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行政沟通中的障碍与对策探讨_第1页
毕业设计:行政沟通中的障碍与对策探讨_第2页
毕业设计:行政沟通中的障碍与对策探讨_第3页
毕业设计:行政沟通中的障碍与对策探讨_第4页
毕业设计:行政沟通中的障碍与对策探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题 目:行政沟通中的障碍与对策探讨 内容摘要行政管理的沟通在行政管理工作共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然而,行政管理过程中,沟通不畅或存在沟通障碍已经成为影响行政管理工作的突出问题,行政沟通障碍是造成实际工作中各种行政管理效率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沟通障碍,不但影响着工作中信息的传达,更降低了信息的有效性、及时性及准确性。行政沟通障碍经常发生在领导与下属甚至同级各部门之间,因此,探究行政管理中的沟通障碍,特别是影响沟通的因素显得十分重要。本文阐明了行政沟通的含义和方式以及行政沟通重要作用,对当前我国行政沟通障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改善我国行政沟通障碍的对策。关键词

2、:行政沟通;障碍;影响因素;对策目 录内容摘要i引 言11 行政沟通的涵义和分类21.1 行政沟通的涵义21.2 行政沟通的分类21.2.1 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21.2.2 下行沟通、上行沟通与平行沟通22 行政沟通的重要性42.1 可提高行政效率42.2 可提高行政决策水平42.3 可改善行政作风42.4 可促进单位凝聚力的提高43 我国行政信息沟通的障碍53.1 沟通方式的单一化障碍53.2 信息传递中的人为损失障碍53.3 沟通反馈的信息失真障碍53.4 信息沟通的低灵敏度障碍53.5 信息通道的不规范障碍63.6 非正常沟通渠道活跃障碍64 改善我国行政沟通障碍的对策74.1 打破单

3、一沟通方式,构建多通道的行政信息沟通体系74.1.1 专门行政性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完善74.1.2 建立独立的行政决策咨询和支持系统74.1.3 拓宽沟通渠道,吸引公众参与74.2 实行政务公开,增强行政工作的透明度84.2.1 明确内容范围,增强公开的全面性和针对性84.2.2 落实形式载体,增强公开的真实性和时效性84.2.3 突出程序规范,增强公开准确性和可信度94.2.4 严格标准要求,增强公开的及时性和有效性94.3 运用现代沟通手段,促进行政沟通手段的现代化94.3.1 办公自动化94.3.2 网上办公104.4 加强行政沟通制度法规建设10参考文献11引 言行政沟通是在行政实施过程

4、中行政人员和行政机构相互之间的各种意见、情况、政策、指令等的上传下达及其合作、反馈、协调的一种行政活动。从一个任务的提出到完成,沟通一直穿其中。行政沟通是行政组织的血液,是行政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沟通是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有雌途径。它是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保证。行政沟通是实现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条件。它是改善人际关条、鼓舞士气、增强组织凝聚力的重要手段。只有让行政人员积极参与沟通,才能有效地提高行政活动的效率。1 行政沟通的涵义和分类1.1 行政沟通的涵义行政沟通即行政信息沟通,指的是行政体系与外界环境之间,行政体系内部各部门之间、层次之间、人员之间凭借一定的媒

5、介和通道传递思想、观点、情感、交流情报信息,以期达到相互了解、支持与合作,谋求行政体系和谐有序运转的一种管理行为或过程,是行政组织之间、行政组织与公务人员之间、以及公务人员之间,为实现共同的行政目标,彼此交换意见,相互了解,求得共识的过程。简言之,即行政体系内外信息的交流和传递,它是行政协调的前提。行政沟通障碍是指狭义的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包括上下级行政机关之间、同级行政机关之间、行政机关与国家公务员之间、行政机关与法律授权的公共组织之间、公务员与非公务员之间在行使行政权力过程中行政沟通的障碍。1.2 行政沟通的分类行政沟通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根据沟通的组织结构的不

