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鸡的饲养与管理_第1页
种鸡的饲养与管理_第2页
种鸡的饲养与管理_第3页
种鸡的饲养与管理_第4页
种鸡的饲养与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种鸡的饲养与管理 育雏期的饲养管理要点育雏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一、鸡舍和设备必须清洗、消毒、测试合格后,再 进新鲜垫料,厚度10厘米。但要进行地面喂料时,垫料 的厚度不应超过4厘米。垫料过多,可能会使雏鸡在垫 料沉降时意外的埋进垫料里(饮水器的高度应根据垫 料的沉降情况进行调整)。并将料盘、饮水器等设备 和用具全部进入,封严鸡舍,然后每立方用甲醛21 克、福尔马林42毫升对鸡舍进行认真薰蒸,时间不低 于12个小时。薰蒸时的鸡舍温度不得低于24度。空舍 时间最短不低于10天,在进鸡前1天必须将鸡舍内所有 的有害气味全部排净。做好进鸡准备。 二、雏鸡到达后,必须立即放入育雏区。运输雏鸡的 雏鸡盒绝不

2、能叠堆在育雏舍内。并及时给予雏鸡足够 的饮水和新鲜饲料。 三、温度 育雏鸡舍应在接鸡前2-3天提前升温,温度提升到32度,升温的同时要考虑以 后的通风是不是可以做到位。接鸡的时候温度一般要上升0.5-1度,在实际操 作中要根据季节、天气变化、室外温度等灵活制定。如果夏季育雏,温度可 控制在31-32之间,冬季可相应提高,一般以32-33度较为适宜。此外,也可 根据鸡群状态调节温度。如果雏颈藏头,“叽叽”叫拥挤聚增加热源,说明 舍温过低;如果鸡只张翅,喘气,张嘴,频繁喝水,不愿吃食,说明舍温过 高,需采取措施,缓慢降温;温度正常时,雏鸡精神活泼,活动自由,散面 均匀,采食正常。 随鸡只日龄增大,

3、温度应缓慢降低。降温的原则是每3天降1度,温度在3周龄 时降到22-24度,以后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恒定,避免突然变化而引应激。在高 温条件下,只要能认真考虑饲养密度、气流速度、通风和湿度,热适应训练 能使雏鸡在28-30度的操作温度下表现良好。操作温度的计算方法如下 例:鸡舍的最低温度为16度、最高温度为28度过 那么操作温度(28- 16)*2/3+1624度 注:雏鸡过度鸣叫,表明温度不下常。如果雏鸡在前十天,处于较高的温度,雏鸡过度鸣叫,表明温度不下常。如果雏鸡在前十天,处于较高的温度, 会影响育雏效果。采食量和旱期发育受阻,并且羽毛生长慢、蓬乱。会影响育雏效果。采食量和旱期发育受阻,并且

4、羽毛生长慢、蓬乱。 四、湿度 育雏前期对湿度要求稍高,因孵化末期孵化器内的湿度很高(大约 80%)。整栋育雏舍加热,湿度是很难保证的一般可能只有25%,如 采取取钟式饮水器舍内的湿度可能在50%左右,为了减少雏鸡的脱水 程度,前3-4天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0%以上,最好是80%。一般在 第1周湿度应控制在65-75,随日龄增大逐渐降低,育雏后期降低 为45-55。温度和湿度的相互作用,所有的动物都会通过呼吸或 皮肤蒸发水分、散体内热量。在高湿的情况下,蒸发量减少,会导致 动物的体表温度增加,动物对温度的感觉来源于干球温度和相对湿度, 过高的相对湿度能增加体表温度。相反,相对湿度低就会降低体表温

5、 度。下表的温度是在60-70%相对湿度的范围内。 注:育雏期相对湿度低于育雏期相对湿度低于50%,应当采取加湿措施,防止脱水。,应当采取加湿措施,防止脱水。 五、光照 育雏期间,光照时间应逐渐减少。一般在前2天采 用24小时光照,使雏鸡有充分时间适应环境,尽 快独立生活,促进饮水、采食。以后每天减少1小 时光照,两周后母鸡恒定在12小时光照,公鸡14 小时,三周后母鸡8小时、公鸡14小时,公鸡以 后每天减光1小时、到28天减至8小时对于光照强 度,雏鸡在弱光下可以很好地生长,但为使其较 早和较多的采食、饮水,光照强度可大些。下表 为种鸡全期光照程序 育雏期间应遵照以下光照原则: 1.光照时间

6、宜短,不可逐渐延长。2.不管采取何种光照制度,经实施, 不宜变动,不可忽照忽停,光照时间不可忽长忽短,光照强度不可忽 强忽弱。3.尽可能保持舍内照度均匀。 六、饮水 水是雏鸡生长发育所必须的,要保证雏鸡能较容易的饮到水。每1000 只一日龄雏鸡需要5-6个直径为40厘米的钟式饮水器,外加直径为15- 20厘米的小型真空式饮水器。饮水器的摆放位置很重要,雏鸡入舍 24小时内,任何位置 的雏鸡都不必走一米就能找到水。由于育雏舍 的温度较高,水中的细菌繁殖很快。所以要经常保持水的新鲜和清洁。 新接雏鸡饮水开食应同时进行。这样有利于促进肠道蠕动,吸收残留 蛋黄,排除胎粪,增进食欲。尤其对经过长途运输的

