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第四章群体的一般理论_第1页
组织行为学第四章群体的一般理论_第2页
组织行为学第四章群体的一般理论_第3页
组织行为学第四章群体的一般理论_第4页
组织行为学第四章群体的一般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群体概述 群体本来常用来指有共同价值观,因有共同地域 关系而有社会凝聚力(social cohesion)的一群人, 且一般而言会是一个比家还要大的社会单位,而 这个词也可以指一个民族或全球性的群体。当一 群人当中有一个共同的问题或利益,为了达到同 一目标,而一起工作的项目,这群人也成为了一 个群体。 群体的特征 1.成员们的目标共同性 群体之所以能够形成,它是以若干人的共同的活动目标为 基础的,正是有了共同的目标,他们才能走到一起并彼此 合作,以己之长,补他人之短,以他人之长,弥合自己之 短,使群体爆发出超出单个个体之和的能量。群体的这一 特性,也是群体建立和维系的基本条件。 2.群体成

2、员的群体意识性 作为一个群体,它之所以能对各个成员发生影响,并能产 生出巨大的动力,就是因为群体中的每个成员都意识到自 己是生活在某一个群体里,在这个群体中,成员之间在行 为上相互作用,互相影响,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在心理 上,彼此之间都意识到对方的存在,也意识到自己是群体 中的成员。 3.群体的有机组合性 群体不是一个个个体的简单组合,而是一个有机 的整体,每个成员都在这个群体中扮演一定的角 色,有一定的职务,负一定的责任,并以作好自 己的工作而配合他人的活动,使群体成为一个聚 集着强大动力的活动体。 4.群体成员的群体意识性 作为一个群体,它之所以能对各个成员发生影响, 并能产生出巨大的动

3、力,就是因为群体中的每个 成员都意识到自己是生活在某一个群体里,在这 个群体中,成员之间在行为上相互作用,互相影 响,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在心理上,彼此之间 都意识到对方的存在,也意识到自己是群体中的 成员。 在这个问题上,美国心理学家霍曼斯(GCHomons)经过研 究认为,任何一个群体的社交行为,都包括以下三个因素: 1任务活动因素;即人们所从事的工作活动。这种活动 属于浅层外显活动,一般容易为他人所觉察。例如:交谈、 工作、学习,社交等等,它常常是组织衡量一个人工作效 率的依据。 2相互作用因素:就是在完成任务时,人与人之间的行 为影响,例如:彼此之间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的相互沟 通和接

4、触,以及对他人的活动进行分析,他人的行为与自 己的关系等等。 3情感活动因素:即个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群体、个人与 活动之间的情感反应这种因素是属于深层的内隐的因素, 一般不易直接观察到,但是,可以通过活动特点和他人的 相互作用的方式等来了解,这可进一步加深相互之间的认 识,有利于更加密切的配合。 这三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三 个因素互为双向反应。后来许多研究者也认为, 群体的存在,一般都离不开这三个因素,首先, 必须有共同活动的内容,没有共同活动的内容, 群体也就不可能存在下去;其次,活动的成败又 取决于人们对活动的认识,态度和情感,同时为 了使活动顺利进行而又必须得到人们的相互协

5、作 和密切的配合;第三,在群体中,人们的感情交 往往往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仅与活动的顺利进 行有关,而且与人们之间的交往有关,交往产生 感情,感情促进交往和协作。 群体的分类 一、从群体是否实际存在,可以将群体划分为: 1假设群体,是指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为了研究 或统计的需要,划分出来的群体。 2实际群体,是指实际上存在的群体。 二、根据群体规模的大小,可以把群体划分为 大型群体,是指凡是群体成员之间只能以间接方 式进行接触和联系的群体。 ;小型群体。是指凡是群体成员个人之间能面对 面地接触和联系的群体。 三、根据个体的归属,可将群体划分为: 1实属群体。是指个体实际所归属的群体。(就某个职

6、工 而言,他所在的班、组就是属于此类) 2参照群体。也称为标准群体或榜样群体。 四、以构成群体的原则和方式: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是指由组织结构确定的、职务分配很明确的群体。 常见的正式群体有命令型群体和任务型群体两种: 命令型群体。由组织结构决定的,它由直接向某个主管 人员报告工作的下属组成; 任务型群体。也是由组织结构决定,它是指为完成一项 工作任务而在一起工作的人。但任务型群体的界限并不仅 仅局限于直接的上下级关系,还可能跨越直接的层级关系。 非正式群体是指成员为了满足个体需要,以感情 为基础自然结合形成的多样的、不定型的群体。 非正式群体是既没有正式结构,也不是由组织确 定的联

