖中,成为活泼、优美、迷人而又宁静的一潭。作者最后说,那最能惹动诗兴的,还是黄昏时候,在烟雨迷蒙中,那响彻田野的阁阁的蛙声。从结构上分析,
48、作者写东湖,是从夜里开始的,但到最后一联,却以问句逗起,在时间上来了一个很大的逆转。从写法上看,前三联所写皆从视觉着笔,全是眼中所见,而最后补以蛙声,是耳中所闻,则进一步从听觉上为整个美景增添了气氛,视、听兼用,收到了声情并茂的效果。另外,尾联出现蛙声,也是为深夜的静寂作反衬,即以闹衬静。从用词上看,诗歌使用了动词,如“动”“横”“铺”“投”“落”“倒”“入”“生”等。特别是“蝃蝀”“鵁鶄”“黄昏”“烟雨”等双声词,读来流利自然,声韵和谐,增添了语言的音乐美。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行香子 天与秋光李清照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
49、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 ,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注】行香子,词牌名。绿蚁,一种新酿成的酒,上浮绿色泡沫。探究本词的语言特点。【解析】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就要关注相关的内容,比如炼字、诗眼、叠字、修辞等。这首词使用了叠字、排比句等,表现诗人悲凉的情怀等。【答案】叠字:运用“转转”“凄凄惶惶六个叠字,加浓了词的凄凉气氛,把词悲凉的心境表达得更为深切,增强了诗词的音律美。排比句:前后结句均用排比“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声声凄切,句句血泪。她的哀愁与一般的离愁别苦不同,这是在异族残酷进犯,南宋统治集团屈辱投降之时,一个难民发出的痛苦呻
50、吟,国破家亡,夫死子散,这是整个时代的悲音。【诗歌鉴赏】上阕,写近重阳,天气逐渐转凉,女主人百感交集,格外情伤。“天与秋光”三句,写季节的变化给诗人带来的无奈和悲凉。“薄衣”两句,写时近重阳,衣服要加厚;因为情伤,需要用酒来浇愁。“渐一番风”三句回应首句的“转转”。下阕,“黄昏院落”写诗人的愁绪满怀的状态。“那堪永夜”两句,利用明月与空床的美感差异,乐景写哀,其哀倍增。“闻砧声捣”三句,写出对逝去丈夫的无比怀念。诗人通过典型环境的描写完美的表达了对逝去的丈夫的怀念这一题旨。之一艺术手段,在此词创作上的体现是昭著卓绝的。她首先选取的是四季风光中的秋光。写此季节的环境抓住“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51、”这一秋天气候变化的典型特征来写;进而撷取秋光中“近重阳”这一时节,典型意义在于它是令人“倍思亲”的时节;写此时节的景物抓住了“金英”,因为菊花独放百花杀之一时期的独特特点;进而选取重阳时节中最易使人缅怀往事亲人的“黄昏”“永夜”;写这一时刻的环境时抓住“黄昏院落”“明月空床”“砧声”“蛩声”“漏声”这些使人愁发郁勃的典型景物和声音。四辨析赏析古诗语言特色高考对诗句赏析的考查一般涉及赏析诗句的意蕴、赏析诗句的表达效果等,要求写出诗歌关键诗句的含意,使用的写作手法,描写的画面或刻画的人物形象、营造的氛围,以及表达的诗人情感等。回答问题,一般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内容:1.辨析关键词语。关注诗句中的重要
52、词语:动词,恰当的动词能够表现景色的动态美感。形容词,从形、声、光、色等方面点出形象的特点,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感情。意象名词,通过独特的意象,表现诗人的情感。词类活用,诗歌中使用的一些词语从语法的角度分析是词类的活用现象,由此把握景色特征等。叠词。又叫“叠字”,有增加语气和强调的作用。语序颠倒。为了诗歌格律、修辞以及情感的需要,有些诗句或诗句的词语在语序上的倒装,从倒装的角度分析其和谐的音韵等。2.辨析语言内容。语言内容一般包括:意象语言。常见的景物(事物)在古诗中往往表达着某种固定的情感,如:白发多表达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凉,浮萍、柳絮等多表现漂泊的孤寂等。情感语言。情感语指直接表达诗人情感
53、的词语。如诗歌中经常出现的孤、苦、悲、伤、怨、恨、乐等词语。象征语言。托物言志诗中使用具体的物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而这些物象体现的特征、品格就是诗人追求的精神、品格等。如蝉多表达诗人清高的品格、松柏表达孤直的性格、飞鸟表达居无定所等。把握语言内容的思路是:解析意象、象征等体现的意义,理解表达的诗人情感,概括诗人的品格、追求、修养和情操等。3.辨析语言风格。语言风格是诗人通过作品表现出来的创作语言特有的格调。常见的语言风格有:豪迈雄奇,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沉郁顿挫,“沉郁”指文思深沉蕴藉,“顿挫”指声调抑扬有致、沉郁的诗。
54、悲壮慷慨,情感悲壮,语言高昂,充满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之气。平淡质朴。选用贴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婉约细腻,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折、细腻、柔美”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清新明快,用语新颖,不落俗套,语言直接、明朗、直爽,往往斩钉截铁,语破的。委婉含蓄,有时也称蕴藉,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回答语言风格的具体思路是:分析诗歌表达的内容,从内容上确定诗歌的具体语言特色;分析诗歌使用的表达技巧,从表达技巧上确定诗歌语言的特征;分析诗歌表
