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四川平武余家山保护区总体规划目 录第一章 总 论31.1 项目背景31.2 规划依据41.3 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41.4 规划期限6第二章 基本情况及现状评价82.1 基本情况82.2 现状评价10第三章 功能区划133.1 区划原则与方法133.2 区划结果13第四章 规划目标与布局154.1 规划目标154.2 规划布局16第五章 规划内容185.1 自然保护与管理185.2 科研监测规划215.3 宣传教育培训规划235.4 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245.5 基础设施与配套工程规划26第六章 机构设置与管理体系286.1 组织机构设置原则286.2 组织机构及人员设置规划286.3 组织
2、管理29第七章 投资概算307.1 投资概算依据307.2 概算说明317.3 规划总投资317.4 按投资项目分配317.5 投资渠道317.6 事业费测算32第八章 效益评价338.1 生态效益338.2 社会效益338.3 经济效益338.4 综合评价与展望34第九章 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359.1 政策保障359.2 组织保障369.3 资金保证369.4 管理保证37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背景平武余家山县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木皮乡金丰村境内,2006年3月经平武县人民政府平府函200620号文批准成立为县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894公顷。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平武县城居
3、民的饮用水源,现整个平武县县城的生产生活用水全部来源于保护区的溪流。同时该区域野生动植物物种丰富,有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红豆杉(Taxus chinensis)等珍稀物种。保护区是大熊猫岷山A种群栖息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火溪河流域大熊猫栖息地关键地段,通过与周边的国有林、集体林一起,连接着唐家河、白水江、王朗、勿角、小河沟等自然保护区,对于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保护来说,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尤其对唐家河保护区起到了缓冲的作用。余家山保护区是集水源涵养地保护及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植物保护为一体的自然保护区
4、。保护区的前身为私人林场。1997年自然人刘勇与平武县木皮藏族乡金丰村余家山组签订了“平武县木皮藏族乡金丰村余家山组有偿转让荒山荒坡及次生林木使用权协议书”,刘勇取得了林地使用权,使用年限为50年,即从1997年-2047年。在自然人刘勇取得使用权后,就准备对余家山林区进行森林采伐和经营,架通了电线、修建了公路,正准备进行商业采伐时,1998年国家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余家山林区就没有被采伐。业主刘勇就从一个准备采伐森林的人转变为保护森林的护林人,并成立了余家山林场。其后,2003年该区域成为平武县城的饮用水源地,2006年3月经平武县人民政府成立了余家山自然保护区,其性质为民办公助,民营
5、管理。保护国际(CI)是一个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为重点的国际性保护组织,正在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的中国西南山地实施“公民社会参与的协议保护行动”,2006年保护国际与平武县林业局签订协议,支持余家山自然保护区的保护行动,包括该保护区的综合科学考察工作和保护区总体规划的编制。2007年3月平武县林业局委托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进行余家山保护区的综合科学考察工作和保护区总体规划的编制。1.2 规划依据法律、法规、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
6、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四川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全国生态保护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工程总体设计标准生物多样性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天然林保护条例批文、协议平武县人民政府平府函200620号文平武县林业局平林发200651号和59号文平武县木皮藏族乡金丰村余家山组有偿转让荒山荒坡及次生林木使用权协议书平武县林业局与余家山自然保护区间的保护协议四川大学与平武县林业局签订的余家山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协议1.3 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1.3.1指导思想以国家法律、法规为依据,按照“全面规划,科学管理、积极保护、永续利用”的自然保护区工作方针进行保护区建设。试点示范公众参与自然
7、保护区管理模式。积极探索新的保护模式,以多种方式促进保护工作。如探讨保护权的出让、分享与碳汇工作的开展等。贯彻协议保护的精神目前我国对环境保护的一个主要方式是建立保护区,保护区的权属和管理权属于政府,由政府部门主导管理。保护的资金也多来源于地方政府。这种由政府主导的保护模式目前已经凸显出了一些问题:如保护资金单一依靠国家投入,缺乏社会的参与,往往不足以满足保护的需要,显得捉襟见肘;由政府单方面的力量来保护不能对广大的保护区域实行有效的保护,显得力不从心;目前保护区分布的地域不尽合理,存在较多的空缺,由政府主导的保护往往与保护区周边社区的发展脱节,社区的传统利益和保护愿望得不到满足,社区在面对外