7、雏鸡,可以有效 地补充运输途中所损失的水分。 初次饮水要使用18-22度的温开水,水中可加入3葡萄糖,同时添加 抗菌药物、多种维生素、电解质等。 七、开食 育雏喂料原则是少量多次,即每次添加少量饲料,使鸡只 在3-5分钟内吃完;吃完休息20-30分钟持后再添加。要求 操作人员认真观察雏鸡的采食情况和嗉囊的充满度。雏鸡 采食24小时以后,超过80%的雏鸡嗉囊应该是满的,48小 时后超过90%,到72小时,所有的雏鸡嗉囊应该是满的。 如果雏鸡嗉囊充满的程度没有达到标准,说明存在一些问 题阻碍了雏鸡的采食效果。则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 问题。雏鸡料要求高能高蛋白,可添加一些维生素。此外, 可添加大

8、蒜素,既增进食欲,又能增强抗病能力。并保持 采食位置和饮水位置。下表给出了采食和饮水位置 八、分群饲养、时刻掌握鸡群密度 根据鸡雏的生长情况,从3日龄应开始对育雏围栏进行扩大,到5-7日 龄时撤掉育雏圈。(在(在28日龄时达到日龄时达到4-7只只/平方米、平方米、140日龄公鸡日龄公鸡3-4 只只/平方米、母鸡平方米、母鸡4-7只只/平方米、平方米、140-462日龄公鸡和母鸡日龄公鸡和母鸡3.5-5.5只只/平平 方米)方米)。并挑选较弱小的雏鸡放在护理栏内上,可在喂料量、营养结 构、精心照料等方面区别对待,使弱雏尽快赶上,提高鸡群的均匀度。 分群工作要经常进行,最少1周1次,进行个别调整,

9、提高整体均匀度。 九、通风换气 保持一个清新的空气环境,对鸡群生长发育很重要,在育雏期限间不 需要太大的通风量。适当地补充氧气、去除由鸡或是加热系统产生的 二氧化碳和有毒气体。注:育雏通风不良,空气质量低下会破坏呼吸注:育雏通风不良,空气质量低下会破坏呼吸 道表皮细胞,使得雏鸡更易受到呼吸道疾病的威胁道表皮细胞,使得雏鸡更易受到呼吸道疾病的威胁。所以育雏舍在建 筑上要考虑到通风的必要性,进行合理设计,加强通风换气量。 通风换气中最忌的是贼风,尤其是在冬天,外界温度低,冷空气进入 鸡舍后容易引发一些疾病。所以要防止贼风,重要的是合理调整入风 口的位置,再者是入风口处要放置热源,对入舍的冷空气进行

10、预热。 十、通过分栏控制鸡群均匀度 从28日龄开始,对种鸡进行分栏。(多数情况下,当鸡群的变异糸数在12% 左右时就应进行分栏)一般按体重分成2-3栏。分栏时对所有的个体都要单独 称重,使种鸡正确地进入适宜的栏内。对体重刚好处于两组分界点上的鸡, 应放入变异糸数较低的栏内。分栏后,由于采食面积的喂料速度及饲料分配 对鸡群的均匀度至关重要,因此,我们要对这些项目经常进行检查。注;小注;小 体重的鸡应考虑两种情况体重的鸡应考虑两种情况1、如果分栏后的平均体重与体重标准差距在、如果分栏后的平均体重与体重标准差距在100克克 的范围之内,要求在的范围之内,要求在63日龄达到体重标准。日龄达到体重标准。

11、2、如果超过、如果超过100克,克,105日龄前日龄前 的体重标准曲线应相应的向下平移,最终使其在的体重标准曲线应相应的向下平移,最终使其在140日龄时达到体重标准。日龄时达到体重标准。 中等体重的鸡群分栏后的平均体重与体重标准差距在中等体重的鸡群分栏后的平均体重与体重标准差距在50克以内,要求在克以内,要求在42- 49日龄达到体重标准。大体重的鸡群分栏后的平均体重超过体重标准日龄达到体重标准。大体重的鸡群分栏后的平均体重超过体重标准100克克 以上,应该重新绘制体重曲线,使之在以上,应该重新绘制体重曲线,使之在56-63日龄达到体重标准。如果到日龄达到体重标准。如果到9周周 龄仍然超重,应

12、重新设定体重标准,使之平行于体重标准曲线。这时如果让龄仍然超重,应重新设定体重标准,使之平行于体重标准曲线。这时如果让 鸡群的体重回到体重标准,将降低高峰产蛋率及受精率鸡群的体重回到体重标准,将降低高峰产蛋率及受精率。总之;通过分栏管 理,使整个鸡群在开产前体重均匀一致。 总的来说,育雏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除了以上几点,还有免疫、断喙、 疾病防治、消毒等环节,只有认真掌握好各方面的技术要点,对各方面进行 综合性的考虑,才能搞好育雏工作。 必要的工作程序必要的工作程序: 1、抽样称重 抽样称重应从一日龄开始,每周进行一次。在入舍时、7、14日龄,采用集体 抽样称重,每次10-20只。所抽样鸡