7、盟,它们是个体为了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 在工作和生活环境中自然形成的。常见的非正式 群体也有两种: 利益型群体。为某个共同关心的特定目标形成 的群体; 友谊型群体。是指基于成员共同特点而形成的 群体。 工作群体中的非正式群体可能有积极作用,也可 能有消极作用。管理者应善于利用和引导,使其 对正式群体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 它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 ;规模小,并且一般不带政治色彩; ;群体以某种共同利益、观点和爱好为基础; ;群体内推选最有威信的人当首领; ;群体内有一套不成文的惩罚制度和手段几较 强的自卫性和排外性; ;群体的成员之间有一条比较灵敏的信息传递 渠道 五、根据群体存在时间的长短:固定

8、性群体和临 时性群体 六、根据群体成员交往与接触特点为分类标准: 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 次级群体又叫次属群体或间接群体,指的是其成 员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集合在一起,通过明确的 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 初级群体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园社会学家库利提出 来的。他在1900年出版的著作社会组织中, 把家庭、邻里、儿童游戏群称为初级群体。他认 为,初级群体“具有亲密的面对面交往和合作等 特征。这些群体之所以是初级的,其意义是多方 面的,但主要是指它们对于个人的社会性和个人 理想的形成是基本的”。根据库利的解释,所谓 初级群体,就是由面对面的互动所形成的,具有 亲密的人际关系的社会群体。 家庭是以婚姻和

9、血缘关系为基础以夫妻子女为基本成员 的初级群体。社会学把家庭划分为四种类型: 1、核心家庭,是指由一对夫妇及其未成年或未婚子女组 成的家庭。这种家庭只有一对配偶,最多包括两代人其 结构简单。在现代社会中,核心家庭是一种最普遍的形式。 2、主干家庭,指父母(或一方)与一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或者一对配偶与其未婚兄弟姐妹组成的家庭。 3、大家庭,指父母与多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4、其他类型家庭,如只有一对老年夫妻组成所谓空巢家 庭;祖父母与未成年孙子女组成的隔代家庭等等。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社会生活的最基本单位。一般 说来家庭具有三种主要功能;一是生育和赡养功能;二是 生产和消费功能;三

10、是满足精神生活的功能。 其他分类标准: 按联系和发展可分为松散群体,联合体和集体。 按开放程度可分为开放型群体和封闭型群体。 社会作用大小可分为参照群体和一般群体。 群体维度的发展阶段 影响群体形成的因素: 1共同目的 心理学家米德尔布鲁克(PNMiddle brook, 1980)提出,在人们意识到不能单独完成一项工 作,或者是通过多个人的共同努力可以更顺利完 成一项工作时,就倾向于组成群体。这样,群动, 是群体形成的直接原因。上述谢立夫等人不同阶 段的反复实验,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2隶属需要 所谓隶属需要(need for affiliation),指个人认同 于他人或群体的行为方式,并

11、以相同方式行为, 以获得安全感的需要。生活中每一个人都需要有 一个对自己进行评判的参照基点,否则就难于自 我确认,就不能有足够的安全感。因此,人需要 将自己归于一个自己认同的群体。这就是隶属需 要。心理学家沙赫特(sschachter,1959)进行 的一项著名研究,很好地证明了以上的理论,即 一个人安全感越是缺乏,他的隶属集群需要也越 强烈。沙赫特用不同的实验操作引发被试不同的 恐惧水平,然后考察恐惧水平与人们希望与别人 在一起的要求是否有关。研究的结果证明了原初 的假设:恐惧水平越高,合群倾向也越强。 3共同兴趣 兴趣的一致是现实生活中群体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 兴趣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人

12、们在群体归属上的分化。心理 学家蒂博特的研究证明,一个群体的吸引力,直接同其所 开展的活动是否具有吸引力有关。活动越是可以激发人们 兴趣,越易于吸引人们参与群体的活动。 4压力情境 大量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结果都显示,高压力的情境会直接 促进人们形成群体或加入群体。前述沙赫特的研究已经证 明了这一点。其他心理学家对现实生活展开的研究也证实 了这一结论。心理学家夸伦泰利等人研究发现,灾祸的受 害者会自动与邻里和朋友组成群体去寻找庇护或救援受害 者。佩皮通等人的研究则表明,高恐惧诱发情境会明显增 加个人参与群体的倾向:很显然,当人们安全感受到威胁 时,组成群体或加入群体,是人们获得足够安全感支持的 最

13、佳途径。 5群体的工具作用 人们加入某一群体有时是为了达到某种功利目的, 或实现与群体无关的期待。此时,人们加入群体 成了实现其他目的的手段。 心理学家罗斯(IRost,1952)研究发现,工会 成员们报告,工会成员身份的意义在于得到高薪 和更大的工作保障。威勒曼等人的研究则揭示, 女大学生参加联谊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试图通 过这种身份增加自己的学校的声誉。其他研究者 对不同生活领域所做的大量研究,也得出了同样 结论。 决定群体特色的维度 就群体本身而言,它是一个多维的综合体,不同 维度的不同结合,就使不同的群体带有各自的特 色,而决定群体特色的维度,主要有以下几种: 1.年龄维度 这是指构成