8、来威胁的时候往往显得无能为力。为此,保护国际提出了协议保护(Conservation Steward Program-CSP)概念。协议保护即是在不改变土地所有权的情况下,从保护地的归属权、管理权中分离出一个保护权,然后将保护权移交给承诺保护的一方,这就类似于现代企业经营中的将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把经营权交给有经营能力的一方。协议保护通过协议的方式,把资源的所有者和保护者的权利和义务固定下来,同时建立激励机制鼓励社会广泛参与,从而达到有效保护的目标。协议保护的对象必须是具有生物多样性的重点区域,或者是有需要保护的重点物种,或者是目前在保护上有着较大的矛盾冲突或者面临环境威胁的区域,协议的对方有
9、明确的土地使用权。协议保护的核心:在不改变所有权的情况下,通过协议约定的方式,把保护权赋予承诺进行资源保护的一方。承诺保护者:特定土地上没有所有权和管理权但愿意投入进行保护的一方,如当地社区、民间组织、甚至企业等社会力量。拥有资源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一方将保护权以协议的方式转让给承诺保护的一方,为了对激励保护机制能够得到更加有效的实施,协议保护中还有其中重要作用的第三方,第三方即是一个潜在的支持者,为承诺保护的一方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支持。第三方往往由一些NGO或者机构担当,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寻找能干的当地项目伙伴、设计合理的发展项目、促使有效的补偿机制等等。协议保护机制是以保护当地的生物多
10、样性或特定动、植物物种为目的,旨在引入新的保护机制,推动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弥补保护投入的不足;扩大保护面积,补充传统保护区保护区域的不足;发扬传统保护文化,促进当地社区参与保护,提高保护的有效性;探索新的生态补偿的机制;探索协调保护与发展的矛盾的新思路。贯彻“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本保护区的林权是社区集体林,经营权是个人业主,实行的体制是民办公助,民营管理。本保护区在我国是一种新的保护区类型,对这类保护区的管理体系及法律地位还没有进行规范和界定。在制订保护区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居民及私人业主的利益,尽力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1.3.2规划的原则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以
11、保护饮用水源及大熊猫等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为目的。保护区内所进行的一切人为活动都必须在不污染和减少水源,不破坏和影响保护区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的前提下进行,重点突出在对水源涵养,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的保护上,积极创造一切条件,确保区内水域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大熊猫等珍稀动物的生存和繁衍。坚持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持续性相结合的原则:规划力求从实际出发,综合分析保护区建设的各种条件,在保护好区内各类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连续性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进行全面规划,最大限度地使区内的水源及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规划的项目及实施要符合当地实际,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既要便于规划的实施
12、,又要便于保护区将来的科学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的原则:遵循自然规律,以保护自然资源为主,但保护区是民营管理,要实现民营业主的经济效益。在保护第一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业主的经济效益,最大限度的发挥保护区的经济和生态效能,实现保护区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鼓励创新的原则。鼓励一切有利于保护发展的管理机制、经营模式和制度创新。1.4 规划期限充分考虑与国家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监测工作相结合,同时也与保护国际(CI)的协议保护项目相结合,本次规划的的年限跨度为20072011年,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实施阶段。前期:20072009年共三年,后期20102011年共二年。第二章 基本情况
13、及现状评价2.1 基本情况2.1.1地理位置和范围:平武县余家山保护区位于平武县木皮乡金风村境内,四至界线:东面从白岩沟沟尾至山顶(海拔高程2361m)沿着山脊折向东北经过山顶(海波高程2587m)至山顶(高程2702m);南面从白岩沟沟尾至山顶(高程2361m)沿着山脊折向西北经过山顶(高程1953m)至蜈蚣口沟口与沙坪沟沟口交汇处;西面从蜈蚣口沟口与沙坪沟沟口交汇处沿着余家山正沟折向东北经过白岩沟与余家山正沟交汇处(高程1450m)再沿着山脊至东北至山顶(高程2099m);北面从山顶(高程2099m)沿着山脊折向东北经轿子顶(高程2658m)至山顶(高程2702m)。总面积894.0公顷。
14、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432201043505,北纬322820323003。保护区最高海拔2702m;最低海拔1000m。2.1.2自然条件保护区地处昆仑秦岭区西秦岭分区的摩天岭小区,岩层出露较齐备,除第三系、白垩系、侏罗系、奥陶系外,其余岩层均有出露。保护区属摩天岭东西向构造带的木皮复背斜。这条背斜次一级褶皱多,背斜、向斜相间排列,地势起伏大。受多次构造运动的影响,断裂和褶皱错综交错,岩层破坏较大,节理裂隙发育,完整性较差。碳酸盐类岩石出露面积大,溶蚀较严重;地下水补给范围广泛,沿河流两岸以降泉形态出露,水质以HCO3-Ca和HCO3-Ca-Mg型淡水为主。保护区气候属亚热带山地气候,冬