13、数应不少于鸡群总数的5%。对早期生长 有问题的鸡群,称重的次数要适当增加。从21日龄起,对抽样的雏鸡要逐只 称重。利用捕捉围栏每次圈鸡50-100只,将所有圈住的鸡都要称,以消除选 择带来的偏差。如果一次圈的鸡超过1000只,必须在圈内不同位置取2个点 进行称重。雏鸡应在每周同一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称重,最好在吃过料后4- 6小时进行。目的是通过准确抽样称重获得鸡群生长和发育的准确信息。通过 喂料量的多少来控制和调节鸡只体重。注;如果种鸡在早期不能达到体重标 准,会使鸡群的均匀度较差、骨骼发育不良及羽毛发育不好。这将导致鸡群 不能对光照刺激产生良好的反应,从而影响种鸡的生产性能。 2、使用科学

14、的免疫程序,给鸡群进行免疫接种,保护其免受野毒感染,使鸡 群在各时期都处在较高抗体水平的保护之下,定期进行特异性抗体水平的监 测。 切实做好4、7、9、12、14、25、45天的免疫工作。按照免疫规程进行操作。 肉种鸡免疫程序如下 具体方法有饮水免疫、滴鼻、滴眼、喷雾、刺种和肌注等。 :饮水免疫;将日耗料二倍的水量,以日耗水量的1/2- 2/3量供给疫苗用水,并用清水冲洗疫苗瓶三次、减少浪 费。疫苗要在二小时内用完,水温不超过25度,并保持足 够的饮水位置,能让2/3的鸡同时喝上疫苗水,在饮用疫 苗前要对器皿进行清理,保证无洗涤剂和消毒药残留。免 疫前对鸡群停水2-4小时,但气温过高可不停水,

15、若用水 线应在饮疫苗前将里面的清水放清,不得用金属器溶解疫 苗。最好用清凉的不含氯的自来水,溶解疫苗,如在水中 加入1%-2%的脱脂奶粉或鲜奶可延长疫苗的活性。炎热的 季节应在清早接种,疫苗溶解时不得暴露在阳光下,免疫 后24-48小时之内不得使用消毒药和抗病毒药物已及其它 影响免疫效果的药物。 滴口、滴鼻、滴眼免疫 在配兑冻干苗时,应用注射器注入稀释液,摇匀后再开盖,倒入稀释液瓶内,然后摇 匀加上滴头。标定剂量要有熟练的操作人员进行试滴与说明上的头份相等。稀后的疫 苗应在一小时内用完。抱定鸡人员要注意滴进去的疫苗被全部吸收后才能放鸡。 气雾免疫法 应在免疫前投放一些广谱抗菌和抗应激药(如维生

16、素等)剂量1000只用400毫升清水 (平养)笼养200毫升,夜间在鸡的头上一米处喷雾,喷雾后5-10分钟才能开启风机, 喷雾人员须戴好口罩、穿工作服,鸡舍温度应控制在16-25度相对湿度70%为宜。注意事 项;疫苗瓶一经打开应在2小时内一次性用完。接种完毕后双手应立及洗净消毒,剩余 的疫苗烧掉或用沸水破坏。 翼膜刺种和皮下免疫 部位,鸡翅膜内侧透明三角区内无血管处。皮下刺种、在腿与腹部之间的松驰皮膜中。 颈部皮下注射法 颈部上方皮下,水平刺针,回针时间为待拨出针后再回针。 肌肉注射 胸肌注射;与胸肌平面30度下针。腿肌注射;外肌、翼肌注射适用于15周以前的鸡只。 3、5-7日龄断喙,但现在有

17、些饲养场已经不再对 雏鸡进行断喙。(大用种鸡场的母鸡不断喙)雏鸡断 喙前1-2天饮维生素K3,切记不能喂磺胺类药. 4、在雏鸡的初次饮水中,添加抗菌药物可以缓解 因运输应激造成的疾病。如环丙沙星、恩诺沙星、 以及拜耳生产的百病消等,添加的时间可维持到 5-7天。 5、饲料的粗蛋白为20-22%,公鸡也可使用母鸡 料,但料量要增加。 管理经验 肉种鸡育雏总的目标是保证种雏鸡1-7日龄的顺利生长,开水、开料顺利进行,使整 个鸡群迅速建立活力;刺激食欲,促进羽毛、骨骼生长和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发 育,同时保证全群均匀的成长。并在7日龄(1周龄)达到或超过体重标准,并确保证到28 日龄(4周龄)这一

18、阶段保持平稳的生长发育。为雏鸡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提供最优的 营养饲料、做好各项免疫接种,使鸡群发挥出最佳的生产潜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各项具体工作。 公鸡的饲养管理公鸡的饲养管理 1、 虽然公鸡的数量只占鸡群总数的百分之十左右,但公鸡在整个鸡群生产中承担的 义务和责任大大超过百分之五十,因此饲养管理者需要为此做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育 雏阶段更为重要。 2、饲养管理中最关键的要素之一就是要使雏鸡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只有育雏育成期培 育大骨架、胫骨长的公鸡,才能有效地提高公鸡在产蛋期的交配成功率,获得较高的 受精率。 3、从一日龄开始严格执行公母分饲,这一点很重要。育雏和育成期间,

