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杨修之死学练方案课文导读杨修之死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本文叙述的是魏蜀汉中争夺战最后阶段,曹操军队撤退前的情况,本文从不同侧面展开了曹操和杨修的矛盾冲突,记叙了曹操杀害杨修的经过和缘由,主旨是表现杨修的聪明才智和“恃才放旷”的思想作风,也揭示了曹操的复杂性格:即十分奸诈,又有深谋远虑。基础过关一、读音辨析鸡肋(li)沉吟(yn)屯兵(tn)禀请(bn)庖官(po)夏侯惇(dn)主簿(b)褒贬(bobin)簏(l)伺(s)谮害(zn)曹丕(p)邺城(y)讫(q)麾军(hu)高阜(f)绰刀(cho) 辕门(yun)佯怒(yn)阜(f)二、词语释义禀请:禀告请
2、示。辕门:旧时称军营的门。佯怒:假装发怒。不日:不久。班师:出征的军队回朝。号令:处刑后示众。恃才放旷:依仗(自己的)才能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不置褒贬:不评价好坏。终夜不息:一整夜都不停止。谮害:诬陷,中伤。绰刀:取刀,拿刀。高阜:高高的土山。三、作家作品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一说钱塘(今浙江杭州)或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元末明初小说家。相传是施耐庵的得意门生,才华出众。他广泛搜求了有关平话、戏剧和传说,参考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三国故事进行了再创造;以史实为基础,融合大胆而合理的想像和虚构,创作了“七实三虚”的历史小说巨著三国
3、演义。清康熙年间,毛宗岗加以修改,使小说的文字内容更加完整,称为“第一才子书”,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120回本的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它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开始,一直写到西晋的统一,描绘了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和外交斗争,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黑暗、统治阶级的凶狠残暴以及人民的流离饥苦。小说展现了许多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揭示许多战争规律,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小说还通过错综复杂的斗争,塑造了一批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不过,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三国演义也存在一些缺陷,书中不仅诬蔑黄巾起义,而且拥刘反曹的鲜明政治倾向贯穿始终,表现出浓厚的封建正统观念,这些都是应该批判
4、的。四、背景探视西山一战,蜀国老将黄忠手斩夏侯渊,曹操一怒之下出兵为夏侯渊报仇,面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曹操屡屡受挫,但又不甘心失败,只好退兵斜谷关,以待时机,终因蜀兵防守积极,难以进取。杨修之死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六、文体浅谈“历史演义”,是用通俗的语言,将历史上兴废争战、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衍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章回小说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体裁。它的特点是分回标目、分章叙事、首尾完整、故事连接、段落整齐。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一显身手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庖官
5、()食讫( )佯惊( )伺查( )谮害( )诈败( )麾军( )绰刀( )2.对下面各组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欲要进兵/适庖官进鸡汤故先收拾行装/操问其故欲立植为世子/立斩之a.相同,不相同b.相同,不相同c.相同,不相同d.都不相同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适庖官进鸡汤 数犯曹操之忌 人皆不晓其意 丕如其言 植然其言 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4.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喝刀斧手推出斩之今乃借惑乱军心之罪杀之。以今夜号令以大簏载绢入急回帐召惇问其故人皆不晓其意操方麾军回战马超方忆杨修之言5.对下面句子的意思
6、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当夜曹操心乱,不能稳睡,遂手提钢斧,绕寨私行。当天晚上曹操心烦意乱,睡不踏实,于是手里提了一把钢斧,围绕着营寨,暗暗地巡逻。b.(操)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曹操吃惊地问道:“什么人杀了我的贴身侍卫?”c.随将修尸收回厚葬,就令班师。随即将杨修的尸体收回进行厚葬,并且下令回朝。d.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丞相不是在梦中,您(被杀的人)才是在梦中呀!6.仿照示例,写出含有加点字及意义的成语。例:修以鸡肋之意对 对答如流公真知魏王肺腑也 ( )急回帐召惇问其故 ( )杨修为人恃才放旷 ( )在此无益,不如早归 ( )二、整体感知1.填空。杨修之死作者_,_(时代)小
7、说家。本文节选自_, 这部小说是我国第一部_,描写了_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政治和军事的斗争。2.关于杨修之死的原因,有下面几种分析,你认为最恰当、最准确的一项是( )a.杨修卖弄聪明,违反了军纪,所以被杀。b.曹操忌妒杨修的聪明才智,所以杀了他。c.杨修多次揭穿曹操的心事,令他恼怒,所以被杀。d.杨修插手曹家兄弟的继位之争,又欺骗过曹操,所以被杀。3.叙事的方式有:a.顺叙 b.倒叙 c.插叙 d.补叙 本文属于哪一种? ( )4.本课的主要意图是( )a.表现杨修的聪明才智b.表现曹操难容贤良,滥杀无辜c.表现曹操借除杨修以消除隐患d.表现封建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5.