15、季干燥寒冷,夏季凉爽湿润;气象特征随海拔升降而明显变化,呈立体气候特点。平武县城位于流域下游,据平武县气象资料,年平均气温24.4,极端最高温度36.5(1966年6月25日),极端最低温度-7.3(1955年1月6日),10活动积温4572。无霜期255天,日照数1371小时,绝对湿度13毫巴,相对湿度71。热量随高度递减。年降水量850mm,年内分配不均,冬春少雨,12月至次年5月降雨量仅占全年的20;夏季多雨,6月至11月降水量约占全年的80。年均陆面蒸发量220mm,年均水面蒸发量1050mm。主要灾害性天气是干旱、低温、暴雨,有时还出现阴雨、大风、冰雹等。保护区的主要土壤类型为黄棕壤
16、。土壤颗粒粗,碎石较多,有机质含量在2以上,养分积累多,但土冷湿,养分释放慢。农作物种植不广,但植被保存较好,主要为落叶阔叶与常绿阔叶林,杂有针叶林,箭竹生长较好。保护区的水系属嘉陵江涪江水系,保护区内仅只有一条主沟,即余家山沟。该沟是平武县县城居民唯一的饮用水源地。2.1.3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区内高等植物共计172科,461属,803种,其中苔藓植物22科24属27种;蕨类植物26科40属66种;裸子植物4科7属12种;被子植物120科,390属698种。种子植物科数占四川省的53.45%,属数占26.22%,种数占10.00%。区内有13种植物属于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其中栽培种有7种,野生种有
17、6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I级植物有4种,属于II级保护植物有9种。共分出植被型8种,植被亚型10种,群系组16种,群系28种。哺乳动物有7目19科33种,鸟类计104种,隶7目,21科,两栖动物6种,隶2目,5科,6属。爬行类动物6种,隶1目,3科,5属。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1种,其中兽类9种,鸟类12种。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和林麝3种。2.1.4保护管理根据平武县林业局平林发200659号“平武县林业局关于余家山县级自然保护区机构设置的批复”保护区设立自然保护区管理所(股所级),管理所下设办公室和财务室,各由一名工作人员负责具体工作。管理所下设2个保护站:一个保护站
18、设在蜈蚣口沟口处,设1名管理人员;另一保护站设在原林场场部(即私人业主自建房处,海拔1400m),设管理人员2名。现有人员除保护区法人代表马勇(业主刘勇授权委托人)为保护区所长外,业主雇用临时工1人,在原林场场部居住,开展日常的管护工作。在保护国际的资金支持下,2007年从西昌学院招聘了一名专科生为保护区管理人员。2007年在保护国际的支持下开展了保护区的综合科学考察,并着手开始保护区的监测及日常管理工作。2.1.5基础设施业主刘勇在1997年取得使用权后,修建了6公路,架设了高压输电线15,修建了6间共200多m2的砖混平房,安装了卫星电视。基本能满足3人的生活需求。保护区建立后,利用原有房
19、屋进行对外来人员管理。2.2 现状评价2.2.1生态质量评价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平武县城居民30000多人的饮用水源,同时也保护着大熊猫、金丝猴、红豆杉等珍稀动植物物种及其它们的栖息地。保护区是大熊猫岷山A种群栖息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火溪河流域大熊猫栖息地关键地段,连接着唐家河、白水江、王朗、勿角、小河沟等自然保护区,对于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保护来说,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尤其对唐家河保护区起到了缓冲的作用。该保护区地处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的中国西南山地,保护区在平武县、我国及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保护区内动植物物种较丰富,珍稀种类多,有些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的种群数量较大,如
20、国家I级保护动物金丝猴,国家II级保护动物黑熊、斑羚等。保护区在对国家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上具有重要作用。保护区内植被部分虽然曾受到强烈的人类干扰,但植被恢复和保存较好,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得到好的发挥。加之保护区以自然山脊为界,只有低海拔区域与社区接壤,沟内的社区居民不多,人类活动对保护区的干扰较少,保护区内具有好的自然性及完整性。保护区对平武县城饮用水源的保护,直接保障了30000多人的饮用水安全,对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直接的贡献。保护区的建立除主要保护了以大熊猫为代表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外,还有许多潜在的保护价值。特别是在长江上游的水土保持和生态屏障建设
21、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区内植被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保障保护区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及社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保护区保护好了生态环境,稳定了水源,调节了气候,保护了资源,为当地社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2.2有效管理评价保护区的面积虽然小,建立的时间也不长,但由于其所在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特别的物种感染力,以及保护机制的创新,它现在都已经引起了许多国内和国际目光的关注,有许多国内和国际的学者在此进行了考察和研究,许多国际组织也正在关注这一地区,如保护国际、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等。随着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保护区的管理体系得到完善,区内的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的保护,