19、公母 鸡分栏饲养。公母鸡混群后,使用分饲设备,防止公鸡偷吃母鸡料。如果确 实不能将种公鸡与种母鸡分开饲养,种公鸡应饲养在鸡舍入口处最前端的围 栏内,便于育雏育成期进行观察和管理。 4、有条件最好平养公鸡,这样可以减少腿病。因为6-12周龄期间,是鸡只肌 肉,肌腱组织和韧带发育的关键时刻,棚架会对鸡只腿关节造成重大应激。 最好小群饲养公鸡,每群不超过500只。数量越少越便于管理和观察公鸡的采 食和饮水,也便于提高均匀度。随着不断生长,种公鸡会需要更多的饲养面 积。 5、 5-7日龄实施断喙,应倍加小心,否则断喙不当会造成公鸡均匀度差。全 阶段笼养,则公鸡也可以用烫喙方法,把上下喙的生长点烫去即可

20、。在公鸡 称重、免疫和转群时,要使用抓住公鸡两条腿的方法,以减少应激。 6、由于公鸡在孵化厂鉴别后,还要比母鸡多做两项剪冠和断趾的工作,应激 较母鸡严重,在第一周的前三天精神状态采食增重情况都不如母鸡。因此, 第一周在饲养管理上公鸡更应该受到特别的照顾。舍内光线分布要均匀、明 亮,光照0-3天24小时,以后每天减1小时,第三周12小时,第四周10小时, 第五周8小时。让公鸡有更多的时间采食、饮水,建立良好的食欲,以达到早 期目标体重。 6、在正确的育雏温度湿度通风(同母鸡)的条件下,使用高质量的 育雏料,运用合理的饲喂方法,确保前3周的体重达标。第一周每日 要少量多次投料,培养公鸡良好的食欲。

21、7日龄时要达到或超过目标 体重140克。前三周是鸡只生长骨架、机体组织和内脏器官的关键时 刻,可以使用无球虫药的肉鸡育雏I号颗粒破碎料。 7、14日龄后影响鸡群均匀度的最大因素是种公鸡能否获得和吃掉其 所应得到的料量。种公鸡的均匀度十分关键,要保持良好的均匀度, 饲喂系统必须能够在同一时间为所有的公鸡提供准确的料量。要密切 观察鸡只行为,特别是从手工喂料转换到自动饲喂系统喂料的阶段, 确保供料均匀,确保鸡群均匀地生长。在获得正确体重生长曲线的同 时,种公鸡的均匀度从35日龄开始应一直保持在80以上,从而在混 群和交配时,公鸡的性成熟基本相同。 8、1-21日龄公鸡体重不足会造成体型骨架不均匀,

22、拱背及羽毛生长不健全。 28日龄每只称重并开始分栏,然后每周称重两次。密切关注均匀度,体重, 骨架生长。育成期间,采用手工喂料,确保鸡只采食均匀。一定要以体重曲 线而饲喂公鸡,千万不要以料量来饲喂,因为各公司饲料质量有很大差异。4 周龄全群称重分栏时,淘汰特别小的公鸡。 9、 6周必须达到体重标准。最迟到8周龄获得所规定的标准体重。10周龄时 做最后一次选种工作,必要时重新制定体重生长曲线,此后至交配开始不要 再对种公鸡做任何工作。公鸡混群前选种要淘汰超重的、过于凶悍的和过小 的。公鸡选种主要从腿、趾、头、眼、喙、冠、背、体型等几方面判定是否 合格。 10、 1-10周龄的体重和均匀度非常重要

23、。85的骨架在1-8周龄长成,90 的骨架在1-10周龄长成。5-10周龄期间可以调整体重。15周以后不要再调整 体重,体重超标要重新制定曲线。15周龄以后(在育雏期培养出良好的食欲 的条件下)公鸡食欲增长较大,要注意控制好体重,防止超重。否则,没有 一个良好的骨架,种公鸡就会趋于肥胖、堆积脂肪,产蛋后期形体就会很差, 这样会限制其交配的成功率。 育成期的管理育成期的管理 育成期分前期和后期(6-15周和15-30周)其重点是把鸡舍环境、体重、均匀 度、周增重控制好,保证鸡群的健康生长不出问题。在转鸡时要一次性将体 重基本一致的鸡,转到一个鸡舍内。根据鸡群情况认真管理,仔细调整料量, 想尽一切

24、办法保持良好的均匀度与周增重。降低成本,提高成活率。 在转鸡前必须提前做好接鸡的准备工作。如对鸡舍的清洗、消毒、设备的安 装调试、有害气体的排放等。 转鸡后的第一次加料,每条料线按正常饲喂量再多加10-20公斤来增加能量, 缓解鸡只因转群造成的应激。 认真做好公母分群工作,并调教好鸡只夜间都在架上休息的习惯。按程序做 好免疫工作,并将母糸公鸡、公糸母鸡、和无饲养价值的的鸡只及时挑出淘 汰。对有饲养价值的弱鸡挑出进行护理,恢复健康后还入大群。注;只有让 鸡只在同一时间吃同样多的饲料,并在同等的环境中生长,避免或减少对鸡 只的一切应激,保证合理的水位与饲养密度等,才能有效的保正良好的均匀 度。 1

