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佛山市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问题及对策探讨论文_第1页
社会工作-佛山市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问题及对策探讨论文_第2页
社会工作-佛山市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问题及对策探讨论文_第3页
社会工作-佛山市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问题及对策探讨论文_第4页
社会工作-佛山市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问题及对策探讨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佛山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问题及对策探讨【摘要】得益于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的蓬勃发展,人民在实现物质与文化需求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自身以及家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更加关注医疗事业的发展。然而我国当前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建设体系仍亟待完善,存在的许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解决农村医疗卫生发展滞后的问题。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与实证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面向佛山市三水区部分农村社区居民开展调查问卷,同时与相关社区导师、社区健康服务负责人进行深入访谈,根据受访者的实际感受及其对未来展望等实际情况展开讨论,剖析当下佛山市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真实状况,了解农村居民的最大诉求。研究发现,佛山市内农

2、村社区居民对自己的健康问题不够重视,忽视了潜在身体疾病隐患,加之政府在农村社区投放的医疗卫生经费和资源较少,村民得不到足够满意的医疗服务,医疗效果不显著,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卫生意识,进一步满足农村居民的健康需求,促进农村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从而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关键词】:农村社区;医疗服务;卫生保障;医疗卫生建设Analysis on the Problems and Measures of Rural Community Medical Services in FoshanAbstract Thanks to Chinas vigorous

3、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people have paid great attention to the physical health of themselves and their families as well as the improvement of medical care on the basis of meeting material and cultural needs. However, the current medical and health construction system in rural areas i

4、n China still urgently needs to be improved, and many issues remain to be further solved. Solving the rural medical and health problem is still an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three rural issues.By linking the mothods of literature and empir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conducts a questionnaire for some rura

5、l community residents in Sanshui District, Foshan City, and conducts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relevant mentors and leaders of the community. It discusses the actual situation such as future prospects, analyzes the true status of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s in rural communities in Foshan, and underst

6、ands the biggest demands of rural residents. To some extent, this study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health awareness of rural residents, further meet the health needs of rural residents, advanc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and health undertaking in rural areas, and thus building a harmoniou

7、s society.Keywords rural communities medical services health protection medical and health construction目 录1 前言11.1 研究背景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2 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与研究状况32.1 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概念32.1.1 农村社区的定义与内涵32.1.2 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定义与内涵32.2国外农村社区医疗卫生发展32.3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历程33研究方法64 佛山市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与满意度结果分析84.1 佛山市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知晓率分析

8、84.2 佛山市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分析84.3 佛山市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满意度分析95佛山市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存在的问题15.1 农村医疗资源总量与结构性问题较为突出15.2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15.3 农村医疗卫生财政资金不足26 推进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及建议16.1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16.2 建立医护人才队伍长效机制16.3 加强宣传力度26.4 完善监管制度36.5 深入贯彻党的医疗改革方案37 结论与展望47.1 全文总结47.2 不足与展望4参 考 文 献5致谢6附录:关于佛山市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调查问卷71 前言1.1 研究背景医疗卫生作为民

9、生内容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切实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对人民的身体健康状况有着重大影响。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各种体制发生了深刻的转变,农村医疗保障体系逐渐暴露出一些与农村医疗服务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农村医疗卫生服务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乡镇卫生医院人才流失、资金短缺,农村居民丧失了医疗保险的覆盖,导致出现了“看病难、看病贵”等突出问题。10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与城市相比,农村社区的医疗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较低,医疗设施相对简陋和落后,医疗队伍人才建设和资金投入相对欠缺,在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稍微落后的地区,农村社区的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也存在着很大

10、差异,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状况。据本研究不完全统计,佛山市医疗卫生机构共1475个,其中乡镇医院14个,村卫生室161个,全市医疗卫生工作人员5.21万人。佛山市作为广东省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其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也存在普遍性问题,政府方面在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投入资金短缺、医疗卫生人才建设水平低下,新农合制度不完善等。广大农民享受的新农合政策以大病统筹为主,主要保障重大疾病,小病小痛不予报销,定时定点报销要求多,报销手续繁琐,报销比例不统一,这些都降低了村民的期望值与满意度。1.2 研究目的与意义本文通过研究新农合制度下的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情况,从现实需求的角度出发,分析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