22、水源涵养能力进一步增强,保护区在国内和国际的知名度将会进一步提高,社会影响力会越来越大。保护区内有894公顷的森林为集体林地,业主取得了森林经营权,当地政府和林业局已经给保护区进行了定位,为民办公助,民营管理,业主完全能对保护区范围内的土地利用行使管理权。保护区与社区居民的关系良好,开展社区工作较为容易。目前由于的资金和技术力量有限,保护区尚不能给周边社区居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提供直接的帮助,但保护区会尽力寻求各级政府的支持,积极争取国际国内项目和援助,同时给社区居民带来新信息、新观念,积极引导他们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以期提高保护区周边居民的生活水平和保护意识。余家山保护区是新建保护区,而且是
23、民办保护区,现在保护区的运作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项目资金和保护国际提供的资金在运行,当地政府和国家还没有进行基础设施设备的投入,保护区现只有原来业主修建的林场场部房舍及其附属设施,与保护相关的基础设施、设备急待建设。按平武县林业局平林发200659号“平武县林业局关于余家山县级自然保护区机构设置的批复”的人员设置,保护区内应该设置6个人的编制,但由于没有人员经费来源,现实际只有3人,1个是管理所所长(由业主委托人兼任),1个是由保护国际协议保护项目暂时出资资助的1名专业保护管理人员,还有1人是业主雇请的管护人员,人员数量和保护管理能力严重不足。现保护区还没有行政委托执法权,没有执法
24、能力。业主取得森林的协议经营权后,由于受到国家政策的限制,业主还没有得到经济收益,后来业主开展了一些经营项目,如种植三木药材、养殖林蛙等,但现在都还只是投入,还没有获取到经济效益,加之现在成为饮用水源及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区后,保护区的经营项目受到了更大的限制,现完全是负债经营管理。随着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保护区需要利用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因地制宜的发展多种经营项目,解决保护区的负债问题。同时,也需要国家、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大型企业、社会公众和相关国际保护组织给以大力的资金援助。第三章 功能区划3.1 区划原则与方法3.1.1区划原则 完整性原则:有利于保持区内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有利于保持水
25、源涵养能力,也为大熊猫等珍稀创造良好的生态和栖息环境。自然性原则:根据受水源涵养的需求,保护物种的分布状况、生态特性,结合保护区内地形地貌,人类活动范围,按功能作用不同进行区划。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的原则:有利于保护区资源保护管理,水资源与生物多样性不会因区内和周边地区短期和长期的经济发展目标而受到生存威胁,尽可能地发挥保护区在生态、社会、经济三方面的效益。可持续发展原则:有利于私人业主的经济发展,有利于促进业主的保护热情和保护工作的持续开展。3.1.2区划依据 依据国家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技术规程,根据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规划设计人员会同业主及保护区人员一同现场实地调查,结合保护与经济发展
26、的需求,按照保护区各功能区作用进行区划。3.2 区划结果 3.2.1核心区由于保护区面积小,地形陡峭,自然分界线不明显。根据实际情况,保护区海拔1800m以上区域划分为核心区。面积387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3.3%。核心区是保护区面积最大,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区域。它的保护方式主要采取封闭式的保护,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进入该区域从事开发、狩猎等活动。3.2.2缓冲区缓冲区位于核心区外围,主要是保护区面向试验区的区域。面积153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7.1%。缓冲区可以保护核心区免遭外界干扰和破坏,较好的实现集中保护核心区的目的。保护区的主要保护物种在缓冲区内同样受到严格保护,允许进入从事有组织
27、的科考活动,是保护区日常巡护的重点区域。3.2.3实验区实验区为核心区和缓冲区外围区域,主要在余家山沟的两岸及保护西部靠近社区的范围。面积354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9.6%。实验区主要是一些人工树种及业主种植的厚朴等林木。由于与当地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场所相接壤,人为活动相对较频繁,在保护的前提下,区内可从事科学实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生态旅游、野生动植物繁殖驯化及其它有价值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活动。以上区划详见保护区功能区划图。第四章 规划目标与布局4.1 规划目标4.1.1总体目标通过本次规划项目的实施,保护区内的水源涵养能力得到增强;生物多样性能得到有效保护;业主能实现经济效益与保护的可
28、持续发展。同时,新的保护机制和管理体系得到建立。在规划期内,建立、健全保护区管理机构,理顺体制,加强巡护管理,建设保护站、点及各种基础设施、配套工程,配置必要的巡护与科研装备;积极开展多种经营活动,发展生态旅游。通过规划的实施,力争将余家山保护区建成公众保护示范、生态功能完善,人与自然和谐,经济效益与保护效益协同发展的保护区。具体分为两个阶段性目标。4.1.2前期目标(2007年2009年)创立新的保护机制。即保护区制定一个类似于公司的保护区管理章程,在章程中明确各利益相关者的责、权、利。完成与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的沟通,建立保护区管理体系和通畅的信息交流平台。建立与国际保护组织、企业及关心环境