14、群体的年龄因素,每个群体的存在, 都离不开这个因素群体之所以能成为群体,它 就是由具有各种年龄特征的人组成的。群体的这 一维度,直接决定着群体的活动个性。 2.知识维度 这是指构成群体的知识结构而言,也正是这一维度,决定 着群体的层次,但是这种层次是不稳定的,因为知识维度 是一个活动性很大的因素,知识维度发生变化了,群体的 层次也就随之发生变化。如一个机关,由于历史的原因, 开始时工作人员的知识都很贫乏,层次较低,但是通过他 们一系列的努力,使知识水平得到提高后,知识维度的层 次也就提高了。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维度影响着群体的 层次水平。 3.能力维度 这一维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它决定着一个群

15、体活动的质 量。能力维度高,群体活动质量就高;反之,群体就没有 多高的活动质量,这种群体,充其量也只能达到中等水平, 不是一个理想的群体。比如有的企业,所配备的领导集体, 能力水平就不高,结果,企业没有活力,产品的数量、质 量上不去,工人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这种群体如不及时 调换,会导致企业的倒闭。 4.专业维度 这是群体维度中的特殊因素。因为个体所具有的专业是通 过W练得来的,所以,专业维度合理的群体,有着特别强 大的活力,这种群体,能进行创造性的活动。群体的维度 很多,还有性格、信念、观念等等,这里只讲以L几种主 要的维度。所谓群体的维度,是指由这些多种多样的维度 的有机组合,使不同的群体

16、各具特色。群体的维度对群体 的活动效率有很大影响。群体的维度组合适当,会使群体 成为一个凝聚力很强的活动体,这样的群体活动效率非常 高。否则,群体只能是一个涣散的、冲突不断的、纠纷不 绝的、活动效率非常低的组合体。 5.群体行为 群体行为是指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由两个或更多的 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组成的人群集合体。 组织、群体和个体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群体介于组织和个 人之间。 布鲁斯塔克曼的团队发展阶段模型 布鲁斯塔克曼的团队发展阶段模型 是组织行为学 的一种。组织行为学(Organizational Behavioral Science )所谓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

17、 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 和行为的反应规律性的科学。组织行为学综合运 用了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生理学、生 物学,还有经济学、政治学等学科有关人的行为 的知识与理论,来研究一定组织中的人的行为规 律。 布鲁斯塔克曼(Bruce Tuckman)的团队发展阶段 (Stages of Team Development)模型可以被用来 辨识团队构建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并对团队的 历史发展给以解释。 团队发展的五个阶段是:组 建期(Forming)、激荡期(Storming)、规范期 (Norming)、执行期(Performing)和休整期 (Adjourning)。(休整

18、期是在1977年后加入的。) 根据Tuckman,所有五个阶段都是必须的、不可逾 越的,团队在成长、迎接挑战、处理问题、发现 方案、规划、处置结果等一系列经历过程中必然 要经过上述五个阶段。 团队发展的阶段 1. 组建期。(Forming) 项目小组启蒙阶段。群体的形成阶 段 团队酝酿,形成测试。 测试的目的是辨识团队的人际边界 以及任务边界。 通过测试,建立起团队成员的相互关系、 团队成员与团队领导之间的关系,以及各项团队标准等。 团队成员行为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尽管他们有可能被促 动,但普遍而言,这一时期他们缺乏团队目的、活动的相 关信息。 部分团队成员还有可能表现出不稳定、忧虑的特 征

19、。团队领导在带领团队的过程中,要确保团队成员之间 建立起一种互信的工作关系。 指挥或“告知”式领导。 与团队成员分享团队发展阶段的概念,达成共识。 2. 激荡期。群体的磨合阶段 (Storming)形成各种观念,激 烈竞争、碰撞的局面。 团队获取团队发展的信心,但是存在人际冲突、分化的问 题。 团队成员面对其他成员的观点、见解,更想要展现个人性 格特征。 对于团队目标、期望、角色以及责任的不满和挫 折感被表露出来。 项目领导指引项目团队度过激荡转型期。 教练式领导。 强调团队成员的差异,相互包容。 3. 规范期。群体的正常化阶段 (Norming)规则,价值,行 为,方法,工具均已建立。 团队

