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问题诊断_第1页
儿童心理问题诊断_第2页
儿童心理问题诊断_第3页
儿童心理问题诊断_第4页
儿童心理问题诊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儿童心理问题诊断 李 莹 理论基础理论基础 01 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 02 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 03 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 04 认知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 潜意识潜意识 弗洛伊德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弗洛伊德儿童心理发展阶段 人格结构人格结构 潜意识 弗氏把心理过程分为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无意识,无意识又称潜意识。 他认为,意识是与直接感知的有关的心理部分;前意识是介于意识和无意识之 间能 从无意识中召回的心理部分;无意识是包括个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以 及这种本 能所产生的欲望,而被风俗习惯和道德压抑到意识阈界下所不明白的 心理部分。弗 氏认为,潜意识是精神分析的

2、主要内容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 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 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 体所觉察。(力比多)(力比多) 自我,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 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 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

3、,内化社会 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 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 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人格结构人格结构 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儿童心理发展阶段 口欲期 (0-1.5岁) 肛欲期(1.5-3岁) 俄狄浦斯期(3-5/6岁) 口欲期口欲期 刚出生的孩子是刚出生的孩子是 自我中心自我中心 的,或者准的,或者准 确地说,他们并不能区分自己和外部世确地说,他们并不能区分自己和外部世 界,加之成长完全依赖父母,并能得到界,加之成长完全依赖父母,并能得到 尤其是母亲良好的照

4、顾和关爱,存在着尤其是母亲良好的照顾和关爱,存在着 自己与母亲(世界)本是一体的假想,自己与母亲(世界)本是一体的假想, 故而故而 吃吃 的手段除了满足自己对食物的的手段除了满足自己对食物的 需要外,还表达着需要外,还表达着 将被吃的事物与自身将被吃的事物与自身 融于一体,真正使自己获得其滋养融于一体,真正使自己获得其滋养 的愿的愿 望。望。 形成自我意识时期(一元共生状态) 口欲期口欲期 这种假象的破灭始于婴孩与母亲的分离这种假象的破灭始于婴孩与母亲的分离- - - -当他们发觉母亲的行动,尤其是母乳的当他们发觉母亲的行动,尤其是母乳的 供给不能由自己完全控制时,他们会本供给不能由自己完全控

5、制时,他们会本 能地以哭闹、咬母亲的乳头等方式发泄能地以哭闹、咬母亲的乳头等方式发泄 自己的焦虑和愤怒,然而这并不能阻止自己的焦虑和愤怒,然而这并不能阻止 断乳和母亲陪伴程度的减少,于是他们断乳和母亲陪伴程度的减少,于是他们 将体会到生命中的第一次将体会到生命中的第一次 哀伤哀伤 ,即,即 母母 亲与我是不同的,她不受我的控制亲与我是不同的,她不受我的控制 ,并,并 借此完成对人我的区分,并开始形成借此完成对人我的区分,并开始形成 自自 我我 的概念与意识。的概念与意识。 口欲期滞后口欲期滞后 1岁以前的“口欲期”现象并不是偶然现象,更不是不良习惯,一 般情况下1岁半左右,幼儿的发育快速,活动

6、范围加大,兴趣转移就可 以自行纠正。 但是有的家长看到孩子吃手、舔玩具等,怕不卫生,就 对孩子的行为进行阻止。如果这段时间家长仅用粗鲁或简单的方式制止 孩子吃手,婴儿得不到应有的引导,孩子的口欲期得不到满足,就会在 稍微大点的时候暴露出问题来,会让“口欲期”过度延长,这是心理学 上称之为“过度补偿”的一种心理现象,会造成孩子在口欲期过后仍然 吃手,吃指甲,有的就爱咬人。 幼儿咬人、咬东西与“口欲期”的关系 不少1岁左右孩子的幼儿父母会经常问到为什么抱着的孩子冷不丁 就咬他们一口?有的小朋友1岁左右,走路都还没走稳,要是哪个孩子 和他挨得近,他就要咬别人。这种小幼儿咬人的例子比比皆是。 这个 阶