25、8周要从6/1限饲逐渐过度到日限,来保正18-22周的能量需要。 产蛋期的饲养管理要点产蛋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肉种鸡从日产蛋率达到5%到产蛋高峰期是一生中的生命薄弱期,要经受较强 的开产生理应激影响,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促进和提高种母鸡的产蛋性能 包括早期蛋重、种蛋质量、产蛋高峰水平以及产蛋持续性,最大限度地提高种 公鸡的受精率是这个阶段饲养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在产蛋上高峰期阶段、应 特别重视以下管理: 1开产前的准备工作开产前的准备工作 1.1公鸡的选种及公母混群公鸡的选种及公母混群 1.1.1公鸡的选种公鸡的选种公鸡的第二次选种一般在1822周龄进行,除了考虑体重及 骨架外,应挑体重均

26、匀、生理无确陷、腿趾强状挺直、羽毛光亮、体型直立 和肌肉健壮发达等。还应对一些发育不良的个体进行剔除,如鸡嘴断喙不良、 喙弯曲、扭转、颈部弯曲、拱背、胸骨发育不良、畸形腿、脚趾弯曲、掌部 肿胀或细菌感染,胸肌和同群鸡相比明显发育不良者均应剔除。 1.1.2公母混群公母混群建议公母合群在加光前进行,此时应确保公鸡与母鸡都己达到 性成熟,未成熟的公鸡需要更多的时间继续发育,待性成熟后再混群。利用 夜间时间在鸡舍内分点放置,这样可以减轻鸡群的啄斗。选种后的弱公鸡或 无效公鸡不能参加配种,必须及时挑出,否则会大大降低受精率。 112公母比例;公母比例;为维持较高的受精率, 鸡群应配比最佳数量性欲盛的公

27、鸡。下表 给出了公母比例的建议,应根据下表检查 每周公母比例及计算出每周己淘汰的公鸡 数量并及时补添一定要把一些无效公鸡及 时淘汰 113公鸡的管理(公鸡的管理(1)公鸡在140曰龄20周的料位要保 证18厘米并尽可能做到母鸡吃不到公鸡料、公鸡吃不到母 鸡料。通常剪冠的公鸡在189224日龄(2732周)、 不剪冠的公鸡在154168日龄(2224周龄)就偷吃不 到母鸡料了。在这个时候应密切观察鸡群情况。这时往 往需要增加饲料量才能満足公鸡的正常生长。饲料的增加 量应根据鸡群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建议先增加5-10克只 天,并于周中进行抽样称重检察公鸡的生长情况.在产蛋高 峰前公鸡和母鸡的营养摄入

28、量绝对不能减少。如果公母分 饲良好,公鸡的饲喂量低于125克/天是很难保证公鸡体重 的正常增长,而且很可能使公鸡的体重下降,所以当所有 的公鸡吃不到母鸡料时,必须调整公鸡的饲喂量。注:饲注:饲 料分配和设备问题会严重降低种蛋及精液的生产,所以喂料分配和设备问题会严重降低种蛋及精液的生产,所以喂 料时相关人员必须在场,以便及时料时相关人员必须在场,以便及时 解决问题。应定期观察鸡群的采食行为解决问题。应定期观察鸡群的采食行为。(2)公鸡的抽样称重,应在混 群前挑选20%30%在平均体重5%范围内的公鸡做好标记,标记 必须是不能引起其它鸡只的注意而影交配行为。抽样称重时仅抽取 10%标记好的公鸡进

29、行称重。计算出平均体重和均匀度,并与目标体 重及前几周的体重进行对比,然后确定准确的饲喂量。(3)公鸡的 现场观察与相对措施,最常见的饲喂不足是在245日龄(35周)以后 发生,但也可能在产蛋早期发生。公鸡突然变得迟钝、无精打采、不 活跃并且鸣啼减少。如果没有及时发现这些现象,公鸡会进一步发展 为肉垂构弛、肌肉缺乏弹性,进而丰满度下降,脸色变白,换羽,另 外,肛门颜色变淡且颜色范围变宽。情况发展到这种程度后果是非常 严重的,相当数量的鸡只难以恢复。当发现一种上述症状时,应立及 增加料量35克/只/天。(4)当发现鸡群有过度交配现象时,应迅速 淘汰多佘的公鸡,先按0.5公鸡/100只母鸡的比例淘

30、汰,以后按计划淘 汰。注:无论何时只要出现过度交配现象,就应及时减少公鸡数量。 如果公鸡的体重控制不好,出现超重,这些超重的公鸡在交配时就会 对母鸡造成很大的伤害,母鸡也因此拒绝交配,而且交配的成功率也 很低。因此公鸡超重应及时淘汰。 1.2产蛋箱的放置产蛋箱的放置 在加光前,完成各种疫苗的接种后(一般在21 周),.产蛋箱放入舍内,建议利用夜间每舍一次性放入,产蛋箱应放 置平稳、固定、不能摇动。三分之二棚架饲养鸡群,产蛋箱应一端放 在靠近中间垫料两侧棚架上,并用支架支起。产蛋箱的放置,应尽可 能的避免减少占有有效采食空间与垫料面积,提高对饲养空间的利用。 产蛋箱内必须用洁净的刨花或稻糠铺蛋窝