20、效能提高,团队开始形成自己的身份识别。 团队成员调适自己的行为,以使得团队发展更加自然、流 畅。 有意识地解决问题,实现组织和谐。 动机水平增加。 团队领导允许团队有更大的自治性。 参与式领导。 4. 执行期。 群体的运行阶段 (Performing)人际结构成为执 行任务活动的工具, 团队角色更为灵活和功能化,团队能 量积聚于一体。 项目团队运作如一个整体。 工作顺利、高效完成,没有任 何冲突,不需要外部监督。 团队成员对于任务层面的工作职责有清晰的理解。 没有监 督,自治,即便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自己也能做出决策。 随处可见“我能做”的积极工作态度。 互助协作。 项目领导让团队自己执行必要的

21、决策。 委任式领导。 5. 休整期。群体的延续阶段 (Adjourning) 任务完成,团队 解散。 有些学者将第五阶段描述为“哀痛期”,反映了团队成员 的一种失落感。 团队成员动机水平下降,关于团队未来的 不确定性开始回升。 模型的优缺点 该模型的优点:为团队发展提供阶段指导。 该模型的的局限及缺点: 1、 该模型是用来描述小型团队的。 2、 该模型忽视了组织的背景; 3、 实际上,团队发展轨迹不一定象Tuckman的描述是线形的,而有可能是循 环式的。 4、 该模型描述的阶段特征并不可靠,因为它主要考量的是人的行为,而当 团队从一个阶段跨向另一个阶段的时候,团队成员的行为特征变化并不明显。

22、 它们也很有可能会发生交叠。 5、 模型没有考虑到团队成员的个人角色特征。 6、 在阶段发展跨越上没有给出时间框架指导。 这是一个主客观相结合的模 型。 影响群体行为绩效的主要因素 群体规模是指组成个群体的人数多少。工作群 体规模应视群体任务的性质而定。任何工作群体 都应有其最佳人数,也应有其上限和下限。群体 人数与人均效率的关系是,往往获得最佳工作效 率的群体规模有一个最佳值,当群体规模是这个 最佳值时,人均效率最高 群体规模越大,群体凝聚力就越小,因为群体规 模越大,群体成员之间进行相互作用就越难。各 种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随着群体规模的增大, 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变得更困难,群体保持共同

23、目标的能力也相应减弱。毫不奇怪,随着群体规 模的增大,群体内部产生小集团的可能性相应增 大。群体内部在产生小集团通常会降低群体的整 体凝聚力。群体规模本身还受群体任务性质的影 响,一般复杂的任务需要更多的人去完成。有关 群体规模的研究得出成员为奇数的群体比成员为 偶数的群体更受欢迎,并且5人或7人群体是比较 理想的群体规模。 群体规模的上限和下限 国外学者对于小群体规模的研究往往是在实验室 条件下进行的,只是孤立地比较不同规模的群体 在完成一些实验课题时的工作效率。这样的研究 首先是在确立小群体人数的下限和上限问题,即 最少应为几个人和最多应为几个人的问题。外国 心理学家詹姆斯曾对符合小群体特

24、征的9129年群 体进行了分析。他指出,在多数情况下,小群体 的人数为27人,他认为这是小群体模型的最佳人 数。一些学者认为,小群体的下限应为3人,2人 不能算是一个群体,因为2人之间的纯感情关系, 使得当2人之间发生意见分歧或冲突时,不可能自 行解决,必须有第三者参加进行仲裁。 至于小群体的上限应为多少人,则意见更加分歧。多数认 为以7人为最佳,但也有不少人主张20人、30人甚至40人。 此外,还有人提出,小群体最佳人数应为72,即最多9人, 最少5人。 一些学者还专门研究了不适当地扩大群体规模可能产生的 问题:第一,随着群体规模的增大,群体资源的总量也增 加,但这些资源并不一定都是有用的资

25、源。例如,人多有 时会很难使意见得到统一。第二,随着群体规模的增大, 群体成员不同点也增多,因而成员各自的特长难以发挥。 第三,群体人数增多,成员参加活动和得到壮大的机会减 少。第四,群体人数越多,就越需要做大量的组织工作, 以协调成员的活动。第五,群体人数增多,则群体成员之 间的冲突也会增多。第六,群体人数增多,则成员之间彼 此了解的程度就会越低。 群体组成人员的奇数和偶数问题 群体规模研究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群体应是奇数还是偶数的 问题。主张群体应为奇数的人认为,当群体成员发生意见 分歧时,奇数群体可以采取投票表决方式使问题得到迅速 解决,不会无休止地争论下去。主张偶数群体的人认为, 单靠表决

