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软土路基加固处理施工方法与效果分析_第1页
公路软土路基加固处理施工方法与效果分析_第2页
公路软土路基加固处理施工方法与效果分析_第3页
公路软土路基加固处理施工方法与效果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公路软土路基加固处理施工方法与效果分析公路软土路基加固处理施工方法与效果分析摘要:论文 结合工程实例,对软土地基加固处理进行了设计, 选取部分断面进 行沉降观测并进行了水平位移观测,得出在软土实 际应用中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关键词:软土地基;地基加固;效果中图分类号:U45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目前国内外常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有:浅层加固法、强夯法、 砂桩挤密法、真 空预压法、砂井堆载预压法、水泥灌浆法、高压喷 射注浆法、深层 搅拌法等。以上每种处理方法都有其自身的处理机 理和优缺点,在 实际应用中一般不单独采用一种处理方法,多数

2、采 用两种或多种处 理方法,即组合方法。这样就可以发挥各自处理方 法的优势,以达到增强处理效果的目的。1工程实例本项目是某市规划公路主干线的一部分。本文研究路段桩号 K2+16OK5+6O0路线长约3.44km,主线采用一级公路兼城市快速 路标准,主路设 计速度100km/h,辅路采用城市I级主干道标准, 辅路设计速度50km/h。路基全宽为58.5m。本工程为2010年4月 完成设计,2010年12月底开始施工。2软土地基加固处理设计2.1设计原则软基处理设 计时综合考虑本项目所在场地的地质情况、施工工 期、施工工艺、取材、工程造价等因素,并充分吸取各地区软基处 理的成功经验,进行多方案的经

3、济技术比较后确定。2.2软土路基处理措施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根据本项目的工期、具体软土分布情况,因本项目大部分路段 软土比较深厚,软土厚度平均达到20m以下。通过水泥搅拌桩、CFG桩、砂桩、真空预压排水固结等不同软基处理方法比较,决定 采用如下软土路基处理措施:1)对于一般软基(除台后填土及构造物外)路段,采用“袋装砂 井+堆载预压”的处理方案。袋 装砂井呈正三角形布置,间距 1.0 1.3m,砂垫层 80cm厚,上铺1层双向土工格 栅,袋装砂井深入砂垫层 30cm。 一般路段的纵向处理范围根据处理深度、填土高度等因素综合确定。进行等载或超载预压时,应在预压期内及时追加沉降土方

4、,以平衡沉降土方维持预压高度。预压完成后,卸载土方可用于简易人行道填筑或作临时施工便道之用。2)对于圆管涵路段,软土处理方法与一般软基路段相同,并加 密袋装砂井间距,预压沉降稳定后反开挖施工。3)对于箱涵路段,先施工袋装砂井 +堆载预压,卸载后进行水泥 搅拌桩二次加固 处理。水泥搅拌桩桩径50cm,正三角形布置,桩间 距1.31.5m,砂垫层厚80cm,上铺一层双向土工格栅。水泥搅拌 桩处理的纵向范 围一般为涵洞宽+4m控制,横向处理范围为涵洞出 口坡脚线外1m4)对于桥头路段、挡土墙较高路段及老路路基拓宽段,原则上 采用“预制管桩+袋装砂井”处理方法,但当软土埋深较浅、填土较 低、挡土墙承载

5、力要求较低的桥头路段采用“袋装砂井 +堆载预压” 处理。桥头引道 采用“预制管桩+袋装砂井”的方法处理深层软土。 预制管桩桩径 30cm桩间距1.82.6m,正方形布置,塑料排水板 间距1.82.6m,砂垫层厚60cm,上铺两层双向土工格栅(分横向 与纵向错开布设)。“预制管桩+袋装砂井”纵、横向处理 范围根据 引道填土高度及 处理深度等因素综合确定。2.3构造物两侧路基填筑设计为了减少路 基在构造物两侧产生不均匀沉降,减轻跳车现象, 提高车辆行驶的舒适性,对桥梁和涵洞两侧路基填筑需进行特殊处 理。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1)台后路基处理范围对桥梁、涵洞、通道台后处理范围见表1。表

6、1桥涵构造物台后路基填土处理范围注:H为路基填土高度减去路面及路床厚度。2)台后路基处治措施桥涵台背路 基与锥坡采用中粗砂或其他透水性材料填筑,台背 路基与锥坡填土同时进行,要求从填方基底或涵洞顶部至路床顶面 压实度均达到96%。3加固效果及现场监测施工及监控单位根据我们设计提供的监控断面埋设沉降板、测 斜管及位移边桩 等器材。表面沉降仪器布设仪器见表 2,断面布置 见图1。表2表面沉降板埋设仪器表图1软土路基监测横断面袋装砂井自开始施工,同时根据设计提供的监控断面进行监测。观测频率视不同 时期而定,其中填土每填筑一层观测1次,两次填筑 间隔时间较长时,每3d至少观测1次;预压期第1个月隔日观

7、测1 次;预压期第1个月后至第三个月每周观测1次;预压期第三个 月 之后至预压期 结束每半月观测1次。按设计布置的监控断面见表 3:表3监控断面一览表3.1沉降观测从表面沉降随时间变化曲线来看,K2+475为代表断面(见图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2,),在5始填土后,沉降曲线迅速增长,在等载预压二个月后,基 本已经达到沉降稳定。在等载预压6个月后,已基本能满足设计要 求的卸载沉降量值。总的沉降量与设计的预估沉降量稍小。可见袋 装砂井+堆载预压施工,对于工期要求不高的路段,是可行的。图2 K2+475断面时间-荷载-沉降曲线表3.2水平位移观测根据我们布 设的测斜管测得的水平位移来看

8、,在袋装砂井施工 准备阶段,即铺 设砂垫层施工的时候,各个测斜管均有向外侧挤出 变形,水平位移 值在20mm左右,袋装砂井施工后,各个测斜管均 有向内的收缩变 形。在填土过程中,随着荷载的加载过程中,都有 一个向外的挤出 变形值,加载稳定期间,随后有一个较快的向内收 缩位移。观测值 均小于20mm表明施工过程中,边坡是稳定的。 4结束语通过本文研究分析可知:袋装砂井+堆载预压法,适用于饱和软 土、吹填土、松 散粉土以及新近沉积土施工的地基处理,对存在连 续薄砂层的地基 处理效果更好。袋装砂井+预制管桩法,适用于软土 特别深厚的软土地基、并对地基承载力要求较高的工程。袋装砂井+水泥搅拌桩处理,适用于软土较深厚,对地基局部承载力要求较高 的路段。三种地 基处理方法对于处理不同路段的软土路基,经施工 检验,沉降及位 移均在设计范围内,地基承载力均满足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