55、达的情感,从诗人的情感或诗歌的主题上确定语言风格;分析诗歌整体的情调或意蕴,从诗歌留给读者的影响中体会诗歌语言特色。考点3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一、抒情方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水调歌头 盟鸥辛弃疾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先生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白鹤在何处?尝试与偕来。 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窥鱼笑汝痴计,不解举吾杯。废沼荒丘畴昔,明月清风此夜,人世几欢哀?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注】此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九年(1182),作者被投降派弹劾落职闲居带湖之初。本词在抒情方面有什么特点?请你结合作品内容加以赏析。【解析】把握诗歌的抒情方式,关注两个
56、方面:从抒情的角度分析,抒情的方式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从间接抒情的方式分析,有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回答问题,注重从这几个角度分析具体的诗句,比如“带湖吾甚爱”一句,有直接表达自己情感的词语“爱”,可以确定是直抒胸臆;再如“窥鱼笑汝痴计,不解举吾杯”,把情感附着这描写的事物上,移情于物,表达诗人的情感等。【答案】直抒胸臆。词人以“甚爱”二字,表达了对带湖生活的热爱。借景抒情。通过带湖、鸥鹭、白鹤、明月、清风等意象,表现了此间生活的清静自在,委婉表达了喜爱之情。移情于物,委婉含蓄。通过鸥鹭“不解举吾杯”,表达自己落职闲居、壮志难酬的孤独、苦闷和悲愤。【诗歌鉴赏】上阕,以
57、首句中“甚爱”二字统摄。次句用“千丈翠奁开”之比喻,盛赞带湖景色之胜,说明“甚爱”原因。“先生”两句用夸张写法来说明“甚爱”程度。“凡我”三句,是写对眼前鸥鸟之愿。“白鹤”二句,是写对眼前鸥鸟之嘱。由爱所见之鸥鹭,而兼及未见之白鹤,其“爱”更进一层。以上极写带湖之美及对带湖之爱,固然表露了词人摆脱了官场尔虞我诈的烦恼和明枪暗箭的惊恐以后心情之宁静,但在这宁静之中又透露出几分孤寂与无聊。下阕,“破青萍”三句写鸥鹭对词人的美意不理睬。“窥鱼”两句,既是对鸥鸟的讽笑,也是叹自己竟无与无友。“废沼”三句,写诗人旷达开朗,对隐居之所带湖也更加喜爱。“东岸”三句,写死人要作久居长栖之计。词表面是写优游之趣,闲适之情;实写被迫隐居、不能用世的落寞之叹,孤愤之慨。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夏日寇准离心杳杳思迟迟,深院无人柳自垂。日暮长廊闻燕语,轻寒微雨麦秋时。客中初夏司马光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唯有葵花向日倾。两首诗都写夏日,请指出两首诗使用了哪种相同的抒情手法,并作简要说明。【解析】解答这类题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把握两首诗各自使用的手法,然后找出相同的手法。夏日主要通过描写垂柳、燕语、微雨等表现诗人因罢相而产生的孤寂之情;客中初夏通过描写柳絮、葵花等表现诗人坚守情操的品格。由此可以看出,两首诗都使用了借景抒情的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文物三维扫描技术-第1篇-洞察分析
- 营养咨询远程技术标准化-洞察分析
- 隐变量模型分析-洞察分析
- 隧道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洞察分析
- 影视艺术风格分析-洞察分析
- 图神经网络在社交网络分析中的应用-洞察分析
- 无人化木竹采伐-洞察分析
- 信用债投资策略-洞察分析
- 移动支付与金融科技融合-洞察分析
-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研究-洞察分析
- 围手术期血糖的管理
- 国开电大行政管理专科《监督学》期末考试总题库2024版
- 软件工程网上书店管理系统详细课程设计报告(很经典)
- 人教鄂教版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题
-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及单篇教学策略
-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卷+
- 2《祖父的园子》课时作业(含答案)
- 消防通道安全培训课件
- 企业安全生产评估报告
- 2022海康威视E系列网络高清智能球操作手册
- 强脉冲光治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