11、建设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深入探索佛山市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本文以实证研究为根据,对佛山市五区(三水区、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以及高明区)农村社区居民发放调查问卷,对部分农村社区导师进行个别采访,走访乡镇卫生院,针对调查数据和研究实况提炼出有效结论,提出具有较强有效性与可行性的关乎医疗建设方面的建议。进一步提高我国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有效解决农村社区在医疗卫生发展方面的各种问题,满足农村居民生活和生理上的基本需求,提高农村地区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推动佛山市农村社区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减少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差异性,这对于全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2 农村社区

12、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与研究状况2.1 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概念2.1.1 农村社区的定义与内涵德国学者滕尼斯在社区与社会一书中首次提出社区一词,结合社会学界对社区基于地域主义观点的理解,本研究认为,农村社区是一个以村落为活动范围、以农业活动为联系渠道、以政府管理和村民自治相结合的社会共同体。2.1.2 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定义与内涵从社区医疗功能和城乡发展差异的角度出发,王燕红在研究中指出,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应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六大功能,六大功能之间互相协调,致力于为农民提供有效可行的基层卫生服务。从国家政策和现实需要的角度,黄淑琼在研究中指出,农村社区医

13、疗卫生服务应该以农村社区本身为立足点,以满足农村居民的医疗卫生需求为服务目的。2.2国外农村社区医疗卫生发展对比我国,国外农村社区的医疗卫生发展起步早,积累了丰富经验,以英国和美国为例。英国有着健全的医疗组织以及完善的医疗体系,能够实现医疗保险全民覆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形式多样,包括医疗机构、社区康复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十分注重以社区康复和社区护理为中心的健康教育;美国医疗卫生机制以社区诊所为基本,辅之社区医院、家庭式护理中心等,社区医疗服务功能齐全,包括家庭照顾、心理咨询、临终关怀等服务,居民、家庭、社区在医疗服务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Amanda Kenny在研究中表明,政府在农村

14、社区医疗卫生事业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农村医疗服务给予资金扶持与政策支持,实现医疗资源利用最大化。2.3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历程1.1945-1965年为第一阶段:新中国建立初期,农村合作社盛行及茁壮发展,党中央进一步推广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初步实行全民医疗保障机制。同时,中国共产党相当重视农村卫生环境的建设,积极致力于构建农村卫生保健网络并对该网络不断进行完善,县级医院、公社卫生室和大队卫生室有机组成了该保健网。在该保健网络中,公社卫生院承担着关键角色的任务,是负责联系县级医院和大队卫生室的重要环节和枢纽,发挥着管理乡村卫生行政、指导乡村初级卫生保健技术、提供乡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作用。

15、2.1965-1979年为第二阶段:在该阶段,毛泽东主席大力号召将农村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开来,各乡各县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全体农村居民对卫生意识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进入快速腾飞阶段。为满足广大农村居民的医疗需要,为保障广大农村居民得到基本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在毛主席的倡导下,一场培养“赤脚医生”的大规模短期培训活动在全国范围内风靡开来。1969年后,在政府的干预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推进开来,至1976年,农村地区逐渐形成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保障农村居民的医疗预防保健服务,在这一举措的实施下,我国当时的农村卫生状况得到明显改善。3.1979-2003年为

16、第三阶段:在该阶段,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大队卫生组织失去了过往集体经济这块肥沃的生长基地,为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很多大队卫生室都不约而同地选择改变自身的所有制形式,改变自身的服务方向与经营方式。农村集体经济迅速萎缩,失去集体经济资金的支撑,公社卫生院逐步下放至乡镇政府管理,合作医疗制度因资金运转困难最终走向瓦解,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差距扩大。合作医疗制度瓦解后,村卫生室、大队卫生院纷纷罢工,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大幅度下降,医疗费用成为了失去了医疗资金补助的农民的经济负担,再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农民看病问题成为一大社会问题。为缓解这一严重问题,90年代以来中央决定要求各地积极完