26、会影响群体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解决问题 的好办法;当意见分歧的双方势均力敌时,应进一步进行 协商,这样既可在深入讨论的基础上使问题得到解决,又 可避免群体中人们之间的关系紧张。 上述关于群体的下限和上限、偶数和奇数的争论虽然有一 定的参考意义,但由于它们都是抽象地对群体规模进行研 究,因此不能作为工作组织中组建各种群体的具体指导原 则。 群体规模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工作群体规模应视群体任务的性质而定。任何工 作群体都应有其最佳人数,也应有其上限和下限。 当人数最佳n时,人均效率最高。在n附近做微小 的波动,对人均效率的影响不是很大,但变化的 范围超过一定的“度”,则人均效率会大幅下降。 应当

27、指出,不同的工作任务、不同的工种、不同 的机械化程度以及工作的不同熟练水平等因素, 决定着不同的群体应有不同的最佳人数、不同的 上限和下限。 群体规模的研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首先,应根据工作任务的性质研究群体人数的下 限,这个下限应保证顺利完成工作任务;其次, 应确定群体规模的最适当人数,这个人数能保证 群体的工作效率达到最佳程度;最后,群体规模 的上限应确定在这样的人数上,即如果超过了这 个上限,群体的工作效率会急剧下降。 群体结构 群体结构( colony formation ),指群体形成的现 象,在原生动物、海绵动物、刺胞动物、内肛动 物、苔藓虫类、石勃卒(海老鼠)类中有许多例 子。工

28、作群体不是一群无组织的乌合之众,工作 群体是有结构的,群体结构塑造着群体成员的行 为,使我们有可能解释和预测群体内部大部分的 个体行为以及群体本身的绩效。 群体结构变量包括哪些内容呢?主要包括:正式领 导、角色、规范、地位、群体规模、群体构成 群体内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人们在共同 活动中彼此为寻求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来的相 互间的心理关系。主要表现在人们心理上的距离 远近、个人对他人的心理倾向及相应行为等。 人际关系的状况如何,对一个人的工作、学习和 生活,对群体、组织和社会,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人际关系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对组织和群体来 说,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产生

29、合力;(2)良好的人 际关系可以提高人们的工作情绪、劳动效率;(3)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4)良好的 人际关系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人都有交往的需要。交往的需要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 它是推动人们去建立和发展人际关系的内在动机。 美国心理学家舒尔茨认为,可以根据交往需要中包容需要、 控制需要、感情需要何者为主以及满足需要的行为倾向 (主动、被动),把人际反应倾向分为六种类型。 (1)主动包容型。主动与他人交往,希望与他人建立并维持 相互容纳的和睦关系,他们的人际行为特征是待人宽容、 忍让,主动大胆地交往、沟通、参与等。 (2)被动包容型。这种类型的人虽然希望与他人交往并保

30、持 和谐关系,但在行动上表现为只是被动地期待别人接纳自 己,缺乏主动。 (3)主动控制型。总想控制、支配别人,将自己摆 在交际活动的中心或左右局势的位置。其人际行 为特征是运用权力和权威,超越和领导别人。 (4)被动控制型。这种类型的人易追随他人,愿意 受人支配,与他人携手合作。 (5)主动感情型。喜欢主动与别人建立感情,主动 与人表示亲密、友好、热心、照顾,并乐于向别 人表达自己的感情。 (6)被动感情型。这种类型酌人虽希望与别人建立 情谊,但在行动上只是期待他人对自己表示亲密, 却不能主动大胆地吐露自己的感情。 影响人际关系的诸因素 我们认为,时空上的接近,人际间的吸引,是影响人际关系的两

31、个基 本因素。而这些影响因素是有规律可循的。在社会生活中,了解人际 吸引的基本规律可以提高个人在人际交往中的吸引力,正确判断个人 在群体中的人际关系,调节不融洽的人际关系结构。 影响人际关系的话因素的基本规律是; 1人际吸引的邻近律 人们生活空间上的距离越小,双方越容易接近彼此之间容易相互 吸引(尤其在交往的早期),并继而成为知己,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实际上都说明了人们彼此之间在时空上的接近是友谊形成的重要因素。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固然很多,但基本上都是以时空的接近为先决条 件的。 2人际吸引的一致律 人际吸引的一致律是指,在人们

32、的交往过程中, 如果双方或几方在年龄、性别、职业、社会地位、 文化程度,尤其是认知态度上具有某种一致性或 相似性时,就容易产生相互吸引,并成为“知 己”、“莫逆之交”或“忘年之交”。古诗中的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以及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表达的都 是这层意思。 一位心理学家在大学做了一项有关友谊的研究。 他把各方面条件相似的学生安排在一间屋子里又 把不相似的学生安排在另一问屋子里。结果发现, 那些彼此相似的同屋人一般都相互喜欢,而且最 后成了好朋友。研究者指出,在相似性中最有吸 引力的大概是态度和价值观的一致性。 3人际吸引的互补律 人际吸引的互补律是指人际互动的