31、的1/2-2/3厚度。日常管理 中应及时给予添加或更换,每晚关灯时建议关闭产蛋箱,第2d开灯后 再开启,关灯时应赶走窝内与产蛋箱上的鸡只,确保产蛋箱内的清洁 卫生,减少对种蛋的污染。 1.3饲料的更换饲料的更换 一般建议在18周更换预产料,24周更换为产蛋料,经 实践证明,如果育成料能满足鸡只的生长发育需要,没有必要使用预 产料,由于预产料的含钙量相对较高,刚开产鸡群对钙的利用较少, 在我们的实际生产中采取饲喂低钙预产料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2加光安排加光安排 2.1加光时间的确定;加光时间的确定;加光时间主要根据性成熟情况确定,性成熟一 般根据主羽更换和胸肌发育以及耻骨开启情况叁方面来考虑。

32、2.1.1主羽的更换主羽的更换 肉种鸡的主羽一般有911根,肉种鸡从8周末开始 更换主羽,羽毛的发育是衡量鸡群生长状况的很好依据,发育良好的 鸡群加光时平均未换羽应在1.5对左右,如果羽毛更换不整齐或主羽 更换速度太慢或羽毛上充满应激痕,说明生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缺陷, 给鸡只造成了大的应激,如:饲喂量不足,周增重不均匀,通风不良, 温度保持不佳,发生疾病等。 2.1.2胸肌的发育;胸肌的发育;胸肌的发育是鸡群生长状况体现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我们每次称重时应注意触摸胸肌的发育情况,正常情况下,15周时胸 肌应保持“y“型,随着鸡只体况的发育,骨架已基本定形,胸部将得 到很好的发育,到20周龄时,变

33、成“v”型,开产时鸡只应出现“u”型 胸。根据胸肌的发育与主羽的更换情况就可以了解鸡群的性成熟状况, 进而指导实际生产。 2.1.3一般加光时鸡只耻骨开启应在2指左右(4公分), 见蛋前10天的耻骨开启22.5指,开产时的耻骨在3指以 上。以前大部分鸡场的加光时间是在22周左右,时至今日 仍然有很多场家采用这种方法。实践证明,这种办法在饲 养罗斯鸡过程中使用是不妥的!因为对于罗斯鸡来讲,它 的加光时间不是固定不变的,何时加光,应根据鸡群的个 体发育及性发育整齐度来决定。假如鸡群的个体发育及性 发育达到我们的要求,其加光时间是可以适当提前的。相 反的情况下,对鸡群的加光时间应适度往后推。不然,加

34、 光、加料之后,会造成未发育成熟的鸡群的体重迅速超标、 初产蛋重偏低等现象,对实际生产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罗斯308种鸡的加光时间也是有标准的。当鸡群 发育到我们所要求的条件时,即可加光。自17周 后我们就要注意观察和触摸种鸡耻骨间隙的变化, 加光时种母鸡必须100%的耻骨间隙都要达到4公 分,(两指至两指半)并在耻骨上有一定的脂肪 沉积,这个时间加光表明,鸡群的性发育已经迅 速启动,在这个时间段鸡群性发育的整齐度是十 分重要。 按照这种方式加光的益处是:缩短了见蛋时间、 减少鸡的不良习性、种蛋利用率高、产蛋上升速 度快、脱肛鸡少等。 2.2加光安排加光安排 遮黑式饲养,顺季逆季对鸡群的影响不

35、算太大,加光一般采取固 定模式。在2122周加光,第一次加光从8h/d光照一次性加到1214h/d, 光照强度由原来的4.85.6lx增加到3355lx,以后每两周增加0.51h,直 到1616.5h并维持到产蛋结束,鸡群淘汰。(一般情况下在鸡群产蛋高峰过 后6080IX能够提高产蛋率和受精率) 理论上开始加光时间每推迟一周,产蛋达5%的时间推迟3d,如表(1)。但 是,加光安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主羽更换与胸肌发育、耻骨开启情况是一 个重要参考,但在实际生产中,也应根据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调整。 表表1 5产蛋率日龄 见蛋日龄 开始加光日龄 168171 154157 133 172175 15

36、8161 140 173175 163165 147 176179 166169 154 179181 169171 161 3 高峰料的制定高峰料的制定 3.1 高峰料量的制定高峰料量的制定高峰料量的制定不仅要考虑24周末的平均体重,还要 考虑舍内的温度条件及常规管理情况。鸡只高峰应摄入能量依据参数如下: 每天维持每克体重需要0.08kcal能量,每日体重增加1g,需增加3.1kcal能量, 每克蛋重需3.1kcal能量,蛋重=产蛋率蛋重。温度在1827时,鸡只能 量需求变化不大,18以下温度每降低1应多提供5kcal,27以上每升高 1应多提供能量1kcal,这里我们应考虑一个温度下限和上