17、善和推进农村医疗合作制度,正式颁发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但实施效果并不十分显著。据资料显示,至1997年底,我国大约有17%的行政村基本实现医疗合作覆盖,然而农村居民参加合作医疗的占比仍相当低下,仅为9.60%。4.2003年至今为第四阶段:2003年中央政府下定决心重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该制度当即在全国范围推广开来,并在部分县(市)试点,到2010年逐步实现新农合制度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居民的目标。时至今日,在新农合政策的指引下,我国农村医疗事业在多方面都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但各个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都存在着部分共性问题,如医疗水平低下、医疗环境简陋等不容忽视的问题,于卉兰在新型农村合作

18、医疗制度的实证分析以广东省为例一文中指出,新农合制度的受益情况、政府部门的工作落实情况、农民的经济状况及乡镇卫生院存在的问题影响农民参合,这些问题亟待解决与改善,才能更好地推进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3研究方法围绕当前新农合制度下,佛山市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实况、农村社区医疗资源利用状况以及农村居民迫切的医疗需求,为深入分析其发展的结果,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与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法。首先与佛山市三水区部分农村社区的村民与社区负责人通过电话及实地调查的方式进行了个别访谈,根据受访者的亲身经历、对社区医疗服务的实际感受等情况展开讨论,主要目的是了解目前佛山市农村社区医疗卫生建

19、设事业的现况和其给村民带来的便利之处,从而对推进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进行研究和讨论,并斟酌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方案。除此之外,本研究整理好受访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设计了调查问卷,从2019年1月底开始,在佛山市南海区、顺德区、禅城区、三水区、高明区范围内对其他无法参与直接访谈的村民通过微信的方式进行线上电子问卷调查,问卷主要是从定序测量和定类测量的角度,针对农村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医疗效果的满意度、对新农合政策的态度等方面的调查。此次调查共计回收289份有效问卷,为避免出现调查对象过分集中于某一个区某一个农村社区这种偶然性,问卷的发放对调查人群作出限制,参与问卷填写的对象必

20、须为生活在佛山市五区农村社区的居民,同时还尽量控制同一个区域同一个社区调查人口数量所占调查人群的比例,争取做到在有限资源的限制下得到相对准确且客观的数据。据最终回收的问卷数据显示,回收的调查问卷数据主要来源于佛山市五个区域农村社区的居民,符合问卷设计的预期目的,较能反映佛山市五区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状况。4 佛山市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与满意度结果分析本次问卷调查中,男性受访者占比比女性受访者少,参与调查问卷填写的受访者在佛山市五个区域均有分布,详细数据见表4-1。 表4-1问卷调查受访者分布情况受访者所在区域三水区南海区禅城区顺德区高明区受访者数量10477422927受访者比例

21、35.99%26.64%14.53%10.03%9.34%4.1 佛山市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知晓率分析据数据可知,当前佛山市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知晓率还是比较高的。其中女性居民知晓率占比82.0%,男性居民知晓率占比18%;50岁以下的居民知晓率为89.6%,50岁以上的居民知晓率为10.4%;学历水平为中专或以上的居民知晓率占51.6%,学历水平为小学毕业的居民知晓率占比9.7%;从事工厂工人的农村居民知晓率为91.3%,明显高于从事其他职业的农村居民;月平均收入为3500-5000的居民知晓率最高,达到50.6%,而月平均收入不足1500的知晓率最低,仅为7.6%;有参加综合医疗保险人员知

22、晓率也比未参保居民高,达72.4%。由此可得出结论,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个人收入和参保形式等都会影响农村居民对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知晓情况。其中,相比男性、老年群体、低学历低收入人群,女性、中青年群体、高学历高收入人群的知晓率更高。4.2 佛山市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分析农村居民对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分析主要研究农村居民患病后对第一就诊单位的选择以及希望社区提供的服务方式。6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居民患病后第一时间选择到村卫生室就诊的占比为52.4%,26%的农村居民选择到镇卫生院就诊,仅21.6%的农村居民选择到区级、市级或省级医院。部分村民认为头痛感冒等小病痛无须到大医院,一来