33、双方尽管彼此 的态度、性格大相径庭,但是,当双方的需要和 满足途径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也会产生强烈的 互择吸引力。简言之,当一方所具有的品质和表 现出的行为正好可以满足另一方的心理需要时, 前者就会对后者产生吸引力。 1958年,一位学者研究了25对结婚多年的夫妻, 结果发现,夫妻之间需求的相互补偿是婚姻关系 得以持久的基础。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对这一结果 子以解释。 (1)相互需求的满足。这是说当一方的行为正好 能够满足他方的心理需求时,就会产生相互间的 吸引。比如,一个大姐型的女性,自小在家中扮 演母亲的角色(如照看弟妹、操持家务)往往以被人 依赖、需要为满足,这样的女性十分适合一个依 赖性较

34、重、自我生活能力较差的男性。在非婚姻 关系中,这种由于相 互需求满足而产生的人际间的吸引也十分常见。 (2)对合乎自我理想者的仰慕心理。自我理想往往 是一个人努力追求而又无法实现的个人愿望。如 果有一位友人正巧是这一理想的化身时,自然会 引起此人的仰慕和敬爱。在婚姻和非婚姻关系 中这种现象都随处可见。作家路遥的小说人 生报写的巧珍对高加林的爱慕是十分典型的事 例。 相似性和互补律表面上看是自相矛盾的,其实是 一致的。比如,人们总说支配性强的男子和顺从 性强的女子是天造地设的一对。表面上看起来, 他们的结合是互补律的结果,但仔细分析来看, 却是相似前提下的互补。因为只是当男女双方都 一致认为,在

35、婚姻关系中男性应起支配作用,女 性应处服从地位,这种婚姻 关系才能维持下去。否则,这一家庭必然会充满 矛盾和危机。 4人际吸引的对等律 对等律充分体现了人际吸引的强化原则,它告诉 我们一个极为简单的道理,人们怀着这一倾向, 即喜欢那些同样喜欢自己的人。这种有意或无意 的报答性现象,就是古语所云“敬人者,人恒敬 之”的心理机制。 社会心理学家在一个实验里让一合作者扮演假被 试者和另一真被试者打交道。在一种情况下,假 被试者和实验者谈话时,有意让真被试者听见, 说他对他如何抱有好感,并且在以后的场合继续 对他作出肯定的评价;而在第二种情况下,则说 他对他如何怀有恶感,并且始终对真被试者持否 定的态

36、度。事后询问真被试者,他喜欢哪一位假 被试者,结果,真被试者对假被试者的评价是对 等的。即人们总是喜欢那些也同样喜欢自己的人。 5人际关系的个人特征 除了上述规律以外,交往双方的个人特征也是决 定人们相互吸引、建立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人 们一般都喜欢真诚、热情、友好的人,讨厌自私、 奸诈、冷酷的人。影响人际交往的个性品质有: (1)虚伪;(2)自私自利;(3)不等重他人;(4)报复性 强;(5)妒忌心强;(6)猜疑心重;(7)苛求于人;(8) 过分自卑;(9)傲慢恃才;(10)孤独固执。 在婚姻关系中,外在吸引力(人的外表)则是一个 潜在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如果其他条件都 相同,有魅力的人

37、要比没有魅力的人招人喜欢。 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 1.性格锻炼法 2.感受性训练 3.角色扮演法 群体士气 士兵的战斗意志,也指群众的斗争精神。 士气是维持意志行为的具有积极主动性的动机, 外在表现为勇气、耐心、操心三种心理状态,内 在表现为自觉性、凝聚力和竞争心理(理想抱负) 三种心理状态。士气的作用在于激发人们的体力、 精力、能力等潜在的生理能量和心理能量。 美国学者克雷奇对士气高昂的工作群体做的研究 群体士气又叫团队精神,由群体的工作精神和成 员对组织的积极态度组成。对士气的定义因人而 异。史密斯(G.R.Smith)认为,士气是对某一群 体感到满足,乐意成为该群体的一员,并协助达 到群体

38、目标的态度。雷顿(A.H.Leighton)则认为, 士气是一群人追求共同目标,持久地、首尾连贯 地协力工作的群体能力。 在组织管理中,要想提高工作和生产效率,保持 高昂的士气是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而要提高员 工的士气,就要了解影响员工士气的因素,主要 包括: 影响群体士气的因素: 1.群体成员对目标的拥护 2.经济报酬的合理性 3.工作本身带来的满足感 4.群体领导的素质 5.群体成员之间的团结 6.群体成员之间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沟通 7.良好的工作环境 群体凝聚力又称群体内聚力,是指群体对成员的 吸引力和成员对群体的向心力以及成员之间人际 关系的紧密程度综合形成的,使群体成员固守在 群体内的