6、同将沟通划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根据沟通的方向的不同将沟通划分为向下、向上和水平的沟通;根据沟通的传递和接受方式的不同将沟通划分为口头的、书面的和其它的方式。 1.2.1 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正式沟通。它是建立在行政组织基础之上,通过正常的行政手段实现的。如行政机关发布法令、规章、命令、通告、公告、传达文件、召开正式会议、制订正式报告、手册;行政领导与下属人员因公务所进行的正式接触与会谈;下级行政机关对上级行政机关的报告、建议、申请等。 非正式沟通。它是建立在公务人员社会关系之上,通过公务人员的社会交往实现的。如公务人员间的日常接触、社交;非正式渠道的消息传播等。非正式沟通可以传达行政组

7、织无法或不愿意通过正式手段传达的消息或资料,也可使公务人员藉以发泄不满情绪或缓和紧张情绪。但非正式沟通有时会造成不良后果,如歪曲事实、误传消息,造成不必要的误会与事端;妨碍行政权力的行使;阻碍行政命令的执行等。 1.2.2 下行沟通、上行沟通与平行沟通 下行沟通指自上而下的沟通,也就是上级向其下级传递信息,因而又称传递。下行沟通的主要作用是:让下级明确行政目标;下达有关工作方面的指示;提供关于组织程序和行动的情况;提醒有关部门或工作人员对任务及其它关系的了解等等。通过下行沟通,可以使下级了解上级的指示精神、工作意图、行动目标等。 在下行沟通中,要注意避免专断和高傲,以免脱离群众,得不到广泛响应

8、。同时也应注意下级对沟通信息的理解是否正确,以免导致失真,脱离行动目标。 上行沟通指自下而上的沟通,也就是下级向上级反映意见和情况,又称为反馈。下行沟通的目的是要将下级对有关情况的看法、意见和建议及时反映上来,以利于上级及时解决下级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下级的工作作进一步的指导,或者是吸收和采纳下级的合理化建议,修改其工作方案,以利于决策目标的实现。 在上行沟通中,要注意全面、客观地听取下级意见,防止下级投其所好,报喜不报忧。 平行沟通指横向的沟通,也就是同级部门或同事之间的沟通。由于工作或业务上的关系,不同组织与人员之间或多或少总是存在某种联系,因而便产生了横向沟通。横向沟通可以互通信息,避免

9、相互之间的误解、扯皮以及踢皮球现象,有利于互相信任、互相合作,齐心协力为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而奋斗。2 行政沟通的重要性行政沟通是实现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基础,是提高工作透明度,信息传递的有效途径。此外,有效的行政沟通是行政执行各环节顺进行的重要基础,是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的保证,能对行政工作的成效作出实时的检查和监督,是所有行政人员参与管理,改善人际关系,鼓舞士气,增强组织凝聚力的重要手段。行政沟通要求“行政人”必须合理、快速地处理好“上、下、左、右”的“四角”关系,减少摩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其在行政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有效的行政沟通可以保证在行政实施的过程中各环节各人员统

10、一指挥、统一行动,从而增强行政组织对内外环境的应变能力,实现高效率的管理。行政沟通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可提高行政效率随着行政活动的日益复杂和行政信息的日益增加,行政人员尤其是行政领导要想掌握第一手资料,就得调节行政机构的各种人际和组织的关系,这一切只有通过完善的行政沟通机制才能实现。2.2 可提高行政决策水平现代社会问题的日益复杂化,导致了信息量剧增,造成了信息沟通渠道的多元化和网络化,行政组织的决策量随之剧增,要达到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做好沟通工作,尽量掌握全面的信息是其中的关键,有助于理性分析问题,作出正确的决策。2.3 可改善行政作风有效及时的行政沟通对互相推诿、不