29、保护的个人的良好关系,促进保护区保护权的分享,合作对保护区的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保护与开发利用。试行非木材林产品的有偿采集,探索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通过前期建设,使保护区有明确的管理目标,管理体系得到建立,保护机构能正常运转,新的管理体制能得到试运行。4.1.3中期目标(20102011年)有计划培训保护区工作人员,提高受教育程度,掌握保护管理专业知识与技术。完成保护区区界及功能区界界桩的埋设,完成各种宣传牌、警示牌、指示牌的设立。完成保护区管理处、2个保护站的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的建设,使之能满足保护区日常管理的需要。加强自然保护方面的宣传,提高公众意识。有效控制区内放牧、采集、偷猎等人为活
30、动对野生动植物及自然资源的破坏。开展常规性科研及监测活动活动,特别是对水资源及大熊猫种群与栖息地的变化监测,建立保护区资源数据库,为保护管理提供科技支撑。积极开展多种经营活动和生态旅游,业主从经济开发中获得经济收益。通过建设,使保护区内的人为干扰得到控制,水资源和食物多样性都得到有效保护,业主能从保护中获得经济效益,协议保护区得到示范。4.2 规划布局保护区以保护为前提,积极创新机制,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在积极保护、研究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规划布局原则是严格限制核心区和缓冲区的活动,建设和开发项目放在实验区。4.2.1基本建设布局保护区的重点建设工程布局侧重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
31、、科研监测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宣传教育工程等方面。4.2.1.1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重点:保护区的界桩,界牌的设立(包括功能分区),共设立界桩50个,宣传标牌10块。巡山道建设,共计10公里。建立巡护网络,制定巡护规章制度,加大重点区域的的巡护力度。4.2.1.2科研监测工程重点:有关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植物的监测和自然生态环境变化的监测、研究,资源本底数据的建立,水文、气象资料的收集、监测等。科研监测设施的建立,包括科研科的办公、工作用房、生态监测站的建立、观测点的建立、以及必备的科研设备的购置。4.2.1.3基础设施建设重点:管理处办公用房建设80m2,地址规划在平武县城。建立2个保护站,
32、即余家山林场保护站和蜈蚣口保护站。余家山林场保护站面积100m2,蜈蚣口保护站面积50m2。4.2.1.4宣传、教育工程建设重点在:保护区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及再教育工程,公众保护意识教育及社区宣传教育等。4.2.2管理机构建设布局按平武县林业局200659号文的批复,保护区设立管理所(股所级),下设办公室、财务科和保护站等机构。规划编制6人。鉴于保护区的特殊属性,引入新的管理理念,探索多种途径的管理模式。4.2.3经济发展布局 重点规划发展种植业和旅游业。第五章 规划内容5.1 自然保护与管理5.1.1保护的原则和目标(1)保护的原则公众参与原则:保护区实行的是民营管理,在国家法律允许的
33、情况下,实行自主经营。保护区要利用多种途径,积极促进社会各种力量参与保护,提高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性。全面保护的原则:对保护区内的整个自然环境资源、生物资源实行全面有效的保护,最大限度的避免和减少人为或外界因素对主要保护对象的干扰,消除不利于保护管理的因素。分区管理的原则:明确保护区的功能分区,针对各个功能区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和措施。保护管理设施的建设力求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条件,同时综合考虑外部环境对主要保护对象的威胁状况、威胁来源等,使保护设施最大限度的发挥保护功能。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对实验区内的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但不得破坏生物多样性,影响珍稀动植物的生存;不得造成
34、水资源污染或者大量消耗。(2)保护的目标最大限度的保持区内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自然演替不受干扰,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繁衍不受威胁,水资源得到好的保护。同时,积极探索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途径,保护生态平衡,提高公众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实现经济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良性循环。5.1.2保护措施根据保护对象的分布、生存状况,保护区在保护上应实行严格控制进入核心区和缓冲区,采用相对封闭的管理方式,防止人为干扰破坏,促进野生生物的自然繁衍生息。具体措施有:(1)立标定界:保护区的范围与四至界限已划定,但由于有部分是与社区居民及退耕还林地接壤,分界线缺少明显的标志,容易对保护区的有效管理造成混淆。因此需要在保护区的四
35、至界限上立标定界,同时保护区各功能分区也应设立标桩加以界定,以利于保护管理。(2)建设、完善保护区的基础设施工程,购置、配备必要的设备,使管理处、保护站能正常行使自己的保护管理职能。(3)健全组织机构,理顺管理体系,制定管理计划,落实管理措施,明确各职能机构和保护站的职责,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与聘用制,进行上岗前培训,持证上岗,严肃奖惩制度。管理制度创新(4)建立保护区监测巡护制度,开展监测及巡护工作。制定措施,配备设备,设立日常巡护、监测路线,加强专业队伍巡山管理。积极参与科研、教学机构和国内外相关保护组织在保护区内进行的科考和研究工作。5.1.3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5.1.3.1保护站、点规划
36、根据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分布状况、道路、交通现状、人为干扰情况、地形地貌,合理规划站点,最大限度的发挥保护站的管理和保护功能。同时在选址上兼顾职工工作和生活的方便性,以保证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经过实地踏查、论证,整个保护区共建设两个保护站。通过这些站的有效管理,合理控制人类干扰活动,使保护区内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森林生态系统及水资源得到全面有效的保护,为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繁衍创造良好的条件。余家山林场保护站:站址规划在现余家山林场场部,海拔1400m,距九环线(平武-九寨沟段)公路4,能通越野车,有电力供应。该站的管辖范围为整个余家山沟。蜈蚣口保护站:站址规划在蜈蚣口,即余家山沟流入涪江的汇合口