39、内聚力量。这里所说的群体凝聚力并非 等同于我们日常所说的群体团结的概念,两者是 有区别的。内聚力主要是指群体内部的团结,而 且可能出现排斥其他群体的倾向。 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包括群体成员之间的相 互吸引力,以及群体成员对群体的满意程度。在 苏联也称凝聚力为团结性。最初研究群体凝聚力 是从 W.麦独孤(1908)称之为聚集的本能开始的; 大规模研究则始于20世纪40年代K.勒温对人类群 体的研究。 研究表明,凝聚力高的群体有以下特征: 1成员间意见沟通快,信息交流频繁,互相了解较为深 刻,民主气氛好,关系和谐; 2群体对每一个成员有较强的吸引力、向心力,成员愿 意参加团体活动,无论是生产还是

40、其他活动出席率都较高; 3群体成员愿意承担更多的推动群体工作的责任,时时 关心群体,并注意维护群体的利益和荣誉; 4群体中每个成员都有较强的归属感、尊严感、自豪感。 群体的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增强群体效能、 实现群体目标的重要条件,而且是群体能否存在的必要条 件。如果一个群体丧失了凝聚力,不再能吸引它的成员, 那么它本身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群体的行为规范、压力与从众行为 群体规范是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的已经确立的思想、 评价和行为的标准。在不同的群体中产生不同的 作用。利用正式群体中的压力与非正式群体中的 内聚力可以产生相应的道德效应。是指人们共同 遵守的行为方式的总和。广义的群体规范

41、包括社 会制度、法律、纪律、道德、风俗和信仰等,都 是一个社会里多数成员共有的行为模式。 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其心理存在着一种社会标准 化的倾向,即人们在对外界事物的共同认知和判 断上,发生类化过程,彼此接近,趋于一致,从 而导致模式化,固定化,以便于遇到同类事物时 作出尽快的反应。另一方面,在群体成员的相互 作用下,又会产生模仿、暗示、顺从等心理,这 样就形成了群体意见的统一。规范正是在这两种 因素的基础上产生的。 群体规范的功能 1、认知的标准化。个人独处时,各人的看法往往是不同 的,当他们一旦结合成为群体,就会在判断和评价上逐渐 趋于一致,这种统一成员意见、看法的功能,就是群体规 范的认知

42、标准化功能。群体规范就象一把尺子,摆在每个 成员的面前,约束着他们,使他们的认知、评价有一个统 一的标准,从而形成共同的看法和意见,即使有个别人持 不同意见,但由于规范的压力和个人的遵从性,也势必使 其与规范保持一致。 群体规范的这种标准化功能并不是外在的、强迫的,而是 内在的、自觉的。它已内化为每个成员的个人意识,在无 形中起着作用。成员们在无意识中作出了相同的评价,表 现出了一致的看法。 总之,在群体中产生的群体规范,制约着人们的 认知活动,使群体成员在对某一事物的评价和看 法上趋向于统一。因此,谢里夫认为,群体规范 是一种评价尺度,它可以用来评价行为、活动、 信念或与群体有关的任何对象的

43、可以被接受的程 度,以及必须加以反对的范围。 2、定向行为。群体规范对行为的定向功能,主要 是为成员划定了活动的范围,制定了日常的行为 方式,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怎 样做等等。如佛教群体的成员不能杀生,少先队 员不能打人等,即表明群体规范规定着人们的行 为。群体是社会与个人之间的中介,是社会影响 个人的具体形式,社会准则要通过群体才能影响 个人,这即是通过群体规范约束人的行为方式来 实现的。 3、维系群体。群体的存在形式是它的整体性,而这种整 体性就表现在群体成员的行为、感情和认识的一致性上。 群体规范是这种一致性的标准,它统一着群体成员的意见 和看法,调节着他们的行为。从另一方

44、面看,群体是由许 多个体结合而成的,要维持其整体,使其存在下去,就需 要有一定的准则来约束成员,而成员也正是依据这种对准 则的认同,相互彼此一致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一个群 体规范越标准化,成员的活动就越协调,关系就越密切, 群体也就越整合、越集中,也就越容易让人们感到它的存 在。相反,如果群体规范标准化很低,那么群体就会很松 散。所以说,没有群体就没有群体规范,同样没有群体规 范也就没有群体。 群体压力 群体压力(group pressure),群体对其成员的一种影响力。 当群体成员的思想或行为与群体意见或规范发生冲突时, 成员为了保持与群体的关系而需要遵守群体意见或规范时 所感受到的一种无