11、负责任、好讲空话等不良行政作风的改善,完善的沟通机制利于行政工作透明化,让多方可以监督、检查行政工作的进度及成效。 2.4 可促进单位凝聚力的提高通过行政内彼此充分的沟通可以发现不足,改进行政工作方法,增强员工的满意度和积极性,提高政府或单位的自身凝聚力。3 我国行政信息沟通的障碍3.1 沟通方式的单一化障碍当前我国许多单位和部门的领导人习惯于一种沟通方式开会。这一方面堵塞了一些本来可以更有效率的沟通渠道;另一方面,又使得一些地方的会议过多,不但大型会议、马拉松式的会议过多,而且党政部门重叠召开的会议过多。究其原因,一是从思想认识上人们把召开会议次数的多少、时间的长短及规模的大小看成工作是否认

12、真、贯彻上级精神是否得力的一个重要标准。二是由于组织机构的重叠,使得会出多门,重复传达。三是由于官僚主义的工作作风,不但一切靠开会,而且在会上互相扯皮、推委,对问题议而不决,常使得一些会议越开越长、越开越大。3.2 信息传递中的人为损失障碍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在上传下达中,一些地方官员视其所需,将一些本应认真传达的上级精神和文件中途扣留,不予传达。比如,中央三令五申要求各地努力减轻农民负担,而一些地方官员却不予传达或不予认真传达,甚至反而蒙蔽群众,以种种名目加大农民负担。其中虽然也有一些地方官员或许是出于某种“不得已”(如财政困难)或某种“善意”(如想要集资上项目加快当地经济发展),但也

13、有一些人则是企图以权谋私(如为单位牟利或搞单位小金库)。另一方面是在下情上达中,一些地方官员报喜不报忧,将一些重要下情隐瞒不报,以至于酿成大案之后,才能真正引起人们的重视。3.3 沟通反馈的信息失真障碍我国传送决策效果信息的官方渠道往往要经过许多环节。这些环节的官员各有着其自身利益和主观偏好,加以我国的干部管理体制的现状,使某些人认为能否获得上级的好感成为升迁的关键,于是一些人不惜弄虚作假,夸大上级决策效果的成绩,甚至无中生有捏造自己的工作成绩,同时又隐瞒或尽力缩小决策失误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我国虽然有一些负责行政信息调研的咨询机构,如政研室、调研室等,但由于这些机构严重行政化,缺乏独立性,必须

14、服从当地的行政领导,长官意志对咨询系统的压力较大,实际上成为行政领导的办事机构和秘书机构。再者,我国的大众传播媒介也不能在行政信息的传播方面全面有效地发挥其功能,使得信息的多通道反馈未能有效发挥其互为补充、互为映证、互为制约的功能。3.4 信息沟通的低灵敏度障碍由于某些地区和系统机构臃肿、文件泛滥和会议成灾,这些地方的行政领导往往被文山会海缠住,终日辛苦忙碌,没有时间和精力来搞调查研究,以至于对一些重要信息和需要及时解决的重大实际问题反应迟钝。由于官僚主义和人浮于事,人为地制造信息传递的低效率和高成本。本来有些上级指示可以用文件直接发到基层,却偏要层层召开会议不可。重要性、意义、精神、措施反复

15、空谈一番,以示重视。其实这种做法反而使得一些信息被阻塞在沟通渠道中,不能迅速、及时地传达。在实践中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有些文件和报表被层层传达到基层时,已经到了几乎来不及执行或填报的时候,于是人们只好匆匆应付了事。3.5 信息通道的不规范障碍我国目前的行政沟通中,除了行政系统内部由上及下的信息沟通渠道比较规范以外,行政系统内部由下及上的沟通渠道,以及行政系统与社会的双向交流都缺乏规范,没有必要的硬性规定,软约束成分较多。比如政府上网,由于缺乏政府各部门至少应当在网上披露的内容及内容的更换周期等有关法规,各政府部门并不明白自己应向社会大众提供哪些信息和自己的信息披露义务。于是一些政府部门为应付检