23、从农村去大医院比较麻烦,二来大医院收费贵,所以都偏向选择卫生室或卫生院。居民最渴望获得上门服务,比例高达81.6%,门诊服务的需求为15.5%,对住院需求最低,仅为3%。访谈过程中,三水区部分村民表示家中青年外出老年人留守农村的现象十分普遍,老人家行动不便,独自外出就医困难,希望有专业人士可以提供上门就医,开展更多上门服务。结合当下农村社区以门诊服务为主的医疗服务方式,佛山市有必要进一步加快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方式的转变,实现服务方式多元化。4.3 佛山市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满意度分析据调查数据显示,佛山市农村居民对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度总体较高,总体满意度为85.6%,对社区医护人员的医疗

24、态度满意度最高,对医疗效果满意度最低。详细数据见表5-2。部分村民表示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对病患特别是老人家都很有耐性,态度温和,诊疗过程对症下药,不胡乱收费;对医疗环境不满意主要体现在医疗设备上,村卫生室的病床铁锈斑斑且床位少,给老人家量血压仪器破旧不堪;医疗效果不明显是因为医护人员技术不精湛,缺乏相关临床经验。为更好地满足农村居民,改善农村社区医疗环境和加强农村医疗人才建设刻不容缓。项目医疗技术医疗态度医疗环境医疗效果医疗费用满意度占比56.7%89.7%35.1%28.5%81.7%表4-2服务满意度调查情况85佛山市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存在的问题5.1 农村医疗资源总量与结构性问题较为突出农

25、村医疗资源总量明显不足,医护人员总数量未能满足佛山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距离市民心中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同时,优质医疗资源不足,在走访佛山市部分农村卫生院的过程中发现,这部分村卫生院的常用医疗器械和设备简陋陈旧,年久失修,大大降低诊断效果。据卫生院相关人士透露,向上级申报医疗器械维修更换费用的手续麻烦,资金下放缓慢,医疗设备迟迟未能更新。佛山市内三级专科医院数量偏少,三级综合医院区域分布不均,禅城区、南海区和顺德区分布较多,高明区及三水区分布较少。佛山市内农村地区乡镇卫生院数量少,规模小,以三水区为例,基本一个镇只有一个卫生院。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较弱,以治疗为主,缺乏人文关怀与健康指

26、导。由于人力、财力投入不足,乡镇卫生院拥有博士、硕士学历的高级卫生技术人员为零。5.2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佛山市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公共卫生机构工作人员不足,导致就医效率低下,未能从实际上真正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医疗需要。基层社区服务中心服务功能单一,不健全的基层监督体系网络,基层监督执法主体地位不明确,监督队伍的不稳定性,薄弱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以上问题都阻碍佛山市医疗服务建设体系的建设。再者,医疗人才队伍水平低下,就佛山市三水区的情况来看,乡镇卫生院的医生多为毕业于医学院校的应届毕业生,初出茅庐,缺乏临床实践经验,或者是6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赤脚医生”,其中以“

27、赤脚医生”居多。“赤脚医生”没有接受过较为系统且专业的医学知识的学习,医术普遍不精湛,况且现在与60年代的发展大有不同,针对部分疾病或许已有更加直接有效的治疗方案,“赤脚医生”在一定程度上未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对于小病小痛一般采取“打针开药”的做法,对于突发性疾病更是无能为力,缺乏一定的责任感,难以切实满足广大农民的医疗需求,特别是农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家,常年子女不在身边,稍有身体不适都是直接前往乡镇卫生院找医生开药吃,由于村医技术有限,未能对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作出最准确的诊断,导致老人家长期积患成疾,从而减低农村社区老人寿命。5.3 农村医疗卫生财政资金不足中国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不平衡。

28、农村人口比城市人口多,但是农村地区所获得的医疗资源比城市少得多。而且今年来,农村卫生投入比例仍在逐年下降。2由于农村的社会经济基础条件相对较差,基层政府的财政能力在各级财政中较为薄弱,佛山市农村社区卫生资源获得的财政投入亦有限,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费用唯有靠各类税收来弥补,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如,2016年佛山市农村卫生室的收入当中,财政补助获得收入仅占农村卫生室收入的1.83%,村补助收入仅占农村卫生室的1.26%,其余收入均由农民群众支付。新农合制度的报销比例相对较低,报销范围狭窄,对头痛发烧等小病不予报销,农民必须自己承担绝大部分医疗费用,且对特定疾病报销有年度限定金额,加之农村