37、限,建议在16 以下加强保温措施,30以上要加强通风与防暑降温,启用湿帘降温系统, 否则,仅靠料量改变不能满足生产性能的需要。 高峰料量就是鸡群摄入的最大料量。高峰料量的制定应能满足鸡群的生 产需要。依据上述参数,高峰料量=高峰平均体重0.08kcal+平均日增重 3.1kcal+每日产蛋重3.1kcal,另外把舍饲温度考虑在内,即可大体估测 高峰料量。 在实际生产当中,根据24周末的平均体重进行高峰料量的估测。24周 末处于标准体重的种母鸡,产蛋高峰时日需摄入能量460470kcal和25g粗 蛋白。实际平均体重比标准体重每超出100g,日摄入能量需求应提高8kcal, 结合舍饲温度条件,根

38、据提供的饲料能量水平,从而来确定高峰料量。通常 高峰料量初定为454481大卡天、只。 3.2 高峰料量的添加;高峰料量的添加;通过对鸡群产蛋高峰前的观察,在 133天(19周)至产蛋初期理想的体重对获得最佳产蛋率 和孵化率非常重要。这个阶段如果母鸡的饲喂量超过其生 产需求,卵巢结构则会发育异常和体重超标,并造成种蛋 品质差、孵化率低。同时,双黄蛋比例增加,因腹膜炎或 脱肛引起死淘率的增加等现象。这个阶段鸡群的饲喂应満 足产蛋率的需要。理论上讲,应每天测定与分析产蛋率、 体重及其它条件的变化并以此调整每天的饲喂量。这个阶 段如果营养达不到鸡只正常发育的需要,体重达不到要求, 卵巢发育受阻就会产

39、生下列影响:开产时间推迟、初产蛋 重小、不合格蛋及畸形蛋比例增加、受精率降低、抱窝鸡 增加、均匀度降低等。开产后的加料实际上,饲料增加的 数量和次数与时间,主要是结合鸡只产蛋率(如下表) 日产蛋率上升情况且 加到高峰料量 3% 50% 2%3% 55% 2% 65% 加料模式应根据鸡群在140日龄时的体重均匀度和丰满度决定。鸡群 的这些特征决定了第一次加料时间。如果鸡群的变异系数10,应在 产蛋率5时开始加料。如果鸡群的变异系数10,则首次加料时间 应推迟到蛋率10 左右。 高峰料量添加一般需要20d左右,不论是采取每日增加料量或是每周 分次加料,都应在加到高峰料量时额外施加试探料量,因为高峰

40、料量 仅是一个估算值,是否合适还需在实际生产中给予验证,如果施加试 探料量(35g)34d后产蛋率没有变化可以减除,另外加至高峰料 后,应密切关注鸡只的采食时间,高峰料量应保证鸡只在12.5h吃 完,根据采食时间也可以估测高峰料量的满足程度。 根据下例因素短期趋势的观察与分析,可确定各阶段的饲料需要量(1) 体重(2)体况(3)饲料质量(4)饲料消耗时间(5)产蛋率(6)蛋重。 3.3 高峰后减料高峰后减料(1) 产蛋高峰后脂肪沉积的速度是影响后期产蛋率和 受精率的关键。为保持正常的脂肪沉积这个阶段的饲料营养成份可根 据体重和产蛋率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 鸡群的产蛋率达到高峰并维 持1周不再上

41、升或者开始下降时,为了防止鸡只过肥,影响产蛋后期 的生产性能,对鸡群进行减料。建议减料先快后慢,减少幅度为总料 量的10%,一般从产蛋高峰到40周,减少5%;4054(50)周减少 5%,54(50)66周维持。 根据高峰料量的高低,一般第一次减料35g/周,第一周可以分两 次进行,以后根据产蛋下降情况,每周给予0.51.0g的减料,当鸡群 遇到大的应激或疫情时应停止减料。(2)从产蛋高峰到鸡群淘汰的整个 产蛋期内,每次减料的总和不能超过70大卡/只.高产鸡群(产蛋高峰 85)的首次减料时间不能早于34周龄,而且应渐进性减料-每周不超 过2克。减料的一般原则是: 34周龄维持高峰料量;3550

42、周龄逐步减少至最低 150克/只/天(412大卡只/天; 50周龄 维持料量 4 产蛋期的管理要点产蛋期的管理要点 4.1 环境基本要求及控制要点环境基本要求及控制要点 4.1.1 温度温度 产蛋期适宜的温度为1821。若舍内温度高于27或低于 16时,应人工进行温度调整。舍内温度超过32时,启用湿帘降温,并于 饮水中加多维素(含电解质)或VC等以减缓热应激。 4.1.2 湿度湿度 舍内相对湿度要求标准为5565%(空气),若舍内空气中的 相对湿度过低,可用喷雾消毒(免疫前后只用清水)等方法加湿。要加强通 风,加强对饮水器具的管理,防止饮水器漏水和污染,特别防止产蛋期出现 缺水现象。 4.1.