16、查,只是在网上匆匆建立一个内容空泛的网页之后就没有了下文。另外,由于行政系统内部由下及上的沟通渠道的不规范,则使得上级有关部门难以及时获得充分的信息,往往是等到事情发生了、闹大了再总结教训,而不能防患于未然。3.6 非正常沟通渠道活跃障碍由于许多本应有的正常沟通渠道不能畅通,结果造成各种各样的小道消息满天飞,甚至一些别有用心的不法之徒利用某些群众不明真相乘机妖言惑众,聚众闹事。正是由于一些正常沟通渠道不能及时有效地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和引导群众,以致造成一些本来可以避免的损失。现代社会呼唤行政管理的科学化,而有一个完善而高效的行政沟通体系又是实现科学管理的基础。因为行政决策机构如果不能及时获得充

17、足真实的决策效果反馈信息,就无法及时调整决策,纠正决策失误,而下层干群如果不能充分及时地了解真实的行政信息,不能及时把自己的意见和要求充分而真实地传送给行政决策机构,也就难以有效行使其民主权利。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积极改善我国现有的行政沟通体系,努力构建一个完善而高效的现代化的行政沟通体系。4 改善我国行政沟通障碍的对策4.1 打破单一沟通方式,构建多通道的行政信息沟通体系构建多个相互独立的行政信息沟通系统,使它们有效发挥互为补充、互为映证、互为制约的整体功能。政府和公众,特别是政府决策机构能够通过各自独立的几个信息系统获取信息,可以减轻或避免过于依重一个信息系统的种种弊端,有助于消除欺上瞒下、

18、弄虚作假等恶习。这里,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当务之急是需要将党政部门的信息沟通系统分离,使之相互独立,建立和完善专门的行政性信息系统;建立独立于行政部门的决策咨询和支持系统;拓宽社会沟通渠道,吸引公众参政议政。4.1.1 专门行政性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将党政信息沟通系统分离开来,使之相对独立。这既有利于二者之间的相互补充、相互映证和相互制约,又有利于提高其各自的沟通效率。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其专门的信息机构建设,加强各级政府的信息中心、信访机构和政研机构,并进行适当的结构调整,以明确分工并提高其整体的运作效率。4.1.2 建立独立的行政决策咨询和支持系统这种决策咨询和支持系统应当象统计系统那样不受地

19、方政府部门的行政领导,具有相对独立性,以确保其不会受地方“长官意志”所左右,但可以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它不同于一般党政机关,不直接参与政府决策;它又不同于学术系统,其主要目标不在于纯粹的学术研究,而在于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它自主地从各渠道和各方面获取和开发所需信息,进行分析研究,主要是接受政府命题提交专题报告,特别是对决策效果信息分析的反馈报告,同时在必要时也可主动向政府提交自己命题的调研报告,以供政府部门做决策参考。4.1.3 拓宽沟通渠道,吸引公众参与开拓公众参与性强的社会沟通渠道,让公众与政府部门能够直接或间接地进行交流与对话,使公众的意见能够有比较充分和有效的方式公开表

20、达出来,可以使政府及时、广泛地了解各种不同意见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依据,而且能够使各种潜在的社会摩擦与冲突得到及时处理或缓解,有利于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秩序。社会主义的民主要求我们发展一系列的公众参政议政渠道,比如现在有些电视台在节目中开展与观众直接对话,然后派记者采访群众反映的问题,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就一定程度上在公众与政府部门之间建立了一条间接沟通的渠道,是一种深受群众欢迎的有益尝试。4.2 实行政务公开,增强行政工作的透明度在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的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反对形式主义;坚持全面真实,反对做表面文章;坚持克服避重就轻、避实就虚、找准工作着重点,反对弄虚

21、作假,着力在公开内容、公开形式、公开程序和公开标准四个方面下功夫:4.2.1 明确内容范围,增强公开的全面性和针对性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应注意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坚持公开内容原则。除涉及党和国家秘密、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外,凡涉及群众利益的政事务内容,包括事前决策、事中实施、事后结果等,都要全面如实公开,增强公开的广度、深度和透明度。二是坚持公开重点原则。把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最容易产生问题的事项,以及对运用行政权力办理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内容,特别是要加强对事权、财权、人权等重点内容的公开,与政务公开重点内容相关的组织人事、教育、财政、公安、规划、