7、段的幼儿咬人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口欲期没得到满足,所以才爱咬 人。” 口欲期固着口欲期固着 延迟:定时喂奶会引起婴儿的无能感、 自信心受挫、自卑、病理性自恋 过度:自我中心主义、口腔性格(过度 依赖、嫉妒)、癔病 口欲综合性格:沉溺于吃、喝、吸烟、 kiss、唠叨 肛欲期肛欲期 二元状态二元状态 1岁左右的孩子通常都要接受大小便的训练, 随着括约肌的发达,孩子开始能在一定程度上 控制自己的大小便,通过排便,他可以表达自 己对环境的积极服从,而憋着时则表达的是自 己不肯屈服。 因此,从主客体关系性质来看,大便在某种意 义上变成了孩子与父母或成年人保持关系的某 种工具,孩子们感受到他能在一定程度上

8、影响 周围的人和环境。此期母子二元关系逐渐开始 解体。这个时期,孩子学会了走路,能用简单 的词语交流,开始体会到了自主性,他们开始 学会观察环境、探索环境、摆弄玩具,寻找过 渡性客体,如绒动物、枕头、指头等。 在学会自己脱裤子解大小便后,反复出 现憋大便或憋小便,并将大便或小便解 在裤裆里的现象,这就是孩子肛欲期到 来的表现。 肛欲期肛欲期 表现表现 1.接纳和尊重孩子肛欲期的表现 2.不要打断孩子正在进行的憋尿或者憋大便 3.不要将孩子大便节律的改变当成便秘进行 治疗 4.平静地应对孩子尿裤子。 5.不要羞辱、耻笑、责骂和威胁孩子 6.帮助孩子适应新环境和减压 7.不要打搅孩子对排泄物的研究

9、。 如何应对肛欲期 第一叛逆期 俄狄浦斯期 它只把行为定义我们通常可以看到的方面 (如动作和语言,包括大人、咬人、发脾气 和给别人起外号等),而不包括那些看不见 的方面(行为背后的意图和感觉,包括嫉妒、 生气和悲伤等)。 应为这样,可以让人们更好的纪录这些行为 发生的频率以了解这些行为是增加了还是减 少了。 行为主义理论 经典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 将学习过程看做是个体在外部刺激下的 反应过程,研究刺激-反应之间联结的 学习过程成位行为主义的最主要的特征。 操作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 斯金纳 首先做某种操作反应,然后得到强化的过程。 他认为个体的学习不是完全由外界刺激决定的, 而是看到了环境与教育经

10、过强化对个体行为的 塑造过程。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行为,无论是适宜还是不适宜的,都 是儿童在于周围环境和他人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习得的。 儿童的行为有被周围的人强化和不强化这两种可能。如果 某种行为(适宜或不适宜)得到强化,那么,这种行为就 会持续地表现出来。同样如果没有得到强化,两种行为都 将消失。 正强化 负强化 强化强化 社会学习论社会学习论 儿童是通过观察模仿他人的行为来学习如何 应对各种各样的社会情境的。 观察是学习的一个主要来源 观察学习是规则和创造性行为的主要来源 班杜拉 观察榜样行为的结果可能产生不 同的学习效应(三组儿童观看同 一题材而具有不同结局的电影) 认为前两种理论均不尊重

11、人性 人本主义学者认为,学习的目的是让儿童更好的感受自己 接纳自己。 这一理论非常强调互动。当儿童遇到一个问题时,教师必 须尊重儿童解决问题的权利,相信儿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 技巧:倾听,我信息(而不是你信息) 如:当我发现地板上全是积木时,我很担心有人 会绊倒而受伤,这让我感到很困扰。 而不是:你玩完玩具不收拾,太不负责任了。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我感觉很舒适 我感到安全 我是团队中的一员 我是被他人所了解的 我就是我 在实际教育活动中,教师往往更多关 心幼儿的生理需求。可是,幼儿的心 理需要也不容忽视。例如安全需要。 环境的安全与幼儿的安全感是幼儿学 习与发展的重要前提。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突破了行为主义仅从外部环境考察人的 学习的思维模式,它从人的内部过程即中间变量入手,从 人的理性的角度对感觉、知觉、表象和思维等认知环节进 行研究,去提示人的学习心理发展的某些内在机制和具体 过程。 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行为主义的不足,而且抓住了人的思 维活动的本质特征 认知主义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好朋友翻了脸 曼曼和蓉蓉是一对亲密的好朋友,在幼儿园里常常形影不离。哪 知,好朋友却因为一件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