8、你认为曹操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三、课内阅读操第三子曹植,爱修之才,常邀修谈论,终夜不息。操与众商议,欲立植为世子。曹丕知之,密请朝歌长吴质入内府商议;因恐有人知觉,乃用大簏藏吴质于中,只说是绢匹在内,载入府中。修知其事,径来告操。操令人于丕府门伺察之。丕慌告吴质。质曰:“无忧也。明日用大簏装绢,再入以惑之。”丕如其言,以大簏载绢入。使者搜看簏中,果绢也,回报曹操。操因疑修谮害曹丕,愈恶之。操欲试曹丕、曹植之才干。一日,令各出邺城门;却密使人分付门吏,令勿放出。曹丕先至,门吏阻之,丕只得退回。植闻之,问于修。修曰:“君奉王命而出,如有阻当者,竟斩之可也。”植然其言。及至门,门吏阻住。植叱曰:“吾
9、奉王命,谁敢阻当!”立斩之。于是曹操以植为能。后有人告操曰:“此乃杨修之所教也。”操大怒,因此亦不喜植。修又尝为曹植作答教十余条。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操每以军国之事问植,植对答如流。操心中甚疑。后曹丕暗买植左右,偷答教来告操。操见了大怒曰:“匹夫安敢欺我耶!”此时已有杀修之心。今乃借惑乱军心之罪杀之。修死年三十四岁。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所叙的三件事。2.用文中一句话说明曹植与杨修意气相投的原因和亲密程度。3.曹操已有“杀修之心”的原因是什么?4.文段的三件事情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5.从“今乃借惑乱军心之罪杀之”中的“借”字里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情感?6.你能从积极的角度为杨修想出一条避免杀身
10、之祸的计策吗?四、拓展阅读(一)不过杨修又当别论,他介入宫廷的最高层次的权力分配的斗争旋涡中去了,这才是杨修真正的杀身之祸。他实际是那种不聪明的聪明人,错误地估计了形势。他认为曹操爱才,有可能传位于三子曹植,他就成为植党。曹植有才,他也有才,惺惺相惜,亲密得以至曹植一天不见他,连饭都吃不香。其实,对中国的统治者来说,每当接触到实际的继承人问题时,所谓的“才”,决不是首先考虑的条件,如何保持这个政权,才是第一位的选择标准。“才”包括才干、才能、才智、才气作为封建社会的一国之君来说,无才,国家机器照常运转,而有才,则必须施展,而施展,好和坏就各有百分之五十的可能。杨修太看重“才”,曹操当然不是不看
11、重“才”,但一涉及到江山大业,大文学家曹操就得让位于大政治家曹操,他必须得把王位传给曹丕,这就是必然的选择。当曹操征求贾诩意见时,这位谋士提醒他袁本初废长立的的教训时,杨修的头,从那一刻起,就不在他的脖子上了。摘自聪明反被聪明误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杨修依附曹植的原因是什么?3.本文主要的表达方式是:。4.谈一谈你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二)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于碑背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彘臼”八字。魏武谓修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
12、于字为好;彘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魏武亦记之,与修同,乃叹曰:“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1.这是世说新语中关于杨修的一则故事,文中表现了杨修的什么特点?2.文中的“魏武”指谁?表现了他什么品格?3.根据你的认识,谈谈应如何对待人才。写作小练笔用现代汉语改写文中的一件事,要发挥想像,运用过去学到的人物描写的方法,对人物作细致的描写。一、1.po q yn s zn zh hucho 2.d(中的第一个“号令”是指军队中的命令,第二个是指处刑后示众。中的第一个“进”是指军队向前移动,第二个是指从外面到里面。中的第一个“故”是“因此”的意思,第二个是“原因”的意思。中的第一个“立”是指确定继承地位,第二个是指马上。) 3.恰逢;屡次;明白;按照;认为是对的;只要;立即。4.a(代词,都指代杨修。b项:凭借/用。c项:其中的/他的。d项:正/才。) 5.b(“佯”为“吃惊”的意思。) 6.例:知己知彼;无缘无故;恃才傲物;归心似箭。二、1.罗贯中,元末明初,三国演义,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 2.d 3.c 4.d 5.虚伪而奸诈。三、1.杨修介入到曹植与曹丕的继承权斗争的旋涡中去了(或杨修被杀的根本原因)。2.操第三子曹植,爱修之才,常邀修谈论,经夜不息。3.修又尝为曹植作答教十余条。4.以曹操厌恶杨修的情绪逐步升级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暑期补习计划
- 中学健康生活方式推广计划
- 家庭教育素质拓展计划
- 2025年非营利组织资金使用问题及整改措施
- 房地产开发合规性执行计划
- 六年级课外拓展训练计划
- 五子棋比赛组织与活动计划
- 初中学校信息化教学工作计划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李哥庄中学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聊城市莘县慧园学校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B
- 分包合同协议书范本简单版
- DB34∕T 2989-2017 山洪灾害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
- 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 卵巢非良性肿瘤生育力保护及保存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解读
- 医学唇部护理
- 脑胶质瘤的治疗:替莫唑胺-蒂清
- DL∕T 1746-2017 变电站端子箱
- 广东省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技术资料统一用表(2019版)(下册)
-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检测
-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 YB/T 6328-2024 冶金工业建构筑物安全运维技术规范(正式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