22、建设、国土资源、民政等部门单位应确定为政务公开的重点单位。三是坚持公开程序原则。根据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性质,要认真编制向社会公开和本单位内部公开的不同内容和目录,严格按程序实行对内对外公开,确保政务公开规范、有序。4.2.2 落实形式载体,增强公开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公开内容与公开载体一结合,就完全暴露在阳光下,根据内容性质是真公开还是假公开,根据编制目录是及时公开还是拖延公开,群众一看就知道。因此,丰富公开形式、载体是各级政府和部门实施阳光工程的重要环节。在落实公开形式与载体的过程中,要坚持三个结合:一是根据不同群体要求,采取专栏与网络相结合。在方便不同政务信息公开、不同文化层次人群阅看、

23、不同监督方式监督的情况下,既要使用固定公开栏又要充分利用现代电子网络载体。二是根据不同内容要求,采取会议与文件相结合。凡符合内容公开要求,既可以利用会议通报公开,又可以采取文件形式实行对内对外公开。三是根据不同环境要求,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只要能达到公开内容全面真实、及时有效的目的,能集中的尽可能集中公开,不能集中的,可采取分散的方式进行公开,确保公开及时有效,便于监督。4.2.3 突出程序规范,增强公开准确性和可信度在规范公开程序上,应自觉把好“五关”:一是把好审议关。在公开内容上墙、上栏或上网公开之前,要把每一期需公开的内容整理好,上报本级政务公开审议小组进行审议,确保公开内容真实可信。

24、二是把好评议关。凡政务公开的内容上墙、上栏、上网后,要组织有关人员召开政务公开评议会议,对公开内容进行“评头论足”,确保真公开、实公开、全公开。三是把好建档关。各级各部门要把每一期公开内容及时归类建档,确保内容有据有实易查。四是把好监督关。各级要组织人大、政协、纪检监察机关、新闻舆论等单位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对政务公开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五是把好时间关。要明确规定经常性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逐段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具体是做到“四个及时”,即及时公开各项政策、规定,及时公开决策过程、结果,及时收集群众意见、要求和建议,及时做好反馈和整改工作。4.2.4 严格标准要求,增强公开的及时性和

25、有效性力求符合“真、全、细、快、实”五字要求。“真”,就是公开内容要真实,不准弄虚作假,真正给群众一个明白,还群众一个公道。“全”,就是公开内容要全面,凡是群众对点题、抓题内容提出公开要求,政策法规又允许的,包括实施过程和办事结果,都要全面公开。“细”,就是公开内容要具体、详细,让群众一看就懂、一看就明、一看就放心。“快”,就是公开内容要及时,力求时效快,不拖延、不误时、不搁置。“实”,就是公开内容要符合客观事实、符合实际内容、符合具体要求,公开要做到亮实情、交实底、报实数,见实效。4.3 运用现代沟通手段,促进行政沟通手段的现代化实现行政沟通手段的现代化要分步走,政府各部门应当分步实现政府办公自动化和网上办公。4.3.1 办公自动化办公自动化需要分步走,首先是建立分立式的办公事务处理系统。主要是各单位、各部门都能够使用电脑及各种文书、数据处理系统来处理日常的行政信息业务。此时,各单位和各部门之间仍须通过人工及外部通讯系统来交换信息;然后是建立每一单位内部的联网办公系统,通过单位内的一个办公信息管理系统,使得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能够实现信息交流的自动化;最后则是建立政府内部的综合联网办公系统,通过一个决策型的办公信息管理系统,不但使得各单位之间能够实现信息交流的自动化,而且要使得政府的决策机构能够通过该系统通观全局,随时获取所须信息,快速做出决断,并能及时向各单位发出指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