37、处,九环线旁边。该站交通方便,通电。该保护站的主要工作是进行外来人员入山管理,并实施对公众进行保护宣传。5.1.3.2界桩和警示牌规划保护区四至界线已划定,但除了五指山山脊与乐山市马边县、沐川县交界处有县界标桩外,其余地方均无明显的标志。为明确保护区四至界线和功能区界线,参照保护区总体规划技术标准,按1000m设立一个的原则,主要设置在与社区紧密相连区域和缓冲区与实验区交界的区域。整个保护区需埋设保护区界界桩30个,功能区界桩20个,警示牌10个。5.1.3.3巡护规划保护区的巡护工作是保护区日常工作的核心。应制定科学的巡护制度,设立巡护、监测线路,配备必要的巡护装备。通过日常巡护、监测,及时
38、了解保护区内生态环境的状况,控制人类干扰,制止危害野生动植物生存的行为,救助受伤害的野生动物。通过与国内外保护组织,相关机构在专项动植物科研监测方面的合作,进一步查清区内动植物的基本情况,了解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的来源和程度,为保护区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巡护工作的开展,也可以提高保护人员的自身素质,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知识和野外工作技能。设计巡护路线3条,见规划布局图。巡护用车:余家山林场保护站配备一辆巡护用车(同时兼作生活用车)。蜈蚣口保护站配备一辆巡护摩托车。由于山势陡峭,人员通行困难,需要修建巡护便道10公里。巡护装备:包括背包、全球定位仪(GPS)、望远镜、照相机、对讲机等(具体见
39、附表)。5.1.3.4防火和病虫害防治规划森林火灾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大威胁之一,对植被和野生动物栖息地破坏极大。森林火灾的预防工作应严格按照“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认真贯彻执行森林防火条例、四川省野外用火管理办法和“五不烧,十不准”的野外用火制度,加强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联系和沟通,防范于未然。森林病虫害也是森林资源的重大威胁之一,特别是在人工更新林区最易发生病虫害,一旦发生病虫害并漫延,对保护区的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毁灭性破坏。此外,森林病虫害还有防治周期长,防治困难的特点。由于保护区面积小,人员少,区内的人工用材林面积也很小,主要植被是天然次生林。保护区的防火工作和病虫害防治工作纳入县林
40、业局统筹考虑,本规划不做单独规划。5.1.3.5物种保护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有大熊猫、金丝猴等我国特有的世界级珍稀物种,也是大熊猫岷山种群的关键走廊带。针对保护区的实际情况,在该物种的保护上应采取以下措施:保护区应严格执行国家规定,即核心区管死、缓冲区管严,试验区搞活。加强巡护,严禁外来人员进入保护区从事盗伐、盗猎等活动。与片区林业站联合进行执法,并尝试从林业局取得行政执法权。配合地方公安机关打击偷猎等伤害野生动物的行为,对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及时调查、取证,以保护野生动物的安全。加强对保护区周边社区群众的宣传教育,利用各种形式让群众了解保护该物种的意义,形成爱护野生动物的风尚。5.2 科
41、研监测规划5.2.1任务与目标通过有规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对保护区内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野生动植物进行监测和研究,为保护区管理决策和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科技支撑。加强水质监测活动,定期向公众发布水质监测报告。5.2.2科研监测的原则 保护区是新建保护区,科研人才少,设备有限,因此开展科研监测时应遵循如下原则:科研项目的选定应体现保护区特色,要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以保护区主要保护物种为重点,目标明确,任务具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保护区管理处主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珍稀野生动植物的监测和研究,同时积极寻求外部合作项目开展专题科研。科研布局要考虑项目相对集中,便于管理,又要以不破坏和污染环境为原则。科
42、研监测要有助于保护区基础数据的积累和服务于公众社会。5.2.3科研内容 保护区的科研工作一般可分为常规性科研和专题性科研两个方面。保护区科研人员以基础数据调查与监测为主。根据保护管理需要,进行常规性科研工作,获取基础资料、数据,为专题性科学研究打下基础。保护区专题性科研主要是与国内外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相关国际组织共同合作进行,特别需要加强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的专题研究。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可显著提高保护区科技人员的工作水平和业务水平,也可为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专题性科研开展大熊猫等珍稀动物的生态学的研究。保护区内雉科鸟类的分布状况、生境状况的研究。开展金丝猴的行为学研究。开展保护区内
43、植被演替状况的研究,对区内重点地带生态系统进行研究。旅游资源分布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人类采集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特别水域生态系统功能的研究。5.2.4监测项目 水资源水质及水文监测:该监测是保护区的重点工作之一,监测的数据随时向平武县县城人民报告,使居民能随时了解饮用水的水质状况,居民对饮用水情况的知情权得到保障。人类干扰活动监测:保护区存在一些人类干扰活动,如各种采集活动等。保护区需要对人类干扰的类型、季节、强度等内容进行监测。通过监测结果制定合适的管理措施。生物多样性监测:主要针对保护区内的各种动植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变化情况进行监测,该项工作是保护区日常监测的