29、居民收入低、收入不稳定、保障欠缺、医疗费用日渐增长,农民“看病贵”甚至看不起病的现象仍是一种普遍现象,尤其在重大疾病面前,面对普通家庭无法承受的高额医疗开支,农村居民能获得的医疗费用补助其实只是杯水车薪。6 推进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及建议6.1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加大农村地区政府对医疗卫生服务建设事业的财政扶持力度,合理投放医疗卫生方面的资源和资金。各级政府深入贯彻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通过优化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确保地方政府从地方财政中划分一定比重的资金到农村医疗卫生建设。同时,各级地方政府合理分配好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拨款,确保医疗资金运用到位并落到实处,最大化最有效

30、率地使用每一笔费用,勒令禁止政府官员挪用公款、中饱私囊。根据各地实情制定符合实际的惠民政策,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将资金利用到村民医疗费用补助、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医疗器械购买及医疗环境改善、提高乡镇医护人员薪酬水平等各方面,提高农村居民医疗费用补助以及看病医保报销比例,从根本上缓解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苦恼。保障各基层卫生机构的医疗设备购买能力,加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根据国家政策要求规范农村医护人员的待遇完善各种保障制度并落到实处,争取优秀医生肯留在农村为村民服务,降低农村地区医护人员流动性,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推进新农合制度在农村社区全面覆盖,积极构建并健全农村地区三级医

31、疗卫生服务体系,满足农村居民最基本的医疗服务需求。6.2 建立医护人才队伍长效机制加强农村地区医疗队伍人才建设,提高农村社区医护人员的医学知识、医疗技术以及医护能力,建立医护人才队伍长效机制。目前农村地区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的医护人员存在着学历低下、经验不足等普遍问题,其中部分经济稍微落后的农村地区的医生还是60年代的“赤脚医生”,他们未曾接受过高等教育,受医学知识熏陶的机会少之又少,缺乏与外界医学技术精湛的医师互相交流学习的渠道,医学水平仅停留在基本层面,难以满足村民进一步的医疗服务需求,除此以外,还有部分农村地区年轻医生毕业于某些不知名职业技术院校的医学专业,其医治能力有待商榷,对待病人更

32、是缺乏耐心与责任心,特别是面对高龄老人,时常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医患关系紧张。为此,各级政府有必要加强农村地区医疗人才重建,建立一支高素质、高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通过制定及完善农村地区人才聘用政策,给驻留农村地区的高素质医护人员开出相对优厚的薪资水平,落实人才补贴、学历补贴、岗位补贴等津贴制度,能够保障他们基本的生活无忧,可选择与驻留农村社区医生护士签订任职时限合同,尽可能减少农村社区医护人员的流动性,真正做到医护人员熟悉村民病情、时刻留意并跟进村民的身体健康状况。各级政府不定时组织农村社区医护人员参加培训活动,增强农村与市区城镇的医学交流,对农村社区医护人员定期进行业绩与能力考核。同

33、时,县级政府应大力鼓舞高学历医学乡镇青年大学生毕业回到家乡就业,通过各家各户发动号召动员并鼓励大学生青年为家乡事业贡献一份绵薄之力,致力于服务家乡父老乡亲,制定一些回乡就业补贴政策,吸引人才。各级医学院校致力于培养一批肯为农村服务、敢为人先的具备相应医学能力的精英医学人力资源,定向培养农村适用人才,在毕业生就业动员大会上向优秀毕业生灌输为农村社区服务的意识,提高毕业生对农村地区真实医疗状况的关注度。6.3 加强宣传力度加强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的卫生意识以及对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理解。目前,大部分村民对本村社区的医疗项目的了解还不够深入甚至对部分服务完全不知情,相当一部分村

34、民以为村卫生院只是一个看病的地方。而实际上,农村社区医院及各村卫生室都有为村民提供其他免费服务,例如,佛山市三水区各村医院都不定期地为60岁及以上老人免费体检,为妇女提供免费宫颈筛查等服务。为此,各镇政府及村委会应该进一步宣扬医疗服务项目,除了在村公告栏张贴服务通知,发放宣传单张,联合各类新闻媒体在电视报纸进行报道,还可借助当下发达的互联网将医疗机构信息公示化、透明化,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部分中青年村民都学会使用微信、QQ等沟通工具,地方政府可借助这个契机,建立微信公众号,在公众号上发布服务资料以及卫生知识,开通微信服务功能,主张线上预约、线上问答服务,借助新媒体的力量让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了