45、形的心理压力,它使成员倾向于作出为 群体所接受的或认可的反应。 人天生就有一种对社会孤立的恐惧感,“趋向于一定的群 体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当个人被他所在的群体所排斥时, 通常会体验到莫大的痛苦,群体对它所属的成员具有一种 力量”(朱智贤,1989),对于群体的一般状况的偏离会 面临强大的群体压力甚至受到严厉的制裁,这种恐惧感使 得群体中的人产生合群的倾向,只有与群体保持一致才能 消除个体的不安全感 群体动力学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在20世纪30年代和50年代,两个 非常著名的经典的心理学实验为群体压力与趋同心理的研究作出了重 要的贡献,一个是社会心理学家谢里夫(MuzaferSherif)

46、所作的自动 移动光效果(autokineticlighteffct)研究(1936,1937),这个研究的 生理基础是人的神经系统对昏暗灯光会过度补偿,从而对静止的灯光 产生移动错觉的心理现象,对此,被试并不知晓。研究人员让被试分 别在个人和群体两种情境下对移动的距离作出判断。 结果发现,虽然最初个人环境下的判断彼此差异很大,但随着在群体 情景中实验的进行,个人对自己的判断不断的调整和修正,最后愈来 愈接近群体判断结果的平均值,并且这个判断标准会固定下来,并在 以后的判断中发挥作用。这个实验结果显示了在模糊情境下群体依赖、 群体压力的存在和群体规范的形成,同时显示,群体的影响或者说压 力能够超

47、越群体的存在,出没有群体的环境中。谢里夫的研究让我们 看到了群体压力和群体规范对人们的认知行为所具有的巨大影响力。 群体给予个体的归属感和自我同一性使得个体产 生维护群体形象的心理,因此,个体的行为表现 为与心目中的归属群体的标准保持一致。所以, “实际的群体压力可以导致从众,想象上假设的 群体优势倾向,也会对人的行为造成压力,使人 选择与设想的多数人倾向一致的行为” 这些不同的原因产生了不同的趋同心理,在行为 上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真从众,外显行为和内 心看法因群体影响而真正改变,与群体保持一致; 权宜从众,尽管内心怀疑或有疑意,但迫于群体 压力而在行为上与群体保持一致,就像阿希的实 验所体

48、现的那样。 群体压力和趋同心理可能在某些时候会产生消极的后果, 但也不要忽略了他们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从整个社会角度 讲,“任何社会,无论从社会功能的执行,还是从社会文 化的延续角度说,多数人的观念与行为保持一致都是必要 的。一个社会需要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价值观与行为方 式”(章志光,金盛华,1996)。从群体角度讲,群体压 力使得个人保持与群体的联系,维护群体的完整性,维持 群体的生存和发展,可以保证群体行为的一致,目标一致, 有利于群体目标的实现。从个人角度看,一个人只有在更 多的方面与社会的主导倾向取得一致,他才能够适应其赖 以生存的社会,否则他将困难重重。另一方面,个人的知 识和感知的

49、范围是有限的,因此个人需要用从众的方式, 来在最大可靠程度上使自己迅速适应原来未知的世界。这 样,从众就是一种个人适应生存的必要方式。 另一个经典的实验是社会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 (SolomonAsch)所作的“线段实验”(1955 1956)。与第一个实验不同的是这次实验的环境 是明朗的,而且被试只有一个,其他的七名“被 试”都是为配合实验而故意安排的助手,给被试 两张卡片,一张上有一条线,另一张卡片上有三 条长度不同的线,然后让被试说出三条线中哪一 个与另一张的一条线长度相同,表面上是调查被 试对线段长度的判断,而阿希真正感兴趣的是在 群体压力介入环境时将会出现什么情况。 于是阿希让助手被

50、试在几次正确的判断线段长度 之后故意都给出错误的答案,然后观察真正被试 的反应。实验结果惊人的发现有33%的被试屈服 于小组的压力而做出错误的判断,而且可以观察 到被试在这个屈服于群体压力的过程中伴随着激 烈的内心冲突,因此这个实验还引发了学界关于 实验中的伦理道德的大论争。阿希的实验向我们 表明:有些人情愿追随群体的意见,即使这种意 见与他们从自身感觉得来信息相互抵触。群体压 力导致了明显的趋同行为,哪怕是以前人们从未 彼此见过的偶然群体。 三、非正式群体 非正式群体(informal group)人们在活动中自发 形成的,未经任何权力机构承认或批准而形成的 群体。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是基于人们社会交往的 需要。在正式群体中,由于人们社会交往的特殊 需要,依照好恶感,心理相容与不相容等情感性 关系,就会出现非正式群体。这种群体没有定员 编制,没有固定的条文规范,因而,往往不具有 固定的形式。由共同利益偶然结合在一起的人们、 同院的伙伴、工厂或学校中存在的一些“小集 团”、“小圈子”都属于非正式群体。 一般认为,非正式群体具有一些基本的特征;以 某种利益、观点和爱好为基础,以感情为纽带; 有较强的内聚力和行为一致性;群体的首领对其 他成员拥有精神上的支配权力;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