44、工作。自然环境监测:主要针对保护区的森林资源、景观资源等各种自然资源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行监测。主要保护对象监测:主要针对区内的大熊猫、金丝猴进行生态学等方面的长期监测。5.2.5科研监测设施、设备建设科研实验、办公、挡案管理等用房与保护区管理站办公用房一并建设。生态监测站:规划在余家山林场场部建设一座生态监测站,站房50,与保护站一并建设,并配置必要的监测设备。科研设备是从事科研监测的基础,保护区需购置必备的设备,使科研监测能正常进行。5.2.6科研监测队伍建设科研人才是保护区科研队伍建设的基础,在队伍建设上应遵循:科研监测人员来源:首先在在编人员中选拔,不足的可以引进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本保护区
45、需要引进一些从事自然资源利用研究的人员,以满足保护区发展的需要。科研监测人员培训: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培训,积极参加国际、国内资助的项目培训,可采取请进来讲课,派出去学习的方法,还可以通过参与科研合作项目来提高。解决好科研人员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后顾之忧,创造条件,提供条件,以利于科研队伍的建设。5.2.7科研监测组织管理管理站设一个科研科,负责保护区的日常科研工作。保护区巡护人员作为科研助手,从事野外数据的采集、调查等。重大科研项目的合作研究,由管理所所长亲自抓。科研科应建立严格的科研管理制度,制定科研工作守则和岗位责任制,保证科研工作顺利进行。5.2.8科研档案管理保护区科研档案包括:科研规划
46、及总结,科研项目名称、科研合作对象、科研内容、起止时间、科研论文及专著、原始数据等,必须确定专人管理,建立岗位责任,将成果录入微机,图片装订成册,严格保密措施,确保科研资料不被遗失、损坏。5.3 宣传教育培训规划5.3.1对参观者的宣传教育设置解释、警示、指示标牌:在保护区保护站设置解说性、提示性、限制、警示性标牌共20块。其中在蜈蚣口保护站和余家山林厂房场部保护站各设立中型解说性标牌2块。在保护区与周边社区交界的适当地方及公路沿线、主要道路边上设置小型标牌18块,同时在公共场所书写宣传标语,张贴宣传画。标牌采用坚固耐用的材料制作,文字应通俗易懂、准确简练、美观大方,同时应有中、英文对照。5.
47、3.2对周边社区的宣传教育保护区周边的人员不多,对他们可以采取召开村民小组会议的形式进行各种保护宣传。保护区管理人员要经常深入居民中去,组织召开座谈会,向村民发放宣传资料、宣传画,广泛深入的宣传保护野生动植物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及其重大意义,宣传保护区的管理规定及护林等方面的知识。5.3.3保护区职工培训行政管理及专业技术人员培训: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大力培养专业技术人员。聘请专家、学者在保护区针对野生动植物和生态环境、大熊猫的知识、保护价值以及保护管理、监测、巡护等基础知识对保护区人员进行技术授课与培训。选送人员到有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进修、培训,以提高其业务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
48、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国家林业局,省、市林业行政主观部门及国际组织举办的业务培训班、学术会、研讨会等各种活动。开展保护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选送保护区职工,特别是科研专业人员到省内外,甚至国外的保护区考察学习,以增加知识面。订购专业报刊、杂志和书籍供专业人员学习、使用。护林员培训保护区需要外聘巡护人员,保护区需护林员进行义务培训。一方面进行国家法律、法规的培训,主要是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防火条例、四川省野外用火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培训;另一方面进行防火知识,野生动植物简单识别的知识进行培训。保护区所需宣教设备的数量、规格详见附表。 5.4 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5.4.1原则保护区对自然资
49、源的合理利用应以可持续利用为原则,不能超越自然生态系统各组成成份的自动调节能力和整体负荷补偿能力。发展以非保护对象的优势资源为经营利用对象,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经营项目,以提高保护区的自养能力,适当补充办公、业务经费的不足,更好地促进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和正常循环。资源经营与利用的生产方式应在有利于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宜采取多种经济成份相结合的生产方式。资源经营与利用项目应优先选择资源丰富,发展基础条件好、工程量小、投资少、收效快的项目。资源开发与利用项目,不能是高耗水项目,严格禁止污染水环境及破坏生态系统的项目。如大量的养殖业项目就不适宜,大量
50、家畜的养殖,会产生许多粪便,容易造成水质的污染。5.4.2组织与管理经营利用项目应在保护区管理站的统一组织管理下进行,采取多渠道筹资,以不同形式进行联营或承包经营,共同开发、共同受益,充分调动周边社区居民参与保护事业的积极性。开展的项目应有立项和可行性报告,在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5.4.3项目规划试点非木材林产品采集证的发放。保护区有丰富的野菜及药材资源,这些资源一直都有当地或外来人员利用。该保护区的权属为个人,在充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为了能协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保护区可以探索实行非木材林产品采集证制度,规范采集行为,可持续的利用自然资源。生态旅游保护区距离平武县城近,距九环线公