35、解并理解服务的内容。对于无能力使用新媒体的高龄老人,可选择定点落户告知或鼓励左邻右里奔走相告的方式,使得每一位村民都能参与到各项服务中来。6.4 完善监管制度完善监管制度,建立健全监督体系,加强“双向监督”。所谓双向监督指的是一方面加强政府对医疗机构和医疗服务的监管,杜绝出现医务人员收受回扣、“红包”、胡乱开药、天价收费等违规现象,严厉整改查处违背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的村医;另一方面,加强村民对地方政府的监督,要求地方政府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充分利用舆论机制,实行地方财政在医疗卫生支出状况信息透明化,要求地方政府每一笔资金费用都能够对得上账面。通过开展廉政教育活动,防止部分村官将国家拨款的

36、医疗费用袋入私人口袋,损害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6.5 深入贯彻党的医疗改革方案深入贯彻党的医疗改革方案,围绕降费用方面持续发力,加快服务模式改革。完善药品采购制度,针对农村药品降价调整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强农村药品监管,切实减轻农民的医疗开支和医疗负担,最大限度让利于民。同时,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转变政府服务模式,动员和号召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建设,鼓励当地企业和大企业家为农村社区医疗发展捐款,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实现农村社区医疗制度和医疗机构的有效运作。7 结论与展望7.1 全文总结本文先从农村社区及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入手,其次结合我国农村社区医疗卫生发展的历

37、程以及广东省佛山市农村社区医疗卫生发展现状、服务知晓率、服务需求和服务满意度进行调研分析。在调研过程中,面向佛山市农村社区村民进行线上问卷调查,对社区卫生人员以及社区导师进行个别访谈,了解他们对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进一步发展的建议与看法,对当前佛山市农村社区医疗服务的总体实况与进展空间进行分析。最后,从收集到的调查问卷数据和信息,并结合自身所处村落的实际情况,从佛山市农村社区医疗服务的现状纵观广东省乃至全国的情况,为推进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进一步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7.2 不足与展望 在论文开展进程中,遇到了很多难题,诸如本研究个人学术水平不足、资源收集渠道受限、论文完成时间紧迫等。其中最大的

38、困扰是可收集到的资源有限,如难以收集到目前佛山市农村医疗机构数量最权威最真实最官方的数据,本研究所统计到的数据不完全符合当前佛山市的真实情况。其次,论文撰写时期处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非常时期,极受空间限制,只能够对佛山市三水区本地村民展开访谈,未能走访其他四个区域,从问卷调查收集到的数据中,受访者的构成比例不是十分合理,三水区受访对象明显比其他四个区多得多,然后三水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南海区顺德区等还有一段距离,其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也存在差异,所以得出的数据和结论并不能很好地代表整个佛山市的发展状况。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综合本研究的不足,本研究对未来该课题的继续研究提出以下展望:(1)扩大

39、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不局限于佛山市农村社区,而是希望能够研究广东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农村社区医疗卫生发展的总体状况。(2)扩大受访者范围。除了对农村社区的当地村民和社区导师进行调查走访之外,本研究还希望能够与各级政府医疗卫生负责人进行交流,询问专业人士的意见与建议,提高访问效率,更准确地把握数据采集的有效性和权威性。参 考 文 献1郭伟龙,张和龙.中国农村地区公共卫生服务提供现状分析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1,4(10):12-17.2付俊红,于丽.中国农村医疗公共卫生服务相关对策研究J.世界农业,2006(09):1-4+24.3张贤木,聂志平.英美新三国社区医疗服务模式及借鉴以农村空巢老人医疗服务为视角J.老区建设,2017(18):74-79.4王燕红. 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5.5阳菲菲. 村级医疗卫生服务居民满意度的研究分析D.云南大学,2016.6王燕红,薛兴利.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问题研究现状及进展J.卫生软科学,2014,28(06):359-363.7王燕红,薛兴利.农村居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实证分析J.卫生经济研究,2014(09):53-56.8杨宇霞. 新农合制度下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及其治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2.9于卉兰.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证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0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