43、3 光照光照 产蛋期光照时间不得随意增减光照时间及强度 。光照强度50lx 为宜,超过100lx完全没有必要,光照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6.5h。 4.1.4 通风换气通风换气 鸡舍内垫料应保证湿度适宜 ,干燥而不起尘,舍内空气 无明显的氨气味及臭味。冬春季节要调节好温度与通风的关糸、白天温度高 多通风、晚上温度低少通风,夏秋季晚上的通风对于增加鸡只日采食量及生 产性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可忽视。冬季应加强白天的通风量,尽可能降 低舍内污浊气体的含量。 4.2 称重称重 进入产蛋期,2536周龄每周称重一次,36周龄后,每 2周称重一次,母鸡抽样比例为2%。36周龄后,应加强对公鸡的体重 监测,防

44、止出现体重迟滞或下降的情况。产蛋高峰过后,公鸡母鸡每周 的增重均要控制在1520kg之间。 4.3 种蛋的管理种蛋的管理 4.3.1 加强对产蛋箱的管理:及时整理好己损坏的蛋箱及时更 换己坏的蛋箱底及时将蛋窝里脏垫料更换及时将蛋窝内的鸡粪、 破蛋、脏物清出及时添加垫料等。 4.3.2 开产前几天应每小时巡视一次鸡舍,收集起所有窝外的蛋来 减少母鸡产地面蛋架面的习惯。对于产在窝内的蛋,应放置一些时间, 以引诱母鸡进入产蛋箱内下蛋。 4.3.3 制定合理的捡蛋表制定合理的捡蛋表 根据季节及人员设备情况制定合理的捡蛋 程序表,要求每日的拣蛋次数为57次,刚开产的鸡群要每小时寻视 一遍鸡舍,及时捡起地

45、面和架面蛋放进蛋窝内。拣蛋前要准备好消过 毒的蛋盘,饲养员洗手消毒后开始拣蛋,拣蛋动作要轻,尤其产蛋窝 内有鸡时,尽量减少对鸡的应激。 4.3.4 拣完蛋后应进行初选,剔出破碎蛋、裂纹蛋、软 皮蛋、过小的蛋等。对于轻度污染的种蛋,必须用干净砂 纸擦干净,绝对不能用水和湿布擦洗,不可用砂纸过度打 磨。所有的蛋均应大头朝上放在蛋盘中。 4.3.5 种蛋薰蒸消毒种蛋薰蒸消毒 种蛋应放在熏蒸箱内用3 倍量的 福尔马林熏蒸,即每立方米空间使用42ml福尔马林,21g高 锰酸钾。要求熏蒸箱封闭要严,不得有破损。熏蒸满20分 钟后打开箱门,自动排风。应特别注意种蛋在饲养区每枚 种蛋只能熏蒸一次。 4.3.6

46、 每周要定时称一次蛋重,建议每次一天的蛋全称, 计算平均蛋重,检查饲喂效果及管理状况。 4.3.7切实抓好生物安全工作切实抓好生物安全工作1、栋内死鸡要及时提出, 进出鸡舍要脚蹋消毒液和消毒液洗手。 饲养要点饲养要点 此阶段的管理重点是加强饲养环境的管理,合理饲喂,科学的光照程 序和正确的配种等,饲养者须严格执行,才能取得理想成绩。 一、控制鸡舍温度,加强通风换气 种鸡舍内最佳的温度是18左右,此温度范围内,种鸡采食量小,产 蛋率高,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均较高。温度低于18,随舍温降低, 种母鸡采食量会相应增加,产蛋率会下降,甚至完全停产;舍温高于 24,随舍温升高,种鸡产蛋率下降,并且由于公鸡

47、精液质量下降, 种蛋的受精率下降。同时由于羽毛密集,又无汗腺,会造成死亡。 二、母鸡饲喂要点 种母鸡18-20周龄后,开始实行每天限饲,从18周龄逐渐将生长料更 换为产蛋前期料,直至23周结束。从24周龄开始,种母鸡改用产蛋期 饲料,并补喂贝壳粉,每周1次,每100只鸡1.36,可以将贝壳粉撒 在垫料上或专用料盘上,供鸡自由采食。 产蛋期种母鸡饲料供给量主要根据鸡群产蛋率的升降、高低,蛋重的 增长情况。同时参照鸡群体重和鸡舍温度而确定。肉种鸡的产蛋率从 25周龄起,只要加料及时,大约每周增加20%-30%,到28周龄这种 增长速度开始缓慢,同时,蛋重每周增长3-8克,因此,要为鸡群提 供充足的

48、营养物质,才能保障以上各项指标达到标准,同时保证鸡群 持续高产。 肉种鸡约在29-30周龄达到产蛋高峰,产蛋高峰过后1-2周产蛋率不再 继续上升,此时可试探性的减少饲料喂量,防止母鸡变得过肥,影响 种鸡产蛋后期的产蛋量和重蛋受精率 三、公鸡的饲喂要点 种公鸡的增重在23-25周龄的时间最快,以后逐渐减慢。到27周龄, 种公鸡身体已发育成熟,随后的2-3周是其睾丸发育的高峰期,种公 鸡生殖系统也达到成熟期。此阶段,每天每只鸡的饲喂量为125-135 克。种公鸡在30周龄后一定要改喂公鸡专用料,饲喂量可保持在135- 140克,此间还要定期称重。每4周一次,4周增重应控制在50-70克为 宜。否则,体重过大,影响受精率。 四、正确的光照管理 肉种鸡在产蛋期所需的光照基本是恒定的,一般是在16小时左右。采 用开放式或半开放式的鸡舍,大多采用自然光照,光照不足人工补光。 需要指出的是,增加光照有一个过渡期,应从23周龄开始每周增加 0.5小时,逐渐增加到16小时,到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