51、路仅只有4的距离,可以充分利用保护区植被优良的条件,开展生态旅游,保护区从旅游中获得部分经济效益。保护区由于保护目标和性质的性质,只能是小规模的生态形式,每天的旅客流量不能超过20人。休闲旅游的地点限制在余家山林场场部保护站周围。天麻的人工种植保护区是野生天麻的适宜生长区,利用保护区实验区的地盘,开展人工天麻种植,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现在人工种植天麻的技术成熟,天麻的销路广,再加之保护区已经有种植天麻的经验,该项目完全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扩大“三木”药材的种植现保护区实验区种植了许多厚朴,实验区内还可以进一步扩大厚朴的种植面积,同时也可以种植部分杜仲。这样既保持了水土,也能产生一定的经济
52、效益,而且可以持续地得到收益。开展养蜂、魔芋的种植及核桃等经济林木的种植保护区海拔较低,开花植物较为丰富。现在蜂蜜的销路相当好,可以养殖一定数量的蜜蜂,以出售给休闲旅游的游客或者向外销售。保护区实验区内土地资源较为丰富,可以在部分林下种植魔芋。魔芋种植的技术难度低,可以在保护区内及周边社区开展,利用规模效应,使保护区和社区获益。保护区是核桃的适宜生长区,野生核桃也有一定数量的分布。保护区和社区都可以种植部分优质核桃品种,获取长久的经济效益。开展野生蔬菜的人工种植试验保护区的野生资源植物种类丰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蔬菜及大型真菌的人工种植实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自然资源经营与利用项目
53、不作投资概算,由保护区根据实际情况招商引资或自筹资金解决。5.5 基础设施与配套工程规划5.5.1保护区管理所建设余家山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处址选址上,本着有利于保护区统筹管理,有利于对外交流的原则,选择交通方便,通讯、电力等城市配套设施齐全的平武县城建设保护区管理所。由于保护区人员少,保护管理所的建设可以考虑购买商品房的形式,需要面积100,其中办公用房40,会议室30,档案资料室30,需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及用品。5.5.2保护站建设规划为了使保护区内的保护站、点布局合理,满足保护管理需要及发挥保护管理作用,经实地踏查,保护区规划建设余家山林场场部和蜈蚣口2个保护站。这些站的选址均已考虑到
54、了当地交通、通讯、电力、后勤供应等方面的方便性。(1)余家山林场场部保护站:规划建设在现余家山林场场部,距九环线4,利用保护区土地,新建办公综合用房150,配套建设车库、厕所、围墙等配套设施。(2)蜈蚣口保护站:规划建设在九环线公路边,占地100,新建房舍50及配套工程。5.5.3配套工程规划5.5.3.1道路现保护区有到林场场部的简易公路,可以通行越野车。需对现有公路继续扩建和维护,以方便保护区巡护、宣传、及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工作。5.5.3.2通讯规划为适应保护管理及森林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执法的需要,使保护区的信息交流准确及时,保护区的2个保护站需要就近搭接直拨有线通讯线路。架设通讯线路,
55、距离为2.5,即从九环线道到余家山林场场部保护站。5.5.3.3供排水余家山林场保护站,供水采用50MM镀锌管从站址附件溪流引水,经沉淀池处理后,输送到高位蓄水池中。输水距离为1000m。排水采用分流制,污水及粪便经高标准的化粪池处理后指定排放,需新建1号高标准化粪池一座,及新建砖砌排水暗沟50m。5.5.3.4其它2个保护站均需配套生活、娱乐设施,各购置1台卫星电视地面接收器及电视。第六章 机构设置与管理体系6.1 组织机构设置原则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1988年颁布的自然保护区工程总体设计标准及国家林业局颁布自然保护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的有关要求进行机构及人员的设置。结合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强
56、自然保护区管理通知精神进行处、站、点的设置本着有利于贯彻国家方针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有利于保护区管理、有利于发挥部门积极性、提高管理者工作效率的原则。本着有利于对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结合保护区自身的特点,遵循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要根据目前和将来发展的需要,合理设置,逐步配备。6.2 组织机构及人员设置规划按照平武县人民政府平府函200620号文的内容,保护区组织管理机构名称确定为“四川平武余家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所”,为公益性事业单位,民办公助,民营管理,行政级别为正股级。平武县林业局为保护区的行政主管部门,平武县环保局为综合管理部门。按平武县林业局平林发200659号“平武县林业局关于余家山县级自然保护区机构设置的批复”,保护区内设办公室、财务室及2个保护站,人员共6个人,即保护区所长1人,办公室和财务室各1人,蜈蚣口保护站1人,余家山林场场部保护站2人。根据保护区的实际情况及面积大小,管理人员数量基本能满足基本保护管理的需求,保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国家规定劳动合同范本简易模板
- 2024年度事业单位信息化项目聘用合同书封面3篇
- 2024年度二零二四财年生物科技研究与产业化合作协议3篇
- 智能景区监控施工合同
- 2024年度石材工程环境保护合同
- 工业园区干挂石材施工合同
- 生态保护工程建筑平房施工合同
- 铝合金铝剪施工合同
- 塔吊拆除爬架租赁合同
- 农贸市场环境保护三篇
- 人工智能与生命科学融合
- 小学生愤怒情绪管理策略
- 医务科管理制度培训的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
- 手术器械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标)
- MSOP(测量标准作业规范)测量SOP
- 中考物理复习交流
- 拉运污水泄漏应急预案
- 八年级历史上册论述题汇总
- 资产评估学教程(第八版)习题及答案 乔志敏
- 体质健康成绩测试全自动化计算模板
- 机械制